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字学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3276866X
作者:[法] 雅克·德里达
页数:459页

内容概要

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主要代表作有《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散播》、《哲学的边缘》、《立场》、《人的目的》、《马克思的幽灵》、《文学行动》等。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字母产生之前的文字
题记
第一章 书本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
计划
能指与真理
写下的存在
第二章 语言学与文字学
外与内
外是内
接缝
第三章 论作为实证科学的文字学
代数:奥秘与透明
科学与人名
字谜与各种起源的协同性
第二部分 自然、文化、文字
“卢梭时代”导言
第一章 文字的暴力:从莱维-斯特劳斯到卢梭
专名的战争
文字与人对人的剥削
第二章 “这种危险的替补……”
从盲目到替补
替补之链
过度。方法问题
第三章 《语言起源论》的起源与结构
1.《语言起源论》的地位
文字、政治堕落与语言学堕落
当前的争论:关于怜悯的结构
最初的争论与《语言起源论》的写作
2.模仿
间隔与替补
版画与形式主义的模糊性
文字的循环
3.发音
“指挥棒的运动……”
起源的铭文
圣歌
“手指的简单动作”。文字与乱伦禁忌
第四章 从替补到起源:文字理论
原始的隐喻
历史与文字系统
字母与绝对的再现
定理与戏剧
起源的替补

作者简介

《论文字学(精)》作者雅克·德里达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初版于1967年的本书是他的成名作之一。
本书从解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出发追溯了文字概念的历史,深入剖析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并通过对莱维一斯特劳斯和卢梭的著作的解读,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阅读风格和阅读策略。是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有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商品描述
本书作者雅克·德里达(1930-2004)是二十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初版于1967年的《论文字学》是他的成名作之一。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从解构主义的基本精神出发着重追溯了文字概念的历史、深入剖析了以逻各斯中心主义和言语中心主义为特征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第二部分通过对莱维-斯特劳斯和卢梭的著作的解读,展示了一种新的阅读风格和阅读策略,揭示了文字的替补特征以及它对人类社会组织、情感世界、文化生活乃至生存方式的深刻影响。


 论文字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算不上读书报告《论文字学》读书报告一、书本简介1、书名《论文字学》2、作者:雅克▪德里达 著 汪堂家 译3、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2月出版4、页数:459页5、本书构架《论文字学》这本书共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第一部分有三章内容、第二部分有四章内容),分别是:前言 序言第一部分 字母产生之前的文字题记第一章:书本的终结和文字的开端(计划/能指与真理/写下的存在)第二章:语言学与文字学(外与内/外(是╳)内/接缝)第三章:论作为实证科学的文字学(代数:奥秘与透明/科学与人名/字谜与各种起源的协同性) 第二部分 自然、文化、文字第一章:文字的暴力:从莱维—斯特劳斯到卢梭(专名的战争/文字与人对人的剥削)第二章:“这种危险的替补……”(从盲目到替补/替补之链/过度。