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背影

出版日期:2016-1-15
ISBN:9787509785154
作者:袁剑
页数:260页

内容概要

【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讲师,曾先后在德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学习、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边疆研究、内亚研究,兼及海外民族志。
【译有】《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合编有《他乡是故乡: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三联书店2016年即出)等。

书籍目录

导 言 拉铁摩尔——拓荒者与思想者
第一章 从出现到重视:20世纪30、40年代拉铁摩尔理论的在华接受史
第二章 从消失到重新“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拉铁摩尔及其著述的关注与互动
第三章 北京、延安与重庆岁月
第四章 田野中的全球史与地方性——拉铁摩尔1929-1930年的中国东北之旅
第五章 历史与现实的互动:蒙古之旅及其蒙古视野
第六章 新“棋局”中的穿行:拉铁摩尔新疆之行
第七章 拉铁摩尔与施坚雅——边疆研究内亚范式与西南传统中的歧异与互通
第八章 边疆与中原:中国研究中的视角互动
结 语 从“西来”的边疆人到中国的边疆人
附录一 拉铁摩尔著述目录
附录二 国内拉铁摩尔著述译介目录
后 记

作者简介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在20世纪中国学术和政治中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中国边疆研究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本书从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并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本书力图以上述的相关梳理与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边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拉铁摩尔】当一捆捆的羊毛从骆驼背上被卸下装上货车时,骆驼就在那里休息——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代在这里相会了。我决定我必须到商队出发的地方去,亲自看看那里的情况。
【拉铁摩尔】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又从帕米尔高原南下,到达分隔中国与印度的高寒地带,在这个范围内所包括的是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亚洲中部的隔绝地域,世界上最神秘的边疆之一。

【费正清(John K. Fairbank)】
欧文通过他的想象力,结合实地观察,建立了一座历史理论的城堡。
【罗威廉(William T. Rowe)】
总体而言,欧文•拉铁摩尔的研究为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问题提供了一种独到见解。
【袁剑】
他是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孩子,一个曾经卯足了劲想要考牛津大学的懵懂少年,一个在商行工作中发现边疆与内亚魅力的青年人,一个与新婚妻子度过一整个“蜜月年”的丈夫,一个跟埃德加•斯诺、费正清等建立起终生友谊的学者,一个曾经拜访过延安的美国友人,一个首次将中国内陆边疆地区进行区域性划分的西方研究者,一个对政治不敏感却被委任为蒋介石政治顾问的老实人,一个被麦卡锡主义迫害而不得不远走他国的学问家,一个在耄耋之年应邀访华的老朋友,他是边疆与内亚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也是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方面的思想者,更是20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见证者之一,他就是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中文名为赖德懋、赖迪谟等)。


 边疆的背影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对话丨袁剑&吕文利:拉铁摩尔如何从长城边疆发现中国2016-01-28 16:58:15个有自己历史、传统的国家,其边疆有何特点?拉铁摩尔作为一个美国汉学家对中国边疆有着怎样的认识?记者就此采访了此书作者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袁剑,以及相关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武汉大学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吕文利。  ▍探寻中国边疆的特色所在中国社会科学网:提到边疆理论,一些海外学者已经有比较丰富的研究。