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長大1:面紗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ISBN:9789620424021
作者:瑪贊.莎塔碧
页数:76页

内容概要

瑪贊•莎塔碧(Marjane Satrapi)
於一九六八年出生於伊朗的雷什特(Rashe)。她在德黑蘭長大,在那裡的法語公立學校學習,之後去維也納,後又去斯特拉斯堡學習插圖藝術。他寫過幾本兒童讀物,創作插圖發表在世界各地的報刊雜誌上,包括《紐約人》和《紐約時報》目前他住在巴黎。

作者简介

(來自商務印書局網站)

大家對伊朗的印象是否只有戰爭、石油和宗教狂熱?有沒有想過是什麼導致伊朗等中東國家戰爭連連?你又想不想了解伊朗的歷史?伊朗人民在政治動盪下是怎樣生活的?

「Persepolis: 我在伊朗長大」這套連環圖述說了一個伊朗小女孩在伊斯蘭革命時期的成長故事。這個小女孩經歷了國王被推翻、伊斯蘭革命、與伊拉克戰爭等國家大事。伊朗作者Marjane Satrapi述說的正是她本人的成長經驗。

作者Marjane Satrapi 運用簡單的線條和黑白對比帶出這個震撼人心的故事。大量黑色的運用令畫面充滿力量。隨著主角Marji的成長,大家可以深入地了解伊朗的歷史、政治和文化。

「Persepolis我在伊朗長大」全系列共四冊書,在法國推出時大獲好評,被譯成十多種文字,並獲得了包括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等多個漫畫書大獎。


 我在伊朗長大1:面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嘴上说到地球村、国际化和面向世界,心里想的是西方世界、西方化和面向西方。在这种世界观下,我们的记忆告诉我们,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逐渐走向缓和和开放,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而在我的桌子上,一个黑白色的小女孩正倔强地作着鬼脸,告诉我这些都是谎言。最少对她的世界来说是这样。她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伊朗,伴随着她童年的结束,伊朗封建专制的王朝被推翻,而神权统治者利用民族的觉醒而上位,使得她的青春必须用来和原教旨主义的热病竞赛。她没有赢,因为她必须离开自己的父母、朋友、土地和水,离开自己的伊朗,才能让自己接受教育。在西方她又做不到一个人代替伊朗面对歧视,她觉得自己一败涂地。回到伊朗之后,她抑郁寡欢,并且陷入一次失败的婚姻,最后再次离开伊朗。她也赢了,因为她只要诚实的生活,让自己接受教育,就可以把厄运变成积蓄;她只要诚实地讲述她的故事,诚实到只用黑白两色,就可以给我一段她的伊朗现代史。她画出了烈士的坟墓,也画出了德黑兰午后的蛋糕,画出了各种思想,也画出了奥地利地下酒吧的大麻,画出了国家间的对抗,也画出了自己的爱情。至于得到多少图书奖,多少漫画奖,对她来说,恐怕只是蛋糕上的糖霜。玛赞·莎塔碧是她的名,《我在伊朗长大》是她的书。这个时间很适合看她的书。以色列在给全国发防毒面具,美国在反对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伊朗提出了隐晦不明的核计划,浦泽直树在他的《Pluto》中画了一个被记忆缠绕的杀人机器,这机器不停地在墙上涂抹着鲜花盛开的伊朗高原,而那些鲜花,其实是士兵的遗骸。每个人都该找到自己的全球化,只有一个平面的全球化只能让每个人都变成拼图。现代化也不是一场革命,不管口号、热血还是机器都不能保证未来必然光明。玛赞的书不能提供答案,但可以提供一个视角,还有许多问题。还有她奶奶的话:“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地对待你自己。”
  •     由始至終作者都以輕鬆低死的情節分亨她的人生,顯得無論生離死別都只不過是一段生命裏的小故事,甚至會變成一段趣事。所以請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悲劇故事,相反她在帶給我們苦中作樂的精神 =) so interesting!
  •     成长与战争之后的孩子们,往往被包裹着一层英雄主义与民族主义糖浆的电影电视喂饱.在关于战争这一话题上,总是咆哮着,要对敌人怎么怎么样.热血青年们,对我们一些可爱的邻邦,永远喊杀喊打.每每让我想起<GONE WITH THE WIND>开头的画面,毛头小子们总想当英雄,总以为战争和on-line game没什么区别.成长于战争之中的孩子,依旧是孩子,还是游戏,依旧淘气,依旧止不住的询问"为什么?".可是也许直至今天也没有人能够完整而无误的回答孩子,为什么要战争?因为孩子是不会懂得成人世界,当真的有一天,孩子不再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长大了.战争时期的生活,依旧是温饱日常柴米油盐,人是相当有韧性的动物.即使战争我们依然要快乐.爷爷曾说过,很小的时候,家在天津,还曾经和日本的小孩一起玩耍.孩子就是孩子.偶尔看见现在的孩子们喜爱的电子游戏,那些充满杀戮的战争游戏,会害怕起来,我们在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成长教育?这种教孩子战争只是游戏的教育会培养出怎样的monster...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我很喜欢这系列漫画。
    当时就纳闷,那些大人怎么那么少根筋,把那么多深奥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估计大人是心里也憋得够呛。 哈哈
  •       【我在伊朗长大】这套四册漫画其实满有名的,不过我反应稍微慢了点。
      
      看了BENJAMIN的推荐后感兴趣,正好在图书馆里看到就借来研究一番咯!
      
      看了1,2。感觉是一本黑色幽默。
      
      作者生在颠沛流离的伊朗(如果对战争史和近代历史感兴趣的话会有助于理解故事背景),战乱,宗教纷争,导致整个国度处于一种混乱之中,作者就生长于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失去了很多很多本应所有同龄人都该得到的东西,幸而她的家庭是比较体面的,相对安全的,父母是非常开明与善良的,所以她相对于其他家庭也许还算幸福。于是,很多黑色幽默就这样出现在这个她身上,她的家庭,家庭成员,她的城市,她的国家。
      
      漫画其实画得不怎样,一开始就是讲为什么要戴上无法识别的黑色面纱,整个漫画的基调也如同黑白漫画带来的暗黑感,压抑,希望破灭,即使在这样的黑色幽默下,其实暴露的正是那种无奈的社会现实。
      
      故事的时间相当接近现在,估计中东尚且处于混乱状态,如果有所关注的话,可能会对这部漫画作品有更深的理解和评价。
      
      看了1,2。明天要去图书馆还书了,赶紧上来一记。^_^,有3,4的话又整回来继续研究。
      
      
  •     「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一定要四期全載的漫畫,實在太有感染、爆炸力的一本漫畫書了!囊括了2001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心動獎最佳首版漫畫、2001年比利時布魯塞爾Lion大獎最佳首版漫畫、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法國國家Info電台年度最佳漫畫獎、2002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最佳劇情獎、2004年美國Harvey獎美國最佳外國出版、2004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最佳漫畫獎!續......
  •     因为是漫画版,所以读起来稀释掉不少悲伤和怜悯。
  •        深入每个国家、地区,甚至村落,都不难发现新鲜之处,如历史、风俗、居所、饮食等等。然而在这些背后,隐藏的人情人心大抵相似。倘若一本书或者电影电视,能够用前者将我们拉进一个新奇的王国,再用那些古今中外人性中共通的东西,将我们深深俘获。那么,这就算得上好作品了。
       给我印象深刻的两例,一为太平洋彼岸那部反映美国黑奴血泪史的“根”;另一则是我国那部回风浓郁的“穆斯林的葬礼”。手上的这本居住在法国的伊朗人的绘本,也很好的验证了我这个理论。
       作者的独特家庭背景,给了她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揭开了伊朗近现代史的一角。尽管其中免不了会有偏颇甚至选择性失明之处,但对于我们这些“伊朗盲”来说,已是足够好的普及读物了。
      
