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诗人的信》书评

出版日期:2015-12
ISBN:9787222137912
作者:[奥] 里尔克
页数:192页

一个酷酷的、深沉的、亲切的德国诗人

过去在学校写诗的时候,说你没有读过里尔克,都会不好意思,没读过里尔克还算是青年诗人吗?我那时写过一首诗,里面就有一句:“我仍没读过《断章》和里尔克。”其实并非没有读过,里尔克有几首很好的诗,比如人人都知道的《秋日》: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秋风刮过田野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荫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冯至)又如《预感》: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门轻关,烟囱无声;窗不动,尘土还很重。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我舒展开来又卷缩回去,我挣脱自身,独自置身于伟大的风暴中。(北岛)这些都是好诗。里尔克的诗有一种自带逻辑的语言张力在里面,对当时的我而言特别有吸引力。那是我年轻时候的岁月,是每到夏日的傍晚就想坐在路边喝啤酒的时光,或许那时的里尔克对我来说只是诗人的象征,只是浪漫的并且有力的语言的象征。但《给青年诗人的信》是不一样的,虽然它的语言也是诗一样的语言,可内容却涉及到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里尔克说寂寞,说静默,说爱,也说幸福。这是一本纯洁的书,也是一本富有哲理的书,甚至很多时候你会看不懂它或者很多词汇就这么从你眼前滑过,留下任何意义在你脑海中。可读这本书仍然会让你感觉到平静。里尔克说:从跟本处,也正是在那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地孤单。里尔克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人能够自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过如此而已。但是,那有多么好呢?里尔克还说:这种寂静必须是广大无边,好容许这样的风声风势,得以驰骋。里尔克还说:凡能够使你比你从前最美好的时刻还更丰富的,都是对的。这本书如此只好,几乎整本都是金句。它告诉你人要学会看到孤单和寂寞中的成长,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人也要学会保持独立的思考和沉思的能力,只有这样才不失为自己;人更应该学会顺服于生活,对远方有敬畏之心,时时保有。这些不仅对于青年来说是好的,对于成年人、中年人或更老的人,难道就没有意义吗?我喜欢这种静默的哲学,并且真心向往。里尔克仍是我心中那个酷酷的、深沉的德国诗人,而且他是那样热切,又那样懂得人生的道理。只是书虽然叫《给青年诗人的信》,可惜我已经不再是青年诗人了。

那些不仅诗人应该知道的事

在这个时代,我们离书信愈行愈远,这一浪漫的交流方式,诉诸笔尖的情怀,特别是面对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只有依凭想象对方的表情与模样,只管直抒胸臆。当翻开别人的书信,就像不小心窥探到一个他人隐秘的世界。而阅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的信,便有一种进入奇境之感,扑面而来的是文字的温暖与深刻。这本小书的译者冯至,同样是20世纪中国极为知名的年轻诗人,其以《十四行诗》为代表的创作深受里尔克影响,可以称得上里尔克的追随者。于是从某种意义上,这本《给青年诗人的信》成为了一个诗人对另一个诗人的一种独特的解读方式。《给青年诗人的信》中的十封信,篇篇短小精悍,在信中,里尔克畅所欲言,谈文学,谈阅读,从创作技法到参考书目,里尔克打开了自己的世界,他把对方想象成知音,与对方热情互动。虽然青年诗人在最开始的目的是想里尔克讨教诗歌的章法,请大师为自己的拙作打分。而里尔克并不过多评介诗歌的质量,亦不给出过多的评价标准,只谈喜欢的感觉。如其所言,艺术与批评间隔膜重重,诗的评判亦是难题,而唯一的出路是走向内心。在与卡卜斯的交流中,里尔克找到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结点,他乐于倾诉,欢于表达。诗之道,乃人生之道。读者不是诗人,却能在感受到诗意的同时汲取里尔克心中的养料。在信中,里尔克多次提及类似“慎独”的概念,对“寂寞”的主题似乎情有独钟。进入一份略有些枯燥的职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并爱惜甚至享受自己的寂寞,这是里尔克在卡卜斯军校毕业成为军官时给他的忠告,这道理极为普适。寂寞无法避免,无需惊恐,他曾这样写道:“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更有理由为它工作。”同时,他看重爱与寂寞的关系,鼓励年轻人好好去爱,爱让我们有力量更好地对抗寂寞,但绝不能为了规避寂寞而拥抱谬误之爱。当读完这些信,与其说里尔克正在指导卡卜斯成为一个更优秀的青年诗人,而是教会他与命运中的寂寞相处。寂寞当然是痛苦的,当痛苦的同时意味着人生新境界的达成。在寂寞中,艺术的意义举足轻重,成为了一种与寂寞共存的生活方式,让人能够“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

