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心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年08月10日
ISBN:9789570830439
作者:康拉德
页数:200页

内容概要

英國船長兼小說家,原名科忍尼奧斯基(Jozef Konrad Korzeniowsky),生於帝俄統治下的波蘭,雙親皆死於政治迫害。他於1874年赴法國當上水手,1878年加入英國商船服務,並於1886年歸化英國籍。康拉德乃英國文學裡耐人尋味的異客。他周遊世界近二十年,37歲(1894年)才改行成為作家:在寫第一本小說前,他僅自學十多年的英文。康拉德的作品深刻反映新舊世紀交替對人性之衝擊。面對文化與人性的衝突,他並沒有提供答案,而是如同哲學家提供思索答案的過程。除經典名作〈黑暗之心〉外,主要作品有:《吉姆爺》(Lord Jim,1900)、《諾斯楚摩》(Nostromo,1904)、《西方眼界下》(Under Western Eyes,1908)。

作者简介

〈黑暗之心〉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中篇小說。故事敘述船員馬羅回顧他在異域營救貿易站經理庫茲這件事,娓娓道出文明邊疆的陰謀故事,並藉庫茲投身黑暗勢力的轉變過程,警寓現代文明之野蠻。文化學者薩依德表示,〈黑暗之心〉以堅定無畏之姿處理非理性的題材,遠勝於任何文學作品。〈黑暗之心〉以短短四萬字的篇幅揭發文明之貪婪與好鬥,正如湯馬士?曼所言,預言性地揭開了20世紀的序幕。


