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回忆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807680079
作者:张曼菱
页数:417页

内容概要

张曼菱:汉族、女、云南人。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到天津作协做专业作家,职称“一级”。 1998年返回云南,致力于“国立西南联大”历史资源的抢救、整理、与传播工作。
主要作品有: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为电影《青春祭》;小说《唱着来唱着去》;散文集《北大才女》;回忆录《中国布衣》;评论集《张曼菱评点〈红楼梦〉》;电视纪录片《西南联大启示录》;音像制品《西南联大人物访谈录》;史话《西南联大行思录》。

书籍目录

序:“值得回忆”
第一章 燕园春潮
第二章 “隔代亲”与“守望者”
第三章 竞选及其细节
第四章 学子投稿
第五章 勺园岁月
第六章 寻觅“校园魂”
后记:沉浮的河流

作者简介

《北大回忆》是北大中文系78级学生、著名作家张曼菱(著名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曾经被改编为电影《青春祭》)回忆北大(在校期间和毕业以后)的新作。该书以作者亲身经历为主要内容,涉及北大的同学、老师、领导、文艺界、出版界的前辈等大量人物,以及发生在北大或者与北大有关联的种种事件,描述生动、人物鲜活,传达了作者体验和理解中的独特北大,为了解那空前绝后的一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以及北大的风格和传统,提供了很有意思的材料,也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时代氛围。书中有各种著名人物,有同学间大大小小的冲突,有作者自身性格带来的戏剧性,可读性强。


 北大回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是新浪好书的上榜之作,在豆瓣上居然没有什么书评,大大出乎我意料。张曼菱,我本不认识的作者,然读了此书,让我对其有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就像作者自己在后记中说,责编对她说“你的形象在这书里够突出的!”确实!其实想了想,如果她是我的同龄人,如果她是我身边认识的人,那么以这样张扬桀骜的性格,我未必会多亲近,也不见得多喜欢,但,你不能不承认她的鲜活,和,精彩。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能够保持这样的性情,细想,真是应该为其点个赞。北大是我等庸碌之才未曾想过的地界。我和北大唯一的联系大概就是都呼吸帝都糟糕的空气吧。但近两年对这些尤为感兴趣,倒主要是对民国前后、建国之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经历和选择感兴趣,从中可以看出很微妙的人性和矛盾的国民性。本书写了作者在北大上学时的部分经历,比如我这个年纪之前未曾听说的民主选举;记录了北大的部分教授和他们的品格;还有,就是作者在做西南联大启示录时采访寻觅的当年联大校友,依然是为老教授们的仙风道骨厚重情怀深深感动。作者的性格在书中跃然纸上,而作者的文字亦特色鲜明。其中,我犹有感受的又是,作者随着年纪阅历的增长,一方面没有对年轻时的语言做法有任何后悔,另一方面又可以看见作者更见仁厚宽容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全书读来毫不枯燥,部分的摘录和读后感:——熊光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诗《枪口,对准了中国的良心》为了记载那些疯狂的多事之秋,历史忍痛拍摄了这样一个镜头:一支“无产阶级专政”牌号的枪,对准了一个女共产党员的胸口。……忠诚,被绑缚刑场,耿直,被尼龙绳卡住了咽喉,纯洁,套上了肮脏的囚服,真、善、美啊,已折磨得肉绽血流……人的灵魂决不能当商品出售,思想也不是供权贵们玩耍的皮球,哥白尼的“日心说”不怕宗教的审判,为真理,决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野心取代了良心,兽性代替了人性,权利枪毙了法律,暴行绞杀了自由…………啊,当祖国从苦楚中渐渐醒来,追思失去的儿女啊,怎不痛心疾首,抚摸身上的伤口啊,太深,太大,弥合它,需要很久、很久……枪口,对准了中国的良心。——这诗即使是这么多年后的今天,读来依然是震得我哑言。也明白了为什么八十年代诗歌会成为文学的暖流和主流。可悲的是,同样的诗,今天还有公开发表的载体和平台吗?——纳兰词《塞上咏雪花》:“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真的美极啊!而前男友鹏去贺同学乔迁之喜,当场作诗,其中一句“愿抽大椽为巨笔”,真是神来之笔啊!——作者与季老是忘年之交。我在多年前读了季老厚厚的自传,当时极为感触,写了长长的体会。此书中写到季老在国内“文革”会议停止出版的局势下,季老利用名人声望造势,借北大百年校庆的劲风,大声疾呼研究文革。在别人不能出文革书的时候,季先生的《牛棚杂忆》以轰动式的效应大批推出。我也因此,将季老牛棚杂忆和巴金老的随想录加入京东购物车。——北大宿舍区承泽园是清代一位著名公主住的园子。现竖有一个属于文物的说明牌子,里面说,民国时为张伯驹重金购下。张伯驹花重金购园为的啥?还不是为了保护它。——北大有传统,“君子不器”,主要能遵循救国、为民、科学、民主的准则,做什么无不可。大学,不应该是培养一种“定型工具”的流程。 可是,如今别说大学,从幼儿园开始,有多少学校能够真正做到“君子不器”呢?——人文社的韦君宜语:“我从少年起立志参加革命,立志改变旧世界,难道是为了这个,为了出卖人格以求取自己的‘过关’?如果这样,我何必在这个地方挣这点嗟来之食?我不会听从父母之命远游美国,去当美籍华人学者?参加革命之后,竟使我时时面临是否还要做一个正直的人的选择。这使我对于‘革命’的伤心远过于为个人命运的伤心。”真是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任继愈先生在作者做西南联大启示录的时候,将自己的两枚校徽找出,“一枚我当学生,一枚毕业后我留校任教。背后的号码就是我当年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身份号码。这都记载入档的,在联大档案中能查到。”“西南联大只有八年,像我这样上完了学,又留下任教的不多,所以这两枚校徽也很难得了。”历经七十年,这两枚校徽还在。任先生有一只眼睛,在五七干校时延误治疗失去了视力。在眼睛都保不住的年代,这两枚校徽幸免得存,并且慷慨赠人。读到这里,我眼睛都湿润了。类似的人和事还有很多,比如费老,之前看杨奎松老师的作品中对其友更多描述。读毕,无语。因也会接触一些今日北大人,只能说,今日的知识分子中有忧国忧民心的,也有求取功名利禄心的,北大在中国高校中自然还是佼佼孑立,只是再不是当年之北大。