但是他们多是基于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来提出相关理论,比如特纳就基于美国历史提出了著名的“边疆假说”,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样的理论?袁剑:特纳处在美国的特殊时期,是在美国西进运动这样一个大潮流中涌现出来的人物,他同时也当过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在那个时代,美国历史的车轮或者美国精神的车轮从东部源源不断涌向西部的时候,特纳应运而生。他是美国西部大开发的代言人,是时代潮流的代言人。如果我们看一下其他特纳同时代人的作品,就会发现,虽然很多人并没有被贴上特纳学派的标签,但是他们也蕴含了美国西进的精神,甚至连美国总统的一些国情咨文都会提到关于美国怎么样从东部慢慢向西部扩展,慢慢形成美国的边疆传统。所以我觉得特纳的理论固然有他的历史背景,有其特定的现实环境,但当我们在如今重新回望的话,就会发现,正是在这一时期,美国才逐渐成为一个大国和强国,而当时的那种时代精神也已经超出了美国西进运动的背景,从而具备了某种引申意义。所以后来的一些学者在研究特纳的时候也会进行一些历史的比较,比如会把特纳和欧洲历史上的一些开拓者精神联系起来,比如跟俄国彼得大帝、德国俾斯麦、英国寇松等开拓者及其边疆思想相联系、相比较。经过比较,会发现美国的边疆人和俄国、德国的边疆人情况不一样,彼此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各个国家有自己的边疆人传统,而这种传统又反过来影响了这个国家的精神和特质。我们会发现美国的边疆人传统是非常强的,而且现在这种传统已经融入美国精神和“美国梦”之中,我们说的“美国梦”就是不断开拓、不断前进的梦。一开始我们一无所有,但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三百年多前,我们无法想象刚刚建立起来的美利坚合众国会在一百年或者一百五十年之后进入世界列强的行列,但是美国人做到了,这其中精神的力量是很大的,边疆人的精神也是很大的。虽然我们对特纳的理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做过批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对他的批判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发动了朝鲜战争,后面又发动越南战争。在这个时段我们批判美国的特纳学派,是因为美国在推行他的新帝国主义政策,而中国当时反对霸权主义,所以要批判,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现在时代已经不一样了,学界更多的是要从他的研究跟学派传统当中更好地了解他这一学派对于美国国家建设的积极意义。这是通过比较值得我们认知或者学习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的边疆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中国边疆的自身特点提出的。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边疆有何特殊性?袁剑:中国是一个被费孝通先生称为“多元一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汉文明是核心,周边的各个少数民族的文明,包括历史上现在已经消失的民族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少数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大家辛勤的努力,慢慢形成了现在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国的疆域也在这个大的背景下形成,它不是单独形成的,而是共同形成的。它也不是突然形成的,而是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 / 中央民族大学版社 / 1999从历史维度上讲,现在的中国版图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如果从版图奠定的稳定性来讲,元朝和清朝在其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它们把中国的边疆地区更稳定地包容在了一起,到如今,形成了一个更稳定的有机统一体。在这当中,中国的边疆并不是被人为拼凑出来的,而是中国的边疆民众所开发出来的出来的,是随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有历史性的特征。吕文利:如果从历史上看,中国恰恰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地理空间,为什么陆上丝绸之路从新疆那边走?因为只能从那边走。我们看到,中国的地理结构中,东、南有大海阻隔,西有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以及由帕米尔高原延伸出的高大山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的遮挡,北有戈壁、沙漠、干旱草原、森林以及寒冷气流。这样的地理结构决定了中国最初丝绸之路的两种空间走向:陆上丝绸之路在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之间形成了一北一南两条道路,通往中亚;待航海术和造船术发达后,海洋由屏障变为通途,连接中国与世界。