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工作谈(上下)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8-1
ISBN:9787010042398
作者:蔡长松
页数:804页

章节摘录

  实事求是地平反纠正冤假错案  (1986年5月21日)  今年以来,常德地区各县市、地直各单位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又有了新的进展。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一是切实解决好“文化大革命”中冤假错案的遗留问题,深入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二是努力完成“文化大革命”前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查工作。对所有该复查的案件要认真分析,把那些不属于复查范围的案件剔除出去,把那些掉漏的案件补进来。总之,要强调工作质量,保证在今年年底以前基本完成落实干部政策任务。  进一步明确复查历史老案的指导思想和复查范围,集中力量复查纠正冤假错案。为了保证在党的十三大以前基本完成落实干部政策工作的任务,必须集中力量抓好复查、平反纠正冤假错案的工作。从常德的情况来看,“文革”以及“反右派”、“反右倾”、“四清”运动中漏掉的冤假错案只是个别的、少量的,大量的还是“文革”前的历史老案。这些历史老案情况复杂,难查难定的问题较多,要在限期内完成任务,时间十分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解决好“四清运动”中的遗留问题的同时,着重抓好“文革”前冤假错案和历史遗留问题的复查处理工作。复查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做历史的具体分析,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全错的全纠,部分错的部分纠,不错的不纠。凡原结论处分主要依据失实的,应彻底平反;对依据属实,但定性处理错了的,应予纠正;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结论处理正确或基本正确,或主要依据没有大的出入,定性处理基本恰当的,可不再改变。  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提高办案质量。落实干部政策是一项严肃而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检查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干部政策是不是落实,主要看他是否坚持实事求是,按照党的政策办事。经过复查,把冤假错案纠正过来,并做好了善后工作,是工作成绩;对不属于冤假错案的,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做好解释说服工作,也是成绩。  中央为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省委也根据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当前落实干部政策并不是要去研究制定什么新的政策,也不是要再开什么新的口子,而是需要我们把中央和省委已经出台的政策规定的基本精神吃透,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在这方面,一定要注意掌握好三个重点:  一是坚决按照中央、省委规定的政策办,凡应该落实的就坚决落实。经过复查,原处理依据事实不存在,定性错了的,属冤假错案,不论有多大的困难或阻力,都要坚决纠正过来,不能以任何借口不予纠正。有的单位借口冤假错案纠正后的善后问题不好解决而不予纠正,这是不对的。我们绝不能因为具体问题不好解决而忘记或者不顾党和政府的政策信誉。  二是按照党的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解决,不能随便开口子。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应对前段落实干部政策工作中执行政策和已复查案件质量的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一定要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保证办案质量的具体措施。凡属政策性问题,特别是那些涉及面广的政策问题,绝不能随便开口子。  三是错案平反纠正后的善后工作,同样要严格按照党的政策规定办理。对被错处理的人,必须在政治上彻底平反,经济上适当补偿,工作上合理使用,生活上妥善安置。这就是说,我们落实干部政策,要着重从政治上解决问题。至于经济上的补偿,只能是适当的。这里讲的“适当”补偿,也就是讲按中央、省委已有的政策规定补偿。对申诉人超出现有政策规定的过高的经济上的要求,要做好说服解释工作。有的同志认为现在落实政策政治上平反无关紧要,经济上的补偿才是关键,因而迁就一些申诉人在经济上、生活待遇上提出的过高的要求,这都是不对的。只能按中央和省委规定的政策做好善后工作,包括经济补偿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抵制不正之风。在前几年落实政策中,各地总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指引下,沿着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条轨道走过来的,复查处理案件的质量也是比较好的。但是,在某些地方和单位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忽视实事求是和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现象。如有的把关不严,对确有严重问题的人搞一风吹;有的怕善后工作难做,对该纠正的迟迟不予解决;有的为了图省事,把不属冤假错而本人纠缠不休的案件作了纠正;有的片面追求进度,工作粗糙,草率结案;有的把组织掌握的情况和研究处理的意见告诉申诉人,或把组织调查的材料交给申诉人到处上访;有的单位领导甚至根本忘记了组织原则,让被调查者参加自己问题的内查外调。这些都是背离实事求是和党的原则的做法,应该坚决克服,不然落实政策就要受到严重的影响,造成新的遗留问题。  各级党的组织、组织部门和从事落实政策的专职干部,应该敢于坚持原则,敢于实事求是,不怕得罪人,不怕打击报复,自觉抵制和坚决反对落实政策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只要是冤假错案,不管是哪一级定的,哪一个领导批的,都要坚决纠正过来。对确属顶着不办的,要严肃处理。按政策规定不能纠正的案件,不管是哪一级领导批的,一个也不能改。对于那些按政策不能解决的问题,决不容许任何人为之说情,更不能徇私包庇,否则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申诉人的申诉。对任何人的申诉,都必须重调查研究,在没有取得真实可靠的证据之前,不要轻易地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调查取证工作,应由组织办理,个人私自索取或提供的证明材料,不能作为证据。因此,要重原始依据,绝不能以现在的证明去轻易地否定过去的历史资料。复查案件的结论,要按干部管理权限,分级负责。

