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力量

出版社: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0563394
作者: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页数:616页

章节摘录

姑且为文明喝彩    也许有读者觉得我太爱唱反调了,其实我是想把这个研究结果讲得明明白白,不留一点误解余地。艾尔斯沃思·亨廷顿是十足的新英格兰耶鲁人,他在20世纪40年代宣称,“如果有一类型的人一直对于可任由他们取用的机会与发明不属于顾,不懂得利用”,就可以推断他们是“天生次等”的。他举的例子是澳大利亚土著不愿意用枪打猎,布须曼人不肯骑马,厄瓜多尔印第安人文化上的故步自封。换成另一个人来看,也许觉得这些表现可能是睿智的不屑吧!    我们的亨廷顿教授从大部分角度看来是位开朗的人,严格要求自己不可以有偏见,而且对于“文明上的落后必然意味着遗传上的智力不足”是表示怀疑的。但是他代表的正是想要定义文明的人士不足的地方。他太爱自己身处的时地,所以没办法用任何其他标准来评判世界上别的时地。他就像萧伯纳的《凯撒与克里奥佩特拉》之中那位不列塔尼库斯,是个“以为自己岛上的法律就是自然律”的野蛮人。他拟了一份“世界文明分布”地图,以平均每人拥有机动车辆的数目为依据。他借比较纽芬兰与冰岛证实“固有智态”之重要:因为两地气候相似,冰岛的傲人财富、学识、创造力,必然是由于冰岛人本来就遗传了优越的智能。至于纽芬兰人,只有一个入有资格登上《大英百科全书》。他花了很多精力做这项比较;但是方向不对,都是徒劳。这两个社会相对的繁荣与学识差异,源于多少世纪以来悬殊的历史经验,不可以压缩成单一的因素。    读者在后文中会看到,有些非洲人把某些环境变成文明的本领特别高,欧洲人未进入美洲以前,有些美洲人特别长于另一些环境的文明化,有些欧洲人和亚洲人特别擅长自己环境的文明化,这都可作为衡量事实的依据。各种肤色的人都曾生产过、各种文化都曾诞生过,在环境脉络中太突显而不能按“质”分等次的文明,因此很难有~概而论的通则。所谓哪种类型、哪种起源的人必然不会有文明,都是谬论。根据环境条件优劣这样讲,或是根据人种与文化如此推理,一样都是荒谬的。提出这种概括的人是有血腥臭、啃骨头的食人妖,或是只会顾影自怜的文化自恋者。有些民族选择不要文明,也许其中的理性考虑并不输其他选择要文明的民族。    这样说并不是赞成那种不敢做区分的、不用大脑的相对主义。文明本来就有程度差异。我们可以用量尺分辨这种差异,但不必因此去做比较价值的蠢事。克服自然困境越是费力,社会就越文明。“更加文明”并不一定表示“更好”。就可计量的角度看,例如计算哪种生活方式留存得比较久,或是按摄食营养、人的健康与长寿来计量,“更加文明”可能就是“比较糟糕”的意思。假如本书之中谴责了某些文明滥用自然的作为,或指这些文明自作孽,希望读者不要误以为我是一竿子打翻人类社会的所有文明。    这个世界是个实验场所——是浩瀚宇宙之中一个会被消耗的小点。它的耐力很强,不会因为我们作孽而消灭。可是它终究是要消灭的。我们占用地球只是短期的租约。按埃利亚斯的期望,这段时间是够人类“稀里糊涂在几条死巷子摸到出路,学会如何使共处的生活更愉快、更有意义、更值得活”。我们应该在占用地球的时候好好利用它。用的方式应该是类似一场宇宙豪放行为——大胆放任自己的文明冲动,而不是谨慎保守地只求延长自己的历史。就好像我宁愿奋发努力生活之后早死,也不愿意在迟钝自满中无限期地腐烂。我宁愿属于一个会改变世界的文明,哪怕可能把自己牺牲掉,也不要属于一个马马虎虎“撑得下去”的社会。就如同我宁愿投入战斗或某种异议运动,也不愿意顺从优势的强力。所以我希望成为热衷挑战自然社会的一员,而不愿顺从地“融入”自然的静止平衡。炫目的野心比不好不坏的既有成就要好。你如果只顾倾听宇宙的和谐语言,就永远听不到爱人与诗人献给上帝的乐音了。    常有人说,社会不是一个有机的存在,拿社群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做模拟是不对的。这话说得对。但是社会和个人有一个方面是相像的。两者都是优缺点相混的,最伟大的圣徒和说话最在乎政治倾向的公共休息室,都是罪恶混着美德,如同每个良好意图都伴有意志薄弱的行径,人与社会都提供衡量对方的标准。与其他形态的社会相比较,文明当然不是独揽所有优点。真正的多元主义者必须能欣赏它们为生命增添的多样差异。真正懂得文化相对主义的人,必然会尊重每个社会的自我概念,不会予以谴责。    常见的一种错误陈述是把历史说成我们无法逃避的一个陷阱,说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之中,长期趋势必然会无限期地拖延下去。因为,就既有的历史看来,文明是许多社会类型中的一个,我们很难不去假定这种趋势是不变的。一些声音最大的预言,都是末世灾难启示者所发出的,他们认为历史会循各种不同路径倒退回野蛮状态,包括过度利用地球资源,从而养成超出负担能力的奢侈文明;包括因大众文化堕落,产生斩断与自然关联的城市;包括明知将要同归于尽的文明战争;包括大量迁徒,使发达世界被饥饿贫穷的人潮所淹没;包括根除精英阶层、废弃传统、消灭一切精致品味的文化革命(见第十七章)。    如今这些震耳的、吓人的预言,也和古希腊的卡桑德拉、古希伯来的杰里迈亚的预言一样,没有多少人要听。也许正是因为同样的话听多了,不再当它一回事。我不想推翻预言家说的可能后果,但是我认为比较可能发生的是相反的情形:我们不但不会面对一个没有文明的未来,反而——有一阵子时间——要面对只有文明而别无其他的未来。我们生活在人类的实验室里,四周的人都以地球的有限条件所许可的方式过着各种不同的生活。遥远的冰封世界里、丛林里、沙漠中都有抗拒文明诱惑的人,在变迁缓慢、干扰稀少的地方用奇巧妙的办法各行其是,保存着习俗和栖居地。当他们受到飞机、轮船运来的“货物”所引诱而屈服,在传教士、矿工、伐木工人和律师的面前退缩不前时,他们的抗拒能不能继续下去,让人感到怀疑。    P25-28

