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世界》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 > 心的世界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8月
ISBN:9787806527665
作者:冯学成
页数:421页

冯学成: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

冯学成:无处不在的传统文化文/张素闻有感于国学的凋敝,世风道德每况日下,冯学成先生曾先后创办龙江书院与南华书院,面向社会,肩挑传统文化重担,系统讲授传统文化经典,弘扬古圣先贤的德行与道心。人难做,智者更难做,人难写,智慧的人更难写。一人一事一物,一举手一投足,在智者那里一晃眼早就了然于心。犹如老子黑白、庄子齐物、杨子亡羊、孔子一贯,知者心有戚戚,不知者只有自惭形秽。和冯先生喝茶,是件考验智慧的事情,隔着小小的茶几,既望见先生的智慧觉照,也望见先生的自在安然,还望见自身的愚笨冥顽。2008年,冯学成先生连出七本书,四本《禅说庄子》,将道与禅融汇起来,三本佛禅专著直指心性,既侃谈三祖僧璨大师的《信心铭》,又详述《云门宗史话》,还将心理学、禅与佛学贯通结合,出了一部《心的世界》。去清华和北大开讲国学,在四川多年讲学,今又周游珠三角,谈禅论道品儒,修身养性明心,冯先生是这个世上不多的通人。成都人冯学成,生于1949,青少年期间既有传奇经历:20岁在四川江油当知青,师从著名禅师海灯法师、本光法师。文革末遭遇逆境,历尽磨难,九死一生,然能以苦海为道场,转烦恼为菩提。后又就学于蜀中禅门大德贾题韬居士、杨光岱居士、李绪恢居士等。上午做搬运工养家糊口,下午读书思考涵养道德,数十年的苦读深耕,中外古今之变,百家诸方之言,儒学之正大、佛学之精微和道学之幽玄,云门佛源老和尚称冯学成先生为当代苏东坡。这位才情和气度都堪比苏东坡的冯学成先生,比东坡中庸一点:和弘扬国学,拒绝偏激,推崇儒学,但不独尊,养喜神,构建和谐社会。因此,他讲《大学》、《中庸》、《论语》、《通书》有很多道家与佛家的内容,而他开讲《周易》,第一节课就慎重地申明:“《周易》还是要回到儒家上来,不要落在术数上,涵养道德才能真实受用。”与先生对话,传统文化随处都在,乃至日常闲话,都能令人心开意解如沐春风。生活之道:喜神是心灵的绿化冯学成先生很喜欢《菜根谭》里的那句话: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他时常提醒人:“先把你心里的和气喜神养好了再说。”和气喜神是心理的绿化,在心地上栽很多树,蓬蓬勃勃,有生机,有朝气,自然吉祥安泰。一个人生机勃勃、眼神很鲜活、说话神闲气定……周围的人就很乐意靠近他,人事物也很容易和谐。如果一个人面色灰暗、两眼无光、坐立不正、说话气若游丝,阴风惨惨,自身没有一股喜气,就很难吸引吉祥的人和事。阴阳八卦、老子庄子等古人的哲学,冯学成先生随手拈来:男是阳,女为阴,太阳是阳,月亮是阴,欢喜心是阳,忧愁心为阴,顺逆祸福都是阴阳。但辩证的基础早就存在:没有纯阳和纯阴,阴阳互为其根,心情好也有阴影,坏事也有星光闪烁的时候。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一体,一阴一阳之谓道。 行住坐卧、饮食健康,冯先生简单而有节制,而谈起生活中的学问,冯先生犹如一部通书:“存夜气,就是存静气,还要养旦气,旦气就是朝气,能够朝气勃勃。朝气的基础是什么,是夜气养足了,你才有朝气。”多少年来,先生都如古人一样准时作息;若是天空晴朗,先生便上屋顶观星,也常把天文知识放在课堂上,学生们如听天书。他从《尚书•洪范》开始,教导大家貌言视听思来培养自身的气质:“‘清明在躬,志气如神’,清是神志之清,明是智慧之明,清明的气象和清明的神志随时随地保持在身体之上胸怀之中,就会 ‘志气如神’……”平日里,除了养喜气,冯学成先生也嘱咐我们要养浩然正气——至正至刚至大之气。心性之禅:觉照力,也就是佛性佛法在冯先生眼里是智慧之学。在先生看来,很多人,感情太重,执着于情,沉浸在情感中,贪恋情感带来的凄苦之美,不能慈悲喜舍,就是愚痴。有天喝茶,冯先生道:“我们今天喝茶的主题是——向愚痴宣战。”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中,冯先生强调般若波罗蜜最重要,般若——智慧。