在中国古代,大海基本是一种屏障,所以当时中国边疆的民族、社会形成了一种嵌入式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拉铁摩尔是以长城为中心来观察中国。长城作为一种军事堡垒,作为一种边界也好,作为一种标志性的建筑也好,它有一种推动力在其中。匈奴、突厥、蒙古为什么不往北边打,就往中原这边打呢?为什么中原王朝也视北方游牧民族为主要对手,不往别的地方打,就往北边打呢?就是因为有一个内在的嵌入式的文化在里面,战争也是嵌入式互动的一种方式,当然还有贸易、技术、文化等等的交流形式。这种嵌入式互动并不仅仅是汉族和少数民族族群的嵌入,少数民族族群之间也有嵌入式互动。如蒙古族信仰了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也因为蒙古人的支持而走出藏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就是蒙藏民族的嵌入式互动。边疆具有这样一些比较中国化的特征。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汉代丝绸之路示意图▍费正清曾深受拉铁摩尔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在拉铁摩尔之前有没有别的海外学者对中国边疆做过研究呢?袁剑:据我所知,在他之前的外国学者有过相关的研究,但是研究得并不系统。如果从国外研究中国边疆史的学术脉络来看,拉铁摩尔是第一次把中国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分别排列并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进而将它概括为中国内陆边疆的学者,在他之前找不到一个学者是这么概括的。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国陆地边疆地区,基本上还是按照他的分类来做的,主要包括东北地区、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地区,现在还加上了西南地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拉铁摩尔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边疆的学术脉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至少从对边疆的分类来看,他有开创之功。而且他的理论对后来中国边疆史的叙述和边疆的分区方式都有启发性。他的《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后不久就被翻译成中文,很多中国学者也开始用他的分类法,而不是用传统的藩部或藩属分类法。中国社会科学网:如果我们把拉铁摩尔的理论放到整个美国的中国学研究脉络中去,它是处于怎样的地位呢?他跟费正清学派有何联系?袁剑:如果我们看美国对中国的研究脉络,实际上美国二十世纪初还没有形成对中国的整体性研究。我们现在说的费正清学派,是在费正清回到哈佛大学担任一些行政-学术职务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当时东亚研究中心的平台基础上。说到费正清,其实他到中国来做他的博士论文时还受到过拉铁摩尔的指导。他问当时在北平的拉铁摩尔,他说我想到中国来搜集材料,做什么题目好。拉铁摩尔就跟他说要注意中国的边疆区域,像我本人就关注中国的西北边疆地区,你是不是可以关注沿海区域。后来费正清的作品写的是关于中国海关的问题,其实就是关于海上疆域的研究。费正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著名历史学家,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我们现在说的美国的中国研究往往是指费正清学术网络下的中国研究,也就是费正清学派,但实际上情况并不是如此。如果把时间维度再拉长一点,费正清学派其实只是美国的中国研究中的一种,或者是其中一种范式,其实还有其他的范式,拉铁摩尔从中国的边疆来看中国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脉络,只不过在此之前学术史的梳理把它忽略了,所以我的书中也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够重新发现这个传统。现在来看,这个传统越来越重要,从中国本身来看也越来越重要,因为很多东西必须从中国边疆来进行研究,才能说得清楚。吕文利:拉铁摩尔所关注的地域是中国的陆地边疆地区,如果加上海疆地区,恰好是完整的边疆地区。费正清受到了他的指教和点拨之后,认为自己很难突破拉铁摩尔的研究,所以他就从海疆入手。从我们的视角来看,二者结合起来正好是陆疆和海疆。但是两人又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研究路径。拉铁摩尔是从中国的内陆边疆来观察,他是以长城为中心来考察游牧社会和农耕社会的兴衰变迁史。但是费正清要研究海洋,要研究海疆,必然要研究西方,最后他就提出了著名的冲击-反应模式。这也正是拉铁摩尔所观察到的,他说中国两千年来就是以长城为中心的互动,我把拉铁摩尔的意思概括成了叫做长城推动力,或者叫边疆动力学。而费正清就会从近代以来西方对于中国的“冲击”的角度来进行观察。虽然都是研究中国的边疆,但是两人走了不同的道路。袁剑: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费正清后面的路走得比较顺利,为什么?