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局中人(第1部)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
ISBN:9787506065252
作者:王学斌

内容概要

王学斌,中央党校文史部讲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晚近学术思想史、文化史及民国人物研究,先后在《高校理论战线》《社会科学战线》《文献》等学术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数篇。闲暇之余,撰文自润,已在《书屋》《中国新闻出版报》《文艺报》《名人传记》《中国经营报》等国内报刊发表随笔、杂文、时评近百篇。已出版著作有《民国底气:腹有诗书气自华》《民国音乐:未央》(与人合著)等。

书籍目录

序 说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自序 “萧条易代不同时”——清末民初众生相
守局
荣禄:最后的满族大佬
载沣:哥非无能是无奈
善耆:王爷竟是“改革控”
铁良:霸气外露的代价
鹿传霖:当贤臣步入黄昏
毁局
载涛:让大清娱乐至死
那桐:庸臣焉知亡国痛
荣庆:末代文人终无用
徐世昌:利国无能但利身
陈夔龙:官运盈而国运尽
破局
张继:三将军与老油条
柳亚子:“留当他年诗史看”
李叔同与苏曼殊:殊途同归入法门
出局
胡思敬:孤亭兀坐一轩眉
汤寿潜:布衣都督乃过客
郑孝胥:多情总被无情恼
林纾:一个非典型遗民
殒局
端方:上台虽壮终必悲
黄远庸:那些挥不去的痛
邵飘萍:纷扰乱世一飘萍
格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重温“同文馆之争”
醒睡古今真难辩
日记里的辛亥年
别样的一九一九
附录 民国太迷人了!
参考文献
跋 用怎样的态度看那个时代

作者简介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时代。一如当今的民国热,对当代的许多人来说,民国或许就是他们心中的黄金时代。而清末民初,在李鸿章的眼中,乃“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好时代还是坏时代,都不是绝对,本书所写的载沣、荣禄、端方、徐世昌、邵飘萍、柳亚子、郑孝胥等,便是深深嵌在这清末明初“变局”里的“局中人”。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局中人(第1部)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狄更斯曾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着希望与失望,正义和邪恶,欢乐与悲哀,光明和阴暗。该书以清末民国知名历史人物为主线,展示了这一最好与最坏时代中有识之士的社会认知及作为,不仅揭示出巨变的历史社会,也展现了不同人物的面向、抉择。难能可贵的是,该书还对历史人物的个人情趣、理想追求有着较为深刻的刻画,使人不觉地走进这一人物、这一时代。书中的文字也颇为优美,语言诙谐,是难得的好书,非常值得一读~
  •     中国史学写作,有着历史悠久的叙事传统。比如最早的通史范本《史记》,除了帝王世系之外,司马迁用饱含情感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荆轲、聂政、项羽、陈胜等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性情、故事、命运,即便是两千年后的普通人读起来依然深受感动。但是,随着现代史学研究范式的建立,这种叙事传统似乎有中断的危险——史学研究日趋细密专业,离大众也越来越远。甚至有学者断言:大众认知要落后专业史学界15至20年。反而是在西方,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的叙事传统一直还在延续,唐德刚、黄仁宇、史景迁、孔飞力、艾柯等人的著作,乃至新近出版的沈艾娣的《梦醒子》,都可以看到这一传统的影子——他们的著作都兼顾了学术性和可读性二者的平衡。那么,专业学者应该提供怎样的文本给大众读者?换句煽情点的话就是:变革时代,史家何为?王学斌这本《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局中人》(以下简称《局中人》),给了我们一个讨论的契机。学斌和我算网络之交。9月份的某天他找到我们,说打算写本徐世昌的传记,想先聊聊。当时我愣了一下:徐世昌的《韬养斋日记》手稿尚未公开出版,缺了这份关键材料,要写好这本传记还真没那么容易。此人微博认证“80后作家,著有《大漠荒芜》、《别样风流》”,“文艺界人士”写史学传记靠谱吗?于是抛了个话题过去:“徐定茂你认识吗?”“联系过的,日记是我整理的,整理得我眼睛都快瞎了。”“号脉”至此,我才知道他居然是“纯学院派”出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现在中央党校任教。不久,《局中人》一书出版,关注的是晚清民国史政学两界人物。1872年6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以“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描述自己深处时代的剧烈变化。可以说,李鸿章时代开启的社会大转型,到现在都尚未完成,我们每个人都栖身于这条河流之中。剧变时代本身的复杂性,加之与当下时代的勾连,使得这一领域成为近十年的出版热点,要在这一片鱼龙混杂的出版红海写出新意来,殊为不易。《局中人》承袭的是《史记》列传的写法,实际上就是为荣禄、载沣至邵飘萍等21人每人立了一个小传。因“内心世界前后相隔,政治理念判若霄壤,文化主张古今不同”,这些人虽然都处于同一时代,却最终为时势所迫,化为彼此对立的“异代人”。王学斌又以“局”字结构全文,以“守局、毁局、破局、出局、殒局”把这21个人加以分类,最后附了一组文章冠以“格局”收尾。在每一章的开篇之前,还以“时论”和“观局”两段引子,强调了历史和当下的关联。比如“铁良”一节,“时论”部分引了辜鸿铭对他的评语,“固执,却有强烈的廉耻感和责任感……”“观局”部分则是作者自己的评价:“体制如同一张大网,每个官员都好比网中之鱼。所以,若想在体制内游刃有余,不受窒碍,就得善于塑造个人形象……”结构和语言是这本书的优点之所在。因为自大三开始作者就在《书屋》等杂志发表文章,这使得他的行文流畅,叙事时也较为注意历史与当下社会的共性,“穷二代”、“霸气外露”等词汇让人不时会心一笑。自身经过的学术训练以及体制内的便利,也使得学斌比常人能掌握更多的材料,这本书引用了文集、日记、笔记、报刊、档案等共计106种,用力不可谓不勤。但是,如此众多的人物,以这种结构成书,还是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这组文章最开始应该是为报刊所写,这是我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这也是为何每一篇都限定在一万多字。一万字想要写清楚一个荣禄、端方这等人物很困难,这使得作者只能采用白描式的跳跃写法,而很难有篇幅展开深入时代背景和人物的内心。阅读时我时常有这种“跳跃感”,人物与人物之间的衔接也出现“断裂”。如果选取的人物能够减掉一半甚至再多一点,每个人的篇幅加长,更加注重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时代的勾连会更好。这种写法,更为精彩的先例是李洁的《文武北洋》。其次,个别细节也值得再商榷。如邵飘萍篇提到《京报》揭露曹锟贿选一事(P274—275),四川大学杨天宏教授最近就依据民国《议院法》和北洋时期适用的《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由于相关举证存在瑕疵,曹锟‘贿选’尚难视为法律意义上的结论”。(《历史研究》,2012年6期,第132—152页)
  •     《最好与最坏的时代:局中人》列出诸如荣禄、载沣、善耆、铁良、鹿传霖等人物,让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那个时代的顶层人物们,不在一味的用阶级史观、用现代人的角度评判,而是以一种历史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审视这一切。这样我们就可以更鲜活的去看待那个时代的人物以及他们背后的那个时代,多一些深思、多一些借鉴!

