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荼罗﹒红(下)

出版日期:2014-4-1
ISBN:9787304061766
作者:海旻
页数:246页

内容概要

海旻,媒体从业者,电视编导、剧作人,主要作品:电影剧本《寂寞的夏天》《落花时节》《青春的味道》。

作者简介

人性始终是复杂而幽暗的,有光明的神性,也有黑暗的魔性,即使任何伟大的灵魂,也难免有人性的弱点与缺陷。惟其如此,方显高贵的诚挚。罗曼·罗兰说,  “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无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遭遇什么,经历什么,我们都必须给活着寻找一个理由,让世界存在下去。安德烈·莫洛亚在给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所作的序言中说:“就像伟大的哲学家用一个思想概括全部思想一样,伟大的小说家通过一个人的一生和一些最普通的事物,使所有人的一生涌现在他的笔下。”我以为,这个评论,适用于一切伟大的作品:所有人都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人生。这同样也是我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因此上,我的作品与其说是讲述了一个人从青春到成熟的生活历程,不如说是迫索了一个人探索终极价值的精神历程。当然,这个过程还在继续,希望我的探索,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曼荼罗﹒红(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书的下册,第三卷第一、二节,是一个相当特殊的部分,有点类似于《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宗教大法官”那章,采用人物对白的方式,长篇累牍地讨论哲学、宗教,信仰,人性,中西方文化、思维方式之对比,广泛讨论了佛教,基督教,以及中国传统的儒学,乃至“脱亚入欧”“终极关怀”等等问题,篇幅之长,内容之广,完全可以独立成篇。这部分内容,虽然是以文学作品中人物对话的形式出现的,但实际上,大概集中体现了作者本人的“三观”,作者的文化价值观吧。这部分对话,虽然谈天说地,“致广大而尽精微”,从星际碰撞说到宇宙粒子,从宗教信仰说到现代科学,但核心意思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即信仰问题。二是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对儒学的批判问题。初读此书的时候,忙着看故事,这两节就直接略过去了,读完故事,又把这些内容翻来揣摩揣摩,正好水木社区也有一个帖子专门讨论这个段落的,参考了帖子和跟贴的评论意见,对此也有一些个人思考。第一节主要讨论信仰的问题,讨论信仰,必然涉及“终极关怀”,涉及对人性善恶的辨析,作者的观念,倾向于宗教文明,认为,宗教文明是“大智慧”,“什么是大智慧?就是对人生和宇宙真相的深刻觉解,就是深远的终极关怀,就是以基督教和大乘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明。”作者以此为基点,全面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族群性格,主要是批判儒学,认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宗教性,导致了中国社会的灾难和中国人性格中的一切糟粕性的部分。宗教的功过是非西欧和印度都经历过,但是欧洲是经过宗教改革才复兴的;印度呢,至今陷溺在宗教的遗留问题里不能自拔。对于超经验的来生来世的迷恋,让印度人缺乏对于现实生活的兴趣和追求,是印度社会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根源,这大概也是不容忽视的吧。当然,非宗教性导致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匮乏和缺乏信仰的自律,也是事实情况。有一篇名为“一眼看穿中国人”的网文对此论述颇深刻:中国人只看重世俗的功利,权,钱,名;信奉丛林法则,喜欢搞“厚黑”;精神肤浅,只注重感官的食和色,等等。其实,导致这种族群劣根性的根源,就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非宗教性导致的精神黑洞:无信仰的精神黑暗,导致人彻底堕落成丛林动物。中国人的无信仰,这在西方人看来是极其可怕和怪异的事,因为宗教信仰是西方人的精神重心,是人心实现自我修复和自我独立的精神支柱,无信仰的人在西方人看来,几乎就和丛林动物没什么两样。基于此,作者对儒学的批判极为尖刻。近人严复借用友人的话说,“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直指儒学的伪善和卑劣。因为儒教本身的非宗教性,导致其伦理实践蜕化成伪道德。因为真正的道德自律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正如《卡拉马佐夫兄弟》揭示的那样:如果没有上帝,一切都是被允许的。