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806573891
作者:[英国] V. S. 奈保尔
页数:582页

内容概要

维·苏·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 ),英籍印度裔作家。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8岁赴牛津大学求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后定居英国。曾任BBC加勒比之声栏目主持人3年。游走世界各地写作多年,批判发展中社会的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语多辛辣诙谐。主要作包括《灵异推拿师》(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米格尔大街》(萨莫塞特·毛姆奖),《黑暗之地》,《印度:一个伤痕累累的文明》,《自由国度》(1971年布克奖),《河湾》,《半生》,《魔种》等。1990年获英国皇室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首位获奖者,该奖旨在表彰“尚在人世的英国作家一生的成就”。2001年,因“作品中兼具犀利的叙述与正直的洞察,迫使我们正视那些被压抑的历史的存在”,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作者简介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奈保尔的成名作,发表于1961年。这部作品以作者父亲的经历为素材,用小说的方式纪念给他以深刻影响的父亲。这是一个在特立尼达殖民地生活的、充满野心和梦想的小人物在平凡生活中奋斗和痛苦的故事,探讨了西印度群岛人与克里奥尔人之间的种族冲突,颇具E.M. 福斯特风格。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摘自《中国教育报》 作者:杨姣娥2001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将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瑞典文学院称“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以表彰他为推动世界文学繁荣与进步所作出的贡献。 寻求生命的皈依地   维迪亚达尔•苏拉伊普拉萨德•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中美洲特里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裔家庭,是7个孩子中的老二,系印度婆罗门的后裔。其祖父作为契约劳工,从西印度移居特里尼达,其父亲任特里尼达的《卫报》记者。奈保尔从11岁开始热爱文学,作为记者的父亲悉心鼓励他写作。但由于自己的印度血统,童年的他始终被视为一个外来者,而这种心理上的阴影也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   1950年,17岁的奈保尔获得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1953年获得文学士学位后定居英国。奈保尔早在青年时代就显示出要成为一名作家的雄心。他的第一篇小说诞生于大学时代,只是未能出版。1955年,他完成了自己真正的处女作《神秘的男按摩师》。该书于1957年出版,起初反响平平,但不久便在英国文坛引起轰动,并为他赢得了生平第一个文学奖项——专为青年作家设立的约翰•卢埃林•里斯纪念奖。两年后,他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再次大获成功,不但又令他捧得萨莫塞特•莫姆旅游奖,而且还奠定了他“幽默作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在这两部书中,奈保尔对发展中国家精神和物质的双重匮乏进行了批判,同时以幽默的笔触向人们展示了西印度群岛的风情。   上世纪60年代,奈保尔因试图“寻根”而出访印度,然而这次寻根访问显然让他大失所望。在《黑暗之地》(1964年)这部作品中,他把甘地描写成一位受基督教影响的人物,在南非度过二十年的时光之后,他依然能够以局外人的批判眼光来审视印度。从这个意义上说,甘地是“最不印度化的印度领袖”。不过,奈保尔说,印度恢复了甘地的原来形象,将他奉为圣雄、偶像,因而忽略了他所代表的社会使命。在《印度:受伤的文明》(1977年)这本书中,奈保尔也明显流露出了对那里所充斥的狭隘偏执、狂躁盲从、夜郎自大等情绪的失望与厌恶。   1971年,奈保尔凭借自己的第十一部小说《在自由的国度里》勇夺英国小说界最有价值的文学奖———布克奖,并且成为获得这个奖项的首位非英籍作家。   尽管已在英国生活了将近50年,奈保尔依然时时感受到自己是一个身处英国、具有印度血统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所以,他从不受文学流派和社会时尚的影响,而用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行创作,超越了传统小说与非小说的界限。