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誰的部落格?

出版社:早安財經
出版日期:2008年
ISBN:9789867458988
作者: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
页数:280页

内容概要

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
一位矽谷企業家,曾在《旗幟周刊》(Weekly Standard)、《快速企業》雜誌(Fast Company)、《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富比士》雜誌(Forbes)、ZDNet網站等發表有關文化、媒體、科技之文章。創辦Audiocafe.com網站並擔任董事長兼執行長期間,《君子》(Esquire)雜誌、《產業標準》(Industry Standard),以及許多其他報刊均曾特寫報導。現主持播客網站AfterTV,並常出現在廣播和電視節目中。現居加州柏克萊。
本書原著網站 www.TheCultoftheAmateur.com

作者简介

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
網路上的「剪貼文化」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
製作部落格現在成了一股狂熱,每天、每個小時、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有新的部落格出現。而且這個數字每六個月就會翻倍。在你閱讀這一段文章的時間內,就已經有十個新的部落格發表了。
如果維持這個速度,到了二○一○年,就會有超過五億個部落格,共同腐化且混淆各種事物的公眾意見,從政治到商業、藝術、文化。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已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在Web 2.0的世界中,我們的世界觀、我們寶貴的文化,正遭遇到大批湧來的「業餘者教派」(The Cult of the Amateurs)所攻擊!網路上的「剪貼文化」,竊取了學者、藝術家、編輯、製片者辛勤創作的果實。
任何人只要有意見,不管有多麼愚昧無知,都可以貼到部落格或YouTube上,或是去改寫維基百科上的條目。匿名部落客和影片拍攝人,如今可以改變大眾論辯並操弄公眾意見,不受專業標準或編輯過濾機制所約束,真相成了一種可以買賣、包裝、編造的商品。
摘自- 早安財經
http://www.morningnet.com.tw/page9.php?view=productPage&product=69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這本書要和長尾理論一起看才知道精彩之處, 而最後你會發現, 要在利人利己局面下獲得成功, 最後還是離不開兩個字~ 良心。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这本书没啥意思。作者是一个极端的精英主义者,虽然在结论中提出应当避免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有点警示作用,但是其立论的根据却是相当薄弱,用非常守旧的思想去看待新生的事物,盗版、欺诈、隐私这些问题不是web2.0造成的,没有互联网,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作者却把这些问题一股脑全算在web2.0身上,并不公平。新的技术和新的生活方式必然会造成与旧有的生活方式的冲突,人类文明就是在这种冲突中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旧有的东西不适应新的方式,必然会产生改变,而不是去一成不变的维护旧有的,而视新事物为洪水猛兽。在这一点上,作者倒是蛮适合中国生活的(o(∩∩)o...哈哈)
      
      作者不相信网民,认为业余者对专业人士造成了威胁,也降低了生活品质。作者或许不了解开源社群。linux的作者托瓦兹在写出linux时还是一名学生,恰恰是作者眼中的无知的业余分子(在作者眼里自由软件的积极分子估计都是他所谓的偷窃者)。作者或许不知道有种人叫做业余天文学家,许多人都具有专业的天文观测水平。维基百科上虽然很多业余人士,但是如同每个人除了有本职工作或本专业技能外,往往还有很多个人的兴趣爱好,在这些个人的兴趣爱好领域,他也可能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人。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业余的著作,许多基本的知识作者都没搞清楚(例如把CC协议当作是在鼓励盗版),作者的书恰恰正是他书中所诅咒的劣质品,真的是很搞笑。
  •     就喜欢看mind blowing的书! 观点越偏僻, 越思辨.
  •     那只能说你没找对路
  •       本书是作者的第一本作者,其实作者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处于自己的个人经历,写出了对WEB2.0技术带来问题的反思,也许对于美国这个相对比较完善的民主制国家,真实情况是这样,特别是对于各种版权问题和垃圾信息的泛滥,色情网站等方面,我认为相对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同我们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情况互相印证,的确能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在有些方面,并不太适合国内的情况,作者在文中对网络民主化进程持否定态度,认为网络充满了“高贵的自恋的业余者”,这是对文化和社会价值的摧毁,人们应该尊敬权威,从新树立对专业化的尊重。遏制玩票者。但前提这是在一个民主制度相对完善的社会,才出现的问题。而我们的问题是言论和民主的自由尚未完全建立,网络往往成为了个体挑战制度和影响社会的媒介和手段。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成本低廉的手段,现阶段,业余者反而在促进言论的自由,体制的改善。至少是一种善意的期望。
      
      我最赞同作者的观点就是:作者认为网络上没有免费的东西,即使有那也是一种假象,我们最终要为辨别这些免费的东西那些对我们有用而付出代价--就是我们的时间。
      
  •     王小峰说同意98%,哈哈哈~~作者和他不同之处是,人家说创业做过网站的,有个态度转变的过程。
  •     垃圾就不应该给3颗星啊,会误导以后的读者。
  •       如今,网络所崇尚和盛赞的是业余者而不是专家。
      维基百科自称是“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编辑的百科全书”。
      与《简明牛津英语词典》严格地挑选有丰富经验的专家不同,维基百科允许任何人在其网站上添加和编辑条目内容。
      尽管对于选举制度来说,民主确实具有很大意义,但极端民主却无助于知识、智慧和创新的产生。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优秀的人受奖励。无论是医生或记者,还是环境学家或时装设计师,只有在接受长期培训之后,才能胜任专业工作。
      
      由于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未经编辑、修改和核实,我们不得不对任何信息都持批判态度。(难怪2007年2月,米德尔伯里学院历史系禁止学生将维基百科作为论文的注释来源。)免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劳而获,最终,我们将为甄别和使用这些信息付出最昂贵的代价——时间。
      
      最吸引读者的往往是那些整天揭露阴谋、煽动情绪、批判传统的博客。莱曼写道:“即使是那些最有抱负的博客,也不自觉地充当了让人发泄情绪、阐述个人万岁的‘阵地’。”
      对话的内容不再是大家共同关心的政治、经济或外交事务,相反,业余博主关心的内容大都集中在那些琐碎的话题。
      如今我们通过网络阐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将有相同认识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在那样一个封闭的网络社区中,大家有着相似的观点,进行着熟悉的对话。数字化的自我陶醉和自我封闭是可怕的,我们听到的对话仅仅来自于自己以及与自己相似的一群人。
      
      “网络促进了平等主义的蔓延,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分散的读者面对的是没有经过筛选的信息。”——于尔根.哈贝马斯(欧洲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想家之一)
      
