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路上找回人民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
ISBN:9787560986449
作者:刘洪波
页数:286页

内容概要

刘洪波,1966年生,湖北仙桃人。杂文家,评论家,就职于新闻界。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有图书馆馆员、大学教师、新闻记者经历。在多家报刊撰写个人专栏,著有《文化的见鬼》《高雅的落俗》《苍蝇的光荣》《读出滑稽》《淳朴的异议》等。

书籍目录

被隐蔽的强制阅读1
信息攻防与图像政治3
房子的新故事5
与生育相关的抗辩7
一个官员的冤抑与幸运9
在公路上找回人民11
回到故乡和母亲身边13
公职人员的福利共和15
是负责于规定还是负责于人民?17
城市内部的关卡19
作为“逸民”的母亲21
荒谬的论文生产24
国土内的难民26
这是怎样的粮食?28
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30
“没有发现问题”32
是公共服务领域还是消费领域?34
国家理念与人类价值36
社保费率降得了吗?38
查办者与正确同在40
社会治理岂能迷信刑罚42
仇官问题的乡愿见解43
官本位是否也赖生产力不发达?46
在灾难中思考人的方向48
人道先于诚信50
秩序是怎样构造的52
草案就是“临时工”54
“和服事件”的吊诡版本56
从百度文库看社会信息环境58
视死者为麻烦的时代60
公车私用的境遇62
用现代框架看独特64
市场需要道德和信用在场66
社会不是大鱼缸69
“爱狗主义”的观念线索71
民众对法律正义有评价权74
看紧钱袋靠的是“阳光”而非绩效数据76
安乐死是一个奢侈议题78
所谓“暴力慈善”81
公民文化权利重于专业氛围83
“抓比不抓好”罢了85
官味言行应属儿童不宜87
精神病诊治首先要回归医学轨道90
生命处境的残酷寓言92
管官最严莫如皇帝94
消失的青年96
峨冠博带的滑稽班头98
张牙舞爪的发展100
“电利”就是水利?102
权力美学的视觉秩序104
谁更容易被慎之又慎地处死?107
是爱听真话还是叶公好龙?109
底层的生活现实与心理现实111
是否要装1亿人?113
全员打工化社会115
诗歌市场化终于实现117
“媒体联合国”概念119
一个干旱消费者的零思121
高考作文在倒退124
程序正义并非目的126
无损败家法128
记者有毒,添加剂无害129
是地域摩擦还是阶层摩擦?131
高尔夫应当成为权贵符号吗?134
是出走还是逃离、驱逐?136
人民必须不怕麻烦138
治理“神人”仍需谨遵法治140
不稳定因素谁制造?142
何不揽镜自照?144
特殊的事件描述学146
公众狂欢关法官何事?148
救命伦理与不救的经济学149
毒蝎子也在“做蛋糕”151
禁不住的《盲井》153
水浒反腐十八招155
正当的目的也不要利用孩子157
GDP质量排序再证地区发展差距必须缩小159
“皇军”、“八路”、“花姑娘”162
假如科学真能算命164
情绪稳定的“良民”166
美债的施受游戏168
污染“漂绿”行为170
墓地为家172
童装为什么有毒174
射杀动物的娱乐175
寒门难出贵子179
康菲玩残海洋局181
智障人士的三种特色用途183
老年人形象负面化之忧185
强拆可以有,跳楼可不行186
单位是个皮条客188
被志愿者190
游官驿站192
勇猛的问题194
政府不花钱196
自治校园无须忧心安全套197
历史讲述的模式转换199
好社会不需要全员励志202
普通杀人狂204
“民工变质论”与刻板印象206
无论早晚,正义必须到来208
袖笼子里的和谐210
抽烟的贫困生不获资助完全正当212
道德生活面临双重伤害214
教育岂能制造歧视216
中县样本不特殊219
“三代无大学生”221
移民为何而移223
制度化的歧视是罪恶225
给怎样的信息大家看227
优待形式的歧视229
知识分利渠道231
媒体不应被权力的江湖气打动233
理曲气壮的特色逻辑234
需要有国家广告吗?237
为什么会有大气良好的灰霾?239
“天堂”很近241
留守是一种发展成本243
健康绑票者245
你为什么要敲邻居的门?246
公务建筑的威风249
真的大难临头了吗?251
公考健康特异症253
声名狼藉的官员为何复出255
外交家的道理257
“校董女神”的造像手法259
补台专家的解释262
年度汉字——翻264
控的必要与失控的可能267
油头粉面的垃圾数据269
哪个国家培养了世界公民?271
跋杂文家的时评274
后记写作是有限的283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刘洪波近年的主要思想文化评论文章。作者在媒体工作,对社会新事物、新问题、新现象保持着高度敏锐,而且能够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表达出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情怀,文风犀利、深刻,富有哲理。