 黑暗之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飘渺的云烟,迷茫的大海,扑朔迷离的街灯在岸上。日子如同梦一般,花白的,模糊不清。我们开始听马洛讲过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主角自己深入非洲腹地寻找库尔兹,掠夺象牙。马洛讲故事的方式对我们很受用,我们仿佛只是朋友间的闲聊,轻松自如。虽然故事的最后,这个说故事的人崇高神圣如佛陀。马洛大可以天马行空,颠三倒四,因为这只是朋友间的交谈。马洛的故事可以用“我不想总拿自己的经历来麻烦你们”这样的家常作为开场白来聊闲话。这是他自己的故事,并非对他者的转述。所以马洛的故事到处都可以发表自己沿途的所见所感。而如今的他来回忆这个故事,自然也可以用今天的自己反观当年的自己,如他自己所言“灵魂啊!假如有谁曾经一度跟一个灵魂搏斗过,那个人就是我。”马洛进入非洲腹地,那个从高空俯瞰便是心形的黑暗之地,仿佛进入人类成长的历程。仿佛便是人类从爬行的猿人到达直立行走的人类,彷佛穿越石器文明行至工业文明的苍穹。汽船靠岸,“我感觉到原始的荒凉,无边无际的荒凉,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那是森林中,丛莽中,野蛮的心灵中骚动着的也行所构成的全部神秘生活。过他对于那种神秘却不得气门而入”。这个黑暗的、原始的神秘拥有一股无法拒绝的蛊惑力,吸引着马洛。但是一旦深入其中,便是憎恶,便是难以抑制的逃离的冲动。这便象征人类的最初的原始状态所代表的邪恶、低下、原欲的内心。它放肆而不受约束。于是马洛想到效率,劳动的需要而产生了效率。获得效率的人类,告别原始的寥落,他们标榜自己的制度和文明,却觊觎原始荒原未开垦的处女地。于是,来到那里,对土地拓荒,对资源占有,对那里的人殖民。“而要当个征服者你只需要有残暴的武立就够了,即使你得了手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因为你的力量仅仅是别人的软弱中产生的偶然”。侵略的优越感持者们试图麻痹自己的内心,于是给自己以安慰的借口,一个感情的补给。美曰其名,信仰。而库尔兹,这个高尚的开拓者便是侵略者们的信仰。他创造一个正义的宣言书去放纵恶的内心。大多数文明选择附和,有谁又愿意在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太过深究这件事本身的邪恶。直至马洛经过一场突然的袭击,目睹伙伴的惨死,目睹信仰崇拜者的疯狂,目睹一个个阴森的叛乱者被悬置的头颅。他与病重的库尔兹相遇。“在那恍然大悟的决定性时刻里,他是否把他一生的各个细节,诸如欲望,诱惑和屈服等等都重新体验了一番?他低声对某个偶像,某个幻影喊叫了一生——他喊了两次,呐喊声并不比一生喘息更大些——吓人啊,吓人。”这是临终的马洛的复归,他饿灵魂抽离了自己的肉体,灵魂看见那个肉体的虚假行径,看见自己虚妄的为自己设立的偶像,甚至看见那些为这个他自身创立的偶像顶礼膜拜的人的身影。他大彻大悟自我内心的罪恶与深不可测。这黑暗之心便是人性的软弱,欲望、诱惑和对欲望、诱惑的屈服。或许,我们以为马洛的故事已经完结。在这幽暗的黄昏,我们在颠簸的船上听着这个伙计说的废话够多了。人类,就是这么一回事。从原始到如今,都有一颗黑暗之心隐而不露,讳莫如深。我们看清那颗罪恶之心,击碎身为人的自己。我们生无所依,从远古到现今。但马洛的故事远非于此,还有一个统治人心的可怕武器。那叫做记忆。如今的马洛坐在这里宛若一尊佛陀,他在记忆的漩涡里看见那时候挣扎的自己。记忆告诉真实与谎言。马洛在故事的开头便强调,一生中有一件事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照亮他的一生。便是这个故事,这个记忆。这个记忆决定你是绝无仅有的自己。而那个深入非洲大陆的故事,不也是全人类一个共同的记忆吗?而这个记忆本身同样也是邪恶的,让人摆脱不去,可以让你成佛,也能毁掉你。记忆毁掉的便是《吉姆爷》中吉姆爷——曾经因为在沉船是没有顾及全船的香客而逃生的吉姆爷,被众人所不耻。他的一生便是去洗去这个可怕的记忆。直至最后一死偿之。我们是否真的生无所依?我们赤条条来到世上,便开始记忆之旅。记忆便是我们的倚靠。是记忆,让我们生也让我们死。
  •     《黑暗之心》一本有关殖民主义、种族主义、野蛮和文明之间冲突碰撞为主题的意识流小说。这本书的作者是约瑟夫.康拉德,这名既是英国船长,同时也是小说家的传奇人物。他周游世界近20年,37的的时候才改行成为作家。在写第一本小说前,他仅仅自学了10年多的英文。因为作者本身的经历,他亲眼目睹了许多航海途中发生的先进与落后之间的冲突,所以他的作品深刻反映了新旧世纪交替对人性和文化的冲突。他的作品中也没有明确回答文明碰撞同时产生进步和苦难孰多孰少的答案,而是把故事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寻找答案。作为康拉德的经典作品之一,《黑暗之心》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中篇小说。故事主要讲述了船员马洛在南非腹地刚果盆地里营救贸易站经理库尔茨这件事。在马洛到达库尔茨所在地之前,他行船途中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物。作者在这一部分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和刻画都非常到位。 比如,在描写贸易总站的那两位会计,老的一位由于长期在刚果盆地工作,受不了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病倒了,已经奄奄一息;另一位新上任没多久,但也被这样恶劣的天气折磨得心烦意燥,不停地咒骂着这该死的地方。老会计奄奄一息的呻吟声,新会计忍无可忍的抱怨声以及周遭苍蝇不断撞击的嗡嗡声,似乎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炙热。文章中对黑人奴隶的描写也令人非常印象深刻“树林中有些黑色的人形,有的缩着,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背靠着树干,有的趴在地上,一半露在光线下,一半掩在阴影中,呈现出各式各样痛苦的、认命的和绝望的姿态。……他们不是敌人,不是罪犯,他们现在已经不是世上的生灵了——什么也不是,只是疾病和饥饿的阴影,七倒八歪地在绿色的黑暗中”。康拉德把这些劳动力描写成像在18层地狱里年复一年服役的罪恶的灵魂,给人一种无望和徒劳感。让人觉得他们不是这个世界的,垂死的,不是活的人。随着刚果旅程的深入,马洛他们一行人经历了莫名其妙地对丛林的轰炸,一本破旧的快散架的航海书籍,一个被放逐的俄国人,还有一群把库尔茨当神的土著人。马洛一路上都听到别人提起到库尔茨,真正见到本尊的时候,觉得他是一个拥有一切,唯独缺少道德和人性的人。库尔茨最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未婚妻,我的象牙,我的贸易战,我的河流,我的。。——一切都是属于他的。库尔兹为国际消除野蛮习俗协会写了一份雄辩滔滔的报告。报告最后有一个明显是后来才加上去的注脚;“消灭所有的畜生!” 直至马洛经过一场突然的袭击,目睹伙伴的惨死,目睹信仰崇拜者的疯狂,目睹一个个阴森的叛乱者被悬置的头颅。他与病重的库尔兹相遇。马洛也就是从这时开始觉得,不应该浪费人命来寻找库尔兹。他把库尔茨强行带离了那块土地,让他脱离了疯狂。后来在回英国的途中,库尔茨病死了,马洛也病重。在库尔茨病死前,他说了可怕啊,可怕。后来马洛回到英国,当库尔茨的未婚妻问及马洛他丈夫的遗言是,马洛说,他死前最后说的是未婚妻的名字。库尔茨病死是说的可怕啊可怕,是在他生死关头,又细细重温过去那充满欲望、诱惑和沉沦的生活。他舍不得离开这样的生活,所以发出了如同喘息般的两次呐喊。同时他也稍微恢复了文明的自尊清明,堆在刚果盆地的横征暴敛有些许的悔恨动容。而最后马洛对他未婚妻撒谎,则是因为想给这个可怜的弃妇一个活下去的寄托。任何黑暗都比光明容易让人产生崇高的理想。马洛穿过了黑暗回到了文明有序却有点虚假的欧洲,而库尔茨的灵魂已在刚果盆地里腐坏。这部小说为什么要以黑暗之心为名? 首先黑暗之心指的是刚果盆地的腹地。这里常年雾气缭绕,绿树蓊蓊,遮天蔽日,看不到亮光。顺着河流,这群文明的掠夺者来到了这块宝地,在这里进行着一项项罪恶的交易。其次,黑暗之心也指的是黑奴们的心。一颗颗失去了反抗意识,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心。我还记得在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马洛的船在航行中遇到大雾,隐隐看见对面来了一艘敌对的船。当时船上有36个黑奴,5个白人。当大家都在对这个不知是敌是友的船惴惴不安的时候,其中一个黑奴说,想把对面的船上的人抓来吃了。这是马洛意识到他们已经饿了很久了,吃的都是半熟的面条和发臭的死河马肉。但是船上这30个黑奴没有想过反抗,这也是让马洛叹息却也是清醒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被驯化的心。最后黑暗之心值得是以库尔茨为代表的凶狠残忍。贪得无厌的欧洲掠夺者们。象牙堆生动地刻画出了他的贪婪,柱子上的人头显示了他的凶暴。即使在垂危之际还做着飘渺无边际的美梦。这样的心才是真的黑暗的,可怕的,恐怖的黑暗之心。1979年法兰西斯•柯波拉根据这部小说,拍摄了一部越战为背景的电影《现代启示录》,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去看看。

