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三朝·西夏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1
ISBN:9787121207983
作者:袁腾飞
页数:220页

内容概要

袁腾飞,中国通俗讲史界代表人物,引领一代讲史新风,善于以幽默犀利、灵活多变的语言风格,讲述海量的历史知识。其独特的“史话体”讲史风格,引起了千万粉丝对历史的关注,被广大读者朋友亲切地称为“袁sir”。袁sir推出的每一部新书,都会迅速跃居各大图书销售畅销榜。

书籍目录

一 党项兴起/ 001
二 固守西北/ 013
三 夹缝求生/ 027
四 关门称帝/ 041
五 元昊立国/ 055
六 延州之战/ 069
七 元昊南侵/ 083
八 宋夏议和/ 097
九 元昊之死/ 111
十 淫行太后/ 125
十一 破宋五路/ 139
十二 大小梁后/ 153
十三 左右逢源/ 167
十四 得敬分国/ 179
十五 西夏灭亡/ 191
后记/ 204

作者简介

“塞北三朝”是三个少数民族开创的政权,它们各自均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系列作品沿袭袁腾飞轻松幽默的“史话体”风格,以大家都熟悉的某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讲述的起点,穿针引线般地将辽、西夏、金的历史肌理层层解析,让读者快速进入并深刻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神秘历史。读者徜徉其中,仿佛乘着时光机穿梭到已逝的历史现场,又仿佛一幕幕历史话剧就在自己身边上演,辨不清自己是今人还是古人。
本书经作者本人及相关专家精心修订,晓畅、活泼,严谨、科学,是白话文以来全面系统解读塞北三朝的最新力作。


 塞北三朝·西夏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再一次翻开袁老师的书听他讲历史,其实对我来说真正有趣的是袁老师的有声,感觉里面才放得开也更幽默许多,把他的课搬到荧屏上或者网络上似乎让他受到一定的限制,说出的话似乎都要斟酌一番,这样就少了很多味道,况且把讲座的内容以书的形式展现也好不到那去。袁老师最近出书太多了,似乎都看不过来,而且每本书都超贵,这本讲西夏朝的,区区二百页纸竟然卖34,不过我是袁老师的忠实粉丝,也就不那么计较了,况且他的文字风趣易懂,引用文言文的同时再翻译成幽默的大白话,的确也比较适合我这种半文盲看的,不像以前看过的书,讲述一个人或一件事就搬出《史记》或二十四史中的话了事,我可看不懂。关于西夏的历史,平时看到的不多,袁老师也算是弥补了一个空白。中国从唐朝开始形成了一个传统,当朝给前朝修史,表示我继承了你的正统,并吸取前朝治乱兴衰的教训。元朝统一之后,编修了《辽史》《宋史》《金史》,也就是说,辽金宋在元朝人眼里是中国的正统王朝。但跟辽金宋并立过的西夏,不见正史记载。二十四史里没有《西夏史》,西夏的历史是在《辽史》《宋史》《金史》里记载的,属于列传里面的外国传。看完这本书我发表一下个人意见,其实尽管西夏立国,但其一直属于辽宋金的藩属国,党项民族最后也消失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其历史当然是很难被尊重的。不过虽然西夏并没有被承认是一个正统王朝,但是它的影响很大,存在的时间也很长,如果从唐朝末年始祖拓跋思恭建立藩镇算起,到被蒙古铁骑灭亡,长达三百五十年之久,即便是从元昊建国称帝算起也有一百九十年,而两宋一共三百二十年,辽二百一十年、金一百二十年。拓跋为何又姓李呢,这还要追溯到唐朝初期,当时的党项大首领拓跋赤辞归顺大唐,太宗皇帝非常高兴,赐国姓李,封为郡公,所以历史里面西夏的皇帝姓李。一本书也基本讲述李家人的皇帝更替,和每位皇帝在位期间发生的事情。整理一下新华字典上没有的西夏历代君主。