前言

其实只是图书馆的一个小隔间,我却想象是在阿玛丽亚的房间里。墙壁有厚丝绒,窗户挂着双层窗帘,床的四周也围着帷幕。19世纪中叶的阿根廷人大多居住在泥土地板的房子里,阿玛丽亚房间铺地板的意大利地毯却厚得脚一踩就陷了下去。空气有很浓的芳香。每一面来的光线都被遮住,冷热天气都被挡在室外,自然被隔绝,只除了壁纸上凸起来的浅金色设计,这是要“呈现光在薄云之间的明暗变幻”。    阿玛丽亚激起人们非同小可的兴趣,虽然住在里面的女子是贞洁的,它大概是小说中访客最频繁的房间之一了。要想象这房间的样子是很容易的,因为荷西·马尔莫(Jorge Marmol)在他1851年的小说巨著里描写得很明确。许多人公认这部作品是开创阿根廷小说之邦传统的代表。我今天早上动笔工作之前还在读它。    阿玛丽亚就像那个时代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所有市民一样,要表现自己的出众。当时的阿根廷是个海湾地,大草原是王爵的封地。环境中的一切都令人却步,放眼四方都是一望无际——辽阔得和视线茫茫相差无几,沿着海一般宽广的河、越过大洋一般宽广的海、走进似乎没有尽头的大平原,都是这样。布宜诺斯艾利斯一段马程之外就是市民所谓的野蛮人生活的地区。在这种地方,文明必须夸张才能教人看得见。    追求文明的人并不都是这样把自己层层裹住,把窗户挂上厚帘,把自己居住的地方与大自然彻底一刀两断。我现在喜欢这么想:文明是“阿玛丽亚效应”的产物。文明会制造自己的栖息地。文明的程度视其栖息地与未经改变的自然环境之间的距离或大小而成正比。阿玛丽亚效应是什么力量激发的?不是本能,因为某些个人、某些社会整体是没有这种本能的。但应该是一种几乎到处皆有的冲动或刺激物,如我在下文中所说的,这股冲动是任何人类可在其中栖居的环境都无法完全抗拒的。    历史是对于人性的探究,不是惯常观念中的“科学”,因为过往的事物并不在我们眼前:我们能知道的只是别人对于过往事物的观感印象。然而,人是自然界浩大无比的连续体的一部分,除非是在人类与环境和生态系统纠结的筛网里,否则不可能与他们面对面。这本书是一部自然界的故事,人类也包含在其中,这与以前的比较文明史的写法不同,是按一个个环境写的,不是按一个个时代或一个个社会来写的。这也突显了我着眼的轻重缓急之处。我想要变换一下思考文明的方式:把文明描写成一个物种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为适合人类使用而改造的环境,而不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也不是集体自我改进的某种过程,既不是进步故事的高潮,也不只是用来指大规模文化的名词,更不是精英阶层认可的卓越境界的同义词。我要把传统通行的用法重新做一番整理。我主张“文明”(civilization)这个词的正确用法应该是指某个类型的环境;但是这个意思已经被误用的意思淹没,有待重新挖掘出来。    用任何方法来划分这个世界的环境,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地理学家喜欢把环境构思成未经人类改动的模样,把它们按自然生态系统而分。按这样划分,结果多半是分出30~40个主要类项。可是人原本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在他自己所属的那个生态系统里多数是居于称霸地位。我在本书中试用了一套以环境特征为依据的方法。环境特征都清楚地反映在文明之中人们实际的生活经验上。