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全三册)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12
ISBN:9787309029925
作者:葛兆光
页数:1226页

章节摘录

书摘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早期中国的符号,比如大汶口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它们究竟能否算是真正成型的汉字?①近年来热烈讨论的山东邹平县丁公村龙山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是否就是“四千年前中国的文史纪实”,或招祖护佑驱邪的卜辞?②还很难说,至少我们现在还不能说出符号的意义,所以它是图画还是文字,它是偶然性刻画还是有意识写字,就不可能有结论。但是,殷商的甲骨文、商周的铜器铭文,却已经是极为成熟的文字,从这一点来看,文字的起源要比商周早很多。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在占汉字的结构和古汉语的句法中,我们能够看到古代中国什么样的思想呢?    思想靠语言表达。世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由于语言或文字的传媒来认识的,语言在人们的思维中构筑了第二个世界。通过语言的传递,人们认识了自己面前的现象世界,依靠语言的调整,人们在心中重新建构了一个更完整的观念世界,借助语言的表述,人们又把自己思索中的观念世界转告他人。于是,实存的现象世界的延续构成了实存的历史,而语言的观念世界的延续就形成了思想的历史。    人们不断地用语言来表述、修正、传递思想,语言构筑的思想世界就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于实际世界的理解,甚至真的在改变实际世界的状态。“必也正名乎”这句话,说明在那个时代,尤其是通过语言来激烈争辩的时代里,思想家已经感受到了语言对于世界的意义,于是人们很自然地会对自己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语言文字中的思路进行追问:语言能否真正切实地说明或如何说明世界?人们能否通过或怎样通过语言来调整世界的实存状态?人能否或如何超越语言而直探世界本身?    春秋战国时代,逐渐成长的名辩之学既是具体的争论产物,也是形而上的语言哲理思索的结果。尽管那个时代并没有什么称作“名家”的学派,后世所谓“名家”的一个学派,只不过是后人特别是汉代人“回溯性”归纳和追认的结果,但是,作为工具性的语言把握,名辩是那个时代的每个思想家必须关心的技术,作为思辨性的语言研究,名辩之学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些思想家追问的关于语言与世界的根本性问题。    “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古人是相信语言的力量的,至少在巫祝史宗把握了文化权力的时代里,语言是有一种神秘功能的。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巫祝史宗的时代,“象征”往往可以等同于“事实”本身,通过“象征”的调整与确认,人们相信,事实世界也就得到了调整与确认,这一传统到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正名”思想中就有早期巫祝史宗通过“象征”来调整世界的意味——只不过多种多样的“象征”在孑L子及其后人那里渐渐单一化成了“语言”,因为在所有的“象征”中,“语言”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言以知物”的意思就是说②,每一个文字、语词都是一个象征,它靠音、形来譬况并引起人的联想,它不仅仅是单名也往往是同类事物、现象的共名,它把它所譬况的事物或现象在人的思维中强制性地归纳起来,确认它们,当人们二说出或写出它来,其他人就可以联想到所有这一类事物或现象,不论它们是否真的在场,而这些字、词、句有了一个清晰的秩序时,它就起了清理世界秩序的作用。    对于语言的态度,春秋以来的思想家并不一致。坚信语言可以说明世界的是孔子及其后人,他们关心的中心是社会,他们恪守着传统的语言系统,希望社会秩序稳定在原有的语言系统上。所以他们固执地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名”和“实”的关系是天经地义的,是天然合理的,这种“名”确认的是一个合理的“实”的世界,任何“实”的变化都不应改变“名”的秩序。据说,春秋时代的邓析曾经“以非为是,以是为非”,不遵循传统的“名”而另行其是,很多追随他的人也抛开习惯的思路,“学讼者不可胜数”,于是导致了郑国的秩序大乱③,那么,孔子所谓的“正名”就是希望通过对“名”(语言)与“实”(世界)关系的调节来整顿社会秩序,维持旧时代的“名分”与新时期的“等级”的一致性。在他们的心目中,尽管“名”与“实”并不一致,但是“名”对于“实”的规定性和调节性是必须肯定的,“名”有永恒而稳定的意义,尽管时间流逝,世事转换,但“名”决不可变异。他们希望以这种“名”维持传统的秩序的稳定和延续,而改变了的世界应当去将就这种秩序,换句话说,他们维护的是旧的语言系统对世界的规范和确认,而拒绝为世界的改变而改变旧的语言系统,所以孔子有一句老话叫做“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器”是象征等级身份和秩序的车服,“名”是证明等级身份和秩序的爵号,传说,有人为卫侯立下大功,请求“曲悬繁缨以朝”,得到允许,孔子就极为感慨说,可以给他土地,但不可以把名称与象征随便给人,这是君主才能掌握的东西,“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①。“名”对于孔子一流思想家来说,尽管它只是语言系统,但它却象征着亘古不变的神圣秩序,尽管它常常与现实不合,但它却是调节和安置秩序的基本框架。    墨子一系与孔子一系关于“名”的看法不同,墨子所依据的不是既定的秩序和旧有的传统,而是特别重视实际,常常倚重现有经验以确定知识,所以他认为“名”并不具备永恒的意义,而是要由实际内容来判断。《墨子》中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瞎子认定“钜者白也,黔者黑也”,但是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他们之所以说黑白,其实并不是根据“名”来的,而是根据经验③,所以,语言并不是亘古不变的永恒,而是应当根据历史事实效应来调整它,这叫做“言必有三表”。“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首先考察“古者圣王之事”,得到历史依据,其次体察“百姓耳目之变”,获得人间支持,再次验证于刑政,看看它是否真的能够实现“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以求实用证明④。在“名”与“实”的关系上,墨子显然偏向于经验主义,语言在他看来是一个后起的东西,并没有绝对的意味,语言有效与否的根本依据在于经验。    但是,老子对于语言的态度似乎更加激烈。他基本上是不相信语言的,因为他的关注处在于超越经验与语言的“道”,而不在于具体的事物与现象,语言无法说明、描述这种玄之又玄的“道”,能说明的“物”又总在变动流迁。于是,他认定“名”是没有永恒性也没有绝对性的,一切语言反而能够壅塞人的智慧的感悟能力。“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①,老子承认,语言在万物起源时就已经产生,三十二章中说,“始制有名,名亦既有”,但他又告诫人们,一定要懂得语言的限度,语言不是永恒的,因为一方面万物变动不居,一方面“道无常名”,还有语言不可说明和表达的,故而对语言始终要有一份疑问,对经验也要有一份警惕,“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②。