夏太祖 ( 李继迁991-1004,为元昊追尊) ——夏太宗 ( 李德明1004-1031,李继迁子,元昊追尊) ——夏景宗 ( 李元昊1038-1048,德明长子,西夏的立国者,1038年建立白高大夏国)——夏毅宗 ( 李谅祚1048-1067,元昊子,即位不满两岁)—— 夏惠宗 ( 李秉常1067-1086,谅祚子,即位年仅八岁)——夏崇宗 ( 李乾顺1086-1139,秉常子,即位年仅3岁,在位长达五十四年,是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君主)——夏仁宗 ( 李仁孝1139-1193,李乾顺之子,即位时十六岁,在位也是五十四年)——夏桓宗 ( 李纯祐1193-1206,李仁孝之子,被废后被杀)——夏襄宗 ( 李安全1206-1211,西夏崇宗之孙,1206年弑君篡位)——夏神宗 ( 李遵顼1211-1223,西夏崇宗之曾孙、李安全堂兄弟,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帝,西夏唯一的太上皇)——夏献宗 ( 李德旺1223-1226,李遵顼次子)——夏末主 ( 李睍1226-1227,献宗侄子)李继迁,公元997年,又被任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夏、银、绥、宥,静等五州。公元1002年,他攻陷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南),改称西平府,设置官职,整编军队,为后来西夏的建国奠定了基础。李德明,继承了党项部落首领后,率领党项归降宋朝。景德和约的签订,使经历了数十年征战的党项民族得以休养生息,势力迅速壮大。其管治最大特色是“依辽和宋”,同时向辽、宋称臣,接受两国封号,并伺机向西发展。数年间,西攻吐蕃和回鹘,夺取西凉府、甘州、瓜州、沙州等地。其势力范围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由于“依辽和宋”能麻痹辽、宋,“国家”得以和平,对内也能专注于经济发展,使辖区内农业有较大的发展。综观其一生,不但能成功保存祖先基业,并且不断扩张势力。李元昊,本书的重要人物,生下来就是个领袖人物,个性雄毅,多大略,通晓佛教的教理,吐蕃文、回鹘文、汉文都认得,明法律,此人文武双全,雄才大略。元昊看来,党项民族已经足够强大,绝不应该再受制于人,因此他早就有了同宋朝决裂,称王图霸的野心,父亲死后,他终于等到了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公元1038年,李元昊正式称帝,他就是夏景宗,国号白高大夏国,后人称之为西夏,而此时北宋的统治者是宋仁宗。他用了整整六年时间为建国称帝做准备,改姓名、颁布秃发令、改服饰、建都城、立管制、改革礼乐制度、创设文字。为了称帝把舅舅、表弟、亲妈、老婆兼表姐以及其所生之子全部杀死。李元昊称帝建国,退还了宋朝赐给他的玺印和诏书,公开跟宋朝分庭抗礼。元昊敢这么做,除了有坚实的军事后盾,武装力量强大之外,还因为他有一个几乎完全由汉人组成的智囊团,元昊对这些人言听计从。元昊立国之初,主谋议的大谋士有六人,里边除了一个是党项人,剩下五个都是汉人。这一幕在中原王朝跟边疆各族的战争当中一而再、再而三上演,无论是辽、金、西夏,还是后来的元朝、清朝,立国之初,主谋议的大多数都是在中原郁郁不得志的汉族书生。元昊汉族谋士里最有名的是两个人,一个叫张元,一个叫吴昊。元昊领兵伐宋,主要是他们出的主意,特别是张元。公元1040年,李元昊亲率数十万大军,越过西夏和北宋的边境,直接进攻延州城,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李元昊的部队有很多讲究,最精锐的部队叫铁林军,又叫铁鹞子军,其实就是重甲骑兵,是把人和马锁在一起,想下马逃跑是不可能的,这三千人,打起仗来有进无退,有死无生,只能往前冲。除铁林军外,还有擒生军,这支部队有十万人,是西夏人数最多的武装力量,顾名思义就是上战场抓俘虏。还有一支部队,叫六班直,相当于李元昊的御林军,全部由贵族子弟充任,大概五千多人,一共是六支。人数最少的部队叫泼喜军,只有二百人,就是炮兵。他最具发明创造意义的是编练了一支叫撞令郎的部队,人数高达十多万,全部由俘虏组成,打起仗来让撞令郎先上,减少党项士兵的伤亡,因为你们本来就是俘虏,命不值钱。