因为他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海权-资本主义文明的力量,不管是鸦片战争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列强都是从海上进来的。而拉铁摩尔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俄国以及蒙古势力范围内的这块区域,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欧亚大陆力量和欧亚结构。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个区域是不在资本主义力量范围内的。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俄国已经变成了苏联,当时的外蒙古地区也更多地受到苏联的影响。拉铁摩尔所代表的这种欧亚大陆力量视角与海权力量视角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异的,除了所谓的“通共”因素外,这或许可以从另一个层面解释什么后来拉铁摩尔不断受到批判,最后不得不离开美国的原因。他的学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边疆动力学派没有更大的影响,就是因为当时背后缺乏一种国家力量。但是费正清不一样,费正清的背后有国家力量在支撑。露营中的拉铁摩尔。拍摄者不详,约1928年。露营中的拉铁摩尔。拍摄者不详,约1928年。吕文利:是不是还有一种解释,我觉得这也与拉铁摩尔从幼年起就在中国生活有关,同时他又是一个美国人,这造成了一种很复杂的认同。而长城的边缘地带恰恰也属于这样一种比较复杂、纠结的地带,这就是所谓的同情之理解。拉铁摩尔说长城边缘地带忽而汉,忽而少数族群,我觉得他的观察非常敏锐,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满洲从东北起家的时候,既可以调动蒙古的资源,又可以调动汉人的资源,包括辽东的汉人都归顺于他们,受到的抵抗非常少。其实当时的社会就是包容的社会,在东北地区就是这样。袁剑:对,他在哈佛受了十个月训练之后,他们夫妇俩就去东北考察了,期间经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回来之后写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就是《满洲——冲突的摇篮》。在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九·一八事件就爆发了。我觉得这本书具有世界性意义,因为他不仅说明了日本侵略的问题,而且还把当时东北的复杂性说出来了,因为东北当时处在各大外部力量的竞争结构当中,在某种程度上是东北亚的“大棋局”。而与此同时,凌纯声也刚好在东北进行考察,后来他把考察资料整理成《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这是中国学者所完成的第一部科学的民族志作品,对于中国国家的知识建构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们俩在东北巧遇,并交流了想法。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拉铁摩尔对中国边疆知识的丰富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田野实践中观察边疆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的研究有一个特点,他广泛地游历了中国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地区,他的很多研究结果都是基于田野调查提出的。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是怎样帮助他形成自己的边疆学理论的?哪一段经历对他最为重要?袁剑:首先是心态的问题。他一岁就跟着父母从美国来到了中国。他父母是教师,他们先住在上海,后来又去保定,最后又到北平,经历很辗转。他小时候因为经常跟中国人接触,所以对中国有一个很好的同情之理解的心态,这一点非常重要。做研究必须对研究对象本身有感情才行,否则无法用心去感悟。他后来在瑞士的中学读书,因为没有拿到全额奖学金,无法上大学,所以他就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去了商行当办事员。当时他们有很多货从内蒙发到天津,然后从天津港运出去,有很多羊毛、皮毛。这个时候他就坐在院子里看着星空说,我不能一辈子当办事员,我要去内陆走走,就开始了他的蒙古研究。吕文利:我看你的那本书里写到,当他看到很多皮毛从骆驼身上卸下来之后,他觉得非常好。他说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代在这里相会了,我决定我必须到商队出发的地方去,亲自看看那里的情况,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就很好。拉铁摩尔与骆驼拉铁摩尔与骆驼袁剑:这实际上是真正去做田野的心态,就是得有一个东西吸引着你,首先是好奇,然后是要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不能跟他们隔离开,不能雇个翻译再进去。所以他到那边学了蒙古语,他每个夏天都找一个蒙古人,买了一峰骆驼就出发了,回来的时候他就把骆驼寄养在别人家里,给点钱,第二年再走。他花了几年时间学习就能说非常流利的蒙古语,这在当时非常不得了,因为他已经会很流利的中文了。吕文利:这里面是不是也有他学术相继的脉络,因为他也经常看马可·波罗游记和斯文·赫定的东西,他们有一种相近的学术理路。