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一部历史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4-1
ISBN:9787513310901
作者:(美)安妮·阿普尔鲍姆
页数:71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一章 布尔什维克统治初期 但是,你的脊梁已被打断, 我的美丽而凄惨的世纪, 带着一丝空洞的微笑 你残忍而虚弱,回首望去, 像一只衰老的野兽, 看着自己的爪印。 ——奥西普·曼德尔斯塔姆,《世纪》 我们的目标之一是戳穿下述骗人的鬼话:最残酷的镇压时代是从一九三六至一九三七年开始的。我认为,统计资料将于未来显示,甚至早在一九一八年秋天正式宣布实行“红色恐怖”之前,当年年初已经开始出现逮捕、判刑、流放的浪潮。从那以后,这股浪潮只是变得越来越汹涌,直到斯大林死亡为止……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回忆录》 一九一七年,两股革命浪潮迅速席卷俄罗斯,冲击扫荡着帝俄社会,后者仿佛纸板搭成的房子一样立即土崩瓦解。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于二月份退位以后,事态发展证明,革命已为任何人所极难平息或控制。第一次革命之后成立的临时政府总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后来写道,在随着旧政权的崩溃而出现的真空里,“现有的所有政治和政策方案,无论是大胆想象的还是精心构思的,全都漫无目的和用途地横空出世了”。 尽管临时政府软弱无力,尽管公众的不满普遍存在,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大屠杀使人们怒气冲天,但是,没有人料到政权将会落入布尔什维克——几个鼓吹更加迅猛的变革的激进社会主义政党之一——手中。在国外,布尔什维克几乎不为人知。一则不足为信的传说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国外的认识。据说在一九一七年,一名官员冲进奥地利外交部长的办公室喊道,“阁下,俄国爆发革命了!”部长嘲讽地大笑起来。“俄国有谁能够发动革命?总不会是那个整天泡在中央咖啡馆里失魂落魄、待人和气的托洛茨基先生吧?” 如果说布尔什维克的性质神秘莫测,那么,它的领袖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世界将按其革命的化名“列宁”来认识的那个人——更是如此。在其作为一名革命者流亡的许多年里,列宁的才华得到公认,但是他的放纵行为和宗派活动却让人讨厌。他经常挑起与其他社会主义党派领导人的争斗,而且还有将关于貌似毫无意义的教条问题的小争吵变成大辩论的嗜好。 在二月革命之后的最初几个月,列宁根本没有担任任何公认的权威性职务,即使在他自己的党内也没有。直到一九一七年十月中旬,少数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仍然反对他所提出的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临时政府的计划,坚持认为党尚未做好夺权的准备,也没有得到民众的支持。不过,列宁赢得了辩论,于是,十月二十五日,政变发生了。在列宁鼓动的影响下,暴动的群众洗劫了冬宫。布尔什维克逮捕了临时政府的部长们。不到几个小时,列宁成了这个国家的领导人,他将其更名为苏维埃俄国。 尽管列宁成功地夺取了政权,不过他的布尔什维克批评者所说的也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布尔什维克的确处于没有做好准备的混乱状态。结果,它的早期决定——包括建立一党制国家——大部分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而做出的。布尔什维克的民众基础实在薄弱,因此,仅仅为了保住政权,他们几乎不得不立即动手打一场血腥的内战。从一九一八年起,欧洲所曾见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在整个俄罗斯的大地上激烈进行,当时,旧政权的白军部队重新集结起来与新组建的红军部队作战,后者由列宁的同志、从“中央咖啡馆”回来的“托洛茨基先生”统帅。所有暴力行为并非全都出现在战场上。布尔什维克政权千方百计地以各种方式镇压知识分子和在政治上反对它的人,不仅打击旧政权的代理人,而且打击其他社会主义者:孟什维克、无政府主义者、社会革命党人。新成立的苏维埃国家在一九二一年之前一直没有出现相对平静的时期。 以这些应急措施和暴力手段为背景,苏联的第一批劳动集中营诞生了。像许多其他布尔什维克的机构一样,它们是在内战打得最激烈时匆忙作为一种应急措施而专门建立的。这并不是说先前对这个主意不感兴趣。十月革命之前三个星期,列宁本人已经粗略地描述了一个当然还很模糊的计划:要给富有的资本家安排“强制性的劳动任务”。一九一八年一月,因对布尔什维克的反抗非常激烈而恼羞成怒的列宁更加急不可耐,他写道,他赞成“逮捕乘坐头等和二等包厢旅行的百万富翁阴谋分子。我建议判处他们在矿井里强制劳动半年”。

媒体关注与评论

