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做面包

出版日期:2014-11-1
ISBN:9787511272347
作者:[日]神泽利子 著,[日]林明子 绘

内容概要

林明子•绘
194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教育部美术科。林明子善于捕捉传神的细节,能准确地把握孩童的情绪感受,依照他们看世界时的视线高度,来描绘生活的情趣,画风清新灵动。其代表作品有《第一次上街买东西》《阿秋和阿狐》《我爱洗澡》等,曾获得日本绘本大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神泽利子•著
1924年生于日本福冈县。在北海道桦太度过童年及少年时期。文化学院文学部毕业。以诗、童谣、绘本、童话、长篇小说等作品活跃于日本儿童文学界。作品有《妈妈,生日快乐!》《小熊沃夫》《你好!小熊沃夫》《康姆小子历险记》《炒菜锅爷爷》等。曾获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日本童谣奖、路傍之石文学奖、岩谷小波文艺奖等多项大奖。

书籍目录

《小狸猫的自动售货机》
《第一次做面包》
《一个苹果》
《独角仙在哪里》

作者简介

这一次,林明子带领大家,一起了解面包是怎么做成的:材料需要什么,揉面团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发酵要等待多少时间,怎样做出可爱形状的面包,需要哪些创意……
看故事里三位小朋友,是如何卖力地又搓、又捏,最后香喷喷的面包,终于出炉啦!
读完故事,知道面包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也许也会忍不住想自己试试看喔!
那一定有趣极了呢!


