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9-25
ISBN:9787544745215
作者:(美)安·比蒂
页数:289页

内容概要

安•比蒂(1947— ),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与雷蒙德•卡佛齐名的“极简主义”大师,曾获古根海姆奖、美国艺术文学学会的文学奖和笔会/马拉默德短篇小说成就奖。1974 年首次在《纽约客》发表作品,很快就成为《纽约客》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以短篇最为擅长,作品四次被收入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作品选集,并入选约翰•厄普代克编辑的《二十世纪最佳美国短篇小说选》。她的短篇显现出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和独具一格的散文风格,因而被《华盛顿邮报》称作“新一代唯一的小说名家”,安•比蒂因此成为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
比蒂善于描画美国一代都市人的情绪状态与生活方式,拥有足够的文学敏感来捕捉情感关系中那些微妙进退、力量消长。她被视为中产阶级的精神路标,帮助一代人认识了自我,这对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成长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书籍目录

玛丽的家
霍雷肖的把戏
第二个问题
赞拉
世上的女人
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
查找和替换
兔子洞是更可信的解释
压顶石
诱鸟

作者简介

【最圆熟细腻的文笔描摹婚姻、男女的苦痛与进退维谷】
《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是安•比蒂《纽约客故事集》的第三部,是她跨越新世纪,把中产阶级推入全新领域的短篇作品集。
她的年轻人步入了中年,她的人生体验愈加深沉,无论是饱受创伤,对生活无计可施的单身母亲,还是受男人掌控,精神肉体伤痕累累的女人,抑或是无爱婚姻中木讷前行,心灵无所依托的男人,再也没有无需知道去向的旅行,再也没有不由分说的任性,再也没有随时重来的爱情。当迷惘的一代人最终确定了站姿,全意接受婚姻、事业与家庭的规约,比蒂仍然站在他们身旁,讲述他们的困境,言说他们的苦痛。
比蒂是善用沉默的艺术家,是善于表达我们不言说,或者无法言说的东西的艺术家,无论如何,这些东西最终都得到了表达。
——威廉•德雷谢维奇
安•比蒂找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写故事的方法。
——约翰•厄普代克(1982、1991两届普利策小说奖得主)
没人比她更精于哀婉的细节,更善于营造飘忽虚幻的悲伤气氛。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00年布克奖得主)
语调平缓,情感表达有障碍的人物和细微的互动关系是比蒂作品的特征——这样的特征同样存在于雷蒙德•卡佛、鲍比•安•梅森等作家的作品里——而这也构成了《纽约客》的独特风格。
——萨姆•萨克斯(评论家)
她是真的伤心,也是真的安慰人。
——刘天昭(作家)
既不相信男女相处的传统模式,也不相信姿态极端的缥缈梦想,安•比蒂小说中的人物,只是对爱冷感而已。不过,我们当然有理由问,是那个时代的男女真的那么心不在焉,还是安•比蒂有意无意地放大了人们在爱情中被动无为的一面。
——乔纳森 (权威书评人)
她对人性的多重探索中,有一种最终给予我们信心的智慧和同情,不是因为一定有希望好转,而是因为这种探求意欲发现什么让我们疼痛,什么又让我们去关怀身边的人们。
——2005 年美国“雷”短篇小说奖授奖词


