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中国宇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15904382
作者:[日] 夏目漱石
页数:550页

内容概要

夏目漱石,日本最伟大的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一生著有大量小说、俳句、文论、汉诗、随笔等,在文学上最大的贡献是树立了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他的《路边草》《我是猫》《虞美人草》《心》《少爷》等作品经久不衰。同时,他在小说中对个人心理的精确描写开创了“私小说”的先河。
林少华,著名文学翻译家,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兼任中国日本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青岛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为了灵魂的自由》《乡愁与良知》《高墙与鸡蛋》。译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等村上春树系列作品以及《心》《罗生门》《金阁寺》《雪国》《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等日本名家作品凡五十余部。译文达意传神而见个性,深受读者喜爱。

书籍目录

上 先生と私………1
中 両親と私………117
下 先生と遺書……175
上 先生与我………353
中 双亲与我………423

作者简介

小说以徐缓沉静而又撼人心魄的笔致,描写了爱情与友情的碰撞、利己之心与道义之心的冲突,凸现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矛盾、怅惘、无助、无奈的精神世界,同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这部长篇可以说是漱石最为引人入胜的作品。


 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看到豆瓣里的评论数量还是惊讶不小,差不多是夏目漱石其他作品评论数的总和了= =(虽说内容参差不齐),我也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来谈谈我的感受。刚刚读完时的感想:这部作品也许是夏目漱石所著的书中我最不喜欢的了。因为太直白,因为它太容易使人感慨。过了几个小时后,再次回味,回顾从《草枕》的诗意,到《心》锥心般的痛楚,这个过程让人伤感。夏目先生的心在此过程中究竟经历了多少伤痛呢。《心》这部作品的条理是后期三部曲中最清晰的,读完《使者》再看《心》,这种感觉尤其强烈,甚至让我觉得较之前的作品相比略有不足,读过第三章‘先生的遗嘱’后,前两个章节很容易被淡忘,这点也是我认为此作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还是说前两个章节本身就是个引子呢,这让我怀疑,也就是说,《心》就是部纯粹讲述先生与K和小姐的故事。‘先生与我’中,先生提醒我要关照父亲的病,要在父母健在时就钱财分配上商量好,这两条在第二章都得到了印证,在第三章中得到说明。而乃木大将的死很难不让人把它和先生的死挂钩。换句话说,前两章中,不论先生也好,父亲也好,他们说的话很容易被我们看破,很容易想到其结局。这也使得整篇小说的基调给人一种异常痛苦的煎熬感。视角上,继承了《使者》,区别在于我成了故事参与度并不高的听者,这点同《挪威的森林》相似。前三部曲拓展的是广度,而后三部曲挖掘的是深度,甚至称之为心理小说也不为过了,= =尤其能从末章看得出,以第一人称剖析内心的书信越来越长。-------------------------------------------------------------------------------------如果我没有和先生相遇的话,先生会自杀吗= =因为先生的死是被赋予某种意义的,所以依然会自杀。