这和康德从哲学角度的论述是一致的:如果没有上帝,意志自由,灵魂不朽,植根于此的、向善的道德实践,世界的目的性,就没有根基。因此,没有宗教信仰,必然没有基于这种信仰的真正的精神自律,即真正的道德。这就是儒学最后全面沦落成“伪学”的根源,“黄金有假,道学无真”,直指儒学的虚伪本质。对话并且认为,宗教精神是理性和科学的来源,他并且以基督教为例进行说明,“宗教精神,关于对形而上的存在之根的追问,即终极关怀,又在客观上开启了理性的自觉,培植了理性的根基!”而科学是基于理性的,因此,宗教精神孕育了理性和科学。思想家顾准也认为,宗教精神代表着唯理论,没有宗教精神,就没有唯理论。西方文明的核心精神是理性主义,包括道德实践,也是基于理性的认识基础,因此,西方人对人性的理解更理性、客观,更倾向于性恶论,然后以此为基础,确立法治原则。作者对此是有认识的,也有阐明。第二节则主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主要是针儒学,对话认为,由于儒学是基于宗亲血缘关系的“私人伦理”,因此,其道德实践必然导致自私、狭隘的宗亲主义,这是中国人缺乏社会、国家观念和社会公德的根源。这实际上也是基于小农经济的封建宗法血缘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反映。围绕这一点,对不同时期的儒家派别和观点,都有深刻地批判。长篇对话的结论是,儒家伦理,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是小农经济、是东方社会和“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的概念)的产物,因此,在以西方现代工商业文明为代表的人类主流文明面前,必然会彻底消失。最后的结论是,脱胎换骨式的“脱亚入欧”,不仅是制度层面的,而且是文化和思维方式层面的。这基本是历史唯物论的思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儒家伦理随着农业社会的消失而湮灭。但是总体看,作者的态度包含着矛盾,作者似乎倾向于人性恶,认可基督教的原罪论,但是又不在信仰上确立一个惩恶扬善的上帝,而是立足于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希望人们在认识到尘世短暂、虚幻的基础上,“对人类和一切有情众生产生博爱与慈悲之心,不再自私自利,斤斤计较,庸庸碌碌,随波逐流。”可是,既然人性是恶的,既然没有上帝,那么,为什么人类一定要相亲相爱,而不是互相争夺、杀戮,为所欲为呢?这显然是作者无法解释的。再者,作者把文明的核心定位为宗教信仰,不太符合科学,日本人也“脱亚入欧”了,但他们显然没接受西方的宗教文化,而是保留了东方的信仰传统。总之,这两节文字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哲学思考,所谈论的内容,也是包括万象的,不认真分析、思考,是难以全面把握的。这显然超出文学的范畴,而进入思辨领域。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那些长篇大论一样,这些思考代表着时代精神,是对一个时代的整体思考和历史脉动的把握和总结。因此,不能说我们当中没有思考的人,但愿中国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包含在这些思考之中。“人生的意义终究是什么?人的尊严、价值在哪里?人的终极追求是什么?我也在继续探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宗教里有阐述,但目前所有宗教的解答,都不能令人满意。仔细思考,这不仅是个人的精神困境,更是时代变革之中,整个人类的思想困境,正如它在文学和艺术中被喧嚣般地呐喊一样,它同样是哲学和宗教的内在渴求。”(《曼荼罗•红》后记)从这段表述看,作者的志趣不小,他的困惑,也正是今天全人类的思想困境;那么,他的思考,也是人类思想海洋之一滴。虽是一滴,却同样折射着人类思维的理性之光,启示着自己,也启示着全人类。
  •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演讲,“娜拉走后怎样”?是讲妇女解放的。按照他的分析,如果娜拉没有获得经济独立,那么,即使她出走之后,也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当了妓女,要么最后还得回来。鲁迅然后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娜拉之所以出走,当然是梦醒了,但是,梦醒了就一定有路可走吗?人生也是如此,当我们勘破了红尘俗世的各种虚假,伪善,欺诈,罪恶之后,我们必须重新思考生活的价值,这样的生活是否还值得继续过?如果不值得,那又如何?勘破红尘了,遁入空门吗?再说主题,先说说这个书的下册。原来以为是作者划分的上下册,按内容分的,但是看完下册,觉得这完全是把一本书从中间断开,没啥意义。不过,从内容上说,上下册也是有区别的,上册注重谈男女爱情,讲故事;下册则注重论述思想,有各种长篇大论的心理剖析和哲学思考。这让人想起托尔斯泰、雨果的作品,里面充斥着长篇累牍的论述与说教。文学作品毕竟不是哲学论文,其中心任务还是塑造人物。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托尔斯泰、雨果式的作品都写成了一个时代的百科全书,包含着特定时代的思想脉动。