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秋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1-9-1
ISBN:9789866856211
作者:張大春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張大春
.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曾任教輔大、文化等大學、亦曾製作主持電視讀書節目,現任電台主持人。曾獲聯合報小說獎、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等。著有《認得幾個字》、《春燈公子》、《戰夏陽》、《聆聽父親》、《城邦暴力團》一 ~ 四、《最初》、《公寓導遊》、《四喜憂國》、《雞翎圖》、《大說謊家》、《張大春的文學意見》、《歡喜賊》、《少年大頭春的生活週記》、《我妹妹》、《野孩子》、《沒人寫信給上校》、《撒謊的信徒》、《尋人啟事》、《小說稗類》(卷一、卷二)、《本事》等。
.
.
.
插圖與紙雕作品作者簡介
.
吳靜芳
.
台灣嘉義人,曾任卡通公司動畫、出版社文字編輯。1991年起專注投身於紙雕創作和教學,作品多次受邀參加國內外展覽或獲獎,深受各界肯定。著有紙雕作品圖集《紙雕動物物語》、《剪一畦思念的田》(以上為積木文化出版)、《我的紙雕世界》、《紙雕創作藝術》(以上為三采出版)一書。個人及作品網頁:www.mypaper.idv.tw/introduction.htm

书籍目录

1 吳大刀(唐代宗廣德年間)
2 蘇小小(北宋末元佑以前)
3 三娘子(南宋初紹興年間)
4 黃十五(南宋初紹興年間,或略早)
5 郭老媼(約在南宋初,最晚早於元末)
6 杜麻胡(南宋間)
7 野婆玉(宋末,元)
8 楊苗子(元末明初)
9 老莊觀(清初順治康熙間)
10 狐大老(清康熙年間)
11 俞壽賀(清道光溯至順治)
12 潘一絕(清咸同光至民國,主要為光緒年間)

作者简介

一葉知秋,原比喻由局部的、細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變和趨勢。
本書十二篇故事說的也正是一些有關「先見之明」的有趣傳說。
故事中人身處世道變化之際,或者見證、洞察其間不可思議難以言說(更甚者化為鬼形妖物,現身於世)的幽微怪態(如書中〈三娘子〉、〈老莊觀〉、〈狐大老〉等篇);或者深悟滔滔濁世的討生活竅門,趨吉避害、全身保家,甚至能搏取名祿福報(如〈吳大刀〉、〈郭老媼〉、〈俞壽鶴〉等篇);又或是溯探正史和傳說罅隙,起出遭沉埋和隱匿的,徒勞追悔或者難以收拾下場的「何必當初」關鍵時刻(如書中〈楊苗子〉、〈潘一絕〉等篇);以及處處顯露豪氣才情知俗而不輕易從俗的超逸形象(如〈蘇小小〉、〈杜麻胡〉等篇)。
作家張大春再度展現嫻熟之極且深具當代感的書場敘事技藝,編織中國傳奇筆記材料,這回新拋出的設問又會是什麼?或許,說的是一些時代中無可挽回的錯誤,生命中的空落;就算能在發端之處見微知著,但為什麼能擺脫那種泥足深陷的遺憾感的,從來都只是極少數的伶俐幸運之人?
小說家同系列前作《春燈公子》內容以描寫市井豪俠故事為主;到《戰夏陽》則聚焦到知識份子在官場與學問之道中的怪態醜態。本書(《一葉秋》)則加入了許多機巧聰敏人物與鬼狐仙怪故事的新題材,說的是「識時務」的人們在濁濁世道中權通達變,趨吉避害、全身保家,乃至承接來自俗世或者天上地下名祿福報的有趣傳說故事。
「……故事逗人悲喜嗔哀,有如天無私覆、地無私傾;故事裡的教訓往往是說故事的人忍不住插科多嘴,踵事增華,猶如宋元人畫,偏教後世之帝王、藏家給添蓋了許許多多的圖章,這些宣示所有之權的圖章一而再、再而三地撲掩而下,反而遮蔽了原作的面目。用我的理解來說,大約就是當人們聽了或者讀了故事,留下的印象卻仍然是自己人生的感懷和體會,那麼這個故事不過就還是在註解著那個聽著、讀著故事的我。」