       革命之路
      
       尽管种族不同,历史不同,文化也不同,主人公儿时的梦想和喜怒哀乐居然也能如此和我们契合。读着读着,倒像是打开了儿时的像册,诸如梦想做救世主、思考人类大问题、与父母的冲突风暴、失恋后的世界末日,凡此种种,心有戚戚。
      
       <保存,待续>
  •     05年最愛。
  •       愈來愈喜歡看這種繪本graphic novel, 很生動,一幅圖有時更勝千言。(其實係自己懶得睇千言jar)
      
      當伊朗和很多回教國家都被消音,我們除了那蒙面宗教狂熱分子/恐怖分子的溫床這樣monolithic 的印象之外,還知道甚麼呢?這本書用一個女孩的成長,provide 了一個insider的視角,很生活化,同時又很informative.
      
      最令我睇到拍手叫好既係對原教主義者的批判(唔係果D好艱澀精密的思辯,唔使驚!),令我想起了耶穌的一句話,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其實沒有甚麼比生命更值得celebrate, 信仰的終點還不是生命?
  •       由始至終作者都以輕鬆低死的情節分亨她的人生,顯得無論生離死別都只不過是一段生命裏的小故事,甚至會變成一段趣事。
      所以請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悲劇故事,相反她在帶給我們苦中作樂的精神 =) so interesting!
      
      
  •     很感人的書。
  •     獨特的畫風,內容震撼心靈,小朋友反而可能不適合看。
  •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嘴上说到地球村、国际化和面向世界,心里想的是西方世界、西方化和面向西方。
      
       在这种世界观下,我们的记忆告诉我们,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世界逐渐走向缓和和开放,和平发展成为主旋律。
      
       而在我的桌子上,一个黑白色的小女孩正倔强地作着鬼脸,告诉我这些都是谎言。
      
       最少对她的世界来说是这样。
      
       她出生在七十年代的伊朗,伴随着她童年的结束,伊朗封建专制的王朝被推翻,而神权统治者利用民族的觉醒而上位,使得她的青春必须用来和原教旨主义的热病竞赛。
      
       她没有赢,因为她必须离开自己的父母、朋友、土地和水,离开自己的伊朗,才能让自己接受教育。在西方她又做不到一个人代替伊朗面对歧视,她觉得自己一败涂地。回到伊朗之后,她抑郁寡欢,并且陷入一次失败的婚姻,最后再次离开伊朗。
      
       她也赢了,因为她只要诚实的生活,让自己接受教育,就可以把厄运变成积蓄;她只要诚实地讲述她的故事,诚实到只用黑白两色,就可以给我一段她的伊朗现代史。
      
       她画出了烈士的坟墓,也画出了德黑兰午后的蛋糕,画出了各种思想,也画出了奥地利地下酒吧的大麻,画出了国家间的对抗,也画出了自己的爱情。
      
       至于得到多少图书奖,多少漫画奖,对她来说,恐怕只是蛋糕上的糖霜。
      
       玛赞·莎塔碧是她的名,《我在伊朗长大》是她的书。
      
       这个时间很适合看她的书。以色列在给全国发防毒面具,美国在反对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伊朗提出了隐晦不明的核计划,浦泽直树在他的《Pluto》中画了一个被记忆缠绕的杀人机器,这机器不停地在墙上涂抹着鲜花盛开的伊朗高原,而那些鲜花,其实是士兵的遗骸。
      
       每个人都该找到自己的全球化,只有一个平面的全球化只能让每个人都变成拼图。现代化也不是一场革命,不管口号、热血还是机器都不能保证未来必然光明。玛赞的书不能提供答案,但可以提供一个视角,还有许多问题。
      
       还有她奶奶的话:
      
       “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地对待你自己。”
      
      
  •     We Resonate with Persepolis
  •       我从不了解伊朗,原来它就是曾经的波斯。我对伊朗的唯一印象,来源于大学时上电影欣赏选修课,看过的一部伊朗电影,留下的印象是,贫穷,落后。还有,我知道内贾德这个名字,他是总统还是总理还是首相,我就不清楚了,我不清楚伊朗的政治制度,我不清楚这个国家的一切。
      我不关心外部世界,我不关心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信仰,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我以为我说几句英语,喝几瓶可乐,看几部电影,就是与世界同步了。这着实稚嫩。我原谅我自己。这是不可避免的,青蛙需要意识到它在井底。
      这书吸引我的契机就在于它的形式,我喜欢看有图的书多于文字的。然而,看过之后,我发现,这书更大的价值不在于图,而在于传达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下成长生活的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角度和深度。看完整个四本书,我可能还是不能真正地理解什么是原教旨主义,即使看过百度或者google,这是我目前阅历的局限。但是,我获得了一种认识,我的生活不仅仅是我的生活,有太多的东西在施以影响,在造成控制,看似遥远不相关的,其实息息相关。所以,那些我原本不关心不感兴趣的,是我应该给予积极关注的,要有知识的积累以及视角的扩展。
      即使是从一个女孩的个人成长史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也给我很多积极的意义。
      
  •       第一次看非欧美非日本的漫画,感觉非常棒,来自亚洲伊朗的漫画,给我一种很异域的感觉,单色,粗线条,粗燥,这是第一页给我的感觉,但后来我发觉虽然这是由单色粗线条构成的手绘漫画,却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有细腻的表现,而且作者不时的用两幅截然不同的画放在同一页,以给人强烈的反差,回想一下,其实现在很多漫画都在画风上强调细腻,却忽视了支撑漫画的主题,当然这个和宅男的增多有关。。。
      
      画风讨论结束,这本漫画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的经历其实我们每个景德镇的居民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伊朗,一个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拥有70%的文盲和贫民,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是以原教旨为中心的居民管理委员会,伊斯兰教至上,政教和一,想想和景德镇一样,景德镇自1949年成立的新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后,历经20多年的荒诞的管理,使景德镇的物业水平和居民的素质倒退了100年,通过这个漫画,使我意识到,贫穷和文盲,只会造就极端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其表现方式莫过于2种,极端的宗教主义-伊朗,极端的民族主义-参见旧景德镇历史和现在的北朝鲜,唯独这2种方式可以统一全国,使物业管理委员会顺利的运行下去,我还记得有一次正在地铁上听到胖子在评论现在的物业委员会怎么怎么荒诞,怎么怎么贪污腐败,现在想想,什么样的居民造就了什么样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全世界都一样。漫画中,其实也是现实的伊朗,不允许妇女化妆,不允许妇女裸露除face以外的任何肌肤,但作者确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学画画的都懂的,没事就要画赤膊女人,结果由于宗教问题,模特儿却是一个从头到尾都包住的女人,然后自己想象着画赤膊女人。。。。
      
