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章节试读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44732741
作者:[英国]休•汉密尔顿
页数:308页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六章 物与非物 佛教思想的发展 - 第六章 物与非物 佛教思想的发展

唯一一支从早期存留至今的佛教派别是小乘佛教。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统治期间,佛教成为印度的官方精神信仰,僧侣团体也获得了大量的捐赠。根据龙树的观点,他应当设立既定目标,一个最好的目标就是达到“语言戏论的断灭”。无论我们对实相发表怎样的言辞,都注定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对于言语化发生于其中的常规世界来说,其前提便是错误性的。因此,人们应当试图获得一种没有被这些术语所结构化的洞察力(这也是冥思训练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一点上,它遵循了“空性”自身可被普遍理解的说法,而不是某种非言语化的、独立存在的超验实体。语言给龙树所暗示的不是一个先验的多元实相,而是一个世俗的世界,如果人们想要认识绝对真理,就不得不“看透”这个世界。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二章 婆罗门起源 祭祀、思索宇宙、同一性 - 第二章 婆罗门起源 祭祀、思索宇宙、同一性

词语“吠陀”的意思是“知识”。它指这样一种信念,即约公元前5世纪时婆罗 门的先辈们已知晓或“见到”《吠陀经》中蕴涵的真理。“真我就是梵”。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四章 争议与辩护 语言、文法和论辩 - 第四章 争议与辩护 语言、文法和论辩

从印度传统中一个更为独特的“宗教”视角来看,正是法遭到破坏(即反法)才需要并促使神的介入,例如,在被称为《薄伽梵歌》的经书中,至高神在化为肉身后说道:“每当法遭到破坏的时候,我就会出现。”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第三章 远离尘世 佛陀的中道 - 第三章 远离尘世 佛陀的中道

公元前485年前后,一个名为乔达摩·悉达多的人出生,他就是后世所称的佛陀。“佛陀”本意是“觉醒”,隐喻佛陀觉悟的那一刻。“我”是除佛教以外当时印度其他宗教派别的中心议题。“理解缘起意味着不再追问自我、前世、来世和今生的存在,不问是什么、为什么、有还是无、是还是非,不问万物何以为此,法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阿含经》相应部IV,93,释义)”早期佛经的风格更接近“宗教”,而不是“哲学”。早期佛经中那些在今天很容易引起知识阶层关注的哲学问题,在当时却是与生存密切相关的话题,而不是抽象的思辨。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的笔记-跋 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 - 跋 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

然而,由于受到西方行事风格的影响,也有一种倾向要把理性论辩意义上的哲学从包含更多宗教内容的背景中剥离出来。因此与在西方 一样,在印度,印度哲学在特定意义上已成为主要关乎逻辑和语言分析的一门学科。


 印度哲学祛魅-牛津通识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