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之美》书评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35668771
作者:蒋勋
页数:239页

文笔奇差,错误百出,无病呻吟,去吴哥不要看这本

在吴哥一周,朋友带了这书,我把这书看了这书一遍,最后走的时候,直接把书扔了,因为基础性错误太多,看书的人都是门外汉吗?看不出来错误那么多吗?1这本书是书信体,你不能指望蒋勋会查资料,但是我很愤怒,出书是需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的,就算第一版错误,第二版还能错误这么多?2文笔奇差,相信看过网文的人都知道,初中生作者都写不出这么生硬的东西,我都不想称之为文字,因为很多病句3无病呻吟,风马牛不相及的感叹,乱扯,对于考古,宗教,文明这一块完全不知道,也不查资料,用于非常不准确4蒋勋这样的文字要是翻译成英文,真的会被打死的,因为很多莫名的优越感,一方面作为台湾人,鄙视大陆,一方面自居中华文明,鄙视高棉文明,很多歧视性话语就不该是学者写出来的。5写给怀民的书信,从头到尾,开头都是Ming,台湾人不用拼音我知道,但民是min的拼音吧6很多寺庙和印度神话的人物的翻译都和大陆不太一样,这个会对部分读者产生影响,但不严重,但有一点我特别想吐槽,Garuda的翻译不应该是迦楼罗吗?也即是佛教中的大鹏金翅鸟,这个翻译不是应该沿袭古代的习惯更好吗?台湾的翻译也是要遵循中国传统文化吧,当然,蒋勋的翻译比较接近发音,但是翻译的原则有一条是,有则遵循,约定俗成的就不要改,不然很多读者不能明白Garuda是谁。诸如这样的翻译问题特别多,很多人物的翻译从古代到民国时期就已经确定了,你翻译成新花样还怎么让人辨别?7出版社是湖南美术出版社,什么出版社这么垃圾?出版商方面就没有一个校对人员了?没有一个鉴书专家了?这个出版社已经被我拉黑。是不是压根没有什么好的出版商想出版这种漏洞百出的书?我是最近才发现,出版商担着书的品质。好的出版社只敢出版好的书,出版商敢出一本书,就是担着自己的名誉。尤其是出版某个专业领域内的书,肯定会去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评判这本书的价值,我相信大出版社肯定不会出这本书,还敢定价48元。以下是文中出现的错误,有一些对于神庙的作用和修建过程的猜想,可能有多种说法,蒋勋在写信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注意到最新的不同解释,我可以理解。因为我只翻看了一遍多,在酒店的一个晚上随手找了些错误,真实情况是满眼都是错误,很多话都经不起推敲,严重错误多到说不完。错误1 18页倒数第5行,蒋勋原文是“英雄阿周那(Arjuna)跪在地上,接受湿婆(Shiva)大神赐个其他具有魔法的神奇武器“ exo me?你问任何一个b站看过《摩诃婆罗多》的人都知道,那是湿婆吗?其次,那是在”求取具有魔法的神奇武器“吗?那明明是阿周那在战前对于发动战争的正义性的质疑,然后作为毗湿奴的化身黑天显现出神像给阿周那进行讲解,也就是《薄伽梵歌》,不要随便脑补好吗,这是《摩诃婆罗多》最出名的一幕好伐这感觉好像给外国人说唐僧对着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大加嘲笑一样可怕你在写信的时候可以把林怀民当笨蛋乱诌,但写出来的文字都已经接近二十年了,错误就这么摆在那儿?我现在在网上写点什么都要查很多资料啊为了写这一篇吐槽,我都挨个核对了,都好几个小时了。因为我不是搞这个专业的,记忆也可能处错误,所以我会专门去查资料,查!资!料!知道为什么会有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吗?你的书出了错误就是要改的,说真的,等着读者指出错误都是很可耻的。我自己编教材,随时都在更新校对。错误2175页配图是一个南迪的雕像,然而旁边的中文标注是“黄牛”带有一个拱的牛不是黄牛,是吴哥遍地都能看到一种牛,是湿婆神的坐骑,南迪一般都被认为是瘤牛,而且据文字记载,它是只白色公牛,黄牛是没有那个拱的,普通黄牛也没有这地位。进入南迪页面的任何百科词条,都会反复解释南迪是是背上有拱形的白色公牛,随随便便就敢配图是黄牛,可见蒋勋连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湿婆的坐骑的信息都不知道。错误3遍布全文的关于”文明“的定义,提到中华文明可以,提到埃及文明可以,可是不要乱用术语和乱发感叹好不好!错误4naga这个词是蛇的梵语名字,也就是中国人为了方便,翻译成“龙王”,其实印度教中,naga是蛇,没有脚,中国人的龙是有爪子的。naga一般有奇数个数的头,但是每个龙王/每个那伽的名字不不同比如说,人只是蒋勋所属物种的属性,蒋勋的名字不是“人”吧,貌似蒋勋以为所有的蛇的名字叫naga,呵呵。具体来讲,搅动乳海的蛇,有5个头,叫做破苏吉Vasuki,毗湿奴躺着的蛇,是千头蛇,叫做舍沙Sesha(在B占看摩诃婆罗多的人都懂,床垫哥哥,化为大力罗摩),也叫作Annata,阿难陀龙,是印度教中的上等神,是拥有一千个蛇头的那伽之王(它有时会被绘画成五个头或七个头),也是印度神话中第一条出生的蛇类。是佛教里八大龙王之一。在博物馆到处可以看到佛祖由7个蛇头的那伽护卫。而且到处能看到7头那伽的围栏和桥栏(严重怀疑7个蛇头的那伽护着佛祖的形象来源于舍沙护着毗湿奴的化身krishina,当然印度教后面也说佛陀是毗湿奴大神的化身)错误5第8页 “1860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就依凭这本书,在丛林间发现了沉埋了四百多年的吴哥王朝”发现吴哥窟的法国人亨利·穆雷,是博物学家naturalist,不是生物学家biologist,而且这个人不是带着目的来找吴哥窟的,他是想靠收集标本做贡献,歪打正着进入了雨林,看到了这些神庙,然后他画了很多图,但是最后死在柬埔寨当地,可能是被蚊虫叮咬后生病,很多标本都遗失或被动物破坏,最后是他的一个奴仆兼助手把所有资料带回法国引起轰动的。所以,部分法国人可能看了翻译版的《真腊风土记》后,会想要到东方寻找失落的文明,但真的几率很小,因为当时看到并且相信这份资料的人很少,真正产生兴趣并且付诸实践的人也很少,反而是亨利·穆雷当时歪打正着发现,并且他并没有看周达观的书,也不是凭着这本书找到“吴哥王朝”,从学术定义来讲,不是找到“吴哥王朝”,而是“吴哥的遗迹”吧,这个病句明显就是犯了逻辑语义错误。我们看看博物学家的定义:博物学家,英文叫naturalist,比如达尔文,他的研究成果是综合了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作出来的,虽然成果描述的是生物界的规律.博物学家这个名词主要用在19世纪及以前,那时只有少数人受教育,所以可以达到其所在领域的最高水平,像达芬奇,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家,同一个人可以是好多“家”,所以有这个名字。当代以后由于知识的爆发增长,很少人能精通几个学科的知识(指达到这个学科的尖端领域水平),所以不见这个词了错误6只要去看过吴哥窟壁画的人就知道画面比较纷乱,理论上看了文字有一定背景知识的人看这些壁画都很混淆,因为柬埔寨对于《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和其他印度神话故事的演绎有一些不一样,非得要虚伪地说“我看了这些壁画后,就无比清晰了”,鉴于上面犯了很多基本常识性错误,我不觉得一个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都分不清的人能通过看壁画越看越懂,就算有壁画有这么威力强大,I服了U。不信你去买一本英文版的吴哥窟书,你看看那些专家画的图示多么复杂书中的错误还有很多,真的,此刻我在柬埔寨旅游在酒店里敲下这么多字,后面再补书中还有很多凑字数的无病呻吟,强行感叹,强行体验,真的特别低级的文字能力,中考优秀作文也写不出这风格来吧我来之前,看了至少10小时左右的关于柬埔寨的纪录片,《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都算是很熟悉,都看了b站的神剧,还看了《佛陀》,临走前还专门看了一本垃圾出版社出版的粗制滥造的《印度神话》(还是比蒋勋这本好,人家网上copy资料虽然很破碎但基本还是准确的,都怪前三年买书只看封面不看出版社,也没有注意看经典,因为经典太大部头了),我以前没少看的季老和黄老的《印度神话》但印度神话太复杂记不住啊,我是靠神话剧记住的。所以,我不算专家,也算是懂一点点的人吧为什么我要在这重点批评这本书?因为太多错误,太多脑补,太多不严谨之处我真的很想打0分为什么发现书很难看,我还看完了,因为我想看看能有多少错误?多么误导人?如果只是文笔不好,资料不准或者单一,我都不计较,文字质朴清晰看着清爽,文字狗血套路看着很上道,文字功底深厚犹如品茶。文字差,感情假,都可以忍受,但很多基础知识都是乱讲,看书的人图个啥呢?那些低级的感叹,乃们真的受得了?!但是,中国人去吴哥旅游,接触吴哥窟资料的科普,大部分人首先就是来自这一本,把这本书奉为经典,那么这本书的品质如何呢?看了这本书,我觉得我的文笔还合格,觉得余秋雨是大师。演绎性质的散文,余秋雨写得真的不错,虽然都是套路,但人家写出了自己的风格。去吴哥窟,我建议买一本靠谱出版社出版的300-400页印度神话故事,看得快2-3小时就看完了,因为真的很魔性。可以不用买《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因为故事太复杂,第一遍看一半都会晕。看这本《吴哥之美》真的会误导读者。还有那些打高分的读者,你们摸着良心说, 这书你们看得怎么样?这个世界的信息发展已经很快了,九几年和零几年可能信息来源不多,中国去柬埔寨旅游的人们没什么好书可以看,但现在不一样了,有很多很好的讲解吴哥之美的书,而且很多人都会英文吧,吴哥研究做得最好的就是法国,其次是日本吧···总之,大家多长点心眼------蒋勋写着本书的时候,关于吴哥窟的了解真的说不少也不少,说多也不多,本来随便写点书信,攒成一本书,就不能指望太多。关键在于不专业,不认真,不严谨,这些错误就躺在那几十年了,这些小错误貌似无伤大雅,专门忽悠不懂的人,还以为看了点稀奇,其实看点好书就知道这本书的错漏百出了不过按说蒋勋在法国待了这么多年,在吉美博物馆看了那么多次,是不是也该把博物馆的基本介绍记住呢?去了吴哥窟这么多次,是不是也该多看基本印度神话常识,保证自己的书信准确呢?真的,误导林怀民可以,误导千千万万读者可不行啊大哥,出书是可以修订版本的啊,你书上这么多错误, 没有人给你指出来?你怎么好意思在前沿洋洋得意的说,你的书被中国人盗版了,呵呵,这样品质的书只适合盗版,或者说,连盗版都不配啊我在网上看的大部分文字解说都比这个好我在b站看摩诃婆罗多的时候,字幕组叫做三无字幕组,他们的字幕组还专门和梵语专家有联系,那些梵语和经文,咒文,还有bgm配乐歌词的翻译,首先是查资料,找到最好的翻译,佛经里的或者想季羡林或黄宝生这样的大师的翻译版本,再不济也会自己翻译成最好的古文诗歌感觉,而且每一个专有名词都会专门去查资料,做备注,给出很多可能的解释,以上这些都是免费义务劳动,这才是我对知识传播的理解。很多贴吧和bbs的人在对摩诃婆罗多这本史诗巨著进行探讨,都是拿5本中文版大部头截图对比,一点点校对进行精细比较和讨论,真的能给我探讨经典的感觉。

吴哥之美,在哪里?

通过最近几年的出游,发现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复习型旅游者,不管是否是自己做攻略,出行之前,包括出行之中总没有什么概念,只有在行程完毕之后,再回过头来看别人的游记、各种旅游攻略书,才会有真正的融入代入感,才会有共鸣。1月份就入了这本《吴哥之美》,做出游计划时,也曾雄心壮志认认真真地看过若干页,可似乎总找不到什么感觉,对于作者的体会,也觉得很有距离感。众明星所谈的个人体会,使我对吴哥,不知不觉,也充满了敬畏,只等着自己身临其境去净化心灵。3月底,带着它出行柬埔寨,这次只在暹粒停留了。可是,整个出游,也没有碰它,似乎对于陌生的国度,作为旅游者的我,这本更带有人文气息的描述,并不如攻略书带来的作用更好。4月,重新开始阅读,拖拖拉拉至今,终于读完了一遍。除了科巴斯宾山与千阳河,其他地点都踏足了。可能定位不一样吧,作为旅游者的我,对比作为修行者的蒋先生,很多他的感悟,都没有那么深;又或者,我们只能算是路过,没有静下心,也没有请导游解说,走马观花地游,总没有那么深刻的体会,那么瑰丽的美景,却如同牛嚼牡丹。整本读来,更多的感受是,不是游记,从大吴哥城篇的巴肯山开始,到罗洛斯遗址结束,没有详尽的过程或介绍,强调的吴哥建筑的精神,那是印度教信仰中的“须弥山”,很多的建筑,都是一层一层向上,建成神坛。人若要向上,则必须手脚并用、五体投地,向上攀爬,那是对神的敬仰。蒋先生将吴哥的感受与《金刚经》连接在一起,所谓“佛”,大概是全世界共通的吧。还有吴哥的浮雕,讲得最多的是搅动乳海,那是真腊人尊重的生命起源吧。对于吴哥,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可能我更多地像一个观光客,没有能够在Angkor Wat的长廊里,驻足,静静地研究浮雕,回味历史。读这本书,更多地是读到了一种幽幽的心境,当成我们在浮躁世间的一种向往吧。对于Pre Rup,最有感触,那是一座传说中消亡肉身的地方,人对于死亡,总是充满伤感和沉重,那里的狮子,矗立千百年,它们在眺望远方,可是当年和它们一起的人们,却早都不在了。我的修行,估计是从那里开始的吧。最后,还是以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的一句话为结尾,“城之外有巨濠,濠之上有通衢大道,桥之两旁各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将军之状,甚巨而狞,五门皆相似。桥之栏皆石为之,凿为蛇形,蛇皆七头,五十四神皆以手拔蛇,有不容其走逸之势。”读来身临其境,这才算是真正的旅游攻略吧。蒋先生的写意与周达观的写实,同一本书中对比读来,很有一番特别的意味。吴哥之美,美在每个人的心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我想,这本书给大家带来的是美的启发……