于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④,语言并没有调节宇宙秩序的意义,只能妨碍人们体验终极的天道。如果说,孔子坚持语言的调节性,墨子坚持经验的可信性,那么,老子可能坚持的只是直觉的超验性,他对语言和经验都表示怀疑⑤。    接下来让我们看战国中期的情况。    前面我们说到的,只是早期思想家对于语言与世界的态度。态度多出自一种感受与一种需要,并不见得对语言有特别的研究,因为他们不是把语言看成是重铸或调节世界的“模范”,看成是把握经验世界的“工具”,就是把语言看成是体验终极与神秘的“障碍”,社会秩序、经验知识和宇宙天道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而语言本身的问题却在焦点之外模糊一片。因为对于单纯的名辩,至少儒、道一直是很反感的,前者是因为纯粹的语言思辨不能整顿社会秩序,后者是由于语言的缠绕不能体悟玄幽之道。但是,是否一种语言的思辨没有使用和功利就没有意义了呢?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并非如此,语言是思想的运算符号,人们借助它来了解世界,体验存在,那么,它的各种词语、句法和陈述样式中潜含的论理,就直接影响到思想的水准。但是,尽管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思想家都在使用语言,却只有一直在考虑“名”、“实”关系的墨子后学以及一直在以“名”、“辩”技术为探究对象的惠施、公孙龙等,才真正地把语言的思辨或论辩技术提升为一门形而上的学术①。    近年上海博物馆收购的一批属于战国中期的楚简中,有一部分被整理者题为《物先》或《天道》,据说,其中曾经讨论了现象世界与语言世界的关系,特别讨论了“或”(不确定性的存在)、“又(有,确定性的存在)”、“生(生命的存在)”以及“音”(语音)、“言”(语句)、“名”(语词)、“事”(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还提出了“音非音,无胃(谓)音,言非言,无胃(谓)言,名非名,无胃(谓)名”的名辩思路,可惜的是,竹简释文还没有公布,不能在这里讨论,不过,至少它的出土,证明当时的思想世界中,“语言”与“世界”的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了。    首先我们当然要看惠施、公孙龙一系以“名辩”著称,专门以“名”相辩论的学者。    《庄子·天下》说,惠施以自己的见解来观察天下,并且公之于众,使得天下的“辩者”都被吸引到这些话题上来,而“惠施日以其知与人辩,特与天下之辩者为怪”,又说恒团、公孙龙是“辩者之徒”,以名辩之术“胜人之口”,但是“不能服人之心”②。可见,在惠施与公孙龙等辩者那里,“辩”已经成了职业与兴趣,“辩”的内容渐渐在这种辩论中淡化或退出,而“辩”的技巧则凸显成思索的对象,于是便导致了一个思想史意味上的变化:首先,语言与事实发生了分离,成了纯粹运思的符号,进而,辩者把这些符号任意挪移,并有意识地违反语言约定俗成的内涵与外延,使变异的语言本身成为哲理思辨的内容。《庄子·天下》所谓“(惠施)以反人为实而欲以胜人为名”,《荀子·非十二子》所谓“(惠施)好治怪说,玩琦辞”,就是说这些辩者已经不再把语言当做思辨的工具,而已经把语言当做思辨的对象,为了在语言中显现他们的特殊想法,于是在他们那里,语言本身发生了倾斜、扭曲和变异。    惠施论辩的资料大多数已经亡佚,现在只有《庄子·天下》记载与评述的那一部分,其中具体论辩的内容有七项①:    一  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②    二  天与地卑,山与泽平。③    三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④    四  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五  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⑤    六  连环可解也。    七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思想史的背景——评《中国思想史》 梁济生 孙锋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以下简称葛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描述了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世界”,凸现了精英和经典的背景和 底色,无论从方法论还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都为思想史增添了新的内容。   “似乎在精英和经典的思想与普通的社会和生活之间,还有一个‘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 世界’,而这个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延续,也构成一个思想的历史过程,因此它也应当 在思想史的视野中。”   所谓一般知识与思想,“是指最普遍的,也能被有一定知识的人所接受、掌握和使用的对宇 宙间现象与事物的解释”,它通过最基本的教育构成人们的文化底色,被人们普遍认可,并作为日常生活的规则、解释。任何一个精英都会接受这些一般知识和思想的启蒙,在日常生活中遵从其指导,“所以它可以成为精英与经典思想发生的真正的直接的土壤与背景。”在这样的视角下,思想就成为从共同的知识体系出发,对相同问题的共同关注和不同思考。例如,在传统的思想史中,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总是经渭分明,有时甚至是水火不容。葛著则认为是当时人们在同样知识背景下对宇宙时空、社会秩序、个人存在的共同思考和不同 阐解。由于大家处于同一知识体系、观念框架、话语系统中,这种思考与阐释难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这恐怕比前者更符合历史事实。   思想史视野的拓宽,使我们注意到被传统思想史忽略的部分,理清了在传统思想史中有着重 要地位的精英思想的渊源。原来,在传统思想史中难登大雅之堂的星占卜筮、房中养生、兵 家阴阳,却在实际的生活世界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阴阳、黄老、儒法,这些对后世有至深影响的思想流派,竟与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血缘。思想并不仅仅是天才们的想法,也深深地植根于普通人的知识、观念中。或许这种实际存在于普遍 的社会生活中的知识与思想的接续和演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历史,或许正是这些在潜 移默化中接受,日用而不知的知识与观念才真正主宰着社会生活甚至历史本身。   当思想史真的改变了自己的叙述角度和观察框架,把过去并不那么精英和经典的文本也当做构筑思想史语境的资源,那么,那些平时并不被重视的信札、书画、年历、日记、公文、广 告以及其他的种种资料,就会进入思想史的视野(葛兆光:《思想史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   思想史一旦开始关注一般的知识与思想,它所依据的文献和资料便大大地丰富起来,一些被传统思想史忽略的文献、实物便进入了思想史的视野,成了“思想史解释的资源”。在这方 面,葛著创获尤多。   其一,对考古新成果的运用。20世纪后半段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葛著吸收了这些新发现和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做出“思想史的解释”。在第一卷第一编中,葛著通过对良渚玉琮的形状、纹饰、质地及其象征意义,对濮阳龙虎图案所象征的东西 空间观念、春秋时间观念,对凌家滩玉龟玉版刻有的神秘四极八方图案的分析,指出:中国古代思想世界一开始就与“天”相关,由天地四方的神秘感觉和思想出发的运思与想象 ,是中国古代思想的原始起点;列举出土文献中兵书、数术、方技类占相当数量,说明这些看似形而下的知识却正是古代思想的知识背景和基本依据。   