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兹特写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532759231
作者:(英)查尔斯·狄更斯
页数:584页

章节摘录

我们在上一章一开头就谈到本教区的牧师助理,这是因为我们深深感到他职务的重要和尊贵。在本章里,我们首先要谈的是牧师。我们这位临时代理牧师是个仪表可爱、举止迷人的年轻绅士,因而他在教区初次露面后不到一个月,就有一半的年轻女居民因为听他布道而感到忧郁,另一半则因为得不到爱情而感到失望。以前,在星期日,我们教区礼拜堂里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年轻女子。她们个个显得十分虔诚,就连侧廊里汤姆金斯先生纪念碑上的那些圆脸小天使也从来没有见过世间竟有这样的宗教热忱。他一来就使教区居民大吃一惊。那时候他大约二十五岁。他的头发在前额对分,梳成诺尔曼拱门的形状;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只最上等的钻戒,他念祷文的时候总是把左手按在左颊上;他的嗓子深沉,听上去异常庄重。深谋远虑的母亲们不断访问我们这位新来的牧师;人们也屡屡邀请他去作客,而且说句公道话,他也是欣然接受了的。如果说他在布道坛上的举止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出入私人交际圈子所引起的轰动就是十倍于此。紧挨着布道坛和牧师所用斜面书桌的靠背长凳的价值提高了;中央走廊上的座位受到重视了。无论你出什么代价,都休想在楼座前排得到一英寸席位。有人硬说,在一个星期天,甚至发现勃朗家三位小姐坐在圣餐桌旁的免费座位上,她们实际上是在打埋伏,专等临时代理牧师走经那儿到祭具室去的!而她们一家不引人注目,的专用座位是紧靠教区委员席的后面的。他的即席讲道刚一开始,就连严肃的爸爸们也给感化了。有一个冬夜,他午夜十二点半起床,用一只盛食物残渣的盆子给一个洗衣妇的婴儿施行洗礼,教区居民们莫不为之感激不已一一连教区委员们也变得慷慨了,他们坚持要教区当局支付那装着轮子的守灵亭子的费用,那是这个新近上任的代理牧师为了在雨天主持葬礼给自己定做的。有一个穷妇人一胎生了四个婴儿,他送了三品脱的粥和四分之一磅茶叶去给她——使整个教区大为高兴。他还为她筹备募款——使那女人发了一笔财。他在。山羊和靴子。饭店的一次反对奴隶制度的会议上讲演了一小时二十五分钟——把与会者的情绪推向高潮,为了对他为教区所作的可贵的贡献表示敬意,众人便提出要送他一块金属牌。一纸认捐单转眼间就签满了名字,那是一场谁先认捐的竞争,而不是谁要逃避捐献。于是铸了一块精致的银质墨水台,上面雕刻着合适的题词;接着公请代理牧师到上述“山羊和靴子。饭店进早餐;前教区委员格宾斯先生发表一篇简练的演讲把墨水台赠送给他,代理牧师的答谢词则使所有在场的人全都热泪盈眶——连侍者也受感动。    人们本来会认为,至此,这种普遍受赞美的情况,会使一个人的声望达到顶点。事实并非如此。代理牧师开始咳嗽了。有一天早上,他在诵读《启应祷文》与《使徒书》这段时间里咳了四阵,在下午的礼拜中咳了五阵。于是人们发现代理牧师得了肺结核病。多么令人关注而且凄惨啊!如果说年轻的妇女们先前很起劲,如今她们更是无限地同情和挂念。像代理牧师这样的人一一这么一个可爱的人——这么一个完美无瑕、值得爱的人儿——竟然得了肺结核病!这真叫人受不了。不署名的礼物,诸如黑醋栗果酱、菱形饼、紧边背心、护胸和保暖的长统袜子源源而来,直到代理牧师让冬季衣着给装备得一样不缺,仿佛他马上就要启程到北极去探险似的。关于他的健康状况的口头报告在教区内每天传播六次;此时代理牧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已达到最高峰了。    约摸在这时候,教区的精神面貌起了一个变化。在一个晴朗的早上,有一位非常温和可敬、老打盹儿的老先生去世了。他生前曾在我们附属教堂主持了十二年工作,临终未留下任何遗嘱。这件事没有引起什么轰动,他的接班人的到来也不曾引起轰动。这人苍白瘦削、形容枯槁,大大的黑眼睛,稀疏的长发也是黑的,衣服邋遢到了极点,举止毫不雅观,教义也够吓人的;一句话,他在各方面都与代理牧师恰恰相反。教区里许许多多女居民成群结队去听他讲道;开头是因为他相貌长得那么怪,接着是因为他的脸那么富于表情,再接着是因为他讲道讲得那么好;最后是因为她们确实认为他毕竟有些无法形容的地方。至于那位代理牧师,他各方面都不错;可是到底确实无可否认的是——是——总而言之,就是代理牧师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是新奇的了,而另一个牧师却是这样。舆论的多变是众所周知的,于是会众一个一个地转移了。代理牧师咳得脸色发了紫——可也枉然。他呼吸局促——也同样引不起人们的同情。教区礼拜堂里的所有的座位再度空下来,可以任人随意挑选了;而那个附属教堂由于每星期天都挤得人透不过气来,却要进行扩建!P10-12

