杀戮欲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3-9
ISBN:9787100098434
作者:[美]拉塞尔•雅各比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拉塞尔•雅各比(Russell Jacoby)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著作涉及历史、政治和文化批评,包括《最后的知识分子:学院时代的美国文化》(The Last Intellectuals: Amercian Culture in the Age of Academe)、《社会贫血症:当代心理学批判》(Social Amnesia: A Critique of Conformist Psychology)、《不完美的图像:论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Picture Imperfect: Utopian Thought for an Anti-Utopian Age)以及《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The End of Utopia: Politics and Culture in the Age of Apathy)等。
译者简介:
姚建彬 男,1972年出生于湖南省汉寿县,文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英语学院访问学者,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兴趣涉及英美文学、比较文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乌托邦文学及乌托邦思想史。译著另有《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 《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

书籍目录

译序
前言
第一章 “亲戚、邻居和同胞”
第二章 野蛮的战争
第三章 历史上的种族灭绝:杀你的邻人
第四章 各种可怕的对称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有关暴力的言词浩如烟海,在常识中,在教师们与牧师们的集体智慧中,都认为我们害怕,而且应该害怕“他者”——危险的陌生人。拉塞尔·雅各比却在本书中论证了:暴力最为经常、最为野蛮地发生在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之间。他将圣经中该隐和亚伯的故事、弗洛伊德的“对细小差异的自恋”观、对反犹主义和厌女症的洞见,以及对从16世纪的圣巴托罗缪日大屠杀到我们时代的种族灭绝和恐怖主义的独特分析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对几个世纪以来的暴力冲突极具颠覆性的解释。

本书是阐明暴力诸种根源的一种努力。我想提出建议,而不是提出独占解释的要求;想激发论争,而不是宣布结论……不过,还是让我们引用T.W. 阿多诺的一句话吧:“思考就是幸福,即便在它所界定不幸之处也是如此。”在思考恶的过程之中,我们努力争取善。
——拉塞尔•雅各比

《杀戮欲》一书将我们的视线转向了兄弟相残,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内部的敌人”——犹如震惊地凝视着镜中的卡利班一样。这是做得最好的人文主义研究。
——克里斯托弗·希钦斯

一本卓越、博学而又发人深省的书。拉塞尔•雅各比论证了如下观点:兄弟相残的转喻深深地——而且是危险地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之中,与之相邻的种族灭绝也相伴而来;并非遥远而陌生的“他者”,反倒是众所周知而又十分熟悉的邻居才是激发仇恨和暴力的人。这是一种令人警醒的认识。
——简·T.格罗斯


 杀戮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在网上看到一位名叫Courtney Timmermans的艺术家创作的“动物标本”,那些熊、鹿的头部立体雕像都以晶亮的金属小圆球垒砌而成,而相关的文字说明则告诉你那些小圆球其实是气枪子弹。评论者说:“显然,动物被猎杀是作者想表达的基本思想,再往深处看去,人性的杀戮欲与展示欲才是重点。”应该承认,这几件作品在主题、构思与媒材的选择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比较成功,所谓人类文明史的外衣就这样被不着痕迹地撕开了一个嗜血的黑洞;杀戮欲,永恒地潜藏在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历史黑洞中。  美国历史学家、社会批评家拉塞尔·雅各比的《杀戮欲:西方文化中的暴力根源》(姚建彬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9月)以一束独特的光线、从独特的角度探测着这个历史的黑洞、人性的深渊。