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书评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39962016
作者:钱文忠
页数:288页

历代圣贤赞

千秋岁*历代圣贤赞轩辕肇造 (轩辕黄帝,华夏共祖)挥手引弓到(张挥,黄帝五子,得姓祖)连横计 (张仪)良策妙 (张良)持节并峻法 (张骞&张汤)仲景留方药 (张仲景,医圣)芝草就 (张芝,草圣)鹤鸣山中寻仙道 (张道陵,创教天师)浑天动地巧 (张衡)颠笔龙蛇貌 (张旭,亦草圣)枫桥夜 (张继)花月好 (张若虚)往圣绝学继 (张载)武当宗师庙 (张三丰)兴亡叹 (张养浩)居正气千秋吉兆 (张居正)

姓氏是中国历史的密码

姓氏在全世界都存在,但中国的姓氏文化最为系统,最有脉络可寻,甚至可以说是一部历史的密码。《钱文忠讲解百家姓》是一部通俗而易懂的书,虽然并不够深入,但却开启了人们重新认识自己姓氏的大门。中国的姓氏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母系社会,上古八姓:姚、妫、姒、姬、妘、姞、姜、嬴皆从女,有着明显的母系社会的痕迹。中国人的姓氏,追踪溯源总要归于三皇五帝,以上古八姓而论。姚姓出自舜帝,一说他生于姚墟,故而以“姚”为姓。如果“姚墟说”站的住脚,则他是以出身地为姓。当然,很可能“姚墟”之名来自舜帝,孰前孰后,难以定论。妫姓同样出自舜帝,因为他后来迁居妫水,他的部分后裔就以妫为姓,同样是以地之名为姓。姒姓出自著名的大禹,就是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那位。姬姓直接来自黄帝,因为他曾居于姬水,故而以姬为姓,也算是得之于地名。当然,姬姓最出名的人物是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这是信史时代姬姓最出名的两个人物。妘姓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孙祝融氏后裔的姓,姞姓是黄帝赐给自己儿子伯鯈的姓氏。姜姓源自炎帝,因为他曾居于姜水。嬴姓得自五帝之一的少昊,传说少昊是黄帝的儿子,这样一来这个姓氏的源头仍然是黄帝。但事实未必如此,关于三皇五帝之间的关系,历代典籍中众说纷纭,差异很大。因此,将姓氏的源头归于某一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是不正确。然而,要解开姓氏之源头的秘密,只怕也不可能。这个秘密已经完全隐没在时间的荒野里。现代人将姓氏合二为一,实际上在先秦时期姓和氏是两个概念。古人下的定义是: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举个例子,战国时的秦国和赵国国君同出于一姓,即造父。故而秦国的国君和赵国的国君都是赢姓,赵氏,由此可知秦始皇和赵武灵王是同一个祖先。当然,前提是秦始皇不是吕不韦的私通子。如果我们的祖先是一个参天大树的树干,则无数的枝桠就是他的后代分支。中国历史上的刘、李、赵等姓氏都曾出过开国皇帝,他们占据着巨大的资源,不但养育了很多子孙,而且赐封别姓的人以自己的姓,以先荣宠,这样一来,这个姓氏的人口就更多了。以明代为例,朱元璋给皇家子孙设立了独特的保障制度,他的子孙们不断繁衍,到明末已经多达三万余人。当然,大部分庶出的人已经没有了皇家子孙头衔,沦为平民。这也算是中国姓氏的一种特色。中国人在姓氏之外,于起名时还排辈分,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就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定下了排辈的规矩。比如朱元璋的26个儿子,均为木字旁,分别为:标(即太子朱标,早逝)、樉、棡、棣(即明成祖朱棣)、橚、桢、榑、梓、杞、檀、椿、柏、桂、柍、植、栴、权(即宁王朱权,明朝最有才华的王爷之一)、楩、橞、松、模、楹、桱、栋、栩、楠。这些儿子们被派到全国各地,封为藩王,拱卫着大明王朝。当然,为了免于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的灾难,这些王爷们并没有多少实权。明成祖朱棣遵照了他老爸定下的起名规矩,四个儿子都是火字旁,分别为朱高炽(明仁宗)、朱高煦(“煦”字下面四点为火,封为汉王)、朱高燧(封为赵王)、朱高爔。明仁宗则遵照祖制,给儿子们起名为:瞻基(即明宣宗)、 瞻埈、瞻墉、瞻垠、瞻墡、瞻堈 、瞻墺、瞻垲、瞻垍、瞻埏,皆为土字旁。从这个起名方式中,我们能够发现一个规律,即名字中的第一个字为辈分,第二个字则体现五行规律。直到明朝灭亡,明皇室一直照这个规律起名字,以至于后来人口基数增大,同偏旁的字不够用,不得不生造字。所以翻开明朝的历史书,不少帝王的名字都是生僻字。以上还只是一点简单的探源。钱文忠以通俗的方式讲解《百家姓》,实际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用这个方法还能找到更多的历史密码。

有个小问题

在说到孔孟性的时候,就没有提到颜曾性?。。。。。。。。。。。。。。。。。。。。。。。。。。。。。。。。。。。。。。。。。。。。。。。。。。。。。。。。。。。。。。。。。。。。。。。。。。。。。。。。。。。。。。

500年前是一家?

打小儿就常听人说同姓的人500年前本是一家人,口口相传也就信以为真了,本书第一章的“也来说说变姓人”终于给出了答案。哲学上有三个基本难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或许对于第二个问题,你可以从此书中得到一些答案。不敢说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该掌握的知识,单说我自己实在遗憾如今才开始走进姓氏文化的长河。