其二,是对汉字和目录学等材料的分析。“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 识中的世界,在语言文字中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沉的思维和意识结构”,基于此,葛著探讨了汉字的象形以及古代中国人感知事物具体性的传统的形成,作为词的汉字的衍生分类和汉 语的句式特点与中国人思维分类的关系,指出,由此可以推测古代中国思想世界的思路和方法,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理解古代中国生活的重心和兴趣。此外,通过对比《汉书·艺文志》与《隋书·经籍志》著录书籍数量的增多与门类的减少显示两汉到唐初知识与思想的演变,透过《艺文类聚》等类书的分类次序,来显示当时社会对知识与思想的整和与规范,用《五经正义》等对经典的注疏,来勾勒被政治权力所确认的知识与思想的大体边界,这些至少在思想史的写作中称得上独辟蹊径。   其三,是对图像资料的分析研究。这也是本书对“思想史解释的资源”的最大开拓。因为图像同文字一样也是历史中的人们所创造的,它必然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而在其中恰恰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临沂金雀山九号墓、马王堆汉墓不约而同出现绘有上、中、下三层世界的帛画,在大量汉墓中出土的反映升天题材的画像石,透露出当时人们对普遍关心的关于生命、人生幸福等问题的焦虑和思考,以及支持这种思考的那个时代的普遍知识和思想观念。同样,当利玛窦将第一幅依照西洋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山海舆地全图》进献给万历皇帝时,它所代表的新的世界观念就对传统的中国人的“天下”、“中国”、 “四夷”观念形成冲击,使中国一直以来作为支持政治、文化、思想、生活的终极依据的普 遍知识与信仰的合理性受到质疑。在支持者与反对者的辩论声中,中国的知识、思想、信仰 世界发生了变化,尽管这变化相当艰难和缓慢。   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那样,葛著可能深受某些西方学者如福柯、如年鉴学派的影响,在笔 者看来,葛著对上述新材料的运用也缺乏系统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总结,显得有些随意和杂乱 ,然而,“作者试图从新的角度写出一部中国思想史,尽管没有完全取得成功,但是学术界 一种可贵的探索,也代表了一种方向。”(葛剑雄语)而且,注重对思想史背景的考掘和关注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这本身就是对传统思想史写作模式的突破。                 ——摘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4月3日

内容概要

葛兆光,清华大学教授。1950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
已出版的主要主要著作有:《禅宗与中国文化》、《道教与中国文化》、《汉字的魔方》、《想象力的世界》、《中国经典十种》、《中国禅思想史》等。

书籍目录

《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目录:
导论(上)
引言思想史的写作
第一节 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历史
关于中国思想史叙述与解释的习惯——对“经典话语系统”中的思想史写法的三个疑问——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一一思想史的基盘或底线:长时段——文献资料范围的拓展与使用方法——重写思想史的前景与困境
第二节 知识史与思想史
学术与思想:近年来学界的一个争论话题——思想史的知识源头与背景:以数术史与经学史为例——知识的变动与思想的变动之间——知识影响思想的一些历史例证——对历史的体验和理解——关于这一想法的来历
第三节 “道”或“终极依据”
科林伍德的比喻和马王堆帛画的联想——探寻知识、思想和信仰的历史源头处——天经地义: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合一:不仅仅是环境保护或亲近自然的口号——天崩地裂:终极依据的坍塌以及思想史的变局——处处碰着它:朱熹直觉中领悟到的终极依据
第四节 连续性:思路、章节及其他
思想史、《思想史》以及《思想史》的三种写法——历史的连续性与福科的疑问——连续性追寻的三种思路一教科书模式与章节的割裂——思想史连续性的三种类型——对一个思想命题的不断解释——脱魅或理性的排斥,断裂中的连续——对外来思想的回应中重新发掘和解释思想传统中的资源——个人性写作与重写思想史的想法
导论(下)
续思想史的写法
至今思想史仍难以把握:中心清楚而叙述的边界模糊——与宗教史、学术史、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之间的关系——哲学史与思想史——目前我思考的几个问题——一切尚无明确的答案
第一节 无画处皆是画
第二节 历史记忆、思想资源与重新诠释
第三节 思想视野中的考古与文物
第四节 从“六经皆史”到“史皆文也”:作为思想史研究资源的后现历史学
《中国思想史: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目录:
第一编
引言遥远的古代
第一节 重构上古思想世界:传统文献、现代理论以及考古发现
大同世界:天下、领袖、村落——回溯式的想象——把时间距离转
化为空间差异:人类学家关于“人类出于同源”的普遍主义观念——神秘力量、分类秩序、技术权威——我的三个疑问——过去对考古资料的一般理解——对生命来源的好奇、死后世界的敬畏、美感的追求与用符号表达记录与交流——良渚玉琮、濮阳龙虎、凌家滩玉龟玉版的思想史意义
第二节 卜辞中所见的殷人观念系统
神秘力量的秩序化——祖灵崇拜观念及其与世俗权力系统的匹配——祭祀与占卜仪式中所表现的知识系统的整合——思想世界中的三种基本知识
第三节 周代残存文献与铜器铭文中所见的思想演进
第四节 作为思想史的汉字
第五节 后世思想史的背景:仪式、象征与数字化的
第二编
引言 所谓“轴心时代”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代的一般知识与思想
第二节 “士”的崛起与思想变异
第三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1):儒
第四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2):墨
第五节 思想传统的延续与更新(3):道
第六节 战国时代的精英思想和一般知识:方术及其思想史意味
第七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1):宇宙时空
第八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2):社会秩序
第九节 百家争鸣与三种话题(3):个人存在
第十节 语言与世界:战国时代的名辨之学
第三编
引言 百家争鸣的尾声与中国思想世界的形成
第一节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背景与一般思想水平
第二节 哲理的综合:从《吕氏春秋》到时《淮南子》
第三节 国家意识形态的确立:从《春秋繁露》到《白虎通》
第四节 经与纬:一般知识与精英思想的互动及其结果
第四编
引言 异域之风
第一节 汉晋之间:固有思想与学术的演变
第二节 玄意幽远:三世纪思想史的转折
第三节 清整道教:关于道教思想、知识与技术的宗教化过程
第四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五节 佛教东传及其思想史意义(续)
第六节 佛教征服中国?
