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6
ISBN:9787801489531
作者:赵冈
页数:257页

内容概要

  赵冈,1929年出生于哈尔滨市。1951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经济系,1962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先后任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退休后曾任职于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史,其中又以明清经济史为重;另外,他还是《红楼梦》考证专家。著述甚多,主要有《中国棉业史》、《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红楼梦研究新编》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
第二章 先秦城市
第三章 秦汉以来城市人口之变迁
第四章 中国历史上的大城市
第五章 历代都城与漕运
第六章 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
第七章 明清的新型市镇
第八章 明清江南市镇的丝业与棉业

作者简介

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图书封面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2条)

  •     社会科学有时会被人说成是没用的学科,理由往往是社会科学研究者们煞费苦心得出的结论都是一眼看得出来的,就犹如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发现自己又回到起点一般。真是这样吗?事实并非如此。比如,人们都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地权是越来越集中的——大地主统治剥削着底层贫农,但通过对古代继承制度和生育传统等问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地权实际上是逐渐分散的;再比如,自给自足小农经济这一短语几乎成了中国大众口中的套话,但事实上,小农经济不是欧洲庄园,不可能样样生产,必然与发达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因此小农经济天然不能自给自足。赵冈先生的《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再次给出了与大众观念相异的城市化观点。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程度随着时间推移的逐渐提高似乎不言自明,但一个观点只要没有经过实实在在的考察和深入严谨的分析,就是可能只是拍脑瓜的想当然。赵冈先生通过对多种文献和数据资料的分析,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具有其独特性,并非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而是一条先提高,在南宋达到顶点,其后又逐渐衰落的倒U形曲线。赵冈先生在序言中就明确指出,他的城市化研究,要避免城市史研究圈常见的细致有余而综合不足的问题,要“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和特殊问题”。大家都知道,问题越大往往越难以把握,但赵冈先生通过简明的学术语言和清晰的逻辑链条将他对城市化的独到见地深入浅出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既然是“史论集”,全书各篇都是独立的文章,但各篇文章的关联,排列顺序也经过精心考虑,其逻辑链条是十分清晰的。全书首先通过说明书中所采纳的对城市的定义明确了全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前提,即,常住人口超过2000人,且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者为城市。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推力与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化也如此:推力大于阻力,城市化水平就提高;阻力大于推力,城市化就停滞或下降。赵冈先生抓住这一点,把城市化的动力和制约因素分离开来,通过双方的力量对比,来解释中国城市化的现象。其中,城市化的动力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可能动因;制约主要有二,城乡人口流动性和城市粮源问题。这是展开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分析的基础和全书采纳的分析路径。概括地讲,全书的逻辑就是:首先,用数据和事实证明中国城市化倒U形曲线的真实情况;进一步地,具体分析中国城市化的动力,其中,作为中国城市化的特色,重点分析了中国城市化中的政治动因;然后,对中国城市化的制约进行了分析,由于中国古代城乡自由流动,不存在户籍制度上的屏障,因此城乡人口流动性问题在中国古代不会对城市化造成制约,故重点分析了余粮率的变化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制约作用,这样就通过对城市化动力和制约双方面的力量对比获得了对倒U形曲线的理论解释。此为赵冈先生对中国城市发展史的宏观分析。基于以上,赵冈先生补充了三个相关主题的讨论:1)相较欧洲城市史,中国城市史的特色;2)都城与漕运问题;3)市镇的发展。简单的概括就是,中国城市化以其明显的政治动因在城市化的早期就凸显出人工的城市化的特征,而经济和农业因素在都城选址中的缺位则带来了初建都城时所未曾预想到的巨大漕运压力;人口的压力则使得农村通过以副助农来消化过剩的人口,因此与传统以收购粮食为主的市镇相区别,以收购副业产品为主的新型市镇在农村周围兴起。因此,中国的市镇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不仅没有通过工商业拉动国家城市化,反而大有吸纳城市人口的势头。