先生对乃木希典自杀不成反而拖拖拉拉活了35年觉得可悲,自己又何尝不是。K和先生正好代表了两类人:K代表着专于自己的内心多于分析他人的想法,先生代表着沉溺于他人的心思而忽略了自己的初心。而这两人的结局漱石毫不留情地以死亡终结:K因猛然醒悟自己旁边还有他人羞愧而死;先生因扭曲他人直到最后也扭曲了自己而无脸活着。-------------------------------------------------------------------------------------可以说,直到《心》这部作品的完结,夏目漱石依然没有为我们指明如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面对他人内心的,通往“心”的这条路啊。
  •     是由《青之文学》追到这本书的。以下略有剧透。在《青之文学》中,动画版《心》分为《夏の心》与《冬の心》,略去了原作《心》中的“我”。以芥川龙之介的《密林中》(黑泽明《罗生门》)类似的表现手法,分别以“先生”《夏の心》和“K”《冬の心》为视角,截取从“先生”求学寻租伊始到"K"自裁戛然而止的故事片段。当时在B站看的《青之文学》,其中有条弹幕印象深刻:“好想再看一个小姐视角篇呀“。也有条弹幕说”都是小姐的错“。呵呵,无论是动画也好,原书更甚之,真的已经够直白够逼仄了吧?我说的直白的意思是,如果连”小姐“那里可能仅存的人性的纯真与明亮(我宁愿相信小姐是蠢萌啊)都没有了,人世还有什么希望呢?动画版未涉足到的先生(与小姐)的结局,书中里已经有了;而书中”我“的后续如何,却是一大块留白。看了某些评论,说是不能理解书中”双亲“那一节存在的必要。我理解的是,当放下书卷,读者们会不会以“先生”口中人性的恶,推及到“我”的生活轨迹中?进而,推及到现实生活中。原书中处处皆有“先生”就快死了就快死了的官方剧透,这种诠释手法还真的是令人喘不过气来呢。by,苗小晚
  •     之前读了夏目漱石的我是猫,读了大半部分没什么感觉,不知道想说什么,也没有吸引我继续读下去的东西,于是就不读了。于是花了一个礼拜读完了心,反而是越读越想读下去,以至于后来加快了节奏,花了一个晚上读完了第三章,是在看别人的告白,也是在看自己的心。这本书是值得走心去读的书,因为里面描述的老师,他的告白,和自己的心是多么相似。如果我能像书中的先生那样诚实地又敏感地审视自己内心的每一个细节,恐怕或多或少也能得出先生的以下想法的后半部分了。“当时被叔父欺骗,我无疑深感受到人的不可信赖。但那只是觉得别人不好,至于自己还是地道的,心里边有这样一个信念:世人如何且不论,反正自己是正人君子。而这一信念由于K而土崩瓦解,自己也同叔父同流合污了。当我意识到这点时,我陡然动摇起来。对他人厌了的我对自己也厌了,于是动弹不得”对我这样还没彻底离开学校的年轻人来说,别人的不可靠至多也就是若隐若现的阴影,被欺骗的时候固然不好受,但是要骗也骗不走什么,没过一会儿就彻底忘了这回事,又跟以前一样无脑了。但是对于自己,虽然也许还并没有到厌了的地步,但是就像“身后无时不刻有黑影相随”,这却是完全能感受到的。除此之外,文中写的类似“我只是害怕K突然扭转生活方向而同我的利害发生冲突”,“我着眼的只有一点:我可以一拳将其打倒在地”等等的对内心的审视,实在是精彩。还有“自己缺乏勇气排除两人间以学识交流为基调的友情所自然形成的惰性。说是过于装模作样也好,说是虚荣心作祟也好,反正都是一回事”也是令人醒悟的自白。不过,理解归理解,能理解另一个人和自己及其类似的心绪本身就是能令我开心的事,但是毕竟自己所经历的和性格气质跟文中的先生差太多,不过老实说我反而得庆幸自己没见过先生所见,也没有先生那样敏感(也许还有点迟钝?再敏感一些就好啦)。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压抑到,让人质疑道德。
  •     可能是我见识不够,老实说并没多吸引我,读后感觉略失望。记得最深的是,先生的一句话让朋友彻底放弃自己,放弃生命,先生也终身困于桎梏中,唯死才是解脱。。
  •     先生这一世 可谓是有良心的文人典型代表的一生 内心煎熬 却有不得不背负的对妻责任 最后终于决定自杀 也算一种心灵的解脱
  •     读了3个月才读完
