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50209367
作者:胡适
页数:29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周远来到一个半掩着的门前,门上挂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博士备选张塞”。 周远推门走了进去,那是一个出奇杂乱的小屋。屋里只有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和两张椅子。书架上东倒西歪地塞着各种线装书籍和零散的资料,显然经过多次不负责任地抽取和塞入,书架两边的地上也堆满了很多教科书和期刊,书桌上更是叠放着各种参考书、杂志、报纸和论文书稿,几乎都要埋没了角落里的油灯。 整个桌面上,只有一小块地方空着,那里垫了一张《武林日报》,上面放了一盒盒饭,旁边则已经吐满了一堆鱼骨头。 书桌的后面,坐着一个头发蓬乱、穿着一身皱巴巴衣服的男生,正一手端着一个饭盒,一手捏着一条红烧小黄鱼的尾巴啃着。 这个男生是武林历史系的博士研究生张塞,他是周远在燕子坞唯一的朋友。 “这是今天的日报吗?我还没有看呢。”周远轻轻嘟囔了一句,抓起报纸上的饭盒。饭盒里是米饭青菜和红烧大排。大排是周远的最爱,他知道是张塞特意为他留的。所有在琅嬛玉洞打工的学生都会得到一顿午饭的补贴,在午时发放。周远因为在本部上早课,张塞总是会帮他在分饭时留下一份。饥肠辘辘的周远拿起筷子,开始狠命往嘴里刨饭。 张塞“噗”的一声又吐了一堆骨头在报纸上,看了一眼狼吞虎咽的周远,问道:“怎么样,在杨教授的课上有所表现吗?” 周远一听这话,顿时一股难过涌上心头,他把饭盒放到桌上,轻轻叹了口气。张塞看出情况不对,便没再说话。周远低头愣了一会儿神,才慢慢把刚才课上的事情说了。 “这个……”张塞自然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他还是马上安慰道,“那……你喊出来的答案,究竟对不对呢?” “答案当然是对的,”周远肯定地说,“问题是……” “那就不算最糟啊,”张塞打断他,“教室里别的人不知道,杨教授一定知道的。他对你的答案作了评价了吗?” 周远摇摇头:“他只说让我傍晚去他的办公室。” “嗯……这不一定是坏事,”张塞说,“你想,有多少人可以有机会去杨教授的办公室?我就一直想见他却找不到门路呢。不如你到时候帮我问问,他为什么在杀死李天道之后居然放弃高官厚禄,选择回燕子坞读博。这事可是武林史上的一个谜啊……” 张塞看了一眼周远,见他一脸铁青,便知道眼下不是提这种要求的时机,于是接着说道:“杨教授骂你一顿是肯定的,可是骂完了说不定也会问问你学业的情况,你就可以趁机表现一下自己了……” 周远转动着手中的筷子,对张塞的分析并不是十分信服。他抬起头,突然问道:“张塞,你说我会不会得了什么疯病了?” 张塞笑了:“别傻了,你最近是不是为了找工作的事,没睡好觉?” “不是,”周远说,“那并不是犯困迷糊,而是突然陷入一种想法和状态里无法摆脱出来的感觉。” “我以前看你很投入地解算学题目的时候,经常也是这个样子啊,”张塞说,“只是这一次特别厉害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完全不一样的,”周远认真地摇头,“解题的时候只是全身心沉浸在里面而已,脑子里的东西还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受我自己控制。可是刚才,就好像……就好像突然我的脑袋不是我的了,看到的幻象也都是很奇怪的东西……” “你看到了什么?” “公式、算学符号。” “这有什么奇怪的,”张塞说,“你整天不就是在捣鼓这些东西吗?要我说,你要是看到美女的幻象,那才要担心呢。”