冉冉物华休

阖上《吴哥之美》,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柳永的词:“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在战争的硝烟和岁月的打磨中,长久被历史尘封的吴哥默默伫立着,有一份遗世独立的静谧之美。蒋勋14次游历吴哥的感受凝结成这本小书,在20封写给林怀民的信中,更多的是他对战争、文明、艺术的思索和感悟,仿佛可以看到他的思绪游走于断垣残壁间,留下一声叹息。吴哥的寺庙建筑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于它一层层向中心提高,起初还是平缓的坡面,越往上就越是陡峭险峻,这与吴哥信奉印度教的信仰不无关系,将攀爬的过程视作追求信仰、解放心灵的道路,因此营造的这险需用全神贯注的专注力。吴哥的雕刻也多以神佛为主,兼有对真实生活的记录,长长的浮雕如史诗般壮丽。对空间的巧妙利用也是吴哥建筑的一大特色,吴哥寺一条笔直的石板大道连接着远端的寺塔,让前来朝拜的人都为这神圣宗教屏气凝神。最让我惊讶的是入口处的门塔,肃穆而高耸入云,寺塔顶端到门塔顶部之间像是画纸上余下的一处留白,我不禁想象,若真是来到门塔前,看到这一景象,心都不由低到尘埃去了吧。与华丽精致的浮雕艺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未完成的塔高寺,一块块方正的石头堆砌起来,拾级而上,展现出一种原始粗犷的美,这是扑面而来的力量感,极富有视觉冲击。塔高寺未能竣工的原因众说纷纭,有说是因为被雷电击中,而被朝廷视为不祥之兆,就停止修建了,也有说是由于塔高寺是前朝帝王下达指令所建,但在建成之前,他就去世了,修建工作也无疾而终了。这个意外反倒造就了另一种原始美,艺术上的不完整也许从另一个层面上达到了一种完满。圣家族大教堂至今尚未完全竣工,但它独树一帜的细长线条和繁复华美的风格让它当之无愧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也成为天才高迪最为人所知的作品。在蒋勋的思绪流动中,有几个场景也深深地驻足在我的心中。一个是高棉的微笑,在废墟中静静升起的微笑,在战争的洗礼下,这个祥和镇定的微笑仍不改分毫,仿佛在看着文明的兴衰与更替。另一个场景是被雨林植物渗透的石块,塔普伦寺就是被苍天大树左突右冲,石块与树枝盘根错节,原来雕刻在石块上的女神姿态也变得扭曲起来,显得面目狰狞。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已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当文明衰落以后,什么是能留存下来的?文明的兴替既然无可逆转,美能够永不消逝吗?这些问题纷至沓来,却理不出个头绪。我想蒋勋一次次前往吴哥,也是想在这废墟中体悟这份静美吧。

随喜,萨度

这本蒋勋先生的《吴哥之美》伴随了我整个八月的出差旅程,从北京到台北,从台北到香港,随身的包里放着它,偶尔在开会间隙,在陌生的咖啡店,在中转的飞机场,拿出来读几篇,心中有一点想说但无法言状的感动,终于,在香港的酒店房间,我看完了最后一篇,合上书,望着窗外高耸的楼宇,觉得踏实了一些。这日,下午阳光不错,房间里放着最爱的buddha bar驰放音乐,在这样的钢铁丛林里,我通过这本书,发现了一些被沉埋遗弃的大美之境。我有幸在几年前去过柬埔寨,也去过吴哥,在写这篇书评前,我又在网上看了一遍关于它的介绍。我看到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和概括它:吴哥窟是东南亚主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包括林地,吴哥窟遗址公园。这个公园有从九世纪到十五世纪高棉王国各个首都的辉煌遗迹,包括著名的吴哥Wat寺庙,在吴哥Thom,Bayon寺庙里有无数雕塑饰品。可是对于去过那里的人,深受震撼的,不仅仅是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宫殿庙宇,也不是奇思妙想的雕塑,而是蕴藏在那些建筑背后的文明,和一个世代的故事。蒋勋老师的这本书,显然也是想要通过那些石头建筑,描述出文明之美,还有自己的内心之美。他去了吴哥14次,对于我这样的一次观光客,他对那里的认知远胜于任何走马观花的人,而这份深刻,在书的任何都可以都被彰显,成为一本难能可贵的人生之美的叙述。在读这本书的那些时候,很奇妙的是,我跟随着书中的文字又重游故地,文字带有一种魔力,图片带着熟悉感,这样的代入让我欣喜和感动。我跟随蒋勋先生的文字,一次次回忆起曾经走过它的点点滴滴,还有无数可以延伸的记忆部分,这对于一个在出差中的职场人而言,是如此的难能可贵。说起吴哥,不得不提它所指代的宗教信仰,我虽然号称无信仰,但却学习灵修多年,虽不崇尚见佛拜佛,但却读了许多的经文,又开始研习佛陀。期望可以用那些高深的佛家理论,指引自己的世俗生活,在我看来,灵修和佛陀,不是告诉你如何拜佛,而是让你成佛。众人皆有佛性,只差顿悟和点化,而又非人人都可成佛,但佛心不可无,佛念不可无。这些年来,我经由学习,早已经明白,生住异灭,成住坏灭。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真正的美,是文明之美,是废墟之美,是壮阔的美,是包容的美。还记得在那次旅行中,我坐在城墙通道边上,在看一本晦涩的经文,翻译地直白拗口,百思不得其解,正午的阳光刺眼,抬头晃得眼睛睁不开,四下无人,背后都是粘稠的汗水,心里有些恼怒。然后,我望见远远的郁郁葱葱的树林,闪着金光的吴哥寺,心里想,众生的国王,万物的天神,膜拜的人们,是否知道这一切都是幻想?而作为凡人的自己,是否能够真的明白那些建筑背后所代表的信仰,而依靠信仰,真的可以活下去?那时的我,对这一切带着怀疑,并且不太由衷地赞美那些文明的遗迹,更多的时候,我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看着那些身边虔诚的人们,我怀疑世间的很多动机,怀疑人内心的单纯。那时的自己,自以为成熟和脱离。但截然相反的是,这本书的作者蒋勋先生,却是在由衷地赞美那些大美,他赞叹文明和建筑,赞叹世代的兴衰,赞叹让人深刻的历史。那不仅仅代表着是对现世的一份夸赞,而是内心的宽容和悲悯。很显然,几年前的自己,远远没有这样的意识,现在的我,正在努力中。这本书对我的意义,远远不是重游故地,感叹文字和图片,它与我而言,仿佛是为我的曾经而写,为我的将来而写,是为了总结内心之浅薄,是为了铺展未来之心怀。我不敢说这是人生的导书,但很显然,这本书对于现在的我,是有独特的引导。如果你和我一样去过吴哥,你或许会不仅仅感叹那里的美,还会有些遗憾,因为那些建筑只是废墟的组成,带有破败和沧桑,满目苍夷形容有些过分,但不完整和自成体系是必然。但是,蒋勋先生却没有从破入手,而是从美开始,为我们讲述了一场微笑着的文明。或许,美同样伴随着破,就仿佛成功伴随着失败,进步伴随着落后。苦难、艰辛也是如此。历史的进步、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战争和牺牲,人可以去了,但那些见证过历史沧桑的建筑却永远停留下来,它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俯视着渺小的我们,俯视着茫茫世界里不值一提的过往。我一直都一个观点,历史的见证,不是人,不是书籍,而是那些我们用来彰显权利和特征的建筑,法之度量,敌不过一个世代的结束。而观诸法空,则无所障碍。所以,同样的,吴哥就是一个见证,一个说法者。如此看来,蒋勋老师的这本书,则是通过这样的说法者,说与观法者,说与世代凡人,在这些曾经辉煌的建筑里,有过生,有过死,有过繁荣,有过破败。而今看来,这些都已经是过去,都已不再重要,我们通过那些壮美的故事,了解历史的变故,心里肯定有一种震撼,还有深深的平静。比起那些长久停留在这里的见证,我们又是何其渺小。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来,但正如书中说的好,也非什么都没有,也非什么都有必要。我喜欢书中一个形容:美,总是要走向废墟。但是,美,同样救赎了早已成为废墟的吴哥。蒋勋老师的文字细腻、唯美,同时带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悲悯,过往已成云烟,未来不可知晓,唯有当下教会我们万般珍惜。生之伟大,生之渺小。来来去去,一切皆空。随喜。赞叹。萨度。萨度。

悲欣交集的向心之旅

文/李小丢如果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踏足他乡某地,那么留下的文字大多只能被称为游记,那些浮在走马观花的匆匆行程之上的,猎奇的异国情调和琐碎感性的个体体验,绝大部分来源于不同文化之间的误解和碰撞,这种“一次性”消费太过私人化,也许只对经历者本身有意义。一如德国谚语Einmal ist keinmal所暗示的那样,发生过一次的事情相当于没有发生,米兰•昆德拉认为,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像影子一样没有分量,因为它再也没有升华或是扭转的可能。而如果一个人,例如蒋勋,从1999年开始,先后十四次去过吴哥窟,且在未来还会延续,那么这个地方——柬埔寨的吴哥窟——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他乡”,而是心灵上的故乡。只有故乡才会有如斯魅力,仿佛手里牢牢地握着一条无形的丝带,远行的游子无论到了哪里都能感觉到内心被隐隐地牵动,促使他们一次次踏上魂牵梦萦的归乡之路。蒋勋为吴哥写下的这二十封信,不是游客轻佻无状的赞美,却是游子发自肺腑的共鸣,是一个理解吴哥的人给吴哥写下的,最美的情书。蒋勋笔下的吴哥是美的,这种美不是浮光掠影般的视觉震撼之美,而是建立在对吴哥历史与现状、艺术和世俗、伟大与平凡的深刻理解之上的,更深层次的美。在吴哥宏大巍峨的庙宇面前,在吴哥血色金光的黎明面前,在吴哥被遗忘的废墟面前,甚至是在吴哥以乞讨为生的当地人面前……蒋勋一次次地感受到自己固有的价值取向和美学观念被不断冲击、刷新,他对美和文明的定义及认识,似乎在随着时空的转换不停地改变。这种不固定的流动让蒋勋感到欣喜,因为他发现自己从原有的文明桎梏之中挣脱开来,开始以纯粹的地球村村民的身份去感受所看到的一切。琼•安德烈在《海边一年》里写到:“我们必须试着变得柔软,而非坚硬;流畅,而非拘谨;温柔,而非冷漠;发现,而非寻找。”吴哥的美,可以让日渐坚硬、拘谨、冷漠的人心,开始变得柔软、流畅和温柔起来,很多原本费心去寻找的答案,会发现原来就一直藏在身边。蒋勋坦言:“吴哥窟是使我思考自己最多的地方。”多么奇怪!在震撼人心的美景之前,人往往会想到自己,“美的显现,使人欢欣鼓舞;美的显现,也使人忽然如见本心,沉默感伤,悲欣交集,无以名状。”吴哥好像宇宙中一个恒定的坐标,使每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以它为参照物,重新修正和调试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和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吴哥窟我一去再去,我想在那里寻找什么?我只是想证明曾经优秀过的文明不会消失吗?而我们的文明呢?会被以后的人纪念吗?或者,我们只有生存,还没有创造文明?”吴哥被誉为建筑奇迹,在蒋勋看来,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巧夺天工举世无双,而是因为它的建筑者是如此透彻地领悟人性。他并不是在盖房子,而意在为这个城市留下属于心灵的空间,是“城中之城”,是短暂的肉身中永恒的心灵留白。游走在吴哥这个专属于心灵的空间之中,人们会更加自然地,在自觉不自觉之间开启一段悲欣交集的向心之旅,叩问关于永恒的形而上的问题。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称佛教雕塑是俗世的人们对理想人格状态的向往和表达,吴哥巴扬寺尖塔上一百多面静穆的微笑的雕刻的创造者大概也是如此,他用这些在吴哥无所不在的“高棉的微笑”向观者传递着这样的信念:“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这是对文明的坚信,也是对人性的坚信。“我想,文明正是在宇宙天地山川之间,寻找人的定位吧!”蒋勋如是说。蒋勋曾经发现在吴哥有小孩拿着《吴哥之美》的盗版书用蹩脚的英语叫卖:“五美元一本。”其他关于吴哥的书籍只卖一美元,这本称不上合格的游记的书,比正统的旅行类书籍要更受游客欢迎。大概是有太多的游客,都需要蒋勋的智慧指引他们一程,带他们领悟蕴藏在吴哥有限的“有”背后,那无限的“无”吧。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作为商业用途的请豆邮征询,谢谢) ====================================================           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个读书类的微信公众平台:读书有疑(微信号doubtsinreading)每日推送一些有看头的书评(当然不只是我写的)、作品作家、精彩短篇等。编选的宗旨就是有趣、有品、有疑。欢迎喜爱读书的朋友们推荐、订阅。 快!关注起来!关注一下不会怀孕的啦!(●'ω'●)丿♡

心中开出一朵莲花

静坐家中,窗外大雨磅礴,听雨声打在窗沿,打在大地,打在心上。读完《吴哥之美》,合上书页,这雨来得这么合适,给心灵来一次洗涤。“认识”蒋勋是不久前的事。偶尔喜欢听Ted的我,在youtube上看到蒋老师的《留十八分钟给自己》的演讲。深情款款、迷人沉稳的嗓音,朗诵着《愿》。蒋老师问道:“一天有24小时这么漫长,我们能不能留18分钟给一首诗?”我脱口而出:“当然不能!”工作填满了我们的生活,哪有空闲去领悟诗歌。后来,恍惚茫然中的我总会找这个视频,似乎在寻求什么。通过对蒋勋的不断“了解”,才得知蒋老师曾经不止14次到达吴哥窟,印度教与佛教的道场,创作名为《吴哥之美》的旅游散文书籍。柬埔寨至今仍是落后的国家,战争与纷争,后殖民的烙印在残缺的身子、零散的草屋、飞扬的尘土中处处可见。但一千多年前,同在这片土地上,却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是真腊王朝,是泱泱大国的“中国”也不敢小觑的国家,是集恢宏气派的宗教庙宇与慈悲心怀的草药池子的土地。这引起了我对高棉文化的好奇,跟随蒋老师“寻迹”吴哥文化。书中按照年份及发展分别记载了罗洛斯遗址、大吴哥城中区、城东区等古迹,其建筑及雕刻之精美,让人赞叹不已。具体的古迹我就不一一详解,只谈印象最深、最让我反思的巴扬寺。巴扬寺里有着49座佛头寺塔,每座都有四面佛。他们处在高位,闭目垂帘,微笑上扬,仿佛在观看世间的一切。这些千百年的佛看到了什么?是繁华?是陨落?是弥满?是残缺?是喜乐?是悲伤?这让我想起《金刚经》里的“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佛陀具有不共的智慧。恒河里众生的万象百态,千万种生活的状态,不须睁眼逐一探看,却已了如指掌。过去的心如同昨日的梦,现在的心把握不住,未来的心无迹可寻。巴扬寺里的佛陀一直不语。他们是否给处于繁华昌盛的真腊人以没落的警示?是否对遭受战争苦难的暹粒人以慈悲的问候?是否为遥远将来这片土地的人带去什么信息?我们得不到答案,正如得不到过去心、现在心和未来心。虔诚的善男信女,不远万里前来问佛陀。佛陀只低头微笑。也许微笑已是最好的答案了。正如蒋老师所言:“我总觉得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个人领悟。” 我愿在心中的不安、惶恐、悲伤时,回想起书中这些静穆的佛陀,心中再盛开一朵莲花。

