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101099815
作者:孙机
页数:423页

内容概要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国务院授予的特殊津贴,全国美协授予的“卓有成就的美术史论家”奖。著有《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国古舆服论丛》《中国圣火 一中国古文物与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若干问题》《仰观集》等。

书籍目录

一 农业与膳食
二 酒、茶、糖、烟
三 纺织与服装
四 建筑与家具
五 交通工具
六 冶金
七 玉器、漆器、瓷器
八 文具、印刷、乐器
九 武备
一〇 科学技术
后记

作者简介

孙机先生山东青岛人。1960年毕业千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学术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以自己的讲座为基础,加以润色丰富,形成《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内容包括物质文化的十个方面,如饮食、冶金等等。书中的线图为孙先生亲手绘制,很多内容都经孙先生起例发凡,对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对入门者更是浅显易懂。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著者孙机先生以文献和图像为研究手段,探讨表面无奇的“物质(东西)遗存”中“隐形”的历史和文化,呈现出一个不同于单纯的“历史文献”路径的古代中国。对于我而言,其中最能提起兴趣阅读的是由物质流动串联起来的有关古代中国与域外缓慢却绵延不绝的交流,有人的地方就有物质生产、流动以及因流动带来的观念的相互对话、交流、碰撞与互融。很多以为天经地义是本土出产的物质原来是“泊来品”。就粮食而言,明代后期玉米、白薯等高产作物从美洲的传入极大了促进了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再譬如蔬菜,上古时代我国蔬菜的种类很少。《诗经》里提到132种植物,其中只有20余种用作蔬菜。以前曾一直纳闷为何汉乐府《长歌行》要以“青青园中葵”起兴?原来战国、秦、汉时,最重要的蔬菜即“五菜”:葵、藿、薤、葱、韭,而“葵”为园中百菜之尊,自然也跻身古老的诗歌意象群。今天我们习见的茄子、黄瓜、葫萝卜、菠菜、莴苣、辣椒、大蒜、西红柿等等,其祖先均是引进品种。果类中,西瓜由西域传入就不必说了,核桃、石榴、菠萝、花生、草莓、向日葵、苹果无一不是来自域外。不过,我一直误以为荔枝、龙眼等南方热带水果是从东南亚引进的,殊不知是真正的土产。生活中习见的蔬果谷物的流动看似不足称奇,可《尔雅•释天》云:“果不熟为荒”,“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正是那些不值一提的蔬果谷物的渐进传入、广泛培植才真正让人类走出时不时不邀而至的饥荒、饥馑、劫难的年代,人的味蕾也因此由单一进化至丰富乃至饕餮。所以,单是从物质的全球移植就可以阐释横跨欧亚大陆丝路的形成、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亚美两洲通航的意义。那些漫天黄沙中遥远的丝路驼铃,那苍茫大海上一片片孤独而倔强的风帆,那些旅途上带着梦想、希望、勇于冒险的人,以及随人流走的物质也就别具意味。如果说当元代西瓜仍作为新鲜珍味时带给食客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王祯《农书》语)的感觉,那么可以想像因流走的物质带给人们“观念的水位”的漾动同样不乏新奇的冲击和震撼。物质从来不是静止的。
  •     什么是物质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孙机先生去年出版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堪称博物馆界的“大事”。孙机先生曾从沈从文先生学习中国古代服饰史,又从宿白先生研究汉唐文物,在文物研究领域堪称大家。书中后记谈到,全书是将作者各次讲座内容整理、编排,集成一书,使得文中内容轻松可读。  全书分为十章,从“衣食住行”到“科学技术”一应俱全,全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读者重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博物馆人眼中的历史和一般读者心中的历史有一些差异。读者眼中的历史往往是唐玄宗和李白、钱谦益与柳如是,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李白写诗所用的纸、唐玄宗梨园做戏所用的道具、钱谦益的拙政园和柳如是的书画同样也有各自的历史;而这些纸张、戏曲道具、园林和书画背后,还有更多的脉络——这些就叫“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听上去是个挺玄妙的术语,我们听惯了“非物质文化”(简称“非遗”),对“物质文化”反而有些陌生。