这个书大概也是属于这个类型,其实故事并不复杂,主要是心理分析太复杂,而且哲学说教太多,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和思绪,反映了一代人的思想观念和心路历程。当然,严肃文学注重精神探索,讲故事反倒成了辅助线索。就比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如果从讲故事的角度看,无非是两个三角恋的故事,依稀想起美学家朱光潜讲过这个问题,故事对于经典文学来说,就比如支撑起满树繁花的架子,读者更欣赏满树的花朵,而不是只看光秃秃的架子。同样一个题材,可以写成经典文学,也可以写成地摊花边文学,就比如,《红与黑》《安娜•卡列宁娜》《包法利夫人》,如果是小资去写,估计也就写出三个婚外情、三角恋故事,有啥看头?但是,这几部书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文学,而非通俗地摊货,何也?有思想故也!我在朋友的推荐之下,读了这本书,《曼荼罗•红》这类书在中国实在不多见,属于中国人按照欧洲古典文学的方式写出来的关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整个写作风格都是欧洲古典文学式的,尤其是那种精细入微,连绵不绝的心理分析,跟《罪与罚》、《追忆似水年华》里面那种病态敏感的心理剖析已经差不多了,有些地方,甚至更极端,比方故事的结尾,长达数十页的关于心理绵延状态的意识流,虽然在风格上有新异的阅读体验,但多少有点故弄玄虚的感觉,作者大概是想描写一个不间断的心理绵延状态,但是读者一口气读下来也累得够呛。正是因为写作方式的差异,让这本书细腻、丰厚起来,充满了思想的张力,否则,一个三角恋的故事何至于写了六十多万字?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好高骛远,软弱、敏感,有点病态的自恋,又有点源氏物语式的多愁善感,主要谈恋爱了2个姑娘,全都以失败告终,一个自戕而死,另一个嫁给了富豪,只有男主角自己,在梦呓一样的幻觉中进入了飘飘然的宗教境界,比如结尾描写的这样:“当我又一次想起黎碧芸的时候,她忽然之间变得出奇的妩媚、娇艳,那种如同施加了魔咒一样的蛊惑力几乎要把我俘获过去,进入她的世界……(完)”处理的很有意境,耐人寻味。那么,这个主人公的结局如何呢?朋友推测说,估计除了去当和尚,再没有更好的职业适合他了。这个主人公的性格,有点类似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但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都是贵族知识分子,他们属于封建贵族中分化出来的具有资产阶级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他们既远离上层统治者,又不肯和劳动人民为伍,又不肯抛弃优裕的贵族式的寄生生活,不满于现状又无力改变,最后全都在愤世嫉俗中空虚无为。而《曼荼罗•红》里面描写的主人公,属于下层知识分子,完全是游离于社会边缘的孤独的个体,自诩勘破红尘,又没有彻底决裂世俗生活的勇气;贪恋凡尘俗世的爱欲又无力争取,最后大概只好落入传统的狂狷不羁一类,比如李贽、徐渭那种老愤青。从下册里主人公对哲学,宗教,政治,文化,自然科学与终极关怀,等等问题的深邃思考来看,他显然是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而讽刺的是,他同时也是一个行动上的侏儒;他的眼光始终盯着星空,却一直在尘世的泥淖里艰难地跋涉,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的可悲下场只有令人叹惋!然而,这正是悲剧的根源,因为这是性格的悲剧,一个人自诩超凡脱俗,孤芳自赏,又不肯和世俗生活妥协,与世推移的个人主义者,等待他的,那就只有被世俗的洪流淹没。读完这本书,我也在思考:如果尘世的一切虚假、伪善的帷幕被揭开,如果世俗生活没有价值,如果尘世间的一切终将灰飞烟灭,那,我们活着终究有何意义?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就在于,生命本身无意义的空虚和渴望永恒价值的灵魂对于意义的本能追求!这种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迫使理想主义者去燃烧自己的生命激情,在浑浑噩噩的世俗之中,点亮自己的人生,由此,他或许会成为亚历山大,耶稣、佛陀,也有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或者《罪与罚》里面的主人公,一个为了理想而去杀人的罪犯。认识到人生的虚无本质,才迫使我们去追求价值,那么,这种价值,是像佛陀一样,抛弃世俗去过宗教生活的价值呢?还是像切•格瓦拉一样,一心想在尘世建成“理想国”的价值呢?这也就是勘破红尘之后怎么办的问题,也就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谁也不能说佛陀是对的,格瓦拉是错的;或者反过来,格瓦拉是对是,佛陀是错的,因为价值理性是一种信仰,它取决于每一个人对于生命、自由和人的本质的理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