可见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两者的正相关是以一定前提条件为基础的。如果说中国的城市化过程是现象的话,那么这背后的政治制度和传统社会的运行逻辑的则是其独特性的来源之一,如果我们目前还不能断言这就是根源的话。中国城市发展在不断变化中前进着,又衰退了,但一以贯之的是这一进程中处处可见的政治设计的烙印:独特的城市发展路径是独特的政治制度之投影。城市化的政治设计基调肇始于周代分封制,早期的城市只是周朝统治者为实施殖民统治所划定的武装殖民集团聚居点。这也使得中国的城市一开始在意涵和功用上就更倾向于“城”而非“市”,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功能和定位来讲,中国的城市先天上就存在功能上的“偏科”。因此新型市镇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中国城市功能上的不全,是制度空间以外社会安排上的一种自发调整。这种城市发展顺应政治需求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在中国政治中央集权逐渐加深的过程中。汉朝时皇权与相权分立,当时的宰相作为政治领袖负责政治上一切实际责任,而皇帝则作为国家元首象征着国家的统一。汉朝地方政府仅设郡县两级,因此中央政府也并没有显得特别高高在上。因此有“汉朝吏治,永世称美”之说。进入唐朝,则渐入中央集权,不仅地方官的人用权归中央所有,到最后中央派到地方的行检察权的观察使反而成了最高地方长官。再从宋朝宰相与军权的分离;到明朝废宰相,清朝设立军机处:中国的中央集权一步步发展到顶峰。整个古代城市化就是在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如何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实现中央对地方的有力控制,消除政治上军事上的潜在威胁则成了统治者选择都城时第一位的考虑。所以,即使北京无险可守,无粮可用,也还是被明朝统治者坚定地选为都城,即使这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问题和社会困难。不能不承认,无论城市发展状况如何,作为一种实际结果,它仅仅是政治设计的副产品。可以想见,如果中国从一开始就是另外一套政治上的逻辑,中国的城市发展可能走的就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了。最后,想补充一点对于赵冈先生这本书的问题供进一步探讨。首先,赵冈先生虽然讲的是中国古代从先秦到明清城市发展的历史,但全书有对元朝的城市化程度给出正面的回应。在南宋城市化的高峰之后,元朝的城市是否就是中国城市化衰落的开始?还是仍然维持了一个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其次,为何会出现人口过剩的问题呢?二战后的婴儿潮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爆炸的原因很明显,然而,在余粮率不足,农业生产水平下降的情形下,人口却仍在增长,这种恶性循环的该如何解释?另外,余粮率的确制约着城市可能的最大规模,但余粮率不必然决定人口的流动方向。说得直接一点,就是个人和家庭选择是否向城市流动,要考虑城市是不是有吃的,但也有跟吃饭一样重要,甚至比吃饭更重要的事。而且余粮率是否真的下降了也有待商榷。
  •     对历史的初级兴趣是陶醉于“人物+故事”的热闹,再深一点会了解一点政治背景。其实,这些只是历史大河的表面和浪花而已。大河的深处是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这些才是历史的推动者,也是历史的主流。短期的、小周折可能取决于一个人物或者一个事件。比如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大家感慨于嬴政的雄才大略之时,是否想过,即使当时不出现嬴政这个人,在当时情形下,总会有人出来统一中国,只是人物和时间不确定罢了。历史成就了嬴政多于嬴政改变的历史。再说,关于“人物+故事”的史料多来自文字记载。虽然有了文字记载以后的历史我们称之为“信史时代”。殊不知文字记载是最不可靠的,因为文字是人写的,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而且“人物+故事”要涉及政治、道德等社会问题,那么“胜者王侯败者寇”的铁律就在史书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历史都那么的“合情合理”的原因。不合理可以改嘛。看“人物+故事”的确很热闹,甚至很精彩,和看电视剧差不多,别太当真。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差不多是这样的书,以人物和故事为主,人物描写也相当精细。看热闹就看这本书。若要了解经济、科技、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史,要了解真正的历史,还是要读学术的专门史。比如《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述要》《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官制史》《中国文化史纲要》《中国交通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科学的历程》等等。最近两天读了《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收获颇丰。作者赵冈,1929年生,台湾人,曾留学美国。作者在“序”中讲的一个问题非常好。“研究工作愈作愈细致,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这种趋势尤其强烈。许多名学者也特别强调这一原则,提倡小题大做。这个原则基本上是对的,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在细致研究上所投下的精力必须与研究结果的功能相称,过分细致的追索没有必要,甚至是一种人力浪费。……第二,小题经过大做之后,还需要有人来综合处理,才能看出全貌。”本书有一个缺点,就是各章之间存在许多重复。这可能是因为本书的每一章在原来都是单独发表的论文的缘故。