所有这一切必须留在俄罗斯历史中,永远不能再发生,因为发动一场对于自己人民的战争是最大的犯罪。——俄罗斯总理 梅德韦杰夫这是一本重要的书……强烈推荐人们阅读安妮•阿普尔鲍姆精心撰写的这部言之凿凿、出类拔萃的历史著作。——《纽约时报书评》全面详尽,引人入胜。……(安妮•阿普尔鲍姆)严厉抨击了控制着古拉格体系的腐化堕落,证明了苏联人民的适应能力。……她的研究无懈可击。——《旧金山纪事报》一部终于使我们可以一睹古拉格全貌的力作……一本价值连城而且不可或缺的书。——《华尔街日报》雄心勃勃,资料翔实。……无法估价。……阿普尔鲍姆有条不紊、毫不畏缩地向人们展示了进入古拉格的地狱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纽约人》杂志(阿普尔鲍姆的)著作有力而深刻,不过,它取得这种效果所依靠的是真诚和克制而非技巧的华丽。……(一本)令人钦佩和勇敢无畏的书。——《华盛顿月刊》丰碑似的不朽之作。……阿普尔鲍姆用其令人赞叹的叙事技巧讲述了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新闻日报》价值连城。在俄语或者其他任何语言中还没有像本书这样的著作。它值得人们广泛阅读。——《金融时报》一本其重要性不可能被夸大的书。……权威著作。……阿普尔鲍姆以如此平静优雅的笔调和道德上的严肃性所撰写的这本书对于治疗有关二十世纪两三桩穷凶极恶暴行的遗忘症——这种遗忘症令人不可思议地似乎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着公众的意识——是一个重大的贡献。——《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一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我们大家应该感谢(阿普尔鲍姆)。——《星期日泰晤士报》(伦敦)一本可怕的人间苦难纪事,一部关于人类所经历的最疯狂地滥用权力的某个时期的历史,一则道德意义深远的警世明言。……一部具有无畏风格的权威著作,这种风格既使人感动又令人震惊,它展现了纷繁复杂的生活,揭示了注定灭亡的社会和腐朽的幻想的极度衰败。——《每日电讯报》(伦敦)在安妮•阿普尔鲍姆之前没有哪位西方作家尝试过以见证人的描述和档案记录为依据撰写一部古拉格的历史。她的尝试产生了一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全面而详尽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的每个方面均为逃过她的注意。优美通俗的文字……将使普通读者和专业人士获益良多。——《纽约太阳报》为了了解劳改营中原始野蛮的人类生活体验,可以阅读索尔仁尼琴的《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或伊琳娜•拉图申斯卡雅的《希望的颜色是灰暗》。为了了解这一罪恶的影响范围、来龙去脉及其令人恐怖的变本加厉,阅读这部历史吧。——《芝加哥论坛报》西方作者对这一苏联祸患所发表过的最权威——和最全面——的报道。——《新闻周刊》一项巨大的成就:博学,感人,深刻。……读者不会轻易忘记阿普尔鲍姆对古拉格给人类带来的深重苦难的生动描述。——《国家评论》杂志清晰易懂,周密细致,毫无耸人听闻之意,它应当在每个知识分子读者的书架上占有一席之地。——《洛杉矶时报》权威著作。……必将成为今后多年关于这一主题的权威性报告。——《新批评》杂志对一九一七至一九八六年间苏联劳改营兴衰史的精辟描述。……一本非常好的书。——《纽约书评》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安妮•阿普尔鲍姆 译者:戴大洪
安妮•阿普尔鲍姆,《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和编辑部成员(2002-2006)。毕业于耶鲁大学(1986),马歇尔奖学金获得者(1987)。曾担任(伦敦)《旁观者》杂志国外编辑,《经济学家》杂志驻华沙记者和网络杂志《石板》以及一些英国报纸的专栏作家。作品还发表在《纽约书评》、《外交季刊》、《华尔街日报》以及许多其他报纸刊物上。她的著作还有《东方与西方之间:跨越欧洲的中间地带》。

书籍目录

本书获誉
致谢
序言
第一部分 古拉格的起源,一九一七年至一九三九年
第一章 布尔什维克统治初期
第二章 “古拉格的第一个劳改营”
第三章 一九二九年:重大转折点
第四章 白海运河
第五章 扩大劳改营
第六章 大清洗及其后果
第二部分 劳改营的生活和劳动
第七章 逮捕
第八章 监狱
第九章 押解,到达,挑选
第十章 劳改营的生活
第十一章 劳改营的劳动
第十二章 惩罚与奖励
第十三章 看守
第十四章 囚犯
第十五章 妇女和儿童
第十六章 垂死的囚犯
第十七章 生存的策略
第十八章 逃跑与反抗
第三部分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兴衰,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六年
第十九章 战争爆发
第二十章 “局外人”
第二十一章 特赦——及后来
第二十二章 劳改营工业联合体的全盛时期
第二十三章 斯大林死了
第二十四章 囚犯的革命
第二十五章 解冻——与释放
第二十六章 持不同政见者的时代
第二十七章 八十年代:捣毁塑像
尾声:纪念
附记:究竟有多少?