西夏国主李元昊,在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次大败宋军,能获胜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夏国总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而宋军占线太长,拖沓疲怠惫,有时候政出多门,让将领无所适从,而且将领们不乏骄兵必败的、纸上谈兵的,所以总打败仗。其次,以前夏国给宋朝进贡,沿途的州、军都走过,夏国人对宋朝边疆的地理情况非常了解,而宋军却不了解。再有,李元昊不能不说是天才军事家,用兵如神,非常擅长声东击西这一套,所以宋军上了一当又一当。对宋的战争元昊虽然取得大胜,但经济利益损失巨大,得不偿失,如果能够跟宋朝谈和当然是好事,再有,战争使西夏国力耗尽,物价飞涨,老百姓怨声载道,活不下去了。而且伴随着战争的此生问题,就是灾荒。战争爆发后,宋朝停止了与西夏的边境贸易,西夏境内的大量生活必需品,比如布匹、茶叶、粮食,都不能自给。宋朝一使用经济制裁手段,效果明显,西夏的生活必需品奇缺,因此西夏也希望跟宋朝议和,摆脱困境。在辽的调停下,双方议和,宋给予西夏优惠政策,西夏向宋称臣。在战争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宋朝对前方战士的宽容和体恤,例如刘平虽然兵败被俘,但他已经尽到自己的责任了,为国家死战一场,没功劳也有苦劳,没苦劳还有疲劳,朝廷对刘平一家还是十分厚待的。还有任福,兵败固然是因为大意,导致兵败辱国,但是这些将领在战场上宁死不屈,临危不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最后全体殉国,体现了当时中原王朝的铁血豪气,所以史籍对他们不吝褒扬,朝廷也没有追究诸将兵败之过,都赐予谥号,厚待他们家人。从这也可以看出贵族豪强建立的大宋王朝的一颗博大的胸怀。和元昊作战的就有宋朝的很多名人,例如范仲淹和韩琦。不过西夏朝虽已建立,毕竟起底于部落群体。实际上历数塞北三朝,契丹也好,女真也罢,党项亦是,在立国的过程当中,始终不曾妥善地解决一个权力制衡的问题。皇族原本只是民族众多部落之一,可能占有相对的优势,但并不占有绝对优势,部落民族原始军事民主政治遗风尚存,他们不像中原,天子得了天下,就是我一家一姓的江山,大家山呼万岁,没有人琢磨造反,西夏不一样,党项民族分成几部,细封氏、野利氏、拓跋氏等,你拓跋能当皇帝,我野利氏为什么不能?细封氏为什么不能?如此长期以来,外戚、权臣夺位的隐患挥之不去。其中利害,宋朝当然心知肚明,所以大宋利用此中机巧和李元昊的猜疑之心,成功去除了他的两员大将旺荣和遇乞,同时他两人是皇后一族,加上元昊强占太子妃,最后引发了太子弑父的惨剧,元昊伤重身亡,太子被权臣没藏讹庞杀死。李谅祚,西夏第二代皇帝毅宗。元昊一死,大臣们按部就班,主张按照元昊的遗诏办事,由他的从弟委哥宁令来继承西夏的皇位,但国相没藏讹庞坚决反对,由于其权势很大,他坚持立自己妹妹所生的孩子做接班人,其他大臣也无话可说。李谅祚承继大统,其母没藏氏为太后,没藏讹庞继续担任国相,总揽朝政。西夏王权,尽落没藏一族。毅宗即位不到两岁,随着年龄增长,他算是历经坎坷,一岁丧父,九岁丧母,同时也是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被培养的,所以为人处世,应变的能力非常强。他要把政权夺回来,渐渐的,他开始暗中结交朝中对没藏讹庞不满的大臣,特别是有兵权的大将。最后在其十五岁时尽诛国相一门之后,名至实归,开始亲政。毅宗亲政之后,做了几件事。第一,亲政当年,他就派人把没藏讹庞侵占的宋朝耕地归还给宋朝。第二,恢复汉礼。第三,宣布恢复唐朝赐姓的李氏。第四,向宋朝请求通婚,但宋朝拒绝。不过宋朝却恢复了边境上的榷场,跟西夏做买卖。这几项措一施行,没藏讹庞当政时期衰落的西夏国力,在李谅祚亲政不久,逐渐恢复了。李谅祚力图在宋辽西夏三国之间保持一种平衡,不能够跟宋朝彻底闹翻,但是我要显示,让你知道我的实力。其实辽宋西夏也好,后来的辽金宋也好,蒙古、金、南宋也好,都类似于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关系,应该是两个弱国联合,对抗强国,才是自保之道,李谅祚很明白这个道理。