他所愿望于我们的比他所能说出的要多得多

“一个伟大的人、旷百世而一遇的人说话的地方,小人物必须沉默。”《给青年诗人的信》是我目前为止读到过的唯一一本想随便写些什么就让我不知如何下笔的书。并不是无话可讲,只怕万一写了出来便成了对那十封信的亵渎。这本书我在半个月之内读了两遍,才勉强把里尔克笔下精妙的文字读个半懂。而我在这篇文章里所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用拙劣的言辞去重新引述下他的所思所想。关于整本书的品质我是很满意的。书中十封信的翻译由冯至完成,连同后面附录的散文、小说和诗也是。这本书中也同样收录了冯至的两篇译者前言以及几篇他个人的文章,其中都提到了里尔克。译者的翻译水准很高。那十封信,读完头一封便明白为何这本书的名字要叫《给青年诗人的信》了。七十多年前的冯至是青年,如今的我也是青年,而从里尔克下笔的曾经到我敲击键盘的现在,不知有多少如同年轻时的卡卜斯一样被生活带来的种种忧虑所困扰的青年。里尔克的信不仅仅是写给卡卜斯一人的,更是写给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那些心中有所忧虑的人的。我们或许不是诗人,但我们都是青年,或者说,我们都曾经是青年。里尔克给卡卜斯的最后一封信写于一百多年前的一九零八年。近三十年后,冯至被这十封信打动,将它们翻译成中文。再过七十多年,我带着震撼合上书,犹疑着点开了空白的文档。犹疑是因为,我将要做里尔克在信中谆谆教诲我要尽可能远离的事。因此,便让这篇文章不那么像一篇书评,而是试图接近那些恳切的词句的幼稚的尝试吧。人们在这个时代做什么都很急。急着建立自己的世界观,急着拥有自己的思想,急着催促自己走向成熟。这不是坏事。儿童和少年的长大成人对于每一位父母和老师来说,都是令人欣慰的事。令里尔克难过的是这之后。人们用好不容易独自修筑起来的“寂寞”,去建造与艺术品之间的隔膜的墙。里尔克说,没有比批评的语言和文字更难去亲近和了解艺术品的东西了。然而这便又是世上有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问题了。批评的用处不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术范围内都是很大的。但我想我是理解的,毕竟他始终是个温柔善良的人。那十封言辞恳切的信中处处透露着不忍,以及对于青年温和而真挚的期待。他所说的“批评的文字”,大概是指那些对文学和艺术不授以尊重且妄加揣测作者用意的文字吧。这种从恶意之中诞生的武器,艺术家确实该置之不理。在更深入、更抽象的话题前,里尔克也提到了性和快感。他毫不避讳的谈起自己对于两性关系和性爱的理解。他对卡卜斯说,“性”是严肃而艰难的,身体在性中得到的的快感与通过其他感官获得的感受并无不同,这是人们应得的经验,是感悟世界的宝贵的渠道之一。但是人们往往不够尊重“生命借以自新的一切深的、单纯的需要”,譬如饮食,譬如性,而只把他们当成日常的消遣。因为人们对两性极度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趋向更加严重。人们总是在意是“男性”还是“女性”,而忽略了生命共通的“人性”。只有当人们清楚的认识并承担那份“单纯的需要”的时候,“性”于他们才有了真正的意义,即是对生命最根本的规律的顺从。然而里尔克并不是说生命最根本的规律就在于传宗接代。他提到,艺术家创作的体验与性爱的体验十分相近,因为两者本质上都是源于创造。前者是“精神的创造”,后者是“生理的创造”。而创造又是一种“生产”,这种生产十分贴近生命最根本的规律。但无数人对这个秘密掉以轻心,就这样失去了它,把它传递给后来的人,只知道它看起来什么样子,却对里面埋藏的内容一概不知。但这个规律并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削减自身,因为它是万物运转中那份强大的需要,它存在与万物之中。性自然引出了爱,而爱和寂寞是信中的又一个话题。即使里尔克在这个话题上谈的并不多,我也想不出任何能比他的词句更加贴切的描述了。人们总是患得患失,特别是对于身边亲近的人。几乎没有人会把身边原本亲近的人的疏远看成是周围扩大的开始。但这却正是里尔克在信中所说的。他用肯定的语气告诉卡卜斯这并不是件坏事,并期望青年能够承担那份在星空下展开的旷远,承担那份巨大的孤独的寂寞。但他同时也提醒卡卜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生活是与世人隔绝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承担寂寞和爱。这份寂寞注定会延展的更加旷远,并且也无需脱离那些不被理解的爱才能延续这份孤独。人们都知道,人和人之间注定是有不能被彼此互相理解的部分的。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真正代表着什么。老师和学生、丈夫与妻子,甚至父母和子女之间,都不能说一点感情、一点爱都不存在,然而能互相理解的部分,却还不如爱的分量大。人们常常因为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被对方所理解就轻易舍弃对方给予的爱,哪怕那份爱中藏有比理解更大的力量。而正因为人生来孤独,所以无需强求他人的理解,也无需强求他人去理解,只需相信着,那份理解不了的爱中自有胜过理解的幸福和力量。所以里尔克说,在将来某一天许多人或许能实现的事,寂寞的人已经可以用他比较确切的双手来建造了。里尔克的关注点永远是人,而非男人或女人。十封信中,他几乎每封都提及人和人、人和万物的关系。他对于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差异(尤其是性别差异)一视同仁,且相信只有当人们摒弃社会的标签时,才能真正达到“爱的生活”的境界。他希望人们能形成一种“人对于人,而不是男人对于女人”的关系,而寂寞的存在则能为这种爱提供产生条件:“两个寂寞相爱护,相区分,相敬重”。他胸腔里装的,满满是对人类的大爱和悲悯之心。我对里尔克思想的拙劣的尝试转述只能止于此,毕竟那十封优美精炼的信中所包含的,有更多是我无法理解的。但我知道我会等,因为他说过,“一切都要亲身生活”,总有一天我会生活到能够解答那些问题的境地。答案不可得,只是因为我“还不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它们”罢了。正如里尔克所说的一样,一切都本其自然。他所愿望于我们的比他所能说出的要多得多。哈比鹰的喙二零一六年十月九日

