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海沉浮》书评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5
ISBN:9787541104558
作者:(美)弗克斯·巴特费尔德
页数:551页

一幅文革后时代中国社会的浮世绘

前些日子捡了本书,说捡其实并不恰当,因为我是花5元人民币买的,但粗粗翻看了部分内容之后,我便认定旧书店老板开出的价格与此书的价值而言实在约等于是白送的。 此书封面设计很糟糕,背景色沉重阴暗,书名用斗大的四个字排出:苦海沉浮,封面上的所有文字均斜向排版,很有惊悚感,像八十年代末国产三流警匪电视剧片头,又或者像我读中学期间流行一时的种种来自公安战线的纪实报告文学,总之,如果不是封面上还有一行副标题及研究专著、美国记者等字样,我大概就将和它失之交臂了。后来注意了一下出版年代,1989年,难怪!封面设计差之外,此书的印刷用纸张也不好,显得较没档次,好在看了几天下来,没发现什么错别字,说明印刷质量还是中规中矩。此外必须要指出的是此书的中译者很牛逼,相当有功力,翻译得非常好,遣词及行文较比某些中文原创文本看起来还要赏心悦目。说实在的,虽然我译作看得不敢说多,但也看了一些,要论近几年看过的译作中看得酣畅的,也就项星耀的《往事与随想》和这一本了吧,有些译作翻得那叫一个逼仄,得边看边吃冰,不然搂不住火。 此书作者系《纽约时报》首任驻华(PRC)首席记者,包德福,就读哈佛时受费正清教授点拨而开始研究中国问题,1960年代起先后任《纽约时报》驻台湾、越南、香港特派记者,期间发表白宫与越战内幕的专著,获1978年普利策新闻大奖,1979年起被派驻在华两年,离任回国后于1982年在美国发表本书。 关于本书及其作者,上网google了一下,除了在http://cn.qikan.com/Article/sjzs/sjzs200822/sjzs20082213-1.html这个页面中看到一段评价以外竟然毫无线索,现将这段“宝贵的评价”原文拷贝粘贴如下:《纽约时报》记者包德福在1980年初来华常驻,专门搜集了大量中国社会的阴暗面资料,两年后出版了一本名为《苦海余生》的书,把中国描绘得一片漆黑,却连续两年成为美国的畅销书,连权威学者费正清都“颂扬”该书是“美国了解中国的里程碑”,“是下一阶段中美关系的基线”。其对中国形象和中美关系的负面影响可见一斑。 这本书这几天我一直沥沥啦啦地在看,写的都是我刚刚八九岁时候中国社会的事与情,叫书里一讲,居然也搅的我当年那颗幼小心灵中的沉渣泛起。比如我一同学语文课本上的毛委员的面目不知被谁涂黑掉了,又不知是谁向老师告发,于是全班停课挨个接受盘问,那是我头一回领略到啥叫政治恐怖,是1978年的事。又比如有一次全校动员的消灭苍蝇运动,每个小孩子都随身携带苍蝇拍和苍蝇瓶,打死苍蝇就用针扎起来放到小瓶子里,每天放学前要检查战果,谁打死的最多就可以得一朵小红花,结果闹了一夏天,也没把苍蝇消灭完,我们班同学当时都特遗憾,说到这里我似乎还能闻到那年夏天弥漫在教室里的苍蝇瓶散发出来的那股令人作呕的气味。这些事情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而这本书从头到尾都在讲述此类发生在那个年代的种种荒谬,没经历过的人自然很难想象一个社会可以扭曲到何种程度,而且不单是某一个方面发生扭曲,是方方面面都发生扭曲。通观书中对当时中国世情的陈述,包德福的触角差不多伸遍了各地各行各业各年龄层,谈到的问题则涉及家庭婚姻工作收入住房教育理想甚至性,貌似关于那个年代我能想到的社会问题书中基本都谈到了。 1972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以“恶毒的用心”和“卑劣的手法”,拍摄了一部“反华影片”《中国》,有段时间我闲得发慌,认真研究过两遍,窃以为,如果说《中国》是对文革中的中国社会浮光中的一瞥的话,那么《苦海沉浮》这本书就是以文革后时代的中国社会为题材的一幅清明上河图般的全景式浮世绘。


 苦海沉浮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