参考资料
注释词汇
索引

编辑推荐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作者简介

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的《古拉格:一部历史》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
《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


 古拉格:一部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这本书号称是一本学术作品,可是我认为这不像一部学术作品而更像是纪实文学。书中确实介绍了很多古拉格的历史和各种的细节,但是书中的主要叙事是依靠引用他人的回忆录和历史文献,对于确保内容的可靠性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作者没有对这些内容做整合而只是堆砌,而且作者没有突出重点,结果使得对于同一问题从不同方面的解读完全不在同一套逻辑下。尽管整本书的结构比较合理,但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相当的零碎化。这本书读过之后的感觉就是作者是在盲人摸象,作者做了很详尽的资料检索,但是却没有理解究竟这些悲剧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如此不合理的制度能够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存在如此之久。作者只是在以一个局外人的角度说:这不人道是个悲剧。类似的劳动~教养制度在另一个神奇的国家中依旧存在,我们的历史悲剧一样惨痛(有兴趣搜索一下夹边沟),选择遗忘这样的悲剧是不可饶恕的,但要真正了解造成悲剧的原因仅仅这样盲人摸象也是不够的。
  •     意大利著名作家,同时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普利莫·莱维,在他自杀前的最后一部著作中反复提到一个集体梦魇似的场景。他和那些囚犯生活在奥斯维辛时总是梦到,他们回到了家,向所爱的人讲述自己的苦难,但是没人相信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就在那一刻,他才深刻意识到集中营所发生的滔天罪行是多么让人难以置信。他强调说,“这些罪行不仅发生在集中营里,也发生在犹太人隔离区,发生在东部战线后方,在警察局中,在精神病院里”。当然,也发生在苏联的古拉格,以高尚的劳动改造和建设国家的名义。美国学者安妮·阿普尔鲍姆撰写的《古拉格:一部历史》与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不同,后者与莱维的著作一样,属于幸存者回忆录,他们是活着的人为那些死去的人留下的记忆。我们必须注意到,作为幸存者,一段残酷黑暗历史的见证者,他们所能讲述的只是一部分历史。他们不是真正的见证人,那些永远死去的,沉默的,失语的,才是彻底的见证人。死去的才是规则,活着的是例外。索尔仁尼琴曾经写到:“所有在长期徒刑中生存下来的人,以及你以为他们是幸存者而恭喜他们的人,几乎确定无疑是‘普里杜尔基’,或者在他们服刑的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因为集中营就是为了灭绝,这不应该被我们忘记。”在集中营世界的独特语言中,“普里杜尔基”是指那些无论以何种方式赢得特权地位的囚犯们,我们在阿普尔鲍姆的《古拉格》中看到了很多这样的“大人物”。某种意义上,《古拉格》继承了索尔仁尼琴那些未完成的写作。1973年,他那部关于苏联劳改营和集中营的口述史《古拉格群岛》出版时,他自认为只是“受委托处理晚近的一些故事和书信的代理人”,并没有资格去书写关于古拉格的历史。他的口吻中充满了遗憾:“我不敢放肆去撰写古拉格群岛的历史:我没有机会阅读文献,但什么时候谁又会有机会呢?……那些不愿回忆的人已有(还将有)足够的时间去把所有文献消灭干净。”索尔仁尼琴的遗憾和抱怨是对的,在书刚出版的那个年代,没有多少人愿意对这个问题发言,他们宁愿把他当成一个疯子的疯言疯语。无论是斯大林时期,还是后斯大林时代,对苏联存在集中营和劳改营的问题一直讳莫如深。那些曾经对此深信不疑的反对者,深入到了苏联,所能探究到的也不过是被粉饰过的真相,就如同曾经的高尔基、罗曼·罗兰等大作家看到的一样,是一幅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萨特与加缪决裂时说的那段话,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他所能揭示出的一个真理:不是无法证明古拉格的存在,而是没人或者不愿意相信它们的存在。因为还有比劳改营更重要的事情等这他们,萨特对加缪说:“像你一样,我也觉得这些劳改营令人不能容忍,但是我认为,天天在资产阶级的报刊上对它们加以利用的行为同样令人不能容忍。”