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都柏林

出版日期:2015-5
ISBN:9787533941330
作者:(西班牙)恩里克·比拉-马塔斯
页数:313页

内容概要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1948— ),西班牙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诺贝尔文学奖角逐者。比拉-马塔斯出生于巴塞罗那,1968年为逃离佛朗哥政府的独裁统治而移居巴黎。一生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二十余部小说和散文集,被翻译成三十多种语言,曾荣获多个知名文学奖项,如法兰西美第奇外国小说奖、西班牙巴塞罗那城市文学奖、西班牙文学批评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等,并因其杰出的文学成就被授予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
比拉-马塔斯的作品留给我极大的印象。我深深地着迷于他的幽默、他对于各类文学拥有不可置信的知识、他对作家的热诚,以及他毫无畏惧地采录文学主题并将之成为自己写作的一部分内容。
——保罗•奥斯特
我在读比拉-马塔斯的小说(《似是都柏林》),这是本非常棒的小说,叙述者向我们详细描写了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细枝末节。我并不认识马塔斯,也不打算认识,我更愿意阅读他,让他的文字渗透全身。
——西班牙著名导演 佩德罗•阿莫多瓦

书籍目录

五月
六月
七月

作者简介


恩里克•比拉-马塔斯是西班牙当代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热门竞争人选,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

本书是一部向詹姆斯•乔伊斯和《尤利西斯》的致敬之作,故事令人愉悦而略带感伤,充满神秘、偶然与大量的文学指涉,耐人寻味;也许是最迷人、最幽默的后现代小说

独家引进,简体中文版全译本在中国大陆首次面世
穆萨埃尔•里瓦是一名退休的文学编辑。一天,他梦见自己置身于从未去过的都柏林,参加了小说《尤利西斯》中描述的一场葬礼;其间,有个神似贝克特的年轻人总在他眼前出现,又突然消失不见。他是谁?是里瓦一直渴望发掘的天才作家,还是童年时代抛弃了他的本真精魂?于是,里瓦邀请三个作家朋友,在布卢姆日来到都柏林,为日趋没落的印刷时代举行一场葬礼。随着时间流逝,他逐渐明白,那个梦是某种启示,预兆了一个时代的终结……这是一部令人愉悦而略带感伤的作品,比拉—马塔斯娴熟地运用了故事套故事的迷宫式手法,在书中充满神秘、偶然与大量的文学指涉,使自己的小说成为一种迷人的品牌。
————————————————
《似是都柏林》是比拉-马塔斯迄今为止最优秀、最动人的小说,充满温情,饱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悲悯沉思。
——《当代世界文学》
(主人公)抱着对文学的无比激情与执着热爱,直面命运的挑战,这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纽约时报书评》


