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出版日期:2016-4
ISBN:9787544543161
作者:徐晋如
页数:304页

内容概要

在天使投资教父徐小平眼中,他是卓越的思想家;在毒药总裁侯小强看来,他的才华罕有其匹;在更多粉丝眼中,他是当代有数的大诗人、大词人。他写古文、骈体文就像我们写白话一样熟练。学生时期他由清华转学北大,独一无二,作为大学教师,他的讲座《晋如说儒》在腾讯儒学频道上线,让数百万传统 文化爱好者像追剧一样追看。然而,深邃的思想、绝世的才华以外,更有被人忽略的款款深情。他对唐宋词人的解说,展示的是一位当代大词人的柔软与温度。

书籍目录

序:与那些爱欲纠缠的灵魂相遇在唐宋
词客有灵应识我——说温飞卿
洛阳才子他乡老——说韦端己
翻是波斯有逸民——说李德润
问君能有几多愁——说南唐二主
戚氏凄凉一曲终——说柳三变
欲将沉醉换悲凉——说晏小山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说苏东坡
一生怀抱百忧中——说秦少游
莫道不销魂——说李易安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说辛稼轩
此地宜有词仙——说姜白石
人间万感幽单——说吴梦窗
载取白云归去——说张玉田

作者简介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诗词赏析著作,而是一位当代词人对唐宋两代词人的心灵探索之旅。用词人之心感悟词人,用词人之眼观照词作,得出来的结论与一般学者大不相同。这本书所震撼的不止是情感,更是灵魂。


 长相思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同时读几本书的情况下,胡马的书总是第一个读完。这本书(2016年5月第2次印刷)当作散文四五天时间朗读完了。挑点文字讹误:第7页:“虞侯”当作“虞候”。共四处。第81页:《相见欢》第二首最后一句引作“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下文评说又引作“别是一番滋味”,“般”“番”当统一。第94页:所引《望海潮》最后一句“归去凤城夸”,“城”当作“池”。第101页第三行:所引柳永《戚氏》为三叠词,二叠过片“孤馆度日如年”顶格,与首叠最后一句分不开明显距离,让人不能一眼看出那里是二叠开头。这当是排版时未注意,同样问题还有第219页倒数第三行“长门事”,第243页第二行“南去北来何事”。第126页第五行:而“兰宜佩紫,菊应簪黄”的省略 “而”字后缺一“是”字。第145页第九行:“到了南宗初年”,“宗”当为“宋”。第187页倒数第三行:“尹世珍”当为“伊世珍”。第233页:《扬州慢》小序“淳熙丙申正日”,“正”乃“至”之误。第236页倒数第四行:“肆习”当为“肄习”。第248页中间:化用了老杜“草枯鹰眼疾”的诗意 “老杜”应为“王维”。以下文字有所疑问,但不确定,求教于作者和方家:第22页倒数第二行:“前蜀的宪章礼号令”,似衍一“礼”字。第27页第四行:“旷古烁今”,只见过“震古烁今”、“旷古绝今”,有“旷古烁今”一词吗?不清楚。第32页倒数第六七行:“有今昔对照之概”,“概”似当作“慨”。第34页第五六行:“与《阮籍》的《咏怀》诗七十四首相近”,阮籍《咏怀》诗共八十二首,此处为何说“七十四首”?第65页倒数第二段:“古代官制,是先官衔后职务,左仆射是官衔,参政事是他的职务”,此说法似乎不太准确。第74页第一二行:“后世信佛之人放生,即自后主始”,真的如此吗?第160页倒数第二段第二行:“不仅东坡爱能不置”,一般说“爱不能置”,可以说“爱能不置”吗?欢迎大家补充与指正。(补记:2016年6月第3次印刷本已将上述问题中作者认同的部分悉数更正。)
  •     徐晋如的新书《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以下简称《长相思》)刚刚完稿之时,就有朋友觉得与台湾女作家琦君的词人选集《词人之舟》风格肖似。巧的是,琦君是夏承焘先生的学生,而徐晋如曾从夏翁高足周笃文先生受业,是夏先生的再传弟子,琦君可算是他的师伯。将《词人之舟》与《长相思》对照着读,无疑是极有意思的。两位作者所选取的词人,相重合的便有八位,感受与领悟两本书的同与异,便成为阅读中极富意味的一段历程。可以说,《词人之舟》与《长相思》都不属于时下所谓的“学术著作”,而是两卷充满情味的读词感悟,是与生命成长、人格完成密切相关的“学问”。