分类方法不论多么详细,每种环境还是会包含各种不同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不同的类项会有交叉重叠。例如,有些沙漠地区的降雨量和许多森林地区的差不多,几乎每个纬度里都有冲积平原。气温、土壤、降雨、海拔、与大小水域的关系、距离山岳的远近、风、洋流,这些都是变量,可能因而使一个类别里的个别环境彼此显得很不相同,反而变得与其他类别里的环境比较近似。隔绝而孤立的程度、交通的便利,又会造成超越范畴的影响——使山脉交叠,海洋缩小。    此外,只凭环境的分类法也不能把该说的都交代清楚。本书要点出的重点之一就是,能跨越环境的边界至关重要。跨越环境的文明,境内有微气候与多变化的土壤、地形、资源的文明,都是最有机会兴旺的。而且,文化可以完全不受环境影响,移民往往能在与故乡截然不同的环境里固守原有的文化。与毗邻的文化有近距离互动的人群,能使社会的生活转型或是被外来影响渗透。人类传播文明的力量是不畏环境阻碍的,也是可以向环境阻碍挑战的。    总而言之,环境分类不是一门精确科学。我经一番实验之后选定了一些我觉得实用效果最好的类项。读者会立刻看出来,构成本书规划基础的那些环境并不是互不相关的,也不是彼此排斥的,也不是个别同源发生的。许多文明可以归入不止一个环境。有些文明始于甲环境,却因为迁徙或流离、扩张而大部分或整个在乙环境中收尾。    我的分类虽然大致根据地理学家划分生物圈的方法,但是我也自创了一些环境标示。例如,地理学家不会把小岛屿当成内在统一、自成一格的环境来看。但是我这样的认定不无道理,因为按文明史的角度,靠海是影响社会形态最大的一个环境条件。把威尼斯和复活节岛并列来看,很有益于历史研究。高地也是一个很难确定的类项。怎样是高,只能看相对判断,并没有客观准则。我把斯堪的纳维亚与古代腓尼基相提并论,把斯基泰人与苏族印第安人相提并论,并不表示这样做是唯一有理的分类。我倒是认为,这样组合自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果用别的方式选择划分题材,不会有同样的省悟,不会突显同样的模拟,也难有同样的推断。    本书的每一卷都以一种环境为主题。一开始是讲冰原与荒瘠、冻原与针叶林区、沙漠与干燥灌木丛,因为这些地方在多数人印象中是不利于文明演进的。第二卷讲抗拒农业或阻挠农业的草原,这些地区的土壤干燥,布满草根的表土生不出作物。第三卷谈沼泽、热带低地、后冰河期森林等含水丰沛的环境。看过这些不利的环境之后,我再详谈作为多数传统式文明史起点的冲积平原。接着就是我称之为“高地”的环境,这是一个相对的用词,没有绝对的意思。然后要讲到因为靠海而形成的各种环境:小岛屿与狭长海岸地形是航海文明的摇篮。凡是我认为海洋是其中首要元素的地方,不管什么样的气候特征都属于这一类环境,除了要另外考虑洋流与风之外。最后的一个环境是深蓝海洋——这个环境尚未孕育出任何文明,却是各个文明努力要渡越的。迁徙、扩张、并纳、穿越新环境,是本书几乎每个阶段都要提到的主题,因为每一种文明都是源起于特定的环境;但有些文明也超越了发源的环境,因迁徙或流离而盘踞到其他环境中。    我的要旨在于说明,文明是可能在任何地方产生的。若说只有某些环境特别有利于文明的形成,乃是一种偏见,如同说某些人的生产力优于他人或某些种族较有从事生产的优势,都是欠缺根据的。文明在某些环境之中比较难以永续,这是事实。但是,任何可居住的环境都未能完全排除人类为遂其心愿而进行的改造。如果从一个个环境看去,全世界的文明化作为是杂乱无章的,可能在文明史惯常轻忽的地方稠密度最为显著。前工业时期最有野心的草原改造,出现在非洲(见第三章)。