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病学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01
ISBN:9787506718189
页数:350页

内容概要

作 者 介 绍
祝恒琛 1937年生,江苏邗江市人。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江苏省
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仪征市人民医院内科主
任医师。曾主编《肺生化功能与临床》、《辨甲
诊病》、《中医时辰治疗学》,主译《胸膜疾
病》,主审校《医学英语词汇百曰通》。参加编
写《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合理用药》。在
省级以上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次应邀国际、国内学术报告,
三次获市政府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未病学基本概念
第二节 未病学相关名词
一 健康状态
二 疾 病 疾病 疾患
三 未病状态
四 病态
五 病期
六 潜证 前证、显证、衰证 变证
七 证候 证 候 病候
八 主症 兼症 并症 经证 腑证
九 主要疾病 原发病、继发病 伴发病 身心疾病 并病 合病 坏病
第三节 研究未病学的目的和意义
一 远期目标――无医世界
二 近期目标――预防医学新发展阶段
三 未病学――Ⅱ级预防
四 未病学――I Ⅲ预防
第四节 未病学的临床指导意义
一 提高疾病诊断的预见性
二 丰富未病治则
三 强化疗效远期观
四 发展中西医结合
第五节 未病学的作用
一 有助于了解未病人群
二 丰富预防医学内涵
三 未病观导致检测手段的发展
四 未病观导致微层次医疗的发展
五 未病学四早 四防思想的实践意义
六 未病学促进中医学发展
七 未病学促进相关边缘科学发展
八 未病学促进早期健康教育
第六节 未病学观点与研究方向
一 医学发展中预防观点――被动防御
二 前病未病态是未病学目前研究的重点
三 潜病未病态是未病学研究方向
四 传变未病态是研究未病学当务之急
第七节 未病学概念现代观
一 未病学是现代医学独立分支
二 未病的内涵和外延
三 未病的四种形态
四 未病与健康内涵
第八节 未病学前景
参考资料
第二章 未病学历史渊源与发展
第一节 春秋战国前及战国时期
一 夏商时期以前――未病思想酝酿阶段
二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未病理论奠定与诞生
第二节 秦汉时期
一 仲景“治未病”基本学术思想
二《伤寒论》中未病学思想与实践
三《金匮要略》未病学思想与实践
第三节 晋隋、唐时期
一 晋隋时期
二 唐宋时期
三 金元时期
第四节 明清时期
一 明代时期
二 清代时期
三 温病治未病思想与实践
四 温病先兆征
第五节 近代未病学理论的认识和发展
一 传统医学中未病学理论的认识与发展
二 日本汉方医学对未病学认识和发展
参考资料
第三章 未病学科学基础
第一节 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一 第三状态概念
二 第三状态原因分析
三 第三状态病因分析
四 研究第三状态对未病学深远意义
第二节 中介论(中间融合状态)
第三节 内稳系统控制论(和谐调节状态)
一 阴平阳秘 恒动有序
二 协同调控 动中稳定
第四节 隐潜显信息论(潜信息状态)
一 隐潜信息
二 潜信息域
三 潜病理信息意义
第五节 发病层次系统论(关联演化状态)
一 遗传病的发病系统层次
二 癌症的发病系统层次
三 疾病病机系统层次论
第六节 黑箱模糊论(不确定综合状态)
一 亦此亦比性
二 生命复杂性
第七节 耗散结构论
第八节 泛系综合论
第九节 质量互变律论(关节点状态)
第十节 发病阈值论
一 外因性疾病的发病阈值
二 元素的发病阈值
三 水 电解质、维生素 激素等发病阈值
四 脏腑结构功能阈值
第十一节 发病趋势论
第十二节 遗传和变异论
一 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
二 显性 隐性规律
三 交叉遗传
四 基因表达与疾病
五 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阈值
第十三节 体质与疾病易感性 倾向性
一 体质概念
二 体质类型与疾病
三 影响疾病的体质因素
四 体质与疾病关系
五 运气与体质疾病
六 病理体质的理论基础与检测方法
第十四节 免疫正气论
第十五节 新医学模式与未病学
参考资料
第四章 未病学诊断方法研究
第一节 黑箱分析法
第二节 全息分析法
一 生理全息与病理全息
二 全息诊断仪分析
三 分泌物信息
四 先露症状征兆
五 体表九窍先兆信息
第三节 经时空分析法
一 昼夜节律
二 月节律
三 年 超年节律
四 经时空疾病
第四节 运气学研究方法
一 运气计算及推算方法
二 运气气化形势预测方法
三 运气病因分析法
四 运气气化病机分析法
第五节 症状体征客观量化分析法
一 量化诊断
二 中医量化诊断
三 近代医学量化诊断
第六节 统计分析法
一 易感性 阈值 遗传力分析
二 正常值偏离度及特异性分析
三 媒介能量分析
四 危险状态可预测性及趋势分析
五 诱变与致癌阈值危险水平分析
第七节 微医学法
一 微医学法对中医证 疾、病预测及传变分析
二 微医学法对疾病普查分析
三 微量元素对疾病分析预测
四 表达因子 标记物对疾病分析
第八节 遗传学分析法
一 基因诊断未病法
二 染色体诊断未病法
三 生化遗传学分析法
第九节 遗传基因工程分析法
第十节 遗传毒理分析法
一 几种重要的遗传毒理学方法
二 遗传毒理方法用于未病研究
第十一节 药物遗传学分析法
第十二节 免疫遗传学分析法