无论如何,阿普尔鲍姆完成了一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书,这应当归于我们的时代对过往历史的日益的开放精神,但是话说回来,这样的一本书引发我们思考更多的地方,不仅仅是那些被遮掩的、黑暗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历史,还有我们如何面对和反思过去。是继续遮蔽与忘却,还是勇敢地暴露出来,就如同我们的文革,我们的那些饥馑年代的历史。如果一个国家连正视过去的勇气都没有,我们怎么敢奢望他们还能创造什么未来。古拉格的历史,按照她的说法,这是一部苏联集中营的历史:起源于布尔什维克革命,发展成苏联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斯大林死亡之后被解散。在书的前言中,阿普尔鲍姆这样解释《古拉格》的一段话值得我们细录在此:“虽然这是一本苏联集中营的书,但它不会将其当做一种孤立的现象来对待。古拉格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的发展与演变,与其他事件相辅而行——而且特别是在三种历史背景当中。严格来说,古拉格应当归入苏联史,应当归入国际和俄罗斯监禁流放史,同时应当归入二十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其时其地还在德国出现了纳粹集中营——特殊的知识分子境遇史。”正是因为纳粹集中营和奥斯维辛的存在,让古拉格成为了一段长久遮蔽的阴暗。阿多诺那句,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成为了一种对纳粹残暴最高形式的“宣扬”。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没人愿意把古拉格与奥斯维辛相提并论。当作为奥斯维辛的幸存者的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古拉格逐渐坠入遗忘的深渊。令人感到吊诡的是,就仿佛人类的情感只能承受一种特殊的灾难,我们宁愿相信这种灾难只有在残暴的纳粹和极权主义的体制中才会存在。所以当我们得知,一直被寄托于新希望存在的苏联中同样存在这样的大屠杀与集中营,大多数人选择了逃避,他们再也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人类黑洞。某种意义上,奥斯维辛从反面证明了古拉格不应该存在。我们会谈论奥斯维辛,以人性之恶的方式反省它的存在;但是我们无法谈论古拉格,我们曾在这个国家上寄托了太多了希望,结果证明了这种奢望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的愚蠢。萨特的话某种程度上是对的,我们需要的乌托邦被证明了不过是另一个集中营,这种事实会摧毁大多数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所以,我们宁愿当古拉格不存在。1953年,流亡到巴黎的波兰诗人米沃什写下了《被禁锢的头脑》,披露了苏联对波兰的残暴统治,同样没人相信,同样被人当做是疯子。古拉格是人性的耻辱,所以我们羞于承认自身的耻辱,这就是原因所在。《古拉格》一书中能够谈论的部分实在太多,阿普尔鲍姆通过七百多页的文字几乎还原了那段充满恐怖、残暴、绝望、冷漠、虚伪、屈辱的历史细节。但是还有更多的真相随着那些逝去的人被淹没了。读这本书的过程绝不轻松,我们该追问的东西太多,但是能追问的又太少。我们无所适从,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上感到羞辱。人对人所能做的,永远不会过去,历史指向了过去,更指涉我们的未来。就如同汉娜·阿伦特和齐格蒙特·鲍曼等人对纳粹和奥斯维辛的分析一样,对于古拉格,我们会同样怀疑,这样一个宏大的计划是否从属于某种阴谋和更大的计划之内?换句说,在苏联各种地区建立如此庞大的劳改营系统是有意为之还是纯属偶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历史学家都认为,在苏联这个一向以各种计划著称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庞大的劳改营的诞生是偶然和平庸无奇的。劳改营的创建只是为了容纳那些接连不断以各种荒诞名义逮捕的犯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根本不知道这样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只有到了集体农庄阶段,为了发展经济,为了证明这个新生的革命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实力,他们才想起有大量的免费劳动力可以利用。所谓劳改营,无非就是合理利用那些维持基本生存条件的劳动力创造更大的价值。这里面更为讽刺的部分在于,马克思著作中对资本主义榨取剩余价值,剥削工人的批判,偏偏在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执政思想的苏联得到了最为残酷的验证。