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古典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04
ISBN:9787504329417
作者:李书磊
页数:206页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诗经》血缘・
河边的爱情
红花与白草
《诗经》辨
“淫声”与美政
英雄之爱
两种解说
・唐诗情结・
《唐诗三百首》
格律的意义
友谊一种
宫词说
一瞬
绿色恐怖
宦游与漫游
天才
新年的平静
・元曲关系・
关剧内外
《西厢》情理
・《三言二拍》的领悟・
为什么不爱丫鬟
小说中的诗
语言的长征
比较
小说眼
国粹一例
反读
细微之处
・《聊斋》精神・
情是何物
什么是人
中外神谴
云雨何来
小说家的懒惰
反类型
情亲之战
一则故事的缘分
・《红楼》纲领・
经典的意义
“好了”的矫情
论薛蟠的诗
论贾母的批评
《红楼》景语
《红楼》之爱
点滴觉悟
・补编・
孔子的本心
诗之外的陆游
《水浒》开篇

作者简介

本书包括了作者读《诗经》、唐诗、元曲、《三言二拍》、《聊斋》、《红楼梦》等古典文学作品的札记,作者站在一个思想者的角度,把这些作品中古人有意或无意留下来的启示进行再思考,从中领悟人生与世界的精微与伟大。


 重读古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一下他的这篇文章,我们就会知道李书磊 的判断是多么深刻。我喜欢他。理想的限度 作者:李书磊 在鲁迅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检讨中,有一点特别地触动我,即他认为知识者往往缺乏接受历史真实的能力,往往对理想实现的真实过程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因而总是由狂热迅速归于幻灭。这在茅盾等人的小说中也有过描写,后来竟至于被定评为“小资产阶级的三分钟热度”:这说法显然就带点轻蔑了。相比之下,我们还是觉得鲁迅的检讨最清醒、最诚恳因而也最切骨。在当前社会转轨、世事纷纭之际,鲁迅的论说引发了我们作为知识者对于自身心理不无痛苦的思想。 鲁迅反复谈及的是苏俄两个诗人叶赛宁和梭波里,说他们在革命前热烈地拥护革命,既等革命真的到来了,他们又觉得与自己的理想相去太远,难以接受并因此而自杀。“凡有革命以前的幻想或理想的革命诗人,很可有碰死在自己所讴歌希望的现实上的运命”(《在钟搂上》)。鲁迅的论断平静而又冷峻,他表现出一种无情的历史主义:“现实的革命倘不粉碎了这类诗人的幻想与理想,则这革命也还是布告上的空谈”(同上)。他认为诗人的血乃是革命真实性的必要证据,而同时他对这殉于理想的诗人却又并无轻薄之意,他称赞他们的勇气(《革命文学》),说“他们有真实”(《在钟搂上》)。鲁迅在这里达到了对历史悲剧性的深刻领悟,达到了对于矛盾着的悲剧角色的同样的欣赏。他似乎是已经圆满地解决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 然而,前人的解决并不能代替后人的解决,在张扬并且追求自己的理想的时候,每一代知识者都难逃精神磨难。比如说我们面对的这个日益市场化和商品化的变动时代,它的方式和方向越来越违拗我们的倾向和趣味,它所带来的种种堕落和异化越来越使我们对它生出抵抗之心,我读许多作家的批判文字常常会生出深切的同感。但是,这个我们今天如此不满的时代恰恰是我们当初热切盼望的。十多年前看到北京街头第一幅广告画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我相信只有这广告画所代表的一切才能真正送走那个满街标语口号的可怕年代;而当今天满眼广告的时候,我对这种笼罩一切的商业化氛围却又感到一种强烈的不适。正是在这种心理背景下鲁迅对叶赛宁和梭波里的评说才唤醒了我对于自己的警惕。 我想知识分子由于长期的书斋生涯和精神生活,往往会对社会的纯粹性有一种苛求,会对现实变得隔膜而过敏,会要求理想和现实严格的对应。他们常常会否认现实的客观性与自然性,看不到历史的展开是一个不受人控制的过程。事实上历史从来就不是对理想的模拟,理想只不过是对既成的历史事实的命名或者意念 而已。理想更多地是一种心灵活动、一种审美,人们应把理想限定在精神生活的范围之内;可以把理想作为评判现实的思想尺度,却不可以将其作为要求现实的实践标准。即使那些通常被认为是某种理想实现过程的现实实践,它与这种理想也仅仅是相似而已,而且这种相似之中还往往包含着无数的变异和背离,甚至这种相似本身也不过是一种难以确证的主观认定。历史无比丰富也无比复杂,充满了曲折、“诡计”和戏剧性,远超出人心和人力的掌握之外。 涉及到哲学思辩我们这些常识者也许会辞不达意,但有一点我心里是非常明白的,那就是我们这些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应从理想的专制下解放山来,站在现实的水平上与现实对话。目前最主要的是认可现实的演进逻辑,对历史的必然过程和必有内容报以会心,怀着坦然的心态应对这堪称异己的早期商业化时代,做自己力所能及的改善工作。鲁迅说:“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全集》1981年版10卷336页),这“婴孩”乃是我们内心的期待与依恃。 ──如果这也算理想的话,我们仍可自称为理想主义者。