      我老婆说得对,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伊朗那种国家的人性欲最强。。。我现在一上网就可以大咪咪,一出门就可以看到满街的黑丝,一逛商店就可以看到卖丁字裤。。。
  •     这当然是很棒的:)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真是无书不有啊~~
  •     看过动画片
    带着普世的民主观点
  •     作者的真切體驗,笑中有淚
  •     比起电影,书籍更为真实、丰满,让我无比怀念小时啃漫画书的情景。不同的是,漫画书是虚构的,它是真实的。
  •     war. drifting. cultural difference. love. hurt. identity crisis. Only someone experiencing these all could conceive such work. Truthful. Superb.
  •       宗教只有被剥离了政治能量,才能象铁链下的狮子一样温顺的只冲你微笑,而不是咬死你。
      
      应潮流而生的革命力量如不主动站在时代前列,而是被动等待,那么结局必被回头潮吞噬。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所有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所有革命,无一不是带有共产主义力量觉醒并与所在国家的各种民族主义、宗教政治势力、国外的发达工业文明列强斗争性质的,或胜利或失败的工业文明发展历史。
      
      意识形态可以斗争,但亚非拉各个国家进行现代化,并妄图实现工业文明强国之梦(进入工业文明强国之列)的阶段性目标都是一样的。
      
      ——
      
      二战后,没有群众基础,仅仅依靠少数知识分子觉悟的伊朗共产党的生存状态,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
      
      故事中的经过九年牢狱的叔叔,竟然认为文盲占一半的伊朗需要普遍的自由选举,让民族主义或宗教伦理暂时统治国家,而宗教力量将最后退缩到清真寺里去,无产阶级必将掌权,并且认为这是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中的观点。
      结果,宗教政治势力非但没有退回清真寺,反而马上暗杀、逮捕和处死了多数革命者,也包括叔叔自己在内。甚至他的尸骨已经无从找寻,就埋在监狱背后掩埋着无数冤魂的土堆下。这就是宗教政治势力给这些革命的知识分子最后的选择。
      
      佛说因果。列宁说真理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小主人公的叔叔的结局是必然的。
      列宁也说过: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人,并不意味着就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作为与宗教政治势力、民族主义同时诞生的推动社会发展的新生力量,伊朗的革命者们不主动的参与并把握时代潮流,而被动的接受民族主义和宗教势力对国家进行改造,那么最后一定是死路一条。因为宗教只有被剥离了政治能量,才能象铁链之下的狮子一样只冲你呲呲牙而不是咬死你。数千年来的人类历史已经用鲜血写过无数遍同样的情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端于西方基督教社会之下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作用的整个格局中的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诞生了共产主义力量。这是世界近代史中工业文明作用于第三世界国家必然产生的政治力量,虽然各自结局不同,但是动因如果从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它都是积极的前进动力。而民族主义是必须被越过和屏蔽的障碍,甚至在很多宗教势力群众基础深厚的国家,民族主义甚至是永远的定时炸弹,因为它的直接代言人就是宗教政治势力。
      
      但是,很多新生力量,不能深刻的认识本国的历史、宗教、社会,不能真正的与大多数人民结成不可动摇的联盟,那么基本上都会被扼杀在各种势力之中。
      比如,英国在马来西亚剿灭丛林中失去当地居民支持的马来革命军(二战时的英国盟军,共产党领导);——见《大英帝国实录 The British Empire in Colour 》movie.douban.com/subject/2309801/
      比如,伊朗宗教势力在这书中的行径……。
      比如,伊拉克共产党与社会复兴党的结合,最后被取缔……。
      比如,美国借联合国名义介入朝鲜战争……。
      比如,……
      比如,……
      比如,二战至今所有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所有革命,无一不带有共产主义力量与各种宗教政治势力、民族主义、发达工业列强斗争的,或失败,或胜利的历史。
      
      一个幽灵,自它诞生起,就不可消亡的存在于依然依靠工业文明的强势而没有衰退迹象的资本主义的左右。
      
      作者即便是童年的时候曾在叔叔被处决的恐惧或空虚中深深怀念这段情感,那么当一个成熟的作家以高超的技巧来表现这些情节的时候,批判革命者的幼稚是自然而然却又不露痕迹的存在。
      然而很有趣也很可笑的是,这样的故事,作者的政治立场如此鲜明的隐藏在看似幽默风趣的笔下,却得到了众多比漫画中的革命者更幼稚的所谓热爱民主的、所谓热爱自由的、所谓热爱宗教的、所谓热爱民族的所谓中国热血青年以感动回馈。
      这恐怕是历史给那些缺乏近代历史观的部分中国人的最好的讽刺。
      
      这样的剧情,这样的讽刺,在每次因世界经济危机而冲击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体制的时候,在每个第三世界国家的二逼青年群体中都会重新上演一遍,数十年来从不例外。佛说因果。一切看似毫无关联的必然就隐藏在历史必然的演绎之中。这样的枯燥无味的真实,让作者如此风趣幽默真挚的表现出来,好玩。
      
      ——
      http://www.douban.com/note/145726988
      http://www.douban.com/note/145714557
  •     最近在看关于伊斯兰教的书,宗教与我在未来会有交集么?不知道,至少现在完全没这想法,如果说我有信仰,那就是“爱”!
  •     只看过动画,很赞,
    这么一说,看来需要去看看书了
    我也是个井底之蛙
  •     说不上吧,不可否认类似男孩子为坦克踩地雷的情节和对极端的原教旨主义的描写的确是本书的卖点,但您以次为理由对本书价值和目的作出这样的判断我还是不能接受。
    但你说的第二段的内容我怎么都没看出来?说到底,她不过描写了他们哪一个阶层对西方自由的向往,但在伊朗更多的(尤其是在下层和统治者中)还是对非伊斯兰文化的排斥(不管是出于自愿还是被迫),这也是作者明确告诉了我们的,何况在她的笔下那些来到西方的波斯人活的也根本谈不上轻松,西方对她和她的民族的误解也是反复被她强调的。
    我现在看不出广大东方民众对您所鄙视的“自由世界”有多少向往,这反而正是让我觉得此书十分真实的地方。
  •       4本,《面纱》、《安息日》、《流落奥地利》、《回家》。
      
      书是先买的,但先看的,是由此改编的动画长片。与儿子一起,我半强迫他。呵呵。因为,这,应该算准成人片,至少要读过中学,有了成长的体悟,才能完全懂。所以,安静地看完后,他说:“懂了一半吧。”
      
      接着,用一天的时间,我翻完了四册绘本。电影基本忠实于原著,只有几处细节被引申或忽略。
      
      一个1969年出生于德黑兰的伊朗女孩儿的发生在1980-1994的故事。用她的眼睛,描述了伊朗宗教革命、两伊战争、狂热的原教旨主义的“变态”、“正常”的知识分子的无奈、欧美人对第三世界移民的双重视角。
      