 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想象一下,阴沉犀利的卢•里德在1972年某个空洞的午后浅吟低唱着:“完美的一天/在公园里喝桑格利亚汽酒/过后,等天黑了,我们就回家/在动物园喂喂动物/过后去看场电影,然后回家/哦,这是多么完美的一天……”而此时,录音室的外面,70年代的年轻人们正经历着美国历史上最凌乱而深刻的变革:越战与水门事件的阴影所带来的政治上的失望民意、经济大萧条带来的恐慌,以及随之而来的传统价值体系与家庭模式的崩溃,所有这一切都在平凡的世俗生活中以自己的方式肿胀出瘰疬。卢•里德对于完美一天的诉求是一种按部就班的时光流逝,可以在明确的时间到达明确的终点,一个没有意外的归宿。可是他接着唱道:“所有的问题都暂时搁置,自由自在的周末旅行者。”于是,我们明白,如此平静的一天下面涌动着怎样湍急的暗流,他对于完美一天的描述又影射了多少的缺失。作为卢•里德的同龄人,安•比蒂以默契的叙事方式在另一个领域描摹了这个时代的处境。安•比蒂1947年生出生于美国一个中产阶级之家,从小便对艺术怀有浓厚的兴趣,喜爱绘画与音乐,在康涅狄格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结识了音乐系的学生大卫•盖茨,两人于1973年结婚。在《纽约客》发表作品之前,安•比蒂也曾在其他文学刊物发表过一些作品,都没有引起评论界过多的关注,直到1973年在《纽约客》上发表短篇小说《柏拉图之恋》后,才开始在主流文学界崭露头角。她冷静却极其敏感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引领了七八十年代《纽约客》的创作潮流,这种工于细节的文笔用克制而冷淡的方式来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进退与维系,这种让人窒息的“如实”是一种读者与批评界前所未见的风范,也让这个时代惶躁不安的人们在理解自我困境的时候多了一层对于自身的探究。此次译林出版社将安•比蒂从1970年代到新世纪这三十年间在《纽约客》上发表的四十八篇作品结集出版,她所树立的独特文学风范和她对于时代的凝练得以归档,可以说是修补了国内美国文学在这一时期的资料断层,意义巨大。安•比蒂生动地勾勒了七八十年代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朋克,毒品,婚姻危机,迷惘……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元素自然而然地让她成为了“美国六七十年代的代言人”或者是“中产阶级的风向标”,这客观反映了她重要的时代意义,却也给她的作品与创作逻辑施加了不公正的局限。因为比蒂的兴趣点并非在于时代,而是在于人更广泛的境遇,只是描画她同龄人的境遇让她更为得心应手。和很多别的作家不同,她的作品很少有对于背景的着力描写与渲染,却把关注集中在向读者展示人物的处境,这一创作思路从某种程度上让她摆脱了对于时代的依赖,她的艺术是话剧而非电影,背景是写意的,简单的,和很多仰赖历史背景唤起读者特定感受的作品不同,这种完全依赖人物对话行为的方式要求更多的干货,要求恰到好处的细节选择,需要正中要害的镜头,需要作者对于整个事情通透的理解。安•比蒂不写历史小说。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海明威的手艺,所谓的“简略”并不是忽略,而是选择,选择反映事情关键的言语和动作进行描述,以此为基础,很多事情也就不需要讲了,不讲大家也明白。诚然,海明威给了安•比蒂极大的影响,但是安•比蒂明显的女性手法让她的作品更为铺陈,当然这种铺陈并非累赘,并非不简练,而是在于气氛的渲染上更为浓重。如果把海明威的作品比作一尊精妙的雕塑,安•比蒂的作品便是在雕塑上蒙上一层纱巾,不见得如海明威般一目了然,却又有别样的深意。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这三十年的创作中,安•比蒂笔下的人物可以变老,干的事情可以不同,却没有给她产生丝毫的困扰,她的核心思路始终如一,所谓的“与时俱进”也不过是她笔下的人物外部处境的改变,而对于身份挣扎的描摹,对于人内心永恒困境的展现是一如既往的。不论是早期《一辆老式雷鸟》中对于进退分合斟酌不定的凯伦和尼克,还是后期《玛丽的家》中由于莫名的心理依赖去辛苦维系可怕家庭关系的男主人公,安•比蒂的人物都缺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总是在与外部的力量与自己内心的纠结进行着旷日持久的较量,然而最终都没有成功,既没有顺应自己的内心,也没有因为自己的妥协与牺牲而获得期望的理解与回报,这是人与自己沟通的失败。而在人与人的沟通上,安•比蒂同样是个悲观主义者。她曾经这样说:“我发现在我认识的夫妇中几乎没有谁是值得羡慕的。”当然也包括她自己,她与大卫•盖茨的婚姻于1980年黯然结束。虽然她一直都不承认她的人物都是有现实生活原型的,然而,她的这种人生观却异常清晰地投射在这些人物身上,因而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她笔下的人物常常陷入难以互相沟通,难以互相理解的困境,他们难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难以使自己被别人理解,难以鼓足勇气并诚实地说出自己真正的意图。这种交流障碍的直接结果是关系的破裂。在极其琐碎,甚至浑浑噩噩的日常生活细节描述中,这种人性悲剧得到了无比清晰的展现。《霍雷肖的把戏》中的夏洛特,一个不断对抗自己内心的单身母亲,不断想象自己应有的身份和与这一身份相匹配的行为,对于自己的内心积极与消极的情感一并打成静音,却发现,自己违逆了内心,却也没有讨好任何人,再也没有任何招数来应对生活。《洛杉矶最后的古怪一日》中的凯恩,在一堆稀里糊涂的人中有一种莫名的通透和清醒,却被视为异类。他不断地去扮演合理的角色,不断地道歉,不断地去弥补不存在的“过错”,而结果却是更多的斥责,成为了唯一的罪人。安•比蒂笔下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清醒”角色,然而这种所谓的“清醒”却抑制了自发的行为和动作,抑制了任何人际关系中被称为“天然的”成分。理性与意识清醒可以很容易使你躲避你自己,人们可能很容易陷入思想的全套,认为把什么事物贴上标签就是理解清楚这件事情了,安•比蒂的人物就是有这样的问题,或许这也说明,这些人物的洞察力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通透,结果造成了自己的困境。安•比蒂本人并不喜欢被贴上“极简主义”,然而“极简”对于安•比蒂的作品仍有合理的解释角度。如果说雷蒙德•卡佛是完美的细节大师,那么安•比蒂的艺术在于细节的数量,在于这些细节搭建的结构。她通过这种细节的堆砌,通过欲言又止的手法讲静态的、平凡的事件和内心世界联系在一起。她省去了背景的赘述,略去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描写,她的作品始终是一种照片式的呈现,她的人物不会因为补上省略的文字而变得更好或者更坏。这一富有个性的图像言说了人永恒的困境,你我他的视线或许会在其中的某个色块上停留,仿佛发现了我们自己内心的斑点。不得不说,如此用心地对人性悲剧写生,也是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人文关怀。