作为书名的“Bloodlust”译作“杀戮欲”是不错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直译的意思是“嗜血的欲望”,与“杀戮欲”相比,“嗜血”似乎也有其可取之处,它可以在“杀伐”之上把暴力政治残害生命的本质更直观地呈现出来。另外可以再思考的是,把本书的副标题“On the Roots of Violence from Cain and Abel to the Present”译作“西方文化中的暴力根源”似乎也有有意强化“西方”之嫌。继而,译者序以“暴力是西方文明的本质特征”为题,但这也似乎并非雅各比在本书中要论述的主旨。  在本书中,拉塞尔·雅各比认为暴力的主要形式是兄弟相残(fratricide),这种看法有时容易被认为与常识和人们的经验不符。通常所讲的家仇国恨总是更多与异族相关,暴力危险也总是与陌生人的敌意冒犯相关。但是雅各比认为令人不安的真相是熟悉的人对我们的威胁更甚于陌生人,暴力最常见的形式存在于熟人、自己人内部,存在于民族内部。从暗杀到屠杀,从袭击到内战,暴力常常来自内部。他指出,“一般而言,诸种内战总是比国家对国家的那些战争更为残暴,而且具有更为持久的种种后果,它们日益成为当代冲突的特征。”(前言,第2页)他认为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暴行就是兄弟相残的典范个案,因为德国犹太人在德国社会中取得了非凡成功,他们并非局外人。接着指出欧洲犹太人的灭绝预示着后来柬埔寨、波斯尼亚、卢旺达等地的那些屠杀都是由邻居们而不是外国人犯下的罪行。因此,他认为“这一视角颠覆了认为种族灭绝起源于对于‘他者’的仇恨这种传统观念。因为这种观念几乎恰恰是错误的。……兄弟相残并非兴起于缺少了解。它的根源也许正好是相反的情况”(同上,第4页)。他认为暴力案件证明大多犯罪性暴力都发生在彼此认识的人们之间,虽然这是一个必须依赖统计的问题,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符合人们的生活经验,所谓“家贼难防”。雅各比在书中分析了西方历史上许多暴力冲突的历史案例,从被称为“第一谋杀案”的“该隐杀亚伯”的圣经故事到罗马建城史,从1572年的“圣巴托罗缪日之夜”到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的攻击,从法国大革命中的旺岱叛乱到纳粹反犹屠杀,证明自相残杀是“令人不安的真相”。然而,应该思考的是,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的自相残杀案例固然不少,但是异族相残、他国入侵的史实同样比比皆是,如何才能真正论证自相残杀比异族相斗更普遍、更残酷、更暴戾,这是本书尚未能完成的任务。  对熟人之间的“了解”,很少有人会把它与“自相残杀的秘密”相联系,但是它们之间的确存在这种令人不安的关系。但是,当他引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对细微差别的自恋”的分析,采纳他的关于人们之间的细微差异易于激发陌生感与敌意的结论的时候,似乎有点走火入魔了。运用精神分析法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嫉妒与敌意是合适的,但用于社群的甚至是国族内部的冲突,在工具与对象之间显然存在不对等的错位。  为了获得自己的身份认同而力图使彼此间的区别放大,甚至不惜诉诸暴力,这是他对克罗地亚人、穆斯林和塞尔维亚人之间的战争暴力的根本性解释。其实,身份认同固然是一种内在的本质诉求,但是在生存意义上的利益冲突未必不比身份问题更重要。如何研判潜藏在杀戮欲中什么是更真实、更关键的因素,恐怕不是一种理论框架或一种视觉所能解决的。  雅各比强调自相残杀更为常见、残暴,应该说与他试图挖掘潜藏在人类本性中的恶性基因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当他以同族人在外敌面前因贪生怕死而不惜互相背叛的史实为例的时候,明显看出他力图揭穿的是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求生的本能可以使人性扭曲、堕落到最黑暗的深渊,杀戮的欲望与人性并存。  所谓“杀戮欲”,根子在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暴力文化。雅各比主要从同族同胞的自相残杀来谈“杀戮欲”,这只能说是暴力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这种视角当然没有问题,然而对于他所得出的关于自相残杀总是要比异族人之间的残杀更残酷、更暴力的结论,并没有作出相应的有说服力的论证。但是,他的研究的褊狭性却带来了关于自相残杀的典型暴力——内战——的深刻分析,尽管在其大量的历史引证和个案分析中时有游离之嫌。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轻视雅各比注重运用跨学科资源激发问题意识与新视角的努力,比如他认为遗传学、进化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灵长类动物学的进展都赋予研究暴力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视角以新的动力。