李谅祚亲政没几年,干得有声有色,在夏国历史上还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可惜天不假年,二十一岁就驾崩了。李秉常,西夏毅宗李谅祚子,史称西夏惠宗。因为李秉常时年仅八岁,就由其生母梁太后临朝听政,也就是西夏史上第一个梁太后,大梁太后。她虽是汉人,但在党项做太后,不是其同族就要做得比党项人还党项人。梁太后一上台就宣布,李谅祚时代所有汉化措施一概废止,恢复藩礼,然后她还不断出兵攻打宋朝的边境。此时宋朝的皇帝是宋神宗,经过王安石变法后,国力强盛,府库充盈,而夏国此时母子失和,君臣离心,认为良机已到,稍纵即逝,不过发动两次对夏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梁太后死后,她的侄女是皇后,侄子是国相,政权仍然在梁氏兄妹的手中,秉承很郁闷,很快就随他妈去了,死的时候二十六岁,西夏第二代皇帝活了二十一岁,第三代皇帝活了二十六岁,都是在母后、外戚的高压下,英年早逝。李乾顺,西夏惠宗李秉常之子,西夏第四代皇帝崇宗,即位时年仅三岁,小皇帝的舅舅是国相,妈是太后,西夏政权仍然掌握在梁氏一族手里。此时的太后是小梁太后。小梁太后是被辽主派遣的使臣联合西夏反对梁氏专权的贵族,在国宴上毒死的。专权的小梁太后一死,崇宗亲政,他采取了依附于辽,并且与宋修好的策略,发展生产,休养生息,偃武崇文,恢复因连年战争而遭受严重损失的国力,兵权收归皇家手中,皇族势力战胜了后族势力,皇权得到巩固。崇宗取法中原王朝,分封王爵。诸王中,濮王、舒王凭文,晋王察哥凭武,文武兼备,皇族势力大大加强。三位王爷在朝,辅佐国家长治久安,到了崇宗时代,西夏的风气由尚武逐渐转化为崇文。崇宗皇帝一心求治,不愿意再打仗了,为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在思想文化中向中原王朝靠拢。他恢复了国学,下令藩汉两学并举,崇宗的所作所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利用与宋朝修好的机会,休养生息,孜孜求治,使西夏过了多年的太平日子。崇宗时期经历了辽和北宋的灭亡,西夏趁着北宋灭亡,宋室南迁,在陕西、甘肃一带大肆扩充,疆域面积越来越大,西夏对金朝十分恭顺,进贡大笔的金银财宝,金国皇帝一高兴,又把青海那边的地盘赏给了夏崇宗,崇宗在位的时候,夏国的面积达到了鼎盛,北宋灭亡,建炎南渡,宋室南迁,夏跟宋之间的矛盾就不存在了,两国都不挨着了,原来的宋夏边境基本上就变成了金夏边境。崇宗李乾顺在外的时候,左右逢源,撞了大运,使西夏的面积达到了最大。崇宗三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四年,成为西夏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君主。李仁孝,夏仁宗,崇宗之子。在位时儒学在西夏大盛,国策也不可避免地滑向了以儒立国。仁孝大丈夫能屈能伸,也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对内加强皇权,巩固自己的帝位,尽管期间经历了任得敬分国这样的事情,但在金国的帮助下还是一举铲平了任得敬一党,使其分国的阴谋未能得逞。对外,他该服软的时候就服软,只要对西夏有利。而且,仁孝非常爱护百姓。他在位的时候,夏国的国力继续上升。仁孝即位时十六岁,在位也是五十四年,跟他老爹一样,这爷俩在位就将近一百一十年,而西夏一共才一百九十年。李纯祐,夏桓宗,仁宗之子。桓宗当了十几年皇帝,基本都是按照老爹的既定政策办事,十几年皇帝当得四平八稳,没什么大事,最后却被自己的母亲罗太后所废,并且很快就被做掉了。李安全,西夏襄宗,崇宗孙,仁宗侄。1206年李安全弑君篡位,蒙古成吉思汗已与此时崛起于漠北,完成了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汗国四处征讨,进攻的矛头直指西夏。金国拒绝出兵帮助西夏,李安全就出兵攻打金国,结果无功而返。转过年来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2岁。