我已经二十八岁了,我是虚无

1."我,布里格,已经是二十八岁了,没有人知道我这个人。我坐在这里,我是虚无"。这是生于1875年的里尔克某篇随笔里的文字,乍一看有一些彷徨。但这一年,也就是1903年,他跟一位叫做克卜斯的青年诗人开始了将近5年的通信生涯。在信中,里尔克谈到写作和创作,谈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与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常常起伏的问题。青年人常常困惑,他们生长于春天,在是在阴云暗淡的风里,雨里,寒里演变的春,他们无法像植物一般静默生长,但困惑,像植物一般滋润绵延。大概所有的青年人都在寻找能从他们表现力不很充足的话里体会他们本意并寄予指导的过来人。但大多数人都失望。但这位叫做"克卜斯"的青年诗人,无意被诗人里尔克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而接纳,诗人里尔克读完"克卜斯"先生的来信,决意将岁月在自己身上留下的痕迹细细抚摸而告知。过去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让世人得以见证他的美丽与哀愁。《给青年诗人的信》正是这样一部以自我的真诚佐以个人的经验,思考而写就的,充满了温情的书信集。2.在诗人里尔克给"克卜斯先生"写的第四封信中,他提到"你对于生活的美好的忧虑感动我"。我猜测这大概便是两人的通信恒亘五年,从罗马到意大利,再到德国诸地的原因。对于从小就能忍受寂寞,通过长久的书信往来来与外界生息相通的里尔克来说,从单纯的写作交流,扩展到对于性情欲,职业,寂寞等等人生话题的探讨,他并非以长者的姿态予以指教,而是给予建议。他作为经历了青春,并能从日常生活,以及他所说的"回忆的宝库"——童年,以及能忍受广大的寂寞的人,是以此身的经验为原点,对同样在经历青春的"虚无"的年轻人,予以平行空间里的问候和安慰。里尔克在信里说:“你这样年轻,一切都在开始,亲爱的先生,我要尽我所能请求你,对于你心里的一切疑难要多多忍耐,去爱这些‘问题的本身’,像是爱一间闭锁了的房屋,或是一本用别种文字写成的书。现在你不要去追求那些你还不能得到的答案,因为你还不能再生活里体验到它们。一切都要亲身生活。现在你就在这些问题里生活吧。活着,不大注意,渐渐会有那遥远的一天,你生活到了能解答这些问题的境地。”,“我们必须委身于艰难却是一件永不会丢开我们的信念。寂寞地生存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只要是艰难的事,就使我们有理由为它工作。” 3.在读这本书前,对于里尔克印象最深的一句诗是:谁此时孤独,谁永远孤独。而这本书信集里的只言片语,更是以诗的美感,写尽了一个诗人的丰盈。如在第三封信中,诗人写: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于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来到豆瓣评论中,有人说起译者冯至这样形容读这本书的感觉:觉得字字都好似从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心里。里尔克给出了什么实际的解决办法吗?并没有,他只是作为一个同样的经历者,告诉你他走那些路的所得所想,以一个朋友的姿态。他其实说了那么多不过是一句话,却弥足珍贵:信赖孤独,经历艰难。他的确是这样宽厚又诚恳,在他的诗里,他也这样表达: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从第一封信与"克卜斯先生"谈创作,里尔克就写道:没有比向外看和从外部等待回答更严重伤害你的发展了。从那时起,里尔克就决意和热闹的世界分割了。他在第八封信中表达"艰难永无止境,因此生长也永无止境。"如果还有他的经验可谈,于是他在第九封信提起"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4.在开头那篇文章的最后,里尔克这样写道"我想我也会成为这样一个诗人,若我能在某个地方住下,在许多无人过问的、关闭的别墅中的一所,带着我的旧物,家人的肖像和书籍。我还有一把靠椅、花、狗,以及一根走石路用的坚实的手杖,此外不要别的。我会写出很多,因为我有很多思想和很多回忆。"时隔5年,最后一封信写就于1908年,里尔克在最后写道的"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世界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这大概是对青年诗人最后的期许,也成为他最后的抵达,和最初的灵魂归属。这样的信,理解里尔克所生活所存在的世界是重要的,为了今日与明天。所有的生长者和完成者也是重要的。"亲爱的克卜斯先生"如是说。