其实这是一个来自考古学的术语。人类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化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比方说,一个热带居民学会利用动物毛皮制作御寒衣服,用泥土砌好厚厚的房子和土炕,下面生好火堆,就可以在寒冷地区生活。衣服、房子、土炕这些有形的部分,就叫“物质文化”(通俗地讲,就是“东西”)。而怎样做衣服、盖房子以及生火取暖的过程,叫做“非物质文化”,这两方面合在一起就是文化。甲方请乙方做衣服,乙方帮甲方盖房子,甲方、乙方感情深厚,缔结婚姻纽带,繁衍后代,这种互动的过程就构成了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历史。  我们所关注的历史记录往往充满英雄气概、激情浪漫;但做衣服、盖房子、种粮食、造工具……才是历史上绝大多数时候发生的事情。一个世纪之前的研究者多关心文字记录的“帝王将相”的历史,没兴趣也没能力关注“衣食住行”的历史,随着考古学的进展和博物馆的出现,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从“东西”的角度来重新省视历史。孙机先生的这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就是对这些平凡历史的一次出色研究实践。 怎么研究“东西”的历史  话说回来,“东西”的历史就不如“人”的历史那么好研究。古人干了什么,“二十四史”说得还算详细,但物质的历史就不好说了。博物馆里陈列的都是许多年前人类活动留下的“东西”,有的出自墓葬,有的来自遗址,共同点是它们都比曾经的使用者更加“长寿”。人没了,东西还在。通过考古发掘,我们还能看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但当时人是怎么用它们的,就完全不知道了,比如我们把好多东西都称作“礼器”——这等于是说:“我们也不知道这是干嘛的!”  让这些不会说话的物质文化“开口”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正因为不容易,才更显难得,体现出研究者的智慧和丰富积累。拿第一章的“农业与膳食”来说,虽然在“衣食住行”中排在第二位,但正如书中的排序一样,吃饭问题其实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吃饭的“家伙”就包括耒、耜这些最原始的农具,还有犁这类高级些的农具。考古发现许多石质、骨质的农具遗存,但是这些农具上可能只剩下石质的尖端部位,原先用于捆扎的绳子和木柄这些有机物都随着岁月风蚀了。那么这些农具的真实用法和安装方式就需要研究者上下搜求了。  首先,文献是少不了的,从甲骨文中找找有没有“犁”的原型,《国语》《论语》等文献爬梳一下最早提到犁的文字,比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等成了最早用牛拉犁的证据。这些文献方法我们都知道,因为历史学科也都在用,“故纸堆中”爬梳,说的就是这种功夫。但“物质文化”研究还有哪些独门技艺呢?  除了文献记载,第二个重要的工具来自图像,古代墓葬之所以有价值,大多数人都认为墓中随葬品都是“宝贝”。但对考古工作者来说,哪怕一座古墓被盗掘一空,如果剩下的墓室墙壁上还能留下未被毁坏的壁画,那么,这座古墓的价值至少就保留了一半以上。壁画大多记录了墓主人生前和死后想象的生活,源于当时日常生活场景。通过仔细比对,从这些图像中,就可以看到汉代时期用牛犁地的情景,从中复原当时农具的真实用法。这种方法就叫做“图像志”研究,是考古学和艺术史学科都经常用到的工具。此外,除了壁画,我在孙先生这本书中约略翻看了一下,还用到了(早期时代)地砖上的铭文,漆器彩绘、青铜器物图像铭文,以及(晚期时代)史上流传绘画作品、古书雕版插页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绘画作品的价值,固然在于从古至今流传之不易,以及出于名家手笔之罕见。但在考古研究者看来,画中一人一物、一屋一宇,哪怕一石一雀都是难得的研究材料,这些具体的事物组合或者反映了日常生活的细节,或者体现了绘画者内心的时空观、宇宙观,而通过具体图像重建物质文化的使用细节,也彻底避免了仅凭文字对物质遗存使用方式的不切实际的想象。  文献和图像志,是孙先生进行物质文化研究最常用的两种工具。全书十章内容的分析中,这两种工具始终得到了扎实应用,这也是具备博物馆背景的学者研究“物质文化”的最大优势。博物馆人常会自豪地表达,自己比起纯粹历史(文献)研究者略胜一筹的方面,是可以“接触到实物,我们可以‘上手’”,这种路径在孙先生的著作中得以充分体现。所谓“上手”很大程度上就通过独一无二的图像志分析呈现出来——因为相比其他研究者只能通过“肉眼”推敲已经发表的材料、推测日常生活的细节,博物馆研究者能更多借助显微镜、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手段,使表面无奇的“物质遗存”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如何看到“隐形”的文化  说到更丰富的信息,在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中,还有两种在孙先生的作品中出现较少的方法。