      《洛杉矶时报》的职业道德准则:记者和编辑在与外界交流时必须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无论是哪一种社会形态,都需要以信任作为基础。……没有共同的契约,政治和平就不可能实现。人类学家厄内斯特.盖尔纳在他的经典著作《民族与民族主义》中写道,现代社会的核心契约根植于我们共同的观念、语言以及共享的对世界的假设之中。主流媒体给我们提供了共同的观点、共同的对话和共同的价值观。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想象的共同体》中认为现代社会的建立是通过分享相同的故事和神话以及在相同的日常生活中所共享的社会意识来实现的。
      
      YouTube网上那些缺乏注解的、耸人听闻的信息并没有真正的价值。一张摄黎巴嫩人和以色列人尸体的照片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
      
      2006年,Click Forensic 专业监测服务公司证实:在由搜索引擎卖出的所有商业广告中,至少有14%是虚假的点击,为搜索引擎公司带来了利润,却没有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广告价值。……一个由各种链接和循环广告组成的地下网络已经发展起来,它们存在的目的是通过增加点击率从广告商那些得到更多的报酬。……一些人利用网络刷新软件自动点击广告。由于用户每点击一次,广告商都得支付一定的浏览费用,因此,虚假的点击率使广告商付出大量金钱却得不到相应的销售回报。
      
      《信任度量表》爱德曼公关公司2006年发布:我们的信任对象从传统媒体转移到自己及同龄人身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民主化的媒体世界里,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有影响力。在一个实行匿名制和缺乏文化把关人的媒体世界里,最有权力的实体是那些资金雄厚并擅长市场营销和广告动作的大公司。从理论上看,Web 2.0 赋予每位业余者同样的发言权;但事实上,只有那些资金最雄厚、嗓门最大、态度最坚决的人的声音才会被大众听见。
      
      一条信息的搜索结果,其排序是由以前网民对这些结果的浏览次数决定的,并不以真实性和可靠性作为参照。……我们移动着鼠标在网络上忙忙碌碌,而谷歌就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我们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
      “谷歌轰炸”是指将不同的网页与某网站链接起来,从而使该网站在谷歌的搜索结果中始终处于前列。所以,任何懂点相关技术的人都可以利用民主化网络的这一漏洞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通过重复超链接或交叉链接使某网页能够排到谷歌搜索结果的首位。这些“轰炸手”破坏了由谷歌运算法则产生的群众智慧。
      
      Digg、Reddit、delicious、网景这样的“社会新闻”或“社交书签”网站,需要根据所有用户的阅读次数对文章进行排序,这样我们就很难看到公正、全面的排序信息。以大多数人的偏好为标尺向用户推荐文章,从而改变了单个用户的阅读习惯。我们不能靠这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如果我们听任群众的智慧牵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么我们所接触的知识范围必然很小,我们对世界和真理的看法必然受到扭曲。
      
      像Digg和Reddit这样的社会新闻网站受到一群被称为“影响者”的人的操纵,这些人利用推荐引擎人为地操纵排行榜。……支配网络的不是“群众的智慧”,而是少数人的偏好。
      一些公司付钱给“影响者”,让后者把公司的广告“顶”成热闹话题。
      
      问题不仅局限于电影和音乐的盗版。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到底是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移动鼠标、复制和粘贴网络内容并将其占为己有。Web 2.0技术使所有权的概念更加扫地清,也造成了整整一代人普遍从事盗版和侵权行为,他们完全无视别人的知识产权。……数字革命培养出整整一代将网络信息视为公共财产,并只知道复制和粘贴的公民。
      
  •       就这书,真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通过作者所说的传统媒体出版商那挑剔的只让优秀作品面世的法眼的。
      观点偏激,论据更是离谱,拿着个别当普遍。其实web2.0那么多缺点,其实传统媒体也有的,在作者眼里,传统媒体就纯洁的跟维纳斯一样,而web2.0就肮脏的跟失足妇女一样。
      作者对wikipedia中那么多条目下都几十条地列举reference(相当多都是学术论文)视而不见,硬说文章都是业余者编纂。
      书籍前后矛盾的地方也很多,17页说“博客越来越多地成为政治顾问发动公共宣传站的战场”,21页说商业公司在网上建立页面吸引顾客,47页说“政府和公司几乎不关注博客上的信息”。无语了。
      49页,“这些专业新闻机构正是博客新闻希望取代的”,怎么说呢,这只是作者臆想的吧,杯弓蛇影之语。或者是作为战争中暂时失利的一方,无论看到什么都觉得是专门针对他的。
      作者对CreativeCommons的言论只能显的作者很无知,不愿意了解新事物。
      78页,福克斯新闻频道播出消息来源不明的事情,这能说明什么?网络上充满谎言?福克斯新闻作为传统媒体也不审查?
      84页,在web2.0时代以前“我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哪些是新闻,哪些是广告。”,这让“软文”情何以堪啊。
      web2.0革命让传统媒体和各类信息提供商(广播、电视、报纸、电影)受到沉重打击,收入减少、就业机会减少。读到这里,我想问作者对他使用的程控电话让数十万计的电话接线员转业是怎么看的,那极力维护的CD挤占了VHS录音带和磁带是怎么看的。对于现在中国每集电视剧视频网站出价150万远超电视台那100万的报价是怎么看的,hulu网也被争相收购又怎么看。
      
      网络是有许多不完美的地方,信息隐私容易泄漏等。但是网络毕竟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让音乐和图书的发行成本极具降低,并且发行速度极快;电子支付网络也让商品交易更加便捷与安全。
  •     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一直没有看啊。看完了和你交流啊~~~
  •     我也这么认为,看了没几页,实在不想再看下去了。不过为了更完整的批判,煎熬啊。
    作者本身就是靠喧嚣出的书,否则,他这书咋有人看啊。
  •     互动(或者所谓的博弈)引致的不确定性,在操作层面意味着什么?
    如何克服信息与事实的背离?如何引导权利和责任的平衡?
    事实的列举没有抽象为理论分析(有待深入),
    而现象,注定会不断改头换面的以新的形式出现。
  •       Chapter I The Great Seduction
      
      An interesting book. Easy to read.
      
      The author started with his experience of attending a camping trip about Web 2.0 in Silicon Valley. As a pioneer of Internet , he dreamed of making people accessing Bob Dylan or Bach everywhere with mobile devices, like making the world a more musical place. However, the camping trip disppointed him.
      