事实上,从古以来,能够成为经典的著作,都具有这两部书所具有的特质,而那些符合学术规范,可以让作者在体制内升格进等的书,早就注定了速朽的命运。两位作者选取自己喜爱的词人与词,娓娓说来,带领读者一起体悟古人细腻幽微的词心。既是说词,亦是说词人,说词人的人生故事与际遇性情。正所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中国诗论向来讲究知人论世、以意逆志,创作诗词,工夫在诗外,欣赏理解诗词,工夫同样在诗外。琦君与徐晋如都立足于透过词人的经历、个性与心境,去用“心”感受他们的作品。又因为作者是在恳切地讲述自己的“心”得,在阅读《词人之舟》及《长相思》时,读者不会感到丝毫压力,就如春夜与故人共品清茗,促膝交心,时时会意一笑。要说好词与词人,仅仅会讲故事、有诚意,自然又是远远不够的。周汝昌先生在其著作《千秋一寸心》的自序中说:“读诗说诗,要懂字音字义,要懂格律音节,要懂文化典故,要懂历史环境,更要懂中华民族的诗性、诗心、诗境、诗音。”一言以蔽之,讲中国诗,非得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不可。琦君与徐晋如二位作者不仅具备扎实的古典修养,有自己的词学观,本身亦都是精于创作的词人,讲起词来便游刃有余,极见功力。琦君解词,从遣词造句到布局谋篇,无不体察入微。她赏析秦观的《浣溪沙》,认为起首“漠漠”二字即予人以不可捉摸的朦胧之感,紧接着“晓阴”、“淡烟”、“飞花”、“丝雨”,是一连串愈来愈朦胧、也愈来愈凄迷的意象。又指出“写的明明是料峭的春寒,而全词没有一个春字,有的偏偏是第二句中一个‘秋’字。这就是作者婉曲的笔触,也是他凄苦的词心。”如此细腻入神的体悟,堪称水磨工夫。她解读晏几道的《鹧鸪天》,对整首词的意脉分析得丝丝入扣,详细解析了作者苦心经营的时间跳跃之美,指出这首写别后重逢的词,“在时间的推前拉回上,用的是非常错综灵活的技巧”。这都是真正的词人之眼才能看见的佳处。同样的慧心慧眼在徐晋如的《长相思》一书中也随处可见:“古典诗词的美,妙处往往难言,有时需要读者调动眼耳臭舌身全部的感觉器官,才能深入体悟。像唐诗‘蜻蜓飞上玉搔头’,其幽微隐约之旨,必得用嗅觉感知。‘小钗横带一枝芳’也是这样。”“试看‘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开笔即已苍茫正大,绿波无垠,枯荷狼藉,而愁心正如这无垠的绿波,漫无涯际。人与韶光一同憔悴,已是伤心不忍言,就像是书法中的提笔,再加以‘不堪看’三字,譬如书法中的顿笔,一提一顿,自然真气流行。”这种深谙词道的内行解读,不仅能将初入门者引上诗词鉴赏的正途,让他们领悟到词这一文体独特的艺术美感,也能使具备一定鉴赏和创作基础的诗词爱好者更加明了词之本质,得到更多创作上的启迪。琦君与徐晋如,又都是性情忠厚之人,对笔下的古代词人,始终怀着深切的理解与体贴。琦君读到辛弃疾的《青玉案》,会为这位大词人纵有满腔热血亦只能郁郁而终而掩卷叹息。她为朱淑真仳离之后的恋情辩护,也为在礼教束缚之下,无人了解与同情这位坎坷一生的女词人而愤愤不平。身为女性作家,琦君自然重视女词人,《词人之舟》介绍了李清照、朱淑真、吴藻三位才媛,附录中又加入卓文君与花蕊夫人两位,对这些有才华的女性,琦君笔触下流露出极大的赞赏与关怀。《长相思》一书同样充满温暖慈悲的体恤爱护之情。对放浪不羁的温庭筠,徐晋如虽不否认他不幸成为性格的奴隶,却又肯定他始终极真挚地忠于自己的性格,“哪怕这种性格最终带来的,是人生的无穷屈辱。”在梦窗词流露出的无尽痛苦与绝望里,徐晋如读出了词人的忠厚,“他的心纵然是绝望的,却总是不让读者也感到绝望。他往往在词的结尾,振起一笔”。不知道这些千百年前的古人,若能读到如斯贴心入微的句子,会不会顿起千古知音之叹?写到曾贵为世家公子、亡国之后却不得不含垢忍辱的张炎,徐晋如从雅丽清畅、芳馨悱恻的玉田词里,读到作者高峻芳洁的人格,从张炎对清空骚雅词风的推崇,看到他全力捍卫宋代精致高雅文化的努力,并由此认定张炎是一位真正的贵族与爱国者。张炎是我十分喜爱的一位南宋词人,徐晋如对张炎的评述可谓见解独到入木三分。叶嘉莹先生曾提出词有“弱徳之美”,并解释说,“这种美感所具含的,乃是在强大之外势下,所表现的不得不采取约束和收敛的属于隐曲姿态的一种美。”而所谓“弱德”则是“贤人君子处在强大压力下仍然能有所持守、有所完成的一种品德”。可以说,张炎骚姿雅骨又沉郁苍凉的词作,体现的正是词之“弱德之美”,而徐晋如解读张炎最动人心弦之处,就在于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遗民绝望吟唱背后的坚守、担荷与深情。