沼泽地区最有创意的建筑者出现在“白人”足迹到来以前的美洲(见第六章)。欧洲人擅长的是在温带森林地区发展文明——其实也就是把森林砍光或烧掉,但换到别种环境里,与别的人们相比较,他们的表现并不特别亮眼。    类似的环境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区会启发不一样的回应与对策,可见文明是受环境制约的,不是由环境“决定”的,即便环境的影响无所不在,而且会对某些结果特别有利。但是我并未发现有任何证据可以确定,我们胡乱堆在“历史”这个标题之下的人类经验,有哪一个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几近一辈子的钻研使我深信那是随机偶发的,是在可容许的限度下,由意志力与物质需求的共同作用而偶然发生。否则便是混乱发生的,原因与效应都无迹可循。笼统地说类似的环境之中,会因不同地点而出现各地差异,这是文化所致,也许是公平而有用的。但如果说世界上某些地方或某些特殊遗传模式培养的文化会有追求文明的素质,就绝对是错误的,这样的说法不但没有根据,而且与事实证据相抵触。    我动笔时没有事先划定不考虑的项目:没有把某些读者或范围排除。这是一次实验之作,不应该被误认为纲领周延的作业。我把它想成随笔式的小品,因为篇幅虽然长,但比起其他包括整个文明史(有些写作者所指的是某一个“文明”,用的是单数)在内的著作,还是短的。这是试探性质的,有冒险的意思,粗枝大叶,取材方式没有前例可循的,是为了招惹异议而写,不是为了争取赞同。我因为要抢在我把想说的话忘记之前赶快写下来,所以写得有些仓促。这不是慎重考虑后的成果(虽然这个题目我已经想了许多年)。没有研究助理帮我收集资料,也没有什么专家帮我看稿子指出我的毛病。所以,我要仰仗读者来告诉我错在什么地方;不过这样也不无优点:全书由一个概念贯穿,一气呵成。    因为题目太大,很难控制,这样反而有好处。我本来的意思是要做个比较研究,但是我也试着谈了很多不同的文明一些明显有别而互不相连之处。如果要把每一种文明都一一讲到,会太唠叨乏味;要从每一种文明中挑出应获所有人赞同的事实来详述,也是不可能的任务。关键的事实通常都是大家已经知道的,所以也不必再重述。因此,我大约都是从偏僻的角度找出话题,不大用宽泛的概观。但是,只要讲到一般人不谈的或不知道的文明,例如阿留申人或非洲巴塔马里巴文明;或是讲到容易被轻忽或是未得到正确评价的文明,例如中国福建的或西非富拉尼人的文明,我就会纳入其基本事实:已经知道这些文明的读者就担待一下吧。读者也该料到,我去过的所有地方、见到的所有人群,在书中不可能都说得巨细靡遗。我引用的证据、明确的参考数据,都超出一般同样篇幅的书。我不是在炫耀多么有学问,而是为了便于读者发现我的准备工作与现有知识是否仍然不够。我会时而“密集描述”,时而作笼统冒险的概括,就像在雪堆与薄冰之间晃荡,但总比躲在屋里闭门造车强些。    我不会按惯常理解文明的角度看,不想根据一般假定的“文明应有的特征一览表”来评判各种社会。我也不会按照我对于各种文明中的艺术品与思维模式的好恶来评定其高下。由于我把文明视为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一种互动关系,所以社会的文明程度是按社会本身的条件来衡量的。    我自己对于文明是亦爱亦恨的。就像阿玛丽亚,虽然一生在英国度过,我始终没学会喜爱自然甚于文化。按说英国人偏爱乡间生活、乡村休闲活动、兽医、不忌晴雨的健行、以天然风景为模仿范本的花园,他们应该是喜爱自然甚于文化的。