因此,仅从第一章“从宏观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史”就可以大概了解本书的内容了,后面第二章“先秦城市”、第三章“秦汉以来城市人口之变迁”和第四章“中国历史上的大城市”以及第六章“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和第七章“明清的新型市镇”只需大体翻一翻就可以。因为作者的主要观点在第一章里已经全都提出来了。只有第五章《历代都城与漕运》不同于其他几章,还值得再仔细看一下。关于城市与乡村的划分,作者按照我国大陆1953年人口普查时的划分方法: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而且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者为城市。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二:一、城乡人口流动性的大小。城市发展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口之增加。所以城市化的过程主要靠外来人口移入填充,否则靠自然繁殖力的话,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可能提高,除非城市人口的自然繁殖远高于乡村。二、城市的粮食供应。农村的粮食供应一来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城市化的上限,二来可以决定城市人口的分布。西方的城市发展史与中国截然不同。罗马帝国时全境有600多个城市,城市人口占1/14。后来随着日尔曼人的入侵和北欧海盗对沿海城市的骚扰,欧洲城市迅速衰落。中世纪新兴起一些小城市,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封建庄园力求自给自足对城市没有兴趣,而且对庄园人口控制严格,致使此时的小城市在粮食和人口两方面都受限制而无法大规模发展。直到封建制度解体以后和工业革命发生,欧洲的城市才一日千里的发展起来。中国早期的城市兴起主要是因为政治和军事因素,经济功能是附加的。一个以政治和军事理由建立的城市往往不受本地经济资源的制约,政府会以强制的方式取得资源,来扩大此城市至必要的规模。中国历来的人口流动是比较自由的,因此人口不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粮食供应则是政府关心的大问题。正如刚才所说,一个以政治和军事理由建立的城市往往不受本地经济资源的制约,尤其是首都。于是出现了隋唐开始的漕运,即通过河海运输粮食。这在本书第五章有详细介绍。这本书从粮源、供应及其成本、人口与流动、政治军事社会等诸多因素分析了中国城市及城市人口的发展史。最大的特色是言简意赅。很值得读。
  •     整本书,作者大概说了以下几个观点,鄙人简明扼要整理出逻辑线:1. 中国城市发展是一个不正常的过程,以政治目的来建城市,而非自然发展的经济城市。而自然发展的经济城市比政治城市更稳固,这才是一个城市化进程的正常过程。而中国的这种政治目的来人为建城的情况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2. 由此,作者引申到建都。中国建都大概有两个原则,一是接收前朝首都为首都,表示完全接管政权;一是开基立业之人原有自己的根据地,便把首都设那。中国自古建都标准多是强调政治因素,忽略经济因素。(so鄙人的总结:建都北京是文化心理渊源,而非理性选择。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注重传统、形式象征性来控国的国家来说,这才是最nb的理由,其他自然地理条件适不适合的讨论都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3. 余粮率。作者非常重视余粮率这个概念。他认为中国城市城市化进程的最大决定性因素是余粮率,再准确说就是有效余粮率。因为中国是农业型国家,且粮食都不从国外进口。所以本国农村粮食是城市的唯一粮源。因此农村的余粮率决定着城市能够发展到多大。4.从余粮率就引申到城市发展三段式分期上。作者认为中国城市:第一阶段——先秦到南宋,这个时期城市化进程一直处于上升期,战国以前由于周代国鄙制度严格,城乡人口基本不流动。战国以后国鄙制度逐渐消失,人口流动自由。此时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占总人口比重也在增加,且余粮率完全能满足需要,确切说很长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是余粮率剩余、谷贱伤农,而非粮食不够。南宋是城市化的高峰时期,此后急转直下。第二阶段——南宋到19世纪,此时传统城市发展已经到了极限,大城市停止扩展,城市人口向农村靠拢,因为余粮率已经满足不了急剧膨胀的人口需求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农村,农村也超负荷,所以农村有了很多副业,比如种棉花、纺织等,集中在江南一带。这些棉花、纺织卖到北方的农村地区,几乎跨越了城市这个地带,跟城市没关系了。城市就被忽略似的了。所以为了与出产地近,更多人涌入农村,于是农村变得非常繁华。作者的很多观点非常有逻辑性,且他的数据基本可以站得住脚——他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因为很多太古老的时代数据不可能准,但是正如他所言——趋势是基本准的。他的观点新颖,论据也充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车轱辘话来回说这件事让人很郁闷。且是大段大段地来回说,不知道读此书的其他人什么感觉。这样倒也好,能够反复强调他的观点。但就我看,基本读完前半部分甚至前三分之一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后面都只是拿出各自新鲜的或者前面已经说的例子反复论证罢了~综合而言,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毕竟算是填补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的一个小空缺,但是也不是什么值得百年立传的经典。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赵冈先生的书风格真一贯...