关于此书对人生的解答

“如若尘世将你遗忘, 对沉静的大地说:我流动。 对迅疾的流水言:我在。”——《致奥尔弗斯的十四行诗》(林克 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我落入了一个意义的漩涡里,想为任何一样事物,一件事情寻找并贴上一张意义的标签,否则我宁愿选择了停滞和放弃。我质疑人生的意义,质疑阅读、写作,这些原本美好的、充斥、填实我生活的东西,相反成了一个重大的打击。阅读给我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读?人生大约是没有意义的,阅读对我来说大体也是。在第一封信中,里尔克在对于青年诗人的迷茫困惑,他写道:“只有一个办法:请你走向内心,探索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的内心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一件艺术品是好的,只要它是从”必要“里产生的。在它这样的根源里就含有对它的评判:别无他途”我突然意识到,说到底,问题其实并不是“为什么”,而是“是不是”,是不是必须的,是不是非它不可。当然我不是一个艺术品的创造者,而只是众多的、普通的甚至是渺小的欣赏者、膜拜者之一。小人物有身为小人物的烦恼与困扰,它们的根源大约也是相同的。我觉得是时候放下寻找意义的无答案的探索了。我大体只能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而没法柳暗花明又一村了。所以,我选择原路返回,抱着最初好奇又单纯的心思,不考虑目的、不思考它的好处,像孩童观察一只昆虫、一片云朵,因为不需要答案,因为这对我来说是必需的...生活是非常枯燥的,至少我的生活是如此,按照既定的、标准的生活轨迹,非常老实的走在路上。想要写写东西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只有一天枯燥的课程、公交车上疲惫拥挤的人群。但里尔克说“如果你觉得你的日常生活很贫乏,你不要抱怨它;还是怨你自己吧,怨你还不够做一个诗人来呼唤生活的宝藏;因为对于创造者没有贫乏,也没有贫瘠不关痛痒的地方。即使你自己是在一座监狱里,狱墙使人世间的喧嚣和你的观感隔离——你不还永远据有你的童年吗,这贵重的富丽的宝藏。”我从未将我的记忆看作一样宝贵的东西,或许因为我原本就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也或许原本就有很多我故意想要丢弃和遗忘的东西,便一并将之打包丢入仓库了。所以这些过去对我来说,至多是像一叠多年以前的旧报纸,似乎毫无用处,就那么堆积着积满灰尘。但用心打理的话说不定也会发现写有趣新鲜好玩的东西。当天晚上睡觉前我便做了这样一项工作:打开仓库,将那叠“旧报纸”从记事起一点一滴的的将我的童年回忆了一遍。像是重读了一本内容不甚有趣的小说,单也不乏让人会心一笑的,闪闪发光的东西。其实说来说去也就是一句老话,“这世界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世间的东西并不都是完美的、美好的、相反,大部分都令人糟心,令人痛苦和烦恼。梦想无法实现、琐事令人厌烦。但也如同里尔克对青年职业选择的问题所解答的,“凡事你现在作军官所经历的,你也在任何一种现有的职业里都会感受到,甚至纵使你脱离各种职务,独自向社会寻找一种轻易而独立的接触,这种压迫之感也不会有什么减轻——到处都是一样,但是这并不足以使我们恐惧悲哀…还有夜,还有风——那吹过森林掠过田野的风;在物中间和动物那里,一切都充满了你可以分担的事...”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另一位作家、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他做着和写作完全无关的职业——会计。他说:”艺术与生活在同一条街上驻留,但不在同一个地方“。琐碎的生活是并无法根除的,唯有忍耐。美好的愿望并不需要忍耐,它可以与琐碎的生活并存。所以,我们要学会忍耐并且保持纯真。生活并不是非常美好,但也足够美好。

