絶対音感

出版社:小学館
出版日期:1998年3月10日 初版
ISBN:9784093792172
作者:最相葉月
页数:337页

作者简介

「絶対音感」とは音楽家に必須の能力なのか?それは音楽に何をもたらすのか―一流音楽家、科学者ら200人以上に証言を求め、驚くべき事実を明らかにする。


 絶対音感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绝对音感是说能若无其事辨别出音高的能力吧,有点超能力的意思。不是传说莫扎特听过交响乐后能当下写出 完整的谱子么,这不就是最强大脑吗,对有这么一期。有人在看柯南时最早听到了这个词。这并非来源日本,但却是日本让这个词成为了热点。在日本这早已成为了批量制造音乐神童的音乐教育神话,但同时也造出了许多技术出神入化的机械化的演奏者,小小年龄却让专注于音乐的承认看得目瞪口呆,被西方专业人士评价为演奏机器,因为缺少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偏离了艺术的本质,因此成为话题,被纽约时报长文批驳,也算是带有一定歧视东方人的异样眼光。但其实这种能力到底是有遗传因素,还是纯后天习得,或者依个人禀赋教育方法适当而成,日本90年代雅马哈钢琴学校为对象就在研究这个问题,这是此书中看来是没有结论的。作者就是为这个来穷根究底的。写作的素质还是蛮高的(4月8刷),序言题为重写的自传,核心就是前苏联一获诺奖的作家重写的传记中关于改掉的关于自己确认了自己音乐偶像也无绝对音感这件事。接着第一章就是日本有此能力之人的的采访,了解一下这些人的生活和心态,想进一步看看是什么早就了这些人的异能。同样也有音乐界鼎鼎大名之人但却无绝对音感的,对有感之人有羡慕、有疑惑,也有抛弃疑惑对自我音乐道路重新确认的想法。尤其需要说的是现代音乐的源头的爵士乐注重即兴演奏,因此具有此项能力或受过此类古典音乐专业训练的人显然更有优势,不论记音记谱对这些人来说都轻而易举。同时这些人也有自己的烦恼,有些人到了自己就像个音乐放大器,脑子里时时响起乐音,无法阅读,无法作曲。因此首章题为人间音叉,传导、辨别的准确性可见一斑。绝对音感教育是日本人的专利,源于30年代园田清秀深感幼年期音乐教育对音乐技能成长的重要性,后自己钻研和实验出的通过和声和其他趣味方法来锻炼儿童识音能力的早期教育。其子园田高弘是其最早的试验品,也是日本最早享誉世界的西洋音乐家。作者寻绝对音感的生物基础不得就投向了寻找它发展的历史轨迹的路上了。园田清秀早逝。其教育理念有专著存世。后为为继承发扬,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扭曲,被急功近利的商业社会利用了。后笈田光吉以自己的理解来推行,首先倒霉的就是自己的儿子敏夫,儿子对此极为反感,可能也没这个基因,反正就蒙他爸呗,可怜老父不想自己儿子原来没这个音感能力。后来战争期间,这位好面子的严父还把这种音乐教育推荐给了军方,用于强行训练飞行员,听音识别机种、方位、高度等空战中性命攸关的信息。德国也有这样的例子,但德国是同飞行员中挑选出这样的能人加以调教的,因德国音乐教育和家庭钢琴普及率高,不少人叫停教育耳濡目染可能就学会了识音辨音。日本就是从此走上了音乐教育的歧路,战后引发了钢琴学习的狂热。雅马哈从一个产销钢琴的琴行到电子琴的发明和这个趋势也有互相促进的关系吧,甚而说日本的整个音乐产业的发达都不能说不得益于词。当然雅马哈从一开始就参与到这一进程的。园田清秀说服了雅马哈以月供的方式来出售给他们钢琴。那时候日本人月薪70元……我想到了未来我们国人月薪二三十万的场景,心在颤抖……工资涨快了也不见得好,不要步了津巴布韦的后尘就好。日本音乐教育的狂飙突进到什么地步?小孩十之五六都接受过这类音乐教育,在西方大概是一两千分之一的概率。我想到了郎朗,不知道是不是也受到其父类似的教育,但结果看来是一样的。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恐怕也会和日本人一样可怕,中国也不是经历着音乐教育的狂热吗,出发点也一样是功利的。明白了绝对音感教育被妖魔化和扩大化的史实后就又回到用科学方法格物致知一道来了,还是要借着90年代脑科学的发展究明真相呀,不过也别想太多,毕竟这门科学也还年轻,很多想法还是作者与科学工作者交流中结合经验和体悟推测的。但还是能明白不少新知的,比如脑细胞出生后80天内达到最多,之后神经突出在接下来的十年内会减少一半,以个人使用情况,没有被反复使用固定路径的突触就渐渐被废弃了。看来早教甚至胎教的需求还是很急迫的,这也是科学合理的。西文名太要命了,先录一下:パステルナーク【Boris L. Pasternak】ロシア(ソ連)の詩人・小説家。未来派に連なる前衛詩人として出発し、独自の斬新な詩風を確立。スターリン時代はシェークスピア・ゲーテなどの翻訳に携わる。1958年ノーベル文学賞をソ連共産党の圧力により辞退。詩集「わが妹人生」、小説「ドクトル‐ジバゴ」など。(1890〜1960)スクリャビン【Aleksandr Skryabin】ロシアの作曲家・ピアノ奏者。複雑な和声とリズムとによる神秘思想の表現、色光鍵盤による音と色彩との結合を試みた。「法悦の詩」「プロメテウス」などの交響曲、ソナタなど多数のピアノ曲を作曲。(1872〜1915)ア‐カペラ【a cappella イタリア】(「礼拝堂風に」の意)楽器の伴奏なしに合唱隊だけで歌うルネサンス時代の教会合唱様式。またその作曲様式。広義には無伴奏の合唱・歌唱を指す。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科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尤其涉及到人的意识和行为时,脑科学被过度神化了。这东西如果引进中国,至少引进上海,结果恐怕会比日本还疯狂吧。音感神童批量制造,这个氛围还是比较适合九十年代的情境,日本那时候也是一样狂热,而且有不少针对性的专门研究进行。有一个提到的观点蛮让人在意的,虽然在书中只是未经证实的推测,音感训练造成的大脑活跃区域实际上是用到了平常人进行社交活动的中枢,有去有来,不是么。有兴趣的可以找找江口寿子和一音会。日本人打飞的让孩子去这里学音感,从一岁半开始,因为这是小孩不会有意识地反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