第七节 目录、类书和经典注疏中所见七世纪中国知识与思想世界的轮廓
主要徵引书目
后记
《中国思想史: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目录:
第一编
引言 权力·教育与思想世界
“奉天承运”与王朝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获得途径——唐代初期的文化策略——“天下英雄尽人吾彀中”的真正实现——统一的国家有了统一的思想与文化——考试的意义:作为背诵与记忆的知识一一承平的时代与平庸的思想——社会生活风气的影响——整个思想世界没有疗救的药方
第一节 盛世的平庸:八世纪上半叶的知识与思想状况
经历了思想与秩序的双重危机之后——八世纪初的中国官方重建思想与秩序传统的愿望:开元礼、历法、封禅与祭孔——失去了洞察力与诊断力的知识与思想世界——知识的教条与简化——教育与考试中的导向——类书、礼仪范本和书信范文背后的思想史意味——思想趋向装饰与表面:从贵族的知识独占到士民的文化普及——礼法为基础的生活模式和传统理念的崩溃……
第二节 理论兴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上)
第三节 禅宗的胜利与佛教的失败: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中)
第四节 语言与意义:八至十世纪中国佛教的转型(下)
第五节 重建国家权威与思想秩序:八至九世纪之间思想史的再认识
第六节 会昌灭佛与九世纪的道教
第二编
引言 理学诞生前夜的中国
第一节 洛阳与汴梁: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的分离
第二节 理学的延续:朱陆之辨及其周边
第三节 国家与士绅双重支持下的文明扩张:宋代中国生活伦理同一性的确立
第四节 从元到明: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的一般状况
第五节 再起波澜:王学的崛起及其意义
第三编
引言:从“天下”到“万国”:重建理解明清思想史
第一节 天崩地裂(上):当中国古代宇宙秩序遭遇西洋天学
第二节 天崩地裂(下):古代中国所绘世界地图中的“天下”、“中国”、“四夷”
第三节 考据学的兴起:十七世纪中叶至十八世纪末知识与思想世界的状况
第四节 重建知识世界的尝试:十八、十九世纪之际考据学的转向
第五节 西洋新知的进入:十九世纪下半叶中国知识世界的变迁
第六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一):经学
第七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二):诸子之学
第八节 晚清对中国传统资源的重新发现和诠释(三):佛学
第九节 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
徵引书目
后记

编辑推荐

谈到写作这部思想史的初衷及特色时,葛先生说,首先,以往的思想史可以说是精英思想的历史,他认为精英思想固然应该记录,但这些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究竟起多大作用却值得怀疑,我们应该关注的不只是那些经典的文本和精英思想,更应关注在实际的历史生活中起作用的那些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和思想,发掘以前不为人们关注的平庸的时代和平庸的思想,这些思想并非与精英思想毫无关系,而是后者存在的土壤和依据;另外,因为研究对象的不同造成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的思想史多运用古代经典文献,而这部思想史则在文献以外将目光投射到以往不为人注意的古代星占历算、祭祀仪式、出土文物、医学著作、地图、绘画、墓室壁画等等,挖掘出他们对于思想史研究的重大价值。从结构上看,以往的思想史多以精英思想家作为划分章节的依据,而此书则按照思想延续的过程对整个中国思想发展史进行了宏观的把握,比如传统的思想史对盛唐时期的研究几乎空白,而实际上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出现大的思想家,但仍应对这一时期的思想状况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孕育后代思想的渊源。

作者简介

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导论》上下;原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卷与第二卷前面,题为《思想史的写法》和《续思想史的写法》,目的是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在重印,把它们合在一卷,统称《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用“写法”为题;并不是说这里讨论的只是一种写作策略,因为思想史的不同写法背后。总是有不同的观念、思路和方法,写法的改变常常意味着思想史研究的观念、思路和方法的改变。这里讨论的就是一些关于中国思想史成哲学史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方法问题,比如思想史应当如何思考精英与经典的思想世界和一般知识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知识史与思想史之间应当如何互相说明,古代中国思想的终极依据或者说基本预设是什么;思想史应当如何改变过去的传统写法和充满训导性的教科书式的章节结构,以追寻思想史的真正脉络和精神;思想史是否应当描述所谓“无思想”的时代,在无画处看出画来;作为历史记忆的传统知识和思想如何在重新诠释中成为新的思想资源,又因此而产生了思想史的连续性;思想史研究中如何看待和使用考古发现与文物资料等等,最后,《导论》也讨论了在后现代历史学理论渐渐进入中国的背景下,应当怎样理解和限制这种理论资源的意义和边界。
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
本卷以个人的观察角度与理解视野,对上古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进行历史的研究与描述。本书不仅关心古代中国精英与经典思想的发展,而且分析这些思想得以形成与确立的知识来源和终极依据,不仅描述古代中国在七世纪以前的最深刻的思想,而且也描述这些思想的土壤的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历史。
本卷改变过去作为教科书的思想史以人为中心的章节模式,引徵丰富的古代文献,也参考现代中外研究成果,清理与叙述从上古以来到七世纪以前的中国人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及其连续性历史,目的是希望理解和说明,今天中国的思想传统是如何从古代到现代被逐渐建构起来的。
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