跟着蒋勋感受吴哥之美

跟着蒋勋感受吴哥之美说起柬埔寨吴哥窟,我并不陌生。几年前我还对它知之甚少,去年年初的柬埔寨越南之旅让我彻底迷上了这个地方。比起很多人对吴哥窟的印象只停留在电影《花样年华》和《古墓丽影》中的镜头,我则幸运得多。不过,即使亲自到访,即使听过了当地导游的讲解,那里依然是一个神秘的所在,更没有哪本书能完整细致又不失感性地展现吴哥窟的美妙。那些游记都只是点到即止,只给出些诸如女士穿鲜艳衣服拍照更漂亮之类的建议,然后感叹美得叹为观止云云,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吴哥之美。直到最近,我发现了这本蒋勋先生的《吴哥之美》,简直如获至宝。扉页上蒋勋先生的“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题记般地揭开序幕,接着是四篇新版自序和三篇推荐序。连永远的女神林青霞都极为推崇,并写了一篇不短的文字,更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蒋勋不愧是台湾的美学大师,他的文字一如既往地流畅优美,这本书更是由20封写给林怀民的信组成,情感的真实流露和对历史、文化、宗教的独到思考交相辉映,除了对寺庙景观的介绍、对传说故事的描述,更多地是设身处地的感悟,甚至是想象自己回到建造吴哥窟的历史现场,化身为一名工匠来讲述当时的所做所想。阅读着蒋勋的文字,我找出去年在吴哥窟所拍的照片,忆起那段难忘的旅程。由于那次旅行去了暹粒和胡志明市两个地方,对比之下,暹粒的一切都深深吸引着我。热情善良又实在的导游、景点周围兜售纪念品的天真孩童、设施齐全又舒适、连浴室都有两个的酒店、榴莲冰棍吴哥啤酒和老市场的咖啡馆,还有淘到了物美价廉的民族风裙子……而这一切都比不上吴哥窟本身带给我们的震撼。初次探访,功课做得不足,也没有看到序言中提到的叫卖盗版《吴哥之美》的孩子,更没有遇到手持《真腊风土记》的欧洲游客,尽管如此,也足以让我们边呼:“太美了!”,边惋惜着断壁残垣。细致无比的雕梁画栋却充满着残缺之美。到处都是根本没办法拍下来的建筑奇迹,简直是360度无死角,只好拼命用眼睛看。穿梭其中,总有种不真实的幻觉,也难怪蒋勋会有穿越回千年前的错觉。本以为这样大密度地观赏石城寺庙会有审美疲劳,然而并没有,因为每座寺庙每栋建筑都会有其独特之处,这里绝不仅仅是建筑奇迹,如塔普伦寺的自然形成与人工建造浑然一体,以及宗教、历史、文化的继承与流传,还有地雷受害者和红色高棉带给当地人永久的伤痛,都会让人不断思考与反思。这一切,也都在这本《吴哥之美》中有着充满人文关怀的阐释。吴哥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你徜徉其中,不愿离开。也许我们没有蒋勋先生那样幸运,得以有14次机会领略吴哥之美,不过若能通过读他的文字来感受吴哥之美,也不枉此生。

寂•淀

当塑封被拆开时,精美的明信片和一张彩色地图滑落下来,很惊喜。仔细看着那些明信片,浮躁的心慢慢地静下来,也许吴哥是有魔力的......作者蒋勋,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他有诸多的作品,如《蒋勋说红楼梦》 《孤独六讲》,《蒋勋说文学》等等。以前听说过他,但是作品还是第一次看,《吴哥之美》这本游记类散文,让我有了心灵上的享受,是一种安寂和沉淀。本书分为六大部分,以地理方位顺序来划分,以写给朋友的信件来呈现,每一部份都配有吴哥真实的照片,展现着吴哥最显著的特点。在蒋勋描述下的吴哥是历史与美的完美结合,是沉淀和微笑的结合。游记类的书籍我曾经也看过不少,与其他游记类相比,本书是在我心中是一等品,它不仅有真实精美的照片,还有的就是对这些景观的历史性描述,最后加上自己的感悟。作者去了吴哥14次,为什么呢?不是因为那里太美,美的景观很多;个人理解吴哥给了作者一种心灵上的沉淀和寂静,他可以在这里思考,可以在这里找到未来,在古人留在的这里找到他的信仰。一部好的游记,在我看来不是几张漂亮的图片,走马观花,叙述一下旅程,而是有历史性,有美景,有震撼,有灵魂上的感悟,他都做到了,读书的我有了被刺的感觉。吴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柬埔寨,是大型的宗教建筑群。在书中,让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微笑”和罗洛斯遗址。“微笑”有两个地方在写,一处是闻名于世对的“高棉的微笑”,另一处“在居美,看到吴哥。”正如作者所说,“在吴哥,神佛的微笑是从现世萦绕的苦难卑微里升华出来澄净的美”。所以微笑,对于作者而言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无论任何事都要以微笑来面对。我曾经参观《美洲原住民—玛雅,印加,北美土著杰夫•佛可思摄影作品展》的时候看到过一幅“微笑的女神”,照片中的她,让我觉得好美,所有的烦恼都在那一刻消失,仿佛她的微笑有一种魔法,她在对你笑的时候,你的心灵好像有一片阳光在照射,带来一种安宁,我站在那里好久,好想把她带回家。罗洛斯遗址,现在已经是一片废墟,其中包括普力科寺、巴孔寺和洛雷寺,它让我看到了吴哥的历史,时间的积淀。而作者在寻找什么呢,他说,他找的是被时间淹没的干涸水库里,曾经有过的丰饶富裕的生活向往...其实,历史不就是让后人少走一些弯路,让后人看到他们曾经的辉煌吗,好创造更美好的世界吗。《吴哥之美》,作者不仅带来了美的语言,还带来历史的养分。在美景中安静自己,沉淀时间,让自己看往未来,用微笑面对生活!

读书 旅游 静心

2016年1月14日读完此书,带本书去旅游也许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了,一个人的生活要有一个人的滋味,突然觉得蒋勋老师的生活中读书、出书、旅游、充满爱已经是一种人生境界了,也是我追寻的一种有滋有味的一种平淡的生活境界。整本书分章节仔细介绍了吴哥的全貌及自己的心境,用一种客观平实的语言,读起来却让人心有静下来,跟随作者的节奏游览吴哥全貌。带上本书去旅游,在我有限的生命中,我也将带上本书独自游览吴哥城,感受自己的心境,寻找自我,面朝一处佛的微笑,安放现世里,你无处倾诉的心事和秘密。 “当一切的表情一一成为过去,仿佛从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莲花,那微笑成为城市高处唯一的表情,包容爱恨,超越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

历史•历史的缔造者、记录者和传播者

历史•历史的缔造者、记录者和传播者文/Sofia当年,有一个印尼籍的女友远嫁欧陆,婆媳之间的矛盾爆发时,那些龃龉总要上升为民族矛盾。欧洲的婆婆说,我们国家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你们印尼有什么?最初,女友无言以对,后来,女友终于忆起自己是印尼华裔,于是反驳说,华裔和中国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比你们那两千多年的历史强多了。一个人,如果未曾遭遇过风雨、未曾经历过坎坷,身世简单、历史清白,即时会被他人认为浅薄平淡,犹如一杯一看便可以看穿看透的白开水,但亦会被人羡慕——只有真正娇生惯养的王子公主才会得到如此周全的保护,才能如此纯净地长大。可是,一个国家,又或者,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那只会让人觉得悲哀。有些时候,一些国家并不是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明的传统;而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的历史和传统没有被记录下来,而是淹没在黄沙尘土之中,伴随着如烟的往事消散在时光的隧道里,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倘若遗失了自己的历史,便容易迷失自己,失去自己的定位,不知道是谁,又该往哪里去,才能让自己的文明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辉煌。从这个角度来说,吴哥是不幸的。那样精美的浮雕和雕刻,那样强盛的王朝,在丛林覆盖之际、高墙倾倒之时,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随着遍地的瓦砾,一起被世人遗忘在荒烟蔓草里。数百年后,没有人知道曾经有过真腊辉煌的吴哥王朝,直到一本书的出现……倘若没有周达观在西元1296年出使吴哥王朝,有谁会相信千百年前曾有过吴哥王朝的历史和文明?如果没有周达观的这本《真腊风土记》作为指引,也许,吴哥王朝的缔造者们依然会沉埋在丛林间。只是,蒋勋先生说得没错:一个只关心考试做官的民族,对广阔的世界已经没有实证的好奇了,《真腊风土记》这样被归纳为翔实的地方志的书籍,纵然收录在《四库全书》里,也很难引起中国人的阅读兴趣。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想的,起码对我而言,我是不会因为一本古籍上记载了别处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而奔赴他乡的,纵然心生好奇,但是我想,大概也就赞叹一下、臆想一番,如此而已。能让我万水千山,寻幽探秘,追寻历史而去的,不是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而是蒋勋的《吴哥之美》。我和众多普普通通的游客们一样,都是观光文化的速食者,我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没有精力去翔实地了解另一个民族的历史、另一处的风情。我会去欣赏浮雕上的人物形象,却不会拿出书本来细细考究谁才有资格穿这样的服饰、服饰上栩栩如生的花纹又是什么。世界太大、世界太美、世界又太神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如果不能以最便捷最经济最宽广的途径传播开去,纵然被记录下来,也只能淹没在故纸堆中。所以,对于今天的中文阅读者而言,蒋勋的《吴哥之美》要远比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更为意义深远。倘若带一本书去吴哥,我想我会带蒋勋的《吴哥之美》,因为这本《吴哥之美》不仅仅是记述,还有蒋勋先生对吴哥的解读,这种解读,融汇了蒋勋先生自身的学识、见识和阅历,是民族的历史在蒋勋先生的人生阅历中的再升华。比如书中的这一段:“吴哥寺不断用‘空间’来塑造建筑的力量,像宋画中的‘留白’,像书法上说的‘计白以当黑’,像老子强调的‘有无相生’。‘无’的空间,构成‘有’不可分割的部分。”瞧瞧,这样的阅读和游览是否有趣许多?吴哥不幸,曾经失落了自己的历史;但是,吴哥亦有幸,她那淹没在岁月尘埃里的历史和传统,不仅有周达观的记录,更有了蒋勋的传播。

巴扬寺的浮雕

像巴扬寺这样宏大的建筑,总是皇帝,最高统治者的陵寝,那普通的百姓是怎么生活的。没有很大的建筑象征,就是留刻在墙上的图画。一笔一画都很生动,有对抗占婆人的负隅抵抗,有下棋,生产的悠然自得。在很早的时候周达观有写过一本书,那应该是最早的历史记录。

于永恒处驻足

佛教起源于尼泊尔,兴盛于印度,因我高中时期借阅了有关于佛教雕像研究的书而产生了对佛教艺术作品的兴趣,所以最吸引我的,还是敦煌壁画、西藏唐卡和吴哥窟石雕。所以当在图书馆书架上看见这本《吴哥之美》时,果断借阅。书的作者是蒋勋先生,最先知道蒋先生是收听了微信订阅号“意外艺术”,意公子做了几期“蒋勋讲艺术”的视频,蒋先生是台湾人,具有典型的台湾文人温文儒雅的气质,说话语气温柔平和,在讲究美学时也有独特的视角和感受,而这些,也在书里表现出来。整本书仅有短短百页,一日之内尽可读完,其中有大量精美插图,令我爱不释手。此书共有三版,我借阅的是最后一版,有三篇序,有一篇是林青霞女士所作,其中提到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梁朝伟到柬埔寨吴哥窟的情节,梁朝伟对着石窟的一个洞诉说自己,然后又塞起那个洞来。安静的镜头,没有配乐,没有台词,我想着,不同的观众的心里梁朝伟说的事都不同吧,可能是无奈,可能是惋惜,可能有悔意。吴哥窟就是这样一个收藏秘密的地方。此书是蒋先生写给吴怀明的信集收录,可以看出二人友谊甚笃,所以有人称这是一本情书,然而古有管仲小白,伯牙子期,我还是不大同意随意将同性友谊归为同志之情。有人评价蒋勋是台湾的余秋雨,书中干货太少,感慨太多,我比较赞成。本书大致按庙宇修建年代进行编排,对吴哥窟的雕刻和建筑结构进行了内容上的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庙宇的建造背景。 在书末亦附了关于吴哥窟兴建的年代表,还有吴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吴哥窟的建筑材料从沙石到砖石,其雕刻技艺越来越高,后期雕刻简直精美绝伦。作者从人文的角度,更多的通过欣赏这些建筑而发出对人生、历史的感悟。对我而言,本书的空洞在于技术层面缺乏分析,如雕刻技法,比例,构图,建筑设计等。这里还要提下吴哥王朝的宗教问题,苏耶跋摩二世在位时吴哥王朝信奉印度教,并以此建立神权国家,尊印度教“毗湿奴”为至高之神。吴哥寺又被成为“毗湿奴神庙”,庙内有大量毗湿奴、吉祥天女的雕像还有宗教传说雕像。但该国后改信大乘佛教,十五世纪暹罗人入侵后,改信小乘佛教。书中多处引用《金刚经》原文发出感慨,而《金刚经》是大乘佛教和中国禅宗的经典,出于宗教或学术立场,有些不够严谨。然而,就大部分游客或者学者而言,是否信仰宗教,或者信仰各种宗教都不会影响对吴哥窟惊为天人的美所感到的震撼。吴哥窟,是高棉人的骄傲,它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宗教、建筑、艺术,它亦废弃于落寞于人类的非文明——战争、屠杀、瘟疫。它繁华至极,一朝落寞。最终隐秘于森林深处,并于19世纪带着宗教神秘色彩和深刻哲学意味重见世人。几个世纪的时光流逝如弹指一挥,石墙上的佛像一如当初,闭目,微笑,经历了他们早已看穿了的这些终将发生的一切,依旧闭目,微笑。走进书本,我驻足于他们永恒的微笑之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地球终将毁灭,我们所经历的到底是真实还是虚妄。我久久不愿合上书本,凝望着书中图片,凝望着“高棉的微笑”,想起刚才作的批评,真是太勉强。