      The topic of the camp was democratization. Media, information, knowledge, content, audience, author – all are going to be democratized by Web 2.0. Web 2.0 makes it possible that every ordinary people becomes a noble amateur, who “contributes” to the world, instead of using technology to bring more culture to the masses. Audience and author have become one, and culture is transformed into cacophony.
      
      Apparently, the author is not a big fan of Web 2.0. He thinks democratization is undermining truth, souring civic discourse, and belittling expertise, experience, and talent. It is threatening the future of cultural insitutions.
      
      The author is a pundit, a so called expert. Maybe that’s why he looks down upon the amateurs. For me I think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ultures. The newspapers, classic music, they are produced for those well educated people, those experts. B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makes it a platform to encourage inter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Both of them are cultures. Even those who have never been educated may have some special talents. How can we say a work made by amateurs are not arts. The criteria is not who makes it but what it is. Even Impressionism, it didn’t be accepted in the early age. But that’s also sort of creativity, right?
      
      And then the author argues that Web 2.0 revolution only creates unreliable news and a chaos of useless information, and even makes the truth disappear. This undermining of truth is threatening the quality of civil public discourse, encouraging plagiarism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ft, and stifling creativity. Well of course for amateurs we cannot believe every word they say. But can we also believe the experts, the authorities? Too many examples of the nonsense by so called authorities. Consumers are more likely to believe the online reviews by other consumers rather than advertising or other official information by the company. Why? Because the amateurs, the ordinary people like you and me, they are more honest and more authentic if they have the resources and access to the truth. And it’s up to you to decide which you believe and people should have the rights to choose and the ability to judg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sue, well it is an issue. But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is try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We now have the techniques to protect the copyright that people have to pay before they download the music or like some pdf files can be only accessible for a couple of days.
      
      Finally he talks about the cost of democratization. The long tail doesn’t help in generating revenue. Too many choices also make time, the most limited and precious resource of all be challenged. And he took TV programmes as the example and discussed the downside of niche. The more specialized the niche, the narrower the market. The narrower the market, the more shoestring the production budget, which compromised the quality of the programming, further reducing the audience and alienating the advertisers. Well it is time-consuming. But everyone is different. Everyone’s needs are different. It’s our task to develop useful tools to search the exact contents that we need.
      
  •       《网民的狂欢》充斥了对正在改变未来的技术的恐慌,作者怀着根深蒂固的对已有的传统既得利益集团的赞美和膜拜,在近似癫狂的情绪控制下对当下由互联网带动的新序进行了来一次集中的批判。
      “失败"者的呐喊.
  •        网络时代的到来是的如今的我们获取信息是如此容易,发表信息也变得如此容易。
       想想过去,要找到一本书简直是要上穷碧落下黄泉,非大富大贵之家哪里能得到足够多的信息与知识?就好像武侠小说中,众人为争夺武功秘籍不惜大打出手以死相搏。现在?对于任何信息,我们只需要外事靠google,内事靠百度,不是信息太少,而是信息太多。
       而发表信息也变得如此容易。放在过去,我对这本书的书评恐怕写完就不见天日了。而现在我只需要在键盘里敲下几个字,点击几下鼠标,就有可能让全体网民都有机会看看到(至于看不靠又是另外一回事)。
       信息变得如此廉价,也难怪称得上狂欢。不学无术之徒在网络上上串下跳;让我想起D8的一条段子:在网络上,他们化身哲学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政治家……他们样样精通,门门都懂,365行他们通了364行,唯有自己的本行狗屁不通。
       信息时代的信息在总体上是廉价的,于是真正有用的信息变得更加弥足珍贵。各种南郭先生难于充数,使得有才之人也大隐隐于网了。
       虽然本书中某些章节的的专家至上主义令人颇为不舒服,但静下心来想想也不失为正确。就像许多民科坐井观天,闭门造车,懂不懂声称推倒了相对论,然后又喊冤说专家们不给他们对话的机会。试问作为一个正常人,一个还在正常阶段学习的人,你是更愿意把时间放在经历过众人与时间的考验的经典之上,还是某些人的一面之词?网络时代使得这种一面之词竟可以无穷的放大,动用各种炒作的方式以搏出位,无论在各行各业,竟然不成其为笑柄,而变成了手段!
       于是这造就了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一条真理:出名远比实力本身更重要。
       毫无疑问,这场狂欢还在继续,不反思其弊端,必将被其毁灭,这种现代的躁动永无终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撇除掉这本书的某些过于夸大其词的偏见(例如在面对业余者的问题上),此书依然颇具教育意义。
       信息时代的信息具有许多特点,多、杂、乱、谣言……唯有具有怀疑精神的人方能把持。用好了,人类的硬盘已在互联网上;用不好,恐怕这场狂欢迟早演变成文化的悲剧。
       当然,以上所有,我是过于危言耸听了一点。如果乐观得看:网络时代本就是一个过去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类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所创造的、所认知的,本身就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也许,这本来就是一场变革。
  •       精英主义,和反精英主义的反动
      ——基恩何时走上TED大会的讲台?
      
      
      基恩认为,业余人士终究是业余人士;精英总归是精英。
      
      与基恩观点针锋相对的另一位网络研究者Clay Shirky认为,哪怕是最愚蠢的创作行为,也终归是艺术。[GSS:参见其TED报告,How cognitive surplus will change the world,2010,http://www.ted.com/talks/clay_shirky_how_cognitive_surplus_will_change_the_world.html]
      
      二人的争议,让本人想起那个不知道算不算主流的一个问题:
      理想有无高下之分?
      