  •      我得承认,仅凭一本《重读古典》就写下这个题目是一种冒险。“文如其人”这句话其实是靠不住的,要是真有这么一回事的话,那位高呼“一贯正确”、“永远正确”的林先生大概也不会摔死在温都尔汗了。但我还是宁愿相信读到的那个李书磊和文字后面那客观存在有着一样的面庞。读到他关于李白的这样一段评述:“……其实说他狂狷是不确的,狂狷总带有人为的尖锐,而李白的精神却是圆润的,看不出多少文化和文明的创伤”,我就已经芳心暗属了。“读书的人能有这样聪明的同好者,读书才不是一件寂寞的事。”和许多人一样,我很寂寞。 李书磊,中青年学者,北大的,和余杰、孔庆东是一伙的。这最后一点是我从余、孔二人的文字中揣测出来的,既然他二人异口同声,而又未见李书磊反对,所以大概似乎是确切的了。之前我对于李书磊的唯一印象来自于孔庆东在《空山疯雨》中的戏谑之言,大意是说他看见电视上总有一个美丽的小妖精嗲声嗲气的唤道:“书磊,书磊……”,心中暗自疑惑嫉妒云云。 拜读了李书磊的文字之后,我发现孔先生的玩笑里原来藏着一股淡淡的反讽。李书磊的文字干净直率,理智而不失温润,感性而不失冷静,与现时这个世界上满耳喧嚣实在是太不相容了。我并不是说李书磊不食人间烟火,或者是像八大山人一样对俗物总是一副大白眼,从他的文字里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很宽厚的人,这种宽厚来自于常识感。 面对《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明艳亮丽和《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萧索惨淡,李书磊写道:“人类红花般明亮的世界就展开于这百草般凋敝的世界,这更显示了人类精神的美丽和高贵,或者可以说《桃夭》是对人生的愿望,而《蒹葭》是对人生的了悟,这相互联接方是情感的成熟和心智的健全。”而“情感 的成熟与心智的健全”的基础其实只是两个字:常识。 常识就像人们脚下的土地,是人们最重要的立足点,平时熟视无睹,只有发生地震这样的灾祸才会强烈地感受到它。这段话是李书磊用来说“政治”的,我用它来说 “常识”。人们对常识熟视无睹,是因为我们都自以为拥有一切必备的知识,所以如果谁要向我们说这些我们早已熟知的东西,结果只会遭致厌恶甚至憎恨:除了苏格拉底,谁都不觉得自己无知。当年潘恩写了本小册子,竟敢起名叫《常识》,结果他的晚年自然只能在孩子们投掷的石块下蹒跚度过。可是我们真的有常识吗?我们甚至连人是要吃饭的都不明白。如果明白,我们又何至于尖着嗓子大叫“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呢? 和其他一些北大才子不一样,李书磊没有让自己的思想如同酒精一样麻醉别人同时也让自己情不自禁的飘飘然。他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家,指着别人的鼻子问:你为什么不忏悔?!因为他知道:人,是要吃饭的。所以他对于陆游写于辛巳四年四月的《上执政书》表示出了可贵的理解和同情。对于这封肉麻而赤裸地陈情哀怜,求官乞用写给上官的书信,他说:“民以食为天,诗人也得以食为天,陆游乞关以求食岂非得其宜哉!”“当乞官不是为了求荣而是为了求食的时候,这种哪怕是有失尊严的乞求就具有了某种正当性。”风骨尊严,道德操守当然不可忽视,但是我始终认为,没有一样东西可以打着高尚的旗号剥夺任何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吴思在《当贪官的理由》中写到:“我完全承认,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正不阿可以为证。但是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罕见和成名也可以为证。” 王小波对当年有一知青为救一电线杆而献出生命的事犯小嘀咕:我怎麽都觉得我要比一根电线杆值钱些。他表现的像一个正统体制内有着足够聪明开小差的家伙,而李书磊则表现出了他的宽容与仁厚:“情感因复杂而丰富,灵魂因痛苦而升华。那 些一帆风顺不受任何坎坷的幸运儿可能会保持性格的纯净,但都不会达到性格的雄浑。” 