 一葉秋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FOR《东方早报上海书评》现代性的君临使得世俗化无可避免,体现在语言领域就是词汇的贬值。比如“老师”。今年教师节,刚在微博上起哄“祝苍井空老师节日快乐”,就忽然觉得不对劲:那在接下来给自己素来尊敬的老师们发祝福短信时,又该如何称呼?同样用“老师”就似有不敬了。由此又想到了 “风流”一词,以前形容人“风流”,意思是“才华纵横,文采斐然,不拘常礼,通脱旷达”,而时下凡被贴上这个标签,似乎就是暗示此人在男女床底间的那档子事上太过随意,与本义还是有极大偏离的。如果让我使用“风流”一词形容人,我始终觉得底线就是“其人涉及男女之事而不使人觉得淫秽下流。”能强烈给我这种感觉的有两人:一是现实人物,即汪精卫的夫人陈壁君,汪在刺杀摄政王前,陈与汪并不相识,却坦然对他说:“你此行必死无疑,我没什么可送给你的,就陪你睡一晚吧”,这种通脱旷达,须眉似有不及;一个是虚构人物,即张大春《城邦暴力团》中的红莲,她约主角张大春,见面即是“走,陪你睡觉去”,简单一句话着实惊世骇俗,但却让人不觉淫荡。张大春能塑造出如此人物,可见其人能得风流要义。所以看到《印刻文学生活志》作张大春专题,题目即曰《张大春:随手风流》,便不由得对该杂志的鉴人能力肃然起敬。近日淘得张大春新作《一叶秋》,此书由十二个相互独立的小故事组成,故事与故事之间夹杂了作者以及作者以“老奶奶”的口吻作出的评论。书名一叶秋,乃是取意“以小观大,见一落叶而知秋之将至”,希望读者能“觑小细节,得大眼界”。而我读毕此书,但觉处处风流:不惟故事风流,连夹杂在故事间的叙述亦是风流,真可谓“一叶秋而见风流”了。先来看故事中的风流,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可谓尽力展现了风流的多个面向。开篇《吴大刀》,讲的是唐末一落魄浮浪子吴杏言,通过两次几近赌命的投机而博得富贵的故事。他的第一次投机,乃是在家产快被挥霍殆尽之际,听闻某“星相迷”节度使算定自己的女儿会“嫁公侯、封夫人”,于是就花重金请该节度使的星相学导师为自己造了一张“富贵命帖”,然后又制造巧合让该节度使看到这张命帖。这种看似荒唐的投机居然让他蒙混过关,成功的由小败家子上位为节度使女婿。然而狗肉上不了正席,没多久节度使就发现自己这个女婿除了会点花架子外,似乎一无长处,至少看不到丁点儿能“封侯”的苗头。于是暗中后悔,居然在敌国吐蕃入侵之际,举荐自己的女婿为主将领兵退敌——借敌刀而杀劣婿也。这样一来,浮浪子只好再拿命来一次投机。他深知自己无将兵之才,打仗必输,于是就暗中造了两柄形状一样的关公大刀,一柄重千钧、八个壮汉抬不动,一柄则是纸糊的。然后集合全军演武,让八个壮汉看似艰难地共抬一柄大刀,而一旦抓在他手里,千钧重刀居然变得和纸糊的一样轻了(因为就是纸糊的),挥舞一番毫不费力。舞毕,还煞有介事地大吼一声:“儿郎们,能杀敌否?!”唬得群情激昂,恨不得当夜就在主帅的领导下荡平敌国。演武当晚,又把真的千钧大刀放在帐外,故意留给敌国间谍看。又是唬得敌国慌乱,赶忙来使求和,于是一场战事化弥于无形,浮浪子也因此真的封了公侯。张大春写作有一特色,就是用很严肃很正经的口气跟你讲极荒诞极搞笑的故事,《吴大刀》就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吴大刀》的故事是荒诞的,而吴大刀这个人却尽显风流:他挥霍钱财如粪土,说明他对钱财不挂心,挂心于钱财者难称风流;他有胆识,故敢不按常理出牌去赌命,而且赌命并不没有莽撞乱闯,而能用智巧妙策划,最终竟能不死一兵一卒而化弥兵祸。这种风流,可以说是是一种只在唐代才不罕见的风流,有如唐诗,通脱旷达,毫无挂碍。当然了,风流如果没有些许香艳在,似乎就不够味。张大春并没有折磨读者,第二篇《苏小小》就开始展现男女之情了。如果按照大陆读者的知识结构判断,提及苏小小,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油壁车”中那个南齐的苏小小。不过张大春写的却是南宋的苏小小,职业同样是失足妇女。故事梗概是:赵不敏在读太学的时候与钱塘名妓苏盼奴相恋两年,床头金尽,此时苏盼奴并没有翻脸不认人,反而周济赵不敏,直至他考上公务员被派往外地。由于苏盼奴没能顺利落籍,无法陪赵去外地,因此两地相隔。但二人却无法摆脱相思之苦,竟在分开三年后同时得痨病而逝。张之洞曾有句诗“人间最难得是情”,据说就是感叹此二人的痴情。赵不敏在弥留之际,嘱托弟弟不求把遗产的一半送给苏盼奴,并要弟弟不妨考虑娶盼奴的妹妹小小为妻。赵不求去钱塘寻找苏家姐妹,发现大苏已逝,小苏被陷害下狱。恰巧钱塘此时的副市长是赵老乡,于是拜托营救。该副市长入狱探望,被苏小小的人品和才情折服,于是营救,并成就了苏小小与赵不求的一段姻缘。在《一叶秋》中,《苏小小》算是风流度最集中的一篇了。涉及秦楼楚馆狎邪游,自然有风流味;而苏盼奴“不恋黄金只爱书”,对恋人有情有义,丝毫不像世人说的“妓女无情”,自然算是一种风流;苏小小身陷囹圄,遇到救星,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如何脱困,而是感伤姐姐的情人病死异乡,最终以人品与才情折服副市长而脱囹圄,自然也是一种风流。