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章节试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2
ISBN:9787108043191
作者:吴飞
页数:512页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笔记-2.3 - 2.3

那么,前面所说的次序只是因果次序,不是时间次序。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笔记-2.7 - 2.7

他这一解释的深刻性在于,他在强调上帝的至善、全知与万能的同时,也为意志的自主性保留了最大的空间。任何精神被造物,无论是天使还是人,其幸福都来自上帝的恩典;它们的幸福都取决于它们对圣言的聆听。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笔记-2.3 - 2.3

奥古斯丁并不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是三种并列的存在,而只认为这是心灵现在存在的三种状态。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的笔记-第505页 - 结语:奥古斯丁与西方文明的命运

每个人心灵中的上帝是世界历史这部大戏中唯一的主角,而心灵中的善恶二分,是这部戏的基本场景,这部戏的主要情节,就是心灵中的善如何战胜恶。所以,在这部戏中,家庭、城邦、帝国都没有意义,甚至仁人志士和礼乐征伐的价值也被全部掏空了。其中真正重要的,是内在自我的分裂、忧郁、孤独、焦虑、苦恼、困惑、悲悯、忏悔、哀痛、爆发、狂喜。奥古斯丁虽然是循着斯多亚哲学的理性来理解情感问题的,但他已经抛弃了斯多亚派的核心价值。斯多亚哲学对自我的控制和滋养,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性与平静,但奥古斯丁经过复杂的思想转换后,却认为这种态度必须被抛弃,生活在尘世中的人,反而必须在本来平静的内心制造波澜,挑动心灵深处的战争,揭示出本来或许意识不到的忧郁,将自己带入深切的焦虑与忏悔当中,然后为自己的罪孽而痛苦,在苦苦的追索中变得孤独和悲悯,在爆发中战胜自我,获得狂喜。连耶稣那样本来不受情感搅扰的无罪之人,都要激起爆裂的激情,模仿他的人更不能让自己安于平静与恬淡。
而这正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是奥古斯丁终结了希腊悲剧的精神,因为他取消了命运与德性的撞击的意义,而莎士比亚的悲剧虽然宏大深邃,却与希腊悲剧的气质非常不同,这不能不说是拜奥古斯丁所赐。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浮士德虽然性格迥异,却都是奥古斯丁“灵性的后裔”。而韦伯所看到的,新教以来塑造的人格,几乎都带着《忏悔录》中奥古斯丁的影象。
哈姆雷特说:“让我在果壳中做一个国王。”这句带有强烈奥古斯丁色彩的名言,简洁地概括了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奥古斯丁使每个人的心灵成为世界历史的真正舞台,让每个个体成为自己的罪的奴隶,但也成为自我的国王。于是,天堂和地狱都在心灵深处,高贵与悲惨都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灵秩序。心灵秩序决定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心灵秩序与世界历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