想不想知道你的姓怎么来的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知识性的短文,说日本人的姓氏比较随意。比如,住在田中央,就姓田中。住在一棵松树下面,就姓松下。翻看家谱的时候,看我们这个村子的人是从哪里迁徙来的,家谱中哪些了不起的人物。平时我也有疑问,为什么村子里的老人总说江西老表。我自然有疑问:我的姓“夏”是怎么来的呢?跟夏朝有关系么?不得而知啊。除了自己的姓,一般而言,母亲的姓不一样,配偶的姓不一样,岳母的姓不一样,将来自己的孩子的配偶的姓可能也不一样,还有同学,同事,许许多多的姓。究竟有多少姓?看电视,看文章,也会见到自己不常见的姓,有时玩味一番,觉得挺有趣的。到底有多少中姓,是不是像日本人那么随意?没有人告诉我答案。《百家姓》是本经典的蒙学课本。我也拿着教孩子。可惜,一般的百家姓读本,对姓的讲解非常简短,基本上就是对难读的字注一下音,来历也是十分简短,一些生僻的地名,无法深入了解。我想,许多人跟我一样,对姓氏有这许多疑问。钱文忠在百家讲坛讲过三字经,又讲解百家姓,我认为是很好的基础性的工作。现在,根据讲解的百家姓讲稿整理成书,和我一样,一定有许多错过电视节目的人充满了阅读的期待,我们迫切地想知道,姓氏的来历,也需要知道,具体到自己身上以及亲朋好友身上,这个具体的姓是怎么来的。这本书挺好的,按照百家姓的顺序,依次讲解每一个姓氏的来历,迁移路线,这个姓氏中的名人趣事,比较全面、权威的回答了上面的几个问题。除了一些非常古老的姓外,一般而言,其他的姓来历都不太单一,不少都来自几个姓,还有改姓的情况。感慨一声,复杂啊。还有这个姓氏在全国的大致排位,人口总数,所占百分比,好自己自己这个姓在全国的大致地位。关于姓氏,有不少知识,一些成语、典故我们以前知道大致的意思,却未必知道故事的主角。本书从主角的角度来讲,也增添了对典故的理解。还有一些姓氏的家训,是长辈给后辈的谆谆教导,甚为经典,不仅教诲本姓子孙为人处世,也适合其他人作为为人多的规范。钱文忠教授知识渊博,又深入研究,在这本书中带给我们很多知识。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表明我们对姓氏的重视。本书是钱文忠讲解百家姓的第一部分,其余四部会在接下来的四年播出,一定也会集结成书。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一些亲人的姓氏的来历,但还没有看到我自己的姓的来历,我期待着,期待着后面的系列。

朋友,您贵姓?

小时候过春节到同学家拜年,看到他们家正房朝南的墙上端端正正地挂着一张长长的家谱,家族长辈中男丁的名字都赫然在列,我记得他们家大人孩子打那经过时候,都一定不忘了放慢脚步,一副毕恭毕敬的样子,而我更是远远地瞄一眼,根本就没到近前仔细地看个究竟……那时候小,是虚荣心使然吧,回家之后就缠着父母亲一定要我们家也修订一份家谱,只可惜我们不是什么名门望族,太爷太奶是年少时就闯关东从山东流落东北的,因而祖上可以追溯的仅五代人,其他也没有什么家族渊源可以寻访,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偶读百家讲坛文字读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竟有种心结有即将被打开的喜悦。我的姓氏是从哪里演变来的?它们有怎么的渊源和传承?它们承载了怎样的历史和故事……这些都曾经少年时候就困惑我的问题,如今相信都可以一一解开了。我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读《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的,钱文忠教授也确实没有令我失望。我们都知道《百家姓》是我国古时童蒙读物之一,是“三百千”中的“百”,只不过它仅是一些姓氏的罗列,为了让后人阅读起来朗朗上口才采用有韵律地文字排列,虽然我们早都读过,很多姓氏也也能背下来,但是其中的含义和渊源却很少有人能够知悉,《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就是力求从历史、文化、传承、渊源等方面对《百家姓》进行解读,满足我们需求的。这是它的第一部,虽然没有我迫切需要了解的自己的姓氏,却也因为阅读了钱文忠教授关于中国姓氏从“赵钱孙李”一直到“郝邬安常”的姓氏文化的溯源和各姓氏名人轶事等通俗易懂的解读,而对中国姓氏文化和姓氏渊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钱文忠是透过一些小故事来讲授姓氏的,原来“五千年前是一家”不是愚弄人的说法,原来很多姓氏都是从古老的妫、姒、姬等姓氏演变而来的,原来王姓即是绝大多数属于曾经的王室血统和皇家贵族……. 尽管我不知道钱文忠教授所列举的姓氏故事和那些隐匿于历史、也构成了历史的姓氏故事是否都真实可信,它们之间的关系几何?但是有一点,我十分清晰,那就是我很享受它带给我答疑解惑的阅读惊喜,它让我对姓氏文化拥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也为我的阅读和生活平添了几分乐趣。真期待能多了解一下中国姓氏文化,也殷切地期望能在问过“朋友,您贵姓”之后,就能将我所了解大的对方的姓氏渊源分享给对方……如此想来真是欣喜满怀。PS:第二部第三部什么时候出版呢,我对钱教授于我的姓氏的解读充满期待!