写情书的日常和最高境界

2009年左右,我听说蒋勋。那时相关mp3和视频四散,书大多还只是台版。同好们纷纷以又找到什么资源为傲,炫耀、分享。沉浸其中不亦乐乎。与人推荐的首选。近年,终于陆续迎来了大陆版,却总有勉为其难的不适感,大多不是太粗糙就是排版奢侈有抬价之嫌,配不上蒋爷这么多年养护下来的优雅。但作为脑残粉,我还是一一收集——我始终偏爱纸质文字记录,尽管有的买来其实不会彻头彻尾翻看。毕竟已经反复听反复看过很多遍mp3和视频了。所以《吴哥之美》到手时,被它的插图和版式惊艳到。以前我是因为蒋勋才去看他介绍讲解的一切,这次他退到了幕后,让我真的关注起内容本身来,真心想成行一次,去吴哥。我也这才知道,本书还是绕不开林怀民。这是之前听《吴哥窟之美》时没有注意过的(总觉得太八卦蒋爷有点不敬,囧,仅此一次好了……)。不过,不同于《欲爱书》中赤果果的浓情蜜意和《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中恳切的语重心长(继续八卦,“丫民”也是林怀民吧……),《吴哥之美》虽说第一次开宗明义讲清楚了是写给林怀民的,却少见诉说,多为陈述,除了在外人看来偶尔出现的、删掉也无妨的“Ming”,仅有两处出现了针对林怀民的第二人称。其中一处在书末: “Ming,写给你的信要告一段落,希望还有机会带着《真腊风土记》,同游吴哥。”这是他第三次去时说的,至今,蒋爷已到过吴哥14次,既然徐克都跟着他去了两回,那相信这个愿望早已实现了吧>_<看完《吴哥之美》,想起蒋爷在《欲爱书》里一段我很喜欢的话:“Ly's M,我不要我们的爱成为堕落和停滞的借口。因此,我承诺给你的爱,是在分离的时刻,借着对你的一切记忆,建立起自己对完美、健康、开朗、善良与智慧更大的信仰。”这段话几乎可以看做是精炼《吴哥之美》成书的起因和终点。查了一下,《欲爱书》初版约为2000年左右,而《吴哥之美》初版是2004年。算作前文臆测的证据之一。如你所见,蒋勋承诺给林怀民的爱,是在他独自去吴哥时,借着对林怀民的一切记忆,建立起蒋勋自己对完美、健康、开朗、善良与智慧更大的信仰。然后我们再回头朗诵一下出自《吴哥之美》的情话:“Ming,我停在信仰的前面很久。我看着这个门口,我要何时进去?我要如何进去?我会在信仰的中心和你相遇吗?我要静静绕进回廊,在每一个阒暗的角落寻找你。”拜倒吧。我忽然就想起了为什么书里那么多处看似前后不搭的突然出现一个“Ming”,各位请尽情回想一下热恋中的自己,是不是去哪儿也好,做什么也好,都有那么个人的影子挥之不去,而你已经习惯了做一件事:不断在心里对他/她讲述你当下的经历和想法。实在不知道说什么,那就学蒋勋,没事写写对方名字好啦。在爱里,表白“我喜欢你”“我爱你”,说了会显得乏味,而说得越少,越会难以启齿。所以表达爱的方式幻化出千万种,而蒋勋数次的吴哥之旅,他的露骨和矜持是我目前所见,最绵长厚重的情书。而下面这段来自大小S年轻时放肆歌唱的词作,也许正好唱出了与蒋爷的异曲同工:我好想你 好想你无时无刻的想你无止无尽的想你想完美的你 想崇高的你想神圣的你 不想克制自己想你上厕所的时候不敢想你 怕臭臭的空气亵渎了你睡觉的时候要想你 先换上高级丝质睡衣每次想写信给你要用名牌钢珠笔寄信之前手先洗干净我好想你 好想你……歌名叫《变态少女想人记》,活此一遭,不变态都对不起生而为人吧。蒋爷,你说呢~

逝去的真腊

十年前去过吴哥,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属于日出日落、断壁残垣以及吴哥的微笑。蒋勋曾经是我的菜,后来看书的口味变了,纯抒情的书已经无法吸引我了,不再喜欢他的文风,几乎可以大段大段的跳看。这本倒还好,大概因为结合了《真腊风土记》原文,如果可以忽略他的自我独白的话,可以用来当作睡前读物。书的最后附了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那才是全书亮点,元代的人就能观察入微且写下那么有趣的文字,真的值得再三看一下,前面属于蒋勋的220页就忽略吧。“人家养女,其父母必祝之曰:“愿汝有人要,将来嫁千百个丈夫。”富室之女,自七岁至九岁;至贫之家,则止于十一岁,必命僧道去其童身,名曰“阵毯”。盖官司每岁于中国四月内择一日颁行本国,应有养女当“阵毯”之家,先行申报官司,官司先给巨烛一条,烛间刻画一处,约是夜遇昏点烛,至刻画处,则为“阵毯”时候矣。”

带这本书去吴哥

吴哥在哪?它位于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内,公园九世纪到十五世纪是高棉吴哥王国的都城。吴哥美吗?美。它在不同的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美,在蒋勋的笔下犹为美。在看这本书之前,吴哥对我只是一个具象的名词,没有特征,没有意义,仅是历史书上抽象文字的介绍。因了蒋勋老师的文字,吴哥鲜活起来,它的残缺之美、它的肃穆之美、它的寂静之美,一切都美得令人向往。蒋老师共去过十多次吴哥,在他一次次的探寻中,吴哥的每块石、每块砖都有了再生的意义。据说,《吴哥之美》在当地有许多盗版,当地小孩向游客推销。有的甚至推销给了蒋勋,他也一并笑纳。就因为有这样的慈悲心怀,蒋勋才发现了一个游客眼中不同的吴哥。吴哥的整座城都是浮雕艺术的展览馆。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出精美的纹饰,这样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边看书边想,这些看似非人力所为的艺术,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把一块粗犷的石头,剔除多余的部分,磨成圆润、饱满的人物形象,并雕刻上各种花纹,这得需要多少人、多长时间来做这件事呢?吴哥城用了多长时间才打造得如此美仑美奂?历史已不可探寻,唯一能做的就是欣赏与缅怀。吴哥城里供奉着大大小小的佛像,那些佛像都双眼微闭,却面露微笑。吴哥曾经历劫难,从繁华到衰落,这一切都在佛的微视下发生。佛把对人世间的慈悲化为一抹笑容,温暖人间从文字可看见,蒋老师对吴哥一直怀有敬意,也怀有悲悯。柬埔寨历经战争,最近的一次战争持续了20多年,人民深受战争之苦。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地雷还在持续战争的余音。所以,在当地,总能见到肢体不全的人在乞讨。建筑的美、人体的残缺,成了鲜明的对比,无比刺目。所以,读这本书,一边为美而惊叹,一边又为战争带来的苦难而悲痛。如果是普通游客去吴哥,眼中的吴哥可能不是这个样子吧。吴哥的美需要发现,需要一次次与它的对视中体会。蒋老师说,去一个地方,如果没有知识和心灵的收获那就白去了。这本书是20封信,是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信。蒋老师在写些信时,一定是充满感情,他每次说“Ming”,都能真切感到他真挚的情感,感受到他对吴哥由衷的赞叹。 这本书后面还很贴心地附了周达观写的《真腊风土记》。我只找有兴趣的篇章看了看。蒋勋的吴哥是写意,周达观的吴哥则是写实,具体到墙的厚度、河的宽度,细碎到起居生活,像一部当时吴哥的百科全书。如果有机会去吴哥,就带这本书吧。在吴哥现实的美里,可以再去体会吴哥意境的美,建筑与文字能如此完美地结合,也是一种美吧。

在时间与空间中的心灵之旅

很惭愧的是,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吴哥的了解还仅限于周慕云在吴哥的墙洞中留下自己的秘密。所以翻开这本书的过程,也算得上一次在纸上的旅行吧。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吴哥的美,虽然我从没到过吴哥,但书中穿插的唯美的图片与蒋勋的文字之美结合在一起,震撼了我的眼睛,仿佛在我眼前铺开的是立体的吴哥,从巴肯山上遥望吴哥的气象万千、陡峭庄严的天宫、生动的象台、巴扬寺的微笑、巴芳寺的庄严引道以及正殿、于山水间的巴孔寺与洛雷寺都让我们看到千年以前的那个文明所创造的融合了自然以及宗教的建筑之美。我想作者为我们展开的这个空间一定是四维的,在三维的世界中还要加上第四维的时间,时间是一位无所不能的大神,在同样的空间中,谈笑间沧海桑田,不知是因为这样的石质雕刻格外的展现了岁月的蹉跎,还是因为那雕刻结合了宗教的宽恕与信仰,在欣赏吴哥景色之美的同时,我总会作者一起悲悯时间的流逝,感叹文明的兴衰。而这时间的概念,也是作者往返吴哥14次最大的领悟吧,我想在这片土地上行走,你会迷上时间,时间带来的繁荣,带来的人群最终会带走,时间会治愈伤痛,时间也会在举世无双的雕刻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而在某个时刻,蒋勋来了又走了,留下了一本书,后来的人又会如何看待这一切呢,生命是短暂的,而时间是无涯的!从来不知道在那样一片土地上,曾经产生了那样美丽的文明与建筑,又发生了如此多的迁徙与战乱,一代代的国王生了又死了,朝代兴盛又衰败了,人类来了又走了,却留下了一座座建筑与令人惊叹的雕刻,随着时间流过,组成它们的巨大石块都已经错位了,倾颓了,却依然承载着那平静宁和的微笑,这微笑是宽恕、是悲悯、是悠远。他们的微笑真的就像一部《金刚经》,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因为这微笑面对着世间种种悲喜与离乱,却从未改变自己的姿态。我想在这样的文明以及建筑之前,是能治愈任何伤痛的,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无边无际的时间,看到目不所及的辽远,就如作者在废墟中看到美,又领悟到美最终会走向废墟一般,所有的美景都不需你去索要,不能被带走,我们要做的只是欣赏就好。而在这个欣赏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关注身边的世界,再投注入自己的心情,那么也就不虚此行。就如我这次带上了这本书去旅行,白天在滔滔东逝水边仿佛看到120年前这里的船桅林立、炮声硝烟,晚上在纸上用心灵去体会吴哥的静默之声,那些只属于那段时间的心灵的感受,绝对是只属于那时那刻那个地方独一无二的旅行。

