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5
ISBN:9787221068606
作者:罗义贤
页数:298页

章节摘录

  一个人物的伟大,不但是能在大处着眼,尤其能在小处下手。从纤细微小的事情里,能表现出伟大的精神的,才是真正的伟大。  仔细分析这伟大成分,我觉得是因为他的宗教信仰,加个人的理想已与燕大的前途合一了,燕大的一切,便是他的一切。他与燕大团体的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领袖与群众的关系,是头脑与肢体的关系,祸福与共,痛痒相关。他多付予了一分的爱与同情,就是与燕大的前途多一分的发展与希望。就是他的博大的爱与同情,将燕大的中西上下、男女老幼紧紧的拉在一起,一同欢乐奋发的往同工合作的路上走!  他从那里得来的这个伟大的爱与同情的力量,那就得问司徒P148校长自己。曾有人说过校长不大谈个人的宗教问题,我是从来没有听他谈过的。  但宗教问题是‘谈谈而已’的问题吗?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谢冰心对司徒雷登的评价,在不少燕大的校友那都得到了印证。连士升在他的文章中就写到:如果你坐在司徒雷登的对面,“你会觉得这位白发的老头子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在谈论那些国家大事中,他亲切的问起你的生活,使你觉得坐在你对面的决不是一位陌生人,事实上这位出名的老头子,到处受欢迎,他以和蔼赢得了年轻人的心”。连士升尤为感慨的是“司徒先生爱护小孩多过成人,他对人家的不幸遭遇,特别表示关怀。当亡妻在香港逝世的时候,我所接到的第一封慰问信,就是他的手笔”。“与司徒先生公事亲密的人,都知道教职员的家眷们,看他如大家庭中的家长:儿女头疼脑热,都告诉他;夫妻有口角,请他调停;连家中火炉出了毛病,厕所不够分配,也有去和他商量的!婚事、丧事、寿辰,不仅请他出席,并请他行‘三祝’,不信教的人,也有来请他使行牧师的职权的。”  司徒雷登知晓“校因师而显,师因校而名”这一创办名校的教育规律。要尽可能使燕大赶上国内的先行者,必须组织一支学术上突出,稳定、高效、精干的教师队伍,作为后发者难度自然很大。但这位传教士出身,对古老的中华文化有很好理解的美国校长,也有其独到之处,他能将西方现代的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较为妥善地解决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在师资的建设上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他尊重中国的传统,懂得尊师,特别是尊敬有学问的大师;他了解现代,对自己学校接受了现代思想的优秀毕业生倍加呵护,想方设法将他们送出国门前往一流的大学深造,为燕大的教师队伍源源不断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P149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学骨干人才。学生们认为,在燕大“听名教授讲课,看到他们的学者风度,就能使人潜移默化。听到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深邃的见解,就能使人见贤思齐”。他实行中西籍教职员一律平等,在校内化解了中西人际之间的矛盾。他不反对北京政府和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却能够顶住当时社会专制的压力,在校园内保护学术自由。他借助国际的力量,尤其是“哈佛燕京学社”的力量,开展中外合作,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培养师资,不仅使燕大在短短数年间人才荟萃,师资队伍和学术地位也后来居上,成为国内唯一一所与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齐名的私立大学,而且为国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贡献。

内容概要

  罗义贤博士,1959年生于贵州省铜仁市教师之家。1974年,初中毕业下乡到石竹公社知青农场;1977年,进入地区机械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1982年毕业,在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教授中国通史。1984年开始从事行政工作,任校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1986年调任中共铜仁地委宣传部副部长,1987年出任团地委书记。1990年。调共青团贵州省委,历任学校部长、办公室主任、副书记(其间师从原贵州师范大学校长。中国近代史知名学者吴雁南先生攻读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1996年调任镇宁自治县委书记,后任安顺地委委员。2000年,进入南开大学,师从历史系主任张国刚先生,攻读中西文化关系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2004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世界现代史(美国史)中美文化关系学术研究。1986年以来,曾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孙中山民主革命策略思想》等论文20余篇。并与他人合著《走向辉煌之路》等两本专著。

书籍目录

序李世安 (1)内容提要(中英文) (1)绪论 (1)第1章 生活在中西文化边缘的美国人 (23)一、19-20世纪之交的美国与中国 (24)二、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 (32)三、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43)第2章 “燕京之父"——司徒雷登 (53)一、苦涩的受命 (54)二、筹款建校的艰辛 (61)三、美丽燕园的落成 (70)第3章 司徒雷登与燕大的办学宗旨 (82)一、学校现代管理体制的确立 (83)二、世俗化、中国西方宗教性的取代 (93)三、致力于中国一流学科的建设 (101)第4章 司徒雷登与燕大的教学及研究 (113)一、以教师为办学之根本 (114)二、崇尚学术自由,促进学术研究 (124)三、营造自由、民主、博爱的校园氛围 (140)第5章 司徒雷登与燕大的学生 (151)一、对学生实施“通才教育” (152)二、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自立 (164)三、对“孤岛”时期学生的特殊关爱 (173)第6章 离开燕京大学 (185)一、司徒雷登与燕大的恢复重建 (186)二、出任驻华大使 (200)三、离开中国 (209)第7章 司徒雷登与燕大的学生运动 (220)一、司徒雷登的文化思想品格 (221)二、司徒雷登思想文化精神在学生运动中的展现 (226)三、司徒雷登文化思想的行为形态在学生运动中的展现 (229)四、大使任上对待学生运动思想转变探析 (239)结语 (245)一、一元性包容多元性的思想范式 (246)二、兼长并举的文化范式 (252)三、规则结合情感的变革与管理范式 (259)四、注重衍示效应的行为范式 (265)大事记 (273)参考文献 (286)英文资料 (294)后记 (296)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新的思路研究了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创立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书本侧重与研究他在任校长一职期间怎样创建和发展燕京大学,怎样克服意愿和所需、理想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宗教和世俗、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并给予了他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通过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和新的思路研究了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创立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书本侧重与研究他在任校长一职期间怎样创建和发展燕京大学,怎样克服意愿和所需、理想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宗教和世俗、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并给予了他更客观、更公正的评价。