诗人永远是年轻

中国古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之语,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而青年则有所不同,在由象牙塔迈向成年人世界的过程中,青年人会有很多困惑、苦恼与怅惘,这些并非“强说愁”。当他们迷失方向时,需要有能指引其前行的光。著名诗人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无疑会给迷惘的年轻人以醍醐灌顶之效。里尔克在信中说的也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理想、情感、寂寞、工作等,但他以诗人的细腻敏感与诗歌般的语言,激荡年轻的心灵,以不朽的文字与一代代青年进行超越时空的对话。书信本是很私人化的文本,一般情况下不具备普遍性,但里尔克回复给这位青年人的十封信则另当别论。这不仅仅是回复给某个人的,更是写给所有青年人的。如同译者冯至在初版序言中说到的,“第一次读到这一小册书信时,觉得字字都好似从自己心里流出来,又流回到自己的心里”。今天我们读里尔克写给这位青年诗人的信,依然心潮澎湃,这与几十年前冯至读时的感受是相似的。冯至本人的诗歌风格受西方波德莱尔、里尔克等人的影响很大,他创作的十四行诗即受里尔克的启发。冯至的翻译使里尔克的信得以在中国青年人中传播,里尔克启发了冯至的创作,这不失为一种最美好的“进出口”。在里尔克的信中,孤独与寂寞这两个词出现的频率极高,这与他的诗歌风格十分吻合。人生来就是孤独,绝大部分人生旅途都要一个人踽踽独行,“我们都是寂寞的。人能够自欺,好像并不寂寞,只不过如此而已”,里尔克早已看透人生的孤独与寂寞,因此他的诗中总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如“谁这时孤独 就永远孤独”。透过这些信,可以窥见里尔克所想要营造的诗歌世界,它们对于探究里尔克的诗来说,是宝贵的参考资料。与朱光潜的《谈美书简》相似,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也是写给青年人的,都在书信中表达了他们的美学思想,但与朱光潜作为学界巨擘给后世的美学知识普及不同,里尔克在写这些信的时候,他自己也是一个青年,对于那位写信给他的青年诗人所面临的问题有着相似的体验,这些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任何时代的青年都有过的困惑,因此也不难理解为何冯至在多年后重印前言中说不再有当初的那种激情。这是写给青年人的文字,当韶华逝去,激情自然退却,唯有文字仍鲜活如初,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名人书信集一直是研究名人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里尔克的这些信也不例外。一个青年时期里尔克的思想轮廓在字里行间模糊地形成,写这些信的里尔克,在文字中永远年轻,永远是那个思想内涵丰富、给人建议的青年。