尽管内容与风格不乏相似之处,《词人之舟》与《长相思》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二书的侧重点便并不一致。《词人之舟》重在说词,《长相思》重在说词人。琦君讲词人的生平际遇,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写作背景、动机及情感,重点仍在对具体作品的赏析,而徐晋如在《长相思》一书中试图展示的,是唐宋词人们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自二书的序中已能看出这种分别。琦君书前《词的简介》一文相当于一篇总序,介绍了词的形成、名词、体裁以及词与诗的区别,在讲述词不同于诗的特性时,琦君认为词比诗婉曲多姿、含蓄蕴藉,这主要是从词本身的美感特质角度来阐述的。在《长相思》的自序里,徐晋如指出因为词不像诗一样,有言志载道的要求,因此词中体现出的作者性情,往往比诗更能摇荡人心。而唐宋名家的词,“动人的不是他们性情的完善,却正是性情中这样那样的缺憾,那些带有病征的性情,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这里所点明的,既是词的本质,亦是词人的生命本质。著名文学评论家蓝棣之先生说:“一切文学经典都是有病呻吟”,徐晋如正是认为词便是词人的有病呻吟。那些千古名作里流泻出来的伤感、无奈甚至悲苦,因为真挚而深情,体现出深刻的悲剧情怀,因此有了永恒的意义。正因为有以上区别,《长相思》无疑比《词人之舟》更富有哲学深度。如果说,琦君在剖析词的艺术特性及美感上走到了很高的高度,那么徐晋如则在感知探索词人的生命本质与灵魂层面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在论述苏东坡时,琦君通过对苏词的赏析,认为苏东坡在文学上达到的最高境界是“真”,同时,在他豁达洒脱的外表下,仍然有着对兄弟、妻子、朋友的无限深情。而徐晋如对苏东坡的评价恐怕是要让很多人跌眼镜的,他肯定东坡是人格完美无缺、真正中庸的君子,却认为他并不合适做诗人、词人,因为他把人生看得太透,太乐天知命,从而缺少悲剧情怀。缪钺先生曾说中国诗人可分为两种,一种入而不出,一种往而不返,“入而能出者超旷,往而不返者缠绵”,庄子和屈原分别是两种诗人的代表,而屈原这一类诗人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诗人。毫无疑问,徐晋如是将“往而不返”视为真文学的特质的。按此标准,他得出结论,苏词真正动人的地方,不在豪迈高旷处,而在沉郁低回处,而他同时又看到,本性“刚而塞”、九死不悔的东坡,生命底色本也是沉郁的、痛苦的,“只是大多数时候,他用庄情释理,把这一底色掩住了。”因此,“东坡词境之佳胜,在于他执著地选择了放弃解脱,‘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旦放弃解脱,能动摇人心的真文学便由此生发。徐晋如论苏东坡一章的标题正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有意思的是,琦君论苏东坡,章节名为《也无风雨也无晴》,尽管琦君承认东坡骨子里是个“最富于感情的人”,却仍然认为东坡的人生观是“也无风雨也无晴”。两相对比,不得不承认,无论是对文学本质的阐述,还是对词人灵魂的理解,徐晋如无疑都比琦君走得更深更远。这种差别,恐怕也可以视作《词人之舟》与《长相思》二书的差异。琦君在《词人之舟》的书前引用了恩师夏承焘先生的话:“你不一定要做词人,却必须培养一颗温柔敦厚、婉转细腻的词心。对人间世相,定能别有会心,另见境界。”如何滋养出一颗别有境界的词心?窃以为,不妨读读《词人之舟》与《长相思》。在这两本书里,不仅能读到唐宋词名篇的精妙诠释,且能走进那一颗颗缠绵悱恻的词心,并被深深打动。若能将二书对照着读,则当更能有所悟有所得,真正“别有会心、另见境界”。(彭焰)
  •     2012年的時候,我因為感情問題,有一段時間幾乎每天都無法入眠。剛好朋友給我發來《唐宋詞與人生》課程的錄音,我在抑鬱輾轉之際,像聽故事一樣聽著徐老師講述唐宋詞人的人生經歷和詞作,居然讓我的心情得以平靜,漸漸恢復了正常的作息。所以在閱讀這本書之前,課程的錄音我已經斷斷續續聽過無數遍。或許聽錄音我是帶著隨意聽聽的態度,而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簡直就停不下來。文辭綺麗,行文嚴密,論講深刻,這樣的文字,比課堂上的妙語連珠更加引人入勝。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展現唐宋詞人活生生的性情和對詞作獨特的賞讀。