  •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中国城市的简明读本,亮点在于城郡与市镇、传统式市镇与非传统式市镇的区分,某种程度上反击了施坚雅的市场理论。
  •     不足证
  •     以经济学家的眼光来描绘中国城市史,实在值得借鉴。
  •     新星校对不仔细,有明显的数字计算错误未更正、公式文字表述不准确等遗漏。作者观点还是很明晰的,在不同篇章一再呼应(重复),感觉是边读史料边凝练观点,分成不同篇章自然会有些“老调重弹”但也让人印象深刻。
  •     新颖的研究角度
  •     对研究范式的重要反省:中国城市化起源和进程都是独特,有别与西方的。对其分析是无法简单放在西方城市研究的构架下进行的。
  •     赵冈这本书就是讲粮食与城市的关系
  •     点太多 慢慢来吧
  •     姜进老师课上曾今作为精读讨论的一本书,跟中国学者走的路子很不一样~
  •     前半部分很流畅,后半部分于我来说阅读困难(当然原因在我了),还是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     确实是论文集,所以好几个观点总是翻来覆去。提余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必要的,城乡议题得以贯通;不过慢慢的又写成了农业史,着力讨论明代以降江南的棉纺丝织业态。古代城市土地使用方式、中国城市化率为何在宋代达到顶峰后持续下降,都可以作进一步探察。
  •     宏观方面对城市、市镇的叙述。
  •     用余粮率作为阶段划分指标(内在因),有意思!
  •     其实重点读第一章已能大致把握其主要观点。毕竟是由单篇论文合编的,后面则多有重复;《历代都城与漕运》《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明清的新型市镇》等也很值得一读。最大的感想是,自此看来,没有经济史的基础(至少是基本知识),便要去做城市的研究,似乎很是不够。单单靠城市史料的堆砌和排比,始终太浮了些吧。但斗胆一言,作者对先秦史的知识恐怕也不无问题,要论说起来感觉就不免偏执己说了。
  •     其实我是想看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
  •     汪洋闳肆 论大于史
  •     就该照着作者的方式做研究
  •     有醍醐灌顶之感,用“余粮率”来说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路径,用全书8篇文章来论述这个分析视角,看完后感觉是信服的。也和之前听过的很多关于中国城市发展的结论有诸多不同,例如唐长安城人口繁华程度并没以前所说的那么高;两宋城市化及大都市发展水平为历代最高,并非盛唐和明清;宋代之后江南市镇发展是人口过剩的结果,并非商品经济发展到很高阶段的产物,也顺带的解释了李约瑟之谜和中国为何近代深陷马尔萨斯陷阱。当然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在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最高的两宋时期,为何没有诞生西洋的工业革命?
  •     很好的一本书,言简意赅!
  •     主干内容在第一章讲完,余下篇幅为扩展。文笔直白,不故作晦涩,多处揶揄大陆学者的故作艰涩,难得能见到的坦诚。写到了一些被学者无视而重要的常识,观点很有启发,需再读。
  •     观点比较独特,比较关注农业生产对于古代城市发展的制约。引用史料丰富但内容多有重复,总的来说对了解我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的独特之处是很有帮助的。
  •     第一、四、六章 // 结构清晰,但观点多有重复。中国城市的发展始终抑于国家管理和农业生产啊。
  •     由著者此前論文整理而成,十分令人信服的分析方法、十分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絕對五分的中國現代史學著作。“大陆的史学家总是带着这样的成见。他们似乎坚信历史是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一个城市的人口一定是前期小于后期。”
  •     据说不错
  •     把一件事说透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是学问。
  •     虽然偏学术学究,但是考究也有考究的好处。此外,全书组织结构即论述并无硬伤,以“唯物”思想论证并揭示了中国城市发展史。
  •     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生,想大致了解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脉络,这本论文集介绍得还是很清楚的,而且还有不少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的对比。
  •     诚如小船老师所言,有颠覆之感。
  •     从城市形成的客观条件来分析城市发展,展现了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不同的动因决定城市发展的稳定性,限制城市发展的客观因素决定了城市的未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