《给青年诗人的信》编辑手记

各位好,我是这本新版《给青年诗人的信》的编辑(我们叫“产品经理”),公司是果麦文化。我们这次是和雅众文化合作。★缘起我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对这本书一直非常喜欢。还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某天,去北外玩(其实是去民族大学小吃街吃饭),在校内的某个书店架子上看见这本小书(上海译文版),当时太穷,没买。回来发现网店都买不到,已经绝版了。于是在学校的图书馆借出来看,看得我震慑到说不出话来。抄了很多在小本子上。毕业进入出版业,我们有一个选题的“产品池”,从里面选出自己喜欢的开始做。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当然要做它。★关于译本选的是经典的冯至先生译本,因为我最初读到的就是这个本子。也考虑过用新的译本,比如豆瓣上可以读到的大傻的本子,大傻是我非常尊敬的里尔克研究者和诗人(我们的同事里还有一个人是他的好友),但是总觉得这个版本太实了,飘不起来。读了这本书的人应该都会同意,是需要“飘”一点的。不过问题来了,冯至先生的版权没有到期,需要找到他的后人给我们授权。我们的合作伙伴雅众文化在版权领域比我们资深,找到了冯先生的女儿冯姚平女士。对方也表示同意,但要求不改原文,并要求加上冯先生的几篇文字,也就是现在各位手头看到的这样。★制作过程各位现在看到的是没经过多少改动的。一些原来上海译文版明显的错漏(主要在注释部分)做了修订,也新加了一些注释。此外就是选入了冯至先生作品里其他地方有关里尔克的部分,冯先生的文字非常好,也为了尊重冯女士意见(履行合同),没有做什么改动。最后的全书是经过冯女士通览认可的。冯女士非常严谨、认真,对冯至先生的文字怀有我们达不到的深爱和敬畏,让我很受打动。我们在做别的书的时候,往往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作家、诗人的后代不把这些东西当成宝贝,联系到他们的时候不是一无所知就是很不耐烦。冯女士这样的非常难得。★关于设计我们的设计师团队年轻而创意十足,我完全信任他们。选定了对这本书有兴趣的裴峰南之后,我就放手让他去想办法。很快就出了一个方案,我一眼就认可了。到后来的二审、三审、社审、冯女士审定,一致的评价是“很好看,很高级”,没有变过。仅有的改动在封底文案和前后勒口的文案上。设计师的工作是被充分认可的(希望你们也喜欢:)选定开本大小的时候,因为文字比较少,而且信件和诗歌的特质一起决定了要做一本“小书”,我心目中的这本书也的确是这个样子的。我喜欢它小小的,非常精致可爱,温润如玉,给人把玩,文字和纸一起,给人慰藉。★★★最后,前面说选题的时候没有提到,为什么非要用冯先生的译本?还有个个人的私心,因为我的初恋。她是北大演话剧有名的人,大一的时候她带我去南锣鼓巷的蓬蒿剧场看童道荣先生的作品《塞纳河少女的面膜》,主角就是演的冯至先生。里面冯先生高呼“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让我深深记住,忘不了。这次的本子里所幸选到的冯先生文章里就有这句,给我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印好这部书,正好是姑娘的生日,给她寄了一本,算是了了一桩心愿。真的希望你们喜欢这本书。新年快乐,祝你快乐、勇敢。(有问题可以和我联系,zhangxuejian@guomai.cc)

