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室的秘密》书评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4
ISBN:9787121220531
作者:斯蒂芬·格罗斯 (Stephen Grosz)
页数:224页

降低内耗

自从过了31岁生日,因为承认无法和自己好好相处,我一直积极地寻找合适、靠谱的心理医生。我想让“动机在杭州”为我咨询,因为了解他和他的为人,觉得物有所值。然而他并不能为我咨询,因为,我们是朋友。我又找到了采铜,就是那个写《精进》的人,我们的认识是由于彼此的家长是同学。他不做咨询,倒是给我推荐了一个网站。在一个雷阵雨的夏日午后,我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了智能匹配,然而,被筛选出来的四位心理医生无法让我产生信任感。每位专家都持有一级或者二级证书,而我相信如果我去学习和考试也是可以获得的。视频里他们说的很动听,诸如“我会认真倾听”等等,但我并不认为能对我产生效用。对,我排斥那些有着一大堆title的咨询师(矛盾的是,如果没有这些title,我依然不会信任啊)。我联系了曾经在我们这里做过心理分享的“糖心理”,负责人已经离开了这个机构,她说“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师质素并不高,所以我已经转向培训咨询师,而不是招募学员了”。而她自己,每周去医院咨询,因为费用可以算进医保。我回过头找到“动机在杭州”:我自认为属于高智识人群,看过的书不比心理咨询师少,道理都懂,因此我不认为这些咨询师能够帮到我。而且,我需要一位男士,可以为我提供异性思维。原谅我,我很挑。“动机在杭州”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先盖我一个“作,难弄”的帽子,而是安抚我说“没关系”。那天晚上,我们聊了会儿,他给了我两个方案,一,他为我咨询,但我们不能再做朋友;二,他提供倾听服务,不能收钱,一边为我物色合适的咨询师。第二天我就出差了,忙碌冲淡了焦虑,我似乎好了些。然后,我就在自己店里看到了这本书,开头就吸引了我,或者说,解决了我对心理咨询这个行业的不确定和不理解。你们心理医生就是坐在那里听几个小时,然后给个一二三就完事的职业么?前言里作者就自己抛出了这个大部分人都想了解的问题。还有一个问题,你是不是很希望心理医生能够直接告诉我应该怎么做?就像当我逼着那个学易经的朋友“你说,到底我8月份会不会有所好转”时,他总是很无语:“我们只是提供一种可能,而不能断定未来的事”。综上,第三页里,写推荐序的人就已指出,好的心理医生不是只坐在那儿听,他是在用逻辑缜密的提问方式,将你从盘根错节的现实矛盾中抽离出来,让你自己看清“病灶”所在,不再向外找原因。而心理医生也不会为你做决定,究竟是选A还是B,究竟该跳槽还是留守,他只是做你的一面擦得很干净的镜子,让你看清自己,进而发展自己应对问题的能力。一位父亲因女儿与异教徒结婚而与其断绝父女关系,若干年后,竟然发现,父亲一直有一个婚外恋的对象,竟然也是异教徒;父亲会因为妻子与儿子的关系太过于亲密,他不知如何进入,而有了外遇;家庭中的病人变好了,其他人会怎样呢?书里都是案例,说谎、关爱、改变、离开,每个故事都很短,没有明确的咨询结果,只能说,有的是他看到了什么,以及被咨询对象的转变。而要说咨询路径,我们外行人能感受到的无非是找到源头,比如童年。《痴情如何让我们远离爱》、《哀悼未来》是我最喜欢的两则故事,无不和我现在最大的不安挂钩——无法正视时间的流逝。我和第一个故事里的海伦一样(职业也一样),无论是对罗伯特的不断质疑,“他为什么不肯承诺?”“我有什么问题”,还是对自己瞥见的未来恐惧“天那,如果我变成这样,我会去死”,都是对时间流逝的否定,想要让现在永恒,似乎这样才有无限可能。这里提到的“痴情”是一个好久不见的词语,其实我自己都没想过年到30反而会陷入这样一种似乎是青少年才有的境地。这则故事里很好地解释了痴情其实是一种形式的倒退——渴望密切的亲密感。这就是我们在迷失或者失望中奋力挣扎的时候,在孤独、孤立的时候,最容易染上相思病的原因。诗人Wendy Cope说过“迷恋是开始的那个兴奋点,真爱是后来的那个烦躁点”。可是,明明痴情会引发痛苦——精神自由的丧失,对自我的不满,以及可怕的疼痛,为什么我们还是继续痴情呢?谢谢给出了答案。因为面对现实就意味着接受孤独。从而,痴情会成为一种心里习惯、思考世界的方式,继而变成偏执妄想。第二个案例则切中了我急于想遇见“先知”的不可自拔——能不能告诉我十年后的状况,我只要知道一点就退回到现实世界——这当然是无意义也是不可能的。过去存在于当下,但是,未来也存在于当下。未来并不是我们要去的某个地方,二十我们现在在头脑里的一种想法。未来,就是我们创造的,反过来也造就了我们。未来是一种幻想,它影响着我们的现在。这本书当然不可能解决我的心理症状——我总不至于说“喏,有那么多人比你更惨,你应该知足”来安慰自己——要是真能这样,我可能也不至于那么难受了吧?事实上,我依然没法正视自己。而与“动机在杭州”的聊天始终暗含攻击——他提出的每一个假设和询问都被我迅速地驳回,我具有强烈的主观导向,这也是我一早就认为自己很难被治疗以及倾听的原因。但这不妨碍我对精神分析这个行业有着渐进式理解。或许有一天我会按掉那些不可能的人的电话,转头进入真正关心我的人的舞池,心理想着,心理治疗最大的作用是:减少了内耗后,我学会跟自己和解,进而跟这个世界和解。