精彩短评 (总计30条)

  •     这是一本我妈读来比我更有感触的书,作者不仅写出了北大,更写出了属于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除了个别地方读起来感觉有做作的成分,其余大部分都还好,作者的经历加文笔成就了这部属于北大的回忆录亦是宣传品的出版物。
  •     我只能说这个社会是迷人的,在这个迷茫的一代里,可张曼菱怎么说呢,是有些太傲了。
  •     就以读这本书,告别北大岁月吧。文笔还行,颇多轶事,北大民主竞选、第二章和西南联大研究部分都印象深。语言激扬,只是稍有些孤傲,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如张中行平和冲淡,余味隽永。最令人意外的是北大中文系77级原来内部矛盾如此激烈,完全将张孤立
  •     能领略到北大的风采和大家的风范,但自我感觉太良好,嘿嘿
  •     77、78级那个时代的北大是如此自由,作者回忆那时读书畅谈理想办杂志的纯粹校园生活,回忆在燕园和各种大家的交集,回忆曾经自由民主竞选的日子,她笔下的北大,就是我理想中北大应有的样子,大师云集,思想自由,兼容包并。只是时代在变,不知如今的北大还保有多少校园的纯净。
  •     多少年后,当大家谈起一所大学的时候,不会有谁想起当年有谁拿到了国家社科基金,大家只会记得当初这所校园里有一群怎样的老师,有一群怎样的学生。这大概就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书本身,可读可不读。
  •     北大精神与教授轶事还是可看。作者有点过于膨胀。
  •     文笔和自省都像八十年代那般粗鲁豪迈,兼有章诒和何炳棣许渊冲何兆武的那种自傲,没有家世积淀和学养深度,只有少年意气和人脉际会。替某些大佬洗刷,也给一些孤士留名。舞台在此,戏曾演过,不多她一个狂狷。
  •     好书,好书!
  •     北大的风骨
  •     最近就想看随笔,恰巧碰到了这本。那个时代的风潮激荡加上作者本人的独特个性,许许多多让人沉思和审视的点,再加上作者“北大才女”的文笔,值得读,不会扔
  •     看看那个时代的大学,再反观今天,后学有愧。
  •     能体现三联风格、北大风骨、八十年代风气
  •     书是好书,时代是好的时代,文采是好的文采,人,却不能叫人敬佩,此是性格之限也,亦是因才思过剩与环境宽容所致,由此,也可知北大之风
  •     “(现在的)北大,横着比还是不错的。”张曼菱笔下的北大是一个节点,在历史发声的时候。张曼菱骨子里的“气”令人佩服。
  •     在书店随意买的,看封面标题字不错,却正合适大二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一窥大师风骨,看一眼大学真实的模样,也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点起一盏明灯来。
  •     人大于文的典型。双十一买的书里,唯一一本令人后悔的。
  •     八十年初校园竞选人大代表的记忆宝贵,很有史料价值。不要小瞧燕园中提着袋子的佝偻老人,多数人连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     机缘巧合,在台湾遇见作者,在一个抗战多少年纪念讨论会上。内地台湾学者,侃侃而谈。张的声音是尖利的,如同她文风下显现的性格。本人我的确不认识不熟知,但从她接受采访,以及接下来行程安排若干小事上,我略有失望。后来她赠予我这本书,竟然比硬生生把日期标错了一个月。看着这位长者,我也哭笑不得。花了几个晚上读完,说实话又失望又觉得贴切。写出这样文字的人应该像我这个年纪说的话,有些任性又有些并蓄。可万万没想到她活到这把岁数还可以这么任性。于是,我借机狠狠思考了下,自己若年纪大了,还是要像杨绛先生一样温和些。不会那么令人不适。