      她是勇敢的、诚实的、有主见的女孩儿,却无法安全地自由地生活在祖国,出走他乡,又必须时刻承受孤独。离开,回来,复离开。只总结出一句话——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
      
      说句实在话,伊朗这国家,确实畸形。有人说,“很像中国的一个失败的低级版本”。明明是波斯,是出产居鲁士、大流士的国度,却沦为伊斯兰教政府,妇女,不得不像阿拉伯女人似的,带面纱、穿长袍。作为雅利安人的发源地,可对犹太人,又相对宽容。
      
      在伊以之战中,中国是站在伊方的,怀疑与两者都反“泛突厥主义”不无关系。我得说句与本书无关的话——我还是喜欢以色列。
      
      当然,这4本书,很好看,而且,让我对伊朗人的印象有所改观。
  •       哦,是的,是说我,我从来不看漫画。(可能这个严格意义上说也不是漫画?)不是说漫画这种形式本身不吸引我,而是我仿佛没长会看漫画的脑子,总是很奇怪他们的顺序摆放,很佩服爱看漫画的人,哈,厉害,那样横七竖八居然也可以看得好。
      话说回来,这套漫画如此温润的进入了我的视野,黑白的色调不单单暗喻了那个时代的色调和那群人的心理,同时在我看来是那样的质朴,就像一个邻家女孩儿,你去她家做客,她就拿出了她从小到的的经典相册,在对你娓娓道来。很喜欢这种感觉,简单的细腻。
      整个伊朗的大环境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求学和家庭活动就很好的展现在大家面前,我认为这四本小册子的价值不亚于那些优秀的长篇小说所呈献给人们的东西。
      值得一看的,并且如果有机会,我想去伊朗看看。
  •       成长与战争之后的孩子们,往往被包裹着一层英雄主义与民族主义糖浆的电影电视喂饱.在关于战争这一话题上,总是咆哮着,要对敌人怎么怎么样.热血青年们,对我们一些可爱的邻邦,永远喊杀喊打.每每让我想起<GONE WITH THE WIND>开头的画面,毛头小子们总想当英雄,总以为战争和on-line game没什么区别.
      成长于战争之中的孩子,依旧是孩子,还是游戏,依旧淘气,依旧止不住的询问"为什么?".
      可是也许直至今天也没有人能够完整而无误的回答孩子,为什么要战争?因为孩子是不会懂得成人世界,当真的有一天,孩子不再问为什么的时候,他就长大了.
      战争时期的生活,依旧是温饱日常柴米油盐,人是相当有韧性的动物.即使战争我们依然要快乐.爷爷曾说过,很小的时候,家在天津,还曾经和日本的小孩一起玩耍.孩子就是孩子.
      偶尔看见现在的孩子们喜爱的电子游戏,那些充满杀戮的战争游戏,会害怕起来,我们在给孩子们什么样的成长教育?这种教孩子战争只是游戏的教育会培养出怎样的monster...
      
  •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九年前,2004夏。19歲。
      對於現在的伊朗沒有任何瞭解,對於古老文明波斯有著無限嚮往。
      
      當時的我,像是讀著另一個女孩的童年,心有憐惜卻無從共鳴。
      只記得,讀到最後一頁時,淚流不止,不忍的是小小的Marji被迫離開父母,背井離鄉。
      
      上周看了Argo,想到了這本Persepolis。翻箱倒櫃找出來打算重讀。九年后,我懂了更多。不敢妄言全部理解了作者想要表達的,但故事的每一個章節都讓我揪心。甚至無法像當初那樣一口氣讀完,中間總要喘口氣來平復沉重的情緒。
      
      不得不說,Persepolis登上了我最愛的書的名單。
      
      作者通過稚氣的黑白漫畫講述自己小時候在伊朗的故事,她的同年幾乎是在革命與戰亂的恐懼中度過,充斥著離別與死亡。作者文字俏皮可愛,字字句句完全是以一個小女孩的觀點與口吻在敘述,天真自然之餘對當時的政權充滿了現實批判。也許正當如此,那些無可奈何的憂傷與別離才顯得更加難忍。
      
      書中的漫畫運用了非常簡單的畫風,線條簡單明確,只有黑白兩色。我被很快的帶入了一個黑白簡單稚氣的世界,卻發現這個世界如此複雜黑暗,當所有的故事並無黑白之分,所有的喜怒哀樂無法用任何方式表達的時候,這種簡單明瞭的風格,諷刺般的讓人心痛。那些足以使人一輩子悲哀的故事,在小小Marji的口中,沒有一絲自我憐憫,只是敘述。她記得,她悲哀,她不怨恨,她卻接受,她還能在這些悲哀中找到生命那最美麗的火苗,放大,點亮。身為讀者的我,卻無法釋懷。我憤怒,我不解,我悲傷,我不懂為何這麼多人的基本人權與生命可以被剝奪。我難過這些事在四十幾年后的今天依然發生著。書中也不乏有逗趣可愛的輕鬆故事穿插著,在難過沉重的同時也讓我好幾次都不小心笑出聲來。
      
      我常常忘記自由是多麼難得可貴的東西。It is never to be taken for granted.
  •     革命就像自行車,什麼時候輪子轉不動了,它就倒下來了。PS,這個版本的紙張手感忒好了吧…………………………
  •     快乐至上,谈着容易,落在实处并非一桩易事。
  •        一口气看完了长大系列的4本。文字少、图画简单,不需要费许多脑子。看完之后的感觉不舒服,说不出为什么不舒服。也许因为漫画里完全是一个不熟悉的伊朗,可电影、新闻中的伊朗太不同。
       在电影中看到美丽的女孩子带着面纱也遮掩不了漂亮,比北京的沙尘天气时一些女士用纱巾把自己脑袋完全包裹住的方式要美观的多。可是通过漫画才明白如果面纱变成强制性佩戴,就失去其美。
       电影中多看到伊朗的平民,为一双鞋子奔跑、为几棵核桃结婚;可漫画里展示了伊朗富裕的一面,还有伊朗人在世界上形象变化。
       流亡奥地利,虽然故事的地点转到了欧洲,却是一个很必要的部分,主线还是玛瓒的经历,但是也让我们看到其他伊朗人到国外后的遭遇。想起在国内呆不下的富人们,纷纷出国,可是出国也不是他们所期望的结果。人在自由之外,还有很多需求。国内给不了的自由,国外跟不了的身份。更觉得自己国家情况的好坏是多么重要。
       虽然玛瓒要再次出国,并对这次出国有了更多的把握。但是许多无奈和不舍在心里,到了国外就该慢慢散发出来了。
      
       也许,这个从小坐着凯迪拉克,少年又在欧洲长大的女孩不能完全代表伊朗发言,可是她毕竟是一个热爱自己国家,而且用自己大脑思考的人。也许她的思想世界里,有太多西方文明的浸染,但是她也对伊朗的历史和文化有过认真的了解。一本书无法让我们了解一个历史悠久又多灾多难的国家,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还算真诚的视角。
  •        今天中午入手了玛赞小姐的《我在伊朗长大》四部曲,出乎意外的好。
      