 在公路上找回人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应该说这是一本关于当下热点的社会新闻评论集,上架建议被归为文化/时政,其实我个人从心里是抵触“时政”这个字眼的,总觉得它是官方派来的卧底,用所谓强权规范着被扭曲的正义,正襟危坐的30分钟,让我恶心、呕吐,接着产生尿意。所以,看刘洪波的文字,我摒弃了那个曾经为了高考为了不至呕吐和产生尿意一手捂嘴一手捂裆每天看那30分钟的不舒服,津津有味地开始了夜读。全书近300页,26万多字,130余篇短小文字,横跨360行,大到科教文卫,政策法规,小到升斗小民,拆迁上访,无不直抒胸臆,字里行间流淌的是一个知识分子对于当下社会和环境的关注。让我佩服的不是文笔功底之深厚,皆因切中要害敢写敢言之故。哪怕如树之一叶,山之一角之渺小,亦称得上是志士了。书名为“在公路上找回人民”颇有深意。公路,除了是公家开工修建的一条条用于交通的道路,更动用了数以万计甚至千万计的工人投入其中,又寓意了发展之路。找回人民,就是要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把人民抛诸脑后,只顾一人享受胜利成果。自私者如袁项城,称了皇帝又如何?眨眼之间洪宪过。它整体传达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我们既要求发展,又不能脱离发展的主力军——广大人民。或者说,为人民服务不应只是一句形式上好听易记的口号,而应时时刻刻付诸在行动上。有几个词我想在这里稍加延伸。第一个是教育。作者在文中提到的高考、大学生杀人等事件,无疑是对教育之失败的控诉。我们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等到走出学校的时候才发现无所适从,我们在象牙塔里一待就是十五年,想想人生有几个十五年,可是当我们走出校门后,一切还是要从头学起。小学生抽烟、恋爱、打架斗殴,教师不闻不问,体制不管不顾。自己国家的语言还没有学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幼儿园又普及了英语,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屡拿高分,就连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也令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大跌眼镜。可是说到遵守交通规则、尊敬师长、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一下子就比别人差了一大截。中国自诩上下五千年历史,可是如今有多少青少年真正学到了中国历史,不过是书本上的所谓经验教训式的教条主义,且是胜利者的历史。我想如果把《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历史大部头书原封不动搬进课堂,或者会有奇效。说到文明礼貌,我们自称孔子后人,儒家礼仪文化传承者,对于某国抢先申请盗取我国的传统民俗节日而愤慨,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同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为什么现如今的我们所剩无几,变得面目可憎,而某国却去粗取精,更完善地继承了汉文化?又说到汉字的简化,现如今更能体现汉文化的繁体字只有港澳台三地以及韩日文字中会有涉及,而中国大陆早已抛弃先人奋进心血创造的文字精髓,转而追求所谓的简约美。科学发展到今天,更是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盛况”,于是荧屏上所谓的“汉字听写大会”闪耀登场。想想我中华文化发展到今天,竟退化到一个中学生写对稍难一点的汉字就迎来一片赞叹声,多么可悲的嘲讽!第二个是环境。相信现在“环境”两字也如那些所谓的不能说出口的字眼一样成了敏感词。可以说环境的破坏绝对是从地球有人类活动以后开始的,时至今日,尤其是在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还在进行着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这种畸形发展模式。近几年,国家陆续提出了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理念,皆是因为环境的破坏已经威逼人类的生存。饱受风沙侵袭、大雾弥漫以及拥堵的北京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作为补救措施,南水北调工程成为一条养活北京这个2000万人口大城市的血脉。森林覆盖面积日益萎缩导致的群山光秃,进而引发的泥石流、山土滑坡时时威胁着世代依山而居的穷苦百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沙化等一系列人类对自然无限制的索取最终导致的板块活动频繁,从而引发的地震、海啸等看似天灾实为人祸的灾难,皆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预警与惩罚。然而,无耻的人类为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仍不惜以损害子孙后代的环境为代价,换取一人今世的荣华富贵。佛家说一切皆有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一点不假。人类的自作孽,换来的便是不可挽回的悲惨与疾病,从环境恶化、生存困难、疾病缠身等等,无形中一条恶性循环把一切串联起来,让生活其中的人再找不到任何干净的空气呼吸、洁净的水源饮水,甚至最后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此所谓不可活。第三个是法治。