      Everybody’s Fine中,一个孩子想要成为“涂鸦者”(也可能是个油漆匠吧。。。),爸爸说当什么涂鸦者,狗都会用尿在墙上涂鸦。。。然后,孩子就当了一名画家--把鸦涂在画布上的艺术家;另一个孩子成为乐队鼓手,爸爸不无失望的说,我以为你会为你音乐家的梦想而奋斗。。。
      涂鸦者和画家,鼓手和音乐家真的有高下之分么?[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就不说了。。。]
      
      关键在于,如何定义“高下”?高下的标准是什么?
      有一种标准叫做,社会意义;
      还有一种标准叫做,自我实现。
      用社会意义判断高下,是精英主义的信仰——ta给社会带来多大的价值、影响、希望或榜样力量。。。
      以自我实现判断高下,是“暴民社会”的语言——ta给自己带了怎样的动力、反思、变化或美好憧憬。。。
      
      处于两种根本不同星系语言体系中的物种,怎么沟通?
      还要倚仗我国著名的外交政策——求同存异。[难道这就叫折衷主义么。。。XP]
      存在着社会意义的,往内部挖掘,自然有足够自我实现的养分;
      沉浸于自我实现的,往外部拓展,当然有推动社会意义的力量。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当然这也可以被反对。。。),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一元。一个一元足够个性时,就会吸引至少另一个一元的关切(这种关切最可能是基于相似性带来共鸣)。每一个人都可能基于任何可能(哪怕是最匪夷所思的可能),和某个人形成某种关切。1对1、对2、对N,直到N对N。。。这就是形成社会意义的开始。
      
      2013年2月的TED大会,邀请了乐者[当然她是为自己歌唱的乐者,也是为ta人表演的音乐家、艺术家]Amanda Palmer。她说:
      一次表演途中,她到一个非常穷困的非法移民身份的乐迷家中留宿,乐迷全家把床留给她,主人睡沙发。她躺在床上想,这公平么?第二天早晨,女主人做了早餐,还想送她一本圣经,对她说:你的音乐对我的女儿帮助很大,我们很感激你能在这儿,谢谢你。。。
      Amanda说,她终于想清楚了,这是公平的,这就是相互性[这就是沟通和交流的价值]。
      Amanda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自我实现和社会意义两条平行线最终相交的爱情故事[囧。。。]——当你沉迷于实现自己,把自己托付给任何人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也会信赖你、支持你、感受你,最终把你的自我实现,转变成他们自己的自我实现——这就是你的社会意义。
      
      PS1:基恩何时走上TED讲台,和反动者来一场面对面的沟通和较量?
      PS2:其实,我只是个看热闹的。。。XP
      
  •       垃圾只能是垃圾,本文的观点一点都不比作者所痛斥的网络少多少垃圾: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之所以给个三星,为了显示大度吧,总要允许一些不同意见,是波?
      
  •         第一章 大诱惑
      
        P14
      
        只有那些声音最大、最固执己见的人才能胜出,只有那些通过冗长发言来阻止别人发言的人才能取胜。
      
        P15
      
        Web2.0革命催生的用户生成内容威胁到了文化把关人。
      
        Web2.0革命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一些毫无价值的文化、不可信赖的新闻和充斥着无用信息的混乱世界。
      
        P16
      
        在媒体技术爆炸的时代,除了每个人自己坚持的“真理”外,不会再有真理了。
      
        P17
      
        在一个越来越缺乏专业编辑和评论家的世界里,我们应该相信什么?应该信任谁?
      
        P22
      
        在Web2.0时代,复制和粘贴变得异常容易,这给年轻一代中喜欢盗取他人智力成果的人提供了便利。
      
        P26
      
        那些吸引我们眼球的博客和维基百科正在摧毁给它们提供书籍、音乐和信息的出版业、影音娱乐业和新闻业,网络正在自断其路,这必将削弱我们文化的根基,难道这就是21世纪的新型商业模式?
      
        第二章 高贵的业余者
      
        P38
      
        在一个人人都是业余者的世界里,是不会有专家的。
      
        P43
      
        浏览业余者生成的内容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得到的是被大思想家和大作家刘易斯·芒福德称做的“智力衰退、知识枯竭和无知状态的统治”。网络几乎吸引了我们的全部注意力,我们必然会成为错误信息传播的受害者。
      
        P44
      
        媒介的民主化最终会导致我们每一个人同时成为业余评论家和编辑。由于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未经编辑、修改和核实,我们不得不对任何信息都持批判态度。免费的信息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劳而获,最终,我们将为甄别和使用这些信息付出最昂贵的代价——时间。
      
        P51
      
        如今我们通过网络阐发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将有相同认识和观点的人聚集在一起。数字化的自我陶醉和自我封闭是可怕的,我们听到的对话仅仅来自于自己以及与自己相似的一群人。
      
        P56
      
        Web2.0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文化,在这样的世界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集中精力和安排有限的世界。
      
        P59
      
        业余者的随意“创作”将会侵蚀我们所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 真理与谎言
      
        P63
      
        有谁能来戳破博客世界中那些旨在篡改历史、散布谣言的谎话?当每个人都同时成为了读者和虚假作品的作者时,我们该相信谁?
      
        P66-67
      
        Youtube式的虚构政治会威胁到我们的市民文化,它使政治过程更加肤浅和幼稚,打击了人们参政的积极性,难道未来的政府选举就取决于业余者制作的30秒政治视频吗?
      
        P72-73
      
        只要网站的所有人对网站上的内容不必负任何责任,他们就没有动力去质疑和评估这些内容。
      
        在Web2.0以前,人类的知识史是由经过去伪存真而形成的真理——经过专业人员编辑的图书、参考资料、报纸、广播和电视——所推动的。但是,当信息被数字化和民主化,变得普遍而唾手可得时,谎言和虚假腐蚀了我们的信息库。所以人们无法制止错误信息的传播,更不用说搞清楚信息的来源。后来的访客也只能继续阅读和重复这些错误信息,这些问题累积起来会使我们的集体记忆产生严重的缺陷。
      
        P76
      
        网络最重要的一方面是:任何人(甚至一位16岁的女孩)都可以写下自己的思想,引来一大群人的关注,但荒唐的是没人知道她是否真的孤独或者是否真的只有16岁。
      
        我们不能确定我们读到的信息是否真实,被用户操纵的网络不仅允许而且鼓励人们使用虚假身份,没有人质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要隐藏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关系。如今的网络中有太多地方可以用来隐藏自己的身份。
      
        P77
      
        很多人都有不诚实的本能,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可以在网络上肆意妄为时,我们总是不能表现良好。
      
        P78
      
        如果一个民族的交流主体是由不愿意暴露真实身份的、自我封闭的匿名参与者构成的,那么安德森想象中的共同体将退化成无政府社会。
      
        如果你想寻找一种能够造成最大危害的商业模式,那么答案就是网络媒体。
      
        P80
      
        我们——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美国人——大都习惯在Instapundit网和Daily Kos网上挑选符合自己偏好的新闻,我们相信只有这些网络新闻才符合自己的胃口。我们在有意或无意地挑选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自身的偏见、观点和对世界的误读。我们丧失了开展对话和争论的共同事实基础,我们坚持自己的偏见,共同的社会正在分裂为各持己见的3亿个狭小领域。有些人的确拥有独特的简介,可大多数人只是随波逐流,毫无主见。
      