       之前看杂志上的评论,说这是一部深刻的揭露伊朗现状的作品,于是是充满了对国际关系的职业(?)敏感去看的,但是看完以后发现这些冠冕堂皇的评论某种程度上忽略了玛赞本人的女性身份,或者说年轻女性身份——当然也可能是我过多的注意了这方面,但是这种注意带给人很多感触。
      
       作为一个富裕而光荣的家庭的一员,玛赞天生就拥有对生活景遇差的人的负罪感,她的整部作品的基调是同情,我能理解她在反复回忆自己不堪岁月、强迫大脑遴选出适合写书的片段时送经历的痛苦,而她又通过简单的画面和干练的对白让读者很轻松的接受了这些思维,下午的时候朋友们在天南地北的聊天,我蜷缩在沙发上一口气看完了三本,其中两次忍不住想哭,一次是玛赞的叔叔死在监狱里,而罪名是莫须有的苏联间谍,年幼的玛赞被获准去看叔叔最后一眼,后者哭着对她说,你要成为伊朗的希望之光。可能我本人对伊朗神话有一些了解,所以当看到这个词时引起的联想让人马上眼圈发酸,一个为了报效祖国而寻求了一切途径的年轻人,一个在异国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的男人,一个在躲避和潜逃中还坚信国家未来注定美好的人,就这么把希望强加给了上小学的玛赞。另外一次是玛赞第一次离开伊朗,父母到机场送别,只有十四岁的她一个人拖着硕大的行李箱走进候机厅,临走前想最后看爸爸妈妈一眼,这一眼就看到自己的母亲哭昏在父亲的怀里,她于是也号啕大哭的趴在隔断她和父母的机场玻璃上。这是一个有信仰的家庭,用她自己的话说,这叫“真正的信仰”。那么什么是不真的信仰呢?因为“女性的头发散发出让男性冲动的光泽”而要求所有女性佩带面纱,因为“你的身体摇摆的过于剧烈”而阻止女学生跑步追赶公共汽车,因为“西方的堕落思想”而杀掉几万知识分子,因为“危险的露出了手腕”而在马路上围攻一位妇女,咒骂她,恐吓她,直到她的丈夫来交纳总够的罚款,为了自己妻子戴了一只过于闪亮的不检点的表。玛赞以年轻女孩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半懂不懂的政治名词,为了炫耀而抬出的巴枯宁的名头,男朋友,处女身的大问题,摇滚乐队的招贴画,政治就在生活中,宗教也是。然而我不能再剧透了……
      
       有几段颇像我现在的生活……或者说每个社会的格格不入者都有类似的烦恼吧,而我远没有她那样的魄力,可以真的决裂于社会。只是思想的决裂又很贫弱,毕竟中国的现状也还没到伊朗的那个地步——看完这书我对伊朗人民有新的看法,全新的——而我们或许在经历温水煮蛙般的死亡法,偶尔的我也接触到一些政治上触犯条款的人,当然远没有玛赞的世界里那么多。总之,在读玛赞的体验时,我反复的问自己,我做好准备了么,我真的想走她这条路么,我能做到么,我还来得及么?
      
       非常推荐,玛赞·莎塔碧(伊朗)的《我在伊朗长大,persepolis》,三联书店。
      
      
      
      顺便一提,她的父母几乎是完美的,祖母更像是天使的化身,很多年后,这大概也是我描绘我父母的样子,幸福的家庭大同小异啊……
      
      再顺便,今天在书店顺便翻了翻季羡林的随笔,老头子活的真有乐儿……90岁了还有闲心注意到给自己做手术的医生很漂亮……
      
      
  •     前陣子問朋友借的,看完還了。
  •     「人可以原諒,但絕不應該忘記。」
  •       获得过很多大奖的图画书
      
      朴拙的木刻风格让人印象过目不忘
      
      伊朗的一位女画家的作品
      
      (这个国度怎么总是出这么才华横溢的女子?就像令我仰视崇拜的哈迪德)
      
      前两年买的
      
      这几天又拿出来翻了翻
      
      
      
      《我在伊朗长大》
      
      很多人(包括颁给她奖的)感兴趣的是“伊朗”
      
      而我
      
      心里最在意的是“长大”
      
      
      
      国王、政变、伊斯兰革命、两伊战争……
      
      都没有这个小女孩的成长令我感兴趣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
      
      是书中的两个片段……
      
      
      
      十几岁时父母将她一人送到奥地利生活
      
      在经受了几年“自由世界”的生活后
      
      却因为一段糟糕的恋爱经历
      
      沉沦、吸毒、流浪、失踪几个月……
      
      以至于差点死在路边的长椅上
      
      当她终于醒过来 无比想家时
      
      父亲打来电话
      
      “---爸爸,是你吗?
      
      -----亲爱的,我们到处找你
      
      -----我可以回来吗?
      
      -----当然,瞧你问的
      
      -----爸爸,答应我永远不要问这三个月的情况
      
      -----我答应你……"
      
      
      
      “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
      
      但是
      
      再大的问题
      
      父母也会提供一个温暖的怀抱
      
      温暖女儿的心……
      
      
      
      另一个片段是后来主人公要和男朋友结婚
      
      在父母均不看好的情况下
      
      父亲说服了母亲
      
      并在与女婿的谈话中提出要保留女儿的出国留学权利和离婚的权利(在那里女人几乎是没多少权利的)
      
      最终
      
      主人公决定丈夫离婚时
      
      告诉父母时
      
      父亲淡淡的说
      
      “我早料到了”
      
      母亲大怒“你早料到了当初还苦口婆心劝我一个星期让我同意他们结婚?”
      
      “是啊,但如果她不结婚,就永远不知道他们俩不合适——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经历。……”
      
      
      
      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思考 去经历
      
      我自问很难达到这个父亲这样的豁达
      
      我们不愿意孩子们经历情感上的重大挫折
      
      我希望能帮助她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
      
      一个理性的人
      
      然后
      
      
      
      就自己努力去经历
      
      去决定
      
      自己的人生吧……
      
      
      
  •     我看了就觉得她们活得真是不方便...
  •     漫画其实画得不怎样?
    你阅历还浅````````
  •       该书得到西方媒体和相关方面的追捧不是偶然,它虽然是一个伊朗人画的写的,它的意识其实仍是西方的,它以西方所喜欢的角度讲了一个伊朗特殊家庭的女孩的成长经历和最终融入西方意识的过程。这是所谓“自由世界”的胜利,是西方意识形态在伊朗的一次成功意淫。
      这本书里的故事正是西方人想要的。他们想要看到我们提出怀疑,想看到我们羡慕他们的民主自由,想看到我们想尽办法奔向“自由世界”,想要看到我们怀疑自己的信仰和政权。而这本书给了他们他们喜欢的语气和语调。他们要的就是这些已经内在西化的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人士唱他们喜欢的民主自由之歌。
      书里没有特权阶层看不到的社会真实,没有反思现状,也没有对祖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有多少关心,中心只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小姐颓废堕落最后逃离。她确实也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认识,但也仅此而已。
      