方法问题)第三章:《语言起源论》得起源与结构1、《语言起源论》的地位(文字、政治堕落与语言堕落/当前的争论:关于怜悯的结构/最初的争论与《语言起源论》的写作2、模仿(间隔与替补/版画与形式主义的模糊性/文字的循环)3、发音(“指挥棒的运动……”/起源的铭文/圣歌/“手指的简单动作”文字与乱伦禁忌)第四章:从替补到起源:文字理论(原始的隐喻/历史与文字系统/字母与绝对再现/定理与戏剧/起源的替补)6、作者简介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1930—2004),生于阿尔及利亚,曾居法国,1956—1957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20世纪60年代成为《泰凯尔》杂志的核心人物,60年代末与该杂志分裂。后一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曾任美国普金斯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访问教授。德里达是20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法国思想家之一,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掀起了巨大波澜,成为欧美知识界最有争议的人物。德里达的理论动摇了整个人文科学的基础,也是整个后现代思潮最重要的理论源泉之一。代表作有《论文字学》、《声音与现象》《书写与差异》、《哲学的边缘》、《马克思的幽灵》等。二、《论文字学》中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学界产生的影响(一)主要观点和重点摘录:1、阅读不是寻找原初意义,理解不以作者为中心。P3(译者序)2、关于解构:德里达的“解构”源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拆毁”概念。德里达对“解构”的阐释涉及两个方面:(1)“解构”意味着突破原有系统,打开其封闭的结构,排除其本原和中心,消除二元对立。(2)“解构”意味着将瓦解后的系统的各种因素暴露于外,看看它隐含了什么,排除了什么,然后使原有因素与外在因素自由组合,使他们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从而产生一种无限可能性的意义网络。德里达把这种解构活动称为“旧语移植逻辑”,即在保留就概念的同时将新意义移植进去。如果我们以解构的方式阅读原有的文本,就会发现原有文本的界限已不复存在,而成了向我们无限开放、向其他文本无限开放的东西,里面的东西不断涌出,外面的东西不断进来对原有的东西进行替补。……意义无规则、无固定方向地“撒播”在解构了的文本之间。但撒播本身并非无意义,而是意义的种植,解构证明了意义的不断生成性,也证明了文本的非自足性和无限开放性。P3—P4(译者序)文字是语言的载体3、语言就其起源和目的而言是文字的一种要素,一种基本的确定形式,一种现象,一个方面,一个种类。P104、言语最接近所指,所有的能指都是派生的。(文字:能值得能指。不仅是符号系统,还是“活动”本身的本质与内容。P11)P155、“所指”等于意义或事物,意向对象或实在。(区分“能指”或“所指”,例如:Tree其发音,为能指;树 的概念为所指)P246、先验所指:即存在的思想或可通过言语或语词表现出来。P277、黑格尔(划分了书本哲学家和语言思想家的界限)将“存在”界限定位“在场”。P33卢梭:文字不过是语言的再现,奇怪的是,人们热衷于确定印象而不是确定对象。8、(1)语言科学最终将语言(它的客观性领域)的不可还原性的单纯本质,确定为语言、词汇和逻各斯的统一体。(2)文字通过语言将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的统一体相比,始终是派生的、偶然的、特殊的、外在的。它(指文字,亚里士多德、卢梭、黑格尔,将文字称为“符号的符号(能指的能指)”)的能指,即语言的再现。言语是心境的表达,文字是言语的再现(再现言语是文字存在的唯一理由)9、“语言学有一门独立于文字的口述传统”(《普通语言学教程(学院版)》P46)P41文字的“派生性”(索绪尔),因其具有指代性(文字的指代性):是第一能指的能指,是自我呈现的言语的再现,是对意义的迅速、自然而直接的表达的再现。在此,思考:是否是文字打破了“能指、所指(二元对立)的系统。证实了解构主义的意义和价值。(语词已经是意义和声音的统一体,是概念和声音的统一体,或用索绪尔更为严格的语言说,是所指和能指的统一体。