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生存

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67203204
作者:魏全凤
页数:209页

书籍目录

引论/001
第一节 选题及意义/001
第二节 北美华裔文学/006
第三节 北美华裔新生代女作家作品/015
第四节 北美华裔文学研究现状/021
第五节 研究主旨及写作思路/030
第一章 身份焦虑中的自我言说/043
第一节 写作中的自我凸现——刘绮芬小说研究(1)/043
第二节 叛逃中的自我书写——刘绮芬小说研究(2)/053
第三节 无意识的自我言说——刘恺悌小说研究/065
第二章 历史回归中的自我反思/079
第一节 象征中的原乡回归——张岚小说研究(1)/079
第二节 历史回归中的自我反思——张岚小说研究(2)/089
第三节 复调中的多声部对话——伍美琴小说研究/101
第三章 文化跨越中的多元融合/122
第一节 闯祸精与圣人的融合——邱静瑜小说研究/123
第二节 寻根与寻善的糅合——黄锦莲小说研究/135
第四章 文化颠覆中的诗性超越/149
第一节 神话,对历史的缝合——拉丽莎·赖小说研究(1)/150
第二节 神话,对工业的批判——拉丽莎·赖小说研究(2)/159
第三节 童话,对文化的颠覆——何舜廉小说研究/170
第五章 边缘主体的存在反思/182
第一节 存在之焦虑/183
第二节 存在之轨迹/187
第三节 存在之意义/192
参考文献/195
附录/208

作者简介

《边缘生存:北美新生代华裔小说的存在符号学研究》筛选出八位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裔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叙述学对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应用后现代文化研究理论对作品中的身份建构进行分析,并应用塔拉斯蒂存在符号学以及列维纳斯存在主义哲学对作品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了评述。