包括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完全就是因为看马可·波罗游记,而决定去寻找东方的黄金之国,结果跑到了美洲。他是以马可·波罗游记作为向导,这才有了新航路的开辟。所以我觉得拉铁摩尔也有继承这种精神。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的研究多涉及东北、新疆、西藏等地区,他对中国北部边疆的研究兴趣是如何生发的呢?袁剑:因为他从事的商业活动比较偏北。这也跟他接触的人有关,他在北平接触的很多学者都是研究北方相关问题的,他对南方的相关学术了解相对较少。此外,蒙古问题是边疆问题非常重要的一块,而且它也是历史上中国边疆问题的核心部分。在中国的边疆传统或者边疆脉络里面,北部的边疆占有主导地位。因为中国虽然是陆海兼备的国家,但是主要还是大陆国家。而且古代主要的外部压力来自于北部或者西北边疆,除了近代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之外,海疆不足以构成最大的压力。可能拉铁摩尔对这方面也有比较多的了解,因此他敏锐地意识到西北和北部的边疆会对中国历史的脉络发展有更大的影响。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曾明确指出,在长城边疆的各地区之中,蒙古草原的历史是“所有边疆历史中最典型的篇章”。他为何会把蒙古作为其内亚观的重心呢?元代版图(示意)元代版图(示意)吕文利:既然要考察游牧社会,蒙古社会就是一个最核心的区域。而且无论是内外蒙古还是新疆、藏区,都有蒙古人,这样大面积分布着蒙古人的地带,必然要以蒙古为中心。因为无论是西藏,还是南疆、东北,都不具有游牧社会的代表性。袁剑:但是这些区域又围绕着蒙古,形成一个边疆态势。其实拉铁摩尔是用他的蒙古钥匙来分析中国的边疆问题,再以边疆问题来看中国本身。吕文利:所以明清,或者是元朝以来,中国历史基本上就是以蒙古社会为主轴。比如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明朝又和蒙古打了那么多年,清朝之所以入关就是因为满蒙联盟。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也是因为蒙古人的支持才发展壮大。满蒙联盟和蒙藏意识形态上的联盟,它的轴心就是蒙古。中国社会科学网:那蒙古跟东北的关系是怎样呢?袁剑:那就是拉铁摩尔所说的民族贮存地的概念。蒙古要控制了东北这块区域,才能往南。因为东北足以形成多样性的生产方式,从而使它在对区域的经营上有一个准备,就是他先对这块区域有了准备之后,才能把这些控制拓展到其他区域,不然单纯靠军事征伐是控制不了的。而这块区域在蒙古之前的辽、金时期,也是当时位于东北的少数民族在中国北部建立政权的根据地。吕文利:在明末清初就看出来了,只有满蒙联盟,在东北的满洲和北部的蒙古,他们联盟才能入关。▍从“长城边疆”发现中国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把中国的这片特殊意义上的边疆,叫作“长城边疆”。他为何特别强调通过“长城边疆”来发现中国?在他看来,长城对于中国的边疆研究有何重要意义?成吉思汗边墙成吉思汗边墙袁剑:长城边疆,首先是关于长城的问题。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概念中,长城是中原政权或中原王朝建立的一堵墙,其作用是防止游牧力量的入侵。但实际上这可能有点片面,如果真的要阻挡外面的游牧力量,靠一堵墙肯定是挡不住的。而且我们看长城的分布,其实中间有很多窟窿,而且就算没有窟窿,游牧民族要来的话,可以绕道走。像明末的时候,后金来攻打都是绕道走的,根本不会直接冲击长城,这根本没必要。其实,长城除了防止外敌入侵,还有一个功能是防止里面的人出去,而且某种程度上这也许是更重要的功能。因为当时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力量是人,当时是按照人口收税,尤其是男人。如果边疆沿线的人都跑出去的话,那这块地方守备就松懈了,而且收不到足够的税,这对政权的维系和秩序的稳定都是灾难性的影响。我们要注意到长城这两方面的功能,才能更好地了解长城作为地理标志物所具有的意义。我并不把长城作为一个墙来看待,它更多的是一个标志物,它之所以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已经从单一的地理的墙,变成了一种政治景观。一提到长城,你的脑海里自然而然就会浮现出一种概念、图景、流动感,甚至这个词到国外去,也会生发出更多的概念来。很多国外的人没有来过中国的长城,但是他们知道长城,包括我们之前说宇航员在太空都能看到长城,但是他们为什么不说能看到非洲的大峡谷,而就说长城呢?长城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意象,这种意象也影响着我们对别的东西的认知。同样,在拉铁摩尔的著作中,某种程度上长城就如同搅动着游牧和农耕、少数民族和汉人、地缘和生态的一根棍子,他认为包括政治力量、生态力量、文化力量在内的各种力量都在围绕这个地方彼此争夺。除了政治、军事上的冲击、对抗,各方围绕贸易、生产、财税的竞争也都是在这一条线上展开的。而且如果把这条线拉长的话,基本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胡焕庸线,它指代中国人口分布的分界线,也是农耕和游牧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中国名胜古迹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界线。同时它也是中国公众对于中国认知的一个分界线。我们对于中国东部的认知是很多、很具体的,对中国西部,我们很多都是靠想象,真正的认知密度是很小的。