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303101845
作者:桑兵
页数:360页

内容概要

桑兵,河北威县人,历史学博士。历任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中山大学逸仙学者讲座教授。出版《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术》、《治学的门径与取法——晚清民国研究的史料与史学》等专著。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及同名丛书、《清代稿钞本》。合编《戴季陶集》、《近代中国学术批评》、《近代中国学术思想》、《国学的历史》、《读书法》。

书籍目录

绪论
上编
孙中山与庚子勤王运动
一 兴汉会与自立军
二 兴中会与保皇会
三 革命与革政
四 余论
庚子孙中山上书港督卜力述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两广独立
三 拟定与递交
四 宗旨与策略
孙中山生平活动史实补正(1895——1905年)
——《孙中山年谱长编》编辑札记
一 澄清史实
二 补正细节
三 资料与问题
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
一 舍弃兴中会?
二 全国领袖
三 旧说新解
同盟会成立时孙中山的政治形象
一 文化英雄
二 统一与反满
三 天下为公
孙中山与新加坡华侨
一 早期联系
二 《图南日报》
三 建立同盟分会
四 革命大本营
五 拥护共和
胡适与孙中山
——从新文化运动到国民革命
一 新文化的同路人
二 善后会议
三 国民革命
陈炯明事变前后的胡适与孙中山
一 接近孙“系”
二 统一与分治
三 苏俄与中共
四 依然同道
下编
孙中山革命程序论的演变
一 绾以约法
二 共和与专制
三 革命方略
四 约法与《临时约法》
五 由约法而训政
六 始终不渝
孙中山与传统文化
一 语言工具
二 偏好史地
三 信而不泥
信仰的理想主义与策略的实用主义
——孙中山的政治性格特征
一 政治性格的两重性
二 两重性的适度
孙中山的国际观与亚洲观
一 强国取向
二 本位中心
三 济弱扶倾
辛亥前后戴季陶的日本观
一 了解与警惕
二 头号大敌
三 捩转潜因
《戴季陶文集》与戴季陶研究
一 戴季陶其人
二 文集的编辑
三 日本观
再版后记
人名索引
征引书目
一 著述文献
二 报刊
三 档案

作者简介

相对于国际上汗牛充栋的拿破仑研究,孙中山学还有很多谜底有待揭晓。
透过孙中山,关注孙中山周围的陈炯明、戴季陶、胡适诸人,可谓连成一片,满目桑田。
人物研究的曲曲折折,个案与事件层层推进。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史上的枢纽式人物,经验与智慧超凡脱俗,为人 行事往 往逸出常轨;其活动与思想能够勾连同时代的大事要人,对研究者的见识与功力极具考验。作者在深入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虚,通过了解孙中山周围的人事及其内在联系,具体掌握其每一言行的殊境、思维、潜意识甚至无意 识,力求达到了解之同情的境界。