P42)10、语言学的对象不是由文字和言语组合决定的,只有后者(言语)才构成语言学的对象。P4211、所指(概念或意义)与语音能指的这种自然纽带决定了文字(可见的图画)对言语的自然从属关系。这种自然关系本来会被文字的原罪所颠倒:“文字图画通过牺牲声音而最终将自身强加给它们……自然关系被颠倒过来。”P48(人们最终忘记了,在它们学会学会写字之前要先学会说话。 遗忘的暴力:文字,代替好的记忆力,替代自然记忆的手段,意味着遗忘。P50)12、 既没有记号,也没有符号,只有记号生成符号的过程。(“生成”的过程就是“痕迹”:是无目的符号生成过程得以可能的起点。也是与之伴随的的(自然)与其对方的所有外在对立得以可能的起点。)13、耶尔姆斯莱夫(将图是概念或语言游戏的概念列入索绪尔的派生物,列入其形式主义和价值理论的派生物。)P8114、言语除了声音,还有手势。事实上,不仅言语器官(喉咙、嘴巴、鼻子),而且每一条纹肌都参与了“自然”语言的运用。思考:(1)耶尔姆斯莱夫“不同实体(语音、书写符号、旗语)等怎样才能显示同一种表达?”(2)言语和文字哪一个是更古老的人类的表达方式。(有原始文字解构普通文字P86)15、(接思考)语言分析只是各种历时性假设之一,它也可以取决于语言结构的形式分析。但是无论如何,正如现代语言学家们所承认的那样,历时性考察不适合同时性描述。P8316、经验始终表示在场的关系,“关于经验的理论必须独立于经验”。P8617、“符号”,用来表示整体并分别以所指和能指来代替概念和声音现象(声音现象:是被听到的东西。不是指被听到的声音,而是指声音被听到的过程,着种被听到的过程:具有现象型结构。)P9018、接缝(差别、结合点)。P9319、“印记”是不可还原的,这也意味着言语本是别动的东西,但这种被动性是所有现实的隐喻才会暴露出的被动性。P9420、按照索绪尔的看法,言语的被动性首先在于它与语言的关系。被动性与差别的关系不可能有别与语言的基本无意识(语言的内在根据)与构成意指活动起源的间隔(停顿、空白、标点、一般的间隔,等)之间的关系。P9621、关于“在场”与“意识的形而上学”必须将文字作为它的死亡和它的根源来反思。P10522、文字是历史的,但科学也要求文字理论指导对事实的纯粹描述。P10723、“神创论”例如:“它们是上帝亲手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字。”这种神学主义事实上不同于偏见并且甚于偏见。它以或公开或隐蔽的形式构成了整个文字学的主要障碍。P10924、笔迹学P129 楔形文字,既表音又表意。P13225、文字的侵略则是语言的疾病、失败和衰落的事件。P15526、语言始于形象表达,但是它会向字面意义发展。“形象语言是最早产生的语言,字面意义是最后发现的”。《语言起源论》(卢梭)P15627、当我们在意识中将名字称为专名时,我们已经对它进行分类。名称在被称呼出来时就被抹去了,它不还是所谓的专名而已。P16028、对文字的轻视与人种中心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同样,人们轻视(拼音)文字,轻视追求丰富性和自我呈现的言语进行的辅助工具。人们还拒绝给非拼音符号赋予文字的尊严,在卢梭和索绪尔那里我们可以发现这一点。P160—16129、莱维—斯特劳斯的观点:文字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强奴役的力量,而不是促进“不偏不倚”的科学。他可以在新一轮的思考中,消除无文字的民族与有文字的民族之间的界限:这并不涉及文字的运用,而是涉及人们相信可以从中得出的结论,涉及历史性或非历史性。P18730、语言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自然地形成的,并随着那种需要的变化而变化。P20231、卢梭与斯特劳斯都蔑视文字而对语言的作用大加赞赏P20432、卢梭与他人断绝往来只是为了用写下的语言向他人表现自己,由于隐居的保护,他可以从容的斟酌词句。其结构表现为:以文字代替言语也是以价值代替在场——人们宁可选择“我所是,我所值”而不选“我存在,我出场”。P20833、自恋行为是体验的普遍解构,所有生物都有自恋行为.只有能使用符号的存在物,也就是说,只有能进行自恋的存在物,才会受到一般他者的感动。自恋行为是一般经验的条件,这种可能性——“生命”的别名——是通过生命历程显示出来的普遍结构。并且这种结构会导致复杂的等级化的活动。自恋行为,自持或自为——主体性——增强了能力并且加强了对他者的控制。因为它的重复能力将自身理想化,在此,理想化是这样一种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感性的外在性,作为能指影响我或服务于我的东西。