青年时代,冯先生受教于本光法师,本光法师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出家后曾为太虚大师侍者,并在汉藏教理院、金陵大学担任教职,于儒、释、道三家均有深湛的造诣,尤精于易学、华严、唯识与禅宗。本光法师教人的方法直指心性:心灵不要落入危险的角落,不要落在阴暗的地带,一看情形不对,马上要撤退,逃之夭夭。然而,日常生活中,繁忙的工作,复杂的人事关系,通常使我们深陷其中,不得脱身。先生只道:“各位静下心来看一看,储存在心里的那些念头,来来去去,每天打了多少妄想!经常被自己的念头所欺骗,所忽悠,要知道这些都是镜里花,水中月。要提起觉照力,觉照力也就是佛性。禅不在蒲团上,如果把禅翻译成汉语,第一个是静虑,第二个是思维修,第三个是定。静虑:我们的思想里的杂质很多,妄想很多,就像电脑里的病毒很多,把我们思想的杂质,像电脑里杀毒一样把它排除掉,第二,思维修,我们的思想并不都是非常优秀的最佳的程序,自己的性格,自己的习惯,自己的眼界没有打开,那不行,所以要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优化我们的思维结构,简化我们的思维结构,这个叫做思维修。”情感也是心的内容,万事万物都是心的对象。叔本华称“世界是我的表象”,在这些表象世界中,始终有个智慧的觉照力在那里,如如不动,这才是我们想寻找的禅。冯先生对心性的解读,除了剖析,也有许多相应的对治:“心性需要缓急相应,疑心重的就少打问号,从不疑心的就多打几个问号;过悲易伤阴,过乐易伤阳。”佛学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冯先生已洋洋洒洒写了数百万字来阐述它,而先生常能跳出佛经说佛法,玄奥的《周易》和老庄,宋明理学奠基之作《通书》、儒家经典《中庸》,在先生那里,都与佛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智慧的奥妙。生命之儒:仁义礼智信某天,先生将南怀瑾老师赠南老的话转赠给我们:“律人严,众必远;律己严,过必减”。并配成对联:“与心和,神自全;与境和,事自圆”。克己复礼,和谐自己的心,进而和谐世界,这显然是儒家修身养性之学。在先生看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就和佛家的八正道一样,都是很明确的正道,是需要固守的底线,举心动念所作所为,一定要合符这些规矩:“如果不固守这些底线,去干不仁不义损人利己的事就是恶。“邪动,辱也”,如果去做不仁不义的事,肯定是自取其辱。“甚焉,害也”,不仁不义的事,损人利己的事干多了,岂止是自取其辱,甚至连性命都会不保,害人终害己呀!”仁义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有智通礼并有利于社会,才能称为仁义礼智信。真正的智者一定是仁义的人,在人事圈里,吃点亏是福。先生很幽默地看待这个事:“以得失来说,走仁义之路划算,是个绩优股。不仁不义的股票买不得,买了就会倾家荡产,哪怕一时得利,长久绝对没有好事。”先生也告诫我们:通常我们未必能十全十美地把握仁义礼智信,言语行为的后果往往都不是自已所能把控的,所谓病从口入,祸入口出。冯先生常说:“如果我们善于优化我们的语言,就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占很大的优势:第一节约时间,第二节约精力,第三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言多必失嘛。还有言多必诈,为君子所不耻。说多了没用,要回到《道德经》里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用孔夫子的话就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因此,在冯先生那里,往往旁人高谈阔论的时候,先生却在一旁默然;而旁人无语之时,冯先生便开始随机说法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儒释道三教妙理无不信手拈来,引人入胜。月色已高,茶几上的茶越喝越淡,先生要“守子时”了,人们尚不愿离去。“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唱天下白”,这是对冯学成先生数次接触后的一些感受,而那些曾经的风霜与困苦,都化在轻烟淡雾之下,如沉香之馨,定静而弥久。