把根留住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还总希望能认祖归宗,而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最简便的方法恐怕就是族谱。就是到现在,我们家每到过年还是要挂家谱请家神的,因为这些女孩子是不可以近前去看的,所以我一直感觉非常神秘。所谓家谱,其实就是一个中国人认祖归宗的情结所在。我们的家谱最多也只能追溯到前五六代,而要认识真正的“祖宗”,或许就要从我们的姓氏说开去——哦,对了,读了《钱文忠讲解百家姓》才了解其实“姓氏”并非单指“姓”,“氏”在一开始也是有其自身意义的,只是发展到现在,好像姓氏就单代表我们的“姓”了。《百家姓》是我国古时童蒙读物之一,也就是“三百千”中的“百”。因为它只是一些姓的罗列,虽然为了让孩子们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所以辅以了韵律,但因为并没有具体的含义或者情节在里面,所以要讲似乎不是那么容易。只是,牛人之所以成为牛人就是因为其可以做到众人认为不可能之事。《钱文忠讲解百家姓》就是一本将枯燥的姓氏排列之书讲得有趣的书。其实,对于成人来说,我感觉无论是在百家讲坛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还是利用这本书来了解这些姓,都还是有一种“寻根”的情结存在。至少在我就是如此,拿到这本书之后,我是先找自己的“王”——“王”姓,据钱文忠讲,其多半身上都流着贵族的血——甚是得意,自我催眠自己没有在那一少半里面。其实王姓的来源很复杂,总共有三个说法,但这三个复杂的说法可以做一个简单的总结,也就是“很多王姓都是各个诸侯国的王族后裔”,这也就是王家为什么流着贵族血液的来历了。了解了这个,我们当然都不免得意,但是王氏子孙现在单在国内大概就有9000万,占全国人口7.2%,是我国第二大姓。这其中肯定有不少悖逆了祖宗的人,只是我们了解了自家姓氏历史的,还是要尽量优雅高贵保留点儿皇室的气质才是,呵呵。钱文忠讲百家姓为什么还能让人不忍释卷,倍感兴味呢?其原因在于他抓住了人们希望“寻根”和“光宗耀祖”的心理。人们总是想知道自己究竟从何而来,也希望知道自己的祖宗曾经如何了不起,还想知道自家姓的排名情况。钱文忠抓住了这些给你一一道来,让你不看下去也难。要想知道自己祖宗的光辉事迹,钱文忠都是用了典故来说,历史本来就是很有趣很耐读的,何况是自己祖宗的呢?而且钱文忠在选择典故的时候大多是用了正面的可以让这个姓氏的人感到自豪的事情,读了之后感觉自己脸上也犹有荣焉。读完自己的,周围人的也是希望读一读的,以在聊天的时候吹吹牛也是很好滴。这只是《钱文忠讲解百家姓1》,不知道2什么时候出,我家那两位因为第一本里面没提到自己的姓氏颇感不乐,在我王族面前很抬不起头来……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我姓唐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我姓唐我想很多人拿到这书不会从头看,而是先看目录,找到自己的姓氏,然后看看渊源及典故,挺有意思的。我就是首先翻到第214页看到了“唐家的仁义‘咸猪手’”。我们唐姓出自伊祁姓和姬姓,是黄帝之后。黄帝的玄孙,也就是后来的尧帝,被封在唐,所以叫作唐尧,后代就出现了唐姓……啊哈,从这儿来的唐啊。湖南是咱唐姓最大的省,占18%;其次是四川。可是作者配的那个典故我不喜欢,怎么弄了个“咸猪手”的名人典故呢,君臣举行盛大的庆功会,开怀畅饮,到了晚上还意犹未尽,庄王命令点上蜡烛,还让自己的爱妃许姬给大家敬酒,一阵大风吹来,把蜡烛给吹灭了,有人趁机动了“咸猪手”,拉了许姬一把,想占便宜。这人怎么是咱唐家的啊,真是丢人。不过这庄王真够爷们,不听许姬的告状,而选择理解君臣尽欢的快乐,并且理解大家喝醉了行为上有所失控,这种贤王要是姓唐就更爽了。只是名人典故,我想应该有很多,只是此书中选的这个典故,应该没有什么代表性哈。我兴奋的是,咱唐姓的总祠堂,居然是在太原的晋祠内。不仅存在,而且可能要永远存在下去。太原没有去过,晋祠也只是听说过而已。看来此生一定要去晋祠拜访一趟的啊。然后又读了其它姓氏的起源及故事,原来是一本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书。书中还有一张光盘哦,现在已经插在我的笔记本电脑中了。我会抽空听听大师的演讲。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之前听过于丹的论语心得,再听听百家姓,哈哈,我也有文艺范儿了。说实话,我料到姓氏与历史有这么多牵连的故事,真的挺好看,会慢慢看下去。同时也承认,还是与自己有关的姓氏读起来兴趣最大了,把自己的亲戚朋友的姓氏起源都看了,有空还可以讲给他们听,有料哦,丰富自己的生活和话题,是一本要珍藏下去的书。

姓氏的前世今生

翻开书,从目录的第一栏刊到最后一栏,在从最后一栏找回第一栏,疑惑且愤愤地想“不可能吧,怎么没有咱的姓?”以为自个儿的姓氏也算大姓,总该属前几讲的范围,不料,连影子都并不见。什么“柏”“凤” “酆”这么偏僻的姓都现了,咱那很大众的姓为啥不讲?相信很多人都会跟我一样,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姓。当然,找不到自己的姓,估计也会出现上述反应。其实,不必在意了。《百家姓》是古人的作品,排序也各取所需,总归把本朝的皇帝、皇亲摆在最前,“赵”姓在第一,就是因为成书于宋代,皇帝姓“赵”。《百家姓》有多个版本,一直作为启蒙读物。为什么一本没什么内涵的书,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占如此重要的地位?因为咱们的老祖宗,把姓氏看得相当重要,记住别人的姓,是礼节大事,所以,从小就要让孩子学会各种姓氏怎么读怎么写。姓的来源是很多人最感兴趣的点,因为可以回溯自家祖先。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姓源头不止一个,一般都有来自国家的名称,来自某一职位的名称,来自国君赐姓,因各种原因改姓而来,所以我们常说的同姓“500年前是一家”,对于大多数姓来说,概率要打折扣,说5000年前是一家更准确。只有一个姓“褚”可以百分百保证“500年前是一家”。这个姓来自春秋的一个官名“褚师”,据作者考证,未发现有赐姓、改姓而入列,所以血缘正统。中国56个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好像还没有权威的数字。最长的姓有9个字,里面一头一尾的两个字还是生僻字,我都不认识。不敢想象,若是姓氏长达9个字会有多少麻烦,立马想到眼下用的手机,通讯录的名字有长度限制,断断容不下9个字。不过,这也是极端情况,多数时候,姓氏只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三个字的都少见。至少,本人成长至今,同学朋友同事里面没有三个字以上的姓。这本书共21讲,第一讲为姓氏文化的探寻,从第二讲开始至最后一讲,每讲涉及4个姓,共80个姓,当然没有涵盖《白家姓》的所有姓氏,作者依据的《百家姓》版本提到504个姓,所以,若本书中不见自己的姓,可以期待在后续的讲座里呈现。

你爷爷的爷爷贵姓?

钱文忠先生作为季羡林先生的关门弟子,近来是风头正劲。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热门栏目《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钱先生的面孔已经为大众所熟悉,而且钱先生曾经在商场混过一段时间,战绩还不错,还算是一个有文化的大款了,故而更是引起大众的关注。钱文忠先生在《百家讲坛》上做完一个节目,都会它结集出版,像以前录制的《玄奘西游记》、《钱文忠解读<三字经>》、《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一样,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也是今年初录制的电视节目的讲稿。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钱文忠先生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讲解,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有趣领域,让我们在一个一个故事中学到了很多姓氏文化,拓展了我们的文化视野。为什么你是姓李的,不是姓王的?你可能会说因为我爸爸是姓李,你爸爸是姓李的,你爷爷也可能是姓李的,你爷爷的爷爷一定是姓李吗?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也一定姓李吗?这个就有点难说了,可能你也搞不清了,如果有家谱的话,就需要查一查才能下结论了,甚至也有可能是查了家谱,也搞不清的。其实姓氏的形成是很复杂的。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姓是以居住的地方或是封地封国来命名的,比如赵、郑等。有些姓是以做官的官职来的,比如史、司徒、太史等。有些姓是以职业技艺来命名的,如巫、屠、卜等。有些姓由少数民族的姓氏改过来的,比如拓跋氏改为元氏、钮祜禄氏改为钮等。还有一些是皇帝赐的,比如李唐王朝就赐给立过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朱明王朝就赐一些大臣改姓朱,可见,你爷爷是李的,但如果你上溯二三十代的话,你的祖先是不是姓李,是要打一个问号的。还有一些姓是为了避讳而改的,比如晋朝的时候,为避司马氏,不是都改成了帅姓。甚至有些姓氏是为了逃避仇杀而改的,如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等。所以说姓氏的形成是相当复杂的,而且是在不断演变的,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都是存在的。这本书中还讲述了各个姓氏的名人的故事,这些历史小故事可以让我们认识不少历史名人。这也是这本书的一个看点。这些历史小故事让这本书阅读起来更有趣味。这本书是钱文忠先生解读百家姓系列书籍的第一部,我们期待能读到更精彩的第二部,第三部,……