这条线千百年来一直存在,直到现在还在产生一些作用,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我们对中原和边疆,或者核心地域和边疆地域的认知。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对边疆地区的认知密度更大一些,不要让两者间的对比这么强烈。吕文利:我觉得拉铁摩尔提的长城边疆的概念可能兼有两层内涵:一方面长城有边界的景观或功能,另一方面它有军事意义。一方防,另一方就要攻,长城从来就是被两个族群或者两个社会冲击、攻击的对象。拉铁摩尔敏锐的观察是以长城为中心的,我觉得他是很有远见的。袁剑:而且从现在的概念来说,这块地区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接触区域。实际上很多互动要有密切的接触才行,而这块区域就是有如此。最后大家发现,都别争了,长城内外都是中国的,最后就形成了一个更大的认同。如果没有接触,有一个纵深十公里的无人区,那么双方的认同,或者说长城南北的认同是很难形成的。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他很有敏锐性,必须有接触才能形成共识。吕文利:对,无论是战争还是贸易,只要有互动就好,战争也是很重要的互动模式。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挪威]费雷德里克·巴斯 / 李丽琴 / 商务印书馆 / 2014-11-1 / ▍在交流互动中形成认同中国社会科学网:拉铁摩尔的理论中,一个比较有开拓性的概念是不是比较强调中原政权和外围边疆的互动,从而将中国边疆放在一个更为开阔的视野下进行考察?袁剑:对,这是他思想中最有冲击和启发的地方。中国并不仅仅是一个中原国家。我们看到胡焕庸线只是中国东西的所谓人口、气候的分界线。东边区域占的面积只是中国领土面积的不到一半,范围更大的是西部。中国是怎么把这一区域囊括进来并且稳固至今的,我们必须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才能使我们对整个中国历史的解释更有说服力。所以基于这一点,我们需要再回过头来看拉铁摩尔是怎么论述的,他是怎么把内陆亚洲边疆跟中国的中原地区的联系说明清楚的,他是怎么把这一地区和中原的互动关系说清楚的。他对长城区域的分析就是对这个问题的小而微的解释。同时,他对中国东北区域也有过精彩的分析,比如汉人为何去那里垦地,蒙古人又为何到南边寻找生计,边疆地区的民众与中原地区有何交往等。总的来说,他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族群之间在交流互动中形成了更大的认同。  袁剑,1981年生,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世界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中心讲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德国、英国、俄罗斯、奥地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学习、访问,主要研究领域为边疆研究、内亚研究,兼及海外民族志。译有《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合编有《他乡是故乡: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三联书店2016年即出)等。联系方式:rucyuanjian@hotmail.com或rucyuanjian@yeah.net吕文利,2004年内蒙古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专门史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 记者 孙妙凝,文章转载自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袁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15拉铁摩尔:当一捆捆的羊毛从骆驼背上被卸下装上货车时,骆驼就在那里休息——马可•波罗时代与轮船时代在这里相会了。我决定我必须到商队出发的地方去,亲自看看那里的情况。 拉铁摩尔:从太平洋到帕米尔高原,又从帕米尔高原南下,到达分隔中国与印度的高寒地带,在这个范围内所包括的是满洲、蒙古、新疆和西藏。这是亚洲中部的隔绝地域,世界上最神秘的边疆之一。费正清(John K. Fairbank):欧文通过他的想象力,结合实地观察,建立了一座历史理论的城堡。罗威廉(William T. Rowe):总体而言,欧文•拉铁摩尔的研究为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问题提供了一种独到见解。袁剑:他是一个从小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孩子,一个曾经卯足了劲想要考牛津大学的懵懂少年,一个在商行工作中发现边疆与内亚魅力的青年人,一个与新婚妻子度过一整个“蜜月年”的丈夫,一个跟埃德加•斯诺、费正清等建立起终生友谊的学者,一个曾经拜访过延安的美国友人,一个首次将中国内陆边疆地区进行区域性划分的西方研究者,一个对政治不敏感却被委任为蒋介石政治顾问的老实人,一个被麦卡锡主义迫害而不得不远走他国的学问家,一个在耄耋之年应邀访华的老朋友,他是边疆与内亚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也是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方面的思想者,更是20世纪国际风云变幻的见证者之一,他就是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中文名为赖德懋、赖迪谟等)。