      
  •       对这本16K的漫画爱不释手,许多个小故事都让我深有感触啊!原来简单又无里头的孩童故事,可以表现得这么让人产生共鸣,我甚至都萌发了话自转漫画的冲动。。。嘻嘻!
      尤为印象深刻的故事,曾经和作者一样幻想自己是先知,是上帝的宠儿,传达福音的人。。。就是常常产生这种不为众人知的念头,当然从没想过要表露,但是读了此书突然有种觅见知音的快感!
      何谓好书呀!易是如此啦!
  •     恰,有一周没有读书了,警一下自己。 同名电影也很不错~~ 力荐
  •     十分的好看
  •     大爱的一部漫画
  •     我也是看到他叔叔死的那节哭了。
  •        玛赞追求自由,她的父母思想开明,爱她并一直支持她。最后玛赞成功的逃离了她的丈夫,逃离了祖国。不过她似乎没有意识到,能做到这一切,主要是因为她出身名门望族,有一系列的便利条件,所以她想要自由,就能得到。玛赞讨厌头巾、讨厌保守的宗教法律、讨厌德黑兰的专制政府。不过她从没想过,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就因为霍梅尼脑瓜一热就实现了?伊朗大多数的人应该是支持政府的,支持宗教律法,支持女人往脑袋上裹头巾,不然这些都无法实现。这些人为何支持这些做法,他们都疯了吗?不是的,因为他们没机会受西方的教育,没机会体验外国不一样的生活,一生按部就班的过日子,或者更惨必须挣扎着才能生存,没有冒险的机会和本钱,思考自由啊这些抽象的东西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切实际的。所以他们认为支持毛拉们,不给自己找麻烦是最正确的。反观玛赞所属的贵族阶层,在国家卖石油大把赚钱的时候,只顾自己捞,没能惠及民众,改变社会状态,说明他们太贪婪没远见。在成功推翻国王后,却让宗教势力夺了权,自己死的死,逃的逃,说明这些人太愚蠢没手段。所以他们只能是远走他乡,追求自由去也!
  •     我是被电影片名吸引的,第一次看见译名为《茉莉人生》,我喜欢茉莉花,福州有很多的茉莉花,一到夏天,街上到处都是卖茉莉花和白玉兰花的人,我喜欢家里的茉莉花茶,我把茶里的茉莉花全都挑出来,闻着闻着我就觉得很幸福。我想,也该看看这本书吧
  •     完整读过中文版的只有这一卷。故事才刚刚展开,最有意思的情节都不在这本里面。但是足够吸引人了。
  •     看电影感觉还是不错的……
  •       非常喜欢这套书。
      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漫画风格,都是一流的。
      有人从书中去了解伊朗的那段历史,了解伊朗人民在政治动荡下是怎样生活的;有人从中体会伊朗的政治、文化;不过吸引我的还是作者本人的成长经历。尽管并不是那么顺利,也绝不美好,但是作者静静地叙述着,让人读来笑后想哭,却又会为她的坚定所感动。
      
  •     PN6747 .S245 P4712 2005
  •     看电影之后买的
  •       先在朋友处看了一小段,但无论如何买不到面纱,又因为有强迫症(一定要先看1),今天终于在当当上订到,期待
  •     少女朋克精神
  •     难道我们就方便了么……
  •     其实哭了好几次,但是哭完以后又觉得,把自己民族的问题这样摆出来的人,需要的可能不是我们的眼泪,而是思考吧。
  •       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我在伊朗长大》,对于玛赞这个体制外的小孩,太感同身受,也一直想给她、也给自己一个体制内的回答。我想,法基赫,便是一个体制内的答案。
      
      一.法基赫制度的形成
       法基赫是波斯语“فقیه”的音译,意为教法学家。广义的教法学家,头衔自下而上分别为霍贾特伊斯兰、阿雅图拉和大阿雅图拉。他们学识渊博,对什叶派甚至整个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具有独到而完整的阐述,拥有一批追随的宗教学生,并享有高度的宗教威望和政治影响力。狭义的教法学家,特指大阿雅图拉、最高革命领袖和宗教领袖。法基赫制度,指的是教法学家依据1979年12月生效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宪法》,通过担任革命最高领、司法总监等职务、参加专家议会、宪法监护委员会、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等机构对国家进行管理和监护。
       1979年2月,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统治了伊朗逾半个世纪的巴列维王朝覆灭,实行了2500多年的伊朗君主专制政体亦随之告终。革命领袖霍梅尼要求伊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外交等领域全方位回归伊斯兰正道,其中,在政治方面,他反对君主政权和一切非伊斯兰性质的政权,并宣扬政治斗争是伊斯兰教的使命之一,主张政教合一,建立什叶派领导的伊斯兰政府。为了证明什叶派宗教领袖领导伊朗政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他发展了一套理论予以证明,简言之,即,“伊斯兰政府是建立在凌驾于个人之上的神圣法律的统治” ,政府的合法性、法律的神圣性和立法权,都为真主所赐,只有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及其十二位伊玛目,才有资格领导政府、制定法律。但由于目前第十二位伊玛目处于隐遁期间,在末日到来之前,马赫迪无法重返人世。当下,末日尚未降临,这一责任只能交由具有丰厚的宗教知识和法律知识、秉性虔诚、公正的教法学家来担当。这一学说,论证了法基赫政治身份的教法渊源和有效性,为其掌握国家统治权、立法权奠定了无可辩驳的理论基础。
       1979年12月3日,伊朗伊斯兰宪法通过并生效。自此,什叶派信仰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意识形态,而被赋予更深远的政治意含,根据宪法第一章第五条规定,信仰伊玛目持续不断地领导及其在延续伊斯兰革命中所具有的根本性作用 。这一条款,实际上表明神权和政权相结合,确立了伊朗独特的伊斯兰政治模式:法基赫制度。
      