姓氏的故事

做为儿童启蒙读物的《百家姓》是在漫长历史岁月中,最为流行的读物,它将中国的姓氏排列成四字一句,辅以韵律,朗朗上口。钱文忠解读的这样一本书,讲述了中国姓氏文化的溯源和各个姓氏上名人的故事,用着通俗易懂的说法解说,让读者明白了自己姓氏的起源的同时也了解到为什么有着五千年前是一家的说法。在当今社会的交流中,与人相识我们总会问这样一句话:请问您贵姓啊?外交礼仪中,记住对方的姓名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如果不记得对方的姓名或者叫错了名字,那都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甚至会引起别人的不满。而在我国,到底有多少的姓氏没有人能知道,我曾经看过一本书,上面收集了各种有趣的姓氏,从各种生僻的姓,到多音字姓,再到各种可以连在一起排列有序的姓,比如说:上下左右,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姓氏组合起来让人们印象深刻,会让人不由的会去探索对于这样有个性的姓在我国还有多少。如此繁多的姓氏是如何出现的,又是如何衍化的呢?我相信每一个姓氏都有一番意外深长的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同时了解姓氏也是我们了解历史融汇古今的重要线索。而现代社会中,这样的历史文化的瑰宝却大多的被人们所忽视了,除了专业人士,大多数人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就拿《百家姓》来说,大多数说都知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而接下来估计知道的就不多了。而本书就能让人很好的知道有关姓氏的知识。钱文忠解读的百家姓详细的讲述姓的来源,以及姓氏中有名人物的故事。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作者提到三国中的人姓名多是两个字,也就是说单名,而百家讲坛中却没有解释这样的一个事情。作者在这里就解释了这样的一件事,说是王姓的贵族王莽干的,他颁布了一条法律说是去二名,只有犯错的人才会改回两个字。而这样的故事让人不由的就拓宽的知识,也想到了更多。虽说现代人们还是会开玩笑的说某某是皇族的后代,某某祖上的贵族,但是关于姓氏的高低贵贱已经没有划分了。唯一有点区别的是可能同姓的人更能获得对方的好感,可能是源于血缘的关系。经历过历史演变民族迁徙和改变姓氏的种种的历史变迁,这种血缘也变得非常复杂了。所以现代社会的姓氏名字只是一种区别于别人的代号。不再是古时候的官职、地名等的代表。而有关姓氏的故事,也在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注中只记下了有关自己或者身边人的故事。我想其实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居家旅行、寻根问祖的必备良器

自打钱氏于百家讲坛开说《玄奘西游记》,便深得吾心。钱氏解读《弟子规》也自成一格,对规劝少年谨言慎行有莫大助力,是故凡有学生违纪,吾至此不多言教,只令其熟读此书,学好规矩。及至钱氏解读《百家姓》,又令人耳目一新,如此枯燥的蒙学读物,只是姓氏的排列组合,他却写得趣味盎然,读来倍感兴味。试以“卫”姓为例,看他如何娓娓道来:追本溯源,寻根问祖。“第一,出自姬姓。周朝初年,周文王第八子康叔,被封在卫地(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南的杞县)以接管当时的殷商遗民,建立了卫国。秦国一统天下后,卫国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所以,这一支卫姓都是周文王的后代。 第二,出自姚姓。除了姬姓卫国以外,在古代传说里,还有一个姚姓卫国。出现两个不同姓氏的卫国,很多人可能觉得这种情况很特别。事实上,春秋战国时期有很多很多的诸侯国,像卫国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不要认为历史上卫国只有一个或者郑国只有一个,在历史上可能有过不止一个吴国、不止一个卫国、不止一个郑国,像卫国就有两个,一个是周文王的后代姓姬的,另一个是姓姚的。 第三,改姓。改姓里边最有意思的是郑姓改卫姓,这里面最有名的是谁呢?鼎鼎大名的大将卫青。他本姓郑,后改名卫青。还有姓李的改成姓卫的,这个太多太复杂了,没法在这里一一列举。此外,鲜卑族也有改成卫姓的。历史上的鲜卑族曾经一度非常有势力,建立过北魏政权。当时北魏孝文帝曾发动改革,实行汉化政策,改汉姓、说汉语、穿汉服,随着这项政策的深入推行,鲜卑族就逐渐融入到汉族当中。现在,恐怕百家姓中的每个姓氏或者主要的汉族姓氏中,都有鲜卑族的血统。”历史掌故,奇闻异事。“每个家族祠堂的对联,最能反映出这个家族以谁为骄傲了。和前面说过的褚姓一样,过去卫姓的祠堂里也有一副对联,这副对联太妙了,可以说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所有对联无出其右。上联叫“两青御外侮”,下联叫“七出立大功”。“两青”是谁呢?是两个卫青!一个是我们前面提过的汉代的卫青,虽然他是改姓的,但是既然改姓了卫,就得进姓卫的祠堂,你不能说卫青原来姓郑,就把他搁郑姓祠堂里。卫青曾七击匈奴无一败绩,立下大功,这了不起吧?有意思的是,在将近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朝,又出了个卫青。这个卫青也挺厉害的,连续抗倭十几年,打倭寇也很有功。所以叫“两青御外侮”,都是反击外来侵略的战将。 卫姓还有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事:在姓卫的里面,诞生了中华第一帅哥。中国历史上有四大美女,但没有听说有四大帅哥,其实帅哥排名第一是好像是有公论的,谁呀?卫玠。与他美貌相关的,有一个著名的典故——“看杀卫玠”。 卫玠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卫瓘的孙子,出身名门,备受家人宠爱,小名叫叔宝。卫玠长得风神秀逸,极其漂亮。漂亮到什么地步?漂亮到他出门既不坐马车,也不坐牛车,更不坐驴车,而是坐羊车。因为羊比较漂亮,通体雪白的两头羊在前边驾车,更好地衬托出了卫玠的皮肤之白。卫玠还特爱说话,跟人辩论,总能占上风。中国传统养生观念认为说话多伤中气,所以他爹妈怕他说话太多伤了神,就让他少说话多养神。有一次,卫玠坐着羊车来到了洛阳大街上,因为他太漂亮了,结果沿途的居民倾城而出,蜂拥而上,夹道观看卫玠,简直比今天追星族还疯狂一百倍。没想到,居然把他给看死了!中华第一帅哥由于心理压力太大,加之本就体力不够,弱不禁风,就这样被看死了。这就叫“看杀卫玠”。”钱氏此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确为居家旅行、寻根问祖不可多得的精神补给。2013.05.27