  •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EzOTU2Mw==&mid=402388398&idx=2&sn=04d2465638b423ac7b2784ce6243d62f&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转自微信公众号 民族史作者袁剑中国历史上的边疆与中原互动,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随着我们将视野进一步放大,在更为宏大的欧亚世界中,我们将会发现边疆与中原的互动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内陆亚洲与东亚世界之间相关关系的一个缩影。在这种新的视野下,中国研究中的视角互动也就具有了更大的地缘与思想价值。在历史上,由于中国在东亚世界中长期占据的主导性地位,以及东亚社会生产力水平与内陆亚洲地区相比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使得中国曾经长期主导内陆亚洲的总体秩序。汉唐时代即对内陆亚洲政治军事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至蒙元时期,更成为内陆亚洲秩序的主导者。在清代,随着清廷攻灭准噶尔部,最终终结了草原帝国的历史。“在这之后,内陆亚洲的冲突将出现在两个依旧存在的定居力量:俄国与中国之间”,可以说,当时的这种地缘格局从17、18世纪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中叶。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清朝遭遇了来自东南部地区的西方力量,不得不将政策重心转向东南地区,英、俄两大势力在争夺内陆亚洲主导权的大竞逐过程中,双方都强调对整个东方陆权的把控,但后来的结果表明,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在这场角逐中取得了暂时的胜利,在20世纪基本控制和影响了内陆亚洲区域,它的一系列行动甚至扰动了1949年之后中国的内部政治与国家建设,或许正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才有理由对当时所提的内陆亚洲视野保持必要的警惕。确实,在当时所提的这种内陆亚洲视野下,基于地缘政治与大国实力,展现了这种视野的并不是中国,而是英国、俄国(苏联)甚至美国,对中国来说,自身更多的是在这种他者的内陆亚洲视野下被观照、检视,处在一种“目标客体”(object)的位置。而从拉铁摩尔的人生与学术轨迹,尤其是他在完成《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之后,随着他被迫离美赴英,后来又成为蒙古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经历,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他对中国始终抱着同情与理解的态度,但他后半生的学术视野和活动经历所展现的,主要是以蒙古为中心来检视内陆亚洲地区的,中国的地位被旁置了。历史有时很有意思。在国内学术期刊于1992年重新介绍拉铁摩尔的时候,正是曾经主导内陆亚洲一个世纪之久的苏联(俄国)彻底瓦解的时刻。英国早已随着印巴分治而退出了内陆亚洲主导权争夺。美国通过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以及介入阿富汗反抗苏联占领的战争而逐渐介入内陆亚洲争夺,并开始推行“大中亚政策”。中国在北方强邻瓦解之后也重新面对一个秩序重建中的中亚地区,因此,在这个时候再重新去阅读和理解拉铁摩尔的边疆研究视野,也成为我们自己从“目标客体”(object)转向具有能动性的“主体”(subject)的一种路径指导,而且,从社会比较的意义而言,拉铁摩尔的这种路径有助于我们对中原社会、日本社会以及其他以农耕为基础的亚细亚式社会(asiatic society) 与游牧社会、欧洲社会之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也就是说,内陆亚洲的研究视野将使我们找到一种“他者”的视野来检视与我们相关的社会比较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新的地缘环境下,我们也能以更“主体”的态度去重新看待内陆亚洲过去两百年的历史,并展望新的未来。塞缪尔·亨廷顿曾指出,其领土跨越文明断层线的国家,长期以来要面临维护国家统一的特殊问题。他在论述中国的时候,将其内部主要分为汉人、藏传佛教徒、突厥穆斯林三部分,认为这会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中国的“无所适从感”,但是,如果考虑到中国文明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的璀璨成就,我们就会更加感受到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政权处理中原与西域等边缘地带时所展现的国家智慧。