作为历史学家,他说他将把诸种历史和反思聚集起来,以便揭示有关暴力的诸种兄弟相残的根源。总的来说,他的确是希望提出研究建议、激发论争,而不是宣布结论。他明白这种视角的有限性,因此并没有计划提出关于暴力的一种普遍性理论,也没有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我所提供的是偶然性阐明和理解,“在思考恶的过程之中,我们努力争取善”(前言,第9页)。  从杀戮欲的角度看民族内战,看激进革命,看社会改革中的动乱,甚至分析政治领袖、政治党派的文化心理,这是雅各比这部著作颇有启发价值的地方。我们应该意识到在“杀戮”与“嗜血”之外,还有一些看似客观、温和的概念其实也包含着同样的暴力与残酷。比如人们所熟习的概念“非正常死亡”,通常在法医学上是指由外部作用导致的死亡,但在我们所熟悉的历史上,所谓“非正常死亡”中包含了饿死、自杀、在斗争或刑讯中被打死、在监狱或劳改中被折磨死等情况。这不是更为典型的“兄弟相残”吗?这种暴力文化的嗜血后遗症阴魂未散,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为研究和反思设置禁忌。  艺术史研究者还应该关注作者所提到的表现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日的艺术作品在伦理价值上的尴尬甚至是羞耻的问题。连接西斯廷教堂的豪华室原本用作教皇会见各地的使节以及其他的外交官员的正式接见厅,在宝座后面的墙壁上绘有三幅“光荣地纪念对背信弃义的胡格诺教徒的辉煌屠杀”的壁画。但是有艺术史家指出这些壁画很奇怪地一直为评论家所忽视,甚至各种有关梵蒂冈的导游手册也忽视了它们。它们所描绘的是取得内战胜利的“纪念性”场景,为什么会被有意忽视呢?是因为意识到对自相残杀的内战如此纪念与庆祝是羞耻的、令人尴尬的(参见第22-23页)。自相残杀的内战的正当性问题,在现实中无法回避地表现在纪念日、庆典活动、意识形态宣传甚至学校教育等社会文化形态中。这是所有的民族内战基本上都会带来的历史后遗症,尤其是为争夺政权而发生的战争。世界上很多国家反对庆祝内战纪念日,换句话说,对讴歌内战的正义性需要有强力意识形态的支持。
  •     为什么忽略了作者是个历史学家涅……明明是因为刚看完最后的知识分子才想读这本书的果然还是自己太想当然了作者在序言里很明确的说道:“我这本书里没有任何关于达尔文或者DNA的东西。生物因素在暴力中也许的确发挥着作用——它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发挥作用——但是它并非我关注的焦点”(´・ω・`) 所以说我想看的这本书里根本不会写啊……这本书的内容译序已经总结的很好了~http://book.douban.com/reading/29436126/正文就是大量的各种例子读起来还是很长见识的 虽然我都没太记住不过记住“对细微差别的自恋”应该就算get到重点啦 ( ̄▽ ̄)y然后书中提到的和注释中的书稍微收集一下因为太多了只选了“好像很重要但没有中译的”和“大概会看的中译本”记录一下……英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843415/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148847/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87674/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76173/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562614/中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15208/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18220/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392049/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27487/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39339/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04821/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778219/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79209/