前言

当我很年轻的时候,所有这些小品文都已写出而且发表了。在我依然很年轻的时候,它们被收编成集子再度发表,而且是带着它们在标题上的所有(应当说是相当多的)缺陷而问世的。    本文集包括我的一些处女作——除了我在八岁或十岁能辨是非的成熟年龄所完成的某些悲剧之外,这些悲剧曾在拥挤不堪的保育室里演出,受到了热烈的喝采。我意识到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极端粗糙和考虑不周的情况,同时还存在匆促和缺乏经验的明显印记,这一点特别可见于本文集中总标题为‘故事>的那个部分。    不过,由于本文集并非创作于现在,而且在初次出版时曾经非常宽大而顺利地受到了公众的认可,我觉得除了在有的地方更动几个字眼和短语之外,没有理由加以改作或删除。    查尔斯·狄更斯    伦敦,1850年10月

后记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1812—1870》,是长期以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我国广大读者对于他的作品也十分欣赏。他的父亲是海军军需办事处的职员,收入菲薄;母亲操持家务,生了八个孩子,夭折了两个。家庭经济的拮据可想而知。狄更斯是老二,十岁时便因父亲负债,随全家迁入马夏尔西负债者监狱。十一岁起,他便在皮鞋油作坊当学徒。十六岁时进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广泛接触社会。后来担任报社的采访记者,又熟悉了议会政治的种种情况。三十年代初,他以记者身份为期刊撰稿,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一直写到去世时为止。    他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共有《匹克威克外传》等十四部,另外还有一部未完成的《德鲁德疑案》。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和散文特写集则有《圣诞故事集》、《游美札记》等。    这部《博兹特写集》出版于一八三六年,是狄更斯最早的以书的形式出版的作品,其中包括曾经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多篇,以及未发表的八篇,共二十五篇。“博兹”《Boz》原是他的弟弟的绰号,他用来作为笔名。    狄更斯生子英国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工业革命给英国的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工业资本家在政治上已占绝对优势。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而崛起的无产阶级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劳动人民的极端贫穷和资产阶级的骄奢淫逸形成鲜明对照,英国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这些情况在《博兹特写集》中都有所反映。    在这些社会条件下,英国文学的批判现实主义得到迅速的发展。作家们以生动辛辣的手法描写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象。他们用笔暴露了社会上的丑恶现象,嘲笑了中产阶级的贪婪和伪善,赞扬了正面人物的美德,为后人了解工业社会初期提供一面包罗万象的镜子。它不仅能具体而生动地说明当时英国的社会,甚至还有助于说明一切处于同一阶段的社会,使人们读后往往有身临其境之感。    由于狄更斯出身子贫民阶层,早年生活十分艰苦,对于伦敦下层大众的生活了如指掌,因此他的写作内容也主要涉及中下层阶级。《博兹特写集》向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贫民的描述。    在《七街日晷》中,读者见到那有如迷宫般的小街陋巷。其中鳞次栉比地密布着破旧不堪的房子,每栋房子里都住着好多家居民。例如铺面房间可能住着开店的人家,前后厨房各住一家;二楼和三楼前后间又各住一家,顶楼又住上一位落魄而又穷要面子的男人等等。处在这样拥挤恶劣的居住条件下,人们的脾气都变得很坏,夫妻邻里之间争吵斗殴习以为常。至于在市郊荒僻的贫民窟,更成为罪犯出没的渊薮。在《黑面纱》中所述的沃尔沃思便是这样的地区。在弯弯曲曲的小巷里散布着几间眼看就要倒塌的破屋。东一株发育不良的小树,西一摊积水。屋外所谓的《园子》的围栏是用旧木板胡乱钉起来的,偶尔可以见到外表肮脏的女人从屋里走出来,把垃圾随便倒在门外。    下层社会的赤贫状况必然会产生一大串社会问题。从《酒馆》和《酒鬼之死》那两篇文章可以看出,酗酒是如何同贫穷结下不解之缘的。为了消愁,一个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可怜虫把可以购买让全家人每人吃一口面包的钱全都用来买酒。醉了还要打骂妻子儿女,终于越陷越深,不可自拔。妻子因不堪虐待,贫病交迫而亡故。子女无人照顾,任其流落街头,走上了犯罪堕落的道路,自己则沦为乞丐。夜里只好露宿街头.即使如此,嗜酒的恶习仍然如旧,直到死神降临。    犯罪是另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蒙默思街的冥想》、《刑事法庭》和《黑面纱》都着重描写了犯罪,特别是少年犯罪的现象。因家庭经济困难过早接触社会的少年,往往三五成群地踯躅于酒店或街道上,或者懒洋洋地把身子靠在路灯杆上。他们经不起外界的种种诱惑,有的辜负了寡母为培养自己忍饥受冻的一片苦心,终于犯了罪,身系囹圄,甚至被处极刑。    由于劳动大众缺乏教养,生活艰难,不少男人粗暴成性,动辄殴打家人,自己的母亲、妻儿都成为出气的对象,有的被殴伤残至死。《医院里的病人》一文中,就描写了一个青年女子被情人毒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酒店里则时时发生酒徒醉后打群架、扰乱公共秩序的事件。    狄更斯对于社会上那些默默地忍受苦难的弱者十分同情。他在《我们的近邻》一文中,描写了一对母子,由于家道中落,背井离乡来到伦敦,靠儿子抄写工作的菲薄收入为生。