心性之学

PART1心灵锁钥1、 唯识学论它既非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维识之学是认识宇宙真相和实质的一门学问,而且是“转凡成圣”,使人类得以在生命和精神的“质”上得以升华的一门学问,正如物质是能量的特殊状态,能量也是物质的特殊状态。佛教认为:“心即是物,物即是心。世界真实意义在于人们的认识。佛教的般若法门和三十七道品作为指导小乘禅、大乘禅、无上乘禅。禅定加上般若,就可以“转识成智”,转烦恼成菩提了。般若可以把禅定的趣向引向罗汉的彻底寂灭,并在这个基础上广修菩萨的无上大法--六度波罗密,一面广度众生,同时成就自己。佛教把一切精神的、物质的、业行的、过去未来的、善恶不同的内容,分成五个大类,即五位法:一、心法,二、心所法,三、色法,四、不相应行法,五、无为法。其中前四位是有为法,只有最后一位是无为法,这是因为五位百法的重心在于对世间众生的教化,故重点在对世间有为法的剖析,为解脱道铺路。而无为是佛菩萨的境界。第一位是“心法”,心就是识,识有八种,心法也有八种,这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在第六意识里确定了般若,就有了正知正见,就可以不受第七末那识的继续污染了。末那识是大染源,知识认识的真理对它是不起作用的,它是把阿赖耶识执着为“我”的,阿赖耶识中含藏的净秽种子都为末那识所执着。末那识先天的根本烦恼,必须付诸实践来断,这被称为“修所断烦恼”,要“修所断”,当然得靠禅定的力量了。将有漏的末那识升华为无漏的“平等性智”,先于它从有漏变为无漏的第六识则升华为“妙观察智”。随着六七二识的升华,阿赖耶识中的“一切种”也全部转凡成圣,转烦恼为菩提,于是升华为“一切种智”,又称为“大圆镜智”。相应之下,眼耳鼻舌身这前五识岂有不转化之理,于是前五识就升华为“成所作智”--“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凡夫终于大功告成,解脱成佛。第二位是“心所法”,也就是“心所有法”,这八识庞大复杂的精神内容和工作状态都各有其相应的对象和运行轨道,这一切都在“心所有法”中各就各位。第三位是色法。心法,心所有法是转谈精神与心理现象,而色法的重心则是指物质现象。当然在唯识学中,色法仅是精神内容的一种外在形态而已。色法包括了眼耳鼻舌身这物质的五根,和色声香味触这与五根相对的物质现象。第四位是心不相应行法。它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共同作用--“行”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现象。在二十四种心不相应行法中,对事物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把握,如生、住、老、无常、流转、势速这七项,属于事物运动变化及相应的状态;而方、时、数、次第、定异、相应、和合、不和合这八项表现了事物间的关系;名身、句身、文身这三项表示了语言文字的基本形态;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这四项则特指众生的四大形态;而无想、无想定和灭尽定则专指不属于心法、心所法的三种禅定状态。第五位是无为法。无为法是不依因缘和合而成的,也不是心意识可随意造作的,如《心经》所说的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绝对的状态。总之就是菩提,就是真如,是达到解脱的佛菩萨们所表现的精神状态。2、《大乘起信论》心真如门和心生灭门真如是体,是本体世界;生灭是相,是现象世界。本体世界是不动的,是一;现象世界是动的,是无穷的数。生灭是真如的生灭,真如是生灭的真如,一心二门是一不是二,是“不二”的。真如,从不觉回归于觉。念头的起伏是“心动”的表现。心动就有念,心不动,安静了,就是无念。另一方面是“觉”与“不觉”。念头起伏而“不觉”,那自然与无念无缘;如果念头起伏而能“觉”,那就与无念有缘了;能在觉上层层深入,最后就达到了无念。3、禅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确,与唯识宗的严密,天台宗的精细,华严宗的博大相比,禅宗的确没有系统的充满理性的说教。理论的东西绝非真实意义的佛教,理论并不能使人成佛,佛教经论往往成为“所知障”,是修行实践中的大敌。禅宗在自己的修行实践中提出了“全体起用”、“大机大用”等方法,为修行者指出了一条走出困境之路。“起心动念,弹指动目,所作所为,皆是佛性全体之用,更无别用。全体贪癫痴,造善造恶,受乐受苦,此皆是佛性……一切天真自然,故所修行之理,宜顺此而乃不起心断恶,亦不起心修道。道即是心,不可将心还修于心;恶亦是心,不可将心还断于心。不断不造,任运自在,名为解脱人。无法可拘,无佛可成……心性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故,但任心即为修也。禅宗的方法,并不注重于理论,而在于活泼泼的那一念的灵动,要在这一念之上转身,在这一念之上悟入,要在这一念之上成佛。这一念,既是人们平常的思善思恶的一念,又不是思善思恶的一念。这一念是“全心”之念,是能善能恶、能动能静的一念;是能生千念万念的一念,是能容千念万念的一念;既是刹那而灭的一念;又是一念万年、万年一念的那一念。在这一系列意义上,禅宗通过对这“当下一念”,打开了心灵沉重之门,使人在直接的感受上体悟到全部精神、全部佛法的秘奥。“何为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心性之学,人们的心性究竟是善是恶?儒释道三家互补互用。道家的性命双修,性则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命则多与佛教的禅定和十二因缘有关。通就是禅,就是道,就是心,就是人们无污染的精神和理性。中国在心性之学儒释道三家远远超过国外一些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不必一切向外寻而迷失了自己。

云在青天水在瓶——冯学成先生著作读后感《心的世界》

《心的世界》(南方日报出版社)《心的世界》最初是两本书:《心灵锁钥》和《棒喝截流》,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丛书里的两本。《心灵锁钥》的副标题是《佛教心理世界》。从《心经》、《大乘起信论》、《大乘百法明门论》等书切入主题,讲述了佛教的心理世界。这本书比较接近与“唯识”。冯老师曾说:“现在很多学佛的人都去学心理学。却不知道,佛教的唯识就是心理学。西方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疾病,健康人格的研究远远不够。唯识研究的范围要广大得多,不但研究普通人的心理,还研究六道众生的心理,乃至研究圣贤的心理,罗汉是怎样的、菩萨是怎样的——这些都是世间的心理学家们无能为力的。”据说,陈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学》就是受了冯老师的《心灵锁钥》的启发后编著的。《棒喝截流》的副标题《禅林奇韵》,叙述了禅宗五家七宗的概括,包括纲宗、简史等等。此书对《宝镜三昧》的解读似乎又是重新阐释。经过反复锤炼,《宝镜三昧》早已成为冯老师的看家法宝了。


 心的世界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