        P83
      
        从垃圾博客到虚假博客,从病毒软件到刷新软件,这一切都表明Web2.0的世界充满了谎言和欺骗。
      
        P85-86
      
        Web2.0时代的消费者“欢迎新技术,因为这些新技术赋予他们操纵和决定消费时间、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的权利”。
      
        Web2.0民主媒体时代的营销人员面临着一大挑战,即必须以非广告的形式做广告——将商业广告以原始信息或新闻的形式发布出去。这一挑战(也是机会)的要义在于建立“真实性”——可信的内容、值得信赖的品牌、可以相信的商业信息。但是这种“真实性”完全是虚构的。
      
        P88
      
        Youtube正在将自己变成一个混淆了商业广告和独立信息的民主化网络卖场。
      
        商业广告和用户生成内容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是精心制作的、诱使观众购买产品的付费信息,后者是网民的知识、创意和艺术能力的体现。当政治家买断Youtube的社区并用来污蔑和丑化对手时,真相在哪里?当传媒公司利用Youtube发布对自己产品的评价时,文艺作品的公正性又在哪里?
      
        从理论上看,Web2.0赋予每位业余者同样的发言权;但事实上,只有那些资金最雄厚、嗓门最大、态度最坚决的人的声音才会被大众听见。
      
        P89
      
        搜索引擎记录着以前搜索的次数和请求,它向我们展现了什么是群众的智慧。我们移动着鼠标在网络上忙忙碌碌,而谷歌就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我们在网络上的所作所为。
      
        P90
      
        像Digg、Reddit、Delicious、网景这样的“社会新闻”或“社交书签”网站以大多数人的偏好为标尺向用户推荐文章,从而改变了单个用户的阅读习惯。我们不能靠这种方式来获取知识,如果我们听任群众的智慧牵引我们的注意力,那么我们所接触的知识范围必然很小,我们对世界和真理的看法必然受到扭曲。
      
        P91
      
        支配忘了的不是“群众的智慧”,而是少数人的偏好。
      
        历史证明大众往往是不明智的,有很多不明智的观念——无论是奴隶制度,还是小布什的伊拉克战争或小甜甜布兰妮的流行音乐——在大众中都很流行。这就是为什么要让专家——那帮拥有学识和权威地位的人——成为真理的仲裁者,而不是一帮乌合之众。
      
        第四章 音乐消逝之日(上)
      
        P102
      
        随着这些实体音乐商店的消亡,可供我们选择的音乐和唱片将越来越少,亚马逊,iTunes和MySpace将垄断数字经济时代的音乐零售业。
      
        我们在网上选择商品时主要参考的是亚马逊网上的匿名评论员——比起“塔楼”的音乐行家,这些人是最差劲的替代者。
      
        P109
      
        如今,为了打造高质量的唱片——即被西蒙称做的“需要长时间精心制作”的专辑——理论上需要一年时间,如果按照目前顶级歌星的花费来算,制作这样一张专辑需要100万美元。西蒙说,这种投资在一个唱片消费群体越来越小的世界里是不可能收回来的。所以,唱片公司不得不降低唱片的质量,因为它们承受不起这种开销,也不能投入那么长时间来制作。
      
        P110
      
        我们正在走进Web2.0时代,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第五章 音乐消逝之日(下)
      
        P115
      
        当大多数的作家、作曲家、制片人不能依靠自己的工作生活下去时,人类又能创造出多少作品呢?不再有作为谈资的新书,不再有作为促销活动的新演出,不再有可以致谢或采访的新作家,不再有作为广告媒介的新音乐,文化以及依赖于文化的各种产业都会随之衰退和消失。
      
        P120
      
        独立书店的倒闭真的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吗?我们失去了2500家独立书店和它们所拥有的知识渊博、热爱图书的职员,专业的图书领域,以及与当地作家的紧密联系;我们得到的是一些寡头网络书店,它们通过网络机械的运算法则,根据读者以前的购买情况来告诉我们哪些图书“值得”购买。就像塔楼唱片商店的陨落标志着我们选择音乐的机会减少了一样,美国独立书店的衰落也意味着书迷选择图书的机会减少了。
      
        P127
      
        在Web2.0时代,出现了电脑“吃掉”记者的情况:大多数人失去了谋生的手段,只有少数人幸免于难、得以暴富——在莫尔(《乌托邦》作者)的时代,这些幸运的人是拥有土地的贵族;在如今的时代,则是MySpace、Youtube和谷歌这类公司的高管。
      
        P129-130
      
        主流报纸和电视是否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并由网络新闻来接替传统新闻的历史使命?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诸如Matt Drudge和Instapundit之类的网站又从哪里获取信息呢?如果没有驻外机构和足够的资源,网络新闻怎么能够评述伊拉克战争?当传统新闻淡出后,网络新闻是否会放弃跟踪事实真相,而只是简单地罗列事件?是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去报道类似“水门事件”这样的新闻?谁又为敢于报道“水门事件”的卡尔·伯恩斯坦和鲍勃·伍德沃德这样的记者发工资?难道这样的报道将永不再有了?2006年,纽约卡内基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随着报纸的淡出,难道传统媒体的智能要由民主制度下的普通大众来执行?”
      
        P130
      
        在数字化的未来,死去的可能不是上帝,而是我们的经济和文化。
      
        第六章 道德失范
      
        P141
      
        数字革命培养出整整一代将网络信息视为公共财产,并只知道复制和粘贴的公民。
      
        在Web2.0的世界里,人们可以轻易地使用别人创造的作品,以至于被人们奉为道德典范的牧师也抵不住诱惑。
      
        P142
      
        斯坦福大学法律教授劳伦斯·莱西希认为,数字信息——无论是一首歌或一部电影,还是一段小故事或一章照片——都应该成为公共财产。可是莱西希忽略了一点,网络上可供分享的所有信息——无论他们被链接、加入注解或复制过多少次——都是由某人撰写或制作的,人们在按照一定规范严谨地创造这些精神财富时,可能花费了大量的视角和艰辛的劳动。
      
        P156
      
        在Web2.0时代里,由于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部分——社交联络、交流思想、观看视频、发布自己的信息——都离不开网络,所以网瘾患者的数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
      
        在这样一个永远在线的媒体时代,网瘾正在腐蚀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
      
        第七章 (2.0版的)1984
      
        P174
      
        奥威尔的《1984》描述了一个自上而下受到监视的社会,在那里,“老大哥”监视一切,了解一切,他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聆听我们的对话,猜测我们的想法。在Web2.0的世界里,奥威尔式的噩梦更加严重了,在那里,不是一个奥威尔式的领导在监视和猜测我们,而是所有人,每个人都可能是“老大哥”。想变成“老大哥”只要一个条件:连上网络。
      
        P176
      
        Web2.0革命混淆了公共领域和私人空间之间的界限。当我们在网络上发布的问题、信息以及偶然的评论等被公开为任何人都可以阅读的信息时,当网络将我们的详细信息永久保存并汇总起来时,我们言论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侵犯。
      
        P178-179
      
        据《纽约时报》报道,下一波网络繁荣(我们可以把它成为“Web3.0”)很可能由智能软件驱动,这些软件能够运用网络信息来推测人们的决策和意图。但是,我们真的希望让技术来代替人类的推理和个人的决策吗?我们真的希望谷歌对我们“无所不知”,并放心地让它来预测我们的行动和想法吗?
      