[每周读书 九十六] 蒋勋——《吴哥之美》

微信公众号:MapleJustin一、蒋勋老师的《吴哥之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国内并没有太多人了解吴哥。这几年随着吴哥旅游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当地,去感受这座千年废墟的美。这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有更多的人去关注她,就意味着有更多的学者去研究她,修复她,人类历史上一个曾经耀眼的文明不至于沉埋在荒烟蔓草之里。国内对于吴哥王朝的资料不多,其中来自台湾的艺术工作者蒋勋蒋老师的介绍应当是最有名的。他曾十四次造访吴哥,并把自己当时的书信集整理成书,是为《吴哥之美》。蒋老师还在台湾大爱电视台做了一系列介绍吴哥的节目,节目的名字也叫《吴哥之美》。蒋老师曾经学过一点声乐,他讲话的声音非常好听,亲切而柔和。他讲过美术史,讲过文学,也讲过建筑,他把这些东西揉合在一起,为我们介绍了一个非常全面的吴哥。蒋老师身上还有一种非常难得的谦和,一个人的学识到了他这样的境界还保持着谦逊的态度是很难得的,他讲话的时候是在跟观众、跟读者、跟学生交谈,你完全感受不到来自“授课”的压力,他的谈吐仿佛一股暖风,款款拂入你的胸膛。关于《吴哥之美》这本书,大家能够阅读的部分也不过纸上的字句,所以我们本周要介绍的重点其实在文字之外,在遥远的吴哥文明里。《吴哥之美》是根据蒋勋在吴哥旅行期间与台湾编舞家林怀民的书信整理而成,他们二位是伴侣的关系,书中没有明确点破这点,所以我开始看的时候还有点困惑。这些书信是写给爱人的,读起来非常温暖平静,蒋老师在书信中给当时在柬埔寨金边教小孩舞蹈的林怀民介绍了吴哥的历史文化,以及吴哥建筑的美丽所在,同时也谈到了个人的体悟与思考。蒋老师对于许多文艺作品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他在谈《诗经》、《楚辞》的时候就提出过自己的见解,深入人心,同时林怀民也是一位很厉害的艺术家,所以蒋老师可以用高雅的文字书写壮美的风景,镌刻废墟的宁静,舒展心中的感悟,畅谈深奥的哲理,这种精神层面的交流令人无比艳羡。读《吴哥之美》,我们可以在曾几璀璨的文明与今日废墟的原始之间感受文化冲击的美,也可以跟随蒋老师的文笔去思考生命与时间的意义,去思考一个人的成、住、坏、空,去思考这个千百年前的古老文明在时间长河中的今时往日。感谢蒋老师,给我们带来如此美的体验。二、亲自到吴哥然而有些事情不身临其境是无法体会的。我们看照片只能看到冰山一角,体会不到吴哥强盛的王朝气度;我们听故事只能听到只言片语,领悟不到吴哥虔诚的宗教信仰;我们读文字只能读到井中天地,感受不到吴哥颓美的断壁残垣。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走进吴哥,在荷池前静坐等待黎明,在壁画前驻足直到斜阳,在塔顶上俯瞰一览天下,在石寺中静心感受微笑,我们会听到丛林中未名的鸟鸣,看到乡路间好奇的猴子,吹着从赤道来鼓鼓的热风,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的五官全开,我们攀爬陡峻的吴哥寺的高塔,踩上窄窄的石阶战战兢兢,只有在这种时候,我们的心中充满敬畏,只有真正踏上吴哥的土地,我们才真正靠近这个失落了千年的文明。所以在读《吴哥之美》以外,在看蒋勋老师的电视节目以外,我们还很有必要亲自去一趟柬埔寨,去走一回吴哥,去看看这座千年前金碧辉煌今日已巨木丛生的废墟,王朝有王朝的气度,废墟有废墟的颓美,即使是被世人遗忘多年的破落旧城,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雄伟,有其端庄。三、高棉的微笑如果要在吴哥窟众多建筑之中选择一座令人感受最深的一座,我想还应该是有“高棉的微笑”之称的巴扬寺。到吴哥旅行的人一定会去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最有名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吴哥寺,也称小吴哥,小吴哥荷花池前的日出亦幻亦真,令人迷醉,小吴哥的浮雕壁画体量巨大,令人惊叹,小吴哥的高塔陡峻异常,令人望而生畏。现在你只要在网上搜索吴哥,十有八九都是吴哥的日出。但是因为她太有名,我反而不太想去谈她,当我徜徉在小吴哥的回廊中,当我凝望着五塔上冉冉的红日,当我一次又一次路过映照蓝天白云的护城河,小吴哥给我的感受是祥和。而拥有 54 座佛塔,216 个巨佛微笑的巴扬寺,却更容易穿越时空投影在游人的心底。巴扬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修建的,他是一个挺特别的国王,他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让吴哥从以前的印度教改信了大乘佛教。所以在他之前吴哥的建筑都是印度教建筑,在他之后才是佛教建筑,也是他增修了吴哥城几个城楼上的四面佛像。同时在阇耶跋摩七世在世期间,吴哥王朝的国势也达到了巅峰,往后吴哥就开始衰落,最终灭于暹罗人(泰国人)的入侵,被迫迁徙到今日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吴哥城也由此沉埋了几百年直到后来被法国人发现。站在巴扬寺,面对一座座巨佛的神秘的微笑,那种感觉是很特别的。你知道在几百年前这座石塔被称为“金塔”(记于元朝使者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真腊即吴哥,是现存最完整的吴哥王朝的资料),它的墙壁很可能是铺上了一层金箔的,金碧辉煌,构成佛像的巨石也都是严丝合缝的。但是今天金箔早已不在,石头也都裂开了。完璧有完璧的美,废墟有废墟的美。这些歪斜的石头反而给了微笑各不相同的角度,这些裸露的岩石反而给了佛像原始的质感。我觉得巴扬寺最美的地方在于,他大胆地采用了佛像的脸这样的形式,来表达佛教的思想。我们说金碧辉煌会褪去,石塔也会倒塌,但是佛像的微笑留下的神秘的感觉,似蒙娜丽莎,它所传达给人类的情感体验是超越时间的。几百年前她以金身俯瞰众生,几百年后她以石面笑对世人。存在只是一种形式,高棉的微笑只是走过了一个轮回,以不同的形式面对同样的世界。四、心的驻足吴哥有太多太多值得书写的东西,它的曾经强盛的历史,它的美的高度,它的今昔分明的冲击,无不萦绕在耳畔久久呢喃。但是这些故事也好,这些品评也好,都不如亲自走一趟吴哥,亲自去看一眼荷池前亦幻亦真的日出,亲自去仰望佛塔上祥和的微笑,我觉得这些亲自的体验比起它人絮絮叨叨的描述要深刻得多。最后援引蒋老师的话,结束这一期感叹比书写要多的每周读书。“美无法掠夺,美无法霸占,美只是愈来愈淡的夕阳余光里一片历史的废墟。帝国和我们自己,有一天都一样要成为废墟,吴哥使每一个人走到废墟的现场,看到了存在的荒谬。”15.10.28 / 夜于自宅原文:每周读书#96 蒋勋——《吴哥之美》

我会在信仰的中心与你相遇吗?

在吴哥寺内墙的外围,蒋勋徘徊良久,他说这是一座城市的心灵空间,是肉身里的心灵独白。去吴哥,安放现世里你无处倾诉的心事和秘密。在这些写给Ming的信里,是寻找吴哥之美与分享,亦是心事的倾吐。吴哥的建造者如此通晓人性,源于宗教文化的浸染,带着虔诚的信仰,我会与你在此地相遇吗?看吴哥的建筑,有一种大气与空灵。颇有气派的象台,象鼻卷起水中的莲花。未有雕饰的塔高寺,是一种形式单纯的美,没有雕刻与建筑的对抗,却是一种干净的屹立。巴扬寺的浮雕、班蒂斯蕾的石雕、克拉凡寺的砖雕,仿佛是一张巨型的画卷,这是一个走到哪儿都能读到它历史的城市,被这样的精美艺术环绕,感受到的是文明的涌动、深厚的沉淀。帝国消逝,繁华落尽,文明仍旧被延续与传承着。一如蒋勋的细腻,他写到棕糖这样的细节,除了那些一拥而上的乞讨者,当地的人们也有无忧的幸福生活。怀着敬畏而不是害怕的心情去游、去踏访,才有发现美好的眼睛,探究不同文明孕育的生命。说起宗教,我总认为,宗教与信仰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宗教将人聚集,凝聚力量的同时又能给予信徒不同的憧憬,这也是奇妙不可言的,而恰恰力量也是一种美。在匍匐顶礼的道路上,走过的信徒留下千年的痕迹。在寺庙林立之间,穿凿出一个个神性的记录。每个信徒,甚至每个过路者,都是来经受一次心灵的洗净,泛神或是无神都不紧要,来看一看这个暮色下的城市,夕阳的光晕里感受一种博大,美不美都不那么重要了。蒋勋反复问自己,我是为寻找美而来的吗?你是为寻找美而来,却在这儿彻悟美的另一番滋味,这是数场心灵的修行,从诸神混战到人间战争的苦难,一切都如高棉的微笑一般,面孔上的都消失了,只留下一丝微笑永存,战争消失了,只有阳光下的城市真实的存在着。吴哥之美,美在他昔日的繁华,乃至废墟之空孕育的希望。它的美并非流于表面的繁华,而是内里的深厚,一种空与满的碰撞,构成一幅巨型的历史画卷。在高棉的微笑里,他游历的不仅是一座城,而是一个积淀丰厚的文明。

去吴哥,为何?

1295年,元朝官员周达观,出使真腊,带着亲善的任务,抑或还有间谍的任务,来到吴哥,写下了内容详尽、数字详实《真腊风土记》。1966年,《花样年华》里的周慕云来到吴哥,带着一身纠结,埋下一个秘密,告别过去。1999年,蒋勋来到吴哥,为何?他来找历史循着曾经读过的《东南亚史》、循着周达观的足迹,一路走来,一路先人:耶轮拔摩一世(迁都吴哥)、阇耶拔摩七世(建巴扬寺)、苏利耶跋摩二世(建吴哥寺)……他来看百年前的建筑与雕塑:巴芳寺修长肃穆的引道,巴扬寺坛城陡直的攀爬阶梯,尖塔高处绽放一百多面微笑——高棉的微笑,包容爱恨,超越生死。帝王的神庙宫宇依然伫立,庶民的草盖之庐早已腐烂风化,但巴扬寺四围的石砌墙浮雕于默默中告诉你庶民的生活:军人在作战、陶工在拉胚、两人在地上斗鸡、有人在卖鱼、有人在都野猪、还有妇人在生产——无论世道如何无偿,命运无论如何卑微,人依旧生生不息。吴哥寺内墙里,塔影水光仿如人生幻境;吴哥寺殿宇回廊800米长的浮雕,一页页展示古印度的史诗;喀拉凡寺里砖石浮雕毗湿奴、吉祥天女,精细繁复,生动饱满;而在斑蒂斯蕾,石雕是在玫瑰红色的细致砂岩上的刺绣——你可以想象那种经过时间琢磨的暗红色的织物,只是它是石雕。他来体会时间与空间的交错:古代的王者,把他巨大的微笑镌在山、石上,与时光同在;纵然肉身已逝,精魂还在石质的微笑里呼吸;静止不动的寺庙殿宇,被如蟒甚至比蟒更粗大的藤蔓根须日复一日地缠绕、牵扯、最终分离分离。整栋屋宇全部笼罩在如巨人般的章鱼触手下,分离、断裂——包括妙曼舞蹈的女神,面目也因扭曲而狰狞——在这里你看到空间被时间扯断。他来看慈悲:何谓慈悲?从新兴的王朝,到被暹罗族灭亡,到法国的殖民、与越南的战争,还有自身的内战,杀戮、侮辱、迫害——人对人自己的残忍在这片土地上从未停歇;伤痛、残缺从未远离这片土地,今日依旧。作者每出寺庙,面对的是蜂拥而来的乞讨者,缺手缺脚,有的五官被毁,面目模糊……这些肢体面目残缺的众生脸上,泪水和浅浅的微笑同时流动。小时候,我总不懂,既然有佛,可以救苦救难,为什么不在灾难发生前制止灾难?四十年过去了,渐渐有些明白,世间,佛就是自己,无论世间如何,我能做得就是对一切发生的事情,微笑。他来探访前世的足迹“我只是一名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工匠。在哪懵懂的夏日午后,我睡梦间恍惚见到了她们一一缓步走来------我知道自己曾经在这里工作过,所以又回来了。我拨开蔓生的树根, 擦掉青苔,在斑驳的石壁上那多花就显现在我手指的抚触间,使我再次回到那久远前的夏日午后。”他在前世今生的穿越中,与灵魂伴侣交流。新版的序——《一个教跳舞的人》告诉了大家文中Ming 到底是谁,在文中,每当作者被眼前的景物深深触动时,都会深深呼唤——Ming“Ming, 我在落日苍茫里上山,觉得自己像是一座守护历史的石狮,安静蹲坐着,看眼前一片江山。”“Ming,几次来居美,在阇耶跋摩七世的微笑前静坐。这个院里了故乡的雕像,如此冥想微笑;而我,好像可以在冥想里和它一起回到吴哥,回到那个河里莲花盛放的土地,一起微笑。”-----和所有的人一样,我也很八卦,在网上疯狂地搜索蒋勋和林怀民,甚至看了蒋勋、林怀民的视频演讲。看完了这两个人,一个用舞蹈,一个用文字,慰藉、滋润、撩拨困在水泥中的心灵。所谓同性恋、所谓出柜,似乎都不适合套用在这两个白发、儒雅的男人身上。我只能说,Ming是他自己的心灵,而刚好人世间,他可以碰到这么一个也装着同样心思的人,他刚好叫Ming。 Ming,这是一个在心有所触的时候,可以呼唤的一个名字。就像席慕蓉说的: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在这个世界,当你在上有所得,有一个懂你的名字可以呼唤,哪怕他此刻不在你的身边,也是一种幸福。这样的名字,你有吗?也许,看完《吴哥之美》,你也打算去吴哥去追寻历史?去看自然与人工在岁月中的融合?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灵性?抑或,寻一个可以呼唤的名字还是要埋葬一个原来可以呼唤的名字?去吴哥,为何?

《吴哥之美》:废墟上的寻美之旅

我是落日里发呆的一头石狮,看到夜色四合,看到繁华匆匆逝去,不发一语。(蒋勋《吴哥之美》)在瓦尔登湖畔住了两年的梭罗先生曾说,所谓美丽,便是你在午后的湖边看到一只蝴蝶,你追赶,却徒劳无获。当你累了,在树下小憩时,它却会翩然落在你的肩头。所以当蒋勋先生在作品一开始便宣称自己是“到吴哥去寻找美”的,我还是深表担忧的。当然这担忧显然是多余的。即便是愚钝如我,透过随书附赠的风景卡片,以及书中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加上蒋勋先生沁人心脾的清丽文字,吴哥那微妙的美感便已显露无疑了。作为一位出色的书写者,蒋勋先生更为人熟知的还是他的文学之美系列作品。对于长期受语文应试教育困扰的我们来说,蒋勋的这一系列作品是颇为颠覆的,因为他让我们知道,这些源自古老时光的文字不仅仅可以用来背诵和机械理解,还可以体悟和感受。而在这本《吴哥之美》中,蒋勋似乎试图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一次旅行可以“说走就走”,但也不是只有自拍和购物那么无趣。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故事,一砖一瓦都好似音符,共同谱成用心灵才能聆听的美丽组曲。《吴哥之美》是蒋勋写给林怀民的二十封信的合集,将自己体验到的吴哥王朝诸寺遗址、雕刻、美学、仪式空间最细腻美妙的景致娓娓道来。“美”是基本的话题,在这一语境下,蒋勋穿过丛林,抚摸废墟,寻访旧日时光。而这些用来记录思索文字,竟也变得颇具性灵之味了。吴哥古迹群位于柬埔寨首都金边西北,始建于公元九世纪,是曾经称雄于中南半岛的吴哥王朝的都城。15世纪时王朝没落,旧都隐没于丛林之中,因而得以完整保存。直到19世纪被法国博物学家发掘,这一古迹才得以重见天日。《吴哥之美》中,蒋勋反复提到一本名为《真腊风土记》的书。“真腊”乃柬埔寨的古称,这本书是元代使臣周达观寻访考察该地的记录。相传法国人正是凭借此书才找到这一古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好似一个寓言——人生抵不过波德莱尔的一行诗,再强盛的王国总会被时光荒芜,可言语却能流传,指引人们找回往日荣光。在叙述景观的奇绝美妙时,蒋勋的文字总是充满难以抑制的喜悦。而这喜悦在静默的沉思后竟变得深邃而悠远。“我总觉得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个人领悟。”人世无常,吴哥古城经历了繁华与耻辱,可纵使荣光的见证化为废墟,高处的佛却依旧在莫测地微笑。也许总有一天,每个人都会参透这样的道理:人生不过白驹过隙,你想要的,总没有你得到的重要。吴哥的文明是纯粹的,寺依山而建,雕像也与自然融汇,因而蒋勋说,文明或许是思考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这样的论断纵不严谨,放在这里倒也恰切。到此,何为美,其实也不必追问了,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吴哥,其实已经给出了不容置换的答案。“你要学雕刻的技巧,需要一块质地坚硬细密的石块,需要有好体力,需要有精良的斧凿刀锤等工具。你也需要一名好师父,教你初 步入门的技法。但是,别忘了,有一天,在不可知的某个夏日午后,不可知的一朵花的坠落,使你失了神,使你忘了雕刻,却从心里记起了美,你便有幸知道,美是 多么使人愉快欣喜的领悟。”没有人知道美会以怎样的方式,在怎样的时刻叩开你的心扉。唯一渴求的幸运,其实只是你不会错过它。因而在它到来之前,你务必涤清自己的心灵,毕竟美丽,不会与污浊为伍。