这一卷主要讨论的是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思想世界的最终确立和逐渐瓦解的过程。其实,现代中国人常常说的,也常常可以感受到的那种所谓古代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的传统,应该说,并不是秦汉时代奠基的那种古代中国思想,而是经过唐宋两代相当长时间才逐渐建构起来的新传统。在八世纪的社会变乱之后,由于一统而变得平庸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再一次重新调整自己的思路,重新发掘历史资源,围绕着重建国家权威和思想秩序,人们借助旧学开出新知,提出了种种问题,终于在传统中求新变,在宋代形成了以“理学”和“心学”为代表的新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在经历了“道统”与“政统”也就是文化权力和政论权力短暂分离的历史后,十三世纪前后,中国确立了新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也由于这种观念的制度化和世俗化,在那个时代,形成了古代中国伦理的同一性。可是,经过元明两代,当十六世纪的中国开始从“天下中心” 的朝贡想象逐渐进入“万国”的时代,这种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却渐渐出现了深刻的裂缝,尽管明清嬗代,曾经有一度在表面上弥合了这种裂缝,暂时在公众和政治话语层面上,重建了同一的思想,但是,这种公与私的领域之间已经分裂的传统终于在坚船利炮的压力和诱惑中开始瓦解,特别是1895年中国被日本所败,在愤激的心情和屈辱的感觉下,中国开始按照西方的样式追求富强,从此走上了向西转的不归路,由此激荡出现代中国的种种思想。

图书封面


 中国思想史(全三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当然 从文气当中能觉得出来确实有很多初步尝试的感觉但是这部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哲学史来说是一种很有深度的尝试
  •     1a安克思密特曾经批评说,当代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历史研究,而较少涉及历史的叙事性写作。在他看来,大致可以说,分析的历史哲学乃是关于历史研究的历史哲学。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则是关于历史写作的历史哲学……分析的历史哲学在1960年代左右已经呈现出……越来越困难的境地。在这个意义上,怀特的工作,尤其是他在《元史学》中所作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为历史哲学实现叙事的转向奠定了基础……彭刚:《叙事、虚构与历史——海登·怀特与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转型》,载《历史研究》2006年4期1b葛著开篇,六七万言的导论,专门讨论、且题目就叫“思想史的写法”。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科学史家 Thomas Kuhn 来。Kuhn 研究亚里斯多德,对亚氏及其学派在物理学上的错误,起初感到甚为困惑:“涉及物理学以外的问题,亚氏的观察敏锐而且广博。在生物学或政治行为领域中,他对现象的解释也经常很深刻透彻。他那特有的才能为什么一用到运动问题上就一败涂地呢?他怎么会对运动发表那末多显然的谬论呢?”“亚里斯多德当然会犯错误,但是怎能想象他会错得那末离谱呢?又怎能想象会有那末多后继者那末长久地执迷不悟呢?”后来 Kuhn 终於领悟了:“可以从一开始就采取另一种方式阅读那些我一直与之纠缠不休的原著。”“领会了这种新读法,牵强附会的隐喻就成了自然主义的纪录,许多明显的谬论也不见了。”… Kuhn 总结说:从此以后,“寻求一种最好的或最易于理解的阅读方式,就成了我的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必要的张力》页三、四)一个是连篇累牍地讨论写法,一个是煞费苦心地研究读法,两者的区别实在要紧。不是说“文化断裂”吗?我看断裂就发生在这里。Kuhn 先生刚死不久,葛先生可谓同时而稍后,故断裂是空间性的。时间性的断裂,请以王国维为例。王国维早年苦读哲学,薄薄一本《静安文集》,多系读书心得,自序所讲,也全是读书经历:十六岁以岁朝钱购《汉书》,乃平生读书之始;后读康德,“几全不可解,更辍不读”;遇叔本华,一岁而“前后读两过”;更返读康德,一而再,再而三,至“第四次之研究”,则窒碍全消。读,当然并非不写,但“并诸杂文,刊而行之”,也只为“存此两三年间思想上之陈迹云尔。”譬诸仁义,读是由仁义行,写是行仁义;譬诸所为,读是为己,写是为人:“初不在为人,而卒所以能为人也”,初不在为写,而卒所以能写之不容已也。同样,陈寅恪也是把“读”看得很重很重,他屡言不“读”三代两汉之书,意即不专治上古史(岂有陈寅恪而不读十三经之事?)。读即研究,“写”不与焉,但闻研读,不闻研写。陈先生九岁时已习诵吴梅村《圆圆曲》,“历六十余载之久,犹未敢自信通解其旨趣。可知读书之难若此。”(《柳如是别传》中册,页七五一)陈克艰:《“思想的无端骄傲”──学习〈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笔记》,载《学术界》2000年1期宋平子读过葛著思想史之《导论》,正文两巨册未尝寓目,固已受师友先见,以为不过尔尔,评分给二星而已。陈克艰《学习笔记》读法写法、为己为人之辨,实从传统学术立场出发,触及要害。然以写法为标榜,亦有所自,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历史哲学之语言学转向是已。至于名实能否相符,及舍己从人之必要性,则别为一问题也。2a…各专门史的区分却较前更受关注,有的还存在着关于“什么是某某史”这类论题的持续探讨,其实就是一种希望进一步划出或划清学科“边界”的努力。(与社会史画地为牢的正名意识相反,)…思想史这一近年也处于上升地位的专门史,则表现出相对宽广的包容倾向,其一个特点是许多人往往将思想与文化连起来表述为“思想文化史”;惟就一般意义言,“文化”似较“思想”宽泛许多,前些年西方所谓“新文化史”更与通常所说的思想史大不相同。另外,为思想史划分界限的正名论著至今少见,即使像葛兆光先生这样“专业意识”较强的通人(他本人的研究范围却远不止思想史),也多在思考“思想史的写法”及“什么可以作为思想史的史料”一类问题,其基本立意是希望思想史更开放而非更封闭。3-42b“无所不通”的高远境界或不适应今日急功近利的世风,且既存知识的范围也太广泛,非“生而知之”者大概只能有所专而后可言精。若不计“治学精神”而仅就“治史方法”言,治史者固不妨有其专攻,倘能不忘还有其他看问题的视角可供选择,境界亦自不同。尤其要避免刘勰所谓“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文心雕龙·知音》)之见,切勿因学科的划分限制了对史料的采用:思想史自当以经典文献为基本素材,离此便难说是思想史;然而历代精英的表述不必皆是经典性的“思想表述”,社会视角也未必要求什么特定的“社会”史料——上面引述的内容(宋平子按:引述从略,读者可自寻绎。)率皆出自精英之口,同样告诉我们不少有关“社会”的消息。(原注:正如夏悌埃所说,“对社会领域的表述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什么外在于“社会”的因素。)