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儒与诗教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5-03
ISBN:9787108022288
作者:俞志慧
页数:306页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系统梳理了儒家的言语思想与诗教思想,以充分的材料证据和细密的文本分析,证明了儒家文学思想、实为文学才、教育思想,换言之,诗歌之本体论、创作论,实为诗歌之文化学,教育学。这一范式之突破,意义极为重大,可以重新认识中国诗学的起源,重大传统等一系列问题。

内容概要

俞志慧:1963年生,浙江新昌人。文学博士(西北师大2002),古典文献学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2004)。曾长期任教山区中学,现任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主攻先秦两汉文学和文献。著有《楚辞直解》(合著)《韩非子直解》(合著)等,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一种古老的文类和教材》在《中国学术》《汉学研究》《文史》等处发表论文50篇。

书籍目录

导言上编  孔门言语科:君子的向度及相关命题的意义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及有关方法论的思考第二章  “言语”的内涵以及孔门言语教学的政教指向第三章  先孔时代的言语思想及孔子在言默关系的学术取向第四章  雅言第五章  情信辞巧中编  春秋诗学:君子的用诗之学及若干经典命题释证第一章  作为诗,乐,舞音乐规定性和意义相似性的类第二章  与声类相对应的郑声和与义类相应对的郑诗第三章  以诗歌教学为语境的“六义”次第第四章  “诗言志”的分别义第五章  “迹熄诗亡”与春秋赋诗传统的终结第六章  春秋用诗之学表证下编  竹书《孔子诗论》:君子儒的释诗实践及其诗学史意义第一章  《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校笺第二章  竹书《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及其诗学史地位附录:《论语》编纂年代考后记主要参考文献索引出版后记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的梳理了儒家的言语与师教思想,以充分的材料证据和细密的文本分析,证明了儒家文学思想,实为文学教育思想。换言之,诗歌之本体论,创作论,实为诗歌之文化学,教育学。这以范式之突破,意义极为重大,可以重新认识中国诗学之起源,重大传统等一系列问题。--胡晓明

作者简介

本书系统的梳理了儒家的言语与师教思想,以充分的材料证据和细密的文本分析,证明了儒家文学思想,实为文学教育思想。换言之,诗歌之本体论,创作论,实为诗歌之文化学,教育学。这以范式之突破,意义极为重大,可以重新认识中国诗学之起源,重大传统等一系列问题。
--胡晓明


在本书的论述中,作者对一系列的儒学关键命题都重新作出解释,诸如“言语”的内涵,颂诗与赋诗,诗言志的“志”,《诗》的“六义”,“迹熄而诗亡”以及“修辞立其诚”“辞达而已矣”“雅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等,无不新意迭出,引人入胜。书中的“下编”,形式上是对一部古佚书的校笺,其实是使自己的观点在新材料中再次得到证明。
--庞朴

图书封面


 君子儒与诗教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在后记里发现这个:“论文答辩会上,骆玉明师为我指正了论文中的一些问题,惠告我们治学的若干方法。”嘻嘻~
  •     好书···
  •     所谓的科研立项参考用书
  •     该书作者和李零一样,都是研究简帛的高人。前段时间说,《论语》一直被误读,言下之意他老人家的才是正解。
  •     作者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论语》等文献的扎实解读的基上的,全书重视古代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今人研究的论争话题没有过分纠缠,显示出作者独立思考的精神,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其实,当作者在首章拈出“君子儒”这一概念来解释儒家诗教的授诗目标时,全书就已成功大半,读之顿觉心有戚戚。这种历史还原的研究立场使得作者的立论更具说服力,不至于陷于无谓的猜谜和臆测。作者通过梳理儒家的言语思想与诗教思想,证明了儒家文学思想,实为文学教育思想。他把过去从文学创作论角度讨论的诸多命题拉回到了培养君子儒的现实功用层面上来,书中对孔门言语教学政教指向的揭示(如学习言语亦即学习成为君子,修辞过程也就是君子角色的自我塑造过程),对言默关系、雅言、歌诗必类及六义次第(从习诗到用诗)的探讨都极具启发性。唯其对迹息诗亡的理解或可商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