  •     文/严杰夫阿马蒂亚·森曾提及一个有趣的故事。作为印度人的森,曾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院长。当他有一次回到英国希思罗机场时,移民局官员询问了他与三一学院院长的关系是不是很好。森觉得自己还算善待自己,所以答道“还不错”。但中间的片刻疑虑却加深了移民局官员的怀疑。这个故事或常常被森拿来自嘲,然而森也认为,这背后体现的正是人们对他人的身份认同过于单一。森指出,身份认同上的这种误区,正是社会暴力的根源。而萨缪尔·亨廷顿在他的“文明冲突论”中,则将国家或民族间的暴力冲突,归于不同文明在文化和宗教上冲突的结果。据此,亨廷顿预言,冷战结束后,国际间的冲突将主要在各大文明之间展开,由此导致的社会暴力冲突将会持久而难以调和。事实上,作为经济学家的森与作为政治学家的亨廷顿“殊途同归”,无论是身份认同上存在的误解,还是不同文明间矛盾的不可调和,其实都是在解释族群间的差异,是如何导致暴力冲突的。然而,美国历史学家拉塞尔·雅各比却在《杀戮欲》中,发表了自己对“暴力的来源”独特的看法。在《杀戮欲》中,雅各比开篇就把大家引到《旧约·创世纪》中记录的那个“该隐杀亚伯”的故事中。雅各比将其称为犹太教和基督教世界中的“第一起谋杀案”,并认同了埃利·维塞尔(Elie Wiesel,书中译为伊利·威瑟尔,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观点——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种族灭绝”。但更重要的是,该隐和亚伯是亲兄弟。由此,圣经里的这个“经典案例”,事实上指向了一个有关暴力的重要事实——暴力的主要形式是“兄弟相残”。雅各比提出,“陌生人对于我们的威胁,没有熟悉的人对我们的威胁那么大”。暴力最常见的形式,“是存在于熟人们、邻居们或者诸民族内部有亲属关系的社区之间的暴力——那些显然夸大或者缩小了的内战”。接下来,雅各比回溯了西方历史上那些惨烈的暴力冲突,以证明这个“令人不安的真相”。在罗马建城时代,罗慕路斯杀害了自己弟弟瑞摩斯的神话,被雅各比看作是“该隐杀亚伯”案在罗马史上的翻版。而在1572年的“圣巴托罗缪日之夜”中,一场皇家婚礼最终演变成了天主教徒对胡格诺教徒的屠杀。另外,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的攻击;法国大革命中革命派与外省反抗军之间的互相屠杀;还有,巴尔干半岛上塞尔维亚人、穆斯林和克罗地亚人之间的戕伐,都是历史上“兄弟阋墙”的确凿证据。当然,同一切研究暴力史的西方学者一样,雅各比也不会放过对“反犹主义”的讨论。在雅各比那里,“反犹主义”的出现并不在于犹太人与西方人有多么明显的差异,而是在于彼此间的相似性,例如,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共有很多东西,他们分享了一些共同的宗教象征。所以,20世纪30年代,犹太人之所以从中欧被驱逐出去,并不是因为他们对于任何东西持有一些异端的观念,也不是因为他们捍卫着良心的自由。他们之所以遭到驱逐,就因为他们是犹太人。另外,在雅各比看来,对“反犹主义”的讨论,本身也是用来理解西方文化中“兄弟阋墙”特征的很好案例。正如前文提到,西方人对犹太人的恐惧,正在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又表现在犹太人在被西方同化的过程中获得的巨大成功。正如卡尔·施密特所言,“同化了的犹太人是真正的敌人”。雅各比还通过借鉴弗洛伊德有关“细小差异”的理论,来进一步推导“兄弟暴力”的内在精神逻辑。弗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写道,众多团体的不宽容在反对一些细小的差异方面要比反对一些根本性的差异方面表现得更为强烈。而且弗洛伊德表示,“反犹主义”在这种细小的差异上的敏感性,类同于“厌女症”的心理症状。犹太民族由于秉持割礼,在西方世界中,被与女性联系到一起,犹太人被西方人视为具有某种女性气质。于是,犹太人成为对西方社会男性气概的威胁。这样的心理恐惧最终导致了“反犹主义”的产生。或许,我们会认为,雅各比在分析“反犹主义”的心理根源时,抹上了太多精神分析派的色彩。但是,雅各比对历史的梳理,恰如米诺斯神话中潜入“牛怪”米洛陶诺斯地宫的王子,借着历史的迷宫中的“线团”,机敏地探寻藏在文明深处的暴力根源。该隐和亚伯间发生的兄弟残杀的诅咒,至今仍然盘旋在人类世界的上空。而雅各比在《杀戮欲》中所做的,正是试图给迷宫的地图添上最后一块拼图,以尽早给予“暴力”这一魔鬼以致命一击。

精彩短评 (总计40条)

  •     西方暴力史感觉就像是宗教史,甚至连厌女也是有着宗教根源。
  •     该隐杀亚伯——论亲缘暴力,亲密暴力。全篇宗教解读,不是很有说服力
  •     叙述有些啰嗦,中间有点偏跑题,如果想知道大意的话,读译者序和后记就行
  •     前面部分更精彩,后面部分有点啰嗦。观点新颖,买来也算值了,学到不少东西。对于基督教的了解更进了一步。
  •     生物的暴力本能?这个问题阐述的挺全面的,有点论文式结构
  •     作者的主要论点是,相似和微小的差异引发仇恨和暴力,而不是巨大差异。
  •     作者追溯到《圣经》里该隐谋杀了其兄弟亚伯的记载,提出了暴力通常来自我们相熟的邻里、亲朋这个观点。列举出历史上发生的诸多来自熟人的暴力,例如宗教改革中信仰天主教的哥哥杀害了该宗新教的亲弟弟,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的屠杀,纳粹时期相熟的人揭发自己身边的犹太邻居,诸如此类。暴力,不论文明如何发展,它都是人类深藏内心深处的野兽,伺机破笼而出。尤其来自熟人的暴力,更加恐怖。