對於一千年前的唐宋諸賢,徐老師彷彿他們的摯友一般,短短的一段話就能直抵詞人的靈魂深處。說溫飛卿“⋯⋯較之那些很小就懂得曲意逢迎、懂得攫取自己利益的人,飛卿的內心要純淨得多。他只是單純的追尋快樂而已”,說韋端己“他讀書出仕,是為了治國平天下,並不是為了追逐名利。⋯⋯在政治上,端己智而不詐,在情感上,端己深情眷眷”,說晏小山“⋯⋯自然流露出的是極高貴、極純淨的氣息⋯⋯他們不忿與別人可以這樣毫無顧忌地生活,毫無顧忌地愛恨,毫無顧忌的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因此仇恨小山”,說蘇東坡“⋯⋯我卻願意有這樣一位朋友⋯⋯才華絕代,卻又遇人溫厚”。讀這本書,會被這些狂狷的性情深深打動。徐老師論詞,從詞人的人生說起,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詞人寫作時的處境和思想感情,而且詳細的分析詞的章法、句式、詞彙,讓讀者在賞讀的同時,知道詞的作法。除了詞人與詞之外,書中對詞學,學術,歷史也頗有獨到深刻的見解。這本書不僅是一部講述古典文學的著作,書本身就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文學精品。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学术普及+赏析
  •     文艺腔受不了,其余还好
  •     过誉
  •     词心!
  •     骑驴像是说老朋友,相思有若隔壁班同学
  •     唯有美是永恒的。在词的美的意象中,在词人对美与崇高的追求中,经历一番心路历程。
  •     老师的书,推荐~~
  •     作为一些文学周边常识科普差可,徐先生学问还是不错的,只是评析词上浅显了一些
  •     减去一星,为不喜李清照一章。不喜欢以性别论人。
  •     非常好的唐宋词入门书,深入浅出,见技巧见功力更见性情。
  •     词人说词人
  •     今年读过最好的书。十三场约会,看得我大呼过瘾。入心,入情,入词,胡马诗人写诗人,满分。先生好文采。
  •     很见性情。最喜欢对晏几道,姜夔,吴文英和张炎的解析,可见作者不同流俗的文学观念和对高贵人性的尊崇赞叹,确然是灵魂与灵魂的相遇。
  •     今天上午关门品读《长相思》,终于看到了一个很客观很人性的观点:即同情之心了解品读古人词,摆脱所谓伦理正统束缚,才能在性情之本源中用同理心感受到幽微婉约的词境之美。正是这种感觉与诗性的支撑,我们在漠漠世俗中才可始终保持一种不与人争的性格,恰是这种意境让人诗意起来,变得脱俗而豁达。然后在漠漠红尘中得善缘,结善果。
  •     在飞机上看的,不太深,不过很好看。我家苏胡子是“球形的天才”哈哈哈哈。
  •     很棒。
  •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时有硬伤。词之许多细微处未讲到,或者作者根本未体会到。最受不了的是常常偷换概念,将不能感动他、打动他的说成感人、动人,将自己的偏见当成学界定评或古今公论来讲。
  •     当时何似莫匆匆,如今俱是异乡人。
  •     讲李易安那篇特别不喜欢,不过整体还是很不错。算是学术普及,并且情感丰沛。
  •     徐老师说宋词的确不错!很多观点蛮喜欢。
  •     不及叶嘉莹。
  •     此书甚好,对唐宋词鉴赏有着不同凡俗的水准。读者仿佛跟着作者一起去观赏品味了一番古代词人的生命情感历程,穿越时空去到唐宋时期,与他们或开阔或婉转的敏感的心灵相遇……文章字字珠玑,如含英咀华,看这种书,是一种滋润心灵的享受。当然,前提是你从小到大有接触过甚至热爱过诗词,否则如果没有前期的铺垫,突然看这些文字可能不爱这些词人、也对作者无感。但是有了少年时代的钟爱,那么多年后再遇这些词人和词,就像是与老友久别重逢,温馨浪漫情怀萦绕心头。
  •     在今人看来,徐晋如不免激愤、倨傲、迂阔,但见多其文其言其论,其实一以贯之的都是直承真儒家精神,是对贵族精神和高贵人格的推崇,我虽对他的部分时政和社会看法并不认同,但对其人却多有激赏和敬意。徐的国诗涵养丰厚,在这本书里,可谓是以词人写词人,以真心写真情,恒以生命体验为绳,情感和灵魂始终贯穿其间,丰盈充沛深刻,篇篇读来大有作者、词人、读者交互心证之感。对部分词人的解述,截断常见,特异独到,令人耳目一新,实乃性情之作,合乎词人词心之本。全书对高贵、性情无比推敬,部分篇章段落,读来动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