第一种就是已经提到的成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微观分析。比如在“文具、印刷、乐器”一章中,孙先生提到了当代研究者用“石脂、白矾、滑石粉、胡粉、牡蛎、盐、卤、醋等”物质还原“泥活字”制作的模拟试验,这代表了当代技术考古的最新进展。  其实,由于当代技术的发展,这项技术的反向运用也能给我们提供更多视角。一方面,光谱分析手段不但可以让我们分析出一种壁画、绘画作品中采用的颜料成分(这种技术在实践上能帮助我们辨别文物真伪),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对物质遗存的成分来辨明其产地。比如,我们通常认为的商周青铜器原料来自中原一带,但通过“铅同位素”考古技术可知,这些铜矿原料来自中国西南地区。这类研究不但开阔了我们对青铜器本身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也反过来帮助我们极大地拓宽了对古代中国文化、物质交流方面的认识。这种研究通俗地说,就是“分析成分以判断产地”,在国外相关领域中,它已经越来越多地超过文献和图像志研究,成为物质文化的主流。其原因就在于成分分析所依赖的科学手段,能提供文献和图像无可替代的(时间和来源上的)准确性,同时,也将不同时空中的生产者、制作者、运输者以及使用者联系起来,为物质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全新维度。  第二种孙先生较少提到的方法是“民族考古学”,也就是孔子所说的“礼失求诸野”。我们今天已经难以捕捉古人的物质生活,但是,所谓“难以捕捉”只是局部意义上的,许多发达地区找不到的传统工艺,在交通不便的山区或民族地区仍可较好地保留。这种方法的好处,就在于使出土文物中失去“非物质”一面的“物质文化”得以复活。比如,在“纺织与服饰”一章中,孙先生提到了晋宁石寨山出土贮贝器上铜质人像呈现的“踞织”技术。其实,这种技术在海南黎族地区仍有使用,如果能引入对当代踞织机纺织技术的分析,将能更全面地考量古代纺织者的生产效率、生产原料,以及产品再分配等方面。  此外,“民族考古学”方法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帮助我们修正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在“交通工具”一章中,作者提到了浙江鄞县出土铜钺上的“竞渡纹饰”,并以此批驳了“认为图中四个泛舟者头上戴的羽冠是‘原始的风帆’”的说法。孙先生的看法确是真知灼见,因为民族考古学也可证明,“古代猎头者头戴羽冠”的风俗,是环南中国海文化的普遍现象,在整个华南和东南亚都可找到。因此,民族考古学确实有助于我们对物质文化遗存作出准确判断。怎样看得更远  通过《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我们可以看到,孙机先生作为博物馆中的“物质文化”研究者,为我们呈现了另一个不同于“历史文献”路径的古代中国。他用图像志结合考古发掘材料,对古代文献中的物质生活作出了全面的叙述,描绘一种更真实也更“接地气”的古代生活。也让我们对古代中国的物质成就,有了非常细腻和直观的认识。当然,如果吹毛求疵的话,在技术分析和民族考古学方面的糅合,或许会为我们呈现更丰富的文化维度。  记得几年以前,大英博物馆出版过一本《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用一百件珍藏文物讲述世界历史故事。这同样是一本出色的“物质文化”研究作品,它用物质呈现脉络,用文物展现世界的思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一个全球化的历史阶段,中国的“物质文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影响着世界,用世界的眼光来看中国,用中国的实践来回应世界。结合前辈提供的学术积淀,这或许是我们新一代物质文化研究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深入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思路,审视中国和世界古老联系的当代表征的新契机。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5/12/20/1323379.shtml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11647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泛泛而谈,小项里面东扯西扯。 有些东西还是有趣。
  •     深入浅出
  •     要经常去国博看看了。
  •     要有多广的见识有多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写出这样的书。
  •     精炼而又丰富,堪称杰作,唯一遗憾的地方是天文只说了历法而忽略了星象
  •     孙机、李零,张政烺。
  •     99.