 似是都柏林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黄夏/文单从《巴黎永无止境》、《巴托比症候群》等小说来看,其作者恩里克•比拉—马塔斯一定是个嗜书成痴,以至精神要么过度亢奋、要么极端颓靡的作家,因为这两本书中就尽是这类嗜书成痴的家伙。但今年8月马塔斯访华时,国内读者见到的却是一位幽默睿智,有时甚至喜欢恶搞一把的作家。想想倒也不奇怪。一个顺手就能编造马龙•白兰度访谈,并且编得严丝合缝、竟至于这么多年从没被揭穿过的作家,怎么可能会被他笔下的人物牵着鼻子走,随随便便跑起野马来呢?长篇小说《似是都柏林》,就再次证明马塔斯既能浸淫于人物,又能超脱于人物的创作才能。小说时不时显得浪漫、温情、沉郁,但就在马塔斯刚刚开始向你表达这类情愫的同时,他的反讽和戏谑精神就已经在蠢蠢欲动、蓄势待发了。于是,小说的主人公里瓦——奔六的老男人、失败的文学编辑、困窘的无业游民、亲人眼里的流浪汉、信息时代的自闭症患者——在你看来就既觉得可怜,可要实话实说的话,又有些可笑和欠揍。里瓦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多,有些上瘾了。在他眼中,这个物质的、现实的世界实在太无聊了,反观他那个想象中的世界,则挤挤挨挨地充满了那么多文学意象、角色和氛围。为了让这个物质现实的世界变得稍微好过一些,他把另一个世界中的意象、角色和氛围叠加在前者之上,使之成为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学大舞台。这还不够,他仍向往着都柏林和纽约的朝圣之旅,那里不仅有文学,还有艺术、电影、歌谣和绘画。他的目标是,通过篡改他人的记忆来构建自己的身份:“他可以成为博尔赫斯笔下的主人公约翰•文森特•穆恩,也可以成为文学引文的大杂烩;他甚至可以成为一片精神世界中的飞地,各式各样的人格都可以在这里栖息共存。”把人物变成精神上的一片“飞地”,决定了马塔斯在《似是都柏林》中的写作策略。他在里瓦与现实世界之间拉上一扇大大的屏风,将他与家人的互动置于叙事的边缘,以至其时空转换呈现如梦似幻般的急骤跳脱。同时,马塔斯让里瓦所宅居的方寸之地变成想象的“飞地”,让一切现实的虚拟的过去的当下的,在物质世界的荒原上长成蔚然一片的奇幻之森。最后,马塔斯又留下了透视“飞地”的一扇窗户,那就是里瓦的妻子塞莉娅,她是个佛教徒,信奉超然无我、世界虚空。马塔斯塑造这个与里瓦这样的自我中心主义者截然相反的人物,就是为了凸显世俗人眼中的他,是多么“不正常”。但对我们来说,这样的“不正常”又是多么美妙啊。因为,所有日常、世俗、平庸的生活,全都经文学化、艺术化,而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小说中,马塔斯不仅师法詹姆斯•乔伊斯,将一件件“极其平凡世俗的小事,置身于荷马史诗般宏大的英雄式背景之下”,而且,他还向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这样的先锋艺术家,和让•吕克•戈达尔这样的电影大师,致以无限的敬意。对他来说,“将文学与城市、电影与宾馆、建筑与深渊、精神地域与文学语录结合在一起”,即是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栽植比喻和联想,刻下高度神秘的字符和密码。于是,我们看到,整本《似是都柏林》中出现了大量互文和指涉,以及其他或真实或虚构的桥段。里瓦跟出租车司机谈下雨,让人想起莎剧《麦克白》中的经典对白:“这雨还得下。”“让它下吧!”里瓦跟父母谈起6月16日的都柏林之行,这个日子刚好是《尤利西斯》故事发生的那一天。里瓦约三位好友共赴都柏林,哄他们见证他为“古登堡时代”(印刷时代)举行的葬礼,仿佛他们就是《尤利西斯》中的送葬三人组。而当妻子暗示里瓦疯了,撇下他去用烤箱热晚饭时,里瓦奇特地想起了法国作家儒勒•列纳尔作品中的一句话:“一天,伦敦的一位年轻女子留下了一封信:我去自杀,爸爸的午饭在烤箱里。”严格意义上来说,《似是都柏林》和马塔斯的其他作品,都是为在文学上有所准备的读者创作的。欠缺阅读积累和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难免觉得作者既爱掉书袋,又摆了各式各样的谱。不过,这也说明了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很多时候,不是读者在挑选作者,而是作者在挑选读者。马塔斯告诉我们,读书读多了,固然会让我们的现实世界变得狭小,但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何其阔大,以至于需要我们用上一生的时间,通过阅读,来填满它。