 边缘生存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随着符号学的不断发展,各领域的符号学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闪现出新的观点,“存在符号学”便是其中的一个部分。本书命名为《新生代华裔小说的存在符号学研究》,“新生代华裔”与“存在符号学”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两个关键的词组。作者在引论的第一小节中便直述选题及其意义,本书的选题为“北美华裔新生女作家小说研究”,“北美华裔”、“新生代”、“女作家”都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作者首先谈到了“北美华裔”,“祖籍在中国,后因某种原因到北美定居的移民的后代。”这类人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地带,背井离乡,与原有传统文化的隔断,在新环境中努力对自我的身份进行构建。而“新生代”的女作家与其前辈所经历与感受的又有所不同,其作品的内容亦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本书中选取了刘绮芬、刘恺悌、张岚、伍美琴、邱静瑜、黄锦莲、拉丽莎·赖和何舜廉八位具有代表性的北美华裔新生代女作家,对其作品进行了文本细读,应用后现代的各种文化研究理论对作品中的身份构建进行分析,并对作品中的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评述。本书分为五章,加引论共六个部分。如前文中提到的,作者在引论的第一小节便阐述了自己的选题及其意义,而后,作者对北美的华裔文学及其研究现状做了一系列的梳理,同时对本书所选的八位作者进行了初步的介绍。而在第五小节中,作者对本书的理论基础,“存在符号学”及自己的写作思路进行了简述。作者首先提到了埃诺.塔拉斯蒂。塔拉斯蒂受克尔凯郭尔的观点的影响,认为存在是一种“待在”的超越的过程。而塔拉斯蒂的存在符号学将存在主义和符号学相结合,将主体的“待在”之超越旅程阐述地更加透彻。其次,作者还提到了列维纳斯的存在主义哲学,列维纳斯对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做了精辟的分析,这些都成为了作者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在正文中,作者首先选取的是刘绮芬和刘恺悌两位作者,展现其在身份焦虑中的自我言说。刘绮芬的作品常以日记自传式的自我书写出现,写作常常使其进入了幻想的世界,作品中写主人的行为在作者的现实生活中都有类似的照应。作者的写作与自我存在,真实与虚构是相互交融的,本书选择了其主要的代表作,《逃跑——一个出走少女的日记》、《新女郎》、及《选择我》等作品进行了进一步的细读分析,刘绮芬用每一次作品的问世来展现出边缘女性的成长,其在作品中实现了在幻想世界中的自我构建。而刘恺悌的作品则更多地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进行无意识的书写,本书对刘恺悌《东方女孩想浪漫》一书进行了逐章分析,主人公任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自由联想以及内心独白等技巧让压抑的自我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刘绮芬还是刘恺悌都努力地寻找自我的身份,其笔下的主人公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虽在书写中,主人公仍旧无所归依,但魏全凤老师将其作为自我超越的第一步,肯定了其突破者的身份。在第二章中,作者以张岚及伍美琴为研究对象,在跨越喃喃自语后,进入了历史回归中的自我反思寻根之路。本书中对张岚作品《饥饿》、《伞》、及《难忘》等进行了分析,指出其对原乡经历了接触,到在象征中想象原乡,在象征中呼唤原乡,在象征中认同原乡,以及在历史回归中寻找自我,历史反思中构建自我的两条道路。而伍美琴的《裸体吃中餐》则是采用了复调试的对话,从不同的角度对华裔集体的身份谋取。同样是建立在儿女与长辈的冲突以及自我与文化他者的紧张关系中,前者通过回归和反思历史,后者则通过协商家庭矛盾来解放自我,魏全凤老师认为这便是自我与自身的磨合阶段。他们对历史进行了重新的叙述,试图让自己进入历史之中,反思历史,最终确定自己在历史中的自我身份。第三章以邱静瑜和黄锦莲的作品为解读对象,分析华裔个体对华裔族群身份的不同观点。作者指出,在邱静瑜的《闯祸精及其他圣人》中,边缘的华裔人群自我参破了人间的烦恼,在与主流反抗的同时进行自我反思,其边缘的焦虑开始得到逐步的缓解,开始乐观面对自己的现实命运。而在黄锦莲的作品《点心》中,华裔的主人公对自己的自卑转化为了追寻的自愿行动,同时寻根主题化作了夸张的喜剧表演,使得华裔身份的焦虑得到了减轻。在这章中,作者的节选分析已经使得自我走向了集体的他者,并且自动地被集体他者所代替,成为了集体他者的代言人,而身为华裔的自卑感也在慢慢的减轻。第四章以拉丽莎·赖与何舜廉的作品为解读对象,亦是最后对作者作品进行分析的一章,此章中所选取的两位作者,与之前不同,其采取了另辟蹊径之路,对自我构建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全新的阐释。作者指出,拉丽莎.赖的作品多是与神话相结合,无论是《千年狐》中对于狐狸精形象的重塑,还是《咸鱼女孩》中女娲化作人在时空的跨越中流散,拉丽莎.赖通过重写中国的童话,为个体寻找到了理想的文化之家。而何舜廉则通过重写西方的经典童话,将睡美人与玛德琳等经典进行了文化式的颠覆。魏全凤指出,两个作者虽然以不同的方式对经典进行重写和颠覆,但是却都以边缘自我的主体构建为目标,意图通过身体本身的欲望回归来反对僵化的文化社会约束,以寻求本体的生存意义。本书的最后一章对于前文中所提到的关于自我存在的思考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通过对边缘主体的存在焦虑,轨迹,及意义的描写叙述,对存在进行了反思。在自我寻找,焦虑是相当明显的,新生代的女作家们采取了多种方式,使得焦虑从一种“待在”的状态,慢慢与现实环境融合,走向了诗性,形成独特的存在的轨迹。本书通过对北美华裔新生代女作家的小说研究,展现了其在离开自身母体文化,在未知世界中进行探索,再进行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其从“自我”出发,控诉压制自我的文化,回归赖以存在的族群,在多元文化中渴求融合,对自我进行反思,最后实现自我的超越。而其所经历的的焦虑,找寻,否定,反思,肯定之路亦正是存在符号学理论的全球化进程的自我追寻之路。首发于符号学论坛:www.semiotics.net.cn/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