如果早些时日读到这十封信,多好。

如果早些时日读到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在那个艰难岁月里,我会不会不那么苦痛?这是我在阅读里尔克写给卡卜斯先生的十封信时最大的哀痛,如果我早些时日遇见它,就好了。这话像是恋爱的人儿,有些欣喜,欣喜遇见彼此;亦有些哀痛,哀痛来的太迟。事实便是如此,这种相逢的确恨晚,我并不能以一种“至少现在拥有彼此”来说服自己承认这种迟到,是的,我们的确应该拥有彼此。那是1902年的深秋,卡卜斯还是陆军学校的学生,在古老的栗树下读着里尔克的诗,我们可以想象,或许在许多年以前,里尔克也同样的依靠在这棵古老的栗树下读着某人的作品。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微妙的像一场偶来的湖上烟雨,当然也有可能并非如此,可是他们依旧是极其幸运的。在古希腊时期,一直有着一种文化传统,那就是每个新入学的学子都会被安排一位年长的“前辈”,这个“前辈”将作为过来人,给予“学弟”大到精神指引,小到生活细节的帮助。这种指引,用黑塞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来形容是最为贴切不过的。所以,当我拜读这些作品时,不免心生羡慕,羡慕歌尔德蒙放浪一生,最终依旧得到纳尔齐斯的指引与宽恕;羡慕卡卜斯有里尔克,在卡卜斯面对精神困境的时刻,里尔克给予了许多中肯的劝慰。这种劝慰以信件的方式书写,使得阅读过程更像是你与里尔克的亲自交谈,倍感亲切与舒适。信中的里尔克并没有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居高临下的告诉你“十封信”的效用,他总是委婉的言其文字对于卡卜斯的帮助,甚至有些怀疑,但他确是真切地写信,希望这些信件对于迷惘的卡卜斯有所作用。这样的文字不是小作坊添加香精与增味剂的鸡汤,是有温度的,能陪伴你度过生命里最为隐忍的岁月和寒冬。和卡卜斯所生活的军校一样,我的大学周围同样是”空旷的高山“,只不过大风从北方袭来,”好像要把这些山整块地吞下去“,”这种寂静必须是广大无边,好容许这样的风声风势得以驰骋“,读着这些文字,至今我依旧能感受到从北冰洋驰骋至西伯利亚平原又一路向南袭来的寒风所残留的刀锋,把一间屋子冻得如水晶宫晶莹剔透,在灯光下反射与折射。北风呼呼,这种”像是太古的谐音中最深处的旋律“,里尔克如是说:”那么我就希望你能忠实地、忍耐地让这大规模的寂寞在你身上工作,它不再能从你的生命中消灭;在一切你要去生活要去从事的事物中,它永远赓续着像是一种无名的势力,并且将确切地影响着你“。而懦弱的我却选择了用一种消极的方式抵抗,现在回想,如此的虚妄,没有任何意义,”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己歌“,徒增悔意罢了。如果说“三十而立”,那么你我都是里尔克笔下的青年诗人,而这十封信,谈文学,谈理想,谈情感,如风温柔。最后附上两段我最喜欢的开头送给诸位,与君共勉。#第四封信#“十天前我又苦恼又疲倦地离开了巴黎,到了一处广大的北方平原,它的旷远、寂静与天空本应使我恢复健康。可是我却走入一个雨的季节,直到今天在风势不定的田野上才闪透出光来;于是我就用这第一瞬间的光明来问候你,亲爱的卡卜斯先生。”#第五封信#“亲爱的、尊敬的先生:我在佛罗伦萨收到你八月二十九日的信,现在——两个月了——我才写回信告诉你。请你原谅我的迟延,我在路上不喜欢写信,因为我写信除去必须的纸笔外还要用:一些幽静、寂寞和一个不太生疏的时刻。“

