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禮俗研究》章节试读

出版社:文津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3
ISBN:9789576680885
作者:常金倉

《周代禮俗研究》的笔记-周代禮俗研究 - 周代禮俗研究

P25
正因為在整個奴隸社會裡血緣關係與政治關係「密切地糾纏著」,所以親親與尊尊是相對而言的。在家庭中,父道叫做「尊尊」,母道叫做「親親」,《禮記·表記》:「今父之親子也,親賢而下無能。母之親子也,賢則親之,無能則憐之。母,親而不尊;父,尊而不親」。自母統而言,母弟與自己具有同等的血緣關係,故屬親親範疇;自父統而言,兒子是自己的直接继承者,故屬尊尊範疇 。如果把親親、尊尊引伸到社會上,則君為尊尊,父為親親。
P33
古代贵族根據他們對天道的理解,設計出来的禮儀遠不止此,每一项設計都给他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肅穆莊嚴的神秘氣氛。
【制礼原则:礼本于太一(阴阳五行四时);礼尚往来;报本返始;立中制节;象征。】
P39
對中国古代文化有所了解的人恐怕能夠承認如下一個事實: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學雖然是從現實的生活中概括出来的,但是人們闡述它並不是為了去進一步認識自然,而為了去解释社會。這個思維特點,在《易傳》中表现得尤為突出。
P62
生穜稑。《周禮·婦職》說:「上春,詔王后帥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種而獻之於王」鄭司農說:「先種後孰(熟)謂之穜,後種先熟謂之稑」。生穜稑屬於巫術範疇。它具有雙關的意義。古代把婦女看作宇宙間生殖繁育力的象徵,由婦女育種,似乎可以将這種旺盛的繁育力轉移到農作物上,因而獲得一年的豐收。與此同时,農作物春種一籽,秋收萬粒的增殖力也可以反過来轉移到婦女身上,致使婦女多子多女。鄭玄說:「古者使後宮藏種,以其有傳類繁孳之祥,必生而獻之,示能育之,使不傷敗」。賈公彥說:「示於宮內懷孕者亦不傷也」。這種人與自然交感的巫術曾普遍流行在世界各地,例如古代巴干達人不孕的妻子通常都被撵走,因為她妨礙自己丈夫果園的挂果。相反,多產的婦女,他們認為果園必定豐饒。班圖人認為妻子不妊,莊稼將受到颗粒無收的威脅。(《金枝》)
P63
《周禮》有「媒氏」一職,《詩·豳風·伐柯》「娶妻如之何,匪媒不得」说明由来已久。如果參考一下野蠻民族中萌芽形態的「媒氏」,或者有助於對祀高禖的理解。南太平洋薩摩亞羣島人「小伙子都需要有一位能夠無話不談的知己和牽線搭橋的信使,他俩把這個人稱之為『叟阿』……如果一樁婚姻的成功是由於「叟阿」這位信使努力的结果,他就可以從新郎處獲得一份厚禮。」人們也樂意選擇一位姑娘来作婚姻的媒介,這位「紅娘」被稱作「叟阿法芬」,「叟阿法芬」最好的人選應該既是自己某位兄弟的情人又是他所鍾爱的那位姑娘的親戚,因為這樣的人選有更多的機會在姑娘面前宣揚他的優點,也最能使姑娘打消對那個素昧平生的男子的恐懼和疑慮(瑪格麗特•米德《薩摩亞人的成年》)。只有當現實生活中這種非專業的婚姻信使已經為男女結合、繁育人類做出很大貢獻時,人們感謝他(她)們的功德,才會神而化之。
P121
黥面紋身是一種自殘行為,它需要人們忍受巨大痛苦,從而達到心理上的某種满足,例如標榜勇敢、富裕、漂亮或為圖騰標誌等等。而先秦時人勇於自残的精神還很濃厚。
P145
陰陽觀念也反映在禮食器的组合問題上。《郊特性》:「鼎俎奇而籩豆偶,陰陽之義也」。這是周禮中的一项通則,按照等级的高低,鼎俎籩豆的数目隨之升降,而奇偶匹配的原则不變。考古發掘中商代墓葬出土的成套禮器往往是鼎簋偶數相配。而周人禮器卻總是奇偶相配。殷人在哲學觀念上重视陰柔,周人重视陽剛,在這裏也得到充分的表现。鼎俎所陳之牲牢,(天產屬陽)籩豆所陳為棗粟腶脩。(地產屬陰)鼎俎之牢由門外來,一律由男子陳設。而籩豆則來自房中,往往由女子陳設,它們是性別間原始自然分工的反映。故《周易·歸妹》上六爻辭日:「女承筐無實,士刲羊無血」。此外,在禮器陳列位置上也講究陰陽相成。《聘禮》致饔餼。醯在碑東,脩在碑西。醯為穀物釀成,地產屬陰,居東陽位,脩是肉食,天產屬陽,居西陰位。
P182
一般說来,祖先崇拜是父權制时代的產物,柯斯文說:「在發展的母權制下,宗教是沿著自然崇拜的路線發展的,同时個别的自然力和自然因素被賦予以婦女的形象……婦女轉到丈夫家中居住以後,起初還保存著自己的崇拜和節慶,後来則改奉她的丈夫的崇拜和宗教。與父權制和自然崇拜相伴隨,發展起来祖先崇拜」。(三联1955《原始文化史綱》181)
P201