精彩短评 (总计32条)

  •     当年作者看得人心多透彻啊~
  •     就 为什么美国瑞士两节文学赏析课都要我读它写它 好拒绝 不好读
  •     虽说是部英文小说,但却像拉美文学那样,任何作者所感受到的,细小的感觉都会无限放大。到处都是描写景物,作者感受的长句子,情节发展的很缓慢,读起来很头痛勉强读完~或者说,如果不是要讨论这本书,我根本就不会读它 = =
  •     在UCLA的第5周。开始喜欢上文学的一节课。
  •     lit 必读的,看不懂啊还要写论文啊,痛苦死啦!
  •     绪论部分很用心
  •     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中文读的也很难受!
  •     写的好,伟大的故事。故事本身还可以变得更好,参考现代启示录
  •     全书试图阐述一个最浅显的道理。 黑暗由人心。
  •     越来越多的黑暗和压抑,我觉得康拉德应该算后殖民主义的推动者?
  •     20世纪的寓言
  •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
  •     喜欢康拉德。
  •     怎麼也看不下去
  •     底子不够没看懂
  •     读的过程就是迷惘坠落黑暗无边的过程,不可言喻,无返程。真真伸手不见五指,周围有人声喧哗鼎沸,不解其意。此时坚不可摧的,下一刻便分崩离析,唯有你孤独一人——每个人都是孤独一人——困在真空壳子里,绝望下坠。“We live, as we dream, alone.”
  •     牛逼的男人都讨厌女人(挖鼻
  •     我第一次看不懂,有空再看第二次,现阶段有点晦涩
  •     信息量太大
  •     像泡在海水里
  •     到现在也没完全读懂。
  •     嘻嘻 没读懂在讲啥 环境描写非常多 渲染的气氛没抓住 当然反对殖民还是能看出来的(这个很明显咯)
  •     電影也看過了,始終get不到好在哪。。。
  •     印象主义 殖民主义 帝国主义 人性
  •     弥漫全书的梦靥般的氛围和康拉德读来几乎是喃喃的笔法,讲的其实是个传奇故事,没有真正完整的人物关系或者跌宕的情节,触目惊心之处只是梦呓般轻描淡写。
  •     「我不能這樣下去,我將繼續這樣下去。」
  •     “如果只讀一本現代英國文學的作品,《黑暗之心》不僅會是首選,也很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 真的嗎?我這頭牛果然嚼不了……
  •     神作
  •     读书会No.1 读的过程很艰难,在60%左右从马洛对库尔兹详细的描述开始渐入佳境,从大段的压抑的景物心理描写过渡到“刺激”且震撼的剧情展开。后段开始自然地代入了马洛的第一视角,想象自己是一个在“黑暗”之中冒险的独自清醒的“圣人”,总算在黑暗之心中“活到了最后”。天知道在这遥远和不可思议的故事中怎么能不断看到自己?大段的感受描写对我很受用。阅读难度上需要二刷。
  •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中篇小说毫无可读性。
  •     想重新翻看一遍。对人类太失望了!尤其是那些贴着正常标签实则是变态的人类!!
  •     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