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4
ISBN:9787209036665
作者:张淑芳
页数:390页

章节摘录

书摘第3-5页一、自然人的自然定在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对后世学者 影响巨大的论点,该论点就是人是政治动物。①后世的学者在 研究人的问题时,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这一思想的影响。 甚至在一些研究人的自然状态的学说里,也不得不陷于人的群 居状况,甚或政治属性的泥坑里去。就连著名的资产阶级学说 体系的鼻祖洛克也难以例外。其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完备无 缺的自由状态,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 办法,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到 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这也是一种平等的 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是相互的,没有一 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极为明显,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无 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I司 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除非 他们全体的主宰以某种方式昭示他的意志,将一人置于另一人 之上,并以明确的委任赋予他以不容怀疑的统辖权和主权。”① 显然,洛克对自然状态的这一描述若从深层观察所指的并不是 自然人或人的自然状态,而是社会人或人的社会状态,甚至可 以说是一种政治状态。因为,洛克是基于下述二点来谈人的自 然状态的,一是基于权力,如洛克指出的一切权力和管辖权都 是相互的,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别人的权力。而权力概念只有 在相互对应的社会状态之下才是可以论之的,如果没有相对应 着的关系,权力的概念便无从分析,②相互对应的关系状态无 疑是一种社会状态。二是基于意志的自由,如洛克认为决定他 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无须得到其他任何人的 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也就是说,自然状态下人的意志 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其他局外人约束的。而意志的自由也是相 对于其他人而言的,且洛克讲得很明确,这种意志自由不是对   自然物的意志自由,而是不受其他同类干涉的自由。此二点足   以证明这一关于著名的自然状态的论断其实是社会状态的论   断。    以往的宪法研究者们在研究宪法要素构成时,尤其研究宪   法本体时,都或浅或深地受到了人是政治动物的观点,或人是   社会动物①观点的影响。都从人的社会属性的立场出发解释   宪法中的人,解释宪法与人的关系。此种解释方法割断了社会   人和自然人的联系,割断了人的社会状态和人的自然状态的联   系。笔者通过对成文宪法的比较分析,发现无论何种类型的宪   法其最初、最基本的本体是自然人,由于人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尤其在宪法规范的规定中是以社会人的姿态出现的而掩盖   了人的自然状态的一面,这也正是笔者将自然人作为宪法的一   种单独本体进行系统研究的一个理由。本书所指的宪法中的自   然人本体,其中的自然人既不是民法学中讲的自然人,也不是   大多数学者所认识的人的一种自然状态。而是指人作为自然界   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自然属性,而且是与自然界割断了、与社   会属性割断了的一种人的本性。作为宪法本体的自然人是大自   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诸多方面与大自然的其他存在物有广   泛的共性,如有生命的周期,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而生   存,受制于大自然大环境的制约等等。“绝大多数动物都有某   种心理素质或倾向的迹象。这种心理素质在人身上显得更加分明。