李安全在位6年,他统治时期,西夏百姓十分贫困,军队非常衰弱,政治腐败到极点,而李安全自己却十分腐败,沉湎于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四处怨声载道。李遵顼(1163年-1226年),西夏神宗(1211年-1223年在位),党项族。天庆十年(1203年)三月,参加西夏癸亥科科举考试,被点为状元。皇建二年(1211年)七月,发动宫廷政变,废黜襄宗李安全,自立为皇帝,成为西夏第八任皇帝。李遵顼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李遵顼在位时与蒙古、南宋战争屡败,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1223年退位,传位于子李德旺,为西夏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病卒,谥英文皇帝,庙号神宗。李德旺,即西夏献宗(1181年-1226年),李遵顼次子。1223年即位时,西夏已是千疮百孔;献宗力挽面临灭亡的西夏,他改变国策为联金抗蒙,但为时已晚。蒙古军大举进攻西夏,一路陷城克邑,西夏损失惨重。公元1226年7月,他眼见亡国大祸临头,惊忧成疾而死。李睍(?―1227年),西夏最后一位皇帝,西夏神宗李遵顼的孙子,西夏献宗李德旺的侄子。献宗惊忧而死后继位。在位二年,国亡,后为蒙古兵所杀,葬处不明。夏末帝被杀死了,西夏皇族被彻底杀光了。至此,西夏灭亡,如果从元昊称帝算起,西夏经历了是个皇帝,一百九十年。中国现在的五十六个民族当中,并没有党项族,西夏政权灭亡之后,党项民族最大的可能性是跟周围其他的民族,比如汉族、藏族、蒙古族融合了。其实袁老师讲述的西夏历史很简单,不过脉络很清晰。能大体知道夏朝的主要历史事件,还是比较不错的。以后继续看其它的两部。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東師圖書館)學校圖書館上書還挺快
  •     先看了井上靖的《敦煌》,发现将要去的一路均为西夏故地。便找西夏历史书,不多,这算一本评价较高的。之前只知袁腾飞名,并不喜欢,也是无奈之选。当当上买的第一本由子书。
  •     曾经去过西夏故地银川旅游 所以对此有些特殊感情 故三朝先读了西夏 作者的讲述偏于流水 但历史有时候也多半如此 况此书也只是西夏历史的入门读物 并且不乏幽默讲述 但也会在必要时有感慨 有情怀流露
  •     书小贵了点 另外就还是老问题 没地图 一顿文字 真心不好理解当时的局势 内容没的说
  •     以前学历史,只把宋奉为正朔,其余三个少数民族政权都视为蛮夷。党项人最终消失,也徒增了它的神秘。夏虽是党项人建立的,但终究是中国的夏!
  •     感觉西夏萌萌哒,视锦绣江南于不顾,毅然扛起了西部大开发的大旗。
  •     这本是在机场买的为了解闷的,就是因为西夏王朝曾经在大银川建都,于是买了这本而不是辽或者金。还行吧,只能说还行吧,可能这种历史书,都没法超越《明朝那些事儿》吧。
  •     大白话。。。
  •     不太喜欢西夏,李继迁李继捧李继隆傻傻分不清楚。
  •     通过井上靖喜欢上了西夏。袁腾飞果然有种吸引人听下去的魅力,凭这一点就比很多历史学家强多了
  •     小的时候看过元昊的电视剧,吃饭喝酒的时候看,查了查书和视频应该一样。
  •     李元昊的辉煌最终还是毁在宫廷内斗之下
  •     最喜欢的历史讲解
  •     发现西夏虽然不大,但也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以前小瞧他们了。(2014年)
  •     这样看来高天流云的宋史当然是奉宋为正朔写的。他没有提到的是,党项也是中华民族的组成成分!这个视角才是大格局
  •     个人不怎么喜欢西夏朝
  •     富有韧性的民族。
  •     最陌生的人往往是自己的邻居。
  •     休憩262nd,袁腾飞的口语式历史很好,绝对可以勾起入门者的兴趣,加深他们的记忆,落在纸上就一般了,就如同相声段子就得说着听不能看着读,不过我坚持这样的书总比大秦帝国鬼谷子的局之类有价值百倍
  •     西夏的历史蛮零散的,都是从辽金宋的历史里找出来的。
  •     听的讲座,起因是芦苇的西夏路迢迢
  •     一如既往!
