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之歌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42638878
作者:(德)赫尔曼·黑塞
页数:288页

内容概要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德国文学家、诗人、评论家。出生于南德的小镇卡尔夫,曾就读墨尔布隆神学校,因神经衰弱而辍学,复学后又在高中读书一年便退学,结束他在学校的正规教育。日后以《彷徨少年时》《乡愁》《悉达多求道记》《玻璃珠游戏》等作品饮誉文坛。
1946 年获歌德奖,同年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使他的世界声誉达于高峰。1962 年病逝,享年85 岁。黑塞的作品以真诚剖析探索内心世界和人生的真谛而广受读者喜爱。
一生追求和平与真理的黑塞,在纳粹独裁暴政时代,也是德国知识分子道德良心的象征。

书籍目录

1     黑塞的生平与作品
23 黑塞主要作品表
27 黑塞年谱
37 一个魔术师的童年(1923 年)
60 学校生活记趣(1926 年)
73 我的外祖父(1952 年)
85 往事追忆(1925 年)
109 忆印度之旅(1916 年)
116 庇杜鲁塔拉加拉山(1911 年)
120 纽伦堡之旅(1926 年)
170 迁入新居(1931 年)
194 巴登疗养札记(1949 年)
207 给玛璐拉(1953 年)
217 殷嘉定话旧(1953 年)
238 温泉疗养客(1924 年)

作者简介

这部《孤独者之歌》( 又名《黑塞自传》)共收十二章,包括《一个魔术师的同年》《 学校生活记趣》《 我的外祖父》《 往事追忆》《 忆印度之旅》《 纽伦堡之旅》等,可以说是了解、认识黑塞那颗炽热又复冷静的心魂最佳的告白。黑塞曾于一九四六年荣获歌德奖,同年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罗曼·罗兰称誉:“黑塞的人生态度是歌德似的,新德意志精神的复兴基础即奠基于此。”