我喜欢走在石头整整齐齐铺好的路面和柏油路面上,以免踩到泥土。对我而言,就算欣赏乡村风景,也不必身历其境,应该是从书房窗户望出去的,或是画框装裱好了挂在墙上的。我躲在浆得平板的衣服和四方的房间里,远离自然,令我的家人和朋友又气又好笑。古废墟令我感动,是因为我当它们是文明经历不敌自然的战斗后所留下的伤痕。但是我也尊重甚至是敬畏原野的非凡智慧,人类加诸自然的创伤也同样令我不忍。    这本书虽然是在自我孤立中完成的,仍旧得到不少我该致谢的帮忙(我自己犯的错倒没有赖给别人的意思)。好心检查我英文的人帮了我很大的忙,但是他们的忠告有一点我没有接受。我力有未逮的时候总是抬出典故名言来帮忙,忠告者劝我加一点说明,以免没见过这些典故的读者看不懂。我却认为什么都讲得一清二楚的文章读来是无趣的:读人家文章的趣味之一就在于拆穿某些典故的谜障,却在某些典故上俯首认输。引经据典的目的是要激起读者思维与感受深处的联想,不必然是为了交代明白。因此,我端上来的菜有些是直接把炉子上的锅子端出来;有些得从酱锅里捞出来才吃得成。而且,典故的扩张本身就是一种帝国主义式的势力扩张,也像电视上的“竞赛无极限”节目。世上已经没有所谓大家都知道的事,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现对自己以外的一切竟然那么无知而觉得不可思议。今天早上我在教堂里听牧师讲道,听见他说“前瞻自由的伟人,南非的马丁·路德·金与斯蒂夫·伯罗”。我向邻座的年轻朋友低声说:“这是笔误。”现在想起此事,倒在怀疑她知不知道马丁·路德·金是何许人也。夙昔典范尚在否?    因为应邀演讲,我有机会测试本书末两卷的内容。为此我要向邀约单位致谢(依发表演说的顺序):吉隆坡政策研究中心;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与西葡拉美学系;拉特罗布大学与科廷大学的达伽马500周年纪念会;啥佛大学历史系;奥斯汀市德州大学的人文研究中心与英国研究计划;莱顿大学的克雷恩堡学院;伦敦国立航海博物馆;约翰·卡特·布朗图书馆诸位会员;明尼苏达大学福特贝尔图书馆会员们。本书导论内容曾在荷兰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的演说中发表,感谢该所内宜人的环境、同仁们不辞辛苦的协助,以及研究所里礼遇埋头写稿者的固有文化,使我得以在其中完成原稿修订。我在以上各院校都蒙东道主与参与研讨者的帮忙,恕我不能备列诸位大名致谢了。本书大部分是在布朗大学历史系里我可以望见校舍古老砖墙与草坪的地方写成;我庆幸有这么宜人的环境,氛围这么有朝气,校园里彬彬有礼而关心他人的气氛,令人如沐春风。我内人莱丝莉帮我校读了手稿。包乐史、布特、查普林、古兹布隆诸位教授,以及塞巴斯蒂安、菲德里哥也都校读了一部分,谢谢他们的耐心帮忙。两位编辑高手罗森与史道卜斯都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我要向约翰·卡特·布朗图书馆的费尔林馆长、董事会、诸位会员、研究员与职员们致上诚挚谢意,这里实在是再理想不过的研读环境,比较殖民历史方面的数据尤其丰富。我原本是为了参考殖民历史数据而来,这本书也正是殖民历史的一条厚重的、悬吊着的、冗长的线头。我越来越觉得,所有的历史都是殖民史,因为我们所有人都是从别的地方走到现在身处的所在。    菲利普·费尔南多一阿梅斯托    1998年5月3日于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    1999年6月至11月修订于牛津及瓦森纳