数典不忘祖

  近年来,很多人把各种社会问题归结为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我们中国人一直是有信仰的,只不过这信仰并不是神而已。中国人信仰什么呢?答案有三个:祖先、良心、和姓氏。这从中国人做了错事之后的忏悔和做错事之前的自警中就可以看出来:中国人最常说,如果怎么怎么样,我就对不起列祖列宗;或是对不起良心;或是对不起我的姓氏。可见,中国人的道德约束就是上述三种。不过,“祖宗”这个信仰早在“文革”的时候就已经被灭掉了。“孝子贤孙”永远是和“反动”联系在一起的;“四旧”也是首先被破掉的。而“良心”这个信仰则在“一切向钱看”的大旗下一点点被出卖光了。于是,“对不起祖宗”这句话几乎没有人再提了,而“对不起良心”这句话则经常作为欺骗的一部分。现在能够剩下的就只有“对不起姓氏”。  这也就解释了《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为什么在《百家讲坛》上会比较火。  其实,《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在结构上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除了开头的那两集之外,每一个姓都只包括如下部分:起源、迁徙、名人典故、排名和人数。我想无论是当时的电视观众,还是现在成书之后的读者,对于和自己无关的一些姓氏,一般是不大会关注它们的起源和迁徙情况的,只是会对名人和典故最感兴趣。而对于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一些姓,尤其是自己的姓,则会对每一个方面都比较关心。所以,每一期、讲到的每一个姓都会有人特别关注,也会有人一般关注,于是也就成就了收视率。  《钱文忠读〈百家姓〉》在《百家讲坛》播出的时候,我是追着看的。我个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名不算高,是第一部里所没有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看这个讲座。原因前面也已讲过,就是比较喜欢那些名人典故,当然,对于每一个姓氏的起源我也比较留心,因为可以拿来和朋友吹吹牛。在收看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钱文忠先生经常讲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某个典故在解放前可谓家喻户晓,而到现在变成了无人知晓。每当听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淡淡的悲哀感涌上心头:我们的文化被我们抛弃丢失得太多太多了。多得连“家喻户晓”的故事都被丢弃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于是,钱文忠教授东鳞西爪式的讲座就变得相当受欢迎。  曾经有一个词很流行,叫“数典忘祖”,那是我们的宣传机构骂李登辉的,是骂李氏的忘本。不过,“数典忘祖”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很多人都在“数典忘祖”,我们的先人有什么典故,我们的前辈有什么事迹,都被我们忘得差不多了。这也是《解读〈百家姓〉》红火带给我们的一种悲哀。  不过,《解读〈百家姓〉》的走红还带给我们一点安慰,那就是,至少我们还没有忘记自己的姓氏,至少还有姓氏的信仰。

探寻姓氏背后的故事

对于自己的姓名,中国人历来是重视的,自古就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说法。特别是对自己的姓,被视为一个家族传承和其成员归属感的标志。中国古籍浩如烟海,许多经典一个学者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要旨。而《百家姓》看似是一本简单的古时童蒙读物,但若要深知其详的话,更像是一个超级字典的检索页——随便一个姓氏背后的渊源也很难说清道净。如今很多景区都有售卖各个姓氏的起源和典故的小册子,关于姓氏方面的知识很多人也都零七杂八的有所知晓,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如何能独辟蹊径的把《百家姓》讲好讲透并且吸引人,这需要费相当很大功夫的。已经知道的反复说,不知道而想知道的偏不说。这已经成了某些专家的通病。而这本书中很巧妙的规避了这类不足,即便是不可不说的各个姓氏来源,书中讲的也细致很多。另外各姓之间的关系也是此书一大看点,貌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姓之间竟然会有各种有趣的故事,如“钱”和“彭”、“何”与“方”……各姓代表名人的趣事轶闻也选择的别有心意,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很多故事是这个姓氏的子孙都不熟知的。想想:如果一个身处天南和一个家居海北的同姓之人偶然相聚,相互报通名姓后顺着家谱还能找到共同的祖先,着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神奇的“血缘”能一下拉近地理和心理上的距离。近些年国学日盛,这应该是一种迷失后的自我认知和心灵回归,类似于传统所说的“认祖归宗”。如同中华民族的各个姓氏的传承一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经历了历史上无数次坎坷波折,但最终能够顽强的生存并传承至今,不久以前被认为是糟粕的东西,如今放下带有各种意识形态的偏见来看并非一无是处,有的甚至是大有裨益的。书中作者说“面对浩瀚的传统文化们今天我们面里的最大困境是:貌似熟悉,实则生疏”,确实这样,身边习以为常的事物,我们想当然的认为理应如此,往往浅尝辄止。补习传统文化让我们从《百家姓》这样古时的童蒙读物开始吧。

百家姓有没有用?