就连那位副市长,在关键时刻鼓励小苏“天下事至为明决,不过然否之间而已!” ,如此能成人之大好姻缘,也算是一种风流了。夹杂在这12则故事间的叙述,也同样散发着一种通脱旷达而又不乏人情的风流味道。比如在《苏小小》一篇结尾的叙述中,张大春塑造了“高祖母”这一传统社会老太太形象。在中国文学的形象塑造中,大多数“老太太”都象《手机》中的“奶奶”一样,几乎是智慧与豁达的化身,这种“智慧+豁达”,是可以与“风流”划等号的,尽管她们可能不识字也没有出过远门。通过两件事可以一窥“高祖母”的风流。其一是高祖母看过《苏小小》后,即立下家训:“姻缘足以醒世,情分何如知人”。张大春注解道:“情爱的本质是要唤醒人‘相知’的能力…毕竟,终人之一生,要与相爱之人相知透彻的话,只有几十年相守、相处甚或相吵闹、相厮打的时间大概不顶够用。”这段注解中流露的洞察,对于当今社会恋爱中的男女是颇有启发作用的。当今之世,性自由似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辄聚辄散的快餐式爱恋,对于情爱的“相知”本质,终究是具有摧毁性的。高祖母“姻缘足以醒世,情分何如知人”中蕴含的智慧,着实宜乎为现今恋爱中的男女知晓。其二是,高祖母临终时,有人催促儿孙们尽快聚齐作别,而高祖母却不紧不慢的说:“别介,我又不走。”说完就去世了。这种来去自如的旷达,真是尽显风流。张大春是一个擅长玩弄“隐秘写作”的作家,喜欢时不时给读者来点“言外之意”折腾读者的智商与好奇心,《一叶秋》亦不例外。从开篇《吴大刀》到尾篇《潘一绝》,本书十二个故事看似是不经意的按时间顺序排列(从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末)。不过,要是仔细玩味这十二篇故事,会发现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身上的无形枷锁似乎越来越重,以致把人身上本应有的风流气度斫杀到枯萎、消逝。开篇的吴大刀,虽然是个浮浪混混,但毕竟能凭借胆识机智,豪赌而化弥兵祸,这般风流自有一种清灵与生机。可是到了《杜麻胡》,就算有风流,也不再清灵,而是有一种浊气在内了:杜麻胡有神力,随意挥舞吴大刀的那柄千钧重刀,应该如吴大刀舞纸刀一般容易,但他却活的似乎很压抑:镇日醉酒,酒与风流多相关联,就像李白的举杯邀月。然而他的醉却是那种心事重重的醉,你甚至也不晓得他为何心事重重,一点都不痛快。他这辈子空有神力,却从没干出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来。与吴大刀相比,杜麻胡真是过的窝囊极了。但是到了《潘一绝》(清末)中的潘祖荫,就更窝囊,枉法以迎合慈禧太后,结果搞的法治混乱,其人也就丝毫没有风流可言了。可见,《一叶秋》在极力展现风流各个面向的同时,也在含蓄地暗示了风流的枯萎与消逝。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叶秋》又可谓一部“中国风流消亡史” 了。
  •     Like the words and pictures. Especially the drawing by Wu Jingfang.Bought one from Eslite.com. Just a begining. browsed five or six pages..like it so much.张大春的鬼故事真是不错。开始有志向做个说评书的了。讲讲故事。真过瘾。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感觉有点不如春灯公子,不过也有意思
  •     昂...有点看阅微的意思
  •     拜老太太们!
  •     春夏秋三本之后,就等着大春此系列收官之作了
  •     怪力乱神与老太太们的故事 = = @作家张大春 这位老师,《富贵窰》里那个焦老太太的原型,就是咱家那个有阴阳眼的老奶奶吧?⊙﹏⊙
  •     大春的书这本尤其好。
  •     这本书排版真是刁钻
  •     大头春天生说书人。
  •     洞明世事的老太太们睿智得可爱。最爱郭老媪和野婆玉两个故事,前篇江湖的豪气洒脱后篇戏谑的结局,真美好。
  •     写得真爽气
  •     故事很精彩,直接拿去给 @郭德纲 ,郭老师肯定有奋口急述的冲动
  •     舍不得看完又舍不得放下,还是看完了。十二出各有精彩之处,但最后一则《潘一绝》最绝。“找不着肩膀扛下案子,只能做出和稀泥的处分。给了乱法者不配有的颜面;误了执法者不能弥补的人生。”多眼熟的故事啊。
  •     好看的传奇和演义。
  •     已出的最喜欢这本了。冬冬冬!
  •     古典小说
  •     怪力乱神的东西其实有时候,道理都很简单,认死理讲规矩。
  •     故事的。越来越故事的。
  •     啊!(非语言表示无法形容的感叹 怪老头张题)
  •     大春先生往浩瀚如海的古代笔记中撒下一张网,捞起几条鱼,依靠精妙厨艺,作出一桌佳肴。
  •     鬼怪狐仙各显神通 活脱脱又一通聊斋志异 大春先生的笔记小品难有人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