简言之,精英表述未必皆经典,也未必非“社会”。不论是侧重原典深入体味还是开放视野广寻他证,关键要看是否在有据的基础上立言,有无自己的研究心得。说到底,今日能见的史料都不过是往昔思想脉络的片段遗存,在此意义上厚重的文本和只言片语基本同质。据说老子曾对孔子说,“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治史者在深究前人遗“言”之时,倘能尽量再现立言者之“人与骨”及其周围环境,则其理解必更近一层。12-1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自序宋平子今读是序,乃知其非泛泛而论,盖亦有的而放矢。18/123a余于此用心既久,在解梁时,比辑秦制,凡数万言,始恍然于秦之为秦,然后知法家之说为空言,而秦制其行事也;孔孟之说为空言,而周制其行事也;周、秦之政殊,而儒、法之论异。既见乎秦制之所以异于周,遂于今学之所以异于古者,亦了然也。乃见周也、秦也、春秋一王大法也,截然而为三。4蒙文通:《治学杂语》,《蒙文通学记》3b司马迁曾引孔子之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此语过去常被引用,然多未论及“空言”及“行事”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蒙先生则以战国秦汉间思想和制度的具体实例落实了“空言”与“行事”的指谓,并揭示和说明了两者的互动互补关系。……这里正有方法论的启示:只有对往昔之人、事以实证方式“因事证明”,然后可解悟立言者之“微旨”。257罗志田:《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蒙文通学记》罗氏此文阐发拓展思想史研究之途径,较其此前所论更深入一层,宋平子17/3再记。4aRichard Fox and Jackson Lears in their new book suggest that those who study intellectual history have made this change only in the last decade, and not easily, moving from "arranging the 'great ideas' in proud possesion across the centuries" to "considering how all ideas were produced, communicated and received".The Power of Culture: Critical Essays in American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2 (转引自 Learning from Things)4b葛先生把冯友兰、侯外庐书的写法(根据人物有名程度作章节安排)叫做“明确的范式”,这是“现代话语系统”在小事情上用大字眼的毛病的典型表现。科学上(一般地说,学术上)的“范式”不是那么浅表的东西,不是你想突破就能突破的。牛顿物理学是一种范式,量子力学突破了它;量子力学是一种范式,老是想突破它的妄人为数不少,至今未能突破。真是范式,再怎么“写”也够不着它,用最新数学语言“重写”的相对论,起爱因斯坦於地下,他也看不懂,但相对论“范式”并未被突破。这个创新的时代,老是有人一不小心就搞出一个“新体系”来,其实不过是改变一下体例而已。葛先生换了一种堆积材料、划分材料的方法,换了一种“写法”,就自视为突破旧范式,创造新范式,还不是同病吗?史学上有没有范式呢?有。陈寅恪总结王国维的“治学方法”,曾“举三目以概括之”:“一曰取地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異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金明馆丛稿二编》页二一九)此释证、补证、参证三目,就起着“示来者以轨则”的“范式”作用。布罗代尔的“范式”,可能另有一功,非此三目所能概括,需要研究、总结,但可以肯定,它也决不是葛先生模仿式的“写法”所能尽的。陈克艰:《“思想的无端骄傲”》按葛著虽反对“根据人物有名程度作章节安排”(略同于 "arranging the 'great ideas' in proud possesion across the centuries"),实际上于近年思想史研究注重观念如何产生及传播之新动向("considering how all ideas were produced, communicated and received")仍措意不足,就结构而言破多立少,此其所以受诟病也。宋平子4/3又记。
  •     “道”与“器”的互为伏倚从来不是那么一目了然的,事实上,“器”仿佛永远依附着“道”,即使如此,它也一直得不到言说的机会。考据就是小学,义理就是大学,知识分子就是荒唐若此。葛兆光先生特意将他的写法作为导论单独出版,其实这个意义不仅止于历史以及哲学这两个学科以及它们的研究进路,从骨子里,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是对如何看待观念与物质世界的一个可能的颠覆。这个颠覆很好玩,葛先生试图赋予草根承载精华的载体地位,边缘和中心仿佛不是那么截然相反了,思想史不那么天然就是精英的思想史了。这个路子很难被精英接受,但是葛兆光太牛,他们只好忍了。

精彩短评 (总计71条)

  •     当年是从《读书》杂志上得知(上卷)获得了“长江读书奖”,才决定买这本书的。第一版的上卷为精装,定价似乎是60元,当时在书店毫不犹豫地买了,读了发现真的很不错,知道了思想史是什么,并对葛兆光所秉持的发掘一般思想史的思路充满兴趣。没看完。但这套书一直是我书架上最重要的书之一。
  •     材料丰富
  •     没有底气给4星 我错了 有底气给四星
  •     2016-12-6
  •     可能是葛兆光教授写的最差的书了。
  •     作为描述很出彩,但提供的解释框架实在是太無力了。。。
  •     全新的角度,深广的视野,认真读完,对中国思想发展脉络和具体内容都能有一个清晰的把握,这种把握不是知识性的,而是根源上的理解和体悟
  •     买了应该有十年了吧,之前只读了导论,正文部分总是看了几页就撂下了。这次因为第一卷丢了,重买了一套,两周搞定。
  •     读了三遍,常读常新
  •     适合初学者,高段位人士普遍轻视这本书,太泛太泛。
  •     这本书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     1、总体:思想史的入门书籍,葛兆光代表作。2、内容:对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研究的一部著作。推荐读者可以把这本书和冯友兰或者郭齐勇的《中国哲学史》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即可发现思想史与哲学史的重大区别,可谓学习中国哲学的同学扩大视野、转变研究视角的好方法。3、质量:字体小,页边距大,因此给人一种既浪费纸张、又耗费眼力的自我矛盾的感觉。年老读者请慎重。
  •     实在只读得下一卷半。所费工夫颇多,所以四星吧。短评见有人说他福柯痕迹过重,零星痕迹或许有,但完全看不着福柯的门径。看得我觉得我自己不如系统读些现象学T^T(而我本意却是读中国思想史来着!)