  •     和《上学记》完全是两种风格。张的回忆录里,北大仅仅只是她将来生活的一块基石或者说踏板,她的才气和不羁与当时的社会紧紧相连,通过北大这样一个扩音器更好地呈现了那个年代的整个社会,而不仅限于北大校园。
  •     作者以自己独特的经历为线,将入学后发生的历史事件穿连起来。她不仅是观察者,很多时候更是主要参与者,历史的发声人。这些回忆不仅仅是呈现,还有思考以及留给读者的反思
  •     总觉得作者有一股子傲气,也许是与生俱来的,也许是时代和北大给的。看归看,别产生生不逢时的错觉
  •     感觉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意气风发 。还有北大大师们的人格魅力。相比较还是喜欢<中国布衣>。
  •     山高水长
  •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还以为是《巨流河》那种级别的回忆录呢。。。作者的性格真是令人难以忍受。
  •     之前是听到某老师提过,随即买回来看。77、78级的文化精英们常爱回忆八十年代,但同是77、78级的北大同学,她的回忆录与査建英的相比,明显太过干瘪,不够浓郁到位。
  •     点开短评,意料之中的对作者性格的贬语。也是,读一些上学的轶事津津有味,但想着若这样一个人做我的同学,我该也不怎么会去交际。人都喜欢沉稳低调,但没办法,总有那么一些狂妄自大让人不舒服的,最终取得一些小成绩,你也拿别人没辙。但我还是推荐这本书,至少能展现当年人物的风貌。不知为什么,一直挺向往那种朴素纯粹的学生生活,这也是为什么大学以来时不时会读些类似的文字来调和整天美剧电影音乐的奢性,纵使只有图书馆清冷四壁,没有灯红酒绿。但或许这又只是因为自己的大学生活没那么温暖而形成的念想吧,真要我到了七八十年代,现在估计得羡慕这些90后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了。
  •     一直挺喜欢《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也是机缘,阿潘曾给我看过她写季羡林的文章,于是在书店里买下这本书。书一开头就让人心有戚戚,自由的渺小和渺小的自由。竞选的那一部分,面对围追堵截的提问也实在有趣,复原了一段鲜活的历史。不过,看完整本书对作者这个人倒爱不起来了。大概总是喜欢低调、稳重的人,而作者太张扬、狂放。正如作者欣赏季羡林先生在《牛棚杂忆》中真诚的反省,缺憾和困顿是人生的真实。而作者对自己的描绘太过天马行空,逍遥自在,所引述他人之词皆为赞誉,便有些自恋之嫌了。
  •     那个时候的北大确实令人向往,唯一亮点就是那些老教授老文化人的风骨。文采平平、逻辑较差,实在是白瞎了作者那段珍贵的经历和回忆。 读了第二章后有那么一刻觉得是否该收回上面的评价,然后继续读下去发现还是原形毕露。 写那些老师学者的部分很好,但好是因为哪些老师学者本身的魅力太过吸引人。至于其他部分,只能用平平来形容。 不过看在我对燕园的情谊,还是三颗星吧。 以作者的性格,如果看到豆瓣这么多差评,怕是又要狂妄的说让他们说去吧,不过狂妄自信归狂妄自信,自省也是人格修为很重要的一部分。
  •     意思不大,不看也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