说到共和国的法治,第一个要说的是上访,全国各地的信访局、上访办似乎只有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才存在,说是信访、上访,其实就是截访、拦访,让普通百姓最终无处可访,如果冥顽不灵、顽固不化、软硬不吃,最后就会把人送进小牢房,更甚者死于非命。有砖家说中国的国民幸福指数逐年提升,谁谁的腿的,从1949到2048年,我们目前所经历的天数除以那个时间的总天数就是我们的幸福指数,我们都被幸福着啊。可惜不一定能等不到2048年百分百幸福的时候了,因为我们都活在毒气罐里。第二个是拆迁。这在中国来说,我想这是最具备被拍成好莱坞灾难战争大片的素材,无需编剧,现场直播就行,白天不给拆,夜里偷袭,抵挡不住就自焚,拆迁队所到之处房倒屋塌,遍地狼藉,误了无数性命。看过李承鹏《李可乐抗拆记》的想必都记忆犹新,那场景并不是杜撰,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便宜了李大眼,每天抱着电脑跟着拆迁队就把小说写出来了。第三个是房价。有一个永远打不死的小强站在自己建造的高楼上摇旗呐喊,说什么物价涨了,工资涨了,什么都涨了,为什么房价不能长?哇擦,工资一年涨了200块,房价一天就涨了200块,这是要逼死非官二代、富二代的民二代、穷二代的节奏么?一个词儿叫什么来着,官逼民反。管他什么石,如果中国的中产阶级都买不起房,那作为他们的父母——众多的无产阶级就会骂爹骂娘骂祖宗,那些建造了中国无数高楼的人其实就是一泡屎,房子空一辈子没人住,老百姓苦一辈子没房住,ZF,这时候你在干嘛?拉屎吗?第四个就是医疗。中国诱人的发展速度把很多人很多厂吸引了过来,整日往大河里排放着污水、空气中排放着毒气,作为人生的最后一站,出乎意料的是,在我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就躺在了医院里,接受着那些收着红包的医生的诊治,你为了缓解紧张,躺在手术台上跟手里攥着手术刀正要动手的医生聊着,医生的一句“老子以前是傻猪的”,还未动刀,你就归天了。就是不归天,你最终也得滚蛋,因为你医药费用完了,交不起了。病却还不见好转,于是只能“狗急跳墙”,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自宫”,自己成为自己的私人医生,真好。最后你躺在床上再也不动弹,上面来人,强作悲伤地说一句“走好”,以此宣告从此你再与这个世界无关。也是好事,起码再也不用吃假鸡蛋、喝三聚氰胺奶、呼吸毒气、被屠夫手术了。终于解脱了。去那边记得告上帝一状,骂他为何把你送到人间去坐牢受罪。最后一个要说的是城管。如果恰好你也看过宋志刚的《城管来了》,想必你会对城管这个行业撒一把同情的泪。在这个“给我城管3000,一夜收复台湾”的时代,你可别指望他对你有多温柔。打砸抢烧怎么都感觉像是鬼子进村、八国联军进京,你就是跪下了除了说明你自己脑子里的顺民和奴役思维,你仍然逃不掉被没收生存工具的结局,然后带回所里或受殴打,或受恐吓,出来后生活不能自理了,于是被专家鉴定为重度精神病患者,你就进了那座院子,永远不能自证或自清。嗷嗷待哺的孩子或饿死街头,或流浪他乡,最终也不知去向。其实,我一直想说的是,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不是解放军,是城管啊。最后,我想说的是,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无论别人认可与否,你不仅要自己活的像个人样,更要更多的人活的像个人样,因为只有众多的人活得像个人样,那个它才会把你当成一个人样看。
  •     每天我们都会走在各种各样的公路之上,遇见各种各样的人,我能断定这些人中有先生有小姐,有忙人有闲人,有男人有女人……但是我却无法断定他们之中有人民的存在。这么说倒不是我对“人民”这个词有什么歧义,更不是说我对现实中与时俱进的现代人存在价值的某些怀疑,只是这个越来越模糊的关于“人民”的概念,让我想起它曾经赋予“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普通劳动者”之于他们的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权力和地位,想起现实中越来越被忽略,甚至根本极少有人相信并泰然、坦然、欣然地以人民自居的人物的存在的尴尬现实。我不知道这是现代人缺少自我或过于自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我知道这几乎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他们焦虑、窒息、麻木地奔碌着,甘为权利和欲念的奴隶,甚至是对于社会热点的膨胀关注也仅局限在猎奇和偷窥的喜悦之中,根本没有一个社会责任感的支撑。于是一忽无所不能无所不拥有,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恣意地品头论足,一忽又根本一无所有一无所知,对我们本该拥有的权力和义务都茫然不知,或者根本放弃了那许多。借助于《在公路上找回人民》,刘洪波在反复告诉我们以人民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何其重要,同时也不厌其烦地提醒我们在认同了自己之于这个世界的多个角色的同时,也应当尝试视自己为人民,也应当令自己成为人民的一部分。以人民的视角看待世界,何其难。很显然,刘洪波是不畏此难的。