前言

历史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一大批符合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的同志,伴随着改革的大潮,走上了地方领导岗位,担负起地方两个文明建设的领导重任。现任海南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的蔡长松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1984年,他担任湖南省常德地委委员、组织部长,地改市后,任常德市委副书记。1989年7月,该市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他从“票箱”里被挑选出来担任市长。1992年,调任海南省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96年1月至2002年5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兼海口市委书记。    近20年来,长松同志参与和目睹了湖南常德和海南海口两市的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他深深感到,两地的发展变化,是中国大地上近20年令世人惊叹的巨大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的一个缩影。这种变化,是邓小平理论指导的伟大成果,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中央领导下的伟大实践、伟大创造。今夕对比,无论是海口市还是常德市,经过两地干部群众同心同德、艰苦奋斗,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在原有基础上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如今,两市均已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优秀旅游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可支配收入都翻了一番多。长松同志在实践中形成了记录两地巨变的一批文稿,并编辑为《地方工作谈》。

后记

我本是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从小就有从事教师职业的愿望。在中师、师大学习期间,非常热爱所学的专业,并树立了当一名出色教育家的志向。我曾在小学实习过、中学负过责、大学讲过课,跨入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队伍。    可是,大千世界,变幻莫测。我的人生历程未能如己所愿。像一叶轻舟,随“文化大革命”的汹涌波涛而漂泊,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潮流而前行。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推上从政之路,从此更无个人的选择,也根本没有考虑过个人要去选择,名副其实地成了一颗种子,不管土地是肥沃还是贫瘠,党把我撒在哪里,就在哪里倔强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历史催生了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四化”方针把一大批像我这样本属专业、技术型的人们推上了一级又一级的领导岗位,这样一个本来应该传道授业、著书立说的人,也就有了谈地方领导工作的经历、资料和体会。