他们虽然挣扎于饥饿线上,却仍然傲气十足,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苦况。那个青年终因劳累过度而死于肺病。在《扣押财产估价人的雇员》一文中,他叙述了被扣押财产的家庭的惨状。有些家庭根本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全家老少衣不蔽体,三餐不继。原来那家的男人已被流放,他们的归宿就只能是济贫院。另有一户原来比较体面的人家,由于主人无能,弄得负债累累。这同狄更斯童年的家庭情况很相似,因此深得他的同情。女主人是一位因过分忧伤和劳累而把身体拖垮的贤惠的妻子;由于她的努力,才使这一家人没有流落街头,保住了颜面。说到颜面,这对于败落的中产阶级是多么重要呀!狄更斯在《穷要面子的落魄绅士》中,就维妙维肖地刻划了这种人。尽管他们的衣服已经穿得很旧了,却极力要显得衣冠楚楚。故事中的主人翁由于没有去处,每天来到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消磨时光。为了不让别人看到自己是以面包充饥,当作午餐,他便把面包放在衣袋里,用手把它一小块一小块地掰下来,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当他的衣服的颜色褪得实在不像样时,便用一种染色药水,把它染得墨黑,一时显得衣衫焕然一新,好不神气。可是昙花一现,没有几天,药水的作用一过,显得比原来的衣服更为破旧。    为了解救燃眉之急,当铺和旧货收购店自然是穷人筹措金钱最方便的途径了。那些爱面子而又窘迫的人们初次上当铺,先是望望橱窗中陈列的首饰,装出打算去购买的模样,四下张望着,见没有人注意,便偷偷溜进去。为了便于这种顾客的光顾,当铺专为他们开了一个边门,直通一排面朝营业柜台的小间。这样,在大厅中的顾客就看不清他们。这当然也是穷要面子的一种表现。    对付上述种种社会弊病,资产阶级政府依靠的是资产阶级法律。警察、法院、律师、监狱、债务人拘留所成为维持正常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手段。狄更斯的小说中很少不提到这些机构的,本书自不例外。在《访问纽盖特监狱》以及《囚车》两篇中,我们注意到写了不少女犯人,有一部分还是妙龄少女。她们还没有成年便过着教人痛心的生活。她们几乎不知道人间有什么真正的爱和欢乐。她们所面对的冷酷韵现实生活几乎使她们的良知麻木了。她们所理解的只是饥饿、求乞、瞽察署、酒店和当铺。    我们还可以从《沃特金斯·托特尔生活一页》一篇中读到有关债务人拘留所的描写。在狄更斯幼年时有过切身体会,因而对这种地方十分熟悉。他在后来的巨著《大卫·考坡菲》一书中,对此有更为详尽的叙述。    我们从《博兹特写集》中也看到中产阶级的伪善、唯利是图和他们所过的游手好闲的生活。    《妇女团体》一文谈到同一教区中的两派妇女,其实是布朗母女和约翰逊·派克两家之间的竞争。她们表面上装出乐善好施,而目的只在于抬高自己,压倒对方。可怜的穷人就成为她们达到目的而受愚弄的工具。例如布朗小姐们为了博得牧师的欢心,以关心孤儿教育为名,不断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以至于使他们面黄肌瘦,甚至害了肺病。为了宣传自己的工作成绩,她们弄虚作假,在事先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沽名钓誉地举行了所谓公开考试。许多小姐们突然大发善心,大搞义演和义卖,为的是出风头或者猎取未来的夫婿。    《沃特金斯·托特尔生活一页》和《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描述了中产阶级的贪婪。帕森斯为了要从穷朋友沃特金斯·托特尔身上榨取金钱,硬要撮合后者同其妻的有钱女友之间的婚事,弄得沃特金斯·托特尔溺水自尽。明斯的表弟为了要让儿子继承明斯的财产,费尽心思,却落得一场空。    中产阶级的虚荣和往上爬的思想为骗子们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霍雷肖·斯帕金斯》中的小店员,他了解了马尔德顿一家要同上层人物联姻的心理,就冒充贵人来同他们结交。又如《在拉姆斯盖特的塔格斯一家》中,一个涉世未深的暴发户乡间小店主,由于一心想高攀贵族而上当受骗。《舞蹈学校》则描述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学时髦,被人大敲竹杠,弄得几乎自杀。    《汽船旅游》、《约瑟夫·波特太太》揭示了有闲阶层终日无所事事的寻欢作乐的无聊生活。我们还可以从《伦敦的娱乐》、《河》、《阿斯特利马戏场》、《格林威治集市》、《业余剧场》和《白天游沃克斯霍尔游乐场》几篇中熟悉当时伦敦人的娱乐和游乐场所,并从《五月一日》、《圣诞晚餐》和《新年》中了解到当时的习俗和风尚。作者在《五月一日》中提到一则关于扫烟囱工的有趣传说,并且哀叹那纯朴的古老传统被当前庸俗下流的娱乐所取代。这种怀古之情,中外都有,不谋而合,使人感到有趣。    本书还从另一角度使读者对当时的伦敦作为一个大城市有所了解。我们从《苏格兰场》看到伦敦市已经不断扩大的趋势。从《街头晨景》和《街头夜景》看到伦敦各阶层居民的活动情况。其中包括工人、菜场小贩、女用人、店员、酒徒、警察、邮差、职员、小商人、过夜生活的人等等。那时主要的交通工具仍然是马车,所以作者用了不少篇幅描绘了出租马车、驿车和公共马车。虽然工业革命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但是蒸汽机在交通上的应用还仅仅限于轮船。当时还谈不上电的应用,照明也只能靠煤气灯。总的说来,公共设施和社会生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博兹特写集》为当时伦敦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描绘出一幅幅十分逼真的生动的画面,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是了解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陈体芳同志的大力帮助,由吴钧陶同志担任责任编辑,特致谢意。虽然经过多人的努力,恐怕仍有疏漏不妥之处,欢迎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得到改进的机会。    陈漪  西海