一 免疫遗传学分析法
二 免疫实验检查方法
第十三节 体质遗传学方法
第十四节 预测分析法
第十五节 环境医学分析法
一 地方性疾病与未病
二 职业性病与未病
三 营养性未病
第十六节 医学心理分析法
一 心理应激
二 心身及身心未病
三 生物反馈
第十七节 疾病检疫监测法
一 疾病检疫
二 疾病监测
参考资料
第五章 潜病(证)
第一节 潜病(证)概念的提出
一“无证(病)可辨”分析
二“无证从病”分析
第二节 潜病(证)概念
第三节 潜病(证)在未病态中地位
第四节 潜病(证)证概念的辨析
一“潜证”辨析
二“潜证”与“前证”
第五节 潜病(证)未病态的研究方法
一 从病求知类推法
二 推理定证法
三 诊断性治法
四 反证法
五 寻因法
六 逻辑分析综合辨证法
第六节 潜病(证)未病态研究意义
一 弥补传统发病学疏漏 更新传统“证”的概念
二 完善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 提高诊断预见性
三 确定潜病(证)治则的截断法
四 强化疗效的远期观
第七节 潜病(证)与先兆信息
一 潜病(证)与先兆信息的关系
二 潜病(证)隐匿机制
三 如何发现隐匿潜病(证)
第八节 潜病与潜证
一 潜病被忽视的根源
二 影响潜病揭示因素
三 病 证并重揭示潜证(病)的必要性
参考资料
第六章 前病(证)
第一节 前病(证)的概念
一 前病(证)未病态
二 前病(证)特征
第二节 前病(证)显化
一 前病(证)显化意义
二 知识坐标系的拓展
三 临床经验的继承
四 重视先兆征在未病学中作用
五 诊察手段的改进
六 创造性思维培养
第三节 前病(证)辨治准则及前病(证)倾向
一 前病(证)辨治原则
二 前病(证)存在几种倾向
参考资料
第七章 兼症 衰症 变症
第一节 兼症(病 证)
一 兼症(病 证)基本概念
二 临床对兼症(病 证)分析
三《伤寒论》中兼症(病 证)辨证涵义
四 兼症(病 证)研究临床意义
五 兼症(病 证)的防治原则
第二节 衰症
一 治未病善终天年
二 衰老机制
三 衰老先兆
四 防衰抗老治则
第三节 变症(病 证)
一 变症(病 证)概念及病机
二 变症(病 证)未病学研究意义
三 变病证类型
四 药源性疾病
五 中医药源性疾病
六 细胞凋亡
七 躯体性变病证危象
八 体质性疾病
参考资料
第八章 病证传变
第一节 病证传变概念
一 传变定义及范围
二 传变类型
三 传变途径
第二节 病证的传变形式及时间
一 六经传变形式
二 卫气营血传变形式
三 经络脏腑传变形式
四 三焦传变形式
五 传变时间
第三节 病证传变理论
一 阴阳偏盛偏衰导致病证传变
二 脏腑功能失常传变
三 六经循行传变
四 卫气营血与三焦传变
五 病证变化过程中因果转化
六 病证发展的阶段性 程序性
第四节 病证传变特征
一 病证传变共同特征
二 六经 三焦 卫气营血传变特征
第五节 病证传变防治原则
一 整体与局部观点
二 辨证观点
三 早治观点
四 防变观点
五 动态分析观点
六 微观分析观点
七 治传变案举
第六节 病证传变影响因素
一 内环境
二 外环境
三 病原体
参考资料
第九章 未病学防治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预防原则
一 重防原则
二 防变原则
第二节 三早原则
一 早期发现
二 早期诊断
三 早期治疗
第三节 综合思维分析原则
一 形象思维
二 逻辑思维
三 综合思维
第四节 辨证论治分析原则
一 宏观辨证
二 微观辨证
三“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第五节 环境内稳原则
一 内稳态调节是中医基本治法
二 内稳态调节基础
第六节 未病学防治基本方法
一 预测法
二 试探法
三 反证法
四 筛选法
五 求同法
六 求异法
七 求变法
八 对比法
九 类比推法
十 正治法
十一 反治法
十二 病因参照法
十三 病理结合法
十四 概念沟通法
第七节 截断扭转治法
一“截断”与“扭转”基本概念与特性
二 温病传变阻断法
三 伤寒六经传变阻断法
四 截断扭转发作性疾病
第八节 序贯治疗法
一 顺应脏腑 经络生理序贯治疗
二 顺应人体生理变化时序治疗
三 顺应病理序贯治疗
四 顺时之序治疗
五 顺天序治疗
第九节 活血化瘀治法
一 瘀血证与未病学
二 活血化瘀治未病基本药理
三 活血化瘀基本治法
第十节 遗传病防治法
一 遗传病与未病
二 遗传病防治
三 基因治疗
四 中医药扶正治疗
第十一节 扶正摄生法
一 保护正气 贵在未衰
二 保持正气 贵在未病
参考资料
第十章 未病学临床应用
第一节 先兆征临床应用举例
一 急症先兆
二 急症危急先兆
第二节 未病多态性层次性综合治疗
一 脾气虚证多态性
二 痰饮眩晕多层次性
三 消渴病机多种性
四 消化性溃疡治疗多期性
五 脑血管疾病阶段性
第八节 摄养、针灸治未病
一 养生保健防治未病
二 针灸治未病
参考资料
关键词英汉对照表

作者简介

内 容 提 要
本书阐述了未病学的概念、渊源与发展,研究未病学的目的和意
义,未病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诊断方法研究,未病学中潜病(证)、前
病(证)、兼病(证)、衰病(证)、变病(证)等病(证)的特点及未
病学防治原则与方法等内容。
该书既反映了中医学中未病学思想精华、诊治方法、临床价值,又
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在未病学中的应用,其内容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
性、独特性、可读性,对适应社会发展、人人健康长寿的需要有着深远
的意义,可供医学科研人员、临床人员、院校师生阅读参考。广大读者
亦可将本书内容作为个人保健知识学习。


 未病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