前言

胡适《词选》,新文学运动中的审美标杆文/顾非熊选择即判断,这个道理适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譬如衣着,一个人为什么会这么穿而不是那么穿,为什么会这么搭配而不是那么搭配,这都是个人审美趣味的鲜明体现。同样,选择即放弃,你选择了这一件衣服,也就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成百上千件同类的衣服。我们从穿衣打扮的时尚里可以看到一个颇为明晰的行为规律:文化素质越低、审美趣味越差的人,越容易受到流行风尚的影响,成为流行风尚的追随者;而文化素质越高、审美趣味越好的人,越会有自己的主见,超脱于流行风尚之外,其中出类拔萃者甚至试图以一己之力创造风尚,引领新的潮流。每个时代的文学风尚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以诗词而论,大众审美趣味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流行选本塑造出来的,而每一个选本,莫不体现着编选者的个人趣味和个人目的,以及个人的各种判断和各种放弃。从历史上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里挑选几百首出来,编选者的水平越高,选本的个人色彩也就越浓,不同选本之间的差异也就越大。胡适的这本《词选》就是个人色彩极浓的一个选本,其中编选的词作和今天流行的一些选本的重合度并不很高。白话,或者用胡适自己的话来说“活的语言”,是这本《词选》最核心、最突出的个人趣味,是胡适试图借这本《词选》树立起来的一个新的时尚标杆。众所周知,胡适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弄潮儿,而在胡适的眼里,所谓新文学基本可以等同于白话文学。这在当时是一种极大胆的见解,因为在中国古代的传统里,书面文字和日常用语一向都是脱离的。我们看古代的文章,秦汉的文章和明清的文章虽然有两千年的时间跨度,但表达方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是因为,口语虽然总是随着时间流转、地域差异而变动不居,但当古人一旦提笔著文,便自觉地抛弃了日常语言,转而使用一种超越于时间与空间之外的“世界语”。古文的确就是古代中国的“世界语”,正如几百年前的欧洲各国虽然在交谈的时候都会使用各国的语言、各地的方言,但只要一提笔,一定要规规矩矩地使用拉丁语才行。即便在拉丁语几乎已经彻底退出日常语言的舞台之后,各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在书面上执拗地保留着这种“死的语言”。继而,日常语言不断对拉丁语攻城略地,最著名的事例就是马丁•路德用德语翻译《圣经》,使《圣经》的解释权从此不再被精通拉丁文的教士阶层垄断,使德国人可以借由“活的语言”,即当时德语的日常语言,来直接领受上帝的恩典。胡适做的正是类似的工作,只不过出发点不是功能意义,而是审美意义。胡适认为,社会永远在变,语言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中的语言才是活的语言,而那种无论社会发生何等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却始终岿然不动的语言只能被称作死的语言。一个生机盎然的东西总是容光焕发、富于美感,而死去的东西缺乏生机与活力,美感贫乏,只会令人生厌。所以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说:“自从《三百篇》到于今,中国的文学凡是有一些价值有一些生命的,都是白话的,或是近于白话的,其余的都是没有生气的古董,都是博物院中的陈列品。”所以,当胡适开始整理国故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偏爱那些古代的白话文学。古代的白话文学确实不多,《诗经》里的一些篇章,或者说一些篇章当中的一些段落,用的是先秦时期的白话,然后,当“诗言志”成为中国儒家的一项经典的创作标准之后,写诗就必须讲求雅正,免得被读者以诗观人,认为作者是个心思浅薄、举止轻浮的家伙。但是,当诗歌过早地、且不可避免地脱离了白话传统之后,词,这种唐宋时期新兴的文体,将创作者们从正襟危坐的拘束里解放了出来。正经的内容就完全交给诗和文章好了,而酒席歌宴、男欢女爱,这种放肆的小情小调大可交由词这种新的文学载体来承担。所以,在词新兴的时候,内容往往不那么雅正,有相当多的作品甚至流于所谓的低级趣味,人们在词里放得开了,不惮使用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也正是因为这些缘故,导致了词在古代的地位一向不高。人们总是对诗给予最大程度的重视,编选文集的时候也会把诗作放在前面,而对于词,要么干脆不予收录,即便收录的话,一般也会放在文集的末尾。甚至晚至清代,即便是毕生致力于填词、以词名世、亦致力于提高词的文学地位的纳兰性德,在师友们为他编纂的文集里,词照样循规蹈矩地排在诗的后面。这在胡适看来完全是本末倒置,死文字没理由比活文字更受重视,死文学没理由比活文学更被青睐。胡适编选这本《词选》,在当时也是特意在提高词的地位。他选的词,都是白话风格较重的作品,而对那些语言典雅、用典稍多的作品,也就是更富于文人趣味、更远离民歌趣味的作品,一概弃之若敝履。胡适认为活文学还有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符合语言的自然状态。胡适在写给钱玄同的一封信里说:“五言七言之诗,不合语言之自然,故变而为词。词旧名长短句。其长处正在长短互用,稍近语言之自然耳,即如稼轩词‘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此绝非五言七言之诗所能及也。故词与诗之别,并不在一可歌而一不可歌,乃在一近言语之自然一不近言语之自然也。”因为对白话文学的标榜,这本《词选》相当易读,几乎不需要什么注释,初学者很容易从此入门。今天重读胡适先生的这本书,已不觉得它仅仅是一个风靡一时的唐宋词选本了,新文学运动的风貌亦如在目前。

