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流年

出版社: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9
ISBN:9787501315338
作者:李新
页数:183页

内容概要

李新(1918-)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原名李忠慎,1918年9月15日生于四川省荣昌县安富镇。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被推为重庆学联主席。1936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初,他约集同志数人毅然徒步到延安,入陕北公学,3月,重新入党,5月,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任招生委员,1939年返回延安任《中国青年》助编。同年秋任西北青年救国会第二剧团指导员(后兼团长),率该团赴华北抗日前线。其后历任中共北方局青年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太行分局青委副书记,晋冀鲁豫中央局青委书记,中共北方局、晋冀鲁豫中央局组织科长,中共河南把县、河北永年县委书记。1946年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整军小组成员,第十八集团军驻北平办事处中校秘书及党支部书记。1948年任华北大学一部副主任,1949年任该校正定分校主任,随即投入中国人民大学筹备工作。
1950年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中国革命史教研室主任、教务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社会主义学院教务长、党组成员;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党组副书记;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职。
李新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勇于创新,不因袭陈说,敢于言前人之所未言,在许多学术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在中华民国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等史学领域造诣颇深。1956-1961年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四卷本),1988年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1972年以来主编《中华民国史》,此书第一、二两卷获1988年全国优秀图书奖及1992年孙中山基金学术著作一等奖。1976年后任全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全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长。
李新历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兼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曾多次到国外讲学。
李新现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编《中华民国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长编》,并担任中国现代史学会名誉会长,南京大学等校民国史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谭宗级撰文)

书籍目录

目录
百里之才
小 序
一 怎样看暴行
二 试胆量
三 施庄坐村
四 参军与战勤
五 全国土地会议
六 冶陶会议
七 解放永年
八 开门整党
九 生产推进社
十 难忘的三天竟日长谈
十一 告别永年、重访永年
编书记
――八角亭编书的回忆
反右派亲历记
“四清”记
无限的哀思
――悼念邓广铭先生
附:
故乡・童年
一 李家沟
二 太星寺
三 安富镇(烧酒坊)
四 大观小学
五 荣隆场・蒋姑爷
六 全县会考和考棠香中学


