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作家的立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108023261
作者:董炳月
页数:314页

内容概要

董炳月,江苏睢宁人,生于1960年,笔名弥生。198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4年留学日本,1998年9月以论文《从新村到“大东亚战争”——周作人与武者小路实笃比较研究》(日文)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曾任东京《留学生新闻》总编辑。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书籍目录

引言 文学个案中的中日现代文学关系
第一章 “留学”的风景——《留东外史》发微
一 丑角登场
二 文化·民国·国民性
三 日本风土记
四 “留日反日”的构造
五 不肖生的文化身份
六 文体的多重性
七 《留东外史》的流行
八 新文学与旧文学的冲突
九 日本人看《留东外史》
十 《留东外史》的位置与命运
第二章 “梦”与“肉弹”的文学史——中日现代作家创作中的互文问题
一 两个文本与两种观念
二 孙偎工的“实笃情结”
三 “战争文学”与中国的“肉弹”
四 《三笑》:实笃的自我颠覆
第三章 婚姻·生殖·亚洲共同体——佐藤春夫《亚细亚之子》的周边
一 “亚细亚之子”的诞生
二 郭沫若:归国的忧郁
三 安娜及其投影
四 “亚细亚”的终结
五 “国家化”的婚姻
第四章 文化与帝国主义——中日战争状态下的“儒家文化中心论”
一 “树立中心思想”
二 思想问题与民生问题
三 “片冈发言”的含义
四 “儒家”的相对性
五 民族意识的再生产
第五章 自画像中的他者——太宰治《惜别》研究
一 抵抗与认同的二重性
二 对待中国的态度
三 “洁”与“忠”的观念
四 传记·小说
结语 “国民时代”的作家
附录一 亚细亚之子
附录二 《惜别》之意图
附录三 “仙台神话”的背面
后记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文献索引
出版后记

