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14129588
作者:刘耀森
页数:19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不完善的经济体制,会抑制生产要素的投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经济增长是收入增长的前提,而经济增长又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但不完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在抑制生产要素投入的同时,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如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土地使用权主体界定不清、土地承包过程中的频繁调整等现状的存在,致使土地承包者在土地投资上存在着严重的短期甚至掠夺性的经营行为,生产要素投入的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形成,抑制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不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如商业性金融逐步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村合作性金融规模小、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范围狭窄、民间金融发展的不规范、农村金融担保体系的缺失等,既削弱了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供给,又造成农村资金的大量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短缺和农村投资的严重不足,对农村的投融资活动产生了较强的抑制作用,增大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难度。 不完善的经济体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既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又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资源的流动性是有效配置资源和高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但农村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农村资源的充分流动。一是现行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其他地区、行业和部门的自由转移,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国农业人口城市化的顺利推进。二是不健全、开放程度较低的农村市场体系,制约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对农村资源的充分流动与有效配置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致使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影响了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对农村资源流动的限制,将直接影响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特别是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及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不畅,将直接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实现,进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这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不畅,将把大量的农民固定在土地上,这不但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会影响农民非农收入的增加,致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同时,土地流转渠道不畅,不但难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会阻碍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致使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抵制市场风险,最终影响农民收人的持续稳定增长。 然而,通过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完善农村市场制度等途径,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进而熨平农民收入波动。首先,可以通过明确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实现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化等措施,推进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同时,又促进了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从而促使农民收入增长。其次,可以通过重点培育农村土地、劳动力、金融、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农村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内容概要

刘耀森,男,1971年4月出生,重庆三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三农”问题、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在《当代经济研究》、《西北人口》、《经济纵横》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专著(合著)1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三、经济周期阶段的划分 四、周期波动的测度指标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系统分析方法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三、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考察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经济周期的科学理论 二、列宁和斯大林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毛泽东和邓小平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节 西方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一、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 二、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工业化后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四、后工业社会的经济周期理论 五、“新经济”周期理论 第三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相关研究 一、农民收入是否存在波动周期 二、农民收入波动的影响 三、农民收入波动的原因 第三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判定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存否的判断 一、判断周期波动的一般方法——游程检验法 二、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存否的判断 第二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类型的测定 一、用“剩余法”测定农村居民收入周期 二、用“直接法”测定农村居民收入周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人周期波动的基本概况 一、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的划分 二、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类型 第四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特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 一、波动的幅度:由强幅型转向低幅型 二、波动的高度:由高峰型转向低峰型 三、波动的深度:呈现出增长型的总体态势 四、波动的平均位势:由高位型转向中、低位型 五、波动的扩张长度:长扩张型 第二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结构特征 一、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波动概况 二、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波动概况 三、农村居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波动概况 四、农村居民收入各组成部分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整体波动的关系 第五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因素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 二、产业结构调整 三、农业自身发展 四、价格水平 五、市场需求 六、城镇化发展水平 七、自然因素 八、政策因素 第二节 农民收入周期波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一、影响农民收入波动的因素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三、农民收入波动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第六章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一、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波动特征分析 二、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波动影响的相关系数分析 三、农村居民收入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波动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四、农村居民收入波动对农村居民消费波动影响的趋势分解 第二节 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一、我国农户投资波动特征分析 二、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村居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影响的相关系数分析 三、农村居民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四、农村居民收入波动对农村居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波动影响的趋势分解 第三节 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户储蓄的影响 一、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波动特征分析 二、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对农民人均储蓄存款波动影响的相关系数分析 三、农村居民收入对农民人均储蓄存款波动影响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 四、农民人均储蓄存款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冲击的反应分析 第七章 熨平中国农民收入波动的实现路径:构建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第一节 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概念 第二节 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对熨平农民收入波动的作用机理 一、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通过完善体制保障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二、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通过持续地扩大消费,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三、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通过推动农业投资的稳定增加,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四、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通过推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第三节 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 二、坚持整体增收的原则 三、坚持利益共享的原则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四节 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模式的构建 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基础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引擎 三、保持支农惠农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必要保障 四、体制创新是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动力 第五节 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二、构建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指标体系的原则 三、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八章 构建中国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收人增长的创业扶持机制 一、改善和优化农民工创业环境 二、优化融资环境,构建农民工创业融资体系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第二节 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机制 一、发展开发性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三、推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发挥集聚化规模化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四、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五、切实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增强就业综合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第三节 积极拓展农业投资渠道,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业投资稳定增长机制 一、建立健全国家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二、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农村信贷资金稳定增长机制 三、积极引导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农业投资 四、积极吸引和有效利用农业外商直接投资 第四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一、调整公共财政支出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重点领域的建设力度 二、明确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责任与职能 三、构建多渠道的农村公共产品资金供给机制 第五节 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保障机制 一、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三、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推荐

刘耀森编著的《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研究》在系统梳理经济周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的判断与测定、基本概况、总体特征和结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导致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论证,试图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选准切入点。

作者简介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研究》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收入的绝对水平仍然不高,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时快时慢,增长幅度忽大忽小,波动高度时高时低,增长极不稳定,增长过程中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和波动性。


 1978年以来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周期波动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