内容概要

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1812年生于英国的朴次茅斯。父亲过着没有节制的生活,负债累累。年幼的狄更斯被迫被送进一家皮鞋油店当学徒,饱尝了艰辛。狄更斯16岁时,父亲因债务被关进监狱。从此,他们的生活更为悲惨。工业革命一方面带来了19世纪前期英国大都市的繁荣,另一方面又带来了庶民社会的极端贫困和对童工的残酷剥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使狄更斯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15岁时,狄更斯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抄写员并学习速记,此后,又在报社任新闻记者。在《记事晨报》任记者时,狄更斯开始发表一些具有讽刺和幽默内容的短剧,主要反映伦敦的生活,逐渐有了名气。他了解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和风土人情,这些都体现在他热情洋溢的笔端。此后,他在不同的杂志社任编辑、主编和发行人,其间发表了几十部长篇和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雾都孤儿》、《圣诞颂歌》、《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狄更斯的作品大多取材于与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相关联的事件。他在书中揭露了济贫院骇人听闻的生活制度,揭开了英国社会底层的可怕秘密,淋漓尽致地描写了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本书起笔便描写了主人公奥利弗生下来便成为孤儿,以及在济贫院度过的悲惨生活。后来,他被迫到殡仪馆做学徒,又因不堪忍受虐待而离家出走。孤身一人来到伦敦后,又落入了窃贼的手中。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大量描写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平民阶层寄予了深切的向情,并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他在小说描写的现实性和人物的个性化方面成绩是突出的。他成为继莎士比亚之后,塑造作品人物数量最多的一个作家。