在《古拉格》中有太多细节值得我们陈述,比如其中重要的一点,在成千上万名被称为政治犯的劳改营囚犯中,绝大多数并不是持不同政见者,也不是秘密传教的神父,更不是政党派别的要人。他们是在大规模逮捕行动中被抓进来的平民百姓,“不一定具有任何明确的政治观点”。大部分人很可能是因为饥饿、盗窃、投机倒把等罪名被关进了劳改营,直至死去。想想,你可能因为偷一条面包被捕,也会因为从办公室拿了一支铅笔被捕,也会因为倒卖了三瓶葡萄酒,“投机倒把”被捕,你可能因为任何理由被捕,甚至没有理由。在苏联历史上有着大规模逮捕犯人的经历,这种“大规模”的程度不用叙述,许多人都能直接感受到,因为“他们身边的人全都陆续被捕了”。这种生活的荒诞性在于,到那个时刻,你会觉得被逮捕才是你真正的生活,否则你无法生活在一种充满不确定的恐惧中。这种古拉格统治的荒诞源于统治的荒诞。用思想家伯林对苏联的观察和总结解释,这是一种“人为辩证法”的统治术,源自伟大领袖斯大林的原创,他迫使苏联政府采取一种左右摇摆的路线,给全体人民制造了一种持续紧张的局面。这样一种完全取决于领袖自身心态的统治术,能否成功操作取决于是否能够调动各种有用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来完全地控制公共舆论,对全体人民实施极其严格的管束。当然,最讽刺的地方在于,苏联的这种“人为辩证法”统治术可以看作对马克思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思郁2013-4-8书古拉格:一部历史,【美】安妮·阿普尔鲍姆著,戴大洪译,新星出版社2013年4月第一版,定价:78.00元
  •     我曾不止一次讲过三十年前的事:索尔仁尼琴著《古拉格群岛》中译本出版,内部发行,限副局级以上干部凭工作证购买。我所在的报社是局级单位,央求一位不很熟悉的领导同去东长安街的群众出版社读者服务部方才购得一套。当夜开读,时为严冬,感觉如冰水浇背,读完竟大病一场。近日我又读了安妮•阿普尔鲍姆著《古拉格:一部历史》。微博上有人提及这本书,却与索尔仁尼琴那本弄混了。也许先得说明一下两部作品有何区别,读过《古拉格群岛》之后再读《古拉格:一部历史》还有什么意义。以作者身份论,索尔仁尼琴是古拉格的幸存者,阿普尔鲍姆是美国的历史学家。以写作态度论,前者激越,后者冷静。以写作时间论,《古拉格群岛》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首次在巴黎出版,正值古拉格的“持不同政见者时代”;《古拉格:一部历史》面世于二○○三年,当时古拉格已不复存在,而且,正如作者所说:“到彼尔姆政治犯劳改营终于在一九九二年二月永久性关闭时,苏联本身已经灭亡。”以内容和视野论,《古拉格群岛》根据作者搜集到的由包括其自己在内的许多个人所提供的私人材料而写成;《古拉格:一部历史》则拥有更多私人材料,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俄罗斯、美国、以色列、西欧以及其他地方出版的大量回忆录”,较之先前,幸存者重现历史的能力更强。尽管阿普尔鲍姆多次以“历史巨著”来形容《古拉格群岛》,但她仍然只是将其当作幸存者回忆录之一来对待。此外,《古拉格:一部历史》还采用了索尔仁尼琴当年无法看到的另一类材料:“我尽可能地以被广泛使用的档案材料来证实回忆录的内容——说来似乎很矛盾,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同时使用这两种资料来源。……如果使用得当,它们(指档案材料)可以解释回忆录所无法解释的一些关于劳改营的事情。尤其是,它们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设立劳改营——或者至少解释斯大林政权认为劳改营将会达到什么目的。”《古拉格:一部历史》因此具有比《古拉格群岛》更为宏观的视野。索尔仁尼琴将自己的作品定义为“文艺性调查初探”,阿普尔鲍姆所写的则是“一部历史”。《古拉格:一部历史》是一部涵盖但并不替代《古拉格群岛》的作品。也许在许多读者——包括俄罗斯读者和中国读者——看来,《古拉格:一部历史》与《古拉格群岛》之间的种种不同未必具有实际意义,他们未必需要有人在卷帙浩繁的《古拉格群岛》之后再写一部这样的巨著,甚至就连《古拉格群岛》可能都已不再需要。显然,时间把今天的俄罗斯人与古拉格隔开了;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除了隔着时间,似乎还隔着空间。索尔仁尼琴当年揭露古拉格顺理成章,因为他就是一名受害者,同时迫害正在进行;而阿普尔鲍姆记述古拉格好像并没有充分的理由——她是一个外国人,一己境遇与之无关。然而,这恰恰构成阿普尔鲍姆写作的理由。其一,旨在记载一部历史,不使湮灭,——俄罗斯总理梅德维杰夫说,“所有这一切必须留在俄罗斯历史中,永远不能再发生,因为发动一场对于自己人民的战争是最大的犯罪”,至少,他所说的第一句话已经在《古拉格:一部历史》中实现了。