 第一次做面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被喻为日本最打动人心的经典绘本之一的《第一次做面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厚重,通篇字数不多,画风活泼,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呈现在我们面前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绘本故事里一共有三位小朋友,通过他们的努力,最后做出来面包。与孩子一起阅读的好处,就是让孩子了解到,一个普通面包的制作,需要哪些材料,有哪些事情需要注意,都需要哪些步骤,商店里那些可爱形状的面包,是如何制作出来的。绘者林明子,毕业于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美术科,属于古典传统画家,她画的人物和故事,都让人有种代入感,就像是回到了童年一样。对于某些人来说,做面包,是枯燥无味的,而在作者神泽利子的笔下,却让这个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林明子能捕捉到孩子传神的细节,准确地把握孩子的情绪感受。如在书中讲到做面包需要的材料时,讲到要用水,图中的小男孩子拿着杯子,可能是奔跑的速度过快,杯中的液体要流出来了,男孩子张大了嘴巴,非常形神生动。孩子看到这里,就大叫:哇,要洒出来了,要当心。如当小朋友从烤箱拿出烤好的面包,那面包的形状,让小男孩笑得捂起嘴巴,而最小的男孩则露出吃惊的表情,孩子看到这里,则说,应该是超开心,马上就可以吃掉香香面包啦。最后吃到热乎乎的面包,小朋友们的眼睛都在带笑的,小女孩子的辫子都夸张的摆出开心的造型。孩子开心地说,我做出面包时,辫子会不会也成这样,哈哈。对孩子来说,看起来做个面包是很简单的事情,至于是不是这样,得让孩子去尝试做一下才知道。任何事情,都要放手去让孩子尝试做,不尝试,怎么能知道是否成功。或许他们会搞得一团糟,至少他们了解过程,了解大人的辛苦。只有让孩子去体会,才能让他们了解。三个小朋友做面包,是分工来操作,如前期准备材料的时候,小女孩最大,她拿着是面粉,最小的男孩拿最轻,最小的东西,但是最小的男孩子也是尽力去拿,在拿砂糖的时候,他另一只手也拿了另一样东西。当他拿鸡蛋的时候,就因为很重,双手托着,很小心的。作者也是借此来告诉我们,要团结协作,大朋友要照顾小朋友。三个小朋友来做,本身激发孩子的动手积极性,因为孩子会感觉到,自己也可以做成的。另一方面,孩子也会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既可以当作绘本,亲子阅读,也可以当成指导手册,与孩子一起动手做面包,既亲子互动,又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乐趣非常多滴。
  •     文/宇过天晴看过好多绘本以后,再看《第一次做面包》,这本更亲切也更贴近生活。绘本采用面包的黄色作为主色调,讲述了姐弟三人做面包的过程。姐弟三人进入面包房以后,有了自己做面包的冲动,他们自己配料、和面、烘烤、最后享受自己的成果,整个过程充满童趣和乐趣。特别是书的最后一页,姐弟三人坐在桌前,只剩一个面包,两个弟弟争着要吃,小猫趴在窗外,好像也想参与进来,这个画面带着孩童的天真童趣,就好像看到自己身边的孩子一样。对于孩子来说,看绘本学会的首先是做面包的配料和程序。做面包需要用到面粉、盐和砂糖,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需要极大的耐心。做面包需要用到酵母,这是面包之所以会膨胀的原因,其实是筛面粉,还要会磕鸡蛋,对于小孩子来说,揉面团是一个气力活,需要反复的摔和揉,最后将面团做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放入烤箱里烘烤,等待面包出炉。每次看绘本都会惊叹,这么几页书里总是会包含很多道理,也正如我们平日所做的简单琐碎的事情一样,这简简单单的事情里面包含了太多太多东西。在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中,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些事情,同样,让孩子们单独做一项工作,比如做面包,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这样的一天,三个孩子在家做面包,可以让他们学到哪些呢?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自不必说了,姐姐要照顾弟弟,如何分工,怎样配合,这些在做面包的过程中自然就解决了。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时间的分配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大人来说,做面包需要的时间就很长,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姐弟三人从上午十点十分开始,一直到下午两点五十五才吃上面包。做面包有很多工序,做面包的过程也是时间管理的过程,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对他们将来的人生会有很大帮助。比如在酵母发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筛面粉,等酵母发酵完的时候就可以和面团了。面团和好以后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发酵,这个过程中可以写作业,做家务,当我看到两个弟弟拿着本子追赶,姐姐则一手拿着正在织的毛衣,一手指着面盆,惊叹面团变大的时候,这个画面好有家庭温暖,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一次做面包的体验,教会了孩子时间分配的问题,同时也教会他们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过程,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很多孩子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可能很多孩子在做面包的过程中早就想放弃了,他们迫不及待地只想吃到面包,却不愿意耐心体验做面包的过程。明智的父母懂得有意识地让孩子善始善终地完成一件事情,可以锻炼他们的耐心和承受能力。