  •     惶惶不安,堕入执念昔日风光无限的出版社编辑,退隐平淡反复的退休生活,难以面对落差而迷失方向。也适合迷失在其他执念中的人阅读,和主角一起飞跃。然而昨天木已成舟,今天转瞬即逝,明天有名无实。唏嘘无奈!
  •     在《似是都柏林》中《五月》和《六月》两部分,比拉-马塔斯尤其以一种戏谑和愉悦的手法来处理大多数现代派眼中必定是苦涩和灾难的主题,审视和运作自己的生活,同时又没有抛弃写实和心理上严肃深沉的考察,包容了忧伤又甜美的怪诞和神经质,主人公的热情和愿景像一盏慢慢融化的冰激凌给人以联想。这是一部不断寻求默契的小说——幽默、阅读、生活经验上的默契——他笔下的生活在最活跃的时候显得有趣可爱,比拉-马塔斯好像在庇护里瓦,里瓦那倦怠的依赖性的四肢,靠枕在生活的轻柔波澜上,虽不十分如意,但也不激烈,隐约传递出生活的意义;他就像只被施了催眠术的壁球,藏着春末夏初巴塞罗雨季朦胧坎坷心境,在文本、书脊、幽灵和世界的安全气囊间近乎失重地弹来弹去,幸运地频频躲闪过致命一击的幻影。里瓦具有古怪绝妙的对自己和他人的意识;他乐意在生活中融进仪式感,其中的庄严又混入了热带气候或爱尔兰苦雨的调味品,有时会给人以大快朵颐兼消化不良的联想,生活导致人物一种友善的生理反应,似乎人物的体验踏入了生活的漩涡与虫洞,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距离问题,而是升起自另一条地平线的光采与喊声,比如这样的句子,(主人公)“十五年前在巴黎和聂斯基的那次会面,和W.B.叶芝与詹姆斯·乔伊斯在都柏林的那次见面实在有些相似——尤其是两人的年龄差以及那句令人反感的告别辞”;这样的类比是什么,漫画,快照,喜剧性定格,煞有介事的类比,文学世纪的荣光降格后与生活结成的血缘谱系,就像王子爱上灰姑娘,也许最终聚焦在两幅神情上,横冲直撞的乔伊斯/聂斯基和愣住的“老”叶芝/“老”里瓦,就这样,里瓦的肖像上已被甩上一块厚厚的颜料,文本或事件的滑稽与严肃的互文性发生效果,在生活的一刻爆炸,像儿童气球和彩色礼花一样爆炸,酸楚的妙趣。有时,又是另外一种启示和末日风格,比如里瓦在梦境与父母家辨认出的幽灵,带着爱尔兰式的消沉气氛,此时,游戏成分淡了许多,构成全书最隐晦灰暗的部分,也许也是最动人的部分,直到被别的动静引开,漂浮的人慢慢安全降落。这部小说越来越像一幢古宅,陈列着各类珍品,那些悬浮的锁孔,它们是一些飞动的只言片语,口头禅,妙语,一行诗句,出版清单,或偶遇,或者从锁孔里窥见的纽约,那些门,标识着梦境和现实,过去与即刻,中心与边缘,开放与孤僻,文学与生活,但没有说明它们各属哪边,里瓦也许忘记自己身上带着许多钥匙,也许忘记辨明许多钥匙的方法,也许古宅里有外来的闯入者或内部的幽灵,那个尼赫鲁式蓝色外套的雨中青年也是如此,一个插上钥匙的锁孔。命运就是生活,是私密的,是古宅的私有制度,生活的众多契机,里瓦头脑和身边无数棱镜曲折映射的光谱,偶然捡起的糖粒,回忆录的滋味和凌乱的心愿,一种拧转钥匙的腕力和运气。于是,在小说中段,那个贝克特觉醒的插曲中,里瓦赋予它强力的色彩,好像把整个生活翻了过来的气势,“于是,仿佛一切都收复了失地:多年来的犹豫、寻觅、疑问、失败突然都有了意义;而他必须完成的事业的前景也凸显得一清二楚:他明白了,自己长久以来一直努力抗拒的黑暗,其实正是他最好的盟友;他还隐约看到了他必须创造的那个让人真正得以呼吸的世界。他就此与意识之光形成了某种坚不可摧的同盟。与风暴和黑夜的联盟一直维持到他最后一口气”;也许里瓦这颗弹来弹去的壁球之后暗示了一种击打,这击打在某一刻会诞生表明出一种命运的方向。