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108022608
作者:赵立彬
页数:315页

内容概要

赵立彬1967年10月生,湖南召阳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学士(1989年)湖南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1992年),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1999年)。2002-2003年担任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1993年起在中山大学任教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民国思想史、学术史。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书籍目录

绪论:全盘西化思潮研究的史料与史学
一、特殊的对象--时代思潮的支流
二、学术史
三、基本资料
第一章 西化与晚清至民国思想环境的变迁
第一节 晚清至民初的西化趋势和西化思想
一、自强运动时期西化主张的滥觞
二、戊戌维新与激进的西化主张的提出
三、清末民初“醉心欧化”的社会思潮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
第二节 世纪之交以来的崇洋倾向
一、世纪之交的巨变
二、崇洋心理的社会表征
三、崇洋心理与新思潮的命运
第三节 30年代前期思想界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民党思想统制的强化
二、复古思潮沉渣泛起
三、思想界本身的分化与困惑
第二章 陈序经、胡适与全盘西化思潮——思想的初步提出(20年代中期-30年代中期)
第一节 陈序经的全盘西化思想
第二节 胡适与全盘西化思潮
第三节 胡适与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异同
第三章 全盘西化思潮与中国文化发展路向的论战——1934——1941年
第一节 文化论战在广州的兴起(1934年)
第二节 全盘西化思潮与1935年全国范围
第三节 抗战时期关于西化问题的论战(1938——1941)
第四章 全盘西化思潮的理论总结——陈序经全盘西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渊源(1940年代中期)
第一节 陈序经建立文化学的努力
第二节 陈序经文化的理论体系
第三节 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第五章 历史的再审视
结语
后记
征引文献
索引

作者简介

本书依据各种报刊、著述,档案、书信,日记等中外文献在考订史实、厘清渊源的基础上。重在揭示全盘西化思潮发生、成潮、高涨、式微的阶段变化。描述思潮内部不同人物和群体间立论的差异及在论战中的复杂表现探寻各方主张的关系及其与社会的交互影响。克服笼统理解和片面评价。在再现历史本相的同时, 巴握这一思潮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的基本特性。


 民族立场与现代追求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老师萌!
  •     信仰,理念和关怀的分离。我国人为意识形态争吵逾一个世纪,至今不歇息。和而不同之所以成为美谈,是因为它只存在于为数甚少的几个个案中,所谓物以稀为贵。。
  •     关于中国的近代化/西化。
  •     不知道陈老晚年的观点如何
  •     桑兵先生的解说很精彩,其次,里面提到论战的三个特点:故意曲解、断章取意;互相讥讽,游戏文字;以声势压人,言辞过甚,现在大大小小的论战都有这几个问题。
  •     很不错的书。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现状为全盘西化思潮提供滋长的土壤。以陈序经为主要代表的全盘西化论者在揉合文化进化论和文化传播论基础上提出文化新进化论,基于文化整体性与文化连动性,陈将全盘西化之定义进行严格限定,这样即使是胡适等人在陈眼中充其量是全盘西化的同情者。事实上,胡适的全盘西化观比陈更具圆融性和可操作性,因为在奋力西化的过程中,本位固有文化惰性会稍稍迟滞西化的力度与深度,所谓“取法其上,得乎其中”,而不同于陈所主张西化一旦开始,基于连动性,会产生牵一发动全身之效,冲破固有文化惰性带来的障碍。这就是陈在全盘西化观上并不待见胡适的重要原因。
  •     整个过程的叙述很清楚,主要围绕陈序经的活动展开
  •     陈序经校长的全盘西化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