他还是一位现代哲学家,时刻保持着令人敬仰的警醒态度,善于通过精确描写来表达人物心理情绪,并让事件本身说出其内在的悖论。   纳保尔游历甚广,经常到非洲、美洲和亚洲旅行,拥有丰富的地理和人文知识。作为一位世界性作家,他深刻描述了深受殖民主义毒素影响的印度、非洲、加勒比地区等发展国家的动荡不安、暴力和绝望,体现了殖民国家本土文化受到的冲击和不彻底的自由感及后殖民时代殖民地人民精神家园的丧失。因此,纳保尔的文学作品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瑞典文学院发表的公报称,他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融入历史描写之中,是继康拉德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编年史作家。 失根者的杰作   奈保尔的小说具有隐晦的自传性特色。他的最初几部作品大多以他出生成长的地方特立尼达为背景,其中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1959年)可以被视为是作者用以与“故乡”班牙港告别的篇章,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绘声绘色地塑造了一系列生动可感的人物。与乔伊斯的一些短篇相似,这些故事也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讲述的。出身贫苦的他小小年纪就开始打工挣钱,最后终于得到机会离开这个殖民地城市去留学。“我离开了他们大伙儿,头也不回,轻快地走向飞机,只看着眼前自己的影子,那在跑道路面上跳动的小矮子。”简简单单几句话,栩栩如生。   稍后问世的《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1961年)为奈保尔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心。虽然瑞典文学院的评奖人似乎认为讲述一(定居英国的)殖民地作家心路历程的《到达者之谜》(1987年)是奈保尔的扛鼎之作,但我觉得恐怕《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才是他真正的传世杰作。   奈保尔曾坦言,那部小说是以他父亲为原型的:“他是个深沉的人。他一生创痛巨深,决非外人所能道出。”小说细致入微地记述了出生在西印度群岛的毕司沃斯先生渴求拥有一所房子的人生悲喜剧。他是特立尼达一处甘蔗种植园里印度劳工的后代,生有六指,一出生就被认为是尅父的“不祥”之人。他两个哥哥十来岁就开始做童工。他本人则从来不知道吃饱饭的滋味。加上幼年丧父,孤儿寡母被邻居欺侮,一家人不得已背井离乡。比斯沃斯在贫穷和肮脏中挣扎长大,娶妻后因没有自己的房产只得寄住在妻子娘家,仍然是寄人篱下,少不得要听闲话受闲气。他发愤努力,当上了新闻记者,并终于买下了一栋简陋的旧房。对于他,房子不仅是遮风避雨安身立命的“家”,同时也是事业成功和人格尊严的象征。   西方评论常说奈保尔的写作主题是去国者(exile)的困境和“外乡人”(outsider)的疏离感。这话固然不错。然而,阅读《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等书,打动我们的却并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热衷的人的普遍而抽象的孤独,以及“失根”的生存境遇,而是殖民地外裔劳工生活那些具体鲜明的细节,那些朴实而节制的语言交代,那些真情而生动的大白话所展示给我们的悲惨生活,以及那些浸透着印度文化的生活描写,如被尊敬的印度“先生”(pundit)指点当爹的如何与那“不祥”的孩子见面,又如小比斯沃斯如何在水边嬉戏丢失邻家牛犊不敢回家终于导致父亲丧命。奈保尔以真切的语言直接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尖锐批评,自觉地忠实于生活,把被长久掩埋在记忆中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们的血泪历史展示给世人,使人读罢久久沉浸在一种生活的辛酸悲哀之中。 在定居中“漂泊”   奈保尔被称为世界作家,他虽然用英语写作,但是作为在英国政府统治着的加勒比的特里尼达和多巴哥殖民地长大的作家,以及随父母生活在特里尼达西印度社区特殊的背景,他的记忆中有印度伴他成长,而西印度殖民地社会和英国文学对他也很有影响。多元复合的文化背景,使奈保尔具备了理解文化差异的必要素质,也使他更能深切体会优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差异意味着什么。他在东西方两大文化范畴之间徘徊:既有文化依赖又有文化反抗。这些都成为积聚在他作品中的深刻的底蕴。他的作品正是献身于多种文化的结果。   他的许多虚构和写实的作品(他的不少作品是两者的结合或混合)更直接地表达了他对世事的尖锐批评和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其中有些流露了对现代社会和人类本性的怀疑。他对第三世界国家和民众(如对印度、非洲和亚洲穆斯林)的不客气的描写引起过争议,他对英国等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批判也曾遭到了反驳。有人说他是在后殖民世界里流浪的知识分子。但让我多少有些困惑的是,这位“漂泊者”长期以来一直定居在英国,是当代最有成就的英国移民作家之一。