本文以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为研究对象,全面探讨了司徒雷登在燕京大学创立与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
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 1876~1962),一位出生在中国的美国人,在华生活、工作了半个世纪。做过传教士、神学教授、大学校长、驻华大使。特别是他从1919年起就任燕京大学校长,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就把一个人、财、物极度匮乏的学校建成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国内一流的大学,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影响很大。
“九一八”事变以后,他对中国民众的抗日运动特别是学生运动表示了同情、理解和支持。由于他的影响,燕大一度成了北平学运的主要阵地。华北沦陷以后,他坚持在沦陷区独立办学,拒绝与日伪政权合作。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燕大被日军关闭,他也被日本人监禁,直至战争结束。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出任美国驻华大使,执行了美国政府的扶蒋反共的错误政策,随着国民党在内战中的失败,被逐出了中国大陆。
本文将重点研究他,一位生活在中西文化边缘、视中国为第二故乡的美国人,在近30年的校长任职期间怎样创建和发展燕京大学;怎样克服意愿和所需、理想与现实、中国与西方、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司徒雷登是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外国人,本文力图以实证的资料和新的思路研究“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纠正以前对他的一些不公正的裁判,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力求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出新的共同的认知,恢复这一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为今天处在错综复杂地位的中美关系,提供一些客观的带有规律性的借鉴和参考。

图书封面


 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历史是人类的思想在穿过时空时所留下的足迹,可是当我们再沿着这足迹往回走时,我们却永远也寻觅不到那个出发点;历史不会说话,历史不会张开嘴主动地告诉人们并且指着证据说:这就是历史。历史就是这样!——似死,无言、无语!但过去的事情一旦又进入到我们的思想之中,它们就会奇迹般的在里头“复活”、“再现”出来。那些曾在我们头脑里被政治施加了压力然后被各种手段塞进来的东西——它们绝不是历史、绝对是歪理。历史是扼杀不死的,就像我们不能扼杀“昨天”一样,你可以忘记“昨天”但是没有“昨天”今天就无法存在了,因为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老人在中国孤单的生活着,勤勤恳恳、不求回报,终于给中国增添了一所能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大学——燕京大学(1916—1952)。燕大坎坷的命运、最后被拆毁的结局,影射出的正是当时我们国家的那段沧桑史。
  •     一段我们熟悉的历史,一段不为人知的真实回忆。 历史其实不应该仅仅是一家之言,所谓盖棺定论者不过如此。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但历史终究会随着时间的变迁露出属于它本身的真实, 感谢作者让我们能够接触到那段尘封的历史,虽然过去它遥不可及,现在却已如此清晰的站在我们面前,站在所有热爱历史的人面前,明眸善睐,触手可及!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历史是人类的思想在穿过时空时所留下的足迹,可是当我们再沿着这足迹往回走时,我们却永远也寻觅不到那个出发点;历史不会说话,历史不会张开嘴主动地告诉人们并且指着证据说:这就是历史。历史就是这样!——似死,无言、无语!但过去的事情一旦又进入到我们的思想之中,它们就会奇迹般的在里头“复活”、“再现”出来。那些曾在我们头脑里被政治施加了压力然后被各种手段塞进来的东西——它们绝不是历史、绝对是歪理。历史是扼杀不死的,就像我们不能扼杀“昨天”一样,你可以忘记“昨天”但是没有“昨天”今天就无法存在了,因为今天是昨天的延续。老头子在中国孤单的生活,勤勤恳恳、不求回报,终于给中国增添了一所能与北大、清华齐名的大学——燕京大学(1916—1952)。燕大坎坷的命运、最后被拆毁的结局,影射出的正是当时我们国家的那段沧桑史。
  •     不过对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的了解,好像也并不比我更多。
  •     于是为了做presentation我两天把这本书看完了= =
  •     四分评分,内容比较详实成体系,尤其是学科设置方面。司徒先生对待学生视如己出的大家长心态不能不让人动容,那个学校的痕迹至今还留下来好多,倘若无那时的先河,现在的我们也不会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感恩。有时间写一篇长评论。
  •     过眼,没什么用处。
  •     史料功夫值得肯定,也提供了大量需要珍视的材料,不过观点新旧杂陈,错别字等细节疏失还是太多了。
  •     读过他的博士论文,这本应该是在论文基础上成型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