媒体关注与评论

媲美汤因比,具有原创的洞见……充满各式各样的新奇故事,令人兴奋。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这是一部具有争议的著作,充满了极其新颖而又独特的观点。    ——《独立报》The Dependent    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文明的图像,同时提出了有关文明的危机和衰退的问题。这一切令我们由衷赞叹。    ——《旁观者》The Spectator    从阿梅斯托气势磅礴的写作风格,涵盖古今中外读者熟悉或者不熟悉的文明案例,可以感受到他的野心。作者重新评价了许多概念,包括“两河流域是文明的滥觞”这样习以为常的观点。他滔滔雄辩、引证事实论证,标举出杰出历史学家的地位。    ——《出版人周刊》Publisher Weekly    一部充分展示了学识与激情的智慧之作。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如同贾德·戴蒙的《枪炮、病菌与钢铁》,阿梅斯托从地理学、农业、生态环境评估各文明的表现。最成功者,往往能跨越不同环境,应用多样资源的文明。任何环境,包括极地、沙漠、都可能有文明的诞生,但相似的自然环境不保证有相同的发展。    ——《图书馆月刊》Literary Journal    他与你攀谈,提出一个有趣的话题,然后话题就此无限展开……这是一本充满乐趣且可读性极高的书。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内容概要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知名历史学者,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环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学西班牙史教授,家喻户晓的BBC 节目主持人。共有十多本着作,已翻译成二十二种语言,包括《文明的力量》、《真实、真相、真理》、《改变世界的观念》等。他有关海洋与殖民史的著作为他赢得不少荣誉,包括1997年英国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凯氏奖章和1999年的约翰·卡特·布朗奖章。各书评媒体对他赞誉不断,《文学评论》 说他是世界上最好的历史学家之一,《纽约时报》也将他比拟吉本、汤因比、布劳岱尔等历史学大师。