迄今,奈保尔已创作了26部作品,重要代表作有:《米格尔大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斯通先生和骑士伙伴》、《效颦者》、《在自由的国度里》、《大河湾》和《抵达之谜》。其中,《米格尔大街》、《大河湾》、《岛上的旗帜》、《在自由的国度里》等作品获得毛姆奖、布克奖等英国重要文学奖项。他于1990年被英国女王授封为爵士。1993年,他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与拉什迪、石黑•雄并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这表明英国社会对他作为一个“当代经典作家”地位的承认。可在我的感觉里,他依然在定居中“漂泊”。近年来,由于对E•M•福斯特、詹姆斯•乔伊斯、查尔斯•狄更斯等知名作家的作品言语不敬,这位坦率直言的作家不断招致麻烦。尽管如此,支持者们依然坚定地认为,奈保尔的作品完全原创,风格独特,是一个探寻真实内动力的世界性作家。英国大评论家普里切特甚至这样说过:“奈保尔是依然健在的英文作家中最伟大的一个。”   人是复杂的。想要全面了解一位如奈保尔那样力图直面现实而又肯于深思的作家绝非易事。对于我们来说,最有益的方法大约还是读读他的好作品。
  •       记得几年前在与人聊天,对方说有一个朋友天天晚上去酒吧。我说人要有追求,如果他希望一生与一万个女人上床,其实也没什么。话虽如此,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屑的。总觉得精神追求才是真正的追求。现在想起来自己肤浅了,追求就是追求。我追求读书,别人追求打麻将或者美食,本质上并无两样。正如同毕司沃斯先生追求房子。房子是毕司沃斯先生毕生的追求,可是几度失败,为此几乎耗尽一生。看罢觉得毕司沃斯先生有些不值甚至悲摧。可是换种角度其实房子对于毕司沃斯先生来说正如同西西弗的石头,周而复始但又永无止境。可是人生不就是如此吗?哪怕是我们实现了所谓的愿望,不也有新的愿望产生吗?那么实现与不实现愿望又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当然毕司沃斯先生最后还是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毕司沃斯先生的经历有些类似《尤利西斯》中利奥波德·布卢姆。利奥波德·布卢姆的二十四小时的漫游与毕司沃斯先生的一生相比也许并无相同,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茫茫人生中追寻着某种意义。房子对于毕司沃斯先生已经不是房子本身,而是一种存在,一种意义,一种人生。从这种角度来看,毕司沃斯先生那看似失败平凡的生活却反映人在面对残酷社会时的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终于毕司沃斯先生实现了自我的意义,没有被图尔斯家族同化。书中我们也认识到一种独特的民族(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印度后裔)一种奇特的文化(印度文化)一种难以形容的生活。可是抛开艺术的加工不提,难道这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过的生活吗? 毕司沃斯先生就是人,毕司沃斯先生就是“我”。
  •     奈保尔写印度男人真牛比,家长制下男性的嚣张+拉美文化的乖戾。刚给一个朋友推荐过老奈保尔信中那句话:“不要害怕当一个艺术家”。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奈保尔的成名作,相当经典
  •     意想不到的幽默感
  •     “而一旦他们不再挑剔,这房子也就成为他们的房子了。”
  •     他在不经意间说出了我们这些“人”的可笑与可怜,还有我们卑微的自尊。
  •     了解特立尼达印度人生活情况
  •     感人至深,最喜欢的奈保尔作品。叙事手法是传统的英国现实主义,故事则是地地道道的印度裔特立尼达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生活。比斯沃斯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房子,一个独立的生存空间,小说通过史诗般地记述个人、家族与国家的历史,寓言了个人价值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现实生存状况之间的龃龉。
  •     悲悯之情跃然纸上。奈保尔故意将自己描写成那个冷漠而不知感恩的小儿子阿南德以自责。这是一篇为自己的父亲写的祷文。
  •     最佳之一
  •     很难忘怀的一本书。翻译的也特别有趣感受不到不流畅或者刻意的地方,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版。刻画的人物和人生,虽然感到了迷茫但是却不是绝望。读了好多遍,然而这一版的书却丢了,十分想再看一遍。
  •     我不敢把它完全归于英国文学,毕竟奈保尔虽然是英籍,但还是个印度人。呃,这本书没有什么特别吸引我的地方,纯粹冲着奈保尔的名去的
  •     女版伍尔夫争取一个自己的房间的故事。见得生活卑微,见不得人性卑贱。写的最不动声色又惊心的是给女儿买了一栋令人艳羡的玩具屋,却被孩子妈在众人无声的压力下拆毁的那段,也颇具象征意味。
  •     喜欢!