 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刊于《经济观察报》想必在两岸三地任何一个学校使用的历史教科书中,孙中山都是伟大的革命家、爱国者。但近年来,有台湾人开始将孙中山视为“外国人”,大陆人则给孙中山安上了各种“罪名”。举其大端,包括破坏立宪、刺杀宋教仁、发动“二次革命”、出卖东北,以及签订比“二十一条”更为苛刻的“中日密约”……关于孙中山“卖国”的研究 尤其是上面所列的最后两条,说孙中山“卖国”,对很多人来说,简直是石破天惊,都以为是新世纪以来的重大发现。其实至少在二十年前,国内学界对这些问题都有了相当充分的讨论。中山大学的李吉奎教授在1996年出版的《孙中山与日本》中,即有一节谈“满蒙租让”计划,结论是“这种确定以领土主权的提供,去换取帝国主义援助的办法,不管动机如何,都至少不能认为是正当的办法”。对于孙中山与“二十一条”,李吉奎指出三点,一是孙中山表态暧昧,且指责黄兴批判“二十一条”是“讨好袁氏”;二是孙中山有意将提出“二十一条”的责任推给袁世凯,“不认为日本为交涉的主动者”;三是孙中山明知“二十一条”的危害性,却依旧坚持“只有先推倒袁氏统治才能消除外侮”。其结论是,“这种观点显然不能认为是正确的”。言下甚少为尊者讳的意味。还是1996年,南开大学的俞辛焞教授也有一本《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研究》问世,其中一章是“孙中山的‘满洲借款’和《中日盟约》考释”。经过详尽论证,俞辛焞比较确信“满洲借款”的存在,他在书中说,这项借款“如变成现实,‘满洲’借款也用不着争论,对此问题的结论和评价也就大不相同,但毕竟未变成现实。”言下之意,割让满洲之事若是真的实行起来,孙中山无疑是“卖国”的,所幸此事并无结果。对《中日盟约》,他的看法是,资料不足,“对此真伪下结论也为时尚早”。相比之下,在孙中山所谓“卖国”的问题上,俞辛焞比李吉奎要保守些,他为“回护”孙中山,对孙与日本变幻莫测的关系,给出了一种相对有说服力的解释。众所周知,孙中山一生都在期望日本援助他的革命事业,又在很多时候,毫不留情地批评日本对中国侵略野心。传统上,中国学者习惯用“认识论”来解释这种矛盾——孙中山对日本侵华的认识,有一个不断加深的过程,故对日观点时常变化。俞辛焞更倾向拿国际关系视角来看待日孙关系,指出孙中山选择对日策略,依据的不是情感,而是利益。具体来说,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谈判前后,孙中山正流亡日本,若激烈批判日本,“将势必被赶出日本,对革命事业不利”。加之当时日本与袁世凯矛盾激化,孙中山更要“为打倒革命的头号敌人袁世凯,努力争取日本支持”。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时,孙中山已在广东建立了军政府,不再仰人鼻息,故严正表示“二十一条”是“差不多完全把中国主权让给日本了”“中国就要成了日本的附属国”。在山东问题上,孙中山则称,“日本可为强盗,吾国断不能与强盗交涉”。从前我们将孙中山“圣化”,让他身上没有一个污点,以至我们从没有真正将他视为一个政治家。但事实上,一方面如俞辛焞所言,“政治家对一个问题的态度和言论,可以随环境变迁而有所不同,这是政治家的一个共同特点。”另一方面,政治家在决策问题时,必然会有所取舍,有时为了更大的目标,不得不有所牺牲。如果用这个视角来审视孙中山,是不是能让我们对他多几分宽容?孙中山的“理想”与“现实”如果要更进一步理解孙中山的这种矛盾,不妨看看桑兵的两本新书——《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说是新书,其实也只是桑兵前些年相关论文的合集。即使是作于十几年前的论文,现在看来,相较于市面上流行的各种人云亦云的通俗历史读物,依旧很有新意。 在《孙中山的思想与活动》中收录的《信仰的理想主义与策略的实用主义——孙中山的政治性格特征》一文中,桑兵从历史、文化、心理等角度入手,尝试解读孙中山的复杂性格。他在文中所举的例子,即使在“黑孙”如潮的今天,也少为人所知。比如孙中山为让“夙抱帝王思想”的刘学询资助革命,甚至表示“主政一人,或称总统,或称帝王”;又如辛亥革命发生后,孙中山曾委托日本帮助建立中央银行,承诺给予发行纸币、办理国库收支、内外国债等特权。还是拿“中日密约”来说,桑兵对俞辛焞等学者的“技术性鉴定”不以为然,更倾向于相信确有其事,并视之为孙中山一生中“最为出格”的事。但他阐释了其与“二十一条”的两点不同:一是动机不同,孙中山是为了革命,袁世凯则是为了称帝;第二是孙、袁所处地位不同,孙“仅仅是一种承诺,只有在日本援助中国革命成功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革命成功了,会不会履行,也是未知数;袁世凯则不同,他是一国元首,签署的“二十一条”具有法律效应,国家主权一下就真的被卖了。简言之,孙中山出此现实主义的下策,为的依旧是革命理想,而非个人私欲。在桑兵的理解中,孙中山的政治性格有其双重性,一方面是以上列举的实用主义行动,另一方面则是当之无愧的政治理想主义者——不屈不挠地追求民主共和长达40年。在孙中山身上,“理想主义引导着实用主义方向,制约着实用主义的范围和程度;实用主义探索着通往理想境界的千途万径,形成跨越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桥梁。”在某种意义上,桑兵与上述俞辛焞的解释其实殊路同归。孙中山怀有革命理想,而又无所凭依,只能通过不断变换盟友,以实用主义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桑兵就此判断,“孙中山对其政治思想愈是笃信,其实用倾向的幅度也就愈大”,竟至给人不择手段的印象。但孙中山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在中国实现共和,他相信在 这之后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一举收回失去的权利、领土。在《孙中山的活动与思想》这本书中,桑兵还研究了孙中山与同盟会、胡适、传统文化等问题,无不给出充足的史料、可信的结论。《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中《排日移民法案与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演讲》、《解读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演讲的真意》两章,则厘清了孙中山提出大亚洲主义的前因后果,堪为其对日观念的“盖棺定论”——期望说服日本放弃对华侵略政策,转而援助中国,实现亚洲独立。关于孙中山“卖国”意图的种种事迹,史料确凿,辩无可辩。这些问题的是非,自是不妨见仁见智。恰如桑兵说的那样,“孙中山不会因为一些污点的存在而失去其革命家、爱国者的光彩,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地善意掩饰或曲意辩解。”无论孙中山是革命家,还是政治家,作为一个人,都会犯错,不能因为这些并未造成真正损失的错误,而否定他一生的努力。在我看来,已经到了给孙中山“平反”的时候。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政治史研究是桑老师的特长 此书展示了如何进行人物研究的新奇想法 很有嚼头 开头绪言更是让你欲罢不能
  •     孙文看不懂古人注疏,看英文版来了解所谓传统文化。了解西方文明却只看流行地摊各种主义的烂货书。所言所论和现在网络上把本族奴隶主比作国家民族的弱智白痴一个样,动不动就中国领先几千年,中国几千年“先进”,中国古代民主先进至极之类脑残言论在孙文身上都可以找到渊源,孙文是两党脑残教育的源头,是网络弱智愤青的祖宗。而这样一个白痴伪造出来的东西竟然被当做历史神坛定论供奉百年,岂不笑话
  •     读的2001年版,就来标记一下。还好。
  •     《也论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成立——与何泽福同志商榷》
  •     #1866/11/12-2016/11/12 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 “孙中山这类人物,时间跨度大,经历事件多,交往联系广,又兼具政治家、思想家等多种品格,经验与智慧均为常人所不及,为人行事往往逸出常轨,要具了解之同情,是对学人见识与功力的极大考验。非有极高天赋,良好机缘,优越条件,并对此情有独钟者立志潜心,十年磨剑,难以奏功。可惜主观条件适合者别有天地,又不愿趋时逐流,偶以余力,只得片断。” 附:桑大师为什么不写一写“鲁迅和孙中山”?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