        P179
      
        在一个数字监视无处不在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
      
        第八章 解决方案
      
        P183
      
        凯文·凯利说:“你可以减缓技术发展的速度,但是你不可能阻挡它的进程。”
      
        P183-184
      
        Web2.0参与式媒体正在重塑我们的思想、政治和商业前景。我们的目标是利用当今网络技术的优势来进一步保存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并在保护现有体制和塑造数字世界之间达成平衡。
      
        P186-187
      
        只要加以适度引导,Web2.0技术就可以用来增强而非削弱专家的权威,数字时代的专家权力就可能被强化。
      
        P189
      
        只有少数记者的新闻网站并不能取代那些在报道上更有广度和深度的综合性报纸。最终,媒体的长期生存呢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认同新闻自由以及新闻采集不可忽视的观点,我们就应该坚持订阅报纸,只有这样,报纸才可能生存下去。在一个民主社会中,再没有比培养有思想、有判断力的公民更重要的事情了。同时,新闻机构也必须不断改变以适应这种趋势。
      
        P199
      
        技术只为我们提供了自我表达和创作的工具。如果Web2.0时代业余者的声音取代了主流媒体的声音,那么莫扎特、梵高和希区柯克真有可能失去用武之地,因为他们不能有效地传播和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也只能湮没在“群体智慧”的海洋中。
      
        道德责任的关键不在于发展技术,而在于保护主流媒体不受业余者的侵害。我们的信息和娱乐产业需要一场革新,但不是革命。如果推倒重建,我担心专业媒体——连同它宝贵的作家、编辑、代理商、猎头、记者、出版商、音乐家、通讯员和演员等——将难以恢复,我们不能冒这种险。
      
        P200
      
        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使用技术:一方面我们要鼓励革新、开放和进步,另一方面要尊崇真理、权威和创造的专业标准。这才是我们的道德责任。唯有如此,我们才不会愧对我们的祖先和后代。
  •     三个臭皮匠,往往顶不上个诸葛亮
  •     好,挺好看的,我很快就看完了
  •       既然是狂欢,疯狂就是特性。把酒疯狂,思维放纵,行为不雅,规矩混乱。混沌之中形成新的次序,认识足见深入,人与网络的关系和逻辑才能慢慢浮现。网民狂欢是人,社会的新开始。
  •       书中提到的web2.0的缺陷与问题,有哪些是社会固有,被网络技术激发起来的;哪些是网络创造出来的;哪些即使没有网络,也是那样子的?
      在我看来,书中提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经过网络新技术放大而已,本来它们就是存在在那里。
      有些问题,根本就是任何新事物都会少年期都会遇见的情况罢了,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难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得到解决。
      真正本质上的推论过程,权威与大众文化间的矛盾,这个事情在70年代就已经摆上台面了,只不过网络又把它重新刷了一遍鲜艳的油漆。
      最后一章的解决分析倒是足够客观可信。
  •     观点还是不错的,但不可否认网络还是喧嚣了点,业余的人能在自己兴趣爱好领域做到专业不是没有但毕竟只是少数。随便打开几个百度百科中的条目或者用搜索引擎寻找些讯息,就知道结果多少有些让人失望。
  •        通读全书,我发现:作者一方面有着自己根深蒂固的精英主义;另一方面,又有着对新生事物的恐惧。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存在空间,它可能带着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正是它不断被完善的证明,它是积极发展的,在古希腊,希腊先贤反对书写的出现,但人类不正是依靠书写开创了更大的文明;而当时希腊先贤之所以反对,是应为他们觉得书写妨碍了人的记忆里,使那些常人也可知道许多知识,从而为自己牟利。但正是因为,书写的推广,使知识得以广阔的传播,不再是那些贵族的专利。而互联网,更加促进了群众智慧的产生,不再使标准成为专家的特权。很明显,作者是感慨于社会的混乱无序,而希望产生一些权威,以使这个社会能够有秩序有条理。
       在我看来,人类自有一套评价机制,在处理了繁多信息的之后,会形成一股主流,从而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而我们现在仅仅是出于开端,自然有快速膨胀的阶段,在此之后,而我们的社会会对这些信息加以整合,从而产生秩序。
       而人类的交通规则正是如此产生的。
       互联网确实需要规则,以避免人类的悲剧;但这不应成为“绝对权威”和“精英贵族”合理存在的基础。
      
  •       在我们这样的世界,指望媒介和社会来帮助自己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显得有些奢望了。
      面对大规模的业余化,一个独立的人所应该掌握的人的人文社科类的知识:
      1)媒介素养
      2)逻辑学/批判性思维
      3)哲学基础(丧失哲学基础的后果,就是人活着没有特定的立场,而只有飘忽的立场,在飘忽的立场下,话语,充斥着的,便是情绪,而非理智)
      4)起码的方法论(比如一份调研报告告诉你,99%的人并不歧视残疾人,这绝对有问题)
      
      真正的思想就是在少数几个头脑之中的,Wiki百科即使倾全体网民之力,也无法与真正的思想家相比,这个不是来解释和辩论的,而是自己修行去感悟的。
  •     感觉就是一团迷雾,前路不明啊
  •     有点偏激,不过还是不乏亮点
  •       关键词摘取:
      
      业余者与专家
      图书泛滥/有限的人生
      知识分子的发言权
      革命正悄悄进行
      分离读者注意力
      只在相同趣味环境下自我陶醉
      网络民主的最后结局也许是社会主义(并且朝着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直奔而去)
      高贵的业余者
      对网络的信任
      真相与取相
      盗版与社会发展(不能复制的权利与价值)
      永远在线
      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的混淆
      “群众智慧”乌合之众
      不可替代的传统媒体
      社会中的现实悲剧
      