其二,阿普尔鲍姆认为,古拉格绝非偶然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完整详尽地叙述了古拉格的兴衰始末后,她以下面这段话作为结束:“对不同社会如何把邻居和同胞从人变成物知道得越清楚,我们就对导致每一次大规模迫害和大规模屠杀的特定环境了解得越充分,就对我们自己人性的阴暗面洞察得越透彻。写作本书并不像陈词滥调常说的那样,‘为的是使这种事情不再发生’。写作本书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极权主义哲学曾经对成百上千万人产生过——而且还将继续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正如汉娜•阿伦特所曾指出的那样,消灭‘目标敌人’仍然是许多独裁政府的主要目的。我们需要知道这是为什么——因此,关于古拉格历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部回忆录、每一份文件都是这个谜题的组成部分,都是对它的一种解释。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后发现,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一言以蔽之,罪恶其实也有它的“普世价值”,所以灾难才有可能普遍发生。因此,《古拉格:一部历史》是一部警世之书。或许同样因此,它还是一部孤独之书。虽然该书获得普利策奖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作者的写作初衷。但是,人们未必真的愿意面对世界,或者真的愿意面对自己。正如作者所指出:“也许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俄罗斯人还以为他们已经对过去进行了讨论,尽管几乎没有进行。至少,当人们向年纪较大的俄罗斯人询问为什么现在难得提到古拉格的话题时,他们回避了这个问题:‘一九九○年我们只能谈论这个,现在我们不再需要谈论它了。’”同样,古拉格作为一个历史事实,“也还没有进入西方公众的意识之中”。就中原因之一在于,“意识形态同样使我们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了解苏联以及东欧的历史。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少数西方左派就在竭尽全力为苏联劳改营以及造成劳改营的恐怖统治进行辩解”,她举了一个例子:“在莫斯科公开审判期间,当斯大林专横地判决把成千上万名无辜的苏共党员关进劳改营时,剧作家贝尔托特•布莱希特对哲学家西德尼•胡克说,‘越是无辜,他们越应该去死’。”这种状况实际上一直延续至今。作者说:“这大概是因为左派哲学的鼻祖——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样是苏联哲学的鼻祖。有些术语也是通用的:群众、斗争、无产阶级、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等。对苏联的谴责太彻底就有可能殃及某些也曾经被西方左派奉若神明的东西。”话说至此,已经涉及根本:古拉格肯定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没有意识形态主导,就不可能发生这种人类悲剧。即如作者所说:“另一方面,列宁——像对他亦步亦趋的那些布尔什维克法学理论家一样——还认为,苏维埃国家的建立将会产生一类新型罪犯:‘阶级敌人’。阶级敌人反对革命,并且公开或者经常是隐蔽地企图破坏革命。阶级敌人比普通罪犯难以识别,而且更难改造。不像普通罪犯,决不能相信阶级敌人会与苏维埃政权合作,因此,与普通杀人犯或窃贼相比,务必给予他们更加严厉的惩罚。”此种意义上的“阶级斗争”,是在人类中强行划出一部分,称他们为另一阶级,实际上是把他们划出人类,然后与之斗争,直至将其消灭。在这里,意识形态既是理由,也是目的。这是一种意识形态性的暴行。在世界历史上,此类暴行并不鲜见,可以上溯到宗教裁判所甚至更早。它以正义为名,所以没有底线。与其他暴行不同,它不是由个人或者团伙实施的,而是由整个社会实施的。对于包括“西方左派”在内的知识分子来说,古拉格以及类似暴行应该具有一种警醒作用:藉此彻底反思自己的意识形态——无论它们源于何处,甄别进而祛除其中可能产生古拉格这种体系的那一部分——无论它们曾经受到多么冠冕堂皇的标榜。知识分子,从根本上讲应该是这样一种人:在公共事务上一以贯之地明辨善恶,拒绝任何权宜之举和左右摇摆,同时尽其所能扬善抑恶。可以顺便一提前些时候有人就歌德和贝多芬面对国王的不同表现所发表的言论:“当面对国王的仪仗扬长而去没有任何风险且会赢得公众鼓掌时,这样做其实并不需要多少勇气;而鞠躬致敬,会被万人诟病,而且被拿来和贝多芬比较,这倒需要点勇气。”在我看来,与明辨善恶相比,勇气并不具有终极判断的价值。单单标举勇气而回避甚至枉顾善恶之辨,就有可能理所当然地做任何坏事,或者拒绝做任何好事。作为一个中国读者,读完《古拉格:一部历史》,我想到了约翰•多恩在《紧急时刻的祷告》中所说:“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广袤大地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走一块泥土,大陆就少了一点点;如果一个海角,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都将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蕴在人类之中。所以,不要打听丧钟为谁敲响,它为你而鸣。”二○一三年四月十六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如果能深入跟进几个人的详细经历,就更好了