      二.法基赫制度的特点与评价
       通过宪法,法基赫制度得以正式确认。在法基赫制度的框架下,伊朗政治体制的伊斯兰性愈发突出,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原教旨主义政权日趋完整和成熟。法基赫制度在这一特殊的政治模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特点如下:
      第一,法基赫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国家的最高宗教领袖和政治领袖。他掌握国家军权,任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负责宣布战争、进行和平总动员;他可以对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行使监护权,并任免国家总统、司法总监、最高法院院院长、宪法监护委员会成员、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等要职。进一步而言,推选和任命法基赫的机构,是专家会议,专家会议的成员,也只能是神职人员。法基赫霍梅尼去世后,正是由于没有专家会议的推举,霍梅尼的继任者蒙塔泽里被迫辞职,而哈梅内伊则在专家会议的许可下,成为伊朗第二任法基赫。可见,伊朗最高国家领袖和选拔国家领袖的人,无一例外是宗教人士,这些神职人员,构成了伊朗政治决策机构的核心。
       第二,法基赫制度体系中的权力机构,实际权限高于国家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宪法监护委员会是法基赫制度下的关键机构,职责是审议议会通过的提案和法案,判断其是否符合宪法和沙里亚法的精神。若该委员会认为某一议案不符合伊斯兰教法,则将其退回,或直接不予批准。这表明,宪法监护委员会具有立法否决权。当议会不接受宪监会的修改意见时,则有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出面,解决二者之间的分歧。也就是说,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负责协调和仲裁伊斯兰议会与宪监会之间的矛盾,其权限高于二者,是国家领袖的最高顾问。另外,伊朗司法机构的最高首脑不是司法部长,而是由教法学家担任的司法总监。“司法部长由司法总监推荐,总统任命,议会批准” 。这三点正说明由法基赫构成的宗教政治机构对分立的三权部门的统率和约束作用。
       第三,法基赫制度体现了传统主义与现实主义、宗教力量与政治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在此需要强调,法基赫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调整之中。1989年7月伊朗伊斯兰新宪法的颁布,是法基赫制度革新的一大里程碑。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革命领袖的宗教要求降低,政治权限扩大,但罢免总统的权力被取消。在我看来,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满足哈梅内伊的执政需要,自涉入政坛以来,哈梅内伊霍加特伊斯兰的宗教头衔一直饱受反对派诟病,因为成为国家最高领袖必的前提是身为最高宗教领袖,即大阿雅图拉,但哈梅内伊是在担任国家领袖之后才提升的宗教头衔。新宪法降低相关其宗教要求,实质是保证哈梅内伊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总理职位被取消,总统直接行使行政权,成为国家最高行政首脑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并主持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伊朗商业部、外交部、国防部、司法部等20个部长的任命,掌握相当分量的人事任免权和军事调动权。这两点修改,集中体现了宗教领袖与总统权力分配的变化,反映了法基赫宗教权力与世俗政治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也让我们看到霍梅尼世代对原教旨主义传统的坚守在现代伊斯兰民主政治进程之中的无力。
      
      诚然,在创立之初,法基赫制度的理论性过强,呈现出霍梅尼世代特有的威权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法基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理论家和演讲者,而非统治者和政治家。但是,随着世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伊朗大量改革派政客的参政和国内民众“求新求变”呼声的高涨,法基赫制度与时俱进,朝着开明和务实的方向调整,伊朗的政治环境较之革命后初期宽松许多,宗教因素在世俗生活中的影响亦有所削弱。
      
      我们看到,“领袖代表真主行使权力的现象有所减少,逐渐脱离政权的实际操作,而更多的是以高级教法学者的身份监督和指导政府的工作” ;妇女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机会在增加、范围在扩大,女性大学生在各高等院校就读的比例接近甚至超过50%;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拓宽了伊朗民众的议政渠道,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表达对国家的政治期望,伊朗总统内贾德更是开通私人博客直接回答民众问题。
      
      一言以蔽之,法基赫制度与历史上中世纪欧洲的神权统治和古印度的教阶制度有很大不同,它完全否定君主专制,但并未完全实行教阶统治,而是在保证伊斯兰教法治国的同时,某种程度上嫁接了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西方政治价值观去考量法基赫体制的民主程度。法基赫制度代表的,是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政治文化和宗教入世观,它传达了伊朗革命派将什叶派宗教信仰转化为政治和社会实践的政治理想。更重要的是,它具有高度的活力、鲜明的时代性和一定的开放性,随着法基赫体系的调整和变革,伊朗民众的政治参与更加广泛,伊朗的直选制度更加完备,以内贾德为首的伊朗内阁的出镜率也远远高于宪法监护委员会的12位老头儿。无形中,世俗政治似乎在与教权统治的较量中占了上风。这是法基赫对既有现实的主动回应还是被迫让步?是法基赫制度去伊斯兰化的预示还是政教分离趋势的假象?我们期待伊朗早日做出回答。
      
      ps:我仍然隐隐地希望,若干又若干年后,玛赞可以回去。
       因为我一直觉得,来自哪里,就要毫无保留地去爱那个地方,不去管她现在已是什么模样。
      
       也说不定在若干年,不对,若干个月后,在德黑兰读洛丽塔的姑娘,就是我了。靠,天知道我7月份去什么时候可以回来,还有回不回得来。
      
  •       在制式的生活模式中,不能再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他们说,这是成为大人必经的过程
      
      从面纱,安息日,流落奥地利到回家,这是一个女孩的成长史
      玛赞的聪明成就了她的寂寞
      但她却拥有更为珍贵的东西
      为追求自由而抗争的勇气
      
      成长是一种移动的方式
      远离战争寻求和平;怯弱的逃避狼狈生活;毅然决然奔赴法国
      它们都称之为一种成长,是对世界和视界的更深层次的发现和认识
      奥地利的经历对玛赞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是一种冲击
      她接受了性开放的社会,学会了吸大麻,甚至当了毒品贩子
      她感受到了歧视,冷漠,与背叛
      于是她要逃避,她急迫的想要回家
      家人的帮助,也让她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尊严
      
      “家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就算全世界都舍弃你, 打开那扇门,还是会有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笑颜。”
      
      我们不曾经历过战争,更没有真正理解战争中的哭声
      我们甚至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肆意妄为
      不想在应该的时候做应该的事
      只想在想做的时候做想做的事
      
      但是,
      我们需要和玛赞一样
      不要因为现下安逸的生活而忘了自己的目标
      还有更重要的,不要失去了对人与对生命的热情
      
      记住奶奶的话:
      “永远保持你的尊严,真诚地对待你自己。”
      Always remain worthy and true to yourself.
      
      
      
      
  •     我看過的是英文譯本
  •        《我在伊朗长大》,我是先在VC上下载的电影看的,很好看。同事小普拉斯说有四册图书版,于是借来看看,与电影相比各有各的好,只是书的价格有些贵,如果恰好像我这样有朋友买,可以考虑借着看看,如果没有,就只看电影也不错。
      
       漫画书的作者旅法的伊朗女士玛赞莎塔碧,画的是自己的人生,纯粹的个人视角,对于政治环境和个人际遇的描述难免有所偏见,不过倒也成就了主观真实。
      
       玛赞是个不羁的女人,可以想得出,她的个性在对女人约束比较严格的伊朗会多么压抑。她有个极难得的父亲、母亲、甚至有个极为开放豁达的外婆,他们对她的教育令人惊讶地宽松和自由,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容忍如此不乖的女孩,当然,大概也只有这样的家庭里才会产生如此不乖的女孩吧。
      
       虽然伊朗是个陌生的伊斯兰国家,我倒是能从作者的讲述中感受到一些普世的价值观和人情。
      
       外婆在作者出国前嘱咐说:“永远保持自己的尊严,忠实于你自己!”作者因为害怕同学们的嘲笑,不愿意说自己是伊朗人,但是撒谎后的不安和被揭穿后的尴尬都会让她分外忐忑,所以她决定按照外婆的说法大胆承认自己的身份,最后得到了真正的尊严,她说:“如果我自己不能感到内心的平静,我就永远平静不下来。”对于因为怕被纠察处罚涂口红而嫁祸他人的犯了错误的外孙女,外婆第一次生气,但也用她的智慧提醒了外孙女问题所在。外婆说“恐惧使我们丧失良知,恐惧使我们变成懦夫!”
      
