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明的经济与社会基础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34763809
作者:(奥)多普施(DopschA. )

内容概要

阿方斯·多普施(Alfons Dopsch),1868年6月14日出生于奥地利帝国波西米亚(Bohemia)一个名为罗布西茨(Lobositz)的小镇上,该地区即如今捷克共和国的洛沃西采(Lovosice)。多普施于1886年开始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历史学,后于1890年获得博士学位,并在1898年成为维也纳大学的史学教授。在那里,他一直执教到1937年。1953年,多普施逝世于维也纳。
肖超,1975年生,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复旦大学法学院博士后。著有论文《提阿菲罗斯在〈致奥托莱库斯〉中史学阐释理论体系》。

书籍目录

目录
中译者序
英文版前言
第一章
当代思潮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第二章
所谓的“最早”期(恺撒与塔西佗)
第三章
大迁徙时代罗马人与日耳曼人
第四章
5—6世纪时日耳曼人对土地的占领
第五章
罗马晚期与中世纪早期的土地划分与农业经济
第六章
政治结构
第七章
社会的重构
第八章
教会
第九章
封建主义的兴起
第十章
城镇生活的发展
第十一章
制造业与贸易
第十二章
通货与货币经济
第十三章
回顾与总结
索引
缩略语

作者简介

“大象学术译丛”系列丛书《欧洲文明的经济与社会基础(套装上、下册,共2册)》作者通过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和材料,反驳了传统的中世纪初期日耳曼与罗马之间关系的史学理论,重新揭示了罗马与日耳曼这两个向来被认为彼此水火对立的世界,是如何经过缓慢的、各种不同经济与社会元素的延接与熔合,最终浇铸出一个单一的西方欧洲文明的。 他揭示了曾经被奉为金科玉律般的恺撒与塔西佗等罗马写作者的偏颇立场;指明在大迁徙时期日耳曼蛮族就已经相当的罗马化,他们对罗马帝国的入侵更多地表现为和平渗透而不是野蛮征伐;驳斥了早期理论家们建构的那种认为日耳曼人没有任何可耕地私有制的“马尔克”(Mark)共同体理论;揭橥了在日耳曼兴起与罗马消亡的过程中,旧有政治结构以及社会结构都没有被完全摧毁,蛮族与帝国之间更多的是延续与融合,而不是断裂与对斥;阐证了基督教会在罗马向日耳曼转换进程中的继承性身份,而并非两个彼此割裂的文化之间的中介;批判了那种认为是加洛林王朝各种军事紧急情况才使得封建主义快速兴起的观念,论证出不管是骑兵制度抑或是专业军队,皆系比查理曼要更为古老的事物;而且区别于大多数历史学家对查理曼时代的称颂,多普施更看重梅罗文加时代,更强调5、6世纪时罗马与日耳曼之间文化融汇对于欧洲中世纪的意义,而加洛林时代中很多被视为“复兴”的全新创造,也就因此被解释为是“一些在文化发展中从未曾遗失过的事物”;并阐明了早期中世纪欧洲的城镇生活虽然颇受冲击但绝未消亡隐匿,制造业与贸易尽管屡遭压制却断非戛然而止,其间钱币流通仍然盛行,货币经济依旧繁荣。