精彩短评 (总计33条)

  •     还是最喜欢一辆老式雷鸟,那么多恋爱,那么多困扰
  •     硬着头皮看的,叙述风格实在不是我的菜,读得昏昏欲睡
  •     很凑巧在读完《隔壁女子》后接着读完了这本。男女的情感纠结竟是不分国界的,东方与西方的各种家庭伦理剧轮番上演,人啊,真的是对自己创造出的生活无计可施呢。困境与苦痛,现实总比小说要来得更沉重。
  •     Ann Beattie 繼承了卡佛的那种语言精神,一切都是在暗流着的,又似乎所有的都昭然若揭。他的故事不在于依靠情节的推动,而在于语言的塑造,即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简洁有力地指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挑衅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冲突和争吵。个人觉得他比卡佛好读,可能卡佛太过于极简了,读来有种意犹未尽之感,而beattie恰恰把这种未尽之感填满了,所以读来也是满足的。
  •     关于美国中产阶级的故事,慢慢你也看到为了能走三人车道买充气娃娃假装的司机,看到重组家庭中继父不能忍受妻子却依然很爱继子,看到患病的老父母变得唠唠叨叨,看到前两部中古灵精怪的孩子已经长为叛逆青春期或者面临结婚生子,那些琐碎的生活细节,最终构成了我们的人生,没有结局。
  •     看不懂看不懂
  •     LC喜欢,买来一看有些像卡佛,但不如他。短篇是短,有个说黄昏恋的不错,对象就在街对面,俩人在老头死去的那天好上。作为儿子非常崩溃的故事。可惜编辑不行,注解破坏阅读情绪,最后一篇引号没处理好。
  •     跟这个系列的其他几本书感觉差不多,查看上一本的阅后。
  •     2015/1/5 看完留评论。
  •     无感
  •     笔下物料惨淡的人生,对于阅读者来说也是一种无聊惨淡的感受
  •     一星
  •     怪不得这个系列新的像什么一样,都没人看。实在是不好看,碎碎念的流水账,弃了。
  •     又一极简主义写作者,哎呀,看得人心里怪怪的。无厘头喝酒与莫名其妙下楼梯是New Yorker的表现主义吗?Anyway,在这本集中讲述美国纽约客的病态城市生活日历中,还是挺有趣的,有趣如同把撕下的日历重新接驳回去——没有人走出去。
  •     安比蒂的第三本。在她笔下,不仅有情皆苦,无情亦苦,所谓的幸福只是伪概念,怎么可能真正存在于世间。
  •     是翻译的问题吗?看了两篇就看不下去了,果断放弃。
  •     我可能背景知识和阅历缺太多,看不懂。比卡佛更难懂的是我觉得比蒂连标题也取得更让人不明所以。
  •     比作者的前两本好,大概是篇幅变长的缘故。
  •     有点像看黑镜一样的压抑,却对这种压抑大呼过瘾。
  •     更喜欢卡佛
  •     不喜欢
  •     为了增加点信息,....
  •     不怎么好
  •     这本比较好看。
  •     为同名的那一篇加一星。我倒是希望我的生活也能过成这样,纵使始终悲观,也许抗争总是无用,又或许早就不爱了,但是,对我的生活,能够认识得更加清醒一点,再清醒一点,不再那么害怕安全感。失败的我的糊里糊涂的生活。
  •     翻译腔太重
  •     厄普代克第一次见到安·比蒂时说:“你指出一种绝对与众不同的小说写法。”安·比蒂当时紧张得只能说:“谢谢你!”又过了很多年,2011年(厄普代克2009年去世),安·比蒂对《巴黎评论》的采访者说:“我现在非常想知道他当时到底是什么意思?”对此,厄普代克可能也无法一口说出,但这些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就是很强烈。
  •     短篇小说集
  •     没读下去。回头再试试。
  •     总之我爱
  •     有的喜欢,有的难懂。
  •     我也不知道每天过的是无聊还是怪异。
  •     波澜不惊着,道尽所有生活的真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