       对于玛赞的婚姻,父亲基本上一开始就不看好,但是他还是劝说反对婚事的母亲最终同意,后来他说:“如果她不结婚,就永远不会知道他俩不适合——每个人都必须自己经历。”一个多么开明的、有智慧的父亲。而且,父亲早就细心地在玛赞的婚前与对方商议取得了“离婚权”(在伊朗女人是无权提出离婚的,除非婚前约定取得“离婚权”),使得自己的女儿不必陷于不幸的婚姻中无法自拔。关于离婚,外婆有一段说法也很有趣:“第一段婚姻是第二段婚姻的预演……到你确实不再留恋的那一天,你就离开他。就像一颗牙齿坏了,就得把它拔掉。”呵呵,又是可爱的外婆,这是我看到的关于离婚最精彩的比喻了。
      
       玛赞的一些感悟也有些意思,比如:“只有当灾难还能承受时我们才会自怨自艾……一旦超越了这个限度,忍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唯一办法就是一笑置之。”这个感悟也解开了我的很多困惑。几年的记者工作中,我总是遇到一些以非常阳光的心态面对困境的人,比如一些盲人,你会特别难以理解他们如何获得那么好的心态。而天天嚷着不开心的,反倒是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人,对待一些小的痛苦,他们反倒总是无法释怀。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大概就是因为他们还不够“更痛苦”吧!
      
       说到伊朗,这个国家对于我们来说一直比较神秘,我对伊朗最初的印象是“两伊战争”,两个姓“伊”的国家打了好久,那时的新闻里除了最多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外,就属这个两伊战争了。后来的印象是霍梅尼的通缉《撒旦诗篇》作者拉什迪事件,以及霍梅尼的令人惊叹的葬礼。伊朗让我最深印象的倒是一部电影——马吉德马吉迪的《小鞋子》,此片有一种极为高妙的宗教情怀,另观者感受到无比纯洁美好的人性,至今为止仍位列我最喜欢的电影之首。
      
       也许,通过两部截然不同的文艺作品,我们可以多少了解一点伊朗人的生活状态吧。另外,这本漫画的黑白插画风格也非常有特色,即是一种功力的表现,更是与漫画内容十分贴切。电影中还使用了我们中国皮影戏的艺术手法,十分有趣,是个非常聪明的手段。
      
       最后感谢小普拉斯的借阅!
      
      【释标题:《她的自述》是杨绛《走到人生边上》中的一篇故事,讲的是一个在北京做保姆的安徽农妇的传奇人生,看了让人唏嘘不已。这里借用了这个题目,觉得用来说这本书的特质,倒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http://changzheng.blog.sohu.com/82079319.html?act=1205774787867
  •     非常喜欢的这部电影和漫画!
  •     这套书在诚品居然脱销了,仅剩少数几本“面纱”需要调货,可见魅力所在。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特别曲线,因为我前阵子看到一张很喜欢的电影海报,本能的去寻找那部叫做《梅子鸡之味》的电影,可是无奈只见评价和预告,却找不到片源,于是开始了解这电影改编自《我在伊朗长大》,然后忽然我对这书的兴趣渐渐超过了那电影。 由于是通过诚品网路订购的,这本书在海关周折了数日,到我手上时我打开居然有股失望,因为绘本画风简单,却不是我喜欢的绘画风格。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不能以“图”取“义”,每个人有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由于故事的本身,让我爱屋及乌,开始觉得这个绘本的黑白简单淳朴的线条透露着耐人寻味的寓意。
  •     先去的伊朗,再看的这本书,过程有点颠倒,却让我更了解这个民族的悲哀与希望
  •     嘻嘻。。。不方便是的,但是不能让生活环境左右生活状态,触动源于此,但不止于此。
  •     第1集到第4集
  •       这是伊朗漫画家玛赞·莎塔碧的绘本作品,是非常深刻的作品,只是使用了漫画这种简单的形式。一套四册,很精美,我只有这第一本。因为后来看过了漫画电影版,也非常出色,要代表法国去参加奥斯卡。所以买其他三本的工作就拖沓下来,不过,早晚还要买,绝对值得拥有的书。
      
  •     成長,文化差異
  •       “A diamond is forever”, the memorable tagline for De Beers’ Diamonds may have been the most celebrated advertising slogan during the past few decades. If we describe the literary classics and the philosophical treatises as the lasting glittering diamonds, then the graphic novels like Persepolis might be the popular short-lived metallic ornaments which would gather rust easily. I had to acknowledge that, in most people’s eyes, graphic novels are less serious than those literary and philosophical masterpieces of high literature value, but does it really mean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lways focus on serious literature but not graphic novels like Persepolis? After reading Persepolis, I believe the answer is no.
      Choosing a book for the entire class is different from choosing a book for some particular students. “A literary classic or a seminal philosophical treatise such as Plato’s Republic” , suggested by a critic Charlotte Allen, may be suitable for students who have interest in Philosophy, but to other students interested in other areas of the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this kind of book may seem more or less boring. However, as the only summer reading material for this year’s first-year class, Persepolis, according to a book review on a website called “ya reviews”, “has something for everyone” .
      For most non-Arabian students and especially Western students, Persepolis presents them a truer and more colorful image of Iran where exist not only “fundamentalism, fanaticism, and terrorism” but also tremendous suffering Iranians had borne during the Iran-Iraq War, the relentless pursuit of freedom under the centralization mode of governance and the great affection among members in ordinary famili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like me, the writer’s four-year studying experience in Austria arouses echo in their hearts. When Marjane first arrives in Austria, everything is so new and so exciting. She buys lots of things that can’t be found in Iran and begins to create a circle of friends with difficulties. She makes friends with people who have almost nothing in common with her and realizes the dramatic Eastern-Western culture differences when her friend, Julie, shows her disrespectful attitude to her mother and shows off her crazy sexuality to Marjane. Despite the intense culture shock she felt, Marjane does all she can to please her friends, even it is inappropriate to do so. But as she wrote in her novel, “the harder I tried to assimilate, the more I had the feeling that I was distancing myself from my culture, betraying my parents and my origins, that I was playing a game by somebody else’s rules” , she doesn’t know who she really is. The loneliness, degradation, inferiority, culture shock and loss of identity are never unfamiliar to lot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The real and vivid description makes her experience very convincing and touching.
      For female students, the depiction of a country with prevailing male chauvinism in Persepolis is undoubtedly frightening and unpleasant. Thankfully, the protagonist Marjane is not a cricket in the box but a brave girl who finally moves to France to enjoy extensive democracy and freedom struggles for individuality. However, we should see that the solution to creating an independent identity for Iranian women is still not satisfying. The book inspires all the women-Iranian or not- to fight for women rights, helping create more choices of life for Iranian women and make conformity not the fate that they are resigned to.
      Despite its abundant connotations, Persepolis’s graphical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makes it a fine work. Graphic novel has more consistency than illustrated book and is more stagnant than animation is. Thus, it has both relatively consecutive tempo and right amount of variation. My emotions alternate wildly between exuberant mood and overwhelming sorrow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story which moves me much in laughter and tears.
      Persepolis is more than a graphic novel. Compared with relatively unintelligible literary classic and somewhat dull philosophical treatise, Persepolis digs out some of the most basic things of human nature and therefore makes itself appeal to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