月食救月儀式與此(日食救日)相類似,但主要由婦女舉行,《白虎通》:「月食救之者,陰失明也。故角尾交,日月食救之者,謂夫人擊鏡,孺人擊杖,庶人之妻楔搔」陳兵、鳴鼓、擊門、擊杖是模擬人間作戰攻伐方式以戰勝日月陰翳,使之恢復光明與温暖的天真幼稚的企圖,它是典型的巫術。
《左傳》:「焚巫尪」杜注:「巫,女巫;尪,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女巫屬陰,因為她們不能勝陽致雨,所以焚之。
【《周禮》女巫:「旱暵,則舞雩。」】
P202
隨著文明的進步,到周代雖然保留了求雨的傳統,但是一切殘暴不仁的落後習慣都被制止了。《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備旱也,脩城郭,貶食省用,務穡勸分,此其務也。巫尪何為?天欲殺之,則如勿生,若能為旱,焚之滋甚!』」春秋時禮壞樂崩,舊風俗捲土重来,因此時人据周禮以駁之。
P210
婚姻之禮。《周禮·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奔者不禁」……周代民間窮困不能備六禮,三十之男,二十之女,允許草率成婚,以蕃育民人,是自原始时代以来的傅統習慣。《内則》:「聘則為妻,奔則為妾」。贵族應守婚姻正禮,且諸侯不得内娶。《訪記》:「諸侯不下漁色」,恭王時畿内諸侯密康公從王游於涇上,「有三女奔之」(《周語上》)其母曰:「王御不參一族」,是婚姻之禮的破壞。
P244
在婚禮方面等級度數也被打破了。西周乃至春秋,諸侯天子嫁女一般以寶器陪嫁,如周嫁大姬配胡公,以肅慎氏所貢楛矢媵之(《魯語》),現代考古發掘中也常常見到諸侯嫁女的「媵器」。此外有時以媵臣随嫁,如晉獻公滅虞以井伯媵秦穆夫人(《左傳》僖公五年),但戰國時的陪嫁是没有限量的,《戰國策·燕二》陳翠謂燕太后曰:「太后嫁女諸侯,奉以千金,齎地百里,以為人之终也……」。陪嫁之資幾乎抵得上分封小國諸侯。普通庶人嫁女也有陪嫁物品,《韓非子•說林上》:「衛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積聚。為人婦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積聚,其姑以為多私而出之。其之所以反(返)者,倍其所以嫁……」諸侯與庶人陪嫁額赏然相差懸殊,然二者皆無定數,一任家之有無及當事人之意志辦理。
春秋以前諸侯法定的配偶是「一娶九女」,天子自王后以下,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凡一百二十一人。但戰國時後宮儲秀「大國拘女累千,小國累百」(《墨子•辭過》)。這裹绝非誇張,《史記·秦始皇本紀》正義引《三輔舊事》說秦併六國,仿六國宮室之制作宮咸陽北阪,以所得諸侯美人充之,「後宮列女萬餘人」,各國後宮員數與爵位也不再有任何關係。
P250
一,各地區、各社會團體的文化自開始出现之日起就包含著相同的成份與不同的成份,那些相同的部分構成了人類可以互相理解,彼此溝通的基礎,那些不同的成份則構成了辨别文化類型的基礎;二,就某個國家、某個民族而言,其社會文化的各種因素的發展是不均衡的,有些因素得到了優先的或充分的發展,有些因素都受到排擠和壓抑,甚至退出了生活,那些獲得優先和充分發展的因素成為社會上占支配地位的力量,同时也就是文化類型辨認中最突出的標誌;三,史前时代是人類社會的童年期,在這個时代裹,散居於世界各地的人類共同體彼此之間儘管已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但是在文明期到来之前,他俩的文化都未達到成熟的狀態,當他們一旦進入文明时代,其文化就發展到定型階段,其後不論文化的趨同现象来得怎樣迅猛,這個时期所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一直是該民族文化的基礎,所以本文所作的文化分類比较,就只能放在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幾個文明國家中進行。
P268
這裏的陽禮注疏家一般認為指鄉射飲酒之札,而陰禮指男女婚嫁之禮,鄉射飲酒之禮,從人類學觀點看来,它們都是從原始社會男子會所團體的活動發展而来,排斥婦女參與,故稱陽禮;婚禮則在日落後進行,且女子占有重要地位,有陽往陰来之義,故稱陰禮。由此看来凡是由男子單獨參與的禮儀如《儀禮》中的《士冠禮》《燕禮》等都可叫做陽禮。禮有时也從食飲上區分陰陽,如《周禮·大宗伯》:「以天產作陰德……以地產作陽德」天產指動物中之六牲,地產指植物中之六穀。六牲既為天產,當屬陽;六穀既為地產,當屬陰。


 周代禮俗研究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