书籍目录

自 序I
导 论 文明欲:多种文明与单一文明1
上 册
第一卷 荒原:荒漠、冻原、冰
第一章 冰的主宰:栖居冰的世界与冻原3
欧洲冰河时代•北斯堪的纳维亚•亚洲冻原•北极区美洲•格陵兰
第二章 土地死亡:沙漠中的适应与反适应23
北美洲西南•秘鲁北部•撒哈拉•戈壁•卡拉哈里
第二卷 草叶集:不可耕作的草原
第三章 刮风:北美草原与茂密的稀树草原57
大平原•非洲稀树草原•萨赫勒沙漠之边
第四章 文明的康庄大道:欧亚大陆草原83
中亚•蒙古•俄罗斯
第三卷 下雨:热带低地与后冰河期森林的文明
第五章 原始林:后冰河期的温带林区109
滥伐森林的事例•美国密西西比冲积平原•北美温带森林•欧洲
第六章 黑暗之心:热带低地139
弗雷德里克•亨德里克岛•奥尔梅克心脏地带•亚马孙下游流域•低地区玛雅•高棉谷地•贝宁城
第四卷 发亮的泥地:渐渐干燥的气候里的冲积土
第七章 荒凉平坦的沙地:误导人的近东案例173
恰尔尚巴冲积平原•约旦河谷•苏美尔与埃及
第八章 鞋与稻米:超越发源环境的中国与印度209
印度河•黄河•长江
第五卷 天空之镜:文明开化的高地
第九章 云中的花园:新大陆的高地文明239
古中美洲与安第斯山
第十章 攀上乐园:旧大陆的高地文明263
新几内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伊朗•中国西藏
下 册
第六卷 水域边缘:海洋塑造的文明
第十一章 诸神如何分派:小岛文明299
南太平洋•夏威夷与复活节岛•阿留申群岛•马尔代夫• 马耳他•米诺斯文化的克里特岛•威尼斯
第十二章 海岸上的视野:沿海文明的本质331
海上民族•腓尼基与斯堪的纳维亚•航海的尼德兰
第十三章 追逐季风:亚洲的沿海文明363
日本•航海的阿拉伯•东南亚•科罗曼德尔与古吉拉特•中国福建
第十四章 尤里西斯的传统:希腊罗马沿海393
维奥蒂亚•希腊外海•雅典•爱琴海与爱奥尼亚海• 罗马•罗马帝国•文艺复兴及其背景
第七卷 破浪:驯服大洋
第十五章 几乎是绝地的环境:海洋文明的兴起433
从印度洋到大西洋•从大西洋到印度洋
第十六章 亚特兰蒂斯再浮现:大西洋文明之形成465
文化传播——从欧洲到美国,再从美国传回欧洲
第十七章 大西洋时代与人类未来:从西方中心到全球视野505
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太平洋到世界
尾声 德里克贾曼的花园542
中英对照546
注释579

编辑推荐

文明是巨大建筑?法典?运河?是“野蛮”的反义词?是一种“状态”?还是人与自然的各种可能性?    菲立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编著的这本《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解开了人类对文明本质的思索之谜,是巧妙结合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美术史的创新大作。

作者简介

《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是一本奇特的文明史,也是一本充满新意的文明史。作者菲立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的注目焦点不在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文明史,而是生态环境。
作者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实验,以风、雨、气温、地形、洋流、纬度、海陆比例等元素为依据,将人类文明分成九大类型十七种生存实境,细数历史上人与环境的各种可能。
区别于其他书籍,《文明的力量:人与自然的创意》具有深刻的内涵,作者独树一帜,文字引人深思。文明的高下是可以评断的,不过我们应该自我警惕,避免套用过去染上特定意识形态的社会发展度量表,而应该以社会如何与环境互动为依据,替文明化的成果打成绩。在作者新颖的历史架构之下,“文明”不等于“进步”,人类文化不能自外于自然环境。作者陈列在我们眼前的不只是文明的影像,还有文明兴起与枯朽带来的问题,令人目不暇接。


 文明的力量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人类生活的地球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不同区域,我们日常视野所及不过自己生活的区域。在与我们相距千里的地方,你会发现不同的人在过着多姿多彩的别样生活。
  •     断断续续终于读完了,基本上是历史文明地理决定论的具体论述。不少细节把玩把玩也蛮有意思。
  •     这么厚的两大本这么贵,读下来和读十万个为什么似的。他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意愿和能力,在讽刺了一通其他人对文明的定义和划分后,告诉大家他觉得按地理划分是很不错的,天然形成,无可否认,于是他顺便称赞了一下《枪炮病菌和钢铁》。世界这么大,他全蜻蜓点水讲了一遍,有些讲的是艺术品,有些是农业技术,有些是政治体制,有些是商贸行为,看起来都是“在和自然作斗争或者充分利用自然的一切”。讲海洋文明的时候还特意分出了沿海文明,提到了福建;高地文明时提到西藏;泥土文明提到黄河流域。总而言之,这也算是有野心但可惜太浅的炫技书吧。
  •     难得看会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