  •     课堂讨论《导论》部分,有破有立,很多地方引人思考,文笔特别好。
  •     终于读完了宋代以前的部分,好长...方法论上有不少启发到我的地方,当然这些都不是葛兆光的原创,多半是借鉴了年鉴学派、福柯,以及另外一些后现代的史学理论。应该是国内目前写的最好的思想史。吐槽:葛兆光好些西文书(英语、德语、法语等)看的全是日文译本lol...再就是书中一些地方的argument简单粗暴,比如对唐代文学的看法,不敢苟同。
  •     这个版本是“中国出版集团”的,并不是复旦的。。。
  •     还得多读几遍
  •     初读觉得很赞。
  •     以借鉴方法论和视角的态度“读”了…
  •     传世之作
  •     思想史研究很容易写成文化史,葛兆光的这个本子好在以思想思辨的角度写,很好,很有教益!
  •     开中国思想史新写法!
  •     如題 這本思想史高度個性化 主要講的是道 不是思想通史 大家小心
  •     2009年的冬天,即将本科毕业的我准备写毕业论文了,我把题目定在朱子的格物思想,指导我论文的王老师就给我推荐了三本书——葛兆光的《中国思想史》、余英时的《朱熹的历史世界》、钱穆的《朱子新学案》。第二天,我就在网上订了这本思想史,价格是三个四,可是后两本已经在网上买不到了,只在图书馆借来看了看。 我用心地读完了第二卷,再读完了第一卷,最后读了导言,从此我知道了清华文科的领军人物——葛兆光。这部书关注的是“一般的思想史”,就是经典和经典人物之外的最普遍的思想状况,近乎小传统,又不是小传统。书中观点比较新颖,论证的资料非常多,有时多到繁琐;而且,作者还注重了多学科知识的应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人文知识多有之;作者的理论分析注重理论发展中的困境、矛盾、突破和外部影响,往往从理论自身给予解释。 在评论中,有读者提出的“缺乏框架”,似乎不确切。我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无画处皆是画”,处处留心,说得很有道理。书中引述海外学者的资料很多,尤其是日本学者的资料不在少数,注释丰富,也是一大看点。我觉得书中的问题在哪里呢?第一,有些论证确实着墨过多,就是没有必要花那么文字写,一句话就明白的事;第二,可能着眼于一般的思想史,所以有点不够高度似的,作为思想,在形而上层面有欠缺。 我对这本书非常喜欢,写作风格、排版、字体、包装都喜欢。从2009年冬天到现在,我身处多省,可是我在哪里,这部书就在哪里,不时翻出来看几节,以免忘却!
  •     如果没时间的话看完导论收获就很大
  •     一个星期刷完,我得缓几天。导论有创见干货多,紧接着的两卷就太。啰。嗦。了。车轱辘话来回说,有注水(?)之嫌。还有,注释比正文好看。恩。
  •     只读过第一册,写的非常好。
  •     据说这单列成册的序言更为人所知,不过这序言写得着实啰嗦,文中充斥的大量文学排比和无谓的例子统统都可以删去,但剔除这些之后剩余的所谓纯粹的方法论,却又不足以撑起中国思想史甚至是思想史专题研究的写作,所以有人才会有人站出来用海量的例子来批评葛著《思想史》可读性不强,但导致这个问题的原因也许不在写法上不够通俗易懂——这其实是倒因为果——而在葛兆光在史学方法论选择上的结构性缺陷,当然,用类似知识考古学这样的新方法重写思想史,特别是思想通史是一件很难的事,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一些不学无术的伪学究钻了空子,从极无聊的角度写出了对葛著《思想史》的檄文,而这些文章居然还能拿到什么优秀成果奖,真的很可怕。
  •     思想史中的力作,不可不读。
  •     不是民科就是催眠的思想史
  •     绝对是好书!值得收藏。但是,我是指葛兆光写的《中国思想史》,而不是说目前这个版本。 这个由复旦大学09年7月出版的《中国思想史》是压根儿不想让人读下去的!字太小、且太密--尤其行距间。一个白痴的设计,就毁了我们阅读的兴趣。开始以为是本人年龄偏大使然,结果一位目力极好,年方廿八的人读了此书才数页,就两眼发胀,不想再读,打电话抱怨我的推荐。悻悻然也! 罢了罢了,这套书算是白扔钱了!等新的版本出来,看有无改进再说(想重买)
  •     读本科时最感兴趣的若干大部头之一。
  •     大学之书,常怀念之
  •     约十日读完一二卷,三卷未曾于图书馆借得,网路之版本字迹多不清,此番先行标记,待返校再阅三卷. 此番返校,已阅完第三卷
  •     葛兆光先生的思想史可读性很强,他是那种让人觉得思想史不是枯燥的哲学探讨,不是一般史料的汇集分析,他有很多个人表达,与张岂之,梁漱溟等人的思想史一起看,会有比较更好…毕竟不同的角度看各有所长
  •     角度独特。
  •     很不错的书,思想性很到位
  •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多次推荐,这次活动半价拿下,刚翻读了 导论,文笔和思想俱佳。经典作品。
  •     葛兆光思辨能力不足,因而采取了绕着走的巧法。实际上,我认为葛兆光更像社会科学家的研究路数,而研究中国思想史是非有点人文修养不可的。