      大众即乌合之众,少去精英分子的带头作用,我们将朝着不可知的黑暗涌去。
      这次革命依旧是少数分子的真理吗?
      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可不是摒弃群众,可是这么想下去,我还怎么入党......
  •       1.现实情况:
      
      a.信息问题:易得的业余、虚假信息成为首选,去伪存真的时间增多
      
      b.版权问题:图书、音乐、电影和新闻等专业信息的权益受到损害
      
      c.社会问题:赌博泛滥、情色内容过载、精神疾病频发、隐私泄露
      
      2.解决方法:
      
      a.尊重专家和传统媒体的作用,双向建构信息获取方式
      
      b.调整和改变专业信息的发布和盈利模式
      
      c.政府监管、家庭教育
      
      3.个人行为:
      
      总的来说,与书名一样,狂欢。作为一个穷困网民,廉价获取图书、音乐、电影、新闻等专业信息,用理性态度怀疑和筛选信息源,对隐私泄露保持警惕。
  •       网民的狂欢,从批判互联网的角度进行阐述、列举、论证。
      确实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全民狂欢,不再受地域、时间的局限,不再受语言的局限,一切都变得那么近,那么简单。
      通过互联网你可以与任何地方的人交流,如果语言不通可以用各种即时翻译软件,如果想见面,OK通过食品;声音?OK,有Skype;要见面?OK,网上订机票。
      想听歌,网上有大量免费歌曲,而且还支持在线编辑;想看电影,网上都是免费的,而且比电影院都要更全球供应;想看新闻,网上各种电子报纸、电子杂志、甚至电子书都应有尽有;想购物,淘宝、阿里巴巴、当当……;想交友,开心网、MSN社区;想沟通分享,新浪微博、博客等……;想获取知识,维基百科……。
      在web2.0时代,我们可以不要电视、不要DVD、不要MP3、不要报纸、杂志、剧院、商店……,好友不用再见面,不用聚会,不用周末回家看爸妈……甚至不用学习不用思考。WHY?互联网上百度一下就都OK了。学历、文凭、经验是否还有意义?
      
      反思后,很有意味。互联网是我的工具,但不是我的全部。不能迷失网络,不能迷失自己,关键是实时反省,实时反思。
      
      互联网,爱也是你,恨也是你,很是纠结!
  •     共同腐化且混淆各種事物的公眾意見,從政治到商業、藝術、文化。無窮的部落格多到讓人目不暇給,不覺間已經逐漸侵蝕了我們的判斷能力,讓我們分不清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何者為事實、何者為想像。
  •     你能想象猴子掌控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
  •     blog是 process or product?
  •     小新 嘻嘻
  •       这个世界将会怎样,绝大部分时候站在某一个时间坐标点往四处看,都是迷雾重重,我们没有植物大战僵尸中的三叶草,我们只能等待,等待时间流逝到了另外一个点,再回头看,一切谜团都变得那么顺理成章。
      
      我的观点和作者有很多分歧之处,但这是一本能够引发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的书。归结起来,作者倾向于精英主义,排斥“去中心化”。他认为如今的网络充斥着太多普通人制造的垃圾内容,混淆视听,淹没了那些值得阅读的内容。所有人都在拼命地说,而没有人愿意听听别人在说什么。
      
      “今天,每个人在网络中都有平等的发言权,最聪明人说的话不会比笨人说的话更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受过特别的训练,拥有专业的技能,也产生不了真知灼见”
      
      这其实是一个哲学问题。太少的选择和太多的选择,其实都会让人感觉到痛苦。但我宁愿”有太多的选择“。从今天中国的网络情况来看,譬如新浪微博,人们还是更愿意去关注名人精英。关注你,不仅仅在于你现在说了什么,而在于你过去做了什么。怀着一颗世俗之心,大部分网民作出了作者觉得正确的那个选择,一个可能会让作者感到诧异的选择。
      
      “天才始终是稀缺的,他们就像干草堆里藏着的那根细针,在这一点上,今天的数字时代与过去并无二致。那些每天穿着睡衣坐在电脑前在博客上灌水、在网上无精打采地点击视频的网民很难成为训练有素的天才。天才的培养是劳动、资本、技能和投入的凝结。它需要传统媒体坚实而复杂的‘基础设施’ - 记者、编辑、技术人员、政论家、代理人以及发行商。天才是这些团队和机构培养出来的,如果你摧毁了这些团队和机构,你也摧毁了天才成长的沃土。”
      
      单独看这一大段中的每一句话,基本都算是对的。但连起来,我认为却是错的。首先网络并不会摧毁那些团队和机构,聪明人始终能够在新的平台上找到一席之地,并且混得风生水起。团队和机构只不过会用另外一种非传统的形式存在。其次天才也并非全是机构培养出来的,有很大一部分是野蛮生长出来的,你培养不培养,他们就在那里。但网络给了这些人一个更为容易的展示平台,让我们看见他们就在那里。譬如当年明月,天下霸唱。甚至,这些人的才华不是机构能培养出来的,机构只能毁了他们。作者的观点太狭隘了。
      
      这本书引发我思考的地方在于,面对浩瀚的信息流,如何有效筛选,如何有效率地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相信,这也是许多网络从业者在考虑的问题,譬如,出现了像quora这样的网站,探索如何更有效的分享人们的专业知识。
      
      所有的网站都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数据库中的信息呈现给用户。那种想把整个数据库都放在网站的首页上是一种愚不可及的做法。
  •     我买回来翻了翻目录就觉得这个作者的调调有问题。王小峰还那么推荐,可见他对网民真是很多怨念。
  •     这几篇书评 我不是很喜欢
  •       首先肯定这是一本不错的书,特别是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的爆炸速度和书中的背景时代差不多。对一个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每天没有网页新闻,视频和大量的图片的日子是无法想象的。在这个超级火爆的互联网世界,这本书是盆很好的冷水,指出互联网时代那些被人忽视的弊端。
      
      关于书中的论述,其实感觉着实比较累赘,大家可以找一篇叫做《多希望这本书是我写的》短文,感觉对这本书的内容有着非常不错的浓缩和提炼。书中观点不再赘述,只是谈一下看这本书的感受。
      
      作者在这本书里的主张十分的主观,初看起来让人会觉得互联网简直一无是处,并且很容易对作者提出的那些准确的例子所打动,最后信服他的观点。本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书中的论点牵着鼻子走,并在长时间里对书中的理论深信不疑。
      