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给里尔克先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里尔克先生:您好。读罢您写给那个幸运的青年诗人的十封信后。我也萌生了给您写一封信的念头。我不是诗人,也从未想过成为一个艺术家。但您对诗人的箴言,我却读进了心坎里。您说——“创作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或许是自己也有过文学梦的缘故吧,当我读到“请老师看看我的诗好不好”,会心一笑。那种忐忑不安,对自己的怀疑,我与那个青年诗人是心有戚戚焉的。您这样回答:“我也没有别的劝告:走向内心,探索你生活发源的深处,在它的发源处你将会得到问题的答案,是不是‘必须’的创造。” 我无意冒犯,但我想将您对创作的解答归纳为两个字,“纯粹”。纯粹的喜欢,纯粹的描写,纯粹的探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当创作者一切都本其自然,那么就能召唤生活的宝藏。诚如您所言,“在自身和自身联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说到爱。私以为,坠入情网不是真正的爱,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已。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对爱的误解,就是将依赖当成真正的爱。我原本以为自己对爱看的太悲观,却读到您这样说——“爱是艰难的 。” 您批评了许多青年错误地去爱,随随便便地赠与,不能寂寞...这已上升至哲学问题了,就像我们思考艰难的“死”一样,我们来思考艰难的“爱”。我想,圣经果然是走到哪里都在您的行囊里的那本书,“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亲爱的里尔克先生,我相信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生活是合理的。对于我这样一个佛教徒而言,这真的不是鸡汤,这是真正的速效丸。它让我不抱怨,而是感谢。正如您的那十封信,如良师益友一样鼓舞我,启迪我,又陪伴我。他人都说西方与中方的哲学大不相同,其实,让人更平和的去生活,理解生活,都是相通的。言至于此,真的很感谢。亦很感动,您回信中无数次的提到‘尊敬的先生’ ‘请你原谅我,尊敬的、亲爱的先生’这样的称呼。虽然青年诗人与您是请教与被请教的关系,可是哪里有你尊我卑的样子呢?假以时日,倘若我也有幸成为请教人这个角色,我会时时想起您。因为人这一生,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平和的去生活,也可以成为一盏或许微亮的灯,照亮温暖他人。以一切的忠诚与关怀:果麦小编辑

给青年人的礼物

一个对生活、历史和自然始终保持“古老敌意”的诗人;十封关于诗歌、人生、孤独、职业的信,诗意对谈;这已经不是一本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总之是热爱诗歌的人们读过、感叹过;沉钟社诗人冯至1931年经典译本,绝版十年再次完整呈现。可能你已经等了太久,现在它来了; 沉静、忍耐、体验、孤寂,比诗更像诗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诗人。

寄给星辰大海和广袤荒川

看《瓦尔登湖》时,梭罗写过一段话让我记得很深,他说:“老年人,虽然年纪一把,未必能把年轻的一代指导得更好,甚至他们未必够得上资格来指导,他们的经验是这样地支离破碎,他们的生活已经是这样地惨痛的失败过了,他们什么也没告诉过我,也许他们是不能告诉我什么中肯的意见了。这里就是生命,一个试验,它的极大部分我都没有体验过。老年人体验过了,但却于我无用。”梭罗的话带着聪明人的自负劲,但除去这点不谈也总有些道理。和上了年纪的人谈话,总会有人告诉你如果我还像你这样年轻一定努力学习,奋斗一片新天地出来。可若真的让他回到年轻,给他同样的经验,我总相信一切仍会照旧。一切只能马上经历,没有演练无法回头,这是生活。有时我会很悲观,想着知道这些又有什么用,左边月亮右边六便士的天平摇摆不停,只徒增两边的重量罢了。我这样悲伤着,那个名叫卡卜斯的青年在100年前,维也纳的深秋中,也同我一样忧心忡忡。他写信求助,也如此幸运,得到了诗人里尔克的指点。可惜我们大多数人没有那样幸运,我们寻找听懂我们话中本意的人,却几乎是一百个青年一百个失望。这位青年最终的境遇无从可知,但总归如引言所说,生活把他“赶入了正是这位诗人温暖、和蔼而多情的关怀”所为他“防护的境地”了。这本书收录了里尔克的十封回信,信的内容从生活和职业、诗和艺术到谈论两性的爱,从悲哀和怀疑到内心和外在的和谐共处。我喜欢里尔克恰到好处的讲述方式,冷静又温暖。他常在信中说自己所说的一切或许帮不上忙,可他所做的一切却在青年血液安静流淌,引向他内心。“一个个人是这园中并排的树,枝枝叶叶也许会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养分的根却各不相干,又寂寞,又孤单。”寂寞是必然的,不在于承不承认。对自己认识的越深失去的越多,而无认识同样会付出代价。流于表面人不愿接受,恐惧听见自己的心声,他们声称一切遭遇为命运来维护作为“过来人”的尊严,可惜他们的尊严没有价值。


 给青年诗人的信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