在说《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之前,请允许我叨叨一下上回在某个群上和人的聊天,话题是今天我们读孔子有没有用?我的看法是,读孔子没有用,因为你读的不是孔子,“当话语出口,话语的解释权也就不在说出话语的人手中”,你读的孔子其实是他人的孔子,你自己的孔子。读书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它最多让你的生活多一些乐趣,而你读它所发出的思考,其实本身就是你的,只是需要他山之石罢了。这也是我一直主张的观点,与其多读书,不如多思考。而我依然把那些国学放在了闲书的范围,祛除有用没用,你读它,你感到快乐、有趣,这就足够了。所以,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对于我而言,确实很好玩,但你真要让人去背这些,我看真没必要,你所能记住的姓氏,大概一个是你的姓,母亲的姓,妻子的姓,有时候,可能你连你丈母娘的姓都不记得。何况百家姓本身就没有什么逻辑,这也难为钱文忠先生不得不讲些故事来插科打诨一下。我记住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李欣。这李姓是个大姓,因此同名同姓的太多,钱文忠就有一个同事,老婆老公都叫李欣,后来生了个女儿,干脆也叫李欣。确实有趣。这也说明,名字本身的严肃性其实是可以打折扣的,不就是一个代号嘛。虽然我多次跟人说,叫我非衣,或者我非衣,但依然抵不住有人叫我非非。这叫一个三十岁的男人情何以堪。我最大的感触还是关于姓的来历。我记得有个笑话是讲日本人的,说日本人不知廉耻,和服脱了就可以野合,因此名字不是叫什么村上,就是什么松下。这多少有点阿Q精神了。钱文忠先生也在书中提到了日本人的姓氏由来。对照我们的百家姓,其实自古代以来,并非人人都能有姓,而中国人的百家姓传家已久,证明中国文化确实很早就发展到了一定水平,非他国能比,这应该是我们值得自豪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中国姓氏文化里喜欢攀龙附凤的传统。比如一说起姓氏由来,可以到姬姓,可以到轩辕帝,而家谱中的各种堂号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所出名人的自豪感。相反的,也有人因为秦桧而“耻姓秦”。这或许也可以值得我们深思,文化传承固然重要,但是抱着老祖宗排位,这不还是一个阿Q吗?当然,姓氏变化里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就是兄弟民族改姓汉姓的,比如拓跋改成元,独孤改成刘的。这说明华夏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融合扩展外延的文化。不过,我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掌故,反而想叫一个姓刘的小伙伴独孤,想来其实也说明姓氏本身的魔力。你好,我是我非衣。请叫我非衣,或者我非衣。

大学者讲小知识

   初中的时候,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叫《天才读书如照相》的文章,里面写饱学之士摄入和记忆信息的能力超凡,看书能像照相一样将信息印在脑海中,并列举了多位学者大师们惊人的阅读量和记忆力作为佐证。   我当时很喜欢这篇文章,于是将它剪下来贴在了剪贴本中。   2010年,我重翻剪贴本,又看了这篇文章,才注意到里面有这样一段:“复旦大学钱文忠,据说不止一目十行,而是一目一页,也就是龚育之所说的:‘就像照相一样,停留三秒左右,整个一页就记住了’。不过,他的停留时间不是三秒,而是十来秒。”   那时,钱文忠教授已经因为在“百家讲坛”讲《三字经》而红遍全国了,还有不小的粉丝群。我当时认为他和那些学术明星一样,是借着央视的平台推销自己,况且他讲的又是那么“小儿科”的东西,所以对他并无好感。看了那篇文章,对他印象才算有所改观,因为我一向很佩服博学之人。但也并没有认真去看他的节目。   2011年,我高三,临近高考的日子里,其它课每天不是背书就是做题。我们的语文老师却每节课给我们念一段《钱文忠解读<弟子规>》。那个时候(高考前),是真的“求知若渴”,只要是自己不知道的都感兴趣,自己不了解的都想搞清楚,所以每次都听得很认真,也是在这时才了解钱教授的个人风格的。他讲《弟子规》,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每一句,先解释意思,再用故事加深记忆。语言平白易懂,很适合初接触文言文的人。   我们当时已经高三了,听着难免觉得“小儿科”,但正是这一点让我完全放下了偏见。所谓大智若愚,他是复旦教授,发表过无数学术文章,是为大学者,却选择讲最基础的童蒙读物,用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讲法,不故作高深,没有丝毫架子,单这一点就很可贵。   后来看张越与他交谈为什么讲《三字经》的节目时,他对此做了解释:“于丹教授讲了《论语》,可是我们可能会有这么一种想法,就是对于现在我们普遍的传统文化的知识水准来讲,《论语》依然是太高了,还是负载空中的——当然讲《论语》非常必要,这是完全必要的——那么我们能不能做一种更扎扎实实的尝试,把我们的身段放低一点,把我们的心态放的平衡一点,把我们的步伐放得更扎实一点,我们更从基础做起。那么什么事基础呢?《三字经》。没有比《三字经》再基础的东西了。”   在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中,钱教授又多次提到了自己解读“三百千”的愿望,他不是讲不了高深的学问,只是他愿意扎扎实实,从基础做起。   我看这本书纯粹是冲着自己的姓去的。   我高一的语文老师姓“揭”,这是一个并不多见的姓,她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花了一个早自习的时间给我们讲她这个姓的来历,讲得有声有色,以至于高中三年她都是我心中的女神。我自己的姓也不多见,至少我从小学到现在,班上最多就只有一个跟我同姓的。为了能像我那位语文老师一样介绍自己,我以前也专门查过资料,不过只查到这个姓是源自黄帝赐的12姓之一,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有三个来历的。而且还知道了这个姓原来还算是个大姓,只不过大部分分布在河南,刚好现在班上跟我同姓的这个同学就是河南人,这算不算是一种证明?   这本书和之前钱文忠教授解读《三字经》和《弟子规》是一样的体例,前面两章是对我国姓氏传统和姓氏文化的简单介绍,我从中也知道了一些一直被误读的小知识。后面从“赵钱孙李”开始讲每个姓,先说来源,现状,然后会有一两个该姓的古人故事,以后介绍自己的姓的时候可以直接用。   总得来讲这并不是一本多么专业的书,不过钱本来也没有用学术论文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这只是一本对童蒙读物的解读,是打基础,是普及常识,是在这个姓、名都无定制的时代提醒我们,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姓氏文化,它与原始社会的图腾,奴隶社会的宗法,封建社会的氏族有着重要的联系。它源远流长又变化万端,仅此而已。   钱文忠教授曾说:“我们中国现代史是非常有特色的,或者我觉得是非常悲哀的一部现代史。我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曾一度认为我们必须抛弃传统,我们认为传统是现代化的负担,我们认为传统是前进的包袱,我们认为传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阻碍。在这一百年历史里,我们曾经是以一种全民的狂热,来抛弃自己的文化。”   姓氏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它已经被忽视很久了。也许钱的解读不会改变现在起名的随意性,也不能让我们重拾复杂的姓氏文化,但至少他告诉我们它的存在,让我们能认祖归宗。这也是好的。   在百家讲坛最火的那阵儿,全国各地的“国学热”像流感一样突然爆发,各地“拜孔读经”的新闻屡屡见报。官方好像也乐见此景,在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的新闻也不少。谁都看得出这是“矫枉过正”了,所以马上就有批判的声音出来了。如今,“国学”是真的像得了流感一样——忽冷忽热。不过还是有“普及国学”、打造“国学大师”的说法做法,对此,钱的看法是:“其心可佩,其志可嘉;想法可笑,效果可疑。”他是清醒的。      