内容概要

  胡适(1891.12.17-1962.2.24)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国学大师,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2年任北大教务长,1931年任北大文学院院长,1938年任驻美大使,1945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7年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62年因病辞世。  胡适先生是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知识分子之一,拥有32个博士头衔。他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研究。代表作品有《文学改良刍议》《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选》等。1939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书籍目录

胡适《词选》,新文学运动中的审美标杆

第一编 五十六首
无名氏  1首
张志和 (730—810) 1首
温庭筠 (·—880) 7首
李存勖 (后唐庄宗,死926) 1首
韦  庄 (约855—920) 10首
牛  峤  1首
牛希济  2首
张  泌  4首
顾  敻  3首
毛熙震  2首
欧阳炯 (896—971) 1首
和  凝 (898—955) 2首
孙光宪 (死968) 1首
无名氏  2首
李  璟 (南唐元宗,916—961) 1首
冯延巳 (死约960) 9首
李  煜 (南唐后主,937—978)  8首
第二编 四十九首
晏  殊 (·—1055) 11首
欧阳修 (1007—1072) 9首
张  先 (990—1078) 13首
晏几道 (11世纪)  8首
柳  永 (11世纪)  8首
第三编 五十首
苏  轼 (1037—1101) 20首
秦  观 (1049—1100) 19首
黄庭坚 (1045—1105) 11首
第四编 六十三首
周邦彦 (1057—1121) 19首
李清照 (1081—1140?) 7首
向  镐  7首
朱敦儒 (约1080—1175) 30首
第五编 六十七首
辛弃疾 (1140—1207) 46首
陆  游 (1125—1210) 21首
第六编 六十六首
刘  过 (约1150—1220) 7首
姜  夔 (约1155—1235) 9首
史达祖 (约1155—1220) 7首
刘克庄 (1187—1269) 16首
吴文英 (死约1260) 2首
蒋  捷 (约1235—1300) 10首
王沂孙 (死约1290) 3首
张  炎 (1248—约1320) 12首
附  录
词的起原

编辑推荐

《量子江湖:燕子坞(上)》编辑推荐:神秘量子引发武学猜想,千古奇书揭开江湖谜案!全七部武侠史诗第一部震撼登场!最有科学精神的武侠小说,为理科生量身打造的武侠小说。

作者简介

《词选:胡适选注民国高级中学国语读本》由胡适先生历时三年选注的,首版自1927年问世,时为民国高级中学国语专用读本,此后八十余年,风行海内,影响至今,再版无数。先生推崇明白晓畅、清新自然的词作,所选的这三百多首五代宋词,特色鲜明,既是词学研究的重要文献,更是大众品读中国古诗词的首选读物。


 词选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喜欢胡适大师的书,包括哲学史
  •     书的质量很好,但书中对词的理解注释少,只有少数。 未能满足我对词理解的欲望。 对诗人分析较详细,后面附有胡适对词的起源的理解。
  •     书印刷很好,内容也很好。
  •     还未开始,不过时大师之作,想必会收获颇丰,期待之。
  •     好,真真是不错。多要我两分钱怎么办?
  •     还好吧 母亲想要这本书很久了都 终于等到
  •     看看解放前的高中生学的词,对比现在高中生的古文水平
  •     书的印刷很好,但是与想象的不一样,我以为是胡适先生对诗词的解释和注释,但是其实注释很少,主要还是原词。
  •     这个商品不错哦,下次推荐同事来买.
  •     书真的超级棒,非常喜欢!
  •     每个人选的词大概都带些个人的色彩
  •     大爱这首“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累奏留云借月章”。正是“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     大概三年前,学校门口的书店搞特价卖,然后买的。给了一定的启蒙作用吧。
  •     纸张还可以,书也不错,但是每首词只有简单的注释,没有赏析。比较适合背诵,赏析的话要自己努力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