  •     不知道是否最近自己的情绪波动,看到这本书倒是觉得自己很庆幸,一切的不幸都不如被这种折磨好受一些吧。这是从肉体的折磨导致到成精神的崩溃,古拉格举世无双的悖论:在我们的劳改营,不但要求你做一个苦力,而且要求你在干活儿的同时还要唱歌和微笑,他们不只是要压迫我们,他们还要我们为此向他们表示感谢。让我联想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以某些名义把意见相左的人关押的某些地方进行“思想”上的纠正。 斯大林说:任何人都将在其所占领的领导上强行推行自己的社会制度。斯大林下的古拉格完美体现了当时的苏联的“血腥、残忍、毫无人性”。一提起当今的俄罗斯大家的定义都是一个战斗的民族,貌似我也只能用呵呵来表达我的想法。
  •     
  •     很震撼。
  •     整个二月都很阴郁
  •     一面镜子
  •     读完,震撼又无语。一个国家居然真的可以对他的人民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只希望不要有政府再这么做。扣一星在虽然是一部历史,一部学术著作,但是作者是有立场的。里面也不乏对苏联社会和共产主义的无依据的批判和含沙射影。看的时候让人感觉很难受。
  •     比起索尔仁尼琴的个性化创作,这本书更像正规史书,也比《群岛》好读,没有强大压迫感和幽闭恐惧,它更倾向于体制运作和其背后的逻辑,条分缕析,缜密清晰。只是后记中几笔有点书呆子气:俄国人如充分了解斯大林流放车臣人的悲剧后,就不会再打两次车臣战争吗?
  •     伟大的纪念碑。
  •     已购。
  •     “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后发现,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     2017(10/300)
  •     还能说什么呢?
  •     太可怕了,回望他国的历史,却觉得自己身处其中
  •     说要禁了,所以最近同时读了三本古拉格记录,这本是唯一一本读完的,非常好读,洗脑社团的恶真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果你思考的边界是你所掌握的语言的边界,用简体字(非中文)思考的权利被剥夺之前赶快看,kindle版才5.99
  •     四星半给内容,减半星给翻译
  •     古拉格确实是一部苏联简史,也是斯大林时代的社会史
  •     真实历史的感染力有多大呢?在最后一章,仅仅是读到那些苦难者的姓名就能让我热泪盈眶。详尽记录的细节里,我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痛苦、恐惧、希望和斗争。作者是波兰犹太人,理应是对这段历史最为敏感的人,但书中出乎我意料地没有过度渲染的情绪,没有偏颇选取的事实,只有平静克制却悲天悯人的讲述。从政治学的角度,其实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古拉格的发生,不是因为镇压机器有多么完备,而恰恰是因为苏联实际上是一个弱国家:强大的专制权力往往与低能的基础结构并行不悖。唯一的情感爆发出现在尾声。作者在行文结尾说,她写作这本书不是为了让古拉格不再发生,而是因为“几乎可以肯定,这种事情还会再次发生”。她似乎对于这本书能否改变什么感到悲观,那些经历过的国家甚至一些西方左翼对历史的避而不谈让人悲哀。然而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读到这本书。
  •     2013年5月,我写的这本书的书评,第一次发表。来补一下打分。
  •     断断续续半年多才读完,前两天看到消息说此书不准再加印。各位且看且珍惜吧
  •     比群岛更客观 结合起来看可以看见那个巨大的国家机器所赖以生存的最不起眼的底层与最黑暗的本质
  •     以前看斯大林推动苏联走向繁荣,冷战时期也觉得苏联好强,赫鲁晓夫上台后抨击斯大林更让我不解。但是,如果这些昌盛是建立在残暴血腥的基础上就是另说了。逮捕范围的扩大仅仅是因为发展经济需要更多的劳力,为了快速获得成就囚犯不得不饿死,过度劳动,丧失为人的尊严,丧失反抗的欲望,这比纳粹更甚
  •     那个吞没一切的时代,那种无边的苦难。
  •     以后我可能会因为读过这本书被抓走,然后经历这本书里面的人生吗?
