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吟絮语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506336451
作者:卜元华
页数:329P页

内容概要

卜元华:著有散文随笔若干,出版有散文集《百情集》、《心旅足痕》。现居西安。

作者简介

先生于1999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百情集》,这是一部关于“情”的个体生命言说。其中记录下他对亲情永恒不忘的怀念;对友情最真诚的回报;对乡情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各地风情最独到的见解。继而,他出版《百情集》的姊妹篇《心旅足痕》,若干篇什映射出某种内在的追寻。及至07年春,先生的第三部散文随笔集《行吟絮语》正式由作家社出版。其中囊括了他在《延河》《三峡期刊》《西北电业》《散文百家》等发表过的文章,更多的是他在不断的行走中,内心渐渐积蓄下厚重的风景线,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关于行走,关于探索的精彩美文。


 行吟絮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卜元华的行吟之旅》文/李毓卜元华先生的第三本散文集《行吟絮语》问世半年了,从有幸结识先生到现在已经八年,先生的书也已结集出了三本,作为受他教益多年的学生,不止一次尝试提笔写点有关先生的文字,但真正待到落笔,才感到以我粗鄙的学养,贫乏的文字是远无法解读先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的,却又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仅以我与先生多年的交往,以我所了解的先生的人格,以我所能够的对其文与人的理解,作以浅尝 1999年夏秋之交,正值先生的第一本散文集《百情集》问世之际,先生应邀来我厂讲课,因得与先生相识,蒙先生不弃愚钝,从此耳提面命,不吝指教,让我这初涉文学者感受到文学的独特魅力,并在这条道上蹒跚前行。先生常教导我:“文学是一条孤独的道路,只有潜下心来,才能作出好文章。”在“人生得意须尽欢”,透支快乐,透支健康,透支能源的当今社会,他几乎从不涉足KTV、按摩房、麻将馆等场合,他总说时间太少,要读的书太多。因此他“大隐隐于市”,闹中求静。他这样写他到图书馆任职时的心情:“一想到那任你采撷、吮吸的浩瀚书海,想到文献资料举手可得的捷便,那无法抵御的诱惑便把我从红火热闹的办公室拽进幽雅沉静的图书馆,虽然,有人笑我走进‘被遗忘的角落’。每天,我踱步于宽大的书库,志得意满的目光巡视着这块渴盼已久的地方,为自己与书缘分非浅的幸运所陶醉……”(《不解之缘》)。阿根廷作家、国家图书馆前馆长博尔赫斯曾说过:“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猜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想这句话同样是先生的心声。寒来暑往中,当他形单影只地往返于家和图书馆之间时,有多少人在声色犬马中沉沦,在灯红酒绿中迷失,只有先生始终固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不懈的追求使他身上具有了一种特有的气质,有人说是书卷气,我认为是一种“雅”气。这雅,非时下流行的附庸风雅,也非一般的雅致,而是“博雅”,是无欲则刚的傲岸,是洞悉世事的从容,是墨香茶韵的濡染,是宠辱不惊的洒脱,是忘情山水的悠然。如先生自己所言,在大多数时候,他是“讷言”的,而且越是热闹的场合,越显落寞。只有与兴味相投的好友在一起,遇到合适的话题时,他的思想闸门才会豁然打开。此时的先生与平日的沉默寡言判若两人,他深邃的双目熠熠闪光,他讲“仁者爱人”的孔子;讲“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脯”的周公;讲韩信、魏延的悲剧;讲蔡邕、王维的多才;讲长安八水、秦汉四道;讲狄更斯、普鲁斯特;讲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讲希腊、罗马,《旧约.新约》。此时,你会发现,在他那看似冷漠的外表下,原来竟汹涌着如此火热的激情。而先生表达感情的方式也同样如此,克制隐忍的笔调下蕴藏着喷薄欲出的感情:“深秋黄昏,天幕低垂,我在站台转转悠悠,女儿脸贴车窗望着我,说笑的习惯于我俩一下陌生了。……我一时窘于不能做出得体的挥手动作,竟顾左右而望他,让车开远,不敢追视……”(《女儿,走向成熟》);“整理妈的遗物时,他啥都不要,只拿了一枝又短又小的黑杆子钢笔,他说:‘这笔是我没工作时五角钱在旧货摊上买的,我走时给了妈,妈一直用着它。’”(《三哥》)。这种“惟见江心秋月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令先生的文字蕴涵了巨大的张力。