  •     世间对人内心的迂回总是避而不谈,即使接触到的是令人侧目的阴暗一面也会视而不见,因为这股力量有时会强大到令自己也无法直视。但是有人会毫不在意地坦然自白,笔法又是温柔细腻的,“倘若我的心跳停止时你胸中诞生了新的生命,我死而无憾”,如此认真探求人之生存意义的漱石先生,非常可爱!
  •     终于读完中文版,等日文水平高一点再看原文。人心难测,为了利益一瞬间便能翻天覆地,亲情,友情,看起来似乎情深义重,真相却是残酷。先生抱着沉重的心情为了爱人而活了下来,最终却还是选择了决然的道路。个中心情,我想我也能体会一二。
  •     有一种稍微温和了的鲁迅感
  •     看了09年《青之文学》的动漫版,简直是曲改了夏目先生的本意。影视作品改编几乎全部只针对第三章的内容,但是那冗厚的前两个第一视角的篇幅,其实是将“先生”几十年绵长的人生怀疑和自我谴责融入到了读者的血液里,让先生的身世和真相和盘托出时的那一刻,能重重的砸向心室。人,如若可以卑鄙的活,则要轻松许多......可惜,我们都要受那自私的磨折。
  •     [本] 这本书我早就买了,当然日语部分我是看不懂的。我现在图方便在微信读书上看了悦经典系列( 竺家荣 译,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后来发现手机看不舒服就拿起了书,没想到林少华的翻译这么生硬拗口(?)我就弃书了。于是买了kindle 的悦经典系列。我也是没想到我会嫌弃翻译……
  •     前面的铺垫和描述太平实细腻了,麻木的我基本没没有读出任何味道,直到看完最后的那封信。无法坦诚相待的人注定孤独一生。
  •     蒲松龄说得好:人情鬼蜮
  •     对妻的爱 对友的爱 对人心的深刻探讨
  •     面对人,我们都还很幼稚。
  •     私小说式写实的描述,直白的展现人心的自私与极端。然而当发现我们成为原本自身所厌恶的人时,无法摆脱的痛苦与哀伤也会随之而来。
  •     没看懂
  •     关于自我,关于自己,关于爱情
  •     首先,译本很重要,这本就不行。 遗书中对先生的心理剖析简直是细致入微、精妙绝伦、撼人心魄。 貌似夏目的小说全都是写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     夏目漱石的写作风格很衬林少华的文笔。这部小说看完真是难过啊。
  •     可能十年后再读一遍才会有更深体会吧
  •     人心确是最难懂的东西,人与人之间永远也不可能是两个心紧紧贴在一起,你不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当一个人没有威胁到自己利益时,你可以跟他很好,但是有利益冲突时,就会变的面目全非,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
  •     第一次读夏目漱石。 如“今天的月色真美啊。”一般百转千回。 寻常情景,平淡对话,开始读的时候你明明知道是小说,读着读着却以为是传记。不是夏目漱石的自传,是自己的。 簌簌落泪。
  •     真文艺而纠结啊
  •     把那颗自卑自私自怜的敏感的心写尽了。如果代入自己,可能有的所有矛盾的想法都描述了出来。越见自己语言的贫乏和单调~人性的复杂就这样明确的展示在读者的面前。里面的人物就是我们自己。
  •     孤独是一种常态,但是,我不喜欢。。。
  •     终究非我所好。
  •     先生是真正的好人。
  •     人心的枷锁
  •     日本人大约是岛国的原因,文字中总是带着一种孤独感,又因为这种孤独感而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任性,我不喜欢这种感觉,看多了也会去泡芙自杀的(ー̀εー́)
  •     【夏目先生我的爱】昨天亲爱的带我去日式居酒屋被问及怎么识别日本人我随手指了一个说他一定是。其实日本文学看多了,你就知道人生的寂寞长什么样。这本同样是非常厉害的写法啊
  •     日文部分容后。
  •     给自己敲了一个极大的警钟 在爱情方面上了一课 p.s.要找回对生活的斗志 找回对胜利的渴望
  •     人啊,若真的要冷静客观地剖析自己的内心,看穿自己的一切小心思,不找理由,看自己身上人性的恶,大概是件恐怖的事…