里瓦激动地转述了贝克特的顿悟,但有点实在的他终究感到,“这样的觉醒令人羡慕”,这起码也算半个黯淡结论了。闪电的印象已经在100多页前消退了。爱尔兰之行还在筹备之中,幽灵却已带着灵光漂移至南方的巴塞罗那,领头的是贝克特和那个酷似贝克特的尼赫鲁式蓝色外套的雨中青年。熟悉这些信息和偶遇现实与精神双重暗示的读者将不会急切地等待那个“布卢姆日”计划和古登堡葬礼的最终实现,他们等待的是里瓦内心更多更丰富的声音,甚至是那个海顿式的强音,或者说,这一切,葬礼和交响乐已经在进行了,在月份之间转了调性。那些迷宫,文本指涉游戏与乐趣的后现代元素被削弱了,比拉-马塔斯/里瓦的解密其实很接近老式经典的作风,象征,内心独白对于生活密码的回应,纯粹荒诞感处于平衡之中。里瓦生活的无秩序中有种渐渐清晰的秩序,他在贝克特的世界里居住,最早撞见的也是“贝克特”,可剧烈的荒诞总体上被稀释了,胶上了较柔和的外壳,夹杂些许反讽,也显得不那么严峻,我想,里瓦本质上更贴近乔伊斯与《尤利西斯》,属于彻底的风暴与黑夜之前的漫游者,往昔的守灵者。文学与艺术全面占据他的生活,也将为他提供生活的解答,虽然有时会有偏差,夸大,但从喜剧性和严肃性两个方面都产生了各自的效果。里瓦还攥着什么,他总是有点固执,怀旧,而贝克特在《克拉普最后的录音带》里写道,“我们经历的所有苦难,最后又能留下什么呢?最终,只剩一个年老色衰的妓女,穿着可笑的雨衣,伴着雨在孤零零的船坞上漫步”;恐怕,里瓦真正畏惧的是上面那样的结局,绝对彻底的失败,阴影已经降下,他惊讶雨衣青年举手投足间“一股不可思议的冷漠”。在里瓦的意识中,对自我的怀疑与他生活和事业的遗憾密切相关。里瓦的愤世嫉俗既不彻底也不激烈,他是个有几分软弱的令人同情的角色,他很容易就以自我安慰与辩解的方式在生活中做出妥协,可这妥协又以其复杂与琐碎的意识,往昔与未来幻梦的碎片显出抗争的意味,抗争终究笨拙和谦卑,却能引起理解与共鸣。他在路上狼狈地啃面包片表现出喜剧性的愤怒和自嘲,也迷失了对自我的认识。有几次,他似乎真的走进穷途末路,自认为是一枚轮盘上的赌注,十分可悲与尴尬,“他想象中的画面是这样的:她坐在蛋糕店里,打扮成吉普赛女郎,费了好大力气替里瓦解读他的牌语,像极了玛丽莲·迪特里茜在《历劫佳人》中的样子,然后意味深长地笑。里瓦对她说,请你一口气把我的未来全部透露给我吧。蛋糕店的最里处暗得几乎看不见光。她却回答,你根本没有未来;然后她放声大笑”;可这些肖像和意识的泡沫似乎终究没有将人物网入全然消沉的泥潭里。对于一位博学的老文学出版商而言,意识语流的容貌和修饰又像是跨过泥潭的基石,甚至不乏喜剧的轻盈活力与舞台联想,推搡着黯淡的情绪。里瓦的优势也许就在于他自己说的,生活变作了文学,文学提供了对生活的洞见,在这把悬着的双刃达摩克利斯之剑下,里瓦能与另一个里瓦对话,从支撑生活的能量来看,里瓦的自我意识尤为重要,构成一条曲折的通途。小说持续放映着改编注解版的《尤利西斯》。对于生活和失意者的书写,比拉-马塔斯调制了生活的滋味,抵达了许多表现同主题苦闷、断裂和缺憾的文学未见的光亮之处,而且并没失真,无论是幽默还是忧伤风格都决定了性质,急促的思维和绵长的叹息交替往复,悲喜并置的气质,挽歌和光辉的双重性诠释了抗争,这是《似是都柏林》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也最吻合《尤利西斯》的精神。偶遇是小说的另一个主旨。里瓦寄往从陌生人和突发与设定的事件中找寻熟识的感觉,找到童年遗失的精灵,可以说是小说最重要的驱动力。事件是不可预料的,但从事件中爆裂出的可能性就好像一颗种子成熟的时机。这艰苦的解码和有意无意的搜寻与遭遇中,读者也能体会到《尤利西斯》所表达的置身世界的感受。可是——《七月》里有一场贝克特的荒芜,一场贝克特的事故,一间裹着贝克特的屋子。偶遇和偶然的主题在此强烈到极点,荒诞卷土重来,声势浩大,从内心的焦虑到谁也不认识的马拉奇·摩尔之死推开门抵达大街进入酒吧烂醉大哭于梦境和世界的中心又折回屋中孤零零的摇椅上。世界的中心的幸福感竟如此脆弱,转眼崩塌,里瓦对自己的命运做出的灵视和洞见:那是世界的深渊,末日码头的最远端。里瓦陷入酒精和荒芜。