姓,生命的胎记

钱文忠教授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是由他在央视《百家讲坛》的同名讲座演讲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四字一讲,共21讲,涉及到了《百家姓》前80个姓的起源和演变、迁徙路线,以及各个姓的一些文史典故、名人轶事等等。他的语言一如以往那样风趣幽默,通俗易懂,不失为一本深入了解《百家姓》、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姓氏文化的入门级读物。正如读史是为了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一样,每个人拿到钱教授这本书的时候,大概都会首先想要从中寻找有关自己姓氏的内容,弄清起源和历史,我也是如此。一拿直这本书,我先就翻到了101页,寻找曹姓的秘密。话说曹姓在百家姓中位居26位,历史久远,情况相当复杂,共有4个姓源,一是赐受为看守监狱官的曹官,以官为氏;一是颛顼帝的后裔受封曹国,以国为氏;一是出自姬姓周武王的十三弟曹叔振铎之后,受封曹邑,以此为姓;最后一个是由其他姓改为曹姓而来,这种情况还很多……可见,曹姓的历史并不显赫。当代曹姓人口有730多万,排在第27位。四种来源,我是哪一支曹姓的后代?我会不会是第四种由哪个姓改姓而来的?没见过自家的家谱,不知所以,这让我多少有些失落。而更让我气馁的则是,且不说八仙之中的曹国舅本不是个好东西,就连曹姓人中最为有名的曹操,到底是不是姓曹竟还存疑……曹姓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出现过特别伟大的人物!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情,是姓氏文化所催生的民族共同心理在我身上的投射。姓氏文化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信仰,早已经融入了我们每个人的文化血脉之中。我们中国人重视姓,向来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远近,决定行止,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历史的走向。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华文明的演进历史,可以分解为一个个姓氏在历史舞台上表演的多幕剧,也可以分解为各个姓氏的血脉史。而与此同时,也正是通过姓这个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和距今久远的某一个历史人物、某一个历史事件,甚至某一种文化联系起来,找到若干年前与自己生有相同血脉的历史存在,从而带给我们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和清晰的自我定位。而在这种强大的姓氏文化机制的约束下,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自己姓氏的一切历史,是自己姓氏历史的最新演进,而且我们也必将成为家谱上的一个名字,走进自己姓氏的历史,最终在中华民族的大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在生命开始孕育的那一刻,就已经被自己的姓氏印上了一个终生携带而不可磨灭的胎记。当然,要想对自己身上这块胎记的由来和演变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就真的不妨来读一读这本《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哈哈,张打油

小时候背过《百家姓》的,现在虽然没有忘干净,但也只记得前四句吧。现在又可以读一读全部的百家姓了,只是再也不用背,我可以了解这些姓氏背后的故事和人物,也挺有意思的,其实是知识性和趣味性都有吧,历史在这些姓氏背后散发着神奇的光,只是我的姓太普通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班里姓这个的人数总是最多的。于是我老早就知道,我的姓氏是全国第一大姓啊(现在才知道是全国第三)。你知道我姓什么么?第一大姓,你自然知道了。你自然也记得小学、中学班级里姓什么字的人数最多了,没错的,弓长张。挺有意思的是,钱文忠解读张姓的时候,说这个姓的名人太多了,你翻开《二十四史》会发现,处处都是张姓的人在。所以说解说了一个大家不太熟知的人,也是正史中没有的人,这个人就是张打油,打油诗从他而来,巧的是,他是河南南阳人,我嘛,正是地地道道的河南南阳人,哈哈,我的张姓一族原来是地地道道张打油的后代么!亲们,读读张打油的《咏雪》吧。“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钱文忠说这可是中国第一打油诗,后来的人们写古体诗的时候,绝大多数都只能写成打油诗的水平,那可是要奉张打油为祖师爷。说实诗,我挺喜欢这种白话诗的,意思多明显啊,一读就懂,想起那些古文言中的之乎者也,真不如这张打油的诗来得实惠。这么白话的诗出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奇葩了,如果在当年盛行的话,白话文估计早几百年就推出盛行了。张打油就功不可没了。可是他当年应该只是大家的笑柄,人们取笑他的无知浅显,而我们往往自谓清高却无什么大体哦。哈哈,我现在才知道我们张姓原来不是全国第一大姓,只是排在全国第三了。有人想猜猜全国第一和第二的大姓是什么么。如果让我猜,我用脚趾头想一想,便想出来是王姓和赵姓了。不过谁第一谁第二我却猜不出来了。翻开钱文忠的这本书《钱文忠解读百家姓》,我们自然就知晓了的。闲来看看这本书,也挺有意思的。姓氏起源,家族渊源,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百家姓万户命