在《在公路上找回人民》这本杂文集中,他谨遵孟子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古训,他智力寻找的是普通民众公民权力的意识,他极力唤醒的是民众对于法律正义、对于公民文化对于社会自治的在场感,他努力鞭挞的是种种以人民的利益为借口的权力泛滥……他承认权力部门有权对社会进行总体设定,有权使权力在人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强力介入,但也坚持强调如国家的教育方向、成人标准、制度歧视、政府诚信、政令公开等绝大部分问题应交予公众讨论的重要性,甚至还掷地有声地吁请国家权力部门“何不揽镜自照……应该说,厘清纷乱的社会热点是刘洪波杂文的一大特色,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当是他文字的精彩所在。在刘洪波笔下,国家社会活力以及病象、人民主体以及官本位现象都被深入挖掘与呈现,其中不乏对于权力过分利用的警示,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对于公民标准设定的质疑,对于全民式励志和阅读的喟叹,对于权力美学的描摹,对于乡土文化、生命处境、理念价值的分析……读他的作品,无论你是社会学家,还是普通民众,都会情不自禁地被他“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豪情和正气所感染,于是在那某刻,有一种新的东西出现了。
  •     这本书是刘洪波先生的一个杂文集子,所收131篇文章全部是他对近两年来网络热议事件的评论。诸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杨支柱生二胎被罚、宁夏官方采购25辆奥迪A6、江西龙南县钟义纯帮助老友曾庆香安乐死、四川雷波县靠制造矿难骗取赔偿金等等大事小情,都有涉及,都有精彩评论。书名来自于书中第六篇同名文章,所评论的事件是我国的公路收费问题。他认为,“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有其一定的积极作用,而公路作为与水、电、气、暖等具有同等性质的半公共品,可以引入市场行为进行收费,但是必须经过一定形式的民众许可,接受公众约束。他在区分人民与消费者概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指出,道路通行是一种公民权利,而不是一种消费活动,公路收费应在公民政治、公民权利的主题下展开,而不是将其置换为纯粹的企业经营活动。水、电、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半公共服务也同样如此。通读全书后不难发现,他对这些网络热议事件的评论有一个基本的着眼点——权利。对于修改城市规划、公共服务价格等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人们有发言权;对于统计数据、社会保障等各类信息,人们有知情权;对于公务消费、政策执行等政府行为,人们有监督权;对于突发事件、政坛丑闻等社会事务,人民有评价权……以及法律赋予的各种公民权利,他正是从公民行使权利,约束政府权力的角度,展开了对这些热点事件的评论。其实,行使权利,最关键的是要有权利意识,让人民知晓自己有这样的权利。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结果,将权力文化发展到了极致,这一方面使大小官员们热衷于掌控权利,对运用权力牟取利益并使之最大化等技巧运用得得心应手、炉火炖青;另一方面,又使我们的人民习惯于在皇帝、官员、以及家长的统治下生活,对于公民权利漠然置之,任人摆布,更有甚者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将自己的法定权利拱手相让,在农村选举中出卖选票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所以,我们的人民需要权力的启蒙,需要打破专制传统对人们奴性塑造,从而唤醒人们心中沉睡的权力意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刘洪波先生这本书就具有这么一种启蒙的性质,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在当下这个经济决定一切的时代,他通过对这些热议事件的分析,告诉我们什么是政治、什么是人民,政府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力的分界线在哪里,在这些事件中权力体现在哪些地方,人们有什么样的权利,应该怎样运用;当然,他也在告诫说,人民要当家作主,就必须不怕麻烦,实实在在的行使权利,真正使有关权利的法律条文成为保障个人利益的武器,而不只是空喊的口号,退化为政府和官员来实施社会“管理”的凭据。美国总统林肯有句名言——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产生什么样的政府。这句话放在中国的确非常合适,正是我们的人民权利意识的缺乏才使政府权力膨胀,官员为所欲为。不客气的讲,我们的政府是被我们惯起来的。可以说,权力意识的觉醒是人们行使公民权力的前提,是打造阳光、法制政府的必要条件,更是建设自由、民主、法制社会的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真实的实现中国梦。从这个意义上讲,通往中国梦的路,在我们脚下,更在我们心中,任重而道远。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针砭时弊,但又有失偏颇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