  •     条理不错,内容全面详细,着重“是什么”。作者在书中,的确提出了许多有趣、有价值的问题,但遗憾的是,未能得到作者深入的研究论证。那,这些问题还是由我自己继续探索喽~
  •     第一次想买的时候还没听过这个系统,悲伤不已,结合了现在的和孤独相伴里的一些东西来看,确实悲,给我们的警醒太多了,奴隶化的人格,今天看了个训大象的纪实片,现在说,虐待无底线,幸福吧我们
  •     19(17)人们总是沉默于自身的痛苦经历。对于狭义的古拉格,我们是外人,批判、痛恨,然而对于广义的古拉格,我们同样是受害者,我们沉默了。就像书里说得一样,我们宁肯面对更现实的问题,而不是去面对不堪的历史,特别是一部谁也不干净的历史,我们害怕,害怕正视它会颠覆现下的安逸,会被别有用心的权谋者利用,会让历史重演,然而这些借口,只会让整个民族的创口感染腐烂,不会让其痊愈。无论怎样,我们要做的事情,都要冷静、克制,但同样需要正视。
  •     看肯的世纪三部曲对苏俄描述,还以为是作者有偏见,读到这本原来是自己旧有认知才是偏见…
  •     作者在尾声里写到她在俄罗斯各地旅行时,人们对她这个课题普遍做出的反应是“那不关你的事”“那不重要”。有人指责“你们外国人为什么只对我国历史上的丑恶感兴趣?为什么不写一写我们的成就?我们是第一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罪恶被集体遗忘,刽子手该含笑九泉了。
  •     信仰与恐惧是暴君的力量之源。总相信历史会警醒世人,可是悲剧总是不断的重演。
  •     清明节这天阅毕。
  •     大二讲课苏联大清洗的时候,脑子里还装着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以为立场的不同,使得世间万物有其阴暗也必定有其光明。现在才懂得,其实不是的。如此泯灭人性、与纳粹集中营并无二致的古拉格,无疑是彻头彻尾的黑暗与可怖。
  •     斯大林,诶
  •     当局者不迷,列宁认识到“阶级敌人”无法改造,看的明白。斯大林有舒适的牢狱体验,他是完美的执行者。做苦力的囚犯不少对处处荒谬心知肚明者,却要保持微笑歌唱着感谢管理者。管理者实为迷惑者,麻木无知,倾尽心血相信改造的叶若夫喊着斯大林的名字死去。劳改营内部的生活是一种对人性缺乏控制的情境,是神曲中描绘的地狱,这种极端下的情境再不能被叫做“小社会”,普里莫莱维不会同意此种定义。遗留问题形成掌权者扭曲的焦虑,真相过于残酷血腥,囚犯表现出已无法接受与理解自由,自由充满着谎言、虚伪、自私,这一层比无家状态更让人难以解答。持不同政见者归来后,年事已高,时代变换,戈尔巴乔夫说“现在我们可以更明确地设想我们的目标”,而他们所有人都已陷入困惑。
  •     历史不会谢幕。记住是责任。
  •     对于极权 总是有顺从到反抗的过程 全书唯一痛快的地方是二战前 政治犯被职业罪犯打;二战后 经过纳粹洗礼的政治犯把职业罪犯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     对于同样一段历史以及同样一堆历史记录,不同的历史学家的认识和处理程度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这部具备了“首发优势”的“古拉格史”,还是让我觉得稍差了一口气。
  •     极权主义者总是许下一个遥远、浪漫的诺言,将所有人捆绑在它的战车上,为它疯狂、牺牲。但最后,梦都会醒,人们终有一天会发现:从来没有什么乌托邦,没有什么神仙福地,柴米油盐远比共产主义更人性,更靠得住,更让你像一个人。政治上的浪漫主义往往是激情引导理性,最后让整个国家引火烧身,把人变成野兽。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日本,斯大林苏联,毛泽东的中国,都是如此。中国有些历史,被禁止讲述,但我们走过的路和苏联是相似的,这也是想认清1949年后中国历史的中国人很有必要读这本书的原因。
  •     原来高尔基和法捷耶夫是那样的人
  •     历史终究还是会发生,到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     非常好的好書,真誠推薦閱讀,前半部分講罪惡和活地獄,後半部分講反抗與救贖,金句或者該說警句頻出,連續三個晚上熬夜看完的,不枉。而這本書今年居然講不准再印了,更見其價值得到肯定。
  •     To most people. “历史是一场应当忘掉的噩梦 ,或者是一种应当无视的流言 。像一个巨大的没有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它静候着下一代人 。”理由是什么?我们背诵的理由就剩了不超过五行的字,其中一个关键词都不曾出现
  •     日光之下已无新事,这个既视感就很浓厚了…因为太可怕甚至觉得魔幻…
  •     农奴制重来没有离开过俄罗斯,就像君主制重来没有离开过天朝
  •     名字真的太多太长了…orz……
  •     掩卷无语。
  •     历史往往比魔幻更可怕。如果过去就这么过去,以后只会更糟。
  •     慈父比太祖还要狠
  •     讨论死者得的病是痛苦的,但是为了今后的健康,不能选择性失忆
  •     白色恐怖的扫盲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