而这种手法在《京华秋意》中运用得更加炉火纯青:“啤酒剩下半杯,菜没动几筷,我们起身走去,任那张摆着菜肴的桌闲在空落的街上。”寥寥几笔粗线条勾勒,虽无一字描写内心活动,却把悲凉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百情集》到《心旅足痕》,再到《行吟絮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的创作足迹大致分三个阶段:以《母亲》、《春天的记忆》、《白发偷生》以及《清姜明月夜》、《渭北,那场秋雨》等为代表的第一阶段;以《夜宿松潘》、《巴东夜雨》以及《雅安的诱惑》、《风中的康定》等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和以《多情的蓝桥》、《九嵕春意》以及《山乡双璧》、《祖庵的诗意》等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在文学这条道路上,先生从不懈怠,孜孜以求,不断超越,不断提升,以与日俱增的阅读量为基础,站得更高,眼界更广。第一阶段以亲情、友情、乡情为矿脉,以对往昔岁月的追缅,对亲人朋友的怀念,对故土乡音的歌吟为主体形成了他的情感类散文系列,这部分着重表达作者的感情诉求;从第二阶段开始,先生的写作方向有了明显的转变,他开始从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转向身外的大世界,他以行者的身份访谒,以学者的态度考证。他总能从无景处看风景,也许在别人眼中仅是一丛荒草,几通残碑,却总能引发他思古之幽情,他常说,他的旅游并不为赏景,只为寻找一种感觉,我想这种感觉就是他与山水自然,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沟通的桥梁。先生能于无景处观景,不仅仅在于他独特的审美视角,更赖于他厚实的人文底蕴,荒芜的草滩,散落的石雕,在他眼中无不承载着沉甸甸的人文内涵。</P>最喜欢先生在《乾佑河上》描写雨的一段文字:“尤其在你毫不觉察时,突然前面山头云过雨落,……那雨麻点点掉在河面,无声无息;疏落落扑上头脸,风爽雨清,全不似梧桐细雨的惆怅,西窗夜雨的缱绻,檐间积雨的絮烦。……那一天雨线如被峰刃腰斩,倏然失落山水间。恰似旅中站台,偶遇异乡知己,匆匆一握,掌中余温尚留,人却早已各自东西。” 艺术性地表述和语言的诗化是先生第二阶段创作的明显特征。</P>而先生第三阶段的散文虽然与第二阶段同属游记类散文,但这一时期的创作明显开始向大散文转变,一般由这几部分组成:艺术家的优美描述,学者式的严谨考证和哲学家的缜密思索:“那年,李世民杖出清泉,遂让一旁的魏征以文记之,大书法家欧阳询书丹,富平李姓石匠刻石。此碑以三绝名扬天下: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魏征的文才、欧阳询的书法。……后人有将第一绝去掉,将李姓石匠之雕艺列为第三绝的,我以为甚是有理。在当时,石匠地位卑微,难与重臣名士相比,但其精心雕刻的石碑,不但将书法家的艺术真性悟传到惟妙惟肖,而且整个碑的造型和纹图的精致、大气都是我所见到的石碑之最,其艺术价值并不低于前二者。何况贞观之治是一个时段,与碑的自身价值关系并不直接”(《秋到麟游》)。我常叹服先生脑容量的巨大,身处图书馆这样的信息海洋,对一个勤奋好学之人,涉猎面广是必然的,但像先生这样对一些领域涉足的深透,已远超出了一个普通作家的范畴。时下流行“学者型”,我不愿把这个现成词汇套用于先生,但先生之广博和精深是他作品受到慧眼青睐的根本原因。在当今这个大众写作时代,先生的确不算高产,因为他坚守自己的文学操守,赴炎趋势的不写、歌功颂德的不写,艳情低俗的不写,无病呻吟的不写,他绝不会为迎合大众审美情趣而放弃自己的“阳春白雪”,只有真正懂得文学、尊重文学的人才会发自内心地喜欢先生的作品。此文收笔时,先生那清瘦颀长、踽踽独行的身影又浮现眼前,在我的脑海中,先生永远是这样行走的姿态,他行走在青山秀水间,行走在文山书海间,也行走在荆棘与鲜花并生的文学道路上。转载自:http://7778783.blog.hexun.com/20036990_d.html
  •     《相逢宁静中 ——记卜元华先生》这个春节,与往年一样,相当寂寞。逐步发现一件事实:在物质丰饶的背后,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孤独。习惯于仰望星空,让星空的光辉与内心的道德定律(康德 语)再次植入灵魂,而这,毕竟是过于诗意的守望。曾屡次在深夜中安静下来,静默,之后祈祷。上帝并不愿意人孤独,祂曾在乐园中安置了两个彼此依靠、彼此温暖的个体,他们代表了“人”的最初状态:需要一种真诚、平等、友爱的交流。 于是,记得去年春节前后,元华先生驱车来家中作客。先生与父亲是挚交,共同经历过那个沧桑、且不断制造悲剧的时代,友情却以某种奇妙的方式跨越限制,到如今依然“情之所系,金石为开”。亲人因我生命中的偶然性悲剧事件,与我同受苦难,父亲的知交——一如元华先生,曾或多或少给予我的鼓舞,感怀至深。他此次到来,我确信:这并不是一次普通意义的聚集,有一种超越世俗标准的神圣纽带,携带着对受难家眷的安慰和应许,已从创世的那一刻开始,酝酿了这一刻平凡的相遇。