书籍目录

作者前言——为廉价的初版本作
我们的教区
第一章 牧师助理。教区救火车。校长。
第二章 教区临时代理牧师。老妇人。领半薪的上校。
第三章 四姊妹
第四章 选举牧师助理
第五章 扣押财产估价人的雇员
第六章 妇女团体
第七章 我们的近邻
场景特写
第一章 街头晨景
第二章 街头夜景
第三章 店铺和里面的租户
第四章 苏格兰场
第五章 七街日晷
第六章 蒙默思街的冥想
第七章 出租大马车停车场
第八章 律师公会
第九章 伦敦的娱乐
第十章 河
第十一章 阿斯特利马戏场
第十二章 格林威治集市
第十三章 业余剧场
第十四章 白天游沃克斯霍尔游乐场
第十五章 早班的公共马车
第十六章 公共马车
第十七章 最后一个出租马车的车夫和头一个公共马车的收费人
第十八章 议会见闻录
第十九章 聚餐会
第二十章 五月一日
第二十一章 旧货和船舶用具商店
第二十二章 酒馆
第二十三章 当铺
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庭
第二十五章 访问纽盖特监狱
人物
第一章 对一些人的看法
第二章 圣诞晚餐
第三章 新年
第四章 埃文斯小姐和鹰园
第五章 厅堂里的雄辩家
第六章 医院里的病人
第七章 约翰·杜恩斯先生错爱了人
第八章 打错算盘的女帽头饰商。一则有关个人奢望的故事。
第九章 舞蹈学校
第十章 穷要面子的落魄绅士
第十一章 痛痛快快地过上一个夜晚
第十二章 囚车
故事
第一章 供膳的寄宿处
第一回
第二回
第二章 明斯先生和他的表弟
第三章 柔情
第四章 在拉姆斯盖特的塔格斯一家
第五章 霍雷肖·斯帕金斯
第六章 黑面纱
第七章 汽船旅游
第八章 大温哥尔伯里的决斗
第九章 约瑟夫·波特太太
第十章 沃特金斯·托特尔生活一页
第一回
第二回
第十一章 布卢姆斯伯里的命名仪式
第十二章 酒鬼之死
译后记

编辑推荐

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是长期以来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我国广大读者对于他的作品也十分欣赏。这部《博兹特写集》出版于一八三六年,是狄更斯最早的以书的形式出版的作品,其中包括曾经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多篇,以及未发表的八篇,共二十五篇。    《博兹特写集》为当时伦敦的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描绘出一幅幅十分逼真的生动的画面,各种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是了解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作者简介

《博兹特写集》是狄更斯的成名作,是他最早以书籍形式出版的作品,收录了他早期发表在各家报刊上的特写和短篇故事二十七篇,加上未发表的八篇,共计三十五篇。
《博兹特写集》展现了当时伦敦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于中下层阶级生活的描写尤其细致入微。作为狄更斯作品的开山之作,《博兹特写集》对于这位大文豪日后写作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博兹特写集》对于全面研究狄更斯,深入了解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社会状况,都是不可多得的素材。


 博兹特写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若以颜色来比喻,狄更斯眼中的伦敦应该是灰色的。他的作品始终绕不开伦敦,就如同终年笼罩于英伦半岛上空的雾,浓雾遮蔽下的世界痛苦与希望并存。就如同他最为人所知的小说开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在走向天堂,我们正在跌入地狱。” 《博兹特写集》是狄更斯献给伦敦的一本素描集。速写伦敦城里一段段悲喜人生场景、一个个不同境遇的人或是一处处与时变迁的地标;线条简洁又不失轮廓分明。当然你也可以把它看作进入狄更斯小说世界的叩门砖,从中一窥他的行文风格,他的另类幽默,当然,还有他亲历人世沧桑之后那份近似冷酷的冷静。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没他的小说好看。但其中的《埃文斯小姐和鹰园》很风趣地描写了一堆小情侣出去约会遇到的尴尬事,比较有意思;《黑纱》写一个母亲由于儿子犯罪被处以绞刑,在疯狂中去找一位医生来救治已死的儿子。狄更斯描画恐怖氛围的功力倒是在这里可见一斑。
  •     狄更斯很喜欢写追名逐利的人扑空,成功的人怅然若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