屈从于我的重复能力,屈从于表现为我的自发性并且愈来愈少的逃避我的注意的东西。P24034、自恋行为在分裂自身时构造自身,在场的丧失是体验的条件,也是在场的条件。P24135、文字是一般痕迹的代表,但不是痕迹本身。痕迹本身并不存在。P24136、按卢梭的看法,怜悯是最基本的情感。(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卢梭毫不含糊的证明,怜悯比推理和反思活动根为原始。)P25037、欲望无疑不是怜悯,但按卢提供给梭的看法,他像怜悯一样是前反思的东西,我们必须将(“爱的精神因素与肉体因素区分开来。”《起源与基础》P157)(肉体因素是促使两性相互结合的一般愿望;精神因素则决定这种欲望或仅仅将这种欲望固定于唯一的对象,或至少将最大限度的能量提供给被爱的对象。《起源于基础》P158)因此,奴性的作用在于获得能量,使之服从唯一的主题,服从唯一的表达——女性气质。女性原则在男人那里所起的作用与在女人那里所起的作用是相同的。卢梭认为“女人使男人变成女人”。P25838、想像是怜悯的人化过程。P268“虽然怜悯是人心与生俱来的,但如果没有想象的推动,他就会永远处于静止状态。”(《语言起源论》P32)P268 39、怜悯:当怜悯被想像和反省唤醒时,当感性的在场被他的意向超越时,我们才可以想像和判断他人在感觉和受苦。(我们既不能也不应该单纯的孤零零的感受他人的苦难)P276《论人类知识的起源》(孔狄亚克)——《关于聋哑人的信》(狄德罗)——《语言起源论》(卢梭)40、正如绘画在我们心中激起的情感丝毫不是由于颜色一样,音乐触动我们的心灵丝毫不是由于声音的作用。浓淡有致的美丽色彩可以悦目,但这纯粹是感官的愉悦,是描绘和模仿给这些色彩赋予升级和灵气,他们表达的感情激起我们的情感,他们描述的对象感动我们的心灵,兴趣和情感与色彩无关,版画中动人的笔触甚至能打动我们。没有画面上的笔触,颜色就不起作用。P30141、甚至在绘画中只有当它模仿一种对象,更确切的说,只有当它表达一种情感时,描绘才可能栩栩如生,并且打动我们:“是描绘,是模仿给这些色彩赋予升级和灵气;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激起我们的情感,甚至版画中动人画面的笔触也可以感动我们。”P30442、语言成生之前没有社会制度,语言不是通常的文化要素,它是一般制度的要素,它包含并建立整个社会结构。P32143、《语言起源论》中的命题 P336(1)“言语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2)“一旦一个人被另一个人视为与自己相似的,能感觉、能思想的存在物,交流感情和思想的愿望或需要(南北两个发源地,已得到确认)会促使自己他寻求交流的手段。(3)人必须通过他的感官影响他人的感官(动作和声音),必是产生了表达思想的感性符号。语言的创造者并不是靠推理来创造这种符号而是他们的本能预示着它们的结果,我们以两种方式来影响他人的感官:动作和声音。44、《语言起源论》一开始赞扬,最终又谴责无声的符号。P34145、人们自符号受到限制以来就开始思考符号,它既不属于自然也不属于约定这种限制——一种不可能的符号的限制,一种提供所指,亲自地直接地提供事物的符号的限制——必然更接近手势或眼神,而不是接近言语。语调的某种理想性本质上成了一种抽象与调和的力量。棒子的动作包含各种可能的话语。但是如果不使它涸竭,不使它变形,话语就不可能把它再现出来。书写符号脱离了身体,但这种脱离已经表现在言语的不可见的、以太般的元素中,而言语无法模仿身体的接触与动作。手势,出于情感而不是出于需要,其起源的纯洁性受到人们的重视,它防止我们受到已经异化的语言的损害,受到一种在自身中包含死亡和缺席的言语的损害。这就是为什么在它没有先于言语之时就对言语进行替补,改正它的缺点,填补它的空白。指挥棒的动作代替所有的话语,而话语又远远的代替指挥棒的动作。这种不断相互替补或替代的关系就是语言的顺序。这便是《语言起源论》所描述的语言的起源,尽管它没有公开宣布这一点。P342—34346、“当人们的思想开始发展和丰富,当彼此需要亲密的交流时,他们就寻求更多的符号和更加丰富的语言。他们大量增加变音,补充手势,这些手势本质上更具有表现力并且其意义不大取决于先前的规定”(《语言起源论》P148)在此,手势是言语的附属物,但这种附属物不是人为的替补,它是对更为自然、更有表现力、更为直接的符号的重新定向。P34347、语调之所以打动我们,引起我们的兴趣,激发我们的情感。主要因为他进入了我们的灵魂深处。P35148、言语决不能现实事物本身,,而只能提供一种比真理更深刻地触动我们,更为有效地“打动”我们的幻影。P35249、一门精确的严谨的语言应该成为完全单义的,确切的语言,即成为非隐喻性语言。P39550、这就是它的起源,因为语言原本具有隐喻性。按照卢梭的看法,语言的这种隐喻性源于他的母亲,即情感,隐喻是将语言与他的起源联系起来的特点,文字抹去了这种特点,抹去了“母亲的特点”。P396…“有人郑重其事地将几个不愉快夜晚的梦话视为哲学。有人说我也做梦;我的确做梦:但我做了他人没有做过的事,我将梦作为梦来看待,我让别人去评判我得梦中是否有对清醒者有用的东西。”