 回望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又是一种记忆。作者并不是右派。对“文革”也着墨不多。但作者有自己的视角和记忆,而且一些细节,和其他人的回忆对照起来,颇具玩味。比如在第50页讲到杨异因为1943年的抢救运动而对共产党不满,又去当了汉奸和投靠国民党。这是韦君宜书中没有讲到的“后果”。对共党的失败是存在的,而且把那些本来具有一些理想的人推向“反党反革命”深渊的正是共党本身。不是每个人的思想境界都那么高,人格受了委屈,身体受了伤害,一句道歉,摘帽就解决问题的。尽管作者对这夫妻是持批判态度,但我们也要看到这是共党本身的错误所在。这是不可逃避的。你看,他们宁愿去当汉奸也不愿继续呆在共党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也是一种讽刺么?假若对一个集体的失望已经超越了民族气节(我不相信他们是完全没有一丁点气节的人,那起初也不会入党了),那无疑是这个集体不仅仅伤害了他们的自尊,也摧毁了他们的理想。文中作者对刘少奇也不像其他文本一样,尽是赞扬和申冤(在恢复名誉之后),也讲到了刘少奇夫妇工作的错误所在。在他们“得势”的时候,的确也存在不顾实际,一味冒进的错误,因此,作者对刘少奇在农业方面的工作很不以为然(但并不否定刘少奇其他方面的贡献和专长),并且,对王光美也大有微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具有其历史意义所在的。但无论如何,动不动就打倒,不顾人的生命,不顾其尊严和人格,无论如何,这还是应该坚决批判,无论他们打倒的是什么人。就像本书开头说到农民分食了他们恨之入骨的汉奸恶霸。(鲁迅老早就说到翻开中国的历史书,满眼看到的都是吃人两个字。这不仅仅是象征,吃人这种事,实实在在是在中国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看李敖的“割股考”系列文章,就看到中国人有多愚昧和残忍。中国虽然一直号称自己是礼仪之邦,是文明之国,但这样的礼仪和文明,却一直只是存在于少数的士大夫统治阶级。中国毕竟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文盲,他们有的,仅仅是对字纸的崇拜,然其心里,也有对知识莫名的恐惧,毛泽东有这样的思想。)但这样野蛮的行为也让这些纯朴的农民可爱不起来,他们和这个恶霸一样,也是凶残而可怖的。这样的行为在文明的社会中应该永远杜绝。太可怕了!自然,对毛泽东的不满是几乎所有这样的回忆录的共同点了。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矛盾是他自己造成的,它刻意和知识分子保持了距离,刻意加强对知识分子的敌意。这样的思想,是值得分析的。是一种对自身的自卑导致的么?他一个湖南师范出来的愣头青……敏感一点的话,那些文盲农民喊喊“万岁”倒还受用,那些学富五车的知识分子大学者也这么喊,是不是总让人听出一些“讽刺”的味道,尽管当时头脑已经发热的知识分子大部分也还是真诚的。
  •     张鸣:回忆录是个好东西 眼下中国读者的历史热,已经热了有一阵了。这么多年来,人们对于观念先行,扳着脸训人而且荒腔走板的教科书,以及相应的历史教学,实在是不耐烦了,多少年积蓄的对历史知识的渴望,化为一种写作和阅读的能量,一干人放开了写,从网上到网下,一干人追着看,同样是从网上到网下,跟传统的历史书写者相比,现在的写手,数量膨胀了不知凡几。有人调侃说,说不定写的比看的人还要多。当然,看的无论如何都比写的多,这从某些特红的网络 写手动辄上千万的点击率就可见一斑。 不过,就目前的历史书写来看,虽然说文字大抵非常通俗,通俗到了不止老妪能解,连一些只热衷网络上美人照的网民都懂的地步,但是,整体上的水平(姑且不论其严肃性和准确程度),还局限在讲故事的层面,凡是碰到争议部分,不是绕过去,就是根本不知道存在争议,看什么原本,就按那里的说法重复一遍,无意中做了应声虫。 历史阅读,跟其它方面的阅读一样,人们总是要往前走,往深思考,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简单的讲故事,就不能满足读者需要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书读多了,多少接近内行,人就想看门道了。 回忆录,在史家眼里,马马虎虎可以算作一手史料,但却是为许多史家诟病的史料,都承认其价值,但却都对它们不怎么信任。按说,所谓回忆录,都是历史的亲历者对自己所经历之事的回忆,当事者亲自出来说话,怎么说也有价值,为什么史家却总是不满意呢?道理在于,人的记忆不总是那么可靠的,就算亲历者有心忠于历史,也难免张冠李戴,颠倒因果,更何况,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碰到光彩的事,有意无意往自家脸上贴金,不光彩的事,则左闪右躲,逃避责任。如果赶上写回忆录的人,条件不好,无法查阅相关史料,来帮助自己回忆,那么往往就会错得更加离谱。 但是,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读回忆录。那些经历了重大历史事件的人,即便回忆的条件不太好,没有历史工作者帮忙,查阅的史料不足条件下写出来的回忆录,也一样有价值。因为我相信,年纪大的人眼前的事可能会忘得很快,但过去的事情往往是会有印象的,尤其是那些当时就给他巨大刺激的事件,只要当事人神智还正常,事实上是不可能忘的。有的时候,年纪越大,记性越不好,过去的事记得反而更清晰。 读历史,或者研究历史,要有体味古人之心,体察前人之意,切忌以今人之念,品评古人,以今人的尺度,评判古人。过去的事情,无法重现,我们如何体察前人古人之心之意呢?考察古人遗迹,看过去的文章(直接看过去的读物的原件),把玩文物是一种方式,看过去人自己的言说,也是一种方式。同一个事件,若干亲历者都说,都回忆,说得各自不同,甚至相互打架,有老实的,也有掩饰的,甚至还有胡说的,可是只要是人,说话就难免有破绽,就算那些经过组织有系统修饰过的回忆录,也一样会有破绽,只要读者细心体察,孰是孰非,多半心里有数。而且,这个阅读过程,本身就妙趣无穷,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得意,读出委屈,读出尴尬,读出言不由衷。 回忆录中,有种身份是史家的作品,如果这些史家,能本着史家的良心来书写,他们的东西,就尤其有价值,《流逝的岁月——李新回忆录》就是这样一部书。对于李新其人,现在年轻人,甚至从事历史研究的人,可能都不太熟悉了,但是对于历史界稍微年长一点的人来说,李新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新中国一代治民国史和zhonggong党史、革命史的学者,以及学过这些课程的学生,有谁不知道李新呢? 李新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史学家,而且是新中国创建和建设过程的亲历者,一个在中国的特殊情况下,可以掌握其他史家无法掌握的史料和档案的特别研究者,这种身份本身,就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更何况,我发现,此前李新先生主编的革命史言说,跟现在出版的他的回忆录之间,一些重大历史事件,有了很多微妙的不同,有些甚至相当不同。在李新的回忆录里,我们看到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无论是延安整风,还是三反五反,以及四清运动,这些细节,在我看来,甚至足以颠覆我们惯常的历史大框架。 历史是个好东西,回忆录更是个好东西,它们会让我们的阅读,不依赖某些写手有意的插科打诨,就变得妙趣横生,回味无穷。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