  •     日本为什么自杀率高?文学大师带头啊。扣一星,不珍视生命。先生了解其妻吗,小看女人的心胸。
  •     看到最后想大骂一声“卑鄙!腹黑!”//看过评论里有说“有勇气自杀却没胆量坦诚”,觉得这种评论太遮掩,夏目漱石就是要告诉人们,人是无法摆脱心中的黑影的。好狠啊!至少太宰治不想害人吧!//还有那句“在精神上没有上进心的人都是渣滓”,我默默被震撼了,然后就把k逼死了(-_-),k也是蛮玻璃心的//从小说结构上特别好,前面写夫妻关系时我就在想怎么能写的这么微妙呢,直到最后那封信出来,又让人回过头去想,先生和夫人的悲剧真的是不自杀不能平息啊!//终于可以去看看《夏目漱石之妻》是不是也是这样
  •     封面是沉静的暖,故事是哀伤的决绝。想起之前入忘写的那个扇面“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来独往,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看完哭了一场。
  •     每个人都是利己的,就像是世间的每一种爱都是有私的。也证明了大多数人长大了要成为曾经最看不起的那一种人。
  •     感觉周围有人很像先生啊,自己也觉得自己有的时候像先生,对爱懦弱无能的时候,觉得自己阴暗的时候。 想要拥抱所爱之人却又无能为力的时候的我就像先生。 “高等游民”怎能不给5⭐
  •     非常平淡的故事,但每一句都值得回味
  •     “我将我的过去无论善恶供人参考” 复杂又沉重… 长出一口气先。
  •     刻薄的心理描写
  •     世上没有像模子刻出来一样的恶人,平时大家都是善人,至少大家都是普通人,然而正因为一到紧要关头就会突然变成恶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大意。
  •     初恋成功了,人生失败了。
  •     想要用死亡来逃避内心的罪恶,说到底并非是真实的惭悔,而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强烈的自私和利己。
  •     先生最后的自白书是整本最好看的部分,非常细致地剖析了先生复杂的心理变化,感触良多。人终究是孤独又敏感的。
  •     林翻译的非村上小说,觉得不错,出色的细节心理描写
  •     描绘的是如此细致和生动~以至于跳过代入感这一层直接对读者内心进行切片扫描~生性敏感又神经质的人呐~失去信任别人能力的人呐~在利益面前撕开伪装的人呐~优柔寡断不敢正视内心的人呐~以大义之名行自私之事的人呐~掺杂着友情和爱情这类永恒的话题~软弱的觉得或许真如厌世一般保持和别人之间的弱联系才是最优解~
  •     死心眼儿
  •     引人入胜,那种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在东方的岛屿,明治精神的破碎,这些遥远、陌生的元素却引起了最深的共鸣。日本的私小说传统让我们窥探到了普罗大众最真切的心情,无所谓高尚或是平庸
  •     以年轻学生的活力切入,当镰仓海风吹到先生处时,也仿佛凝固了一般。私は寂しい人間です。あなたは私に会ってもおそらくまだ寂しい気がどこかでしているでしょう。下篇,从安心让无利害冲突的k住过来,到嫉妒发狂以言语挤兑,打开手纸后又颤抖将其还原,苟活的几十年,もっと早く死ぬべきだのに、なぜ今まで生きていた。 人很难正视自己,似乎先生信里k的心理,更像先生自己,而学生角度里的先生,是属于学生的。先生说k发现了自己心中的恶念,未能抗之,情愿以死伏魔。k实际上如何思考已不可考究,但先生之死,却正是这个原因。当先生请求k搬过来,当先生对夫人说自己将尽力温暖k,友情自然是有,但也有烘托自己的私心。日本文化里很有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子,通过忍·戒来精进。这篇小说与其说写寂寞,不如说是写未能抗过精神苦修的痛苦无望
  •     十分钟爱的一本。因而什么也可以说,什么也说不出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