 孤独者之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本「自传」是由多篇写于不同年代的记叙或回忆性散文所组成。读完后,自己认为赫曼·赫塞大致有着以下几种特质:高度敏感、内向与自省、喜爱宁静、厌恶权威、孤傲、反战、文笔间略带讽刺、热爱艺术(音乐、绘画、建筑等)、喜爱「东方」、「古典」和「灵性」、感性成份大于理性、喜欢抽象与想像胜于现实。-节录几段特别有意思的(「导读」─作者生平与作品介绍的部分:)「一般来说,赫塞在他的小说裡,并不十分刻意于客观地描写真实世界,他所执意追求的毋宁说是自我发现的『奇遇』,或以《玻璃球游戏》的表现手法来说——他刻意创造『虚构的生命』,以期将作者的生命活力,在各种短暂的装扮中展现出来。」「赫塞心灵与作品的主要特色并非得之于生命与艺术之间,亦非得之于事实与虚构之间,而是得之于精神的有意义实体与日常的短暂世界之间。」「(在赫塞作品中的)一切神秘化的作用——『真实』人物在虚构世界裡出现,然后又以虚构的角色在『现实』世界裡再现——乃是为求模煳『诗与真理』(借用歌德自传的书名)之间的界线,而使读者进入『精神之无时领域』——赫塞本人感到最自在的地方,也是他最具特色的文学领域。」「每个人为了认识自身灵魂的『溷沌』,必须亲自走过他自身意识的地狱。」「如果我们以嘲讽的态度去看待『现实』的话,我们便能自它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至少在精神上是如此,因为我们已不再(过度)严肃地看待它们了。」—Theodore Ziolkowski-(正文:)「到了十三岁那年……我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做个魔术师。也许是出于对一般人所谓的『现实』的不满,以及对大人们的愚蠢阴谋的抗拒心理,很早以前,我对这种现实世界就持着一种强烈的排斥态度,有时出之以畏避,有时出之于轻蔑,而在内心里则存着一股炽热的希望,想用魔术去改变它、转化它、提升它。」「我们今日的文艺价值不在于为我们这时代或千秋万世树立一种形式、一种风格、一种古典主义,而是在我们的痛苦之中,以最大的诚意表现出我们心中的呐喊。」「我愈冒险走向一端、我愈暴露自己、我愈无情地批判、我愈甘心沉溺于奇想,则对方一端的统协之光便照射得愈亮。如果没有这种永无止尽、不断变动的调适的话,我哪有勇气野人献曝、自作决断、全力去感受并表达我的爱与恨,又有何勇气生存于世呢?」「一般来说,要获得救赎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义者所採取的『正义之途』 另外一种是罪人所採取的『恩宠的途径』。我是一个罪人,而我却错误地企图以正义之途来达到救赎。也因此,我一直未能成功。正义之途对于义者犹如甜奶,但对于我们罪人却犹如毒药,它使我们心怀恶意。但是我却注定要一再地犯着这种错误,正如在智性方面,我这个诗人注定必须不断地重新努力,以思想而非以艺术来克服世界一样。我不断地孤军奋斗,长途跋涉,力图以理智克服困难,但是最后我得到的却是痛苦与溷乱……但错误的途径往往有益于未来的借镜,失败的滋味往往变得极其珍贵,因为它们时常能使我回返赤子之心,使我重新经验到恩宠。」「或许我们当今世界的不幸就在于此——世界上最高的智慧随处可见、唾手可得,但是一般汲汲于名、孜孜求利的苍生却视若无睹。如果一个人能穷数年之功、或甚至不惜冒生命之险去捕捉这些珍贵的真言,一如他追求生命中的其他事物的话,那麽他最后将会有不虚此生之感。而这正是我个人的问题与困境。这方面我一向说得多做得少。我一直未能成功地将生命两极结合在一起,也未能谱出生命乐章的二重奏。但是,我将永远听从我内心的呼嚎,永不放弃这种努力。而此正是推动着我小时钟的主要泉源。」
  •     我先读了世纪出版的《温泉疗养客》,谢莹莹译,后来发现这一本里也有这篇,比较之后发现这本书里的文笔要略微逊色一些。摘录《温泉疗养客》最后一节的开头一段作为对比:谢莹莹版:札记最后这几页不是在巴登写的。我已经不在那儿了,带着满脑子新的计划和等着付诸实施的尝试我又回到我的荒原,回到我的孤独,我的隐居地。谢天谢地,疗养客黑塞已经死亡,他和我们没有关系了。现在的黑塞是另一个人,虽然他仍是个患坐骨神经痛的人,但是现在是他占有坐骨神经痛,而不是被它占有。这本书的(译者蔡伸章):当我写到这最后几页时,我人已不在巴登了。我——脑袋里充满着新的计划与新的打算——已再度回到我的草原,再度回到我孤独的隐居之所了。感谢天,黑塞,这温泉疗养客,现在已经死了,他现在已不关我们的事了。现在的他已变成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黑塞了。现在的他当然仍患有坐骨神经痛,不同的是,他现在患有坐骨神经痛,而不是坐骨神经痛盘踞着他。谢莹莹版显然更加简洁流畅,蔡版则稍显滞涩,最后一句更是有点词不达意。当然这本书的译文整体上还是通顺易懂的,只是蔡伸章可能因为主要是翻译各种科学、哲学著作的,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有点力不从心。他经常使用一些看似有诗意的表达,比如上面这一节的标题,谢译成”回顾“,蔡则译成”回首前尘“,但对于文脉的把握,蔡还是略输一筹。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算是自传,看的时候有些时候不知不觉把黑塞和六回叠到了一起,都是那么容易尴尬又都那么不介于写在纸上展示给人们。
  •     这本却不太记得了
  •     只喜欢少年时期
  •     讲得我差点就相信了,一到结尾就魔幻了…哈哈你也知道自己是个老神棍啊
  •     我们无法同这些人交谈,但我们却可以领会到。他们的灵魂正如同我们的一样,跟我们完全相同,他们终其一生亦珍惜着梦境与欲望,他们跟我们的不同就如同树上叶子的不同而已。【115】
  •     虽然跳跃,不同的片段和人生阶段里还是能显现他的内心的坚持。生命在两极二元的对立和交错中自我完善。“爱邻如己”,不假他求而能爱人爱己。了解了作家的生活背景和经历,更能接近他的心。
  •     孤独者的歌声,往往只有歌剧才能化解成诗。