马拉奇·摩尔之死意味着里瓦最终失去了理解生活的钥匙和动力,那位死者最后被描述为一副形似贝克特的相貌,此时,我开始怀疑自己对《五月》和《六月》的解读,怀疑自己是否可能漏掉了许多关键细节。《七月》不是情节上一览而过的部分,意象和转折美妙又艰涩,《似是都柏林》总给我一种海岸线的联想,它延展,无意中慢慢框住一片海域,或又洒脱地放手让大海飘向远方,可七月,海上升起了一片大雾。我后悔没有一鼓作气读完这本书,经过了雨天、晴日、下雪,感情和细节稀薄起来,今晚重新扎进密度极大的七月部分后半段的谜语和谵语间,我有些不解,较之五月和六月里那些文学掌故,耐人寻味和思索七月的默契依赖全神贯注,甚至需要更多的经验性共鸣,古登堡的葬礼最后宛似化作里瓦自身的葬礼——我的脑海里猛然钻进这个印象——可酒精中里瓦的自我剖析我已难以把握了,难道在五月和六月后最终就这么突然又必然地抵达了这样的结果?小说结尾,里瓦“偶然地”参加了现实都柏林一位素昧平生却又冥冥中十分亲密的马拉奇·摩尔的葬礼,(此时,现实这个词已经愈加不够精确了),里瓦在爱尔兰找到了生活与下葬的归宿,葬礼上,意想不到的灵显时刻发生了,他看到了年轻的贝克特站在死者的家属身后,就是贝克特!贝克特站在乔伊斯式葬礼的悲伤气氛中,里瓦身上的幽灵和作家死而复生,“这在他看来已经是一个再好不过的讯号”,一个真正的中心出现了,不是酒吧街头暴风雨岌岌可危转瞬即逝的中心,而是孤独振奋时那尤为动人恒久的中心的光辉。我称里瓦为里瓦·吉诃德不仅仅因为书本对于他自我的影响,也不仅仅因为他在书斋和出门,沉思默想和街头偶遇中举手投足间展露的气质,最重要的在于,他是一个冲向自己荒诞命运的骑士,里瓦那位大名鼎鼎的祖先与风车战斗,里瓦和自身的末日体验战斗,终究是在捍卫各自相仿的尊严。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所以说作者最后在圆形白色建筑旁从死亡中重生,找到了“已死”的幽灵。真是环环相扣啊…
  •     一位文学编织者。网尽天下好书,是引文杂烩,又是风味独具的精神盛宴。说是向乔伊斯致敬,更像是解讽自嘲。难道文学的任何野心都不应该是场幻梦?……
  •     看介绍以为是奇幻历险小说才买的,结果讲得是一个无法接受自己衰老与失业的老年人的思考。
  •     cried 太丧
  •     不过你知道,总会有个你完全意想不到的人露面。
  •     好像看懂了,其实没看懂
  •     没读过《尤利西斯》是个问题
  •     真该先读读《尤利西斯》的。
  •     太散。
  •     文青之死
  •     关于文艺的老无所依。
  •     用编辑的身份开始新版岛上书店,当然走的不是治愈风~
  •     很耐读的一本书,幽默感十足,感觉主人公全程脑洞大开,不知为何总让我想起《麦田里的守望者》,喜欢这种类型的书
  •     读了最大的感受是要去读尤利西斯
  •     很棒的四层葬礼…也就喜欢看人掉书袋
  •     一本强大的碎碎念。
  •     不太适合我?
  •     没读过《尤利西斯》是硬伤……但是从古登堡到谷歌,真是末日的哀歌。边读着,总是会联想起里尔克的《布里格手记》。天才和很优秀的一般人的区别。
  •     少了《巴托比症候群》里的创造力
  •     读完浑身都是枪眼。。。
  •     纸媒挽歌
  •     里瓦在别人的故事里遇见自己,我们在马塔斯的故事里遇见尤利西斯、贝克特…
  •     啰哩啰嗦,删去三分之二都没问题。
  •     (1)谷登堡时代的葬礼vs.谷歌时代;(2)戏谑对待末日危机;(3)文学编辑的生活vs.文学史的缩影;(4)真实或虚构的文学作者作为人物;(5)批评性的、散文式的小说。
  •     作家是编辑的幽灵。
  •     先读完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吧,读了4个月多少次拿起又放下,资料查了不少,总算是啃完了!然而还是看的一头雾水……
  •     旧派的花园
  •     我喜欢这本书的语言,翻译得也挺好
  •     翻译简直太好了!!!南大西语系女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