高棉的微笑

去吴哥,面朝一处佛的微笑,安放现世里,你无处倾诉的心事和秘密。这里曾是一座辉煌繁荣的王城,却饱受战争病疫的无情吞噬,在热带丛林里面湮没,如今文明重现。美,救赎了早已成为废墟的吴哥。蒋勋笔下的吴哥,充满魔力,深深吸引了我身体里每一个神经细胞,我随着他的笔触,时而微笑时而蹙眉,仿佛已经置身吴哥,触摸着遗址上每个浮雕,隐约还能听到远古战争的声音。整本书带我们走遍了吴哥的每个角落,和现代旅行社导游介绍的方式截然不同,导游可能会直接带你到吴哥窟去看那座最著名的地标,然而那仅仅只是小吴哥城。蒋勋笔下的吴哥,是巴肯山上的国庙,是巴扬寺无处不在的“高棉的微笑”,是“城中之城”吴哥寺,是所谓“女皇宫”的变身塔,还是班蒂斯蕾玲珑剔透的石雕艺术……整本书读下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巴扬寺“高棉的微笑”。巴扬寺是阇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吴哥王朝是来自印度教的信仰,空间在严格的方正中追求一重一重向上的发展。寺庙以五层坛城的形式向中心提高,由平缓到陡斜。每一层跨越到另一层,攀爬的解体更陡直。角度的加大,最后逼近90度仰角,攀爬而上,不仅需要手脚并用,五体投地,而且也要专心一意,不能稍有分心。在通往信仰的高度时要如此精进专一,使物理空间借建筑转换为心灵的朝圣。然而在紧张的攀爬过后,是寺庙高处49座尖塔上一百多面静穆的微笑,如水面升起的莲花,静静绽放。强无声息,只有极静定的微笑,若有若无。在战乱的年代,饥饿的年代,在血流成河、人比野兽还残酷地彼此屠杀的年代,塔顶的他们一直静穆的笑着俯瞰人间。为什么会是微笑呢?或许,我想,当我们在人间哭过、恨过、愤怒过、痛苦过、嫉妒过、报复过、绝望过、哀伤过,当一切喜怒哀乐成为过去,最后萌生的领悟超脱了一切,只剩下静谧的微笑,仿佛从污泥中升起的莲花,包容了爱恨,超越了生死。文明就是这样,让你在历史的尘埃里不经意间参悟些人生哲理。功名利禄、争权夺势、尔虞我诈、爱恨情仇,人世间的所有罪恶都在这微笑里得到了宽恕。或许我们应该放下外在的浮华,向内心深处沉淀自己。带上《吴哥之美》,去吴哥吧,去看看阳光照亮巴扬寺高棉的微笑,那是一种修行,也是心灵的洗涤、智慧的旅程。

带着文学去旅行

俗人的旅行,不过带着行李箱和相机!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看蒋老师的文字里,透过历史看美景,心灵上觉得更加的靠近这个地方!这里有风光的过去,有灰暗的过往,有杂乱的现在,那又如何?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会在历史的流逝中消磨,唯有美会存在!会记录下来!这也是我喜爱历史的原因!朝代的变迁,可能只是一天两天的事儿,可历史的传承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轰然倒塌。就像吴哥,她的静谧,她的美,沉睡百年,依然让人心动!

带着《吴哥之美》逛吴哥

我在Angkor Wat西北侧的水池边,日出时静静融入佛塔的剪影,廊柱上的Apsara无处不在;我在Bayon的塔尖,等候初日的暖阳,一个一个照亮瞑目沉思的脸,高棉的微笑静谧、包容、恒远;我在Phimeanakes下仰望,想象着传说中住在里面的Naga神,国王每日黄昏谦卑的爬上陡峻的石阶,接受神的指引;我在Ta Prohm参天大树下,面对荒烟蔓草、残垣断壁,感受大自然的巨大能量,以及建筑与植物的和谐共生;我在Banteay Srei的塔门下,欣赏精美石雕,“东方蒙娜丽莎“朝我淡淡微笑,告诉我她能留在她的故乡真好;我在Pre Rup第五层中央殿堂的西侧静坐,思考生命的变幻与轮回,日落的光芒将红砖砌成的殿堂染成火焰般的颜色;我在暹粒的日子里,深深感受到美是多么愉悦欣喜的领悟,愿美始终在我们心底铭记!

鸣响记忆的钟

从1999年开始,不知不觉,蒋勋已经去了吴哥窟十四次了。不只是十四次吧,他自己也不能确知了。然后有此叹“不只是此生此世肉身的缘分”:不可思议的缘分牵连,就仿佛可以追溯更久远的记忆。我们和一个人,一个地方往往有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即便我是无神论者,但不妨用前世这样的解释,来让自己清醒一点。不知为什么即便蒋勋讲课错误不少,我还是对他充满好感,可能音色、音调,满足我关于儒雅的一切想象。几年前很无意间在网上下了他《文学之美》的讲座,很多解读,我都是非常喜欢的,不以学术为念,赏析为务,但又不似百家讲坛那样哗众取宠,听完这个,我颇有点觉得自己如果做一位老师就应该如此,不疾不徐,“絮絮闲话”,就让课堂生动纷呈。这本《吴哥之美》依然颇有此风,这个叫Ming的人,很有幸地听一个朋友,讲历史建筑的徐徐之美。就像重拾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书中的译名有台湾风,施亚努国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亲王,看到这一点湾湾遗迹,也是好玩事情,更多的则是超越各种区域文化的存在。这些建筑除了斑驳之外,又夹杂苍翠。艺术家行的里许,必用细致之笔,仔细描摹,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历史的,现实的,交错的,都在书信的形式里,细密的表达,勾勒出这片土地的桑田变迁,前世今生。从大自然得到的终将被收回。高棉人在原始森林中大兴土木、伐树垦地,建造了供人膜拜的吴哥窟,不幸的是随着一夜逝去的高棉,吴哥成为一座废墟后在几百年间被热带雨林所吞没,如今虽重被开掘,树木早已盘根错节地侵蚀到了建筑的内部,并与之牢牢地纠缠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把植物拔除,建筑就会坍塌;如果任其生长,建筑将继续被一刻不停地慢慢肢解,结果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间的问题。吴哥窟终将再次被自然吞噬,莲花浮屠带着高棉的微笑将永久长眠于林莽与荒原、隐退于青苔与藤蔓,从此归于永恒的安宁。有一天吴哥窟终于坍圮了,唯有草木长青,历经千年的时光流转,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把秘密讲给吴哥窟的一个斑驳颓朽的石洞,轻轻地,然后用一把草封住石洞,秘密就被封存和埋葬了,还是干脆被带走了?为什么曾经在南锣鼓巷用慢递?这就像乘坐机器猫的时空机来反省时间的密度。一年后,还会记起曾经邮寄过一张明信片吗?不必过虑,当年的随手只字,在时空坐标系上某个交会点上,溢起点滴情愫的定格和释放,告慰过了,能否收到又在其次。可是:假如遗忘了自己曾慢寄过一张明信片,那么即使很久后仍未收到,你真的就不知道了,就像吴哥窟。只有《风腊真土记》、《吴哥之美》在历史回响,在某一天鸣响你我记忆的钟。

无常

  作者从宏观的建筑布局和空间仪式,讲到微观的雕刻和美学,并多次引用了我国元朝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里的古代吴哥民风习俗的记载,这本书是这个失落的王朝唯一的文字史料了,他们本国没有文字的历史。   所谓心中有什么,眼中即能看到什么。因而我觉得,作者蒋勋应该是一个佛教徒吧,这里面的字字句句,我都读到了佛。并且不止是知识方面,他应该还是一个有佛教修行的人,文中有提过他打坐的事。他说,好像吴哥窟在教他念诵《金刚经》,“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于是我也去请了一本《金刚经》来读,但依然不解其意,大概是我还读的太少,经历的太少了吧!   吴哥窟历经千年的兴衰,想来人人都会深觉痛惜,然而以佛教无常的观念看之,世界万物又哪有不变之理。并且正是由于这些废墟体现出不完美,才代表了历史,才会吸引人去读它,才会形成现在这样的美感。何况物是死的,只是因为它背负着意象与感情,才有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是物非物,不应以色见之,便不再纠结于它是否完整了,就如同《金刚经》里的那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因一切有为事相,皆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变化靡常,执捉不住。如梦、幻、泡、影、露、电然,似有似无, 应于一切有为法,作如梦、幻、泡、影、露、电观。知其当体即空,不生贪著,乃能不取也。

吴哥之美

我没有到过柬埔寨,一位到过的朋友用三个词形容吴哥窟:宗教,建筑,爱情,具体的解读就是佛陀微笑的神秘之美,失落之城的沧桑之美,木石纠结的爱情之美。我觉得这个总结非常精妙。吴哥王朝在文明繁华的巅峰之后,被丛林覆盖,逐渐被世人遗忘,成为一片辽阔的废墟。这种极尽繁华之后苍凉,让人不禁联想到圆明园,想象曾经的辉煌岁月和感叹如今的断壁残垣。蒋勋14次到吴哥窟,他从吴哥的一个一个建筑慢慢讲述背后的历史背景,建筑艺术和宗教文化。蒋勋的文字很美,这本书完全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他是一点一点把每次到过的不同感悟,结合着历史、宗教文化娓娓道来。这本书值得收藏,里面的纸张,图片,文字,内容,都非常精美。下面是文章的摘要总结:历史:吴哥城曾是东南亚历史上最大、最繁荣、最文明的王国之一的高棉王朝皇家中心。吴哥始建于公元802年,完成于1201年,前后历时400年。从9世纪的最后10年耶输跋摩一世迁都至吴哥直到13世纪初期,吴哥诸王统治着南起中南半岛南端,北至云南,东自越南,西到孟加拉湾的大片土地。自闍耶跋摩七世后,国势逐渐衰落。(来自百度)公元1296年,元朝使者周达观在吴哥考察了一年,写了《真腊风土记》。这里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真腊王朝的文明繁华。(几乎每篇蒋勋都提到了《真腊风土记》,甚至在书的最后附上了该书的全部内容。虽然是古文,但是非常浅显易读,特别简明概要,非常建议读一下。)公元1431年,真腊王朝被暹罗族(泰国)灭亡,在历史中湮灭。暹罗人入侵,屠城劫掠,瘟疫横行,城市被遗弃在血腥和腐臭之间。数百年间,树木藤蔓纠葛,城市被丛林淹没了。公元1860年,一个研究热带和昆虫的法国学者进入了柬埔寨西边的丛林,在层层包围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吴哥。柬埔寨不久即沦为法国的殖民地。之后法国殖民的近100年,陆续搬走了吴哥窟精美的文物。(法国人“发现”吴哥或许是个谬误。)殖民统治结束之后,柬埔寨又陷入了长期内战,各沦为人间最残酷的屠场,20年的内战数百万人被屠杀。如今在吴哥废墟上,常常涌来成群的难民乞丐,让向往伟大艺术的游客在文明的废墟里被现实如地狱的惨状惊吓……建筑:吴哥王朝早期的建筑多为砖雕,红砖砌建好之后,由雕花工匠在上面做精细的雕刻。吴哥的雕刻是用砖块拼接成的量体,在上面雕刻是,图像被不同的量体分担,有点像拼图,一旦岁月久远,量体与量体之间松动脱离,分崩离析,雕刻便产生在时间中崩毁的奇特力量。之后砖雕发展为石雕,门,神像和阶梯几乎都为石雕。吴哥的石雕艺术极致精美,几乎是以纺织刺绣的工法在做石雕。宗教:真腊王朝的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很多寺庙中供奉湿婆,既是创造,又是毁灭。湿婆和妻子乌玛骑坐在名叫”难敌“的牛背上(终于知道为什么印度不吃牛肉,大街上牛大摇大摆地走,原来牛是大神的座驾)。印度教的图像直接抒写人性的多样状态,善与恶,无关好与邪恶,明亮与黑暗,上升与沉沦。“高棉的微笑",闍耶跋摩七世,吴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君王,创建了巴扬寺,塔普伦寺,在他统治期间由印度教转为佛教信仰。他在晚年,把自己冥想静定的微笑的面容雕刻在许多建筑物上。那些微笑,高高低低,错错落落,通过七八百年的灾难、饥荒、战争、疾病流传,一直闭着眼睛,只是淡淡地微笑着。在战乱的年代,在饥饿的年代,在屠杀的年代,他一直如此静谧地微笑着。被当地各种求生活的小贩乞丐围绕,那一尊静定安谧的神佛的微笑,是从现世萦绕的苦难卑微里升华出来的澄澈的美。当一切的表情意义成为过去,放佛从污泥的池沼中升起一朵莲花,那微笑成为城市高处唯一的表情,包容爱恨,超越生死,通过漫长岁月,把笑容传递给后世。坐在一尊残毁的吴哥佛像下,佛像仍然低垂眼睑,闭目冥想沉思,嘴角微微浅笑,不知道是深情,还是无情,不知道是悲悯,还是讥讽,不知道是领悟,或是早已遗忘了人间。美,也许总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可解的,属于理性、逻辑、科学。不可解的的,属于神秘、宗教。欧洲人在强盛的巅峰走进了吴哥废墟,他们震惊古文明的伟大,他们想占有美,他们用最贪婪粗暴的方法掠夺美,霸占美,试图把美占为己有。但是,美无法掠夺,美无法霸占,美只是愈来愈淡的夕阳余光里一片历史的废墟;帝国和我们自己有一天都一样要成为废墟,吴哥使每一个人走到废墟的现场,看到了存在的荒谬。斤斤计较艺术种种,其实看不到真正动人心魄的美。美,总是走向废墟。我穿过廊道,穿过我自己的生命,看到成,住,坏,空;看到存在,也看到消失。石块与树根,女神和藤蔓,艺术和岁月,雕刻与时间,变成了不可分离的共生者。 黎明的曙红,像是要重新回忆帝国昔日的辉煌。吴哥城像一部佛经,经文都在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生死起灭间诵读传唱,等待个人领悟……