书籍目录

  序    经济卷    一、发展思路与战略决策篇    撤区建市后经济工作的策略(1988年9月12日)    当前的经济形势与工作方针(1989年8月9日)    办好武汉经济协作区的意见(1990年5月20日)    商交会的启示(1990年10月13日)    为实现“八五”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1991年3月20日)    实现财税收入的稳步增长(1991年5月19日)    改革开放的七个重点(1992年4月2日)    聚精会神抓好经济工作(1992年6月10日)    当前突出的任务是止住经济下滑(1996年7月31日)    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1997年2月20日)    稳中求进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1997年7月15日)    “一省两地”发展战略(1998年1月20日)    在适度加快发展上做文章(1998年3月26日)    善于把握全局谋划长远发展(1998年7月14日)    切实解决当前需求不旺的问题(1999年5月27日)    用好用活扩大内需的政策(1999年7月20日)    海口“十五”发展的思路(2000年12月29日)    要从实际出发(2001年3月24日)    充分认识区情(2001年4月7日)    把加快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2001年4月12日)    全面创新加快发展(2001年7月19日)    二、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篇    抓好治理整顿  调整产品结构(1990年5月31日)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向效益型转变(1991年9月12日)    对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的调查与思考(1991年12月8日)    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里程碑(1995年5月3日)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995年5月24日)    国有企业改革与政府转变职能(1995年7月30日)    切实解决驻琼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问题(1996年2月2日)    调整经济结构培育特色经济(199r7年1月10日)    海口三年经济结构调整的回顾与展望(1998年12月31日)    实施《纲要》要有一个良好开端(1999年1月8日)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七条措施(1999年8月12日)    力求经济结构调整有新进展(1999年12月9日)    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2000年5月11日)    一靠投入二靠科技推动产业升级(2000年7月21日)    海口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与启示(2001年2月19日)    深化国有商贸企业改革(2001年12月6日)    三、工业与农业篇    千方百计解决产品严重压库问题(1989年10月26日)    掌握农村特点  开拓农村市场(1990年1月6日)    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建设(1990年2月11日)    要重视发展棉花生产(1990年3月23日)    采取措施缓解市场疲软问题(1990年7月4日)    大力提高工业化水平(1990年12月30日)    兴工要突出抓纺织工业(1991年4月16日)    对解决“卖粮难”的几点建议(1991年5月3日)    抓好扭亏增盈(1991年9月5日)    发动群众大搞水利建设(1991年9月12日)    把盈利企业工作搞得更好些(1991年10月7日)    努力开发新产品(1991年10月15日)    重视标准化工作(1991年11月19日)    大兴水利要有全局观念(1991年11月25日)    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1991年12月21日)    四、城市与环保篇    充分发挥城镇的辐射功能(1990年2月26日)    城市环境要从基础工作抓起(1997年8月21日)    发动群众治理“三乱”(1997年12月20日)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1998年10月9日)    城市环境建设要有新的作为(1999年1月8日)    保护建设利用好生态环境(1999年5月7日)    依托重点项目推动城市建设(1999年7月21日)    把海口建设成国家先进城市(1999年8月13日)    深入开展环境综合整治(2000年4月7日)    加快经济发展与重视环境建设(2001年2月11日)    强化中心城市功能努力经营好城市(2001年4月5日)    保护好海口生态环境(2001年7月19日)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2001年12月27日)    城市建设要突出自己的特色(2002年4月19日)    创建节水型城市(2002年4月26日)    五、科技与教育篇    高度重视干部的学历教育(1987年10月10日)    科技兴农是发展山区经济的必由之路(1989年10月18日)    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0年4月19日)    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1990年12月20日)    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1991年10月23日)    努力创造促进科技进步的社会环境(1991年10月25日)    要加强基础教育建设(1999年2月14日)    加快教育结构调整(2000年3月8日)    推进高等教育的产业发展(2000年10月7日)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2000年11月8日)    政治卷    一、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篇    实事求是地平反纠正冤假错案(1986年5月21日)    健全集体领导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1988年6月8日)    坚持党的领导与从严治党(1988年10月23日)    根本的历史经验(1989年9月30日)    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90年4月17日)    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1992年6月10日)    为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而奋斗(1998年4月2日)    提高地方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1999年1月8日)    把从严治党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2000年3月2日)    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2001年2月9日)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揽全局(2001年6月29日)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在具体工作中(2001年8月16日)    突出主题做好统战工作(2001年10月25日)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2001年11月22日)    二、领导班子与领导干部篇    领导者应力求决策科学(1990年6月5日)    讲究协调方法优化工作环境(1991年6月28日)    用人原则与基本方法(1991年6月19日)    塑造领导干部的新形象(1991年6月25日)    坚持选拔干部的三条原则(1992年9月23日)    着力造就跨世纪的优秀领导人才(1994年10月16日)    重视做好少数民族干部工作(1994年11月9日)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四点要求(1995年2月11日)    加快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1995年7月28日)    青年干部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1995年12月4日)    善于学习  敢于负责  勤于工作(1999年2月25日)    科学决策的探索与思考(1999年12月1日)    党员领导干部人生三问(2000年7月4日)    三、基层组织与党员教育管理篇    组织部门要肩负起知识分子工作的重任(1988年1月21日)    年轻人要全面正确认识我们的党(1988年7月29日)    临澧县处置不合格党员的调查(1988年9月22日)    机关党员的特点和机关党的工作(1989年1月7日)    把女工工作搞得更有生气(1989年6月30日)    针对机关特点加强党员教育(1989年8月10日)    正确处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四个关系(1990年9月22日)    农村奔小康与基层组织建设(1996年2月15日)    加强居民社区建设(1998年10月22日)    居民区党建工作要点(1999年6月7日)    加快发展关键在人(2001年3月31日)    扶贫要在可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上找出路(2001年8月19日)    四、机关管理与机关作风篇    善于发挥办公室的作用(1985年9月27日)    做好老干部工作(1986年1月20日)    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1986年1月23日)    机构编制工作要严字当头(1986年9月26日)    编纂好组织史(1987年8月4日)    加强信访工作的意见(1988年10月14日)    搞好撤区建市的机构设置和领导班子调整(1988年12月10日)    把政研队伍建设好(1989年3月20日)    建设“秀才”队伍(1992年1月30日)    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要讲求科学性实效性(1992年2月26日)    严格机关管理  改进机关作风(1992年5月18日)    求实务实是调研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1994年3月18日)    发扬优良传统  搞好自身建设(1994年8月8日)    建立组织工作的新格局(1994年9月13日)    市县机构改革要注意的问题(1995年6月30日)    探索新路子培养下一代(1995年10月26日)    把“一转变两提高”活动抓出成效来(1997年1月15日)    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形式(1997年11月8日)    统一认识推行“三制”(1998年1月15日)    创建现代文明机关(1998年3月19日)    侨联要围绕发展和祖国统一开展工作(2001年3月29日)    五、党风廉政与民主法制篇    组织部门的同志要有献身精神(1986年1月28日)    提防庸俗的关系学(1986年1月28日)    严肃查处干部营建私房中的违规问题(1989年7月7日)    机关整顿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990年1月9日)    认真做好监察工作(1990年3月18日)    稳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1990年4月17日)    中青年干部如何过好廉洁关(1990年12月17日)    纪检工作要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1992年6月15日)    坚定不移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1998年3月13日)    坚决反对统计上的弄虚作假(1998年7月27日)    领导干部要“三不”(1998年12月3日)    从“戚火贵案件”中吸取教训(1999年2月1日)    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1999年2月26日)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1999年10月22日)    关于党性党风建设的几个要点(1999年12月9日)    以德治市诚实守信(2001年4月29日)    坚持法德兼治  建设城市文明(2001年7月1日)    加快依法治市进程(2001年7月27日)    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2001年10月15日)    完善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机制(2001年10月19日)    后记

作者简介

《地方工作谈》收录了作者在湖南和海口两地工作时有关文章,涉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思路、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革、农村发展、科技教育、地方党的领导、基层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机关管理、民主与法制和反腐倡廉等。本书体现了作者结合实际情况,贯彻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推行能力,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地方经济建设和政治工作所面临的复杂纷繁的问题,都有一些自己独到的见解。


 地方工作谈(上下)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