对于钱文忠先生的印象,我个人有过一次大的起落。《百家讲坛》有数不清的主讲人,迄今为止,我最欣赏的只有两位。易中天先生与钱文忠教授。从平民学者“沦为”大众情人的易先生就不必多解释了,钱教授上讲坛的时候,百家讲坛的名声已经开始臭了,后来美女官员高级将领悉数登场,什么骡马驴子都跑上来遛一趟,让我这曾经每期不落的拥趸开始只是新换一个主讲人才会听一次,钱教授登台那次真是挽了讲坛的尊,作为同行,站于讲台后的人对自己要讲的东西有没有精深的理解,一线教育工作者一望便知,要不是因为时间的冲突,《大唐西域记》我也会像听《汉代风云人物》和《三国》一样笔记跟上最后自己还重新誊写总结一番。从后来很多知识分子的反馈来看,钱文忠教授确实是帮了臭坛子一把,只可惜后来的《弟子规》导致我对钱教授非常失望,当然这并不是说钱教授讲的不好,只不过身为实至名归的学者,钱教授实在不应该如此充当以愚民为目的的教育系统的帮凶(《弟子规》的问题在以往的评论中已有阐释,本文不再赘述)。如果不是这部《百家姓》,我这个微不足道的平民估计是很难对钱教授有后续好评了。说到这,众位看官也许愈发茫然,这“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与《弟子规》一样都是古时候的童蒙读物,如今被归为“国学经典”,何以要对《弟子规》与《百家姓》的态度有类似于刘备百尺低楼的差别,除了从前对教育部门推行《弟子规》的“阴谋”外,此番剖析一下“钱文忠教授说《百家姓》”的益与利。常说“利益”,我却要说“益与利”,这并非对黄庭坚诗派“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无聊奉承,而是本着国人先“名正”务虚再“言顺”务实的习惯而来,总之先装蒜。务虚总得说道文化与文明的存亡续绝,据我们所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经过文化部门的大力保护和扶持,基本上都失传啦。我们平头老百姓之所以还能自由的买卖印刷音像制品,得益于因内部分赃不均导致失败的文革现在官方毕竟不能光明正大的再搞它第二回,不过现在看起来也难说了。邓爷爷告诉我们干啥都得先把小娃娃抓起来……不好意思,说错了,是从小娃娃抓起来,既然大家叫嚷着要学国学,官方民意也要顺从,洗脑也不能放松,自然要找他们希望小娃娃学到的经典咯,《弟子规》首当其冲。如果我们把童蒙读物洗脑严重程度从高到低排序,显然是弟 三 千 百,所以《百家姓》作为纯天然无添加无刺激文化产品,你不支持他还想支持谁?就钱教授的影响力以及自身学养保证的正确解读当然就值得我们为之鼓掌了。名声与能力乃是双刃剑,当用于传播坏的东西时,名声愈大,导致的灾难就愈加惨重,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上是说“益”,不能直接赚钱,而是塑造灵魂的良好开端。益是想想能明白的,“利”似乎无从说起。一方面直接谈钱中国人都不大好意思,另一方面是确实想不出来这东西除了印成书卖出去还能怎么跟“利”扯上关系。长话短说,钱文忠教授是响当当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上海还有一所名声响彻全球的交通大学,交通大学有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科院有个bio-x中心,bio-x中心有位非常牛的教授贺林(看样子讲清楚还是不能短),诸位要知道的几点是,交大很牛,交大生科院很牛,交大的bio-x中心很牛,贺林教授教授更牛,究竟牛到什么程度请自行度娘——且说贺教授在2001年出版了一本《解码生命-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后基因组计划》(按照钱钟书先生小时候玩卡片的经验,字数越多越牛逼)。里面提到了百家姓与基因的问题,根据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患有同一种病的不同患者,即使吃相同药物,疗效差别也很大,而大量事实也证明,疾病的易感性有着明显的家族倾向。既然某些疾病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那么姓氏或许就能成为鉴别某人是不是会得某种遗传病的好办法,也许以后人们到医院看病,除了说明自己得了什么病外,还需说明自己姓什么。众所周知,我国不论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提起“结合国情”多数是放肠道废气,但贺教授的这个研究从提出伊始就注定,如今也证明了正确性与真正的科学工作者的务实求真精神。从实证角度来说部分偏远地区与外界交流甚少,基因比较“单纯”,利于按姓氏研究遗传病与对症之药,但面对人群广与花费大也是难以克服的。而钱教授为代表的《百家姓》学者们的研究对于贺教授带领的团队无疑是有现实而有力的帮助的,这便是我要说的现实的“利”。衷心期待钱文忠教授的《百家姓》后四个部分顺利完成,并能如期出书飧众。这期待也是既务实又务虚的~

孟姜女姓什么

“孟姜女姓什么?”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进入正文之前大家可以稍停片刻,想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孟姜女当然姓孟了!”我身边的朋友有一大半这样回答,想都不想而又十分肯定的模样;剩下一小半则“谨慎”地看着我:“你问的可是脑筋急转弯的问题?”其实,孟姜女不姓孟,而姓姜。“孟姜女”意为“姜家大女儿”。再说细致一点,便是“一姜姓男子与偏房妻子生下的大女儿”。小小一个姓名,很有学问是不是?其实,我也不过是放下《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一书后便在这里“卖弄”了。当我们阅读《钱文忠解读百家姓》的时候,我们在阅读什么呢?首先,我们会了解到姓的起源以及姓的变迁,这真实一种十分有趣而又十分让人感慨的体验。绝大多数的姓,大多有以下几种起源:一是源自古老的姓,如“姬”姓,便是许多姓的本源。二是来自赐姓及改姓,因功而受赐姓,因祸而被迫改姓,一荣一辱之间,是家族千年的命运,这怎能不让人感慨呢?且说那后汉刘高祖的后裔逃到江南,因听凤鸣而改姓为凤。不想在北宋年间被朝廷发现,时过境迁虽不追究性命,却仍被宋朝皇帝下一御批“凤姓不得入朝”。你看,这“改姓”又是多有“远见”的事情呀。姓的第三种起源,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种:因工得名,因地得名。如“陶”姓和“罗”姓。这因为制陶而得“陶”姓好理解,可因饲养繁殖禽鸟而得一“罗”姓却值得好好探究。再有“水”姓,因世代临水居住而得名。我喜欢这类“自然得姓”胜过“赐姓改姓”,是因为我觉得姓这回事不高深,不玄妙,很生活,很有自然的趣味才好。住在水边而姓水,住在山中而姓山,制陶而姓陶,养花而姓花,那该多有意思呀!那么,现在这些“将老鼠肉做成羊肉”的家伙们,唤他一“制假”复姓又如何?“百姓”无分贵贱,每一种姓都是一个传奇,都自有好人,也自有坏蛋。我们自当在姓的荣辱起落间学到生生不息的智慧。且拿我这吴姓来说,东晋吴隐之的故事至今仍耐人寻味。说及贪腐,坊间有“身在江湖”一说,大意是说贪腐成了氛围,想不贪都难,大家贪你不贪连官都做不了。这话貌似有几分道理,实则不然。当年,吴隐之官至广州刺史,广州城外20里有一处泉水,名曰“贪泉”,据说这官员一喝这泉水,就控制不住要贪污,想不贪都难。还别说,真有官员以此说逃脱了制裁。吴隐之不“迷信”,站在泉水边咕噜咕噜喝了个痛快,后来到死都不曾贪污,得《晋书》一好评:“晋代良能,此焉为最。”这“贪泉”一说,自然就成了“假说”。看来,这贪与不贪,与“泉”没有关系,与“江湖”也没有关系。至今,这“贪泉”一碑,还在广州博物馆里立着呢,这已当官的,将要当官的都该去看看的。(刊5月28日《南宁晚报》)***

有个小问题

在说到孔孟性的时候,就没有提到颜曾性?。。。。。。。。。。。。。。。。。。。。。。。。。。。。。。。。。。。。。。。。。。。。。。。。。。。。。。。。。。。。。。。。。。。。。。。。。。。。。。。。。。。。。。


 钱文忠解读《百家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