  •     原来金庸《天龙八部》中李秋水的历史原型是没藏太后。
  •     通俗易懂,连贯流畅。
  •     这是一个冷门,袁老师还是一如以往地讲得生动但不够深刻
  •     悲催的民族
  •     感觉把那种幽默的语言方式转化为文字,好象就没那么有意思了。不过袁老师名人,所以这本书在所有西夏相关著作里,销量算高了应该,希望更多人了解西夏。2012年、2014年,去过两次西夏王陵,希望第三次尽快成行。
  •     很好听 把宋,辽,西夏,金,成吉思汗 一路听下来。历史比想象中更一言难尽。
  •     终于读完了,看起来很快~~ 有机会还想多了解中国的少数民族~
  •     对塞北三朝的了解基本接近于零,这才想要买这套书。看完西夏后最大的感受有两点:第一,宋朝的重文轻武,甚至可以说是抑武,实在造就出了太多的二百五将领,不了解地理敌情加上只会纸上谈兵的多次大败给北宋的国力造成巨大损害。第二:西夏在大国间的游刃有余令人赞叹,其前四位国君都堪称此中高手,其在强敌环伺的环境中的生存之道值得各小国学习,而其灭亡也与其末代君王没有坚持这一思想并做出各种愚蠢决定有之间关系。就现实意义而言,小国在各大国势力环绕下,能做到身段灵活,举重若轻的眼前就有一个例子,新加坡的李光耀。
  •     塞北三朝最后一部,之前对西夏的了解就只有中学历史课和天龙八部里的西夏公主了。党项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也颇为惊心动魄,塞北三朝看下来感觉两宋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朝代,虽然袁老师的东西看久了总会觉得他说的一些东西可能是为了效果瞎掰的,但主要的历史事件应该是对的,讲的又不枯燥。希望以后还能再读袁老师作品。2016年12月16日于北京
  •     真的真的失望,本以为是会同明朝那些事儿一样轻松而深刻,却满纸荒唐,文字肤浅,若风格类似钱文忠也好,自有一股学究气,但他也没有。
  •     袁腾飞的作品很适合作为入门读物,轻松的笔调让人能够对一段陌生的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不过相比之下严谨性就要差一些了,塞北三朝这个系列的三本都是如此。
  •     当当赠书 看到三分之一 实在坚持不下去了---
  •     支持袁色
  •     西夏国真是人如其名,西夏的。乱七八糟也能屹立众么多年不倒,宋是有多弱!!
  •     还行吧 只能如此评价 个人感觉不如 《辽》详细仔细。
  •     大学图书馆里几个小时看完
  •     这一本基本上是听完的 感觉西夏确实不能算是一国 总是在向宋辽金请求册封 不好意思说是没骨气 只不过地理位置历史使然 还有就是西夏算是把皇族里乱伦 利益之上六亲不认的发挥到极致了啊 对于宋朝杯酒释兵权后任用宦官书生为将带兵打仗这一点无力吐槽 北宋虽然国力繁盛 但这军事能力昏庸到跟明朝后期有得一比
  •     曾经去过武威新建的西夏历史博物馆,一直对西夏这个党项族建立的国家很有兴趣,袁腾飞这本著作圆了我当初的一个梦想。
  •     喜欢这个系列
  •     李元昊固然伟大 但还是很佩服其祖父李继迁的隐忍不屈百折不挠
  •     谢谢袁腾飞讲述中国另一半的历史
  •     李继迁 李德明 李元昊,真是不好不坏的人物
  •     中午把袁腾飞讲塞北三朝给听完了,虽然一开始觉得袁腾飞讲得听啰嗦,不过听习惯了觉得还好,而且特别幽默特别逗。西夏感觉经常出现在一些小说里,一个很神秘的朝代。
  •     听的音频,科普一下了
  •     幽默风趣
  •     塞北三朝
  •     不算精细,讲了大概
  •     西夏皇帝原姓拓跋,唐朝赐姓李,宋朝赐姓赵。开国皇帝李元昊,长时间摇摆在宋辽之间。辽灭后又勾结金,后金、西夏、蒙古乱战,西夏为蒙古所灭,被汉族同化。西夏人铸城固若金汤,拜赫连勃勃所赐,用人铸城墙,西夏城逾千年至今完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