  •     很棒,详细,特爱逛国博的我喜欢这本书。
  •     厉害了!学术老男神!(就是我知识水平太有限了好多都读的一知半解。。。。
  •     出色的博物书。
  •     好玩 老头子的时代烙印也好玩
  •     穿越百科宝典。某些章节似乎有淡淡鸡血味,但读完后觉得总体还好。觉得曾侯乙和马王堆简直就是专门埋来给现代挖了做研究的时空胶囊,想要啥就埋啥。另外对王振铎大跌眼镜,当年对书上那个司南就相当怀疑
  •     
  •     特别dense。读一遍不够。
  •     知识构架严谨的科普书籍 对我这种兴趣领域较小的人来说 有酒茶建筑家具玉器瓷器还有文具乐器 已经完全满足啦 孙老真的是有意思的人
  •     2016
  •     对物质文化史不是很感兴趣。读先生的书完全是慕名而来,同时也有学业课程方面的考虑。读完第一章就体会到孙机先生的博通。但后面几章还是没有细读,只是大概读了一下图。
  •     2017年第十五本。比較靠譜的古代中國文明科普,內容涵蓋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等,包羅万有。孫先生治學嚴謹,既不夜郎自大,也无妄自菲薄,書中既有為中國發明發现的正名,也有對盲目自信的批評。但限於篇幅,很多內容展開不夠。非常推荐的一本書。
  •     如果我们一直认为我们的祖先,就是电视剧里演的样子,那是怎么样的可怕!此书逻辑清楚带我们浏览了我们的祖先不同时代的生活起居~
  •     #t# 细数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成就。长见识。
  •     方方面面比较全面,适合普及
  •     一日读完。真是佩服又懂耕田又懂织布还会炼铁烧瓷器的!有些地方仍见不精细(如弩机、印刷),科学技术一章显得紧缩,不过总体上做通识读本是很合格的。
  •     不够看
  •     是从新京报还是京华时报的读书推荐里看到的这本书,买来看了后,很专业,但也适合普通人来看,只不过好多字不认识,我都是一边看书,一边抱着字典,一边还抄着笔记……
  •     把这么枯燥的科学知识写得这么有文采,值得学习!志在让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家喻户晓,功德无量!
  •     超好看
  •     只能跪了,太牛
  •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物质文化更是变化万千,遵循历史的轨迹,分门别类,清晰可见
  •     哪个博物馆出个美食节,按照从古至今的烹饪手法做东西给大家吃,一定超好玩!
  •     语言平实,深入浅出,科普读物的最佳范本之一,学习之!看到有些人觉得失望可能是在读之前先入为主以为是深度考证吧,然而若不经历过深度阅读和思考,足够博闻强识,恐怕也没法做到“深入浅出”吧。
  •     书不甚深,却牵涉极广包罗万象,信手拈来便是满满知识点,无处不有真知实见;最喜欢的还是饮食部分,古今之人生活虽大变,但亦是一脉转变而来;正司南旧识
  •     信息量很大,并且引经据典,适合入门者阅读。
  •     以前觉得对历史和文化还算了解,看过这本书以后各种刷新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     老先生真博学
  •     给孙机大神跪了 博学多识 简直是全才啊
  •     增长见识。
  •     这是一本高水准的书,文笔也相当不错。只是有一部分比如建筑实在是不懂,就只能读个囫囵。
  •     信息课巨大,值得一读再读。学好以后,再去博物馆也能看个大概了,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总觉得现代的许多设计都是祖宗玩儿剩的,没啥新意了。
  •     宏伟的知识书,不知要积累多少才能写完这本书。读后还需再理一遍这些知识。
  •     增广见闻,多所助益
  •     大概主要是因为针对业内的讲座整理成册的东西,业内看看估计可以。我等light user看点豆知识得了,所谓脉络所谓价值,权当自己无力消化吧。
  •     挑错容易著书难。
  •     囫囵吞枣读了一遍,重点在前四章,建筑部分看不明白,后面几章不太感兴趣。此书考证翔实,虽仅为科普读物,但也够以后细细研读了。
  •     书挺火,然而发现了一些小细节上的错误…瑕不掩瑜,入门来看还是极好的。
  •     先看的电子版,又赶上特价买了精装本。内容涉及的比较广,适合科普。作者文笔流畅,时常驳斥妄说,三观很正,可能不符合小清新胃口。介意纸张质量的请买精装本。个人觉得唯一不足是图不够多,没有彩图版,不能更好展现文物之美。
  •     错字、错印不少,略微影响阅读,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全书对中国古代的物质生活做了较全面的介绍,配图后更让人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再是凭借想象。
  •     引经据典,讲的清晰易懂,不愧是大家。
  •     名物制度科普读物 很浅显 往往勾起兴趣便戛然而止 有点不爽 里面小知识很多 可增添日常与人交流之谈资 不过这无论饮食 茶酒 玉器还是文具啥的 动不动就和国外比 颇有以己之长比之以短的泱泱大国莫名其妙的自豪感。但瑕不掩瑜 尤喜欢腰封上的话 这些物质文化是基本国情 本应该成为常识 本宜家喻户晓 无他 唯愿此书大卖 增添国人格物之识 毕竟物格而后知
  •     易读好读
  •     衣食住行差不多全包,涉猎甚广,逻辑清晰,不多读几遍根本记不住 TAT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