精彩短评 (总计18条)

  •     学斌出品,必属精品。
  •     超好的一本书!!!
  •     关注人物,再现时代风貌。确实值得一读!
  •     作者能把历史写到如此入戏。确实不易
  •     很应景的一本书。。值得读
  •     书写的不错。值得一读
  •     不错,期待,拜阅王博先前几部作品,感觉在史实的基础上彰显出笔者的独到一面。希望此作能给读者耳目一新
  •     看题目与目录就知道是本不错的书
  •     期待作者签名赠书!!
  •     文史类的好书,阅读一个时代
  •     非常好的一本书,读后收获很大!
  •     是一本还行的学术作品,文学性相比而言就差了点。关于人物的选取也有点看不明白,而且故意划分的主题有点牵强,比如荣禄和他的亲信们就完全放在两个主题里带有截然不同的感情色彩。而且大多是史料的堆积,写那些“牢骚”盛多的文人的篇幅要比一些搅弄风云或者经历奇特的人物多不少,作者自身的议论不多而且没有什么亮点,随着阅读的深入不免有些乏味。
  •     看评分,水军太多。被东方历史研究及马勇的推荐所误,此二者荐书也不甚靠谱。内容稍显浮泛,未深入到晚清政局的满汉之争、中央地方之争、洋务守旧之争、南北之争、慈禧奕之争,所以写来写去,总嫌雾里看花;行文刻意时尚,呈现出的却显油滑。借此书加深对晚清诸人的印象尚可,其他不可有过多奢望。
  •     通俗读物,不是很深,文笔一般,观点上有偏向新文化,反对传统文化的倾向。
  •     好书,非常适合在繁忙的工作之后细细品味。
  •     民国人物风云值得一读
  •     读了王老师的书受益匪浅 没想到他那么年轻那么有才 佩服!推荐!确实值得一读!
  •     理想,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尤其是在乱世,作为有些有理想的执政者,他们的理念,想法对于处于十字路口的国家至关重要。这本书正是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清末民初那段芜杂的历史,资料翔实,结构清晰,是一本值得用心去体会的好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