书籍目录

《公法研究》总序……………………………………谢晖(1)自序…………………………………………………(1)    第一篇本体论第一章一  自然人本体………………………………………(3)  一、自然人的自然定在…………………………………(3)  二、自然人脱离自然的最高外现………………………(11)  三、自然人作为宪法的元本体…………………………(16)  四、自然人变量与作为规制规则的宪法选择…………(21)第二章社会人本体………………………………………(27)    一、社会人的物化关系…………………………………(27)    二、社会人的认知关系…………………………………(36)    三、社会人作为宪法权利的元本体……………………(41)    四、社会人变量与宪法权利模式选择…………………(47)第三章公民本体…………………………………………(53)  一、公民的概念及公民的人为设计……………………(53)  二、公民作为宪法的本体人格…………………………(60)  三、公民作为宪法责任的元本体………………………(65)  四、公民变量与宪法责任规则选择……………………(71)第四章  自然组合本体……………………………………(76)自然组合本体……………………………………(76)  一、自然组合的基质条件………………………………(76)  二、自然组合本体的稳态性……………………………(80)  三、自然组合本体作为宪法资源的元本体……………(84)  四、自然组合本体变量与宪法资源配置模式选择……(92)第五章社会组合本体……………………………………(96)社会组合本体……………………………………(96)    一、社会组合的利益源流………………………………(96)    二、社会组合本体的规格……………………………(101)    三、社会组合本体作为宪法利益的元本体…………(106)    四、社会组合本体变量与宪法利益和解模式选择…(111) 第六章规范设计组合本体………………………………(116)    一、规范设计的政治特性……………………………(116)    二、规范设计组合本体形态…………………………(124)    三、规范设计组合本体作为宪法制度的元本体……(132)    四、规范设计组合本体变量与宪法制度模式选择…(135)    第二篇实在论第七章宪法的本土覆盖域……………………………(141)    一、宪法中的本土范畴以及本土覆盖作为宪法实在的第一要素………………………(141)    二、本土与宪法关系的认识…………………………(152)    三、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本土覆盖解释…………(158)第八章宪法中的壳体筑构………………………………(163)    一、壳体筑构作为宪法实在的第二要素……………(163]    二、帕森斯的社会结构论及运用……………………(168)    三、壳体筑构的外延…………………………………(173)    四、壳体筑构的系统律………………………………(183)第九章宪法规制中的品级定位…………………………(186)    一、品级定位作为宪法实在的第三要素……………(186)    二、宪法中的角色分配………………………………(192)    三、宪法中品级定位的本质…………………………(196)    四、品级定位的外延………………………………(203)第十章宪法中的资源配置………………………………(208)    一、资源配置作为宪法实在的第四要素……………(208)    二、本体的物质动机…………………………………(213)    三、宪法中资源配置的理论分析……………………(217)    四、宪法资源配置的要素构成………………………f220)    五、宪法资源配置与宪法形态的关系………………f225)    第三篇行为论第十一章宪法中的原行为………………………………  (231)  一、本能冲动与原始行为……………………………(231)  二、行为的外化与多重变换…………………………(246)  三、行为作为宪法的内动因…………………………(254)第十二章行为标签化……………………………………  (260)    一、行为的分类标签………………………………(260)    二、行为的名称标签…………………………………(269)    三、行为的程式标签…………………………………(271)    四、行为标签与宪法控制原理………………………(274)第十三章行为同化的宪法精神…………………………(281)    一、行为冲突与宪法整合……………………………(281)    二、行为整体性同化…………………………………(285)    三、行为的一致性同化………………………………(291)    四、行为的单向性同化………………………………(296)第十四章行为利己与利他的合宪选择………………(299)    一、利他行为与利己行为……………………………(299)    二、本体行为利他与利己的宪法认同………………(311)    三、行为利己与利他作为一个宪法变量的意义……(327)第十五章行为限制原则…………………………………  (335)    一、行为有限作为宪法原则…………………………(335)    二、行为性质的限制…………………………………(342)    三、行为程度的限制…………………………………(346)    第四篇过程论第十六章新动态宪法观………………………………(355)    一、传统动态宪法观的片面性………………………(355]    二、新动态宪法观……………………………………(361]  第十七章宪法本体的结果值交换…………………(368)    一、本体的行为及结果值……………………………(368)    二、一类交换及规则…………………………………(373)    三、二类交换及规则………………………………(379)    四、三类交换及规则………………………………(383)    五、四类交换及规则…………………………………(387)  第十八章宪法的法内运作……………………………(393)    一、管理型运作与压制型运作………………………(393)    二、参与型运作与护权型运作………………………(397)    三、付出型运作与获得型运作………………………(401)    四、自觉型运作与不自觉型运作……………………(404)    五、功利型运作与责任型运作………………………(409)    六、封闭型运作与开放型运作………………………(413)第十九章 宪法的法外运作………………………………(417)    一、可归于宪法范畴的法外运作……………………(417)    二、有宪法根据的法外运作与无宪法根据的法外运作…………………………………(422)    三、政治因素的法外运作与社会因素的法外运作…(425)    四、国内因素的法外运作与国际因素的法外运作…(428)第二十章  宪法运作的司法化……………………………(431)    一、纲领性宪法与操作性宪法………………………(431)    二、现代宪法应追求操作价值………………………(434)    三、宪法程序设计……………………………………(438)    四、宪法制裁规则设计……………………………(442)第二十一章 宪法过程诸变量……………………………(446)一、宪法过程的自变量………………………………(446)二、宪法过程的因变量………………………………(450)三、过程变量与宪法规范……………………………(455)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选择宪法规范的规制与动作两个命题,对其作了理性和实证相结合的探索,侧重点在宪法的实证论方面。从大量的微观宪法现象中,推论出宪法规制与动作的一般理论。本书4篇21章,提出了宪法规制与运作的四大概念,即本体、实在、行为与过程。

作者简介

《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是在规制与运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因此,《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学理论中便自然而然地包含了规制与运作两个基本概念,遗憾的是这两个概念在以往的《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学体系中却被遗弃了。笔者正是本着拾遗补缺的主观信念,选择《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规范的规制与运作两个命题,对其作了理性和实证相结合的探索,侧重点在《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的实证论方面。说理性分析是因为作者试图构架一个在作者看来是深层次的《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学理论,此理论放弃了以往《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教科书中关于《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规范的割裂性研究及与棋子一样的排列模式。从传统《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学体系中,人们所看到的仅是《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条文依数目大小进行的排列过程,条文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并不能通过此种排列反映出来。

图书封面


 宪法运作的实证分析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