绘本中三个孩子冒出做面包的想法无非也是由于去过面包房之后才产生的,面包呈现在面包房中是那样诱人,看着面包师傅熟练的手法也自认为自己可以做好,绘本呈现的是简单的过程,这其中的真正感受,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实践才能体会。对于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做面包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酵母如何发酵、磕鸡蛋的时候会洒到外面吗,面粉要筛到很细、面团也要反复揉,甚至做出自己喜欢的面包样子也需要费尽心思,面包烤制更是一个等待的过程。每个环节中一个小小的挫折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过人生的很多道理都是想通的,小至做面包,大至工作、组建家庭乃至人生的规划,这些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克服很多或大或小的问题,成功来的容易也不容易,关键看自己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看着他们做面包的过程也是体验人生雏形的过程。让他们及早地认识到等待是一个必经之路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当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面包时,感受到劳动成果的喜悦,更要感恩父母的劳作和大自然的恩赐。绘本最后提到我们吃下去的不仅是面包,还有麦田的风,和云雀的歌声。在享受劳动成果的时候,不要忘了背后劳动的人和我们肩负的责任。很多东西都是在经过之后,猛回首才豁然开朗,小时候读图画书和父亲买的诗词绘本,有时候会为书里的故事哈哈一笑,有时候费尽心思也不明白书里的意境,小时候喜爱一本书更多的是书本身,以为丢了就再也买不到,现在喜爱一本书更多的是书中的道理,哪怕送给别人也好,这本书早已是我的了。就比如这本《第一次做面包》,黄色书面上姐弟三人做面包的场景是如此的可爱逗人,姐姐的两个长辫子总是飞舞在空中,小弟弟胖嘟嘟的小脸是那么可爱,总想成为画中人捏一捏,尽管我对这本书很是爱不释手,可是我知道绘本传达的道理才是我应该牢记在心的。
  •     一提到儿童绘本,总会给人一些特有或者说固有的印象,比如画面极富有想象力,内容色彩绚丽多变,构图新颖到夸张,主角多数萌态可爱、或者形象鲜明……形式要为主题服务,这是普遍的共识。所有这些外在的形式,除了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外,还有强化作者要传递的理念、对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等作用。这类绘本看多了,在潜意识中就给绘本做了界定,以为绘本基本上都是那样的。直到看了《第一次做面包》这册绘本,才对绘本的多样性、丰富性、生活化有了新认识。这册绘本的画面很朴实,通篇采用橘黄色的暖色调,没有过多的渲染、底衬和变化,但是看下来有很强的现实感。作为主角的姐弟三人,在形象塑造上也中规中矩,除了姐姐不时地夸张舞动的小辫子,其他方面都很生活化。他们的所作所为仿佛就是我们身边的邻家小朋友,让小读者们看上去很有亲近感。绘本中细节的捕捉也很成功,通过传神的细节,把做面包这种很家常的厨房工作,描绘的活灵活现、有趣有味。比如,在揉面团时,三个孩子的衣服上沾满了面粉,并且由少到多;揉到最后一步,孩子们的小脸蛋逐渐变得红彤彤的,而不是一上去就变成了小红脸,还有额头上亮晶晶的汗珠,他们用力干活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面团发酵、烤面包等画面上,墙上的挂钟很精确的显示着时间。所以尽管文字中没有说明做面包时每道工序的时间,但是所有关键环节需要的时间,都通过这个小小的挂钟显示了出来,这种视觉化的画面无形中让孩子养成了注意观察细节、注重探寻思考的习惯。绘图的作者林明子科班出身,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教育部美术科,对细节的捕捉确实非常传神,使绘本更加容易让孩子们接受和喜欢。我和孩子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感觉到,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强孩子自己动手的兴趣,并且在阅读中让他们知道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一定要按照顺序和规矩来做,不然什么也做不成。阅读下来,我们知道了做一次面包挺不容易,除了准备食材外,我们一起大致数了数,从混合酵母、和面到最后放进烤箱烤面包,总共有11到工序。孩子也由的感叹着说,想吃点面包还真不容易。这11道近乎漫长的过程,慢慢地增加了孩子做事情的耐心。绘本的最后两页,很有人文情怀的味道,我觉得这也是给成人们看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写到:“我们吃下去的不仅是面包,还有麦田的风,和云雀的歌声。嗖嗖地窜着个儿,茁壮成才。”配上蓝天白云、虚化的大面包画面,让大读者和小读者们,都感受着劳动过后,成长的喜悦,生活的乐趣。孟人梦言 于2015年7月7日   如有转载经授权后方可,请豆邮联系笔者或13396582@qq.com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2015-7-25下午07:12:35 第一次做面包
  •     作者的画的底色清一色的面包色,几个小鬼抱着面粉盆鼓捣着,面包香和做面包的快乐扑面而来,很有幸福感的绘本。   看着看着,禁不住自己也动手做个面包~
  •     看了《第一次做面包》,再一次被林明子的画风及绘画功底所折服。书拿到手,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那个梳着两条长长的细辫子的小女孩。一页又一页翻过,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怎么样做面包,看着的时候口水都要留出来了,好似已经闻到了面包的香味。当然最后那句“我们吃下去的不仅是面包,还有麦田的风,和云雀的歌声。”更是让我们懂得要对大自然感恩。
  •     亲近生活之乐
  •     童年时期的动手能力,最能培养孩子的好品质、好习惯
  •     儿子刚好喜欢帮厨,这个很喜欢。
  •     可爱的画风,有条不紊的叙述,能让小朋友感同身受。
  •     2
  •     做面包的步骤好详细地呈现出来,最后还有彩蛋,做成各种各样形状的面包也可以一个一个指给娃认识。
  •     两个女儿,一个五岁,一个两岁,正是读绘本的年纪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