作者简介

《"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关注中国和日本在民族国家的创建过程中,两国的作家怎样被“国民”化,以及他们的立场怎样制约、规定了作品的内容和形态。中日作家分别以对方国家的人与事为题材书写的文本,在这部著作中获得了特殊的重视和新颖的解读。作者熟悉中日现代文学的历史状况,故能信手举出许多不经见的材料,并且从人们熟知的文本中读出新意。《"国民作家"的立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研究》复原式地呈现了中日现代文学错综复杂的交织状态,有力地推进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国民作家的立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这一本书完全是意料之外——太过兴奋以致只看见“国民作家”四个大字,全然忽略了其后副标中还有“中日关系”的说明,待至翻开时,才有一种额头三条线的囧呆感觉,然后只好无奈地将其作为课外读本。对日本文学倒也是怀着一份敬畏之心的,只是本书的所言所写实在是遥远到简直陌生,于是只能像走过场一眼的随便翻一翻,实在是没有什么特殊想法或认知。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大概就是我发现郁达夫竟比我想象中还要娘炮,在失去童贞后的翌日清晨,望着朦胧日光中的樱花,留下两行清泪,写出什么“知识我也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所需要的就是爱情,我所需的是异形的爱情”,敢问郁先生您是被爆菊了么-0-  直到这本书差不多真的快被我翻完,看到附录部分的时候,我才突然眼前一亮。你可以说我是小市民的八卦心理作祟,也可以说我是怪阿姨的怪趣味发作,但我实在是喜欢极了这篇《“仙台神话”的背面》这篇篇幅不长,但却独到新颖的小文章。不一样的鲁迅我们见过很多,战斗的,怒目的,小器的,戏谑的,沉痛的,严峻的……但惟独没见过异国他乡中也有悲苦郁闷的心情的鲁迅。他早年的回忆性文字不多,即使有,也总带着浓厚的揭露讽刺的意味,而下笔却又分外自持。我们总说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于是我们自踏进学堂的第一天起,便一直昂着头仰望那一颗伟大的灵魂。久了,他便化为了一座丰碑雕像,一直一直静静矗立在那里;他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说起就必须正襟危坐,作苦大仇深状的形象符号。  可是我们都忘了,或者说从不曾想过,他也曾是一个少年,一个在异国他乡求学,有着深深无法排遣的压抑与孤独的青年,正如同现今被困在网中不得自拔的平凡的你我他。他并不是与生俱来就如此深沉,他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振聋发聩,他更不是一夕之间就难以接近高高在上,他也有像我们一样,因辨不清方向而沉默谩荒的时刻。  突然之间就觉得这个男人如此亲切。  当然,凭着这一篇连论文都算不上的一家之言也做不得数,但是这一篇尚能自圆其说的“鲁迅仙台事迹考”给了我很多超出文学以外的乐趣。多少人可不都是这样,你爱上一个人,你关注一个人,不过因为他打动了你,真实亲切,时时萦绕在你身边。  作者在后记中写十年前去东京留学时的孤单与窘迫,可不正是异曲同工?难怪这一篇《“仙台神话”的背后》特别真挚动人,同是天涯沦落人,该是分外有共鸣的原因。我受够了那么多的“很重要”的说辞,倒不如作者来得坦然。  “大千世界,五彩缤纷,江河滔滔,红尘滚滚。相形之下,文学研究仅仅是一种寂寞的职业,非‘经国之大业’,亦非‘不朽之盛事’,作为一种职业,言权力不如从政,言金钱不如经商。既然如此,其终极价值何在?我想,或许在于‘知’与‘解’的快乐吧。因此,思想是重要的,知识和趣味同样重要,‘自我’也同样重要。通过文学研究与历史上的人物、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相遇,并且与学术界的同行相遇,这是一种生命的价值。”  多坦诚,多真实。  好像是真的越过时间的光阴,穿越物理的准则与数学的维度,与一个来自1874年的他相遇。弯曲的时光画面里,只有你们两个人,你们彼此的身影倒映在互相如水的眼眸里,不消言语,摩挲泛黄纸页上的字迹,最后用一个笑容作结,点点滴滴在心头。  记得好多年前,初中课本上有一篇《藤野先生》如此感人,然而鲁迅却三十年未与恩师联系,他说,“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该是经历多少,才能如此看破,然后一语道出你的心头事,有一些玄机的味道。  我们终究还是生在了好时代,不必饱受国破家亡的屈辱,战火纷飞的离乱,东瓶西镜的等待,宛自卑屈的一人白头。  我们终究还是要的太多,踏匆匆忙忙的脚步,沽名钓誉,欢场做戏又有什么意思呢?真倒不如坐下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让自己开心的事,可不正是把酒束清风,明月正当空。  
  •     董炳月的文章最早打动我的是发表在《读书》上的《竹富岛的酷娅玛》,我从来不曾想到学术文章可以做到这样氤氲水气恍惚迷离,这自然与文章的内容有关(田野调查本就容易出彩,更何况有关民歌和异域风情),不过,我更中意的倒是弥漫在文章各处的那种口吻和味道。这是我喜欢的,或者是我理想中的自己的口吻和味道。之后,看到其以十年之功写成的《国民作家的立场》。作为燕园哈佛书系中的一本,这本书从中日文化交流的角度不仅从中国也从日本考察了中日文化相互渗透和观察的变迁。对郭沫若的研究结论指出1927到1936年在日本的十年是郭沫若前后的分水岭。如果没有从经济、文学、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变化,郭沫若就不会今日这样一个复杂的郭沫若。这个研究结论和吴晓东对鲁迅“原点”的观察有异曲同工之妙,吴晓东的研究思路好像是从日本研究者处借来,这不影响他的研究成果。而这一研究对我的启发则在于,1925,特别是1926年,及其前后的数年间的遭遇,对鲁迅的人生观的巨大影响,可能直接导致了我们最终看到的、有些矛盾的鲁迅。而更叫我倾心的是,这本学术著作果然没有常见的学术著作那样的艰涩拗口不说人话,而是晓畅流利,看起来不动声色,细一看原来功夫都是下在深处,肚子里揉了又揉才平平出之。我立志:不写论文倒也罢了,要写一定以之为样板,一定要说人话。2007年第四期中董炳月有文《子安宣邦的政治神学批判》,介绍其即将出版的译著《国家与祭祀》。祭祀,特别是日本以国家身份进行的祭祀,自然有深刻的政治文化历史背景和含义,问题是,现代日本的表现叫我对这个国家和民族已经丧失信心。我想个人和国家、民族大概有相通的地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文明的途径解决,日本需要的或者不是这些无关痛痒的反思、说教,而是一场被上帝诅咒和报复的战争,叫他们从肉体上感受他们的罪与罚。这或者是我的偏见,但是如果日本可以有那么多偏见,我有这样一点小小的“偏见”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好在,这不仅不会影响到我之外的任何人,也不会影响到我吸收日本文化中那些吸引我的东西,例如渡边淳一、川端康成乃至《阴阳师》、《贞子再生》。我猜想一般的政治学著作大概又是大大的说开去,到的日本人的面前,也只是烟花爆竹一样给他们添兴而已。不过,因为是董炳月选择翻译的书,这本《国家和祭祀》倒是有兴趣看一看。只是,希望董炳月不要做太多这样的事情,还是专心做一些学术或者是写一些学术美文,甚至写小说什么的,才更有意义吧。另外,现在知道董炳月写小说时的笔名叫弥生,网上一查到处是弥生,不知道哪个是他的,闷。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收羅的材料挺好的。有些評論不敢苟同。
  •     比较扎实,关于周作人的分析比较有新意.附录很好.
  •     每天挣扎在英文文献中之后,觉得可以迅速读完中文学术书真的好爽~这本书对于国民性和国民作家的论述颇有启发,如何与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挣扎在民族主义和世界主义的矛盾之中,还有作品的流行与经典讨论,都非常有意思。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