我们正是在有效处理好了内陆亚洲-中原这一关系主轴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实现对西藏、新疆、蒙古和满洲这四方关系的方向把控与内部治理,如汉朝、唐朝、清朝等朝代,皆是如此;而在宋朝和明朝中后期,由于中原朝廷无法处理内陆亚洲-中原这一战略主轴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而生发出来的藏地、新疆、蒙古和满洲这四方力量暗流涌动,逐渐搅动中原政治,并最终席卷了中原之朝廷。历史之鉴,足以使我们一方面面向未来,去审视如何处理未来内陆亚洲与中原在文化与社会生态上的彼此关系问题,而在另一方面,则更需要我们重新去审视拉铁摩尔曾经倡导的这种“内陆亚洲”边疆视野,以更好地去理解中国内部的边疆与中原关系、内陆亚洲的独特性及其在未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的新位置。这是我们在中国研究中的视角互动观念扩大之后所必然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来源:《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书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年1月,第一版。
  •     欧文·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1900-1989)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汉学家、蒙古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在20世纪中国学术和政治中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同时对于中国边疆研究也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边疆的背影》一书从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并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边疆的背影》一书力图以上述的相关梳理与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中国的边疆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历史的因素,在我们的学术研究中,自觉地屏蔽掉了拉铁摩尔及其学说,随着内亚史和对边疆问题的重视,拉铁摩尔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学术视野。我们要正视以拉氏为代表的一批国外学者,如内藤虎次郎的“唐宋变革假说”也是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被屏蔽掉了,成为空白点。屏蔽和空白是我们要反思的,但同时也要避免盲目追求,和不断泛化被屏蔽掉的学者的观点和论调,避免范式的扩大化和泛滥。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这本书不仅仅是拉爷的学术传记,也是他心路历程的展示。
  •     理解拉铁摩尔和内亚(新疆、蒙古、东北)和西南边疆的一把钥匙
  •     总地说来就是“牛仔很忙”哈。当然咖啡商城远不是一个天真的人类学家那么简单,就像“边疆研究”远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领域那么简单一样。
  •     资料集。
  •     最後兩章讀得草率,實有一種厭煩了,沒有驚喜。這樣的介紹實有必要的,但絕不能以之作為代替閱讀拉鐵摩爾本身。整本作品就像是一篇長綜述,但是章節之間的連貫是鬆散的,內容的排布是有重疊的,我估摸是不同論文拼湊而成,雖然這是學術著作常有的情況,但是文氣不該如此地不連貫,生硬。邊疆一詞雖然看著中性,但是我總能讀出書寫著邊疆史者的傲慢,是我多心?自以為是?還是確有其事?
  •     本书可谓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关于拉铁摩尔思想研究的学术专著,作者袁剑是中国边疆史领域的代表作《危险的边疆》一书的译者。基于对拉铁摩尔生平和思想多年来的梳理与分析,这本书采取行与思相结合的方式,把拉铁摩尔学术考察方面的生平与经历,跟其代表论著与思想的孕育和写作过程结合起来加以论述,并深入分析他的相关学术思想跟中国学界之间的互动渊源。尽管本书的行文跟拉铁摩尔本人相比略显平淡,但仍不失为一部填补国内学术空白的佳作。
  •     平铺直叙
  •     挺多重复的内容
  •     读此书时不断回忆起自己读中国亚洲内陆边疆和危险的边疆的那些美好时光。。。在世界读书日读完了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     了解拉铁摩尔与了解边疆的上乘成果
  •     介绍了著名学者拉铁摩尔的生平与其边疆理论。本书作者短于生平叙事,拉铁摩尔跌宕起伏的一生在本书中被描写的有些平淡乏味。但长于对边疆理论与内陆亚洲研究的叙述,并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将中国的边疆研究置于一个全新的高度之上。也阐明在当今地缘政治环境下,综合了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的拥有光辉历史的中国边疆历史研究,将拥有更为广阔的未来。
  •     第一次尝试用这种方法读书,感觉奇妙2333
  •     面面俱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