  •     梳理清楚了一个问题,对一本小册子来说,任务已经完成了。
  •     不知道是原文就这样呢还是翻译问题,总觉得很多句子有点颠来倒去不好读懂,但是许多观点可圈可点
  •     不错。略有牵强。张力不足,架子太小。
  •     这译者是在搭反西方的顺风车么 不仅把副标题篡改成西方文化的暴力根源,还写了篇那么战斗语气的反西方的序 最后写于雾霾四合锁京城中 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     一般 对这种书已经没兴趣了 腻了 而且写得也不是很好 观点略牵强 如果想出一个观点 但是太扯 就不要拼命扯着去论证了 还是想想别的比较好
  •     事例很多,但有些觉得牵强
  •     中心其实只有“同质引发对抗”
  •     外行人看,晦涩
  •     其实讲的不是很清楚,文风大概是"我给你讲几个故事,你看是不是这个道理"这种。敌意来自于相似和亲近。其实在东方文化里也是如此。
  •     没想到就一个单一主题,讲的倒是细。
  •     想起冰室和火神来了【误
  •     3天磨掉22页,结果第四天看掉90页,第五天看完了剩下的139页。通篇都在用宗教改革为依据贯穿所有范例,很枯燥,第三章开始说到二战集中营对犹太人的种族屠戮还算有点可读性。记得以前看到的一句话:能伤害人的,只有人类自己。唉~
  •     对女性在亲密暴力伤害中的历史地位视而不见,花费大量篇幅描述二战(事实上二战还不如宗教裁判and屠杀反逆教徒来得现眼),推崇弗氏的“阉割”论,对权力争夺这一父子兄弟亲缘战争以及绞杀女性的永恒主题更是从未留意。作者你真的是做社会学的么。对材料的选择也很跳线,不是从专业线整理,而是从抓眼球方向整理;结论做不出来是理所当然的事。
  •     介绍类的书,没什么深度
  •     勾引我看下去
  •     必须多读几遍
  •     材料上的价值大于论点本身。关于战争和冲突,只是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去分析,而对经济和政治几乎不提,而且花了那么多的篇幅去讨论犹太人和厌女症,难以令人完全信服。不过论点启发意义很大。
  •     就提交一个新切入点这个任务,这本小薄书已经做得很好了,尽管盲角依然存在……注释书单再给一星。
  •     1、由于空虚和单调人们被迫聚在一起,但是由于很多令人反感的特性和无法忍受的缺点,他们又彼此攻击。2、对细微差异的自恋。3、一四章有趣,二三章牵强。
  •     历史科普小册子
  •     可读性还可以,但比较偏重于欧洲的宗教和历史,并且感觉写着写着有点扯远了……初读还挺有意思,到后面感觉没有进一步深化下去。
  •     作者提出了一个新论点,是相似性而不是相异引发了恐惧和暴力。
  •     第一和第四章还可以
  •     也只是那种为了观点而写的书而已
  •     觉得很啰嗦
  •     翻译减一分
  •     结论简单,不足撑起一个框架
  •     赞
  •     3.5.暴力不是来自陌生人而是来自熟人,这话题有很多可写的啊,可惜作者完全回避了从人类学的角度去书写,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论证,很多东西都没有点透。虽然材料罗列了不少,但也只能算一本宣言性的小册子
  •     暴力更多发生于邻里与兄弟之间,内战往往造成的杀伤比于“他者”之间的更多。相似者之间的细微差异所引发的仇恨与愤怒会远远高于差异巨大的对手。而这一切最终追溯到对自身的恐惧:道林格雷画像的隐喻和双胞胎之间的复杂关系,自我成为他者时带来的死亡预兆。 叶芝曾经写到过一个看见灵魂的人从此被吓破胆,成为恐惧一切的懦夫,大概和这本书也有异曲同工的意义? 作者更长于展示而非解释,不过人家在前言里也的确是这么说的……
  •     就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他没有计划提出关于暴力的普遍性理论,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案。书中从各种目前历史研究热门领域,如反犹主义,女性学,阐述了西方历史各个阶段上的“兄弟”或者“手足”的相残,使得人们不由得思考为何细小的差异会引起仇恨。谈论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亡”的段落让我印象深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提出问题抛砖引玉的“小册子”,而非试图分析并且解决问题的报告。
  •     从该隐杀亚伯到宣武门到isis,历史一再证明人类的暴力往往表现为一种兄弟相残。越相似越无法容忍细微的差别,越容易产生愤怒、季度、杀戮欲等。所以暴力不来自他者,而是源于亲朋。
  •     引用多,等于八卦多。我喜欢~。其实作者的观点不需要读完全书早就一目了然。另外,第一章实在是太太太血腥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