      比如书中提出的论点之一就是过于民主化的互联网丧失的最重要的一个东西就是权威性和准确性。维基百科中的那些词条因为没有专业的编辑把关所以很难保证消息的准确性。这个论点是正确的,但是作者的叙述方式给人的感觉确实否定了整个维基百科的存在价值。这就好比有人指出你的脸今天有个地方没洗干净,但他是直接否定了你的脸的存在价值,这种偷梁换柱的方式虽然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具有冲击力,但是也需要读者在保证独立思想的情况下阅读,才能真正感受到书中的真谛。
      
      但这种情况在我看来是比较困难的,中国和西方最大的不同就是西方教育体系下的人是都具备一个较强的自我意识的。这 这样的情况下我在阅读其他人的著作时能够时刻保持一个较为客观的立场。但是中国人在这方面是有先天性的不足的。对权威的崇拜导致读者很有可能全盘接受作者的想法,这样就有些矫枉过正的嫌疑。特别是作者拿出自己网络创业成功者的身份更是对国内广大读者的大杀器。
      
      本书的立场十分不错,对于我们完善互联网世界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本书就像一颗长在书上的栗子,要先不被他的刺扎伤才能吃到最后的果实~
      
      
  •       《网民的狂欢》
      
       读这本书是因为它入选了去年年末的文津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每年评选出十大好书,每年的年末各种媒体和网站都会评选出本年度的十大好书,最佳图书等等,于是年末就是我最幸福的日子,其实这些评选有很多书都是重复的,其中的推荐都是比较不错的书。按图索骥很少有失望的时候。读不下去也只是感觉有的书太过专业,没有时间和精力耗下去,并不是书本身的问题。可是这本书却让我感觉不太好。
      
       网络的优点不用说了,我才使用网络不过五六年,就感觉一天也离不开网络了,就是在这和讯上的博客也都是每天都写,连着有五年了。平时买书、购物、查各种资讯、看电影、看视频、聊天、论坛……几乎无处不在。当然网络的缺点也都明白,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新事物都会有缺点,汽车会有车祸,会造成空气污染,还会堵车,但是我们依然离不开汽车。网络也是一样,我们都相信网络的未来。可是书中作者只看网络的阴暗面,不厌其烦地列举那些问题,比如维基百科的准确性,的确现在从网络中获取的资料还不能堂而皇之地写到论文后面的参考书目中,但是一个仅仅依靠业余作者,没给任何稿费,就编撰出来的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其实准确性还是非常高的,我们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里面就没有错误吗?不能因为有毛病就认为新事物是没有希望的。
      
       其实我想作者也是做过网站的,这里面的道理不可能不知道,作者也不可能对网络没有信心,那么出版这么一本书,很显然就是为了出点风头了。在什么时代,对先进事物,对新兴事物,唱点反调都是证明自己品味和格调的好办法。
      
      
  •     还是有不少振聋发聩的想法的。
  •       06年出版的一本书,关于互联网弊端的简单事实罗列:比如门外汉逐渐取代专业人士,在网络上进行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宣传;盗版横行,专业人士的劳动得不到尊重,必然导致严肃报纸、杂志和音乐创作者的创作热情降低,人员减少等等。
      
      当然,作者不是一竿子打死互联网,主旨还是呼吁能够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
      
      总体而言,缺乏深度,有进一步探究精神的同学可以去看看《娱乐至死》
  •       从各个方面来说,网络都使得我的生活更加方便与丰富多彩,但很庆幸我不是没有网络就无法打发一天的生活。
      感谢网络让我认识了苏打绿,让我随时可以用免费的方式和我的朋友们保持联系,让我可以在没有好书店的小城足不出户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让我免费看了那么多电影听了那么多音乐(虽然不知我的行为是否合法),让我在写自己不想写的形式主义的材料时可以轻松应付,感谢网络陪我度过无数个无聊的日日夜夜……
      以前我以为我不知道的网络一定知道,现在我知道网络也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一定准确,虚假的、不可信信息的传播超乎了我的想象。我常想这是一个没有大师、没有英雄的时代,但也许我所享受的这些免费的便利也是使得大师、英雄消失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世界大部分时候都是利益驱动的。
      事实上总体来说网络让我的生活更美好了,即使看完书我也认为网络最重要的原则是分享,网络帮助我拓宽思维、增长见识……但网络知识一个工具、一种渠道,它可以给我思考的角度,并不能给我思考本身,真正要学有所成、事有所成还是要在现实中做足够的功夫与努力。
      网络有我的生活,但不是全部。
      
  •       
      周末闲来无事,把朋友送的《网民的狂欢》读完了,这是本被海内外媒体关注的一本书,光从书的封底及环衬中就看到纽约时报,独立报,泰晤士报还有国内的中青报以及南都的推荐语,读完之后,有点小想法,写出来,和大家讨论一下。
      言归正传,这本书只有200多页,内容自然不必再让我重复了,但我还是想把这本书最好总结写出来,这是来自于作者基恩的叙述:
      网民们占领了各个领域,让那些专家和文化把关人——编辑、记者、新闻主播、音乐公司和好莱坞电影工作室都见鬼去吧。业余者和不计其数的我们已经主导了当今世界。他们正想通过操纵电脑来统领未来,经过世界并不像他们所理解的那样。
      全书中,作者批评的焦点是网络已经或正在解构权威,造成信息与知识质量的下降。但作者似乎并未认识到,伴随着web2.0的发展,人们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包括辨别、筛选等一系列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下人们面对信息海洋所必需的素质和本领。
      另一方面,作者认为我们的“信息民主化”付出了太多代价。但有必要指出的是,人类任何一次伟大的前进都是都是以对过往生活方式的某种颠覆为代价的,以民主为例,它对于专制的颠覆也伴随着社会习俗、民众认知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系列过程。如今“信息民主化”,将精英和普通民众放在同一个话语平台上,这其实是个两方博弈的过程。其结果就是去伪存真,将假精英和真精英分类,同时也会在普通民众中找出另一部分真精英。这个过程当然是个漫长而又要付出高昂代价的,但如果因为代价过高而放弃,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因为民主成本过高,而且民众认知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还是实行专制吧?
      总结一下:这本书揭示了很多很多web2.0的弊端,这一点是对目前沉迷于web2.0可以解救世界的人一种警示。但,由这些弊端而去得出这个结论却略显牵强,甚至有点力不从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