  •     陆续花了大概十天才读完,对其中“一般知识、思想与信仰”的概念十分认同,虽然这里还存在着到底是叙述的策略建构还是真实的历史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但思想毕竟不是凭空产生的,讨论时代的一般知识水平和观念背景,是追求历史理解的真实性的重要手段。所以作者的尝试应该说是很有建设性意义的。当然,这里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作者声明要“重写”思想史,其中思想的边界、和一般哲学史的区别,乃至那种建立中国本身(而非依赖于西方学术话语)的理解思路的种种困难。不论如何,本书在我看到后来越来越适应作者的语言风格之后,也很领略到了思想史阅读的乐趣,之前说过,通过它也让自己重新注意到思想史的内在脉络,也算是读书有所收获了。
  •     终于啃完。其实啃完第一卷好几天不愿去看第二卷,啃到第二卷竟发现出奇浅易好读,因为颠三倒四真心没多少干货。翻到后记,葛氏上来就坦呈第二卷是硬着头皮写成的,时时感到“力不从心”,心想太正常啊,还不到五十就想写通史,您不乏力谁乏力?问题是这样硬写出来的成品离自己宏大的初心太远。感觉全书精华还是作者最擅长的唐宋禅学这一段,远古先秦这部分,探讨原始思维形态的发生,恐怕需要采用非常专业的认知心理学视角才讲得清,作者却似乎连西哲素养都不太达标,很多描述分析都似是而非;宋代以后的部分,与民间文化相关的史料相对丰富,按说是展现“一般知识信仰世界”的最佳对象,结果先是直接跳过蒙元不讲,然后从此只讲上层的阳明心学、西学东渐、乾嘉考据……这跟传统思想史的写法有任何区别吗?优点也有,就是文献扎实,语言平易还略具文学性
  •     作者的认知与阅读量是我所震撼的。都得学习
  •     有很多受教,也有很多想吐槽的地方。思想史写作也是日新月异,当年一定是一项特标新立异的工作,但今天看来这种笔法已经是很古朴的了。
  •     老题材 新典范
  •     葛兆光老师的这套书非常好。首先是包装、印刷等各方面年都不错,其次是书的内容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很好,强烈推荐那些研究生读读,不读估计就不是很合格的研究生了,只是基本合格的而已。
  •     21岁第一次读,云里雾里,觉得导论写的好; 23岁第二次读,略略有感,福柯柯林伍德法国年鉴学派后现代史学纷纷繁繁; 25岁第三次读,觉得在导论中对大小传统的特别说明未能实现; 等待第四次读
  •     封皮不是喜欢的风格,内容不错,字体太小
  •     书石老师推荐的,书名也很喜欢,没有用哲学两个字。只是内容读起来拗口,所以买了很久了也没有看多少。
  •     很好的一本书,从中可以很容易的发现思想的演变历程,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
  •     我居然在暑假把它全看完了。。。
  •     该套装3册字体太小,尽管内容没得说,但严重影响阅读,太费神了!《中国思想史》(葛兆光著)最好版本,应是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版本:第一卷是1998年4月第一版,第二卷2000年12月第一版。精装本从装璜精美、纸张、字体的大小到版面的设计都好,遗憾的是两卷本太大、太重,不适宜携带,躺在床上阅读很不方便。
  •     没看完…
  •     导论卷真是精彩!
  •     值得多讀幾遍的學術著作,甚為感佩。
  •     为了撸中国文明六千字读书报告而看的史书……其实如果不是抱有完成作业的心态来看这本书的观点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     补记 可以读
  •     导论:思想史的写法《导论》上下;原来分别放置在第一卷与第二卷前面,题为《思想史的写法》和《续思想史的写法》,目的是交代和说明研究角度、资料取舍、写作思路,现在重印,把它们合在一卷,统称《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阅读更多
  •     质量不错,不过这一版的字比较小,读起来可能比较费眼!
  •     读了宋代和明代这两部分,写得非常差,作者完全进入不了宋明思想世界,那些外缘的叙述、堆砌的概念、以今非古的时代错置,都使读这本书的过程非常痛苦和勉强,但为了获得评价此书的资格,还是耐性读完,基本没什么收获,对宋明理学精神底里的隔阖,可能是这两章失败的主要原因。不知所云的概念堆积也使得这本书行文不好读。
  •     书我读完了,感觉字体小,让我读的很恶心,想吐。排版的问题。本来作者思想还不错的,有些观点比较只得讨论或者有时候新颖。但就是书的排版不好,还三本,广前言就一小本,真娘娘的裹脚。最好买其他版本的吧
  •     这个版本还是比较老,好多内容没有
  •     欲罢不能的一本书
  •     耳目一新。一种久违的感觉。思想史就该这么写,充分利用各种材料,而不是仅仅限于传世文本。利用其它学科新的学术成果。
  •     这本传说中的序言重于正文的思想史,挖了个自己跳失败了坑的思想史,仍光芒万丈啊,葛先生受福柯影响颇深。
  •     虽然整体的构建与布局很不错,精英思想与民间文化兼顾,同一时代的思想尤能打通壁垒,但也导致了学派思想分野不清,而且对很多问题的评价与处理有儒家中心主义之嫌。
  •     如果免费配送个放大镜就正好了
  •     很经典的书。很给力。
  •     葛先生是目前学术界为数不多的这么用力做学问的学人,整套书功力扎实,可以看出古文献学功底深厚,葛先生特别关注世俗思想的变化,是部好书何况还是一己之力写出。
  •     我想是读得够久够痛苦的了,因此是整部读完。
  •     敬佩先生
  •     大框架大视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