记忆的沉淀 文明的探索

文/安诺 蒋勋在龙蟠涅磐这一章中写道:我坐在看来干涸的水池边缘,看飞马扬波而起,从水里拯救濒死的溺者。我看到寺塔门龛上犹自站立的菩萨,看着数百年的岁月过去,看着人世间不曾改变的痛苦、战争、各式各样的惊惧恐慌,颠倒梦想,这个看来残败荒废的所在,这个饱含着信仰意义的空间,却使我徘徊不去。吴哥,有蒋勋对于过去文明的探索,也有自己对历史的慨叹和情怀,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游玩的地方,也是蒋勋思索人生的地方,之所以一次次的来,是因为每一次所在所见都会带来一次新的感受,这些感受不是浮华的而是沉淀下来的历史和内心所想。关于历史我们能够想到的是,战争生活和平,经历一代代的战争而带来的和平,让人感到慰藉又心痛,那是前人走过的杀戮带来后人的安详,那些消逝的留下的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吴哥建筑成了一种探索一声叹息。吴哥,它融合了建筑,光照,雕刻,佛像,历史,美学等,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后人用多角度的思维模式去欣赏这个城市,前人的设计给吴哥这个经历过创伤的城市,带来了重重不同的感受。而经由蒋勋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历史沉重的叹息也看到了吴哥的美,这个城市的美感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美丽的浮雕,高棉的微笑,经由前人精湛的雕刻艺术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石头的盛宴。蒋勋在书中大量的写道了关于佛像的表情,通过不同的佛像浮雕看到历史在建筑中表现出来,这是雕刻的美,更是引发作者思考的艺术,这个城市带来的安静与力量超乎我们的想象,仿佛你只要在这里,你就融合到了这个城市当中。这里曾经辉煌,这里却被破坏,保留下来的建筑甚至是每一块石头都在诉说他们的历史和过去。这里有无数的秘密等待我们去发现,也有无数的心事等待我们去诉说,站在吴哥一重重雕刻中,你会发现世界很安静,我们很渺小。也许你最终会明白,我们都会成为历史,也会成为记录者眼中的过去和记忆。《吴哥之美》的作者,蒋勋,1976年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代表作:《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等。而《吴哥之美》这是一本关于游记,又是一本探索历史文明的书籍。书中介绍了吴哥的历史,吴哥的建筑,吴哥的石头和人情,以及作者的思考。

战.殇

吴哥--一个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一直都在为了踏上这片文明搜集资料,不想成为观光客,因为观光客似乎不在乎真相。直到遇见了蒋勋的《吴哥之美》,一个台湾的学者以台湾人特有的细腻用书信的方式叙述着这片失落的文明。作者每次意味深长地说“Ming”时,特别羡慕林长民,有个这样的朋友,即使身在远方也被想念着,并把如此深刻的领悟与之心灵交流。难怪会被吃瓜网友标签为同志文学。9世纪末,耶轮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开始,为了统治人民,君权和神权合一,一代代统治者在吴哥用石块砖块堆砌和雕刻出代表印度教和佛教信仰的庙宇和陵寝,经历了几百年的辉煌。一场内战的浩劫,吴哥城内斫丧殆尽,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尸体的腐败爆发了一场风声鹤唳的瘟疫,侵略者弃城而逃,吴哥顷刻间从曾经的辉煌变成了一座空城。热带迅速蔓延的雨林一点一点吞食淹没掉所有的寺庙宫殿。战争,无论诸神的战争或是人世间的战争,到了最后,仿佛并没有原因,只是原本人性中残酷暴戾的本质一触即发。一千年后,西欧列强以强者的姿态开始大肆侵略,东方被称为野蛮人被他们所睥睨。柬埔寨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长达90年。法国的学者根据中国元朝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找到了这座沉睡多年的文明古国,从此这片世界最大的寺庙建筑群用耐人寻味的微笑展现在了世人面前。不同的是,时间与雕刻,岁月与艺术,从战争和疠疾中走来,石块与树根缠绵,女神被藤蔓妆点,那浅浅的微笑仍在,只是斑驳了,漫漶了…法国人在殖民统治时以强盗的手段对吴哥进行了洗劫,如同当年英法联军洗劫我国圆明园那般,整座的神像被连根拔起。法国人贪婪地说:我们“发现”了吴哥。如此美轮美奂的文明几千年前就存在那里,在柬埔寨,不卑不亢,何须你们“发现”!创造出如此美的建筑的人又怎会是野蛮人!侵略者即使霸占了文物也无法读懂文明!陈列在法国博物馆的闍耶跋摩七世皇后石雕像,双臂已残端,但仍低垂眼帘,闭目冥想沉思,嘴角浅浅微笑。西方人也许难以读懂这耐人寻味的微笑里蕴含的是悲悯之情吧?蒋勋从建筑、空间、美术、文化、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让这座充满禅意的古城更深刻更灵动。当他说他在废墟间行走,依靠这倾颓的废墙睡着,我似乎如痴如醉地入了他的梦,手指感受到了石块被树根撑开的裂痕,一路行走手指轻轻滑动,感受这些石块见证了痛苦与死亡却始终不发一语。静静地站在神像面前,看着她们优雅地或静或动,不变的是永远面带微笑,我开始质疑这微笑意味着什么?看着人民在战争中苦苦挣扎,甚至匍匐在你们面前泣血稽颡,你们依然微笑,天灾人祸都没有使你们惊慌忧愁,这是深情还是无情?抑或在讥讽愚蠢的人类为了莫须有而互相残杀?还是因为灵魂只有冲破炼狱的烈焰才能直奔天堂?如今战争已经结束,但这场浩劫带来的苦难却没有消弭。遍地的地雷让劳作的人民嬉闹的小孩身体残缺心灵受创,失去劳动能力的他们只能乞讨为生,这些乞丐困扰着游客,如果你动了恻隐之心就会被突然出现的一大群乞丐所蜂拥,最后只能落荒而逃,所以各种旅游攻略都免不了提醒游客对乞丐必须冷漠。可这是谁的错?高居塔尖的各种神像,人类虔诚地在你面前跪拜,坚定地相信你们会守护和庇佑他们,可如今在你们脚下的这群臣民身体残缺不堪,神情冷漠呆滞,这是对信仰的嘲讽吗?踏上吴哥一定要看一次吴哥寺的日出,看着渐染的晨光把一座座“高棉的微笑”照亮。仰望着静谧的石像,不一定要有信仰,只需坦诚地面对自己,让时间封印,给出思考的空间。蒋勋的《吴哥之美》不会告诉你如何乘车,如何住宿,如何购物,也不会告诉你站在哪个位置可以拍到怎样的景,他会静静地引领你的灵魂去感受历史,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这应该就是他参悟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意义。

即是游记也是攻略

我出去旅行关注两个点,美食和故事。我爱人说这是文艺女青年的矫情。我不这么想,我觉得这才是旅行的意义。体验你不知道的美食,听你没经历过的故事。我想这本书即能作为去吴哥的攻略,也是最好的游记。我一直认为吴哥这个充满宗教的地方应该是美和的,美好的,可是通过这本书,了解到了吴哥的另外一面,这么美好的地方也有争斗,也有血腥。书里有三点很赞。第一当然是故事,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写这篇书评的时候忍不住想透露。第二当然是照片,每个故事加上恰到好处的照片,或沧桑,或美丽,或肃穆,或温情都带着故事,为故事服务,又自成故事。第三当然明信片,作为文艺女青年的最爱,这些明信片我打算等我到了吴哥,一一去寻找上面的风景。看看那上面美丽的风景真实的样子。从那张精致的手绘地图可以看出,作者希望从那些寺庙和宗教给我们诠释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吴哥,而这些正是我们在匆匆的旅行中需要去吴哥感受的东西。这些东西可能会让我们浮躁的心寻找到归宿。

走,去吴哥吧

到目前为止,吴哥是唯一一个身边去过的人都跟我说好并极力推荐我去的地方。一位并不是太熟的同事离职前跟我说的最后的话就是:“你要赶紧去吴哥,越早去越好。”到现在我已经常想不起这位同事的全名,但一直深深记得他对我说的这句话。许崧在他的《不去吃会死》里写道:“我知道吴哥窟会很精彩,但是没想到会那么精彩。世界上有些地方,去过以后会像烫红的烙铁在心里打上印记一样。吴哥把世界上的人类分成了两类——被她吓到的,和没有见过她的。”我的另一个朋友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她说:就算你看过再多的照片,自己亲眼见到她的那一刻还是会被震撼。因为听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去吴哥这件事也已经在我心里默默计划了很多次,但每次旅行却都去了别的地方,于是她就像我一朵种在我心里的花,总是含苞待放一直在等待着盛开的那一刻,直到遇见蒋勋的这本《吴哥之美》,告诉自己真的可以去了。在此之前我对蒋勋只是停留在耳熟的阶段,并未读过他的任何一本书,看过他任何一段讲座视频,这种感觉就是明知他一直在那里却一直也不想去接近。第一次让我对蒋勋产生兴趣是一年前的某一天在香港某二楼书店看到台版的《吳哥之美》,看着封面上那一片黑白色的废墟,以及封底那句“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 让我一下就爱上了这本书。而当我终于计划好我的吴哥之行的时候,发现这本书的简体版也出版了。于我来说。这本简体版出版的还正是时候,立刻就把它推荐给了同行的朋友。蒋勋的文字非常美,本书很适合去吴哥前阅读,读完不仅可以对这座闻名于世的古迹历史多一份了解,更让人对吴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如果 “迷”是过程,我们似乎离“悟”还远。——蒋勋写的小吴哥,看得我起鸡皮疙瘩,这座史上的建筑奇迹,让人迫不及待想亲自去看一眼,亲身体会一下那种空间的震撼力。我是非常非常地爱废墟的,比起后来重新修建的完美无瑕的遗迹我更喜欢保持原有的残破不堪的状态的旧城,这也是为什么在泰国的时候,我对破旧的大城是满满的爱,却对规划和建筑更好的素可泰喜欢不起来。记得跟朋友骑着自行车在素可泰游览的时候,我们心里还在念念不忘大城,还记得朋友对我说:你一定跟我一样会爱上吴哥的。“美无法掠夺,美无法霸占,美只是愈来愈淡的夕阳余光里一片历史的废墟。帝国和我们自己,有一天都一样要成为废墟;吴哥使每一个人走到废墟的现场,看到了存在的荒谬,或许惨然一笑。”——看着蒋勋写的废墟,内心的某一个部分被感动到,那种对废墟共同的热爱,让文字也变得亲切起来。有人说,《Ancient Angkor》是最好的吴哥旅行书,这本书我还没看过,据说在吴哥到处能买到它的盗版。在我看来《吴哥之美》是最好的吴哥旅行前的中文类读物,蒋勋很懂得如何把最美的一面呈现也读者,他的有些文字甚至比图片更唯美,也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座深藏了百年的王朝都城。读完蒋勋的文字,我觉得吴哥王朝的美已经全被他讲述完了,而我只想说:走,去吴哥吧!PS:141页上图片下的文字应该是“飞马救难石雕”不是飞鸟,希望下一版可以更正。

跟随蒋勋领略吴哥之美

我喜欢旅游,领略各地不同的风情。但很多时候是跟团前往,匆匆忙忙,看景、拍照、嬉闹,每到一处都是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很少能对那个地方产生什么独特的感受,也因此每个地方印象都不是很深刻。倒是有一次,我在一个星期日,闲来无事去石家庄上京参观毗卢寺。一开始,觉得那些寺庙和别的地方也没什么不一样。正觉得无聊,碰到寺里的导游正在给游人细致讲解,这个殿是供奉什么佛的,这个佛有什么来历,有什么故事;殿前的那棵大树叫什么名字,有什么来历;壁画精美之处在哪里,有什么故事。他特别指出来,在一面墙右下角的地方,有几个人物是唐伯虎在上京赶考的时候路过这里,亲自画上去。然后指出, 这几个佛像的衣角飘拂,富有动感,比别处的壁画更逼真生动。他不说,还不觉得,他一说,再仔细看,还真是这么回事。浮光掠影地看一遍,最多只能说是看到了表象,有的甚至连表象也没看全,其中的美自然体会不出来。所以说,美是需要讲解,需要发现,需要体会的!我从来没去过吴哥,可是,看过蒋勋的《吴哥之美》以后,我被吴哥的美深深震撼了。那是一种深沉、博大、静默、雄伟的美,是穿透历史、温润古今的美,是能够引人深思生死轮回和人类文明沉浮的美------吴哥的建筑美。在大吴哥城里,象台雄浑大气,建筑严谨,是当年王朝政治权力的象征;天宫雄伟神圣,是国王接受天神指令的地方;小吴哥城里的吴哥寺,无论是建筑还是实用都让人惊叹古代柬埔寨人民的智慧。罗洛斯遗址虽然已是废墟,但我们依然能从作者的文字中想象到当时建筑的魅力。在这些之外,就是那些有名的寺庙,一座座寺庙巍然挺立,各具特色,华美雄峻,它们的排水系统实用美观,充分体现了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它们的造型奇特充满异域风情,体现着一个国家佛教和政治的繁荣和兴盛。一幅幅精美的照片让我们得以直观地感受大吴哥城如宋画中的留白,欣赏到吴哥寺的塔尖倒映在水池中华丽虚幻的美。吴哥的雕塑美。吴哥寺的浮雕“像织绣或印花,像一种迷离的光影”优美而充满活力。作者说“吴哥文化的浮雕精细繁复,华丽而又崇高,有戏剧性活泼生动的人物肢体动态,又能呈现细腻的心理静态之美,艺术成就牛奶歌媲美世界任何文明的雕刻艺术”。作者是真的用心用情在写吴哥雕塑艺术的美,不惜任何溢美之词。吴哥的雕刻艺术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砖雕和石雕。而不论哪种形式都蕴藏着美,似乎能感受到“石块的呼吸、脉动、体温,感觉到长达数百年在荒烟蔓草中不曾消失的对认识的牵挂与不舍”。当艺术被人类的思想浸染,便有了生命的律动和永恒。吴哥的文明美。吴哥的文明经历了发源、兴盛、衰落,这中间有战争、有掠夺、有反抗、有瘟疫、也有不屈。殖民者可以摧毁建筑,可以屠杀人民,可以偷走佛像,却不能抹杀掉一个民族的文明和对美的追求和贡献。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因为微笑,文明不会消失。”那一尊尊残缺的代表着柬埔寨曾经高度发达文明程度的佛像,虽然珍藏在法国的博物馆里,但却永远不会属于法国,它代表的是吴哥的文明,是吴哥的美,衬托出的是殖民者的丑陋、残暴和贪婪。杜南说:“旅行是真正的知识最伟大的发源地。”蒋勋14次游历吴哥窟,只带着简单的食物和水徒步穿行在热带雨林的废墟中,无数次徘徊在吴哥寺的周围,在他的心中,那里已经熟悉到了然于胸了吧。多次的探寻结果是对吴哥窟大大小小的寺庙的了解和熟知,再加上他对佛教和历史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大小吴哥城,罗洛斯废墟都有了生命和故事,我们看书就像看一部历史,就像看一本艺术和美术的绘本,时时沉浸在美的氛围中。哥尔德史密斯说:“谁出门远游既有补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谁就堪称哲人;然而谁只是受着好奇心的驱使而在外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地游玩,那和流浪又有何二致。”蒋勋用文人的悲悯情怀看待吴哥的美,也看待现实中吴哥寺周围的乞丐和残障者。他把自己放到吴哥的建筑中,并不断思索和感悟,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作者把写给怀民的信集结成册,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吴哥之美,形式自由,思想也因此可以纵横捭阖,上下穿梭,用一支如花妙笔充当导游,带我们用眼和心观赏、体验了一把吴哥之美,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吴哥表象上的美,也让我们看到了吴哥文明的美,人类历史的美以及思维和文字之美!