  •     已入
  •     在读第三遍。
  •     翻译好差!
  •     好厚的书呢。大学时看过之后便忘了名字,只记得“房子”,通篇的房子,今天终于让我恢复记忆了~~~~~~~~~
  •     在打四星还是五星之间我犹豫了一下~这是一部很优秀的小说,但是一般打五星都是有一种很受感染的感觉。情绪氛围很强烈。这本虽然很吸引我,但我现在来登记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开头就很惊艳,何况,房子我们来说,和比达沃斯先生一样的困难。我喜欢他性格的别扭的那一部分,那不受他自己控制的那一部分。很真实,也很打动人。作者屡次用了这个手法,自由的人里的绿西装啊,买小吃店啊,这里也一样,买玩具房子。。。然而无论用了几次,都还是能打动我。。。大概是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冲动的消费者吧。。。
  •     那些无法说清的生活之重。呵呵房子
  •     考试前是看不完什么小说的。
  •     小说写小人物毕司沃斯,在入赘到强势而充满传统惯性的图尔斯大家庭后,个人寻求自尊、身份认同、独立的挣扎历程,以富有戏剧性的笔调将毕司沃斯先生的脆弱与倔强,妻子的尴尬,图尔斯家族不同形态的趋炎附势、自私自利展现得淋漓尽致,以滑稽、戏谑的手法写悲凉与无奈,给阅读带来了无尽的趣味和深思
  •     关于一个人的不安感。
  •     补记
  •     心头好。一向觉得,如果孩子有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总以异乡为故乡的的父亲,还挺好的。但是如果有个这样的母亲的话,就不知道了。。。
  •     中间开始不断重复着那句三十三岁四个孩子。那一幢房子是自我,可到了最后拥有的时候,什么都消磨,糊里糊涂地拥有,匆匆地离开。
  •     没看完,因为没兴趣,所以结论是不好看····
  •     (1)一个人的一生。(2)命运可能在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3)贫穷让人喘不过气(4)冷静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就呈现了悲悯,无法挣脱。(5)太真实了(6)他是有灵气的,有期待的,然而一生都在消磨,他陷入了永无期待的绝望
  •     小人物的奋斗史 三分天注定 七分靠打拼
  •     原著是经典,但是被翻译糟蹋了。可笑的是将英国作家兰姆译成“兰勃”!分数这么高,有点奇怪。
  •     有点《无名的裘德》那种意思。啰嗦了点。
  •     平凡,野心与无奈
  •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
  •     古玩儿城5块钱买来的,太特么值了
  •     满好的
  •     罗哩罗嗦却甚是有趣!
  •     以近乎英雄主义的耐心,辛酸的诙谐以及偶尔乍现的诗意,描绘尘世生活的坎坷、匮乏、焦灼、羞耻和徒劳无功
  •     看的真不叫一个快呀
  •     生存于寄人篱下及文化飞地的双重边缘状态,毕斯沃司始终孤寂飘零,格格不入,孤立无援,被漠视淡然的对待。建立自己的房子就是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可以控制的生活。建立自信。生活于令人窒息的逼仄空间的逃离及自我救赎。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