  •     黑塞与世界的关系就是“格格不入”几个字。真的,当一个人看透了太多东西,自以为获得了所有东西,其实他也失去了很多。大彻大悟者有大慈大悲,也有大痛大苦。黑塞散文有不同于其小说的真实感,其中《温泉疗养客》篇确实是一篇很出彩的哲思文章,虽然它也可以被认为是高级吐槽的名家蓝本。
  •     日常生活随笔,内容不修边幅的坦诚。
  •     黑塞。不说更多。
  •     大概喜欢更激烈些的故事所以没有认真看
  •     有点烦絮
  •     自传,略晦涩,大概的了解了一下黑塞的生活。
  •     想买他的小说结果买成自传...
  •     “我天生是个喜欢安逸的人,且一向极力逃避旅行与群众。”我和黑塞有着别人无法体会的安逸。
  •     终其一生都在寻求“魔法”的黑塞,对于魔法的渴求,也许源于他一直在试图弄明白的二分世界的矛盾。光明与黑暗、神圣与卑贱、美与丑……世界永远在对立跟矛盾中存在。而出身严谨清教徒家庭的他,却又因祖父的关系深受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影响,印度之行更让他见识了伟大。这种经历也许正是导致他致力于理清这个世界“对立魔法”的秘密。两次战争的爆发及给世界造成的涂炭对他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他生活的轨迹。黑塞是孤独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不是美就是丑,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只朝着一个面向,多面向的他永远都站在薄雾的森林、冰凉的湖底,独自思索探求着自己的真理。孤独者之歌,让我看到一个热爱魔法的孩子黑塞,在孩童的世界里睁大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真实,坦诚,烦恼又欢愉
  •     我最珍视的,还是你心中的情感与呼唤。
  •     觉得不好看,以这本作为阅读黑塞的开始真是错误。
  •     一本温情的回忆录。有老师,有祖父,有妹妹,有旅途中的人。总觉得敢于写自传的作家都很有勇气。
  •     中文译本这么多错别字,没有校对的吗?
  •     不及其他
  •     卖弄,装逼,自以为是,清高自傲,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满满的文学成就优越感,又摆出不慕荣利的姿态,充满打脸的矛盾还高谈坦诚。又向往安静与孤寂,又四处游玩尝遍美酒。就是那么极端,那么矛盾的人物,才会那么立体。写作并非文饰之词,而是坦诚。爱慕山水与东方哲学,还挺有意思。
  •     溫泉療養客喜歡。魔術師的童年等幾篇在朝聖者之歌看過。怪異的是朝聖者之歌也是三聯這種封面的,卻不是系列叢書。
  •     黑塞真是个自我剖析深刻的作家啊
  •     更像是写给自己的日记和独白。散文就是这样,内心
  •     翻译好差
  •     要推的话只选两篇推 《一个魔术师的童年》和《温泉疗养客》。
  •     写自传是勇气事,不过里边有多少文学创作成分呢所以要保留看法。想了解赫尔曼还是可以看的,反正我对他挺好奇。
  •     2014111,和堤切诺之歌有重叠
  •     他太棒了!!
  •     2016-054
  •     黑塞的带自传式的散文,文章平实,在心中构建了立体的自己的黑塞
  •     意外的很好.
  •     哎 一点也不孤独嘛!
  •     没有看《流浪者之歌》的感觉,只是再现了一个普通文人。
  •     翻译的太差个,如鲠在喉,说的就是这本书的翻译。
  •     行文真诚但不是很有趣。黑塞有哥德式的人生态度,对真理的热爱构成了一生的选择标准。这可以解释明明我看得这么百无聊赖还在凌晨四点读完了。中间,扭登堡之旅写拜访一个作家,想起荒原狼里的情节,会心一笑。
  •     黑塞自己都发现,自己写了那么多,其实是在处理几个相似的主题…… 年龄的增长并不意味经验变多,而是经验的重构:以重新进入过去的时间为路径。 前面的那篇评介有误。
  •     1,是黑塞写的传记式的文章,从小时候开始说起,节选了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间点。除了想成为一个魔法师的童年和学校生活记趣之外。其时间点的界定都是几次旅行。2其小说都是对其自身经历与思想的观照,在每一个人物的身上都有黑塞自己的影子。黑塞还是一个蛮有趣的老头,喜欢东方魔术,但是他喜欢这种魔术的方法是学习中国道家的思想。3其思想大致是由极度的哲学思辨回归到自然主义的一个过程。他崇尚智性,但是也向往回归到田园一般的生活,这样一种倾向在《彼得卡门青》中有很好的表现。
  •     跟大部分回忆录一样,矫情、自恋,不过没有这些,还是文人吗。纽伦堡之旅一篇最好。
  •     展现了一个比自传性质的小说更真实的黑塞,略晦涩,不敢说从作者的人生经验中领悟了些什么。
  •     看小说前可以看一下这一本自传,会更加容易理解黑塞拟出主角特征的原因。总之,看黑塞说自己,就像弄不明白我自己本体的地方一下被他说破了,然后一拍大腿“唉哟我擦,这就是我。”
  •     还是不了解他
  •     自传性质的散文,写得很实在。
  •     赫尔曼黑塞,一个清新脱俗的文学家,不同于其他作家作品宏大的背景,深刻的社会冲突,复杂的人格,而是一心深挖自己,童年,思想,成长与生活的选择,对生活的观察的肺腑之言,仿佛能看到他闪烁着狡黠目光的眼睛和嘴角的浅笑。
  •     用魔法引诱少女的人,想当魔术师的人
  •     前面的部分略感沉闷,《巴登疗养客》值得一读,有种《魔山》的味道。
  •     其中的《温泉疗养客》是最早读过的黑塞作品,和这本不是同一个译者,更喜欢另一个版本。相对于黑塞的小说,更偏爱他的散文。
  •     看的有些繁琐 神秘性太高 难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