彼时,我的状况自然憔悴,无论身体、心灵、思维,皆处于根深蒂固的阴霾状态,心理医生与中西药物皆无计可施。那一年,生命中从来不曾闯入第二道身影。先生也许不知,他来的前一晚,母亲与我共同祈祷,我们愿上帝运行自身的主权,预备一次合神心意的深入肺腑的交流。 先生走后,我即感恩。窗外的阳光愈加明媚。 我们交流的话题隐约清晰:从个体生命中偶发的苦难困境,如何走向光明、希望、幸福的人生旅程,到对比中西方文化对垒所产生不同的社会制度。交流与分享,在初春的阳光中,逐渐延伸开来。我的相当自闭的心灵,仿佛也不断被开启,理性与灵魂,进一步得到壮大和启迪。 先生予我讲解四书五经,作为与父亲同时代的长者,他对中华传统经典的挚爱在时代的斗转星移中,却已深入骨髓,并借此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理性思维。对国学精粹的研究心得,在他的新著《行吟絮语》中得到全面展现。这是一部关于行走,关于探索的散文集,与其说是先生历时数载结集而成的文集,倒不如说是关于他个体生命“在路上”的真实写照。他每到一处,即追根溯源,通过史料记载与民间野史,挖掘此地久远的历史脉络,由此产生大地上的悲悯和追寻。《普救寺秋深》中,先生的视野超越了易于坍塌的尘世建筑,在莺莺的爱情经典中,他事实上在追寻中华国民早已丧失的“爱之自由的精神”。在一个蕴含着凄美爱情的古寺中,先生看到“爱”与“自由”的生命真谛,一如俄罗斯的别尔嘉耶夫毕生对真正自由的追寻,他认为:“世世代代的人类都在追寻着摆脱奴役,达到自由的道路,都试图去揭示‘未被抛入世界之前的存在’,而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便是耶稣基督。” 总是有一些相似的灵魂,走着相似的心路。 读完《普救寺秋深》,我只是想到,在历史上的某一年的某一天,甚至,某一刻,有一位并不傲岸的先生,来到一座古寺,昂首“莺莺塔”,在其内心世界中,开始与“爱和自由”相遇,并且,“爱与自由”已完整的贯穿到他的亲情纽带,并创造自由、民主、仁爱、互敬的亲子教育。先生的亲子教育充满智慧,他的第一部散文集《百情集》中,第一篇章“亲情篇”即叙述着与亲人血浓于水的情谊,对他的两位貌美如花的千金,到如今依然保持亲密而不娇宠的情感,他们之间如伙伴,如朋友,先生的夫人也常亲昵地称她的孩子为“小家伙”,即使成立家室,也必定给孩子留有足够的个人空间。他们熟谙“距离产生美”,在“爱与自由”的和谐中,他们颠覆了中国式亲子教育一贯传承的“独裁式管理教育”的偏颇,让巴金对爱与自由所充满的“家”得以恢复。先生与我父亲同知的几位好友,大部分背叛了曾在婚礼殿堂宣称的“爱与自由”的誓约,导致婚姻破裂,而先生的家庭,在“爱与自由”的王国里,却异常坚固。《白发偷生》中,先生与夫人情比金坚,可见一斑。 在路上的人,捕捉着各自的风景,当你回首的那一刻,已告别了守望者的姿态,找到荣耀的归宿。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人,先生如是。他的尘世意义上的家满含爱与自由的光辉,《厚重的风景线》一文,先生在对《世纪之坝》的解读中叙述着精神层面对家园的守望与寻觅:“家园守望是很深的精神悲苦,是物质的根与精神的根长期扭结混生的,新的物质环境再好,却一时难以产生家园般的认同。”如是这般的关于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简要陈述,只有如先生这样经历人生的潮起潮落、烟云起飞,才会有此洞见。 《百情集》作为一部关于情的言说,可以看作先生人生的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心旅足痕》作为《百情集》的姊妹篇,可以看作先生人生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行吟絮语》作为一部关于行走,关于守望的精神底版,可以看作先生人生的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先生与我分享孕育了西方文明并在当下各国依然充满强大生命力的圣经,并由此展开了关于民主社会、宗教信仰、公民道德的理性思辨。 他认为:个体坚守某种纯正的信仰,会带来精神与灵魂的升华,同时促成人格的完善,推动着由个体组成的社会,走向文明和自由。他不是以“形式主义”“说说而已”,而是在一个平凡人的一日三餐与柴米油盐中,将爱的努力溶解于生活的细枝末节,发表在《西北电力报》《散文选刊》中的随笔杂感,多篇皆流露着鲜明的公民意识,对弱势群体给予关爱、理解、尊重、和同情,让这块从未被真理照射的土地,更多的出现捍卫人性尊严的目光和拥抱。先生对于写作,也从来没有“宏大目标”,并不刻意炫耀自己,用自己的笔抒写自己的人生,以思想延续自身的生命,不经意间,却已获得了上帝赋予的微笑。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一本才气横溢,独特迷人的青春文集,特别喜欢作者灵动的文字,温暖的心意。有青春的忧伤和迷茫,又有对生活的真诚与认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