心理咨询师讲述的故事——读《咨询室的秘密》

近几年,在我们这里心理咨询成了一个比较热门和高大上的东西。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咨询作为一项能够疏导情绪的辅助性工作,应该也必须成为城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但近期,我在市面上看到的国内一些心理咨询类作品,要么是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教材,感觉就像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工作》换了一张书皮。要么偏重于积极心理学,不是煲了一锅香醇的鸡汤,就是浓浓的知音体风格。机缘巧合的,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咨询室的秘密》。作者是英国的斯蒂芬·格罗斯 ,是一位心理分析师,他把自己25年来累计五万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对话进行了提炼,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心理咨询室发生的各种动人故事。给我一种以前从所未有的体验。了解心理咨询的内容在刚刚学习心理咨询师考试课程的时候,对心理咨询业务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心理咨询场所物品的摆放,心理咨询过程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了解。但这些所谓的了解仅仅是作为考点记住而已。对于心理咨询本身,虽然了解一些其中的技巧,规则和程序,但对心理咨询的全过程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模糊糊的。考试复习的案例分析大多数都是给你足够的线索,然后考生提供他们想知道的,唯一的答案。这一点和心理咨询本身并不一致。作者把自己做心理咨询的25万小时经验,浓缩到这本二百多页的小书里,让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全过程都有了一个很直观的了解。最值得赞颂的是,作者描写的咨询室的故事里,并没有刻意给自己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形象,而是一个以解决来访者问题为己任,真正客观分析的学者。重新认识精神分析在此之前,我一直难以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我读过一本名为《向伪心理学说不》的书籍后,一方面了解到之前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既不是终级阶段,也缺乏足够的实验和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个人总感觉,这种精神分析好像动不动就和性以及婴儿期的感受连接在一起,行迹于下三路的关注,让自己感觉不太舒服。这本书,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抽丝拨茧的向读者展示,那些陷入苦恼的人们是如何产生纠结的心态而无法自拔的。同时展示了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如何最终直面自己的心结,接受过去的自己,真诚的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从这本书中的31个案例故事,作者把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开始,说谎,关爱,改变,离开的全过程娓娓道来,我们可以从中管中窥豹的了解,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方法。心理咨询师的内心世界以前在一些影视剧中,心理咨询师给人们带来的总是非常知性和睿智的形象,不管是《无间道》里面的陈慧琳,还是《心灵捕手》里面的桑恩,都是如此。而真正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始料不及的情况,不得不处理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解决的,作者在书中非常坦率的承认这一点,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甚至强行中断或结束咨询。即便作者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认为需要继续,也会尊重来访者的意愿,这不仅仅是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作者接受不完美的体现,即他知道不是每场心理咨询都一定可以实现目标,让访客解决问题,但他能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事实。学会“接受”自己书中写到: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深渊,而要穿过这个深渊,我们都要学会“接受”这门课。如果我们很幸运,能找到无条件爱着自己的人,那么我们就会籍由他人对自己的接纳,学会完全接纳自己。倘若不够幸运,我们也有可能让自己变得幸福起来,方法就是——学习自己接纳自己,唯有如此,我们内心强大和柔软才能真正到来。的确如此,我们需要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才能脱去自我防御的外壳,和自己真诚相见,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唯有接受,才能有新的,更好的开始。


 咨询室的秘密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