  •     德里达与《论文字学》其实,叫德里达与《论文字学》并不十分贴切,可能在后面要介绍的并非是德里达与《论文字学》,至于要表达什么、要说什么,顺其自然吧。反正就是想写点东西,想放空一下,无关哪个大家、无关哪个著作、无关逻辑思维、无关行文顺序……在行文开始前想载录一段昨天看完《论文字学>之后的小心情。2016年5月28日20:58 星期日 晴 读《论文字学》的感想与收获最近一周,及匆忙又难得静心的读完了《论文字学》(雅克▪德里达)。现在,此刻终于结束了对书本的阅读,图书馆还未到闭关的时间,就想着合起书本,写点东西。权当告慰一下最近阅读疲乏无休的自己。1、我想记录的是今天吃完晚饭,回到图书馆时。在艺术方面的书架前转了一圈(或许是为了消食吧)。这一晃不要紧,要紧的是我看到了满架的专业课书籍。这时,我有点心慌了,我听到了自己的心声,她在说“这么多专业课的书籍,你都不看,天天憋着一股闷劲,看生涩难懂的哲学,浪费大把的时间,赌一个未知的答案(因为哲学读完了你不一定懂),这样做,对吗?”,这时我开始质疑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是,就在质疑的同时,我又听到了答案:(1)其实这些写专业课书籍的作者,他们大多数也曾好现在的你一样,也啃了好几年的哲学,要不他们写不出这些书(2)等下学期吧,或许可以腾出时间,放下哲学,看看美术史和一些理论类书籍。带着这些问题和答案,我回到了书桌前,开始继续阅读《论文字学》(当然,与此同时,我还在思考,这样做,对不对?)昨天,在读《论文字学》的过程中,我读出了德里达对《语言起源论》的解构,但是说实话,在阅读的过程中,切实的感觉到了解构的强大力量,但是真的没有注意到德里达在叙述什么,其目的是什么,也没思考卢梭要表达的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只知道德里达在不断地对卢梭的文本,进行解构、陈述;再解构、在陈述……。(这是初读,我只理解到这里,或许再次阅读的时候我会在理解卢梭整个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论文字学》的阅读,那时,或许我会理解卢梭,会理解德里达。但这是后话了……)。这时,我在想,如果卢梭还活着,他一定不会和德里达成为朋友吧!或者,如果我是卢梭,那德里达,我一定很讨厌他。但是卢梭已逝,我也不可能成为卢梭,但是,思想家都很神奇。我想,如果,如果卢梭和德里达,他们真的生活在同一个时期,那么,他们一定是好朋友,惺惺相惜的好朋友。2、继续回到对之前问题的思考,到现在读完《论文字学》合上书本之后,我知道了,读哲学,有用!虽然其中的文字晦涩难懂,虽然我没读透《论文字学》,但我知道了,如何对文本进行解构好重述。其实,阅读哲学,或许理解思想家们如何进行思想的构建比理解字句更重要。我想,就此而言,我没有在浪费时间,最起码《论文字学》我没白读。3、哲学的而阅读,真的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读书真的让我在无形中成长了许多,回过头来,还会时不时的嘲笑一下之前的自己:“怎么那么幼稚!”。其实,看见成长的过程,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好吧,抒情完了,进入正题吧……下面,就阅读的《论文字学》写个“不懂装懂”的读书报告吧)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翻的还是有些略微不严谨,有点化翻就简率性而翻,不过其实不碍阅读(只要你找得到法文对照)
  •     “缝隙”
  •     毕竟是德里达啊……
  •     德里达的这本书,最喜欢开头和结尾的两句话,读完了这本书,觉得这本书该深度,或许以后会读二遍、三遍……第一遍读完,虽然对文字学了解甚少,但是,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在这本书中可以明显的读出来,感觉很好的一本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