 欧洲文明的经济与社会基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讀魏晉南北朝史,大家都知道陳寅恪、唐長孺、周一良等前輩,儘管他們的觀點已經不再“新穎”,但我們都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才能看得如此之遠。他們的著作雖然經典,但並不算好讀。大家想想,如果把它翻譯成英文後,讓一位只讀過通史程度的外國人看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我讀這本《歐洲文明的經濟與社會基礎》,大概就這種感受吧。本書作者Alfons Dopsch是二十世紀初的奧地利中世紀研究學者,本書是其成名之作。其主要觀點在今日看來早已經被學界認同並吸收,似乎不再“新穎”,但這足以證明其地位。在過去,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之間,人們認為存在著一種“文明斷層”,亦即,當日耳曼人大舉遷移進入羅馬帝國境內時,他們是將這個舊文明摧殘破壞後,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新時代。這樣的學說,在今日看來當然早已過時,特別是在“古典晚期”學派出現後所主張的“文明轉型、融合”獲得認同與討論後。Dopsch的著作,正是在當時負責起推翻舊學說開路先鋒的經典之筆,運用舊文獻跟考古的成果,論證了日耳曼人對希臘、羅馬古典文明是一種吸收、融合而非破壞。Dopsch把時間點最早從Caesar、Tacitus兩位的著作中開展,他認為日耳曼人在當時是游牧跟定居並存,畢竟當時的戰爭頻仍,各部族在爭奪,生存空間”時,你也很難真正的常居。但更重要的是,從當時起,日耳曼跟羅馬文明之間的交流就已經透過貿易展開,特別是那些在邊境的部族,Dopsch甚至認為,這種融合是互相而非單向的。他舉出了相當多的例子說明,在之後兩三百年的帝國時期,出於軍事(缺兵)跟經濟(缺工)上的問題,大量的日耳曼人早已經“合法”遷入境內來填補這些空隙,甚至成為“羅馬人”。我們在帝國晚期看到大量高級軍官、甚至管理階層出現日耳曼人,並不是憑空冒出的。這種人口的流動引起的變動是緩慢的,突然趨於劇變尖銳是因為氣候的改變導致的民族遷移,加上羅馬帝國晚期的官僚腐敗,已經無力處理這樣的狀況,才引爆史實上我們所見到的眾多衝突。但是,吾人不要忘記的是,儘管是存在戰爭,但當時進入帝國的諸如哥特、汪達爾,甚至是法蘭克、倫巴底人,早就對於這個古典文明已經不陌生,甚至相當的羅馬化。從常理來推斷,除了現代因為民族主義所造成扭曲情況不提,征服者對於新領土直接接收遠比破壞來得省力多了。即便是成吉思汗,也接受了耶律楚材的提議。而且,在Dopsch看來,日耳曼人就像是一股活水,注入了死氣沉沉的羅馬帝國中,重新賦予了歐洲文明新的生命。如,大莊園是帝國晚期財富集中化就已經出現的產物,日耳曼征服者只是沒有重新的分配,僅僅做一些試圖減緩封建化的舉動;商業貿易在戰亂時代當然會衰退,但過去的城鎮只是被剝奪了獨立性,並且軍事要塞化,但仍存在少量手工業者,跟莊園互相交換商品,而且日耳曼人一開始不鑄幣是因為他們慣用羅馬的通貨,所以沒必要自己做。當然,最重要的莫過於教會跟征服者的聯合。基督教真的是個非常具有生命力的宗教,他們撐到了君士坦丁的降臨,又利用自己在社會具有扶弱濟貧,承擔起安定責任的作用,吸引了新征服者對他們的接納,甚至發展成一股足夠跟王權、貴族抗衡的階級,在接下來數個世紀書寫歷史。總而言之,Dopsch花了數章的篇幅論證的,是這種長達數個世紀的轉變,是“羅馬的日耳曼化”,從羅馬人開始越過來茵河開始到加洛琳王朝為止。讀完本書,我產生了一些跟當下發生的事情的聯想。事實上,羅馬帝國晚期發生的許多社會經濟問題在今日我們依然可以見到,而在美國,我們也可以看到拉丁美洲裔不斷的湧入已經引起軒然大波,甚至誕生了川普這樣的人物(或許我們也可以找到羅馬版的此公)。幾年前我讀過著名政治學家杭廷頓寫的《誰是美國人》,就在討論這個議題,他在書中也斷言,長期來看,不斷進入的新人口必然對美國文明帶來質變,甚至可能動搖其建國精神並使國家認同感下降,造成族群撕裂,不再團結。杭廷頓先生已經過世,他沒看到歐巴馬上台,也沒見到今日跟伊斯蘭的種種衝突,不過他的文明衝突論也許還是極具參考性。文明在歷史長流中產生變遷並不少見,,但人們是否做好心理準備接受,還是想要抗拒到底。同樣的情況也在歐洲可見,梅克爾不知道對於當年羅馬人跟她的祖先之兼的故事熟不熟。另外一個我在思考的是,差不多在同樣的時期,東西方的兩大帝國不約而同的崩潰,方式也都差不多。在注入了新民族所帶來的活力後,中國誕生了隋唐帝國,歐洲卻永遠分裂。這是個吸引人但恐怕無解的題目,但思考的過程總是有趣,Dopsch或許能給我什麼提示。最後,本書的翻譯基本上除了少數語句有些難解外,基本上算流暢。但是它本身就是個大部頭論文,中文是基於英文版翻過來的,而後者已經有精簡過了,可對於一般讀者者來說,還是太硬。但反過來說,研究者應該都有讀原文的能力,中譯似乎又有些多餘,不太懂它的市場取向。不管怎樣,還是應該嘉獎。以上。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很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