大一的时候,有个女老师教我语文,她对《重读古典》很为推崇,可说起李白的“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时却是一脸的遗憾,那表情仿佛鲁迅之于孔乙己。我想她大概其实并没有好好得读过李书磊,因为她对“人是要吃饭的”这一常识还并不十分理解。事实上,很多人和我这位可爱的语文老师一样,处于柏拉图所说的山穴囚徒的困境之中,他们被锁链束缚,眼前所见的风景是标语,口号等各种各样的以高尚崇高名义出现的符号的堆砌。他们实际知道的与他们应该知道的其实是两回事。常识是打开他们脖子上的枷锁,四下打量这个世界的钥匙。人有了常识,才会有理智,才会有人之高级于芦苇的思考,才能对世界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才会有原则,才能坚守道德的底线。而一个缺乏常识的人正如一个机械玩偶,给他上足发条,加之体内激素的作用,他就会脚踏皮靴,手举武器带,高呼“万岁”,以“打倒”的名义大肆破坏。 李书磊拥有常识,也拥有因常识而生的宽容与仁厚。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正如他所敬佩的白居易一样。他称白居易“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他用佛家的无差别心洞见人生,他避免了人们常用的那种等级偏见”。因为从《琵琶行》到《长恨歌》,白居易不仅体察了下层的苦难,为歌妓的遭遇而湿了青衫,也还给了帝王 “人”的角色,同情作为一个帝王内心的痛苦与无助。李书磊说:“这入骨三分的倾诉使我们对无限的人生肃然起敬,我们从这里读出了对人类整体命运的深深悲悯。”而他自己由于对悲悯这种大气度的向往与追随,也隐隐具备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与气质。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10864907.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习大御笔
  •     第一篇河边的爱情,就让我爱上了这本书。作者的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多于小中见大,作者真乃大家也!鄙人浅薄,每篇都获益良多。作者在序跋中说:“我觉得一本书如果真的是一个人生命与灵魂的记录,他就会由衷地对它生出珍惜与流连”,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作者创作的从容和严肃,喜欢这本书,笔芯!越读越服气,这是一本长见识拓思路的书,有的篇章稍微有点儿主观绝对任性化了。这本书真切地让我明白了学而不思则罔是什么意思,读书应该用脑,而不是用眼。作者就是用脑在读书,相形见绌,自愧弗如!
  •     可以感受到作者是个很认真的读书人,也是个很严肃的写作者,光是这一点在当下已是非常难得。
  •     通过孔庆东认识他的
  •     时有会心之见,不囿于学术,故行文、论述都较通达。
  •     其跋二:“我感到自己终于完成了对中国的归化。”
  •     重读古典
  •     好像我们一生的中国旅行就是为了印证我们童年读过的《唐诗三百首》,心有戚戚焉。 观点新颖 有思考
  •     “两年间我很少说话,只是在窗下读书,有时读到感动处特别想同一个人聊聊,但没有人。26岁那一年我突然生出一种强烈而神秘的要重读中国古书的愿望。或许是人走过青春、走向而立都会有那种寻找立命根基和精神皈依的需要,或许是在经历了一场青春劫难之后人会对遥远而古老的文字产生亲近感,或许是猝然面对一个多变而陌生的时代人会本能地要从祖先的传统中寻找应对的力量和智慧。我觉悟到大部分时候人对最重要的启示是对面不识的。”
  •     让人思考的书
  •     很多新见解
  •     “才子们是要做官的”
  •     元曲,唐诗,诗经写的好。小说的部分写的不好。
  •     李先生今日新任北京纪委书记,于是今天去图书馆就把这本书借来看了看,果然名如其人,书里的思想很鲜活很灵动。于今官员内实属难得,与老死书斋的学者相比更是多一分正视承担家常的真实人生的大勇。
  •     not bad
  •     能够透过文字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性情和真,不错的文字。
  •     中央纪委副书记了已经是。
  •     寻根
  •     每天睡前读几篇,根本就停不下来啊,相见恨晚。李书磊果然是个才子,很多见解都很有新意,又多是点到即止,才华那是融入血液里的东西。
  •     一个读书的政治人。
  •     常读
  •     篇篇精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