柬埔寨吴哥之美自由行租车

柬埔寨吴哥之美自由行包车。我是在暹粒工作的中文司机。如果您有机会来柬埔寨暹省游玩吴哥窟 。可以为您的行程安排专车接送服务 。我希望会介绍特餐和好吃的给大家。您可以通过微信(chunglong007)联系我

常会常新

2014年初拜会吴哥,一年半之后的昨天,才因为买书凑单收了蒋勋的《吴哥之美》。自己当时发游后安利报告,从所拍照片里选了小吴哥倒影当题图。昨天拿到书,发现封面也是用的小吴哥倒影,不能脸大攀蒋先生,但觉得和出版社美工心有灵犀了也是缘分。书到手,昨晚一气读完。并非本人阅力惊人,盖因字大、行疏、图多、感多于理,算是相当休闲的茶余读本。我对游记随笔,特别是在亲自到访前,都有些敬而远之。细分起来,更感兴趣“实”与“理”比重大的,便于做功课抱佛教,以免到了实地一片懵懂地视而不见,路过错过。而对“感”比重大的,则比较兴致阑珊,哪怕出自名家之手,行前是绝不看的。菜谱可以学习,怎么吃更科学可以了解,但吃进嘴该作何表情就不用被引导了。当然,对熟识的朋友而言又有不同。她们的游记感想,无论自己去过与否,也愿意读,哪怕记述寥寥。就像看心爱之人吃饭,自己不吃,看着那享受的样子,也开心。说回蒋勋的书(你还能更跑题吗!)。虽然是信笺汇编难免前后有文字重复之处,但内容里科普干货还是不少,即便重复,也权可作加深记忆。他对王室人名的译法和拆解尤其让我受益。之前看各王建寺的科普,一堆“XX跋摩”简直最炫绕口令,难读难记。原来“跋摩”的varman取“王座”意,其前的“XX”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印度教神名,“因陀罗”“苏利耶”之类,看了他的译法才意识到。今年春天以来在Bilibili追起了印度电视剧《摩诃婆罗多》,对这部印度神话大戏也开始有了浅浅概念,于是看到书里提到有关内容倍感亲切,串串乱码变作老伙计。至于书中所写感悟,蒋勋先生诚然所感更丰沛、所悟更深邃,但如上段所坦白的原因,大半时候并没能入戏。不过还是有被一击K.O.的地方。在Banteay Srei(红岩雕的寺庙,谬译“女王宫”)一篇,他讲了自己化身石匠的一个幻梦。读着读着眼泪就流下来。不同人不同时候,被戳中的点还真是难以预测。从实用角度讲,附加值超高的要数附录。一是《吴哥国王与代建筑简表》,从此各位跋摩谁先谁后谁建了啥再也不会混乱。二是《真腊风土记》。元使周达观的这部记录不到20页,却是全世界寻访吴哥了解吴哥的宝藏图,四两拨千斤。由于写在元时,想想中学课本《窦娥冤》选段,就知道今人阅读并不算困难。耐心翻翻,有意思的地方挺多。比如《服饰》一章,讲真腊国民性别身份不同,穿戴各有体统。文末吐槽:“新唐人虽打两头花布,人亦不敢罪之,以其‘暗丁八杀’故也。‘暗丁八杀’者,不识体例也。”初来乍到的外国逗比不懂乱穿衣,当地人不怪罪,只因Jon Snow, you know nothing。“暗丁八杀”狂戳笑点,各种造句前景广阔。又想起日本极道有时爱把日语短语按音硬写成汉字,以求不明觉厉,比如“请多关照(意)”按发音写作“夜露死苦”。以前觉得忒中二,现在看咱元朝人也不逞多让。《耕种》一章,讲当地人因嫌粪肥污秽,不用于耕作,到那边的中国人怕被鄙视,都不说国内用绿肥(大家嘴真严)。《鱼龙》一章,讲水产河鲜,最后还念念不忘“独不见蟹,想亦有之,而人不食耳”,不愧吃货国。《澡浴》一章,说看到当地上千男女共浴一河,“略不以为耻”,“略”这程度词不知为啥让我想到了《赤壁》电影里诸葛亮的那个“略懂”,又被戳了无厘头笑点。这篇严格说不算书评,只是因为《吴哥之美》勾起了相关感想,微博140字实在放不下,就找个宽敞的地方随便聊聊。书还是挺有意思,不妨一读,不过想收藏的话注意不要买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年7月首出(2015年7月第8次印刷)的这一批,如开头所说,有错印。咱不推盗版,想看点照片啥的话,就暂且先把自己当时絮叨的repo帖过来大家凑合着部署吧(喂)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aafce30101rk4q.html

悲喜都会过去

很晚,店里除了店员,顾客已基本散去,带了《吴哥之美》在读,每次读蒋勋,就像在听他有声书时的感觉一样,温柔,慢,完全快不起来。吴哥已是废墟,他说在这座废墟城中看到住,坏,空,看到存在,也看到消失和无常之中的永恒。建筑,雕刻,佛头静定的微笑,我也仿佛被带到静谧的石城中,化身为百年前的一名石匠,画者,静静地欣赏,对话。七百多年前,周达观看到的那种繁华,盛况空前,不复存在,经历过战争的城市,凌乱,残缺,贫穷,我们只能安慰,悲喜都会过去。

乳海翻波今日愿

TO JJ,JJ,说实在的虽然很想把手里这本美好的书送给比我更热爱旅行的你,但就是一直不能把蒋勋列入心仪作家的行列,原因大抵有三,嫉妒、嫉妒、嫉妒……其实他不过是见识多些文字美些声音动听些罢了,起码咱比他年轻吧?算了,知道你喜欢英俊雅致的大叔,过十年他变成老爷子我变成大叔时再做计较吧。从细说红楼起读到他的文字,感觉真是柔和通俗,不隐藏经历和见识,却像白居易在征询老妪的意见:听不听得懂啊,听不懂我换个样子再讲一遍,怪不得以林青霞为首的一干优雅美妇服气得不行。接着听到他的声音,感觉比文字更具有说服力,与他反复阐释着的美的主题很是契合,也很让自己有回到青春期重新滋补破锣嗓子的冲动。再后来,店里的《孤独六讲》卖了一茬又一茬,自己明明看过,却未参透如此畅销的根由。不深亦不浅,不透却不露,易读易讲,可这些讲稿般的文字究竟好在何处?再看说唐诗说宋词等等还是不明了,只是间或听听他的声音,配合着无限美好的主题,的确有清凉静心之功。你现在离杜拉拉状态不远了,倒是建议找机会听一下这些代替不停泡吧这种躁郁症发作前兆。读完编辑说“比较拿得出手”的这册《吴哥之美》,JJ,我觉得图文相配的旅行书看得不少,但这种……怎么说,直接充塞五感的并不多见。他用了书信体的形式,收集的对象是他的爱人Ming——如果不是我臆想的话。这个Ming当然不是我(是谁你看了书自然知道),他写这些信的时候我还听着墙外轰隆隆走过的人群对着历史课本上有关吴哥废墟的一小段文字发呆,搞不清楚这堆残垣断壁何德何能列于各类建筑奇迹的榜单前列。蒋勋的讲述很好,很动情却不至于让尚未有机会亲去的读者腻烦,讲透了史迹的由来却不代替史书,并且这个版本将信中多次引用的重要资料元人周达观所著之《真腊风土记》全文附后,也算不掠前人之美。他的文字大异于旅游随笔,而更像是一个多次游历于此的痴心人在了解了每座建筑每只雕塑的故事后第一时间用信件向爱人娓娓道来,不疾不徐,穿石越溪,模糊着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最终还忍不住以工匠转世之眼凝视了一会儿,有种高端的顽皮感。他很少谴责与抱憾,砖石的开裂,建筑的倾颓仿佛同时都带着时间的表情。时间本不着形迹,不露悲喜,但在他的笔下,在他的吴哥,时间再也隐藏不住雕琢人世的野心。譬如毗湿奴翻搅乳海的故事本来陌生而遥远,在吴哥却切实地可观可触。还有微笑。历史人物的微笑与佛陀的微笑融合在一处,成了七百年后学者们神秘难解的课题。然而这“高棉的微笑”根本无须解释,全归结于一个美字而已。即使被侵略者掠入异国陈列于展柜之内,仍然慑人心魄: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这块石头仍然在这里,什么也不想,只是翘起嘴角看着,你们在哪里,血流成河的勇士,病疫缠身的子民,断我手足的暴徒,你们,都在哪里?JJ你看,一学起他的语气就很容易沉陷进去。其实提起神秘微笑咱这儿也有桩公案未了,传说第一次见你时你正大哭,而我则默默微笑,你母亲问起缘故,答曰“嘴好大”。这么些年过去了,你的嘴似乎还是很爱咧着,当然笑模样居多。那几年天天吃住睡在一起,从没想过大院之外的世界有多精彩,现在院子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同游一次千万里外一直顽强存在着的吴哥?当然书里有个细节一下子撩动了心里本已经长草的部位,你猜是哪?自然是从封面开始蔓延到文字的关于植物与雕像历经沧桑共生于一片的图像与描写。蒋勋聪明得很,没过多地放大和延展,镜头若拉得太近,那只是些老石头上生长的苔和冒出的根而已,然而离开几步距离就能发现,时间是活的,是有话要讲的。它讲出的话我们不一定听得见,听得懂,但它却听得懂我们讲出的和讲不出的所有心事,不然银幕上的梁朝伟跑到这么远来对着石头洞洞塞草是要干嘛。你知道我和他一样从小最爱《红楼梦》,所以自然而然地会从这种纠缠里寻到木石前盟的影子。他和他的爱人,我们和我们的爱人,我和你,自然都是缘份深种,当然这不表示太虚境中真有册子备好,他在吴哥见到的美是包容任何一件存世之物和在世之人的美,所以生出了诉说和记录的欲望。有时候美是要找到载体的,感情那么飘渺的东西还是被人固执地写进诗里、混进酒里、雕进碑里,我们关于感情的关于美好东西的记忆也该想办法保存下来。

美,总是走向废墟

文/夏丽柠如果去柬埔寨的吴哥窟旅行需要带上本书的话,就带台湾作家蒋勋的《吴哥之美》。它不仅仅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介绍吴哥窟的旅行书,还是一枚带我在一片六百年前的废墟中寻找遗迹之美的指南针。吴哥窟又称吴哥寺,是柬埔寨吴哥王朝时的庙宇。吴哥窟的意思是毗湿奴的神殿,毗湿奴是印度教 的三大神之一。吴哥以其宏伟的建筑以及华丽的浮雕艺术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无论是巴芳寺的围墙,还是巴扬寺的佛塔和浮雕都呈现出一种残破的美。《吴哥之美》,是十年前蒋勋在吴哥旅行时,边游历边写给爱人林怀民的信,后来集结成册出版。书中附了张“吴哥导览图”,蒋勋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向的顺序来编排章节,从大吴哥城的巴肯山开始,经过小吴哥寺,城东的喀拉凡寺,城东北的斑蒂丝蕾,一直写到巴孔寺和洛雷寺。其实,巴孔寺已经在导览图之外,不得不用“往巴孔寺”的字样标明指向。一张图画不完吴哥窟的名胜古迹,一本书也写不完吴哥寺的美。最终蒋勋彻悟:“美,总是走向废墟”。跟随着蒋勋的笔,我们开始在一片废墟里找寻建筑之美,佛学之美,平民之美,甚至可以寻觅到那么一点点爱恋之美。美的事物都纯净,纯净的事物都脆弱。在废墟里行走,蒋勋既被吴哥的美所迷惑,又为吴哥的毁而心恸。他悲叹:“文明是需要延续的,然而天灾人祸一再打断文明,好像总是要重新开始”。吴哥窟仿佛是柬埔寨这个国家悲沧史的记录者,时时提醒着它的不幸过往。在那么晴朗的天空下,在那么慈祥的佛祖前,在那么安静的故都里,蒋勋遇到的绝大部分当地人是乞讨者和残废者。他们在努力地笑,一方面庆幸自己还活着,一方面讨好游人等待施舍。生命的尊严一次次地被颠覆,被解构,被禁锢,那句歌词仍然在我们脑海萦绕:生存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正是这个疑问,促使蒋勋以其独特的视角发掘了吴哥之美。荣格说,真正的美是一种消失。而那个曾经被唤做高棉的东南亚民族,建立过600年的繁华王朝,就忽然间文明中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一本元代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向世界揭开了吴哥的神秘面纱,也成了蒋勋游走吴哥的《金刚经》。经历过那么多次殖民,屠杀和掠夺,巴扬寺的佛头依然含笑,头顶的阳光依然耀眼,这难道不是人类需要学习并且秉承的生存之美吗?世间没有什么比拥有生命更美,哪怕是残存的,哪怕是破败的!蒋勋生于1947年的古都西安,长于宝岛台湾。在台湾大学毕业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艺术,沉溺塞纳左岸,迷恋卢浮宫殿。1976年返台,任职杂志主编,大学教授,现任《联合文学》社社长。在蒋勋的生命经验里,他竭尽全力地寻找一切美的东西。可是,在他远赴重洋研习艺术之时,却发现“他去了西方,却找到了东方,回到了中国”。近年来,蒋勋不遗余力地推广美学,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吴哥之美》是将蒋勋美的